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重用
作者∶大白菜的苦逼 数字∶5461 吐槽∶50 更新日期∶2022-06-1012∶25∶52
对苏俄忿叨了几句,有些不甘心的共产党高层,就结束了铁幕演说的讨论,高层对这一天的到来早有预感,甚至巴不得各路神仙斗得不可开交,他们的注意力全部耐吸吸引走了,才不会影响到中国的建设,而只要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接下来的日子就好办多了,这是奠定中国未来物质基础的关键一步。
一五计划,高达五千多个工厂,事实上远远超过了中国目前能够承受的范围,但谷雨还是咬着牙干了起来,不干不行呀
这五千多个工厂之中, 真正属于中国本土的项目并不多, 大概是五百多个, 除掉三百多个中小项目以外,真正的大项目只有两百个左右,比历史上的一五计划要多一些。
这些大项目一部分是原来工厂的扩产和技术升级,一部分是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还有一部分是一些新兴项目,比如几个大型炼油厂,又比如十几个台成氨厂,还有多个配套的火力发电厂。
问题是过去一年从德日搬来了一大堆工厂,这些工厂来自德国的工厂以大中企业为主,而来自于日本的工厂!从中小企业为主,经过台并,最终变成了约五千个项目,这才
是四五计划的主力。
而且这些工厂,并不完全是重工业和矿山企业,也有相当数量的轻工业企业,什么肉联厂,什么纺织厂,什么皮革厂不在少数,不仅仅来自于德日,也有浓兰的,可怜的大波波……
九其是日本的纺织厂, 属于谷雨重点拆迁对象, 在朝鲜战争不可能爆发之际, 日本的工业想起步,大概率要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从积累资金,那么把这些中国人能够轻松掌握的工厂搬到中国,到时候日本就算发展,起步阶段也是非常难得。
而中国只要完成了这些工厂的安装, 恢复生产, 接下来在竞争中, 完全可以抢夺日本纺织工业的份额,如果美国人搞什么配额制,那就把这些企业任到朝鲜,回避的办法还是有的……
也就是说,只要这五千个项目完成建设,中国不仅仅重工业规模和技术上来了,轻工业也有了极大的发展,甚至有望实现轻重工业的配套生产,换句话说,只要成功了,中国就打下了工业化的基础,这就是战争的好处,踩着德日,中国一口气吃饱了!
目前这五千个项目,除了部分来自于德国极端复杂的项目,其他基本上完成了拆迁,一五计划就是让这些厂子能够生产,这是必须的。
总不能把那些设备、资料放在那里,日晒雨淋吧,那么多德日技术人员请来了,总不能白请,你得养着他们,白白养着肯定不行。
这些企业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表面看起来比较简单, 那就是一模一样的复制, 德国、日本是怎么样的,在中国就是怎么样的,那些德国和日本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需要带着中国人把厂子建好。2
因为残酷的战争,这些工厂或多或少挨了炸弹,损耗了不少设备,而且拆迁的过程中,肯定也有不少问题,绝大部分需要修修补办。
国内能够解决的,国内解决,国内解决不了的,那就想办法从美英苏订购;另外就是想办法做好相应的配套,不仅仅是四通一平,还有铁路、矿山等等。
事实上, 这些项目还可以再压缩到两千个, 甚至更少的项目, 不过谷雨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借此将这些企业分散在全国各地,进行产业布局的调整。
比如纺织工业主要布局在长三角、青岛、河北和珠三角地区,主要是服务于出口加工,以换取更多的外汇
而重工业要注重战争的影响, 全国各大区都要有一定的布局, 这是一个大国应对战争所必须的准备,虽然未来大概率是冷战,但万一哪一天擦枪走火呢!
尤其是轴承、液压件这些看起来不起来,但至关重要的企业,则放在不容易被空袭的地区, 或许交通会遇到一些问题, 但这一些基础企业的安全高于一切, 德国人的教训绝对不能忘记。
正是因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考虑,这一次一五计划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就难比登天,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人员,而是管理人才,两个四年计划培养的少量人才根本不够,不过谷雨还是有办法的,那就是充分利用日本管理人员。
谷雨很清楚,德国人对中国不可能有归属心理,干一些年就可能要回国, 要是不让走,英美苏法都会有意见,到时候外交压力比较大。
但日本人不同,日本人在这场战争破中国反推, 基本被打服了, 而中国对日本的仇恨,也因为全面的胜利,与前世不同,反而不那么浓厚,这一点跟前世中国对越南、日度的态度差不多……2
而中日两国人种相同,长相也没什么区别,这些日本精英融入中国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谷雨压根就没准备让这帮子日本精英太早离开,必须把他们的油水榨干!
而没有这帮子日本精英,这一世的日本想崛起,难度又高了一大截,最起码丰田和本田是不可能出现了,两家公司的创始人都在中国,两家之中只要冒出一个,中国的汽车工业就不用担心。
至于未来中国的工商界和科技界会不会冒出一个日本势力,谷雨并不在意,中国能够提供的上限, 远不是日本可以比拟的, 只要他们能够在中国获得足够的利益, 他们为什么要走,想赶他们走,他们都未必走。
所以解放军在德国, 主要以控技术人员为主; 而在日本, 则是挖配套, 从日本政府的管理层,到大学、企业的管理层,到工程师、技师,他一个没放过。
所以谷雨必须使用岸信介等一大批从日本的农商省、大藏省、军工省搞过来的日本精英, 他们名为顾问, 但实际上这些人却是这一次五年计划得到实施的中坚力量, 为此谷雨还特意搞出了一些花活,而目前看来这些花活,效果很不错……
这一次讨论时,听到李强汇报一五计划的各种进展!及出现的问题时,谷雨再一次强调,一定要用好日本人,要大胆的放手使用他们,信任他们。
可能有少量日本人还有一些军国主义思想,存在破坏的心理,但绝大部分日本人都比较老实,正在勤勤恳恳的为我们服务……
说到这里,谷雨环倾四周,“现在外面有传言,说左信介是太上总理,这句话说得也不算错,我和老廖、罗才在经济上,对他的意见非常重视,说言听计从有些过,但他的大部分意见都是听得,甚至政治上也经常咨询他!
这个人是总理之才,要论怎么搞经济计划,我们暂时都不如他,这是事实!这样的人才是非常罕见的,一定要让他在经济上充分发挥,我们要做的是跟着好好学一学,而不是牢骚满腹,怪话连篇
想让我不用左信介,可以!我们的同志靠本事折服我,不要靠一张嘴!一五计划关系国运,为了让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我不吝使用任何手段,即便与魔鬼打交道,我也在所不惜"
谷雨越说越过火,中央书记10都沉默不语,他们都知道要用日本人,可是谷雨对左信介的信任确实到了一种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左信介一过来, 谷雨就把共产党经济上无数绝密信息告诉他, 然后又让中办的同志陪同他考察了几个月,然后左信介就开始在谷办工作。
除了核武器和火箭L外的各种经济和工建委相关的会议,左信介都可以参加,也都可以发言,而且谷吴廖李四人每次都会点名让他发言。
没过多久,这个相貌怪异,大眼睛,大耳朵,胞牙齿,瘦得像长脚蚊的家伙,就在中国政坛出了名, 尖被刻薄的左信介不断口吐白沫, 虽然不骂人, 但说出的话比骂人难听多了,每每在会议上把共产党干部说得脸红脖子粗,问题是破批评的干部还驳不过他,因为他说得都是对的……
九其是去年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因为一五计划出现挫折,谷雨让他整整做了四个小时的发言,中央经济部委和各大区负责人、各省大员就没有不被他骂得,甚至于中央书记廖德华和李强也被他讽刺过一番。
说起来,也奇怪,左信介越是这么作,谷雨越是信任,几乎每天都和他交谈,为了交谈方便, 还在中南海给他安排了房屋, 同时按照左信介的喜好, 谷雨给他准备了各种美酒佳肴,各种新鲜水果,可以说有求必应。
而在政治上,左信介也不再是一个人,在谷雨的支持下,左信介迅速收拢了抓捕过来的大藏、农商和军需省的人马,又亲自面试,拉起了一只两百人的队伍,而且还在不断扩充中。
表面上看,这个机构只是谷办资料室下属的一个资料翻译室,里面的日本人都是顾问,但事实上这个所谓的资料翻译室权限非常大。
他们可以调研一五计划各个项目的资料,可以调研各地方呈报的数据,如果感觉到不对劲,可以迅速下地方,随行的往往有中央督查室的同志,这些日本人看起来是顾问,但什么都问,甚至于可以决定很多干部的命运……
到了后来, 各种与经济相关的文件, 在谷廖李三巨头批示前, 都会交给左信介执定意见,一般左信介拟定的意见,最高层领导看得多,但修改的不多,换句话说,很多时候,左信介可以决定大部分事务。
左信介胆子很大, 各种批示也很果断, 过去几个月之中, 被他否决和要求调整、改进的项目影达几百个之多,而打着中央督查室旗号的活动已经有上百起,为此中央专门给他们配了几架飞机,让他们可以飞来飞去……
到了1946年上半年,随着美国不断压迫中国,谷雨开始与左信介讨论外交问题甚至于与美国大使交谈时,左信介虽然不会出现在现场,但事前事后都有他的身影。此时此刻的左信介已经不仅仅是幕僚那么简单,甚至可以左右谷雨的思想,事实上说左信介是太上总理的并不多,说得客气的是殿图大学士,不客气的是司礼监太监……
而那个中央督查室和资料室的那帮子日本人,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幸命办差的锦衣卫或者东西厂,虽然名称不同,但性质完全一样。
偏偏这个资料翻译室跟明清时代的内阁一样,不属于任何官僚机构,那些日本人顶破天都是顾问,但实际权力非常大,而且这帮办事的日本人跟谁都不认识,可以说铁面无私至极。
中国政坛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奇葩的家伙,而且还是成组织活动的日本人,自然引起了无数人的震隙和不满,不过再不满,也改变不了一个问题,谷雨喜欢左信介,愿意使用左信介,而谷雨的威望也足以支撑左信介肆意妄为,而地方干部吃了不少亏之后,再也不敢对这帮小鬼子掉以轻心……
事实上, 党内高层, 尤其是精通历史的毛泽东同志早就知道谷雨为什么要这么做,本质还是集权,而左信介这个日本人的出现,完美的满足了谷雨的需要。
左信介是日本人,与中国共产党高层没有任何关系,他还是日本战犯,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自保,同时还希望借着中国的发展,为家族军取一些利益。
他显露本领,为中国发展做出了贡献,谷雨总要善待他,给予他各种好处,谷雨能给出日本企业家股份,未来绝对有左信介家族的一份,甚至之多不少。
他本人和领导的机构完全依时于谷雨,得罪了无数人,等到有朝一日,谷雨用不着他了,看在这么多年为谷雨做牛做马的份上, 性格!人宽厚闻名的谷雨也不会跟他过不去。
左信介名气还是不小的,谷雨也没办法毫无声息的处置他,等过了保密期之后,大概率会安排他回国,最起码也是扶桑省……
既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又能搞到好处,未来还有回国的希望,左信介的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谷雨肯定也知道,而他故意做出这样的姿态,首要目标是想做好一五计划,但同时也是有意使用这些日本专家来制衡和敲打党内干部,从实现集权。
这帮子精通建设的日本人,可以比较容易的嗅出地方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一旦发现不对,他们可以迅速介入处理,避免问题变大。
有些话谷雨不方便说,有些事情谷雨不方便做,左信介怎么说、怎么做都没有关系,他是外人,他说过了,做过了,谷雨会说说好话,安抚一番……
而且谷雨完全不用担心左信介这帮日本人权力过大,会搞出什么事情,这帮无根无底的日本人,命令完全寄托在谷雨手中,敢乱来,随便收拾。
毛泽东同志不得不承认,谷雨这一招是非常巧妙的领导艺术,看来他对朱元璋和雍正那一套东西研究的比较深, 或许还要加上常凯申的侍从室, 性质都是类似的。
中央第一书记用这种方式集扇,确实出乎了很多同志的意料,但不得不承认,谷雨的做法确实挺好使,就是膈应的不得了……
但再膈应,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鬼子搞建设确实有一套,左信介这帮人加入进来,一五计划无数乱象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解决,而每一分解决,就相当于数以百万,千万的损失被挽回,从一点来说,谷雨最后那一句话也确实说得有道理
不过中央书记10真正担心的是, 谷雨从中尝到了甜头, 以后一直用下去, 所以中央书记10的想法是左信介要服务的应该是中央书记处,而不是谷雨本人。
想了想,任弼时同志提出了一个意见,现在这帮日本人的权力和影响力很大,他们是不是要纳入到中央监委的监管中,这事实上等于变相承认了资料室的地位,当然也是试探谷雨的想法,是临时性的,还是长期的……
谷雨摇摇头,“外国专家委员会管着就够了,暂时不需要监委出面监督!有些事情多头管理,反而是没有管理”
周恩来同志脸上微微露出了一丝笑容,他也不希望监委插手,谷雨接着说道,“日本人是外人,对他们用其才,但绝对要限制,尤其是左信介这样的战犯,这是与狼共舞·
资料室是临时机构,我也早就明确过资料室的权力范围,他们只服务于建设,而且随着我们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资料室不会长期保留!"
谷雨这么一说,其他几位中央书记对了对眼神,也都稍稍放下了心,也就没有再继续了,虽然谷雨的做法大家有些不喜欢,但好处摆在那里。
第一书记想用谁,怎么用的权力还是有的,有一些变通也可以接受,只要不违规,中央也没有足够理由硬挡着,而且事实上谁也挡不住,就算是长期机构,大家伙事实上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作为会议主持人的谷雨接着开始了新的话题, “现在战争基本结束了, 除了部分地区以外,绝大部分地区已经转入到和平建设时期, 索要对干部人事进行一次必要的调整。
另外我们也要在未来一年内,做好中央部委和各地方主要干部的调整,这同样也是为八大的顺利召开做准备”
说到这里, 谷雨笑着说道, “老郑, 你是党建委主任, 也已经准备多时, 你来做一个汇报老梁,你做好补充工作”
郑植槐和饶漱石两同志开始了汇报,而其他同志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所有人都明白,这一次调整,很可能会决定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的政治格局!
果不其然, 郑植槐汇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年对级别相对较低的中管干部的调整,目前已经基本完成,涉及到的数千名中管干部陆续到位。
未来一年,首先要做的是撤销各个大局,各大局书记调到中央,同时调整任期较长的党政高层,而这也意味着中央领导层的权力分配将进行一次大的调整……
独阅读首页>从1945开始>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