第31章血色元旦节
现在的,拉克丝一门心思都将希望寄托在和谈上,已经听不进去其他的言论。
事实上不光是她,借助和谈取得和平,已差不多成为克莱茵派的人的魔障了。
“我只相信数据,而且我担心那里可能会出事。”
阿卡菲尔冷冷地道。
拉克丝不高地兴地道:
“怎么会,阿卡菲尔你想的太多了。哥白尼可是中立城市,而且穆尔塔.阿兹拉埃尔是真心想和我们谈判。”
拉克丝一门心思是和谈,已经有点儿听不进去其他的言论。
“拉克丝,我不是说穆尔塔.阿兹拉埃尔的诚意问题。”
阿卡菲尔只能顺着拉克丝的心态来解释,“你想想,尽管穆尔塔.阿兹拉埃尔答应和谈,但这不代表那些仇视我们调整者的极端人士不会从中作梗。一旦有穆尔塔.阿兹拉埃尔的人受到伤亡,这次和谈极有可能就此中断,所以我们必须要为这次和谈的安保做好足够的措施。”
拉克丝道:“我已经按你的建议,请了巨~蛇之尾的雇佣兵组织,提前进入哥白尼了。这个雇佣兵组织的人很厉害,有他们的帮助,哥白尼发生恐怖袭击的几率能降到最低的地步。”
克莱因派这些日子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他们和废物商公会及太空中最强的雇佣兵组织巨蛇之尾的关系一直很不错,这次就请了他们过来帮忙。
听到拉克丝提到了巨蛇之尾,阿卡菲尔也不再多说什么。
阿卡菲尔冷冷地道:
“现在在哥白尼,大西洋联盟的高官,数量实在太多了。”
原作动画里,蓝色波斯菊的人在这里制造了一次恐怖袭击事件,把参预谈判的大西洋联盟的高官一网打尽,死者全是主张和平对话的和平派。
而这个被主神空间做过手脚的世界,这伙人依旧被送上了太空,而且还是提前到来。要说有所不同,就是这一回,大西洋联盟的最高首脑阿兹拉埃尔会亲自到场,这些手下只是先行一步。
“大西洋联盟就是主世界的北约的化身,美国佬最爱做的事情,就是苦肉计......”
关于在哥白尼防范恐怖袭击事件,事发前阿卡菲尔也算是把能做的预防工作全作了。比如通过外交手段,提醒哥白尼市政府可能遭遇恐怖袭击,要求他们提高防范等级。克莱因派这边也花大价钱请来巨蛇之尾佣兵团的人暗中保护。现在有着“最强的战斗型调整者”称号的丛云劾,就紧跟在克莱茵议长贴身保护他。
“你们这帮蠢货,我要你们保护的,是大西洋联盟的那帮和谈派官员不要被杀啊!”
阿卡菲尔在心里嘀咕了一声。有些事,比如PLANT和地球联合的战争,这是一定会爆发的定数的,没有这个理由,对方也会制造别的理由。这个阿拉兹埃尔总统的智商,明显比动画里要高明多了,是个头脑精明得让人头痛的家伙。
从哥白传送过来的讯号,双方领导所乘的太空飞船,已经飞临哥白尼上空。
按规矩,先下降的将是大西洋联盟总统的飞船,其次才是克莱茵的飞船。
和谈会议的召开,吸引了全世界的和平人士和媒体人士,哥白尼的旅游业因此变得火爆无比,酒店里挤得水泄不通。
哥白尼的市长与其他官员们在停机坪等候,记者们围住了他们,采访他们关于此次会议的感想。
“和平即将到来,今天,将是一个注定会载入史册的日子!”
哥白尼的市长对着镜头,露出魅力十足的微笑,心中却激动莫名,若是和谈达成,他这位市长也会随之载入史册,他如何不激动。
“咔、咔、咔。”
无数灯光闪烁个不停,记者们纷纷为哥白尼市长的话鼓掌。
停机坪前,铺着一条长长的红地毯,两侧聚满了志愿者们,他们一手持地球联合、另一只手持PLANT的旗帜,不断挥动着,眼看地球联合与PLANT庞大的和谈队伍即将到来,地面上变得更为热闹。
“……穆尔塔.阿兹拉埃尔上台之初便得到了大西洋联盟内部温和派们的支持,此次访问哥白尼,温和派几乎所有代表人物都会到场,在地球联合制裁PLANT时,温和派便一直抨击地球联合的政策,因此受到大西洋联盟上一任政府的冷落,而穆尔塔.阿兹拉埃尔上任后却重新启用了他们,并且在执行打压激进派的政策。”
“穆尔塔.阿兹拉埃尔的所作所为得到了温和派们的肯定与支持,却也因此招致了激进派的抵制,此次和谈,没有出现任何一位激进派的代表人物。”
电视机里,记者不断讲述着地球联合当前的政治局面,话语中无不透露出对地球联合激进派们失势的幸灾乐祸。
“哗!”
突然,地面上,等候着双方代表的志愿者们喧闹起来。只见停机坪入口闸门大开后,一艘巨型飞船浮出表面,军舰上,赫然是地球联合的旗帜,正朝着地面降落下来。
PLANT的飞船,也会紧跟着降下。
摄影师们连忙把镜头对准天空,准备拍摄出见证历史的照片。
红地毯两侧,除了志愿者们,也有哥白尼社会各界人士,哥白尼这座中立城市上生活着不少的调整者,民众们大多衷心的希望和平到来,否则战争一旦爆发,谁也不知道这座月球上的中立城市,会不会遭受池鱼之殃。
见到飞船的降落,人群当中,一对年轻的情侣开心的相拥着在了一起。
男人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戒指,对着怀中的女孩露出笑容:“佩尼,地球联合与PLANT的和平协议签订之后,我们就在哥白尼举行结婚吧。”
女孩俏脸上顿时露出惊喜之色,随后幸福的埋在男人怀里。
一直为生活担惊受怕的调整者女孩松了口气:“已经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列恩大叔,和平到来了,我们今后终于不用每天都提心吊胆。”
一位年轻的警察对着身边的老警察开心的道,自从地球联合制裁PLANT以来,哥白尼的治安也因此变得很乱,经常发生自然人对调整者的犯罪事件,哥白尼市的警察们因此整天都绷紧了心弦,每日都忙于处理此类的犯罪事件。
“是啊,以前的好日子就要回来。”老警察笑道,“我也可以放心的退休了。”
“哈,差点忘记了,明天就是你退休的日子。”年轻警察这才反应过来,尴尬的笑道。
然后他道:“希望谈判早点结束,也省得再加班了,我下星期还要参加妹妹的婚礼呢,你瞧,这是我妹妹的婚纱照,漂亮吧?”
宇航飞船落在地面,铺着红地毯的客梯车对准了飞船的门口,市长与左右笑容满面的走到飞船下面。
舱门开启,地球联合的士兵们先行从另一个通道下来,快步跑到客梯口的两侧,肃穆站立。
如今,地球联合地位最高的温和派官员,阿法玛议员出现在舱门口,对着外界的人士们挥手走下,顿时人群中爆发热烈的欢呼声。
就在这时,远在PLANT的观看电视直播的阿卡菲尔,发现画面突然停顿卡住了。。
“咦,镜头坏了?”
“可恶,什么时候坏不好,偏偏这个时候坏!”
旁人还在不知所措的时候,阿卡菲尔已经在心里大叫:“糟了!”
而远在十数万公里外的月球都市哥白尼上空。
轰!
一道巨大的爆炸声响起,大地轰然塌陷,周围的机场建筑在一瞬间全部变形,仿佛空间发生了扭曲,这一刻,无论是高官政要,还是普通平民、男女老幼,他们都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恐怖的冲击波便降临在他们身上,瞬息之间,所有人都被撕成了碎片,蒸发在了这个世界上。
轰隆,恐怖的气浪以停机坪所在的位置为中心,以骇人的速度扩散开来,一朵蘑菇云冉冉升起。
这一刻,哥白尼里的居民们,全都感觉到了震动,看见天空上的那朵蘑菇云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能够造成这样效果的东西,即使是小孩子都知道,那便是也是人类世界迄今为止,最为可怕的灭世杀器--核武器。
一枚当量为二十吨级的小型战术核弹,就在停机坪附近爆炸.....(注:现在最先进的技术,可以制造出爆炸当量仅为10吨级别的核弹。二十吨级的战术核弹,威力可以参考不久前发生在天津唐沽港的大爆~炸,当时为二十一吨当量。)
爆炸发生地点,恰恰就在停机坪附近,将所有现场官员,包括哥白尼市长还有记者,全部一扫而尽.......
对于PLANT的普通人来说,这画面停顿的几分钟,是最煎熬的。
而一直和克莱茵的飞船有联系扎夫特军方,则在核爆发生后不到一分钟,就联系上了飞船。
很幸运,因为爆炸时飞船还在空中,克莱茵安然无恙。
但是哥白尼市就惨了。
几分钟后,哥白尼那儿,安装在其他位置的转播设备,传送来了当地的现场状况的视频画面。
现场一片狼藉。真空中没有氧气,所以也没有火焰和烟雾。画面上能看到的,只是被炸得露出巨大破口的停机区域。
而全世界在电视机前看先现场直播的观众们,见到这一幕几乎和都看傻了眼,随后却都诡异的沉默了起来,所有人心里都只剩下一个念头--
这个世界,要变天了……
电视机前,阿卡菲尔望着那朵可怕的蘑菇云,心里却没有掀起丝毫波澜,他揉了揉太阳穴,眼中泛出一丝深邃的目光:“爆炸发生的时间,恰好选在扎夫特的谈判团的飞船降下来,大西洋联盟的船降下来打开舱门的一刻,真是好手段!好一个阿兹拉埃尔,为了取得战争的大义,居然不惜让自己亲身接近核爆现场!”
二十吨的爆炸威力,足以将现场几百米范围内全部转播器材一扫而空。然而PLANT这儿只是隔了几分钟,就看到转播,这是很耐人寻味的只能说明,有人及时的在更远的安全位置,布置好了摄像设备。
爆炸发生前,阿兹拉埃尔并没有出现在镜头里,他还待在飞船上。所以理论上应当不会有事。
“真是个对自己都狠到极点的阴谋家啊!”
阿卡菲尔心里冷哼着。在他身边拉克丝的嘴巴长得大大的,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半天没有回过神来。而爱丽丝也是身体颤抖着抓住了阿卡菲尔的胳膊,紧张得和他贴站在一起。
直到边上的阿斯兰摇了摇她,才让她清醒过来。
拉克丝大叫道:“爸爸!”
全世界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核爆给震懵了,无人料到,在这个和平即将来临万众期待的日子,竟然会发生这样惨绝人寰的事情。
阿卡菲尔冷冷地对未婚妻道:
“爱丽丝,做好面对战争的准备吧。和平幻想的肥皂泡,已经破灭了!”
++++++
针对恐怖袭击的事后调查,以及现场的救援活动,很快就在哥白尼市展开。
停在外太空避过一劫的克莱茵的座舰,也在第一时间强行着陆,派出人员进行现场救援活动。
其实所谓的救援,也就是走个场收尸而已。月球都市不比地球,外面是一片真空。爆炸将停机坪处炸出了一个巨大的破口,空气大量外逸,原本封闭的候机厅和接待厅瞬间变成了真空区。所有待在这里的生命,无论能否活过核爆,都没有生还的可能。
作为月球都市,几个区域都有专门的隔离,尤其是太空机场这个容易出事故的地点。
此次的核爆,作案者安放核弹的位置,明显是精心选取的,最后也只是炸坏了停机坪,将这里的上千名来宾一扫而空,对其他区域的破坏却不大。现场的自动闸门在第一时间启动,关闭,隔离,阻止了其他区域的空气逸出,防止了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这个世界,核爆的技术已经相当地成熟,链式反应十分充分,炸完后的地面核物质残留极少,倒是不必担心有太多的污染。
作为恐怖袭击的对像,阿兹拉埃尔总统自然安然无恙二十吨TNT的核爆当量看起来恐怖,却对躲在太空战舰里的他毫无伤害。事实上,他所乘的空军一号太空战舰,只要不是被直接命中,设计上自身可以抵挡千吨级核弹的二十米外的近身爆炸的。要知道,这可是总统座舰,防守措施极其严密的。如果再考虑到这场爆炸更可能就是座舰上的那个位总统自编自导自演的苦肉计,早有准备之下,他更不可能受伤了。
事实上,整艘空军一号上,一个受伤的人都没有。这艘座舰也就是被擦伤了一些表皮而已。
事后统计,总共有一千一百二十三人,死于这次核爆,伤者则只有两位数,多是被核爆的光辐射灼伤了眼。
核爆灾难过后,全世界沸沸扬扬了几天,大家都在讨论罪犯可能是谁,比较认同的嫌疑人是蓝色波斯菊。
刚开始的时候,“侥幸”逃得一死阿兹拉埃尔总统,事后以自己乘座的飞船为临时会面会谈地点,和克莱茵议长短暂接触时,他还对着全世界说绝对不会让这次悲剧事件影响原定的和平谈判进程。
那演技,那表情,那不顾一切追求和平的决心和开明大度的胸怀,又骗了不少人。
很快这位“通情达理”的地球联合总统,就在国内的强力要求下,换了一艘太空战舰返回地球联合的首都华盛顿了。而将后续的调查工作,交给了手下。
在这过程中,很少有人注意到,核爆发生后不到二十四小时,就有多艘地球联合的太空战舰及时赶到,舰上下来大批士兵,打着救援和搜捕恐怖份子的名义,一下子控制了哥白尼全市,他们甚至强制接管了城市。
哥白尼市本为中立城市,为地球上多个国家势力联合出资建立的,属于“全球共管”,但这一次,却直接落入了大西洋联盟的手中。
袭击者是谁?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竟然是核武器的袭击,普通的恐怖分子怎么可能拥有核武器呢?
正当人们还在慌乱之中纠结这个问题的时候,地球联合的电视在几天后放出总统的现场直播讲话:
以前那个始终带着笑容,气质优雅的穆尔塔.阿兹拉埃尔悲痛欲绝的出现在镜头前,
“地球上的自然人同胞们,就在刚才,我们得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包括我们温厚慈和的长者阿法玛议长、哥白尼市市长夏洛克,以及无数祈祷和平,满怀诚意的前往哥白尼与PLANT谈判的官员们,都丧生在了一场恐怖袭击当中,而凶手,却是阿法玛议长他们始终认为应当宽容对待的调整者们!”
画面上,穆尔塔.阿兹拉埃尔的表情从悲痛化为愤怒:“没错,我现在所说的便是这场袭击的真相,这场袭击的罪魁祸首,正是虚伪的扎夫特,他们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凶手是扎夫特?”
听到这话,电视机前的地球民众们都惊呼了起来。
“怎么回事,向我们祈求和平的不是调整者们吗,为什么他们要袭击我们!”
“该死,养不熟的白眼狼,根本不应该和他们谈判!”
“不,凶手绝不可能是扎夫特,证据呢!”
慌乱的自然人们有的立刻便相信了穆尔塔.阿兹拉埃尔,但也有一些理智的,却不愿意接受穆尔塔.阿兹拉埃尔.阿兹拉埃尔的说辞。
“其实在事件发生之前,我们便收到一些消息,说扎夫特暗中在哥白尼市有异常行为,我曾经将我的担忧告诉阿法玛议长,但正直善良的阿法玛阁下却始终信任着PLANT,还劝我不要太过担心……”
说着穆尔塔.阿兹拉埃尔又痛哭起来,泣不成声“早知如此,我说什么也应当阻止他的,是我对不起阿法玛,但更对不起他的,却是那些欺骗了我们的和平善意的调整者们,他们是一群冷血而没有感情的生物--”
在穆尔塔.阿兹拉埃尔哭诉的时候,电视上突然出现了一些照片和视频,那些模糊不清的视频中,是从一些隐蔽角落拍摄到的,穿着扎夫特军装的人悄悄的潜伏在哥白尼里,似乎在坐着什么异常的举动,也有照片,显示着扎夫特的运输车,在月球的公路上行驶,运输车旁,有极其严格的保卫--
一张张看似证据的照片出现在电视上面,原本理智尚存的一些人民也出离了愤怒。
凶手就是扎夫特无疑,他们暗中主导了这场核爆,将一直赞同自然人应当与调整者和平相处的温和派代表团全部炸死了。
阿卡菲尔无语地看着地球联合的“特工们”“费尽心血”找到的所谓证据视频,这让他想起了在主世界里的联合国大会上,拿着洗衣粉硬说成是生化武器的北美某大国代表。
电视上还在继续播放着那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表演
“……调整者们拒绝和平,他们自导自演了这场和谈,目的只为了给我们一个羞辱!”
穆尔塔.阿兹拉埃尔“恍然大悟”的道,“难怪PLANT代表团迟迟没有到来,他们事先就知道了这场结果,所以那些丧生的和平人士们所期待的PLANT代表团,永远都不会到来--”
哗!穆尔塔.阿兹拉埃尔的“义愤填膺”话,再次点燃了所有自然人的怒火,怀疑的人越来越少,即便依旧保持理智的人,也开始动摇了起来。
“电视上的那个混蛋,他不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该拿的奖是奥斯卡影帝!”
阿卡菲尔看着视频时,对着身边的未婚妻道。
此时,他和萨拉家的两个女儿都待在军队里,而萨拉夫妇则在最高评议会那儿开会,以应付面前严重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