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495章杜鲁门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8493 2025-05-12 15:06

  也许一艘没有武装的货船对美日海军这样的海上强国而言,根本不算什么,但对年轻的中国海军而言,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起步,所以刘志丹同志十分高兴,拿起酒杯和洛克伍德碰在一起……

  随着这一次的成功得手,中美联合潜艇部队开始了新一轮搜寻,虽然日本是一个海军强国,但日本直到现在也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护航体系。

  当然也不算奇怪,在东北战役爆发前,日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那就是把货物和人员从本土通过对马海峡运到几十公里以外的朝鲜釜山港或者通过日本海运输到朝鲜。

  对马海峡十分狭窄,济州岛又有空军基地,重重保护下﹐解放军空军根本就过不去,解放军海军,中国有海军吗?

  即便日本人知道中国从德国搞来了两艘小型潜艇,但这两艘潜艇两年没有参战,日本人几乎忘记了……即便是黄海,到了夜间,中国飞机也不会出来,日本的商船脑子里根本就没有防范潜艇的意识……

  所以中美海军的初战是无比的顺利,在收拾了第一艘商船后,很快另外一艘潜艇又发现了一处火光,捕猎再一次开始……一艘,两艘,三艘……

  仅仅三天时间,就有五艘商船被击沉,潜艇部队甚至还冒险夜袭了釜山港,发射了八枚鱼雷,干掉了两艘驱逐舰……美国奇葩的鱼雷又一次现了眼……

  而与此同时,为了封堵日军在渤海湾的行动,中国六艘近海潜艇在渤海上拉开了网,而海航的佩-2俯冲轰炸机不断出击,并攻击渤海湾上的一切船只……

  白天不断有飞机袭击,晚上冒险又怕遇到潜艇,日军想通过渤海,往锦州输送物资的种种想法很快就被证实根本不现实……

  三天之后,洛克伍德和刘志丹心满意足的返航,这一次在黄海的出击,干掉了两万多吨舰船,是六艘潜艇总吨位的将近三倍,从性价比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划算的生意。

  所以接到报告后,谷雨亲笔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贺电,同时他向美国人的援助中自然又增加了潜艇,美国给不给是其次,要不要是自己的事,另外谷雨觉得中苏贸易中又可以增加一条,再购买一些潜艇,以形成对日本的严密封锁……

  而就在潜艇部队初战告捷时,中日双方在辽西的大决战进入到关键时刻,解放军攻取黑山、大虎山之后,日军第二·三师团多次反扑被打退后,解放军坦克部队迂回日军侧翼﹐为避免全军覆没,日军第二、三师团防线崩溃,只能向营口方向转进。

  日军指挥官也想过据要点防守,尽可能多支撑一些时间,不过在T-34的突击下,日军那些据点如同豆腐渣一般,一推就倒,鬼子成片成片的被消灭,死伤枕籍,无奈之下,日军只能向营口方向转进……

  解放军以一个装甲旅向南继续追赶,同时装甲集团主力沿着北宁线向西挺进到大凌河,向东挺进到辽河,迅速开始了布防。

  日军第二、三师团出人意料的溃败,让关东军高层始料未及,此时日军东西两个兵团都没有准备好,不过岗村宁次已经等不及了,他一边收缩兵力,一边调动锦州日军向东进攻,再拖下去,让解放军巩固阵地,他这四十万人就交代在热河了!

  此战意义重大,第十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自督战,大凌河铁桥虽然被炸,日本人就在大凌河上架设多座浮桥,同时试图强渡大凌河,日军只有微不足道的橡皮舟,绝大部分攻击的日军只能乘坐慢腾腾的木船甚至是木筏,想摇到对岸……

  为了掩护进攻,夺取制空权,日军破天荒的一次出动了两百多架飞机,同时日军根本不顾热河前线的巨大压力,将大批重炮拉到大凌河边,以掩护进攻。

  解放军也毫不示弱,步兵下马连夜挖战壕,辽西本来就是解放军的老根据地,被日本人祸害惨了的老乡们,此时早就等不及了,男男女女举家动员,有的帮着挖战壕,有的帮助运输粮食等各种物资……

  除了步兵挖战壕以外,解放军的坦克部队也被部署在后方机动位置,而解放军的25磅炮,虽然只有88mm口径,但射程远,对付日军的10cm和15cm大炮毫不逊色……

  解放军空军同样不惜代价的投入,中国空军的歼4和米格3等战机在高空负责拦截关东军航空队机群,中日双方飞机在天上不断追随,扫射,不断有飞机冒着黑色的浓烟从中坠落,但即便如此,双方都没办法退……

  而与此同时,一架又一架歼轰4、A-20和P-39战斗机低空呼啸着飞过,不断对着河面上的日军扫射轰炸,炸弹不断丢到西岸日军密集地区和浮桥周边……

  头顶不断又从天而降的炸弹、炮弹,而在正面,解放军的坦克不断射击,机枪也疯狂扫射,日军损失惨重,大凌河上到处都是日军浮尸……

  大凌河并不宽,在日军疯狂的进攻下,不断有日军冲到了大凌河对岸,但甚至有一些日军还成功突破了解放军的阵地,不过没等他们站稳脚跟,最高速度高达75公里/小时的T-34快速冲了上来……

  坦克高速碾压之处,很多日军根本躲避不及,就变成了一堆肉泥,最为凄惨的是一些日军腿脚和下半身被碾压,却—时死不掉,凄惨的叫声甚至让一些参战的解放军战士几十年后都记忆犹新……

  与此同时,解放军骑兵则在坦克的掩护下,使用机枪、马枪甚至是马刀,不断扫射砍杀日军,面对这样的屠戮,登陆之后,尚处于劣势中的日军,彻底发了疯……

  日军再一次拿出了他们最擅长的伎俩,让士兵背着手榴弹和炸药包和解放军的坦克同归于尽,但这一招对付美国人可以,对付早就熟悉这一套解放军明显不行……

  随着步兵再一次巩固好阵地,坦克和骑兵撤下去,等着继续收拾其他冲进来的日军,打了一天,不仅仅河面上到处是日军的浮尸,河岸上也堆满了日军的尸体,东北的黑土地被日军的鲜血染红了,未来几个月,这里的草木将会无比的茂盛……

  但即便损失如此巨大,日军还是没有建立起登陆场,日军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选择了连夜猛攻,但对面的解放军胜利在望,士气高涨,双方日夜死磕……

  西兵团进攻了两天之后,日军东兵团才勉强发起了进攻,沈阳日军数量有限,兵力少了,根本不够用,在岗村的催促下,也只能采用添油战术,一边打,一边等待北线增援部队。

  但日军的东兵团还有一个问题,辽河平原地区河网密集,甚至还有沼泽地带,日军行动不便,一条条河这么爬过来,太耽误时间了!

  就在日军手忙脚乱之际,北线解放军的四个步兵师,除

  留下一部负责负责堵截阜新方向日军和看守新民方向过来的日军以外,其他三个步兵师也日夜急行军南下,甚至连重武器也丢在了后面,先急行军南下再说……

  极其血腥的战斗整整打了三天两夜,日军东西两个兵团多次攻击都没有成功,但焦虑无比的日军能做的只能是继续进攻,日军根本没有选择。

  如果被围的日军只有十万人,日军可以长期和中国人对峙,问题是前线的日军高达四十万人,部队数量越多,往往越脆弱,根本没有那么多物资可以长期支撑。

  所以日本人只能进攻,同时他们也在赌博,他们现在赌得就是对面的中国装甲部队不可能携带太多的弹药,中国人绕了那么大一个圈子,怎么不可能有那么多弹药的……

  日军猜得没错,解放军装甲集团携带的弹药确实不算多,甚至于装甲力量也已经因为机械故障和战争折损损失了一半,而到了这个突围阶段,陷入绝境的日军同样也确实给解放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但到了这一步,解放军也把老本都用上了,为了支持第一装甲集团军的作战,根据军委的命令,在北线作战的第二装甲集团军抽调四个装甲旅和两个骑兵旅迅速南下加入到辽西战场,一个骑兵旅和东满地区的游击队则被要求不惜一切代价,骚扰南满铁路,尽可能的迟滞日军的进攻……

  除了通过草原沙漠不断的卡车运输以后,解放军也把国内能用的飞机都用在了北线,在南线的解放军各种飞机也不断北调,加入到北线战场,必须巩固包围圈,堵住日军可能的反扑,只要围住了,东北甚至于朝鲜的大局就稳定了……

  而此时美国方面在接到了史迪威的求援要求后,罗斯福稍微思索了一下,就决定满足中国方面的请求,他立刻就与丘吉尔联系,要求他把印度所有能飞的飞机调往中国,他还特别叮嘱,要尽可能多携带一些25磅炮弹,减少中国的后勤压力……

  除了从印度调动空军以外,罗斯福又按照史迪威的请求﹐决定提供中国300架DC-47双发中型运输机,并大规模增加第+航空队飞机规模,编入更多的B-17和B-25轰炸机,以加强对日本的战略轰炸。

  同时美国每个月提供中国的油料份额将再增加五万吨,并派出更多的技术人员帮助中国加快石油开采和炼化工厂的建设,让中国刚刚发现的胜利油田可以就近提供更多的燃料。

  当然了,还有海军潜艇的支持,那些潜艇让在澳大利亚也是浪费,还不如让他们前往中国,加入对日本海上运输线反而封杀中。

  至于中国要求的潜艇增援,罗斯福决定提供八艘老式S级潜艇,由美国海军驾驶前往中国,让中美联合潜艇部队有效的封锁日军沿海。

  这款潜艇也提供给了英国,在给中国一些也不心疼,反正是一战时期设计的潜艇,算是比较落后的那种……

  罗斯福这一切作为只有一个目的让中国陆军以最快的速度向朝鲜进发,逼迫日军取消澳大利亚攻势,并从南洋撤回更多的陆军,这必将大量消耗日本海军,这样太平洋美军的压力就会减少很多。

  当然了,罗斯福也没有忘记史迪威的要求,他向中国提出在解放东北后,抽调精锐的第一装甲集团军和若干个步兵集团军在美军的指挥下,加入到欧洲战场,为了诱惑中国,罗斯福答应给予中国军队同样的装备和后勤待遇……

  此时美国人连续遇到海陆失败,多少有些底气不足,又担心因为不能打,战后利益分配再一次排挤,所以罗斯福的如意算盘打得很精,笼络大穷鬼中国为美国人打仗……

  即便中国人在亚洲地盘分配上有些想法,那问题也不算很大,亚洲毕竟是世界的边角料,欧洲才是中心,而且中国人不追求绝对控制的做法也让罗斯福看到了未来撬墙角的可能性,现在就算多给一些,战后也可以凭借强大的国力重新拿回来……

  想了想,罗斯福想听一听中国人的说法,他想和中国专驻美国的周恩来同志交流一番,不过罗斯福询问左右才知道·因为出现了大旱情,中国十分担心国内出现大饥荒。

  所以吴拜访了密苏里州参议员杜鲁门,并在杜鲁门的带领下前往美国最大的小麦产地密苏里州参观……罗斯福点了点,笑着说道,“并不着急,等吴回来,再邀请他来白宫!”

  周恩来同志并不喜欢著名的反动政客杜鲁门,这个家伙虽然出身贫寒,应该说是工农阶级出身,但却极端反动,整个人从头到尾都是肮脏的!为了不断往上爬,他可以给贪婪的政客当小弟,也可以加入到臭名昭著的3K党!

  而在苏德战争爆发的第二天,作为参议员的杜鲁门发表讲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如果德军胜过苏联,我们应该帮助苏俄,如果苏俄占据优势,我们有必要帮助希特勒,而且我们要尽量让德国人大开杀戒,尽管我始终不想看到希特勒取得任何胜利。

  杜鲁门说得是一句大实话,美国政坛很多人就是这么看待苏俄和中国这样的红色国家,他们纯粹是利用的态度,但周恩来同志暗自揣摩,谷雨对苏俄也是同样的态度,甚至有些心有戚戚焉,要不然他为什么对这个默默无闻的反动政客那么另眼相看呢!

  表面上看,周恩来同志拜访杜鲁门,是为了中国北方的灾荒,但事实上,谷雨的指令并不仅仅如此,谷雨要求周恩来同志从新一轮五亿美援贷款中拿出两千万美元,与杜鲁门指定的农产品公司合作,购买一批农产品运到国内。

  谷雨的打算,周恩来同志一眼就看得出来,这是在间接贿赂杜鲁门,这简直让人无语,不过这种事也符合谷雨的习惯,他就是这样的实用主义……

  谷雨的电报中还要求,在交流时,必须给予杜鲁门更多的尊重,出身贫寒的人往往会很自卑,同时一定要让他们知道,红色中国的领导层也出身贫寒。

  要让杜鲁门知道,我们在中国搞革命,也跟旧中国根本不给我们这些贫寒的人出路有关系,要争取对方的好感和共鸣,赤裸裸的利益交易是基础,但一定的感情投资也是需要的……

  为了解释原因,谷雨陈述了他对杜鲁门的看法,杜鲁门出身草根,家境贫寒,很明显这个人就是美国垄断阶级推出来的政治代言人,甚至是花瓶。

  杜鲁门能够被选中,必然是那种“知恩图报”的类型,只要给他好处,他都愿意办事,要价不会很高,请这样的人﹐在美国国会帮着中国说说好话,总比贿赂那些美国大资产阶级的议员好得多……

  周恩来在美国待了几个月,自然知道美国国会的影响力确实很大,如果有一个人愿意帮着说两句好话,对于中国争取更多的美援确实有好处……事实上,他已经这么做了,不做也不行。

  很会协调,甚至可以说很会拉关系的周恩来同志到了美国之后,时间不长,就搞清楚了美国社会的运行模式,美国人民虽然相当淳朴,但美国政商两界的圈钱交易,甚至是公开的规则,权力只是美国垄断资本掠夺财富的工具……

  尤其是美国那几个战时管理局和委员会权力非常大,各种利益交易也极其疯狂……美国就是一个大公司,垄断财团利用美国政府在全世界掠夺。

  不过现在与以往有些不同的是,因为出色的业绩,再加上垄断资本们在大萧条期间太过贪婪,罗斯福总统这个总经理有些喧宾夺主,暂时压制住了幕后的董事长垄断资本们,但他也不过是拉一派,打一派,并没有完全压住……

  美国的现状也让周恩来同志大开眼界,为了争取获得更多的支持,他也不得不授意相关同志做一些必要的事情,没办法必须入乡随俗,当然这些事情中央也是知道的。

  事实上,能够获得这么多美元贷款和租借物资,也跟周恩来等同志出色的工作很有关系,所谓阎王好惹,小鬼难缠,钱不给到位了,就算给了中国贷款和租借物资,什么时候运回国也不知道。

  而这个杜鲁门在美国国会还领导着一个监察军队的战时委员会,这个委员会虽然不属于肥差,但能够监察军队的人必然是垄断资产阶级最信任的那一批人,与这样的人,搞好关系确实也有必要性……

  周恩来有些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么一个遍布着权钱交易,赤裸裸的资本主义社会,会诞生那么高度发达的工业,所以一有空他就到处考察,试图搞清楚美国崛起的真正原因,肯定不仅仅是美国的资源,有资源的国家多了去乐……

  周恩来同志很清楚,越了解美国,越有利于中国未来的发展,甚至于对他个人也有不少的作用。只要在美国做得好,他必然会成为党内的美国问题专家,而中美问题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必然是最重要的外交问题之一……

  深知中国传统的周恩来同志很清楚,杜鲁门这样能够弥合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花瓶,很具有欺骗性,中国如此﹐美国肯定如此,这个杜鲁门未来后续还有更大的前途也不一定……谷雨同志应该也看到了这一点,有意进行了一些投资……

  对于中国吴主动找上门,希望得到他的支持,从密苏里州获得一些价廉物美的农产品,用于国内的救灾,杜鲁门显然有些吃惊,不过送上门的好处,而且还能拉拢老乡更多的支持,杜鲁门自然不可能拒绝。

  杜鲁门这个参议员影响力很一般,要不然也不会只抢到一个得罪人的委员会,不过他这个人有一点好,他干嘛都极其负责,给他投资往往都可以得到回报。

  那个资助他的美国政客后来进了大牢,病死的时候杜鲁门已经贵为副总统,但还是出席了他的葬礼,而且提到这个美国政客时,只说好话,不说坏话!

  正是具有这样的良好美德,杜鲁门才可能一步步爬到参议员的高位,但杜鲁门性格过于认真,甚至有些倔强,不具备一般政客的无耻贪婪,但这样的人却是最好的花瓶!

  不过杜鲁门就有些苦了,他当参议员并没有多少钱,以前多次做生意失败,早就让他欠了一屁股债,要不是他有一个富有的妻子,债主早就找上门了……利益相关,他也不可能拒绝中国人……

  杜鲁门并不了解中国,不过他也知道中国人口众多,据说现在已经有五亿人口,而且粮食产量不够,需要进口,很明显这个生意做好了,肯定是一个长期生意,所以他虽然不喜欢红色中国,但并不妨碍他人情接待周恩来同志。

  两人一路上不断交流,性格倔强,自诩为密苏里乡下娃,一向敏感,他也对红色中国有些兴趣,而周恩来为了拉近关系,按照谷雨的嘱咐,先是告诉他旧中国的高层是多么的残暴,剥削是多么的厉害,更不能容忍的是,他们竟然连上升的机会都不给……

  然后又告诉他,中国共产党的高层都出身一般,甚至一个个都是破落户,比如谷雨祖上虽然是中国的大官,但到他一代只是一个小农场主;

  比如毛泽东,更惨,家里的土地不到六公顷,连美国小农场主都不如;又比如周恩来,父亲虽然做过小官,但也是家道中落,甚至母亲病故,都没办法安葬……

  杜鲁门听说之后,大起同道之心,原来我们都是一类人﹖美国的垄断财团太有钱,实力无比强大,他想革命也没办法,只能投靠;而这帮中国同行们,为了往上爬,则是拿起武器推翻那帮权贵……

  杜鲁门甚至有些羡慕,现在中国这帮同道中人已经取得了政权,以后可以大富大贵,虽然中国很贫穷,但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统治阶级很贫穷……而他呢,虽然贵为美国参议员,但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

  周恩来同志在杜鲁门的带领下,仔细参观了密苏里州的农业,密苏里州拥有无数农场,覆盖了该州三分之二的土地面积,南部地区非常适合种植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而北部地区则适合种植水稻和棉花……各种农牧产品的产量都是美国一等一的……

  周恩来同志再一次想到了比较优势,他告诉杜鲁门,中国人口众多,吃穿都很成问题,人民生活无比艰苦,对工资要求很低;而美国是农产品大国,农产品需要大量出口,但美国人口少,人工太贵,两国完全可以按照比较优势合作。

  美国可以大量向中国出口粮食棉花,既可以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又可以将棉花加工成纺织品,出口到美国换成美元,获得进口粮棉的外汇,这样就形成了经济循环。

  当然这种合作不仅仅是纺织品,还有其他各种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可以有效地降低通货膨胀,中国人民则解决温饱问题,可以说两全其美……

  对于周恩来的提议,杜鲁门并不陌生,美国国会也讨论过多次,美国人很认可这样的合作,可以让相关美国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同时中国大量进口美国粮食,也相当于中国的命根子被美国揪住了……

  不过美国要的不仅仅是这些,美国还想中国全面对美开放市场,不过这个狡猾的吴,却不断说什么中国老百姓对长期的外国侵略十分不满,中国共产党政权不能违背人民的心愿,只能一步步来,让人民看到好处,才能加大开放……

  所以美国国会的态度相当慎重,他们欢迎中国的开放态度,但对到底给中国多少好处,一直举棋不定,给少了吧,

  对中国这样的大块头影响力不大。

  但给多了,又显得太亏,美国人又不傻,自然知道中国人拿到大笔外汇,就可以更快的推动工业化……

  杜鲁门作为农业州出身的参议员,自然欢迎中国扩大农产品进口,所以他很直接的告诉周恩来同志,他会致力于推动此事,让中美两国互惠互利,但杜鲁门又点出了美国国会的不满,你们许诺的开放条件实在太少了,远没有达到美国希望的水平……

  周恩来同志也早已经知道美国人的贪婪,他除了拿出老一套,中国人民的反对,作为对应手段以外,也开始反击,而这也是中央最新的指示!

  在最新的电报中,谷雨告诉周恩来同志,解放军现在打得很好,美国也有求于我们,要乘机和美国谈一谈条件,这个时候最为有利。

  他让周恩来同志试探一下美国战后对日本的处理,他给出了条件,朝鲜独立,琉球、台湾回归中国,中美分区占领日本,其中中国占据九州、四国和日本关西地区……

  除此之外,他要求周恩来坚决反击美国人过分的开放要求,要求美国正视中国的正当要求,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了,已经站起来了,不是什么狗屁东亚病夫!

  所以周恩来同志告诉杜鲁门最新的东北战报,言下之意就是中国正在不断击败日本军国主义,而美国却一直在打败仗!

  杜鲁门自然听明白了周恩来同志的潜台词,中国自认为已经成为了世界强国的一员,所以中国人认为中国有理由获得更多的尊重!

  杜鲁门也毫不客气的反击,“吴,中国只是一个农业国,但中国的粮食甚至都不够自己吃的!”

  你们只是一个农业国,粮食还不够吃,武器、石油、粮食还要靠我们援助,你们有什么资格要求太高的待遇?

  周恩来同志听完,心里暗骂该死的帝国主义,想了想,他笑着告诉杜鲁门,中南地区的水稻一年两到三熟,可耕地众多,只要开发好了,可以满足上亿人的粮食需求。

  同时他告诉杜鲁门,中国的军事工业不算强大,但已经有了一定自保的能力,而且正在和苏俄进行工业联营,也获得了英国的技术支持……

  中国的资源也不算多,但各种资源都有,即便是石油,也已经找到了一些,假以时日,自给自足已经差不多了……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东西,我们才可以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把日本人赶出中国内地,即便那段时间,美国还在不断向日本出口各种战略物资……老子又不是非求你不可,是友是敌你搞清楚!

  杜鲁门听明白了,完全听明白了,他陷入到了沉思!不过很快这位默默无闻的参议员就笑着说道,“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参议员,我非常希望密苏里州的农产品可以更多的出口中国!

  至于您今天所说的种种,我将转告民主党领袖汉尼根先生,汉尼根先生一直非常希望和您有进一步的交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