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493章 共乘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5519 2025-05-12 15:06

  谷雨同样把随行的同志介绍给赫鲁晓夫,除了王运生同志是老熟人以外,其他人赫鲁晓夫都不是很熟悉, 谷雨——介绍,然后很肯定的告诉他这几位同志将在未来承担更重的责任。

  谷雨介绍完之后, 笑着说道,“我国有一句谚语, 长江后浪催前浪, 一代新人换旧人,要想保证共产主义事业长盛不衰,党的领导层必须有一定的流动性。

  赫鲁晓夫同志,贵我两党不约而同,几乎同时进行新老交替, 让更多的年青同志早一点承担重任,可见贵我两党的思路是一致的, 这恰恰说明我们共同努力的共产主义事业发展顺利, 方兴未艾!”

  谷雨简单一句话, 让苏俄过去五个月连续两次或被动或主动的人事调整,变成了新老交替, 赫鲁晓夫眼前一亮, 这样的说辞相当不错, 赫鲁晓夫自然也做出了回应,他指出一些老同志在中央待久了,思想僵化了, 甚至为了个人权力不择手段,苏共主席团的调整是及时的, 必要的……(

  赫鲁晓夫在说这番话时, 也相当羡慕谷雨, 他实现这些可以说是千难万难, 甚至存在着极大的侥幸; 而谷雨操作这一切, 感觉和风细雨, 几乎没有波澜, 怎么就这么顺利呢?。

  赫鲁晓夫想来想去, 觉得有必要加快新老交替速度, 把那些老古董一个个赶下去, 让他认可的年青同志上来, 他自然就可以顺风顺水的改革了, 朱可夫下去了,等军队稳定了, 下一个就该是布尔加宁了……”

  谷雨不知道赫鲁晓夫这么想,要不然肯定会喷他一口凉汽水,你以为老子实现这一切容易吗?有大功在前还不够,二十年如一日不断加强制度, 又是收买,又是不但敲打,软硬兼施才有今天的一切, 就这样还战战兢兢,你想轻松如意?你也不想想自己到底干了什么! 。

  谷雨和赫鲁晓夫各有心思,在检阅了三军仪仗队之后, 一起乘坐轿车前往克里姆林宫, 毕竟是多次见面的老朋友了,所以寒暄两句后, 谷雨就询问朱可夫解职之后的安排。

  赫鲁晓夫不太明白,朱可夫解职之后, 自然就是在重重“保护”之下退休养老,不过他又不能直接说, 就告诉谷雨,朱可夫元帅去钓鱼去了!

  谷雨摇摇头,“赫鲁晓夫同志, 我询问这个不是干预苏俄政治,而是基于政治家的本能,虽然朱可夫元帅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他的功勋太大了, 在苏俄和苏军中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他又在今年六月份的事件中坚决站在您一边, 我建议您做得更有人情味一些。

  比如让他继续享受中央主席团成员应该配发的别墅、轿车, 以及疗养、医疗待遇等, 又比如可以借着十月革命胜利四十周年纪念日的机会, 对外宣布一枚列宁勋章或者英雄勋章每个月多发一百卢布什么的,这会很好得安抚一些人,当然了,也仅限于待遇,朱可夫元帅少接触一些人对他是有好处的!”

  谷雨这么说,完全是站在赫鲁晓夫一边考虑, 朱可夫和莫洛托夫等人不一样,那些人是政治对头, 又发动政变,只要能够留下一条命就是进步, 但朱可夫可是赫鲁晓夫的大恩人, 你老兄觉得他擅权,赶他下台可以理解, 但把人赶下台后, 待遇一定要好一些,对他刻薄寡恩,别人会怎么想?

  在谷雨看来, 一名政治人物可以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性格强硬, 管不住腰带子等等, 但就是不能有刻薄寡恩这个毛病,但凡跟这个词挨边的, 基本没什么好下场。。

  谷雨前世的某同志以刻薄寡恩出名,结果呢?他的位置被一位公认能力比他弱一些, 但素来以宽厚闻名的同志替代,然后人家还变相采用了他的诸般政策,他呢, 只能在秦城悲戚戚的流泪唱一首垓下曲。

  事实上, 在谷雨看来, 教员也有这个问题, 他那一套人亡政息除了确实不符合时代需要以外,也跟他为人有很大的关系,他或许算不上刻薄寡恩,但不会做人绝对不假。

  罗明被整得连党籍都没有了, 老李哪怕不能给他恢复党籍, 待遇上安排为副国级很难吗?他关心过一句吗?他因为罗明倒霉, 不愿意管罗明,姑且还可以理解。

  但高饶事件的起源是他对某些同志权力太大不满,想让老高站出来另立门户,形成党内的政治平衡,老高执行得很臭,还被人抓得先行, 他放弃老高也可以理解,但他的处理就太奇葩了。

  老高跳出来, 本来就是他同意的,他又想想留下老高防范未来, 既然有这个心思,就应该主动一些, 最起码也要给老高吃一颗定心丸,让他有些希望。

  结果他老人家一句话不说,还把老高交给对头看管,难不成他真以为谁都和他一样百折不挠? 最终老高猜不透他的心思,绝望而死。

  还有老饶, 他压根没什么问题, 硬搞捆绑,可以说完全是以力压人, 死不讲理, 最后把人直接关到死, 建国之后, 党内政治斗争没有下限的先例完全可以说是他亲手开启的, 这也为党内未来的大乱斗埋下了伏笔。

  这一类自断臂膀的事情,老高仅仅是第一个,后面还有第二, 第三, 站在他一边的人一个个没有好下场,以至于党内高层都知道, 站在他一边只有坏处, 没有好处,他不成孤家寡人, 谁成孤家寡人?。

  他自己放权, 主动搞起了一线、二线, 当起了庙里的佛像, 又嫌弃主持党务、政务的同志专权,你老人家早干什么去了?你自己搞出了权力真空, 被人钻了空子, 又能怪谁?

  最奇葩的是,他身边的秘书警卫被人赶出中南海了, 他竟然都不知道,以至于他身边的同志都知道, 自己出了事找他没用, 连身边的人都庇护不了, 也就不奇怪, 他一死, 人亡政息, 被人泼一身脏水了!

  一位政治家光有远见卓识是远远不够的, 做人上也要注意, 更不要说赫鲁晓夫连远见卓识都没有, 既然赫鲁晓夫有可能做得更长一些, 而谷雨权衡利弊, 也希望赫鲁晓夫做得更长一些, 自然要为赫鲁晓夫着想。

  退一万步说,谷雨此说也是为赫鲁晓夫未来可能的退休生活着想, 赫鲁晓夫政治上的种种估计可以争论几千年, 也有无数缺陷,但不得不承认这个人是不错的。

  谷雨本人是比较纯粹的政治动物,但他就喜欢这样有缺陷的好人, 这样的人好打交道, 若是有万一, 赫鲁晓夫也可以享受和朱可夫相当的待遇, 这样也不至于日子过得太惨。

  而开启了这样的先例后, 谷雨估计未来的苏俄领导层也会援引先例, 谁不愿意退休时舒服一些, 这本质上就是在收买最高层, 最高层享受了, 苏俄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和州委枢机们自然也会有样学样,只要做好了对高层干部的收买, 苏俄真不一定迅速完蛋。。

  苏俄是衰落是必然的,但苏俄的解体却绝不是必然,而一个衰落的苏俄顶在前面对中国的帮助是很大的, 哪怕解体拖延个十年八载的,也是好事。

  可以说, 谷雨打着为赫鲁晓夫好的名头, 算计到了家, 赫鲁晓夫显然想不到那么远,他听完谷雨这番话之后,稍稍沉吟, 赫鲁晓夫又不傻, 他当然知道拿下朱可夫存在着严重的后遗症, 谷雨的说法确实有些道理, 但也只能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

  作为一个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徒, 赫鲁晓夫对谷雨搞出来的中顾委,还有他那一套高层退休和待遇制度简直是嗤之以鼻,所以赫鲁晓夫想了想说道,“谷同志,苏俄的退休制度与贵国不同, 我国只能在退休制度允许范围内给朱可夫元帅一些照顾,这些我都考虑过了……”。

  谷雨既然劝说过了, 赫鲁晓夫听不听, 是他的事情,反正赫鲁晓夫未来就算被推翻, 也大概率会拥有特别养老金,虽然他在列宁山的府邸和别墅, 还有汽车最后都被没收了, 他和其他苏俄群众最大的不同是他拥有500卢布的养老金。

  但谷雨想不到的是, 赫鲁晓夫反而劝说起来, 他建议谷雨修改退休和待遇制度, 党的高级干部怎么能持有私有房屋呢?要想走向社会主义,党内要首先压制私有制度。

  谷雨相当无语, 就你们老毛子那个退休制度,你好意思跟我说?因为老毛子考虑到“劳动创造价值”理论, 那么退休之后你不劳动,是不是价值就降低了呢?所以老毛子不论职务高低, 职业差异, 退休之后薪资一律减半,都按50%计算。

  考虑到官员工资是超过普通工人的,所以苏俄还规定总量一律不得超过一定金额, 现在是120卢布,如果从事有毒有害工作, 并且工作年限超过20年, 那么养老金最多可以提高到160卢布一个月。

  唯一的特别就是科学家, 他们的退休金最高,比如被中国用一列火车物资请走的米库林, 作为一个顶级的科学家, 他的退休金最高可以达到600卢布每个月,另外国家勋章获得者每个月还有不定数额几十卢布的奖励。

  至于官员, 大部分都和工人差不多或者比工人稍高一点的水平, 总体大致差不多的,此时都在50—120卢布这个范围。

  这时候,就比较有意思了, 网上有个例子,乞乞科夫作为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兼中央候补委员每月200卢布, 彼得罗夫作为高级熟练技工每月140卢布, 但是他作为劳动模范有三枚红旗勋章, 结果就是退休后,乞乞科夫每月只有100卢布, 彼得罗夫居然也有100卢布!

  事实上, 即便是苏俄最高层, 被谷雨指责是形成了特权阶级,但腐败也是很有限的, 他们确实有豪宅别墅, 确实有着非同一般的医疗保障,但别墅都是国家的,退休了,都是要上交的;而良好的医疗保障,一旦退休, 也将荡然无存!。

  他们在待遇上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中央主席团委员每个月有克里姆林宫餐厅的100卢布伙食补贴, 候补委员每个月50卢布,基本就是工资的二分之一。

  州委级干部可以不用在普通商店排队, 但奇葩的是特供商店又要排队,同时还可以带家人去公共食堂免费吃喝, 并且打包食物回家! 另外苏俄局级干部及以上配公车, 省级以上油费大部分情况报销,也就仅此而已!

  这能忍?奇耻大辱!

  在谷雨看来,老毛子这一套退休制度有三个致命问题, 一是过分的平均主义,区分度不够; 二是一切与权力挂钩, 没有权力什么都不是;三是与人性相悖, 对人性中恶的一面考虑不够。

  所以苏共的高级干部们都要为国家奋斗终生, 哪怕老态龙钟, 路都走不到了,也坚决要为人民服务, 所以勋宗还有很多高级干部, 才会那么喜欢勋章, 这些可都是退休金呀!。

  只能说, 幸亏当时信息网络不发达,绝大多数苏俄干部也不知道西方酒池肉林的具体情况,不然以他们这点工资,前世的苏俄可能根本撑不到1991年……(

  所以谷雨从一开始就没有采用, 也没办法采用, 他不可能一边把老干部送到美国参观, 一边搞起了苏俄的退休制度,那根本不可能。

  现在中国的各项退休保障制度,事实上存在着双轨制, 与普通群众相关的属于退休, 更多的效仿苏俄, 尽可能做到社会的公平公正, 并尽可能保障为国立功群体的利益。

  而与党政干部这个中国共产党的支撑群体,则采用的是离休制度,这一套制度虽然与权力挂钩, 但充分考虑到了人性恶的一面。

  中国的离休制度确实和欧美没办法比,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应给的照顾都给了,除了女人不可能给以外,票子、房子、车子、家电基本都有了, 政治和医疗待遇也都保留着。

  虽然都要花钱买,但花出去的钱并不多,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干部们的待遇也在同步提升,老干部的孩子们经商也已经得到有条件的允许。

  这一套制度从一开始就承认了财富是可以传承的, 同时将高干子弟列表管理,加强约束, 在管束的同时,也等于认可了高干子弟享有一定的特权, 换句话说,这相当于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权力也是可以继承的。。

  某种意义上, 谷雨在迅速推动一个比苏俄还要恶劣的特权阶级的诞生, 但他根本没有选择, 中国的社会现状就是如此,他建立的制度必须符合社会现实, 这才是真正的实事求是。

  谷雨所推行的一系列制度革新,更多的是完善制度,减少钻空子的可能,但有一句话叫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不管谷雨怎么完善制度, 随着特权阶级的不断发展壮大, 他们一定会不断的破坏制度, 最终的结局必然是周期律发作。

  这一点, 谷雨看出来了, 毛泽东同志看出来了, 彭德怀同志也看出来了,但他们都是现实主义者, 他们能做的只能是一边建立和完善制度, 一边尝试突破周期律的办法。

  谷雨不断投资电子工业, 并加大干部下基层, 搞调查研究, 还鼓励香港报纸各种批评; 毛泽东同志搞社会主义试点; 彭德怀同志搞人民民主试点; 这一切的本质都是一样的, 探索摆脱或者延长周期律的办法, 任何一个有可能的办法, 都想做一些尝试!

  所以当赫鲁晓夫提到中国的退休制度缺陷时, 谷雨摇摇头, “尼基塔,中国过去两千多年是一个官僚制度极为完善的传统封建帝国, 早就形成了一整套社会理念和秩序。

  我们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各种制度,既要想办法打破这一整套社会理念和秩序,但又必须承认一整套社会理念和秩序对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阐述了事物发展存在普遍性和特殊性,中国的社会发展有普遍性的一面, 但特殊性的一面也必须考虑,我们过去革命时期走农村保卫城市的道路是这样, 现在革命成功了,需要发展一段时间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也同样如此, 连社会制度都和贵国有明显区别, 更不要说退休制度了……”。

  赫鲁晓夫谈退休制度, 谷雨并没有直接讨论, 怎么争论都不可能有结果,所以他干脆拿出一个中国特殊论, 赫鲁晓夫信也好, 不信也好,反正可以拿这个搪塞。

  赫鲁晓夫听完,自然清楚谷雨是铁了心在修正主义的道路上一路狂奔,或者说他理解的社会主义带有浓厚的传统味。

  不过现在他需要中国的支持, 也不可能指责谷雨不对,所以谷雨搪塞, 他也随口说了两句, 开始转移话题, 进入到他最关心的玉米种植大业, 他对中国拿出来的种植方案不是太满意,中国的玉米不是种多了, 是种少了,完全可以再多一些嘛! 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