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李旭当然不好强迫范冰冰,这事就只能作罢,然后让她重新挑选演员,于是她就挑中了唐嫣和杨幂。
好吧,她们也挺合适的,虽然李旭觉得李沁配杨幂更合适,李沁更适合那种苦情角色,而且她向来是越狼狈越好看,所以每次在床上李旭都要将她弄得啼哭不止才肯罢休。
可谁让唐嫣现在“移情别恋”的跟杨幂打得火热呢?
既然如此,那就让她们一起好了,唐嫣也不是演不了七月,傻白甜演傻白甜,没毛病。
李旭好好的在范冰冰、林志玲这边享受了一番,其实他本来还想跟林志玲谈谈,安排她去抖音的事情。
虽然最开始定的是倪妮,但是这种关键位置,肯定是有能力者居之,倪妮虽然做得还算不错,但离江疏影和赵丽颖,都还差了一段距离。
林志玲重新捡起了自己的专业,虽然复习得有些辛苦,但一直没停过,眼下就差实习的机会,于是李旭就让她在《101次求婚》剧组里面挂了个制作人的名头。
虽然不是完全负责,但只要有空,也会帮忙负责一些管理和沟通上面的事务。
根据目前的情报反馈来看,她做得还算不错,作为女主角兼制作人,却并没有去干涉导演,甚至还帮忙解决了几个小问题,看得出她的复习还是起了一些作用。
但是仔细想想,李旭最终并没有在玩了乱交后跟林志玲谈这个,这是称赞她的制作人工作完成得不错,要继续保持。
不管怎么说,抖音在将来都是重要的传媒工具,不可假手于没能力的人,所以倪妮和林志玲谁合适,还要继续观察。
更何况林志玲还没有公开跟家里断绝关系,而且她一旦去了抖音,少不得有台湾资本想要钻空子。
当然,这是李旭想要看到的,到时候他可能会特意让林志玲开个口子,放一些台湾人进来做手脚。
将体制内的心怀不轨者集中在一个地方,一方面便于管理和监视,一方面也可以在将来一网打尽,从理智上来说是很实用招数。
问题在于,方便管理是方便管理了,却也给了这些人抱团的机会,所以时不时的要跳出来恶心一下民众,比如另一个时空的微博粪坑。
官僚这种生物,只要他自己不觉得恶心,就没法恶心到他,而资本从来只想着赚钱,如果刺激到普罗大众能赚钱,它会毫不犹豫的刺激普罗大众。
这就是为什么另一个时空,明明粪坑恶臭,依然好好地开着,明明圆圆方方让人厌恶,依然好好地活着。
等将来,李旭的“真面目”彻底暴露了,必然会引来许多攻击,所以有必要现在给他们画一个圈子,让部分人自投罗网。
反正有他看着,肯定不会让自己这版抖音,像另一个时空的新浪微博那样沦为粪坑。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林志玲登报跟家里断绝关系,否则他如何放心的将这部分权力交到她手中呢?
不提这个,2012年就这么过去了,玛雅人预言的末日并没有到来,就是类似“某天某日开始要黑上三天”之类的谣言不绝于耳,而且还真特么有人信。
“说到底还是吃饱了撑的。”李旭低声咕哝了句。
“你在说什么?”胡晋凑了过来。
“我再说,老陶的演讲很不错。”李旭指了指台上的陶辉建。
“你管照本宣科叫演讲得不错?”胡晋一脸的鄙视。
“只要不是我上台去演讲,那就是讲得不错。”李旭摊开手。
“那你刚才还去敲钟?”胡晋哼道。
“我是大股东,为什么不能敲钟?”李旭继续摊手,“反正上市后,我的身家差不多也要曝光了。”
“只是一部分而已,”胡晋揶揄道,“再说了,就算曝光了,以你现在的实力,也足以压得下去。”
“我怎么听说,你将一大帮子叫到家里去洗脑了啊?”李旭转移话题地问。
“什么叫洗脑,我是告诉他们,要有大视野大格局。”胡晋一本正经地说道。
“你们就算有个几十亿的身家,又有什么用呢?只要不吸毒不赌博,一辈子都用不完!所以,你们要的应该是名,这才是可以传家的东西。”李旭学着他的腔调说道,然后斜着眼睛看他:“你管这个叫大视野大格局?”
“你得承认,至少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大视野、大格局。”胡晋耸肩。
“就算如此,他们会听?”李旭反问。
“要不然,你以为我当初拉人入伙的时候,为什么费了那么多的时间。”胡晋冷哼一声,然后将他竖起的大拇指从下面提了上来。
好吧,胡晋这家伙的确有些,啊不,是很有能耐,居然还能从那些一个个投身商海的二代里面甄选出一批,意识形态跟自家差不多的家伙。
李旭跟胡晋、韩海阳拉起来的晋阳投资,除了筹集资金和赚钱,也还肩负着拉人入伙的使命。
虽说在中国这种地方,只要他老子一天还在位置上,即便他得罪了很多人,只要不犯令狐家那种错,就依然可以横着走。
只是,敌人都已经团结起来了,自己这边还一盘散沙,那怎么行呢?
更何况吃独食是要不得的,更何况他们早早下手拉拢了各个阿姨们,枕头风的威力还是很强的,所以陈某鲁、令狐家都眼馋得不得了,纷纷想要入上一股。
就算李旭、胡晋可以无数次的拒绝,可要是没有自己的派系,终究是个隐患。
然而就像胡晋说的那样,就算要拉人入伙,也应该找那些“志趣相投”的人才是,毕竟再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所以晋阳投资在拉人的时候一直磨磨蹭蹭。
但这的确是有用的,比如这次几个二、三代股东询问,明明赚钱的行业那么多,为何要投资半导体这种风险巨大的产业时,直接被胡晋一顿嘴炮给说服了。
尽管李旭跟胡晋、韩海阳做得比较隐蔽,可没法像麦道夫那样,以保密为由不告知利润从哪里来,所以他们投资IT这事迟早会被知道。
然后就像上面说的那样,在目前那么多可以轻松赚钱的行业——在这些人眼里,房地产都比IT业赚钱——为什么要去涉足如此高风险的产业呢?
要知道,半导体产业的强弱周期轮回,现在已经算是人所皆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