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共产党中央召开军事会议时,关东军总司令梅津美治郎大将正在视察热东南各个军事堡垒,慰问驻守在堡垒区的日伪军。
而陪同梅津美治郎视察的是防区指挥官冈村宁次中将,这是两个颇具头脑的侵华日军高级将领,梅津长于上层政治和全盘战略,冈村偏重领兵作战和具体战术,这也与后来两人所处的军中位置有关,但两人的共同点是智商都不低,并且不苟高笑,梅津被同僚称为"木头人”,而冈村给下属的感觉是"平惑自威"。
热北战役时,冈村宁次继承了前辈制定的既定计划,结果两个主力师团被合围,背了一个大锅,被发配到台湾一段时间,但随着日军在关内一连串的失败,西尾寿造、板垣征四郎、畑俊六等等全部不顶用,裕仁天皇自然就想起了爱将,授意梅津说说好话,就把岗村调到了第五师团担任师团长。
岗村名为师团长,实际指挥热东南多个堡垒区的日军,他指挥日军在去年年底成功的挡住了共产党的进攻,相比于畑俊六指挥的上海战役,梅津和岗村两人算是表现不错的,因此战后岗村被提升为热河前线的第三军指挥官。
但梅津和岗村两人都知道,去年年底的胜利跟共产党的重点放在上海有关,而随着上海战役的结束,解放军开始大举向北线增兵,关东军的压力越来越大,真正的决战就要到了。
对于关内地区的连续失败,梅津和岗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两人都认为日本陆军的失败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轻敌,而是实实在在的实力不济。
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前的一连串失败,事实上对日军的影响很大,日军并没有轻敌,即便是被人诟病的察北战役,日军事先也经过了长期的准备。
两个师团在草原上长期驻扎,熟悉草原气候,战前筹备了大批物资,并不是日军不想多一些部队,而是后勤吃不消,关东军就那么多资源,想再增加一个师团都做不到。
而在具体的作战部署上同样没什么错,察北攻势本来就是日军最熟悉的迂回作战,而迂回作战本身就是冒险,既然选择了冒险,被人识破,被合围,本身就有一定的可能,只能说对手的眼光了不得.......
而第一师团的单独进攻也不奇怪,此前日军从来没有被合围整整一个师团,更不要说是在平原地区,一百公里外还有好几个师团在进攻,如此有利局面,都不敢进攻,那还是日军吗?
既然既不是轻敌,又不是部署问题,那只能是实力问题,对于这一点,日军高层一直不相信,但事实胜于雄辩,中国早就今非昔比了。
早在1936年,日军已经发现解放军装备在迅猛提升,当时日军已经知道解放军装备了大量迫击炮和轻重机枪,主力部队团以下装备已经比日军大队一级要强。
日军也知道,共产党解放军的单兵素质虽然不如日军,但机动性非常强,战术灵活,战斗意志顽强,所以日军对共产党主力部队评价很高,认为解放军主力师,日军必须用一个旅团才能击败。
不过当时日军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军部主观认为解放军的主力师数量不多,最多只有十几个,不超过二十个,之所以出现了这样的错误意识,原因很简单,军部对中国共产党鼓吹的工业化不屑一顾,根本没有想到共产党几年间,就可以取得那么巨大的工业成就。
由于日军对中国的工业水平认识不足,对解放军的装备的突飞猛进缺乏足够的意识,一直认为,日军拥有飞机和炮兵上的优势,但事实上,日军并没有足够优势
解放军火炮和飞机的装备数量,一直在迅猛提升,尤其是解放军的炮兵,实在太不可思议了,此前解放军的炮兵主力是75mm口径山野炮和他们那种奇怪的火箭炮,100mm以上大型身管火炮的数量有限。
虽然这样的炮火实力很强,但缺陷也很明显,火炮射程不够,准确性一般,日军炮兵可以有效的反击,所以解放军不得不通过近迫作业,抵近射击,以求打得更准。
再加上解放军属于内线作战,可以动员庞大的人力物力,每一战都集中了四五倍于日军的兵力,火力不如人家,兵力相差好几倍,日军打败仗一点都不奇怪。
但到了第三次上海战役,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解放军竟然集中了一千多门重炮和两千多门火箭炮,整整炸了一个小时,前线的日军炮兵基地基本被炸毁,日军几乎被中国人的炮火炸蒙了,畑俊六说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规模的炮火准备,这是实话。
而在炮火准备的同时,解放军竟然一口气出动了数百架战斗机,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空战,对日本海军更是连续俯冲轰炸,此役海陆军航空兵拼尽全力,竟然损失了七百多架飞机,多艘军舰被击沉击伤,日军的损失之大,连天皇陛下都惊骇无比。
共产党中国在这一战中,显露出来的强大军工实力,极大的震慑了日军高层,梅津和岗村这样的前线大将已经彻底清醒,中国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而日本还是那个日本。
现在的中国已经完全统一,拥有一个极其睿智的领袖,一个控制力极强的政党,已经将五亿中国人充分组织起来,拥有相当数量,还在不断迅猛扩充的军工,已经拥有五百万陆军,还拥有战斗力相当不错的空军......
面对这样一个中国,前后已经损失了四十多万精锐将士,元气大伤,又没有中国市场可以吸血的日本帝国,不要说征服中国,现在连守住满洲和朝鲜都可能成问题,更不要说北上了.....
现在回想起来,日本陆军还是太过狂妄了一些,苏俄只是拿出了一些军工企业,武装共产党,就把日本人逼出了中国关内十八省,若是北上,还不知道是什么后果....
明白了这一切之后,两人都苦涩无比,如果世上有后悔药的话,他们肯定希望可以回到九一八前,如果不是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这群混账下克上,发起了九一八,中国共产党哪有机会在北方做大,石原莞尔一直号称是日本一等一的战略家,但事实上就是一个糊涂虫.......
上海战役后,日本高层进行了一番激烈的争吵,板垣征四郎彻底失势,幸亏板垣征四郎为人宽厚,又有陆相东条英机帮着说好话,这才被丢到了朝鲜担任总督。
而罪魁祸首石原莞尔一向很不会做人,人嫌鬼憎,自然混得很惨,被编入预备役,而随着东条英机担任陆军大臣,石原莞尔更是被宪兵看管,剩下的什么花谷正、今田新太郎全部被安排到与热河防线的最前沿,让他们和共产党厮杀去吧.....
两位日酋视察了一番,觉得现在的防御已经相当强大了,共产党除非拥有大批150mm以上大口径重炮,再加上百万大军长期围困,才有可能攻下热河堡垒群,而很明显,即便共产党修建了铁路,也很难满足如此规模的大兵团长期围攻。
再说了,东三省的日军和满洲国防军也有一百多万人,随时可以增援,不至于出现关内战场动不动就被四五倍的共产党军队围攻的局面。
虽然这些军队战斗力参差不齐,精锐之师只有三十来万,但日军是驻垒作战,士兵素质差一些,问题不是很大。
而在炮火上,日军也准备的较为充分,过去半年,各大兵工厂加紧生产,给满洲准备了五百多门重炮,炮火上应该不会落下风,可以说该做的都做了!
而日军的航空兵,已经开始装备新一代战斗机,这款战斗机对共产党空军拥有压倒性优势,虽然数量不多,但绝对可以发挥重大作用。
但即便如此,冈村也不敢掉以轻心,他现在最担心的是两个问题,共产党这边百万大军猛攻,那边苏俄军队乘虚而入,进攻满洲;而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共产党军队出兵法属越南和泰国,威胁这两个日本新殖民地的安全。
无论出现哪一个,连续遭受失败的日军都受不了!幸运的是,共产党知道俄国人的本性,不愿意引狼入室,苏军也一直没有在东线增兵的打算。
但冈村知道都知道,一旦中国人觉得一己之力攻不进满洲,就很可能会和苏俄联合,两家毕竟都是共产主义政权,天然有合作的基础!
至于第二条,英法在欧洲西线的糟糕表现,必然会催生中国人的野心,而且中国已经在边界地区驻扎了重兵,随时都可能进攻.......
沉默了很久,心中不安的冈村宁次这才主动问道,“司令官阁下,中日真无和平之望吗?”
“中国人的谈判条件至今一字不易!”
“八嘎!“冈村宁次忍无可忍,“帝国自明治大帝维新以来,死亡无数将士....…."
“冈村君,愤怒无济于事!”
“司令官阁下,有一件事我不得不说,外相松冈君太懦弱了,俄国公开违反中立条约,向中国出售战斗机和坦克,外交部连抗议都不敢,耻辱,真是耻辱!”
“怪不得外交部,帝国现在不能招惹俄国人...…”"“即便如此,也不能如此懦弱,俄国人的战斗力并不强,如有必要,可以先发制人,以战促和..….”"
“冈村君,你不要说这种气话了,帝国陆军没有这个实力!”
冈村宁次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梅津美治郎接着说道,“现在帝国的头等麻烦并不是俄国,甚至也不是中国,而是美国的趁火打劫!帝国绝不可能放弃海军,这决定了帝国的存亡!”
冈村宁次反应很快,他立刻意识到,梅津美治郎这样的判断,意味着什么?一旦形成这样的决议,日本只能将大量的资源倾斜在海军,问题是这样下去,满洲怎么防守?梅津是陆军大将,不是海军大将,他怎么能站在海军的立场上?
所以冈村立刻说道,“司令官阁下,一旦失去满洲,帝国同样危殆!”
梅津美治郎摇摇头,“冈村君,没有满洲,帝国至少还有朝鲜、台湾和海南岛,虽然艰苦一些,但帝国还能生存;若是失去了海军,帝国将一无所有,甚至沦为美国的奴隶...…"
冈村宁次对美国不是很熟悉,但听到梅津这么说,也吃了一惊,“何以至此?”
“英国至少还允许帝国发展海军,而美国的野心太大,既想压制帝国海军的发展,又想逼迫帝国与共产党中国厮杀,对帝国没有一丝尊重...…”"
冈村宁次默默得听着梅津美治郎的抱怨,梅津抱怨了几句,继续说道,“帝国五相会议已经通过决议,尽可能与俄国交好,并争取从俄国进口石油和各种金属;
为保证帝国本土安全,关东军需尽可能防御满洲,除热河防线和辽西防线外,关东军需在锦州、沈阳、长春一线构筑坚固堡垒,为以防万一,帝国已经决定在朝鲜筑垒,朝鲜总督板垣君将负责筑垒计划!”
冈村迟疑了很久,他怎么也想不到是这样的结果,“是不是太懦弱了一些?“
“帝国正在和美国谈判贸易问题,若谈判失败,美国拒绝取消各项贸易制裁,帝国只能选择适当时机,南下进攻英米荷殖民地,以战促和,逼迫美国承认帝国在西太平洋的领袖地位!”
冈村宁次明白过来,不过他想了想,摇摇头,“以帝国一家之力,恐怕难以支撑呀!”
“一旦对美国的谈判失败,帝国将选择与独国结盟!”
“但俄国和独国之间,矛盾重重,若是俄国和独国出现了战争…….”
“俄国和独国现在相当友好,短时间内未必会破裂;即便两国关系破裂,帝国也绝不会侵犯俄国在远东的利益,帝国的重点只能是南下!
冈村君,帝国现在处在危难之中,必须求存,您明白吗?帝国现在正在挣扎求存!你我帝国军人,只能拼死一战,才能为帝国赢得一线生机!”
冈村宁次立刻站了起来,开始表态,“司令官阁下,卑职一定竭尽所能,为帝国的存亡而战,虽死无憾!”
梅津美治郎见冈村宁次还是有些不安,脸上微微露出了一丝苦笑,“冈村君,您不要过虑,外交部与俄国的谈判较为顺利,俄国已经答应进一步减少远东驻军,并答应通过铁路向帝国出口石油......村君,关东军现在的敌人只有共产党,你我紧密合作,一定可以挡住共产党的进攻!”
冈村宁次立刻站了起来,再一次表态,“是,卑职一定尽心辅佐司令官阁下…….”
日本人很清楚,共产党中国虽然威胁很大,但只要日本还拥有强大的海军,收缩战线到朝鲜,随着中国人战线的拉长,即便共产党中国与苏俄联合,也未必能够攻进群山阻隔的朝鲜半岛,保住一部分大陆上的家底,还是有可能的。
但美国乘火打劫,对日本制裁,不允许日本发展海军,禁止日本南下,只能和中国人死磕,这一招正好打在了日本的七寸,一旦美国得逞,日军帝国就有亡国之危,眼看着美国人恶意满满,日本高层各个咬牙切齿,恨之入骨,但也不得不考虑存亡问题。
日美国力悬殊,日本人并无太多底气和美国打,唯一的办法只能以战促和,好歹日本也是世界第三大,不,随着英国海军的衰退,日本已经是世界第二大海上强国,日本对自己战无不胜的海军非常自信,美国的要求太不尊重日本,这谁受得了?不搏一把,举国上下绝不会服气。
既然选择了谈判不成,就和美国搏一把,日本只能
选择压缩陆军,把有限的资源放在海上,这就决定了日本人接下来一连串的选择....
对于日本的困境,克里姆林宫的斯大林自然看得清清楚楚,在共产党拒绝与苏俄联合进攻关东军之后,斯大林就知道,苏俄要想在远东插一脚,找到一个暖水港,就必须让日本人多撑一段时间.......
所以非常奇葩的事情发生了,日苏两个死敌竟然开始了秘密合作,日本用战争中掠夺的黄金等硬通货,从苏俄进口石油和稀有金属,其中一部分稀有金属,还是中国出口的......
为了让日本人放开手脚,斯大林开始减少远东驻军,当然他做这一切,并没有告知共产党同志,当然了,即便中国人知道了,斯大林也无所谓,你们和英美合作问过我吗?
共产党在日本也拥有情报网,苏日的秘密合作,共产党自然清楚,这一次共产党军事会议,周恩来同志做报告时,虽然并没有说明这些,避免影响中苏目前的良好关系,影响到苏俄转让各种技术,但高层对斯大林的不爽自然溢于言表,都到了这个时候,还在坑我们!
考虑到苏俄的做法,必然会让日本关东军毫无顾忌的调动黑龙江方向的日军,解放军的兵力优势已经不够,所以这一次毛泽东同志布置的北线对日进攻,除了希望拿下通辽以外,本质上还是一次试探性进攻。
首先行动的是中线,以三个集团军分路进攻朝阳;南线以两个集团军,进攻辽西走廊,从山海关、绥中一个个据点慢慢啃,而其他八个集团军,五个布置在冀东地区,三个布置在赤峰到承德一线,作为后应,十几个集团军轮番出动,猛烈进攻日军。
等待日军主力大规模集中到中线和南线,北线林西方向以装甲集团司令员高鹏振指挥两个装甲师、骑兵纵队、抽调出的三个精锐步兵师,会同大批炮兵、车辆,直接进攻通辽,负责拿下通辽。
赤峰方向,以蒙族骑兵纵队,六集四个步兵师,分段掩护掩护通辽主力侧翼,切断日军通过铁路增援通辽,空军将出动六个空军师,遮蔽战区空域。
此战北线兵团最大的问题是后勤,后勤部门调集了大批卡车和骡马大车,另外作战区域为草原地区,解放军仿效成吉思汗,从草原上收购了几十万头羊,随军出发,以防补给不上。
虽然解放军动员了北线布置的十四个集团军,上百万大军,但后勤所限,战场空间也不够,实际上一线部队并不多,只能分成梯次进攻。
日军堡垒非常难啃,又有重兵随时增援,解放军自然没有胜算,此战中线和南线更多的是想搞清楚大战开启后,日本人的反应速度,到底可以调动多少部队增援
而在北线通辽方向的进攻,能当下通辽固然好,打不下来也能接受,总部主要想试探一下在草原上,如何进行大兵团迂回作战,这也是仿效德军在法国战役的战术打法。
日本人既然把重兵放在热东南和辽西走廊,那么解放军组建一支强大的陆军装甲兵团,在空军的掩护下,仿效德军,从科尔沁荒漠迂回包抄,一路冲到辽西平原,一举切断热东南日军主力的后路,这样不就彻底解决问题了吗?
当然了,要想实现这样大规模的迂回包抄,需要非常强大的机械化兵团,也需要强大的空军,压制住日本海空军,目前解放军根本就没有这个实力,但现在没有,不代表将来没有。
中国的工业化速度提升很快,现在已经可以制造一些坦克,又有相当数量的骑兵,按照总部的计划,只要有上千辆坦克,配上几万骑兵作为箭头,再加上紧随其后,装备精良的主力部队,一举合围关东军主力希望还是很大的.......
所以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布置任务时,出人意料的并没有布置明确的任务,而是告诉前线的指挥员们放开手脚,充分发挥,尽量找到日军防线的缺点,同时找一找自身的不足。
这番话一出,北线指挥员们就明白过来,虽然出兵众多,但还是试探性进攻,徐向前和彭德怀看了一眼,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希望能够顺利的拿下通辽,就算没有拿下,也可以把一大批骑兵散在广大的东北,让日本人在东北难以安生。
在毛泽东讲话之后,谷雨接了下来,笑着说道,“热河前线日军兵力众多,后勤得力,我们能取胜当然好,啃不下来,摸清楚日军的底细,消耗一批日军精锐部队也是成功。
不管你们做到哪一步,只要能够向东拓展一公里,也是收复失土,都是可喜可贺的事情!都是可以向人民夸耀的成就!
同志们,我们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把失去的国运夺回来,一步步逼死日本!时间在我们一边,现在着急的是日本,不是我们!大家一定不要急.…”"
谷雨说了一番北线战役的要求,强调绝不能着急,减轻指挥员的负担,让他们不至于因为着急,犯下大错,越是胜利在即,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有可能发生,他一定要点到。
他开始了正题,“刚才恩来同志报告了国际形势,大家也都知道,现在机会很好,我们不仅可以收复失土,还可以开拓国土,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我们自然要把握住,牢牢得把握住,现在我们说一说对越南作战的问题!”
谷雨说到这里,徐达三带头鼓掌,会议室立刻掌声雷动,谷雨挥挥手,等掌声停了下来,接着说道,""为什么打,理由很多,日本人占据越南威胁我们的西南方向;法国人丢人现眼;一个多月就投降,亚洲殖民体系露出了大破绽;李宗仁等人的不断骚扰;解救受苦受难的各国人民等等!
但这些都是表面的理由,我们要进攻越南,归根到底就一个原因,中国统一了,开始复兴了!嘴上说复兴没有用,要有复兴的成就!
什么是成就,收复东三省、外蒙只是最起码的要求,顶破天及格;但如果我们恢复汉唐时期的交趾郡、九真郡、越南郡,收回了老挝藩属国,我们不仅仅是及格,已经可以说是优秀了!
唯有如此,我们在抗战胜利后,建立的新中国才可以与强汉盛唐相媲美,我们才可以自豪的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又进了一步!”
会议室再一次被雷霆般的掌声淹没,见到这一幕,本来有些意见的同志相互对了一下眼神,还说什么,有了他们的支持,全党上下没有谁有资格说谷雨不对。
谷雨接着告诉与会的同志们,中国对以上地区确实有着法理,原因很明确,安南和老挝一直都是中国的藩属国,是法国用武力迫使清王朝放弃的宗主权,现在法国不行了,中国人民当然要拿回来,这符合国际惯例。
说到这里,谷雨放下稿子,即席说了一番话,“同志们,现在的世界是西方制定的规则,中国传统的朝贡体系已经成了过去,我们的脑子里别总想着朝贡、藩属这些,在哪座山,要学会唱哪首歌!一定要学会办外交!
我们现在获得了世界主要国家的承认,各种外交问题越来越重要,甚至关系到未来的发展!而在诸多外交问题上,领土问题最为敏感,尤其是涉及到宗主权的领土问题,非常复杂!
有些宗主权我们可以放弃,比如我们承认了缅甸、尼泊尔的主权,未来也会承认朝鲜、琉球的独立,和他们平等相处,以后我们和这些国家不是什么中央帝国和朝贡国的关系,就是普通的国与国之际的关系,我们怎么与英美交往,就怎么和他们交往,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
但有些宗主权我们要转化成主权,比如老挝;有些宗主权我们要部分收回主权,比如安南;不同情况,不同处理的办法,绝不能一根筋,要根据国力和周边情况,选择最符合我国需要的解决办法!
我们绝不是一味的放弃过去的宗主权,承认原藩属国独立,这是原则!同志们一定要记住,北洋和俄国签
署了一份非常不平等的《中俄声明文件》,便得中国大去了外蒙的领土、主权,我们要是认了,外蒙还要不要
了?外蒙要是拿不回来,我们的北方还守不守了?
一些同志也不要一厢情愿的认为,找1J放开J一一地区,让一些国家独立了,他们就会对我们感恩戴德,
与我们友好相处,没这么一回事!好好去翻翻中外的力史书,这样的教训数不胜数,说句不客气的,这种做法就是内残外忍,蒋介石最擅长的东西!
这些同志不懂处理现代外交关系,就应该好好读读书,仔细听一听其他同志的意见,不要自己稀里糊涂,还要拖累党和国家跟着一起犯错,有些错可以原谅,有些错是不能原谅的!”
说到这里,谷雨微微出了一口气,“同志们,为什么要说这个,就是要给大家提个醒,中央帝国早已经是过去式,现在是彻彻底底地的西方时代,我们必须按照西方的规则做事!
同志们,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越来越大,你们都有可能出国作战,必然会涉及到各种外交问题,在外交问题上一定要注定,一定要谦虚谨慎,向英美苏等国的优秀军人学习!
我们可以骄傲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也一定要认清楚自己的渺小和不足,不要有一点成就,就昏了头,分不清东南西北!这句话不仅仅是对你们说的,也是对我自己说得,请大家共勉!”
谷雨讲到这里,在座的将军们虽然在鼓掌,但不断的互相对眼神,谷雨这番讲话,虽然没有指名,但他们当然知道谷雨指责的是谁!
毛泽东同志一边拍掌,微微瞥了瞥某位脸色比较难看的同志,虽然谷雨当众发作,确实有些不给面子,但说的也有道理,他这是老毛病了!有些做法存在着太多的一厢情愿!
事实上,毛泽东同志也认为自己一些想法有些不合时宜,但出国几趟之后,他的心态逐渐有所变化,知道中西方在很多问题上有着明显的思维差距,所以他一直注意学习!再不学习,真可能赶不上谷雨同志的思路,要是不明白他的思路,还怎么做好对他的辅佐和监督呢
等掌声停下来,谷雨开始了布置,事实上很简单,分兵三路,一路攻入老挝驱逐盘踞在老挝的李宗仁,把他逼到泰国控制的掉邦高原,全取老挝广大的山区。
另外两路,从广西和云南攻入北越,先控制红河平原,然后主力留守红河,以偏师携带轻武器向南进攻,原因很简单,越南沿海地区太狭窄了,跟辽西走廊差不多,大兵团南下风险太大.......而在控制住红河平原后,立刻军管,按照本土模式实行土改,并号召广大的越南人民消灭法奸、日奸......
听到程子华同志被任命为越南军管会主任,徐达三侧着身子碰了碰程子华同志,低声说道,“请客!”
程子华同志哭笑不得,微微侧头瞪了一眼徐达三,低声说道,“老徐,谷书记看着呢!”
徐达三立刻一本正经的听着,在主席台上的谷雨用眼角的余光看到了这一切,等到会议结束,把徐达三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达三同志,英国人希望雇佣我们三个师防御埃及,你觉得我们应该出兵吗?”
“啊?还可以这么干?”
“当然可以,欧洲有丰富的雇佣军传统!”“既然是雇佣军,肯定有价格,什么价码?”
“英国人会指挥我们建立起雷达防御网,可以提前发现来袭的日军飞机,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待遇,条件还是很不错的!”
“做,当然做!”
“你认为谁可以担任这个指挥员?”
徐达三一愣,“谷书记,您不会让我担任这个指挥员吧?”
“三个师,正好是一个军,军级指挥员可以指挥,兵团级指挥员也可以指挥,你要愿意去,当然可以!今天会议上,我看你心情很好,你手下的军长们应该干得都不错,要不然你不至于这么轻松,看来你手下有能人呀
徐达三被敲打了一番,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想了想,试探的说道,“我还要打东北呢,还是不去了吧?“
“出了国,打得好,立刻就有了名气,你可不要后悔
“不后悔,一点都不后悔!”
“那你推荐一个人吧!”
“谷书记,您觉得第四集团军军长粟裕同志怎么样
“为什么选择他?”
“粟裕同志胆子大,脑子活,刚勇善谋,能力顶呱呱的,您以前说过粟裕同志善于指挥偏师作战,我觉得吧,这出国就是偏师,让粟裕同志过去,刚好!”
谷雨眼睛里露出了一丝笑意,“能让徐达三同志认可的同志,肯定不差,就他了!至于第四军军长嘛,就让你的参谋长左权同志先代理一下,顺便也让他历练一下集团军一级的作战!”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