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明星 华娱之大片时代

第六百四十五章 恬不知耻

华娱之大片时代 威武武威 2354 2025-03-05 20:10

  李旭对这种隐晦的攻讦毫不在意,先不说电影已经在总局那里过了,想要掀起舆论,引来高层人物的目光,也不看看最后那部分。

   其实,这些影评更多只是为了恶心人,要论攻击力,还不如那些痛心疾首,他又去拍商业片的人,至少这还能骗到一部分普通人。

   比如豆瓣上面就有不少人在可惜,想要看到更多的,类似《黑天鹅》这样充满深度的电影,而不是《源代码》这样的快餐。

   当然,这些始终都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给出了不错的评价,尤其是最后的那幕连陈凯歌也称赞不已的定格画面,让影迷们大呼完美。

   至于最后的彩蛋短信到底是什么意思,也有不少人在讨论,到目前为止都还没人发现李旭留下的信息。

   “应该准备让豆瓣往猫眼的方向发展了。”李旭在翻看豆瓣后如此说道。

   尽管手机端购票模式还有几年才会流行开来,但是有备无患嘛,这也算打通产业链。

   更何况,有票根的评论必然更有说服力,另一个时空里,豆瓣不过是依仗资历深,在影迷当中积累了大量的口碑,才在影视类APP中占了一席之位。

   而随着饭圈的入驻,并学会养号之后,如果豆瓣不能完善算法,遏制饭圈刷票的举动,那么迟早会被猫眼和淘票票淘汰。

   事实上,豆瓣在那十年里也不是没想过转型,但是创始人杨勃一方面能力不行,另一方面又文青又瞻前顾后,最终才有了那样的局面。

   现在,豆瓣已经落到了李旭手上,自然不会沦落到上不上下不下的地步。

   至于杨勃,他虽然拿着钱又创办了一个名为“指北”的社区型网站,想要重复豆瓣的成就,但是很可惜,这注定是徒劳的,因为李旭会将豆瓣运营得更好。

   杨勃在社交网站上的一些想法还是很不错的,他会毫不客气的拿来使用,但不会拘泥于社交网站。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目前这个时间点上,李旭有另外的事情要做,比如应付陆天明、陆川父子的诘问。

   “年轻人做出成绩固然可以骄傲,但谦虚也是优良品德之一,依仗自己的成绩,无端攻击他人的做法并不可取……”这是陆天明博客上的一句话,也被各大门户网站转载。

   陆川就要激烈得多:“我不知道李导为什么这么说,但我认为这样是很失礼的一件事,我希望他能道歉。”

   同样被各大门户网站转载,而相关评论也是一边倒的支持陆川,就是活儿做得很糙,水军痕迹太明显了。

   至于到底什么事情,很简单,李旭跟张艺谋说过要收拾陆川,自然不会食言。

   只不过他本来打算再过一段时间的,可谁让网易的娱乐记者,在西安路演的时候,送了一个上好的借口呢?

   “李导,你为什么不继续拍《黑天鹅》这样有深度的电影呢?”

   “因为拍电影某种意义上跟登山很相似,你总要尝试不同的山峰,然后登上最高的那座。”

   “陆川导演之前曾说,制作电影的时候,必须矜持一点,你怎么看么,李导?”

   “我对他没有兴趣,尤其是看了《南京、南京》之后。”

   “你对这部电影评价不高?”

   “只有四个字:恬不知耻。”

   “是你是说日本人吗?”

   “不,我是说陆川。”

   如果李旭只是一个普通导演的话,这么说只会被笑话不自量力,但他偏偏是能文艺能商业的七代第一人,这话出来后自然是在圈内引起轩然大波。

   尤其是网易的娱乐记者生怕不够夺人眼球似的,在报道里添油加醋的写了不少,虽然都是侧面描述,但是给李旭塑造的傲慢形象以及轻蔑的口味都颇为传神。

   所以他才回了北京,陆天明跟陆川就分别在博客上发表文章,驳斥他的攻击。

   陆川也是北电毕业的,而且还是正儿八经的导演系毕业的,在李旭出现之前,他可是被京圈给予厚望的。

   这就是为什么,《寻枪》明明是姜文掌控一切,《可可西里》跟原型出入很大,功劳却都归在了他的身上——甚至将可可西里藏羚羊恢复数目的原因说成是电影宣传成功,提都不提索南达杰和他的巡山队,以及97年那部名为《平衡》的纪录片。

   但是李旭一出来,陆川的地位就直线下降,无论背景、才华还是成绩,他都是被碾压的状态。

   所以此刻被这么一番嘲讽,而且看上去很像是失了智的发言,立马迫不及待的跳出来进行控诉。

   这在网络上也引起了相当火爆的讨论,看不惯陆川的,认为他糟蹋了这个题材的网友,顿时有了主心骨一般,在天涯等论坛上面掀起了声讨的风浪。

   当然了,给他说话的人也不在少数,无论什么时候总有一些喜欢站在大众的对面的家伙,享受“众人皆醉我独醒”这种优越感,也不管事实如何,而网络也放大了这样的声音。

   “恶毒的言语不过是大字报,徒增笑料罢了。”

   “文人爱钱的他不是第一个,相反他能如此坦率,反倒不让我心惊肉跳了。”

   “人家又文艺又装逼又能释放催泪弹又能赚钱,我觉得很好。”

   各种借口都能找到,连李旭的大本营豆瓣都有这样的人出没,而且还不全是水军。

   但是李旭也很稳,硬是又等了两天,才正式开通了微博,发出了自己的第一条信息:“来,给我一个名字,一个因为大屠杀而受到良心谴责,最终自杀的日本士兵的名字。别拿《魏特琳日记》里面‘看上颇有悔意的年轻士兵’这种句子,给我部队番号和籍贯,我很乐意花钱验证每一条线索。”

   同时@了陆川的名字——这家伙颇为时髦,微博运营方找到他,稍微劝说了下就开了微博,一天到晚发些鸡汤文,还有不少人捧臭脚。

   自然又是哗然一片,李大导演不仅开了微博,发的第一条信息还如此的挑衅,这简直……太刺激了!

   绝大多数网民都迅速摆出了吃瓜看戏的模样,部分李旭的粉丝以及部分不爽陆川的人,外加少数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纷纷在他的微博下留言表示支持。但是同样有陆川的粉丝,喜欢以客观理智冷静自诩的角色,和部分精神日本人在下面进行谩骂。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