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香港的枪战片和动作片开始越来越苦大仇深,主角永远是憋屈憋屈再憋屈,即便到了最后也不能解脱。
比如《风暴》,比如《拆弹专家》,比如《杀破狼·贪狼》。
无论主角怎么挣扎,最终结果都会,或许就像香港一样,只能在大资本家手中被在榨干骨头里的最后一滴油。
而《中国合伙人》就不一样了,前面的确有些憋屈,但是那种乐观向上的拼搏精神还是有的,而且金句频出:落进水里不会死,呆在水里才会死。
更不用说最后还来个大翻盘,让美国的教育机构不仅捏着鼻子认了成冬青他们弄盗版的事情,还主动提出合作——在李旭的这个版本里面,这件事情完全没有避讳,被摊开说得明明白白,就是中国以前穷,只能不尊重知识产权。
美国人也不是因为成冬青的个人魅力而放弃了索赔,而是看上了中国已经开发出来的庞大市场,就像微软那样——这版的成冬青特意点出了这个问题。
总之,这个版本要直白得多,如果俞敏洪要觉得被侵犯了名誉权,欢迎去法院。
而回到电影上面,这两部一对比,真是经济影响文化作品的最好写照。
可惜啊,大陆的街道枪战片,《毒战》那个水准就已经到顶了,上头不可能让匪徒在内地的街道上,像香港那样拿着重火力随便乱轰,这个类型还是香港电影的专属,香港电影人要继续在这上面喂翔,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不管怎么说,《中国合伙人》的口碑还是不错的,在没有值得一战的对手的情况下,也许可以拿到6亿总票房也说不一定。
但是网上讨论得最多的,并不是《中国合伙人》里面的那些影射情节,又或者黄晓明终于有了部代表作,洗刷了没演技的标签,而是这部电影的贴片广告。
开场没有任何对白,只是清幽的竹笛声不断飞扬,而当二胡加入进来之后,一只欢脱的猴子加入了进来,在天空中腾云驾雾,自由自在。
而当曲调逐一升高,竹笛声再次加入,并变得激昂之后,猴子也换了一身金甲,在一群猴子中耀武扬威。
而当音乐声更加激昂,并上下起伏不断后,猴子也开始在蒙太奇中跟各路神仙一起交手,巨灵神、哪吒、李靖,最终跟杨戬的三尖两刃刀拼在了一起。
然后,竹笛、二胡等中国乐器交织的音乐声越发亢奋,而画面也变成了凌霄宝殿,一声火光的猴子,挥舞着着金箍棒所向披靡。
到这个时候,随着音乐声一下中断,画面黑了下去,几秒钟之后,桀骜的声音响了起来:“若是如此,玉帝老儿,你那位置,干脆让给俺老孙坐吧!”
好家伙!看完预告片的人,心里都忍不住涌出这句话,有情怀的那些更是激动不已,这多少年了,终于在大银幕上听到这句话!
可惜这次没人为了看预告片而再买票进场,因为《大闹天宫》的官方微博已经放出了这支预告片,并且表示可以随意转载。
网络上关于这支预告片的讨论可谓相当热烈,而且大部分都表示非常期待,而不像另一个时空那样,对港资主导的那部《大闹天宫》各种阴阳怪气。
主要在于,《大闹天宫》官微在这之前就已经放出过许多片段,虽然都只是十来秒的内容,但是那种纯粹的东方美术风格的画面,吸引了相当一部分观众。
毕竟,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然而有些人就是不懂,仿佛不在自家的美术风格里面加上一点舶来品,就显不出自己的优越感,显不出自己的高大上。
有的人呢,不在美术风格里面加,但在剧本里面加,在故事里面加,仿佛不化用一点莎士比亚的段子,那就不是好故事,再次也得是《悲惨世界》的结构。
至于又在美术上面搞,又在内容上面这么搞,一般都死得很惨,没错,说的就是《封神传奇》和《阿修罗》这种玩意儿。
李旭真的很不明白,制作这种垃圾的家伙,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就算是用来洗钱的玩意儿,好歹弄得像模像样一点啊?
如果说《封神传奇》要捧向家太子爷,而他们刚就好那口,又还不太明白内地市场,那也就罢了。明明《封神传奇》那种风格都仆街了,《阿修罗》还这么玩,有这么头铁的吗?一点也不专业啊!
总之,在李旭主导下的,这版《大闹天宫》的带水墨韵味的东方风格画面,一出来就受到许多人的称赞。
如此铺垫之后,辉煌终于在《中国合伙人》的片头放出了第一支正式的预告片,这种称赞顿时变得更加浩大了。
不要小看猴子在中国人中的人气,任何关于猴子的文艺作品都能在这里受到追捧,然而只要描绘的那只猴子不符合广大群众的认知,那么也会铁定将其喷得狗血淋头。
那么群众眼中的猴子是什么样的呢?自然是桀骜不驯,战天斗地,即便站在面前的是玉帝佛陀也敢挥棒。
哪怕他最后皈依佛门,成了斗战胜佛,也不能改变人们心目中的印象。
另一个时空的《大闹天宫》能够拿到10亿的票房,不过是吃了头口水的福利,首部猴子当主角的3D特效大片嘛。
之后的《三打白骨精》则靠着巩俐撑起了12亿票房,等到了《女儿国》就原形毕露,剧本剧本不行,特效特效不行,表演表演不行,整个系列就此拉垮。
如果将郑保瑞的《大闹天宫》延后几年,都不需要出新的,关于猴子的电影,就在《降魔篇》和《伏妖篇》之后,都不至于混到10亿票房。
不提这个,总之,这个预告片一出来,加上那句桀骜不驯的台词,再配上那首名为《Flight.of.the.Silverbird》的变奏曲——好吧,这个时候这首曲子还没出来,所以正式名字应该是《狂野自在》。
这首纯音乐曲子因为走的是凯尔特风,而凯尔特音乐也是五音调,所以跟中国风颇为接近,另一个时空在大陆很受欢迎,有很多人进行过改编,往里面添加过笛子和二胡等乐器。
李旭花了相当的功夫,才找人将其弄了出来,并进行新的编曲,使其更符合中国古典音乐的韵味,然后配上猴子出关的画面,效果嘛……那自然是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