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164章 机车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6046 2025-05-12 15:06

  作者:大白菜的苦逼 数字:5691 吐槽:38 更新日期:2022-09-03 08:23:21

  1948年6月初,谷雨的专列来到了武昌火车站,下车的时候,他笑着与迎接上前的湖北省长王行唐同志握手,然后笑着说道,“终于不用再等轮渡了,直接过江心情就是好!”

  王行唐同志也笑着说道,“谷书记,您心情这么好,那就在湖北多待几天!”

  “我就怕待久了,人吃马嚼的,你们湖北吃不消呀!”

  就在5月25日,投资两个多亿的武汉长江大桥顺利竣工,不过还需要做一系列的验证工作,真正通车要等到六月中旬,湖北的同志本来希望谷雨等到通车后再过来,但被谷雨拒绝,他说我自己制定的制度,要带头执行。

  早在抗战期间,谷雨就做出了一个关于基建的决定,铁路、大桥等基础建设完工后,由相关铁路局、大桥局局长第一个乘车通过,各类基础建设仿秦制,采取终身追责制度,并勒名立碑,写上责任者的名字。

  按照规定,任何建筑物完工之后,要立下责任碑,比如武汉长江大桥大桥局局长、分管副局长,总工程师,铁道部分管副部长,部长,国务院分管副总理的名字全部要写在上面,未来出问题了,国家就盯着责任碑上的人处罚。

  而一般的楼房,则需要写上承建单位经理,质量负责人,所在地县一级单位负责质量的局长和分管副局长,所在县一级县长和分管副县长……

  一旦出问题,国家就按照责任碑抓人,虽然谷雨这个总理并不在责任碑上,但是谷雨觉得这样的重大工程,自己一定要在通车前走一走,虽然这更多的是形式,但是必须树立这样的质量观念。

  对于这样的国字号重点工程,谷雨自然可以放心的飞驰而过,在经过的时候,也确实没有任何事故,所以下车的时候,谷雨心情很好,甚至开起了玩笑。

  当然了,也不完全是玩笑,谷雨出行,地方为了安全,往往会动员不少同志负责外围保卫,确实消耗不小,当然了,这也是应有之意,谁也吃不消谷雨出事的责任。

  谷雨说出来,也有抱怨的意思,他知道这背后也跟官僚阶级有意无意封锁他有关,以安全的名义封锁领导人的耳目,谁也不敢反对,而且一个地方干,其他地方也会跟着干……

  谷雨怎么办?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他只能增加出差时间,有时候甚至在一个地方待上十天半个月,这样才可以看到更多的问题。

  说说笑笑间,谷雨在前拥后护下,离开了火车站,谷雨的轿车跟着专列一起跑,谷雨喊上王兴唐,让他坐在自己身边。

  汽车发动后,谷雨转头对他问道,“行唐,你是工业专家,接下来我的考察,你是怎么安排的?”

  湖北省委书记李玉田同志此时已经去了北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他是北方局的老党员,当年他利用自己与东北军高级将领的亲属关系打入东北军,为四路军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玉田早年就读北大,曾经在东北铁路系统作为秘书,对交通运输有一定的理解,又懂统战,属于党内少有的高学历综合性人才。

  所以回到根据地之后,谷雨安排地搞工业,抗战期间曾经做过太原市长、云南省长,战争结束后,被谷雨调到湖北担任省委书记,以锻炼全局领导能力。

  与李玉田同志相比,王行唐同志的简历简单的出奇,出身贫寒,幼年时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在其读小学时期,家境尚可维持他的学业。

  升入初中后,家庭已感到经济压力,之后家里反对他报考大学,后在亲友的帮助下他才得以入学,为了节省花费,他报考了费用较低且可施行贷书制的北洋大学。

  入校后王行唐虽各方节省,家庭仍不能负担费用,遂靠贷款坚持学业,1931年7月大学毕业,王行唐在东北复州煤矿找到了工作,结果当年就遇到了鬼子侵略。

  无奈之下,王行唐只好入关,半路上遇到了四路军,他大学读的是矿冶工程系,是四路军急需的技术人才,被动员时,他虽然很心动,但家里的贷款压力很大,还有些犹豫。

  报告上来之后,谷雨从特支费中拿出钱给了王行唐归还贷款,自此王行唐加入到四路军的行列,王行唐先搞煤矿,搞煤化工,然后搞冶金,都表现相当不俗,是共产党最早的土专家之一。

  抗战初期,谷雨点名让他负责汉阳的铁厂和军工厂搬迁,后来又负责株洲工业基地的建设,到了抗战结束,王行唐已经是湖南省副省长,省工建委主任。

  抗战结束后,谷雨力排众议,把王行唐调到湖北,担任湖北省长,负责武汉工业基地的建设,作为一五计划的重点省份,武汉有着太多太多的大项目,各种项目众多。

  重建的汉阳钢铁厂(设备来自于日本),大规模扩张的武汉造船厂(常规潜艇制造基地),武汉汽车厂(设备来自于德国),武汉机车厂(来自德国),武汉电机厂,武汉重型机械厂,武汉特殊电器厂(航空、造船用电子配件),武汉柴油机厂,武汉锅炉厂,武汉汽轮机厂,武汉轴承厂,武汉电子管厂,武汉电缆厂……

  作为中部枢纽城市、战时首都,武汉加上湖南长沙、株洲一带拥有一套近乎完整的工业备份,与四川盆地、山陕洛一起构成了中国三大重工业中心。

  除此以外,武汉的科研和教育同样非常发达,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为代表的一连串大学和诸多研究所一起奠定了武汉作为一座超大型工业城市的未来。

  过去四年多,李玉田和王行唐干得非常艰苦,但成果也是显著的,一五计划众多的项目相继投产,各种工业品不断产出,中国的工业实力也跟随着迅猛提升……

  谷雨此来,不仅是检查,同时也是表彰,所以他让王行唐自己挑选,这也表明了他对这位国产土专家的信任,王行唐则笑着说道,“谷书记,您让我挑选的话,我还真说不好,我们还是就近吧,先去机车厂,看一看咱们仿制的德国蒸汽机车!”

  谷雨笑着点点头,一行人首先来到了武汉机车厂,该厂生产的是德国著名的BR50机车,到了中国之后,变成了胜利2型机车。

  谷雨先是慰问了厂里的专家和工人,然后爬进了这辆机车干净的闭式司机室,点点头,“这辆机车的司机室设计的不错,看着清爽!”

  谷雨笑着说道,“行唐同志,你说说看,这样设计的好处!”

  谷雨一边是询问,一边也是考察,若是王行唐不明白,谷雨就要找他茬了,不过王行唐看来有所准备,“谷书记,您这个问题可考不倒我。

  这老式驾驶室是一种简陋的风格,简直是一个没有门窗、四面透风的棚廊,而且高温和肮脏不堪一直伴随着火车司机一百多年,行车时扑面而来的冷风夹着粉尘、煤烟时常涌进驾驶室,连熏带呛让司机们泪流满面。

  为避免汽缸和机车前下方排汽口的蒸汽和煤烟直接吹向司机窗口,胜利2型的锅炉前方安装了导流板,这个装置是利用行车气流,在司机窗口位置形成稳定的气流,使车下方的蒸汽和上方的烟尘不会吹进司机观察窗。

  老式机车还有一个问题,进入隧道后,烟囱强力喷出的煤烟打在隧道顶上会反射下来,棚廊式的司机室立即会充满煤烟,曾经发生过隧道中司机窒息中毒死亡的事件,而胜利2型机车的封闭驾驶室可以在穿越隧道时关上门阻挡煤烟。

  胜利2型机车司机有舒适的座位,前部侧门的瞭望窗很宽敞,司机无须探出身子,而老式机车是高高在上的圆形窗,司机得起身观察前方,要么就得无论刮风下雨歪探出大半个身子,所以肩周炎和关节炎也是伴随蒸汽机车司机百多年的职业病。”

  “说的不错,下了功夫!” 谷雨听完,非常满意,笑着说道,“同志们,看看德国工业人做得多么细致,多么人性化,一定要问德国同仁学习!

  咱们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要想迅速发展,除了要不断追赶,也要在细节和人性化这一块多做一些文章,要在排忧解难上多下一些文章,要设身处地站在使用方和消费者的角度考虑,让他们用得舒服。

  使用方和消费者觉得舒服了,一些性能上的瑕疵就会忍视,就算性能有些不足,铁道部和周边国家也会优先用你们的产品,这可不是钻空子,而是目前技术储备不足的情况下的本土化、差异化竞争方案。

  我们要搞有计划的新民主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是时时刻刻存在的,你们不仅要和四方、东北、株洲等国内机车厂竞争,随着国家的逐步开放。你们还要和国外的大型机车厂竞争,你们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一定要记住本土化和差异化。”

  谷雨说完,在场同志纷纷鼓起了掌,而在鼓掌之余。一些对市场比较敏感的同志也若有所思,谷雨的说法确实很有道理。

  谷雨用眼角的余光瞥了瞥,心里也很喜欢,他知道此时的中国拥有商业头脑的人有很多很多,当然这也不奇怪,此时中国虽然有抗战期间一系列带有计划性质的指令经济,但本质上还是市场经济,并没有断档……

  谷雨又询问了这辆机车的性能,这种机车的性能非常优异,重新设计的水管和燃烧通风系统,使锅炉的效率比仿日造机车提高了近20%,而且高大厚重,爬坡能力极强,尤其适合于运行在多山的中国。

  而且还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了一系列改装,比如铲式排障器,取代了德国人简单的U型排障器,毕竟国情不一样,东方的铁路上什么时候多了一块大石头谁也不知道。

  不过德国人的东西一向以精细出名,而这款机车又是30年代德国工业的象征,所以生产的难度相当大,但在德国专家们的指导和广大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对BR50机车的仿制还是取得了成功,至此,中国终于成功掌握了世界先进蒸汽列车的生产技术。

  谷雨听完点点头,“生产取得成功,可喜可贺,但质量才是最重要的,一台机车价值千万,要是生产出来不合格,还不如不生产。”

  “谷书记,您放心,整个生产过程,我们严格按照德国技术规范进行,生产出来的火车头,已经通过了德国专家严苛的检查。

  目前试验车已经跑了两万多公里,没有A级问题,只有一个可以修改的B级问题和两个C级问题,这款车的设计非常稳定,要不然铁道部也不会那么快就下了订单!”

  谷雨听完很满意,“德国专家制定的制度要不折不扣的执行,保证每一个批次生产出来的机车质量都能合格,这样才算是过了生产关。

  接下来就是消化关,这是你们要过的第二关,中国与德国的地形不同,你们要根据中国的需要和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适应性改造,我还是那一句,用科学说话,不要拍脑袋!

  前两关过了,才算是第三关创新关,要根据我们的技术进步,不断推出新一代机车,同时你们也要注意到美苏都已经有了先进的内燃机车,电动机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你们也要做相应的准备!“

  考察完,又做了一番指示之后,谷雨来到了机车厂附近的铁道部武汉研究院,这里有多款国内外先进的内燃机车,研究人员一一带着谷雨经观。

  ****1形电传动式流线型柴油机车,500马力,来自于苏俄的美国Da柴油机车1000马力,最后则是一个特殊的大家伙,来自于德国……

  德国人是无油多煤国,为了能源安全,德国人常规运输一直用得是蒸汽机车,跟日本人差不多,不过为了调车方便,德国人也开发了两款内燃机车。

  一款是WR360C14内燃机车,这是一种小型调车机,仿制意义不大;另外一款则是克虏伯D311内燃机车,不过这款车并不是德国人常用的铁路牵引机车,而是用来拉大炮的。

  为了洞穿“马奇诺防线”等体系化永备工事厚达数米的水泥墙,以及某些重点位置的厚重钢装甲,德国人研发了一款总长度接近50米,重达13500吨,口径达到80cm,单是一发炮弹就有70吨重的巨型铁道炮。

  在分解状态下,这款80cm重型铁道炮的所有组件、弹药、备品、附属品和操作人员等都可以分装在99节车厢上,编成5列用普通蒸汽机车牵引。

  但是在执行炮击任务时,蒸汽机车喷出的煤烟和蒸汽会暴露阵地位置,需要使用目标不明显的内燃机车牵引或推顶,完成方向射界的调整。

  而在组装作业期间,要动用两台1120吨龙门吊进行吊装,内燃机车还要充当向龙门吊供电的发电机,作战时也需要向铁道炮供电。

  但德国当时并没有能够符合要求的内燃机车,需要设计一款全新的型号,就这样D311内燃机车应运而生,这款内燃机车非常先进,不过这属于特殊用途机车,只制造了四对,而且厂房还让盟军飞机给炸了。

  二战之后,这四对机车有两辆不知所踪,应该是被苏军缴获,有一对被美军缴获,后来给了德国人,最后一对被解放军搞到了手。

  拆解之后,这对机车万里迢迢运到了中国,青岛的铁道部第一研究院的中日德三国技术人员正在想办法研究,试图吃透这款大家伙。

  不过即便知道这是一个好乐西,但想吃透里面的东西,绝非易事,但谷雨并不着急,而是鼓励了一番,除了科研要实事求是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此时中国还有另外一款内燃机车,青岛四方机车厂正在苏俄专家的指导下尝试生产。

  二战期间,美国只给中国蒸汽机车,并没有给柴油机车,理由是中国缺油,但却援助了苏俄100辆柴油机车,谷雨羡慕无比,他前住苏俄会同钢铁同志一起前住波茨坦乘坐的就是其中一辆美制机车。

  两人登上机车,进入到驾驶室,对车内各处甚至地板都仔细看了一遍,钢铁同志很是赞赏的一番,说是一辆很好的机车,谷雨则向他请求,苏俄国产化之后,能否转让给中国生产,当时钢铁同志爽快的答应了……

  到了战后,钢铁同志倒也没有变卦,而是在完全吃透后的1947年将整套生产图纸和大批技术细节完整转让给中国。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比如铁路机车重要性有限,比如苏俄去年特殊的国际形势;又比如苏俄知道中国获得了德国D311内燃机车,正在想办法消化。

  但不管怎么说,钢铁同志说话算数,对中国的帮助还是很大的,有了这几款内燃机车,中国的内燃机车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地形极其复杂,大马力内燃机车需求量不小,最典型的就是谷雨去过的宝成铁路,火车爬秦岭非常费事,这就需要大马力内燃机车的推引,还有未来必然要修建的青藏铁路,前世靠的是进口美国的大家伙……

  当然了,有了先进的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还不足以建设高速列车,不管是从德国,还是从日本获得的那些高速列车资料,大多都是实验性质,相关数据也不完全,那些资料要想真正变成中国自己的东西,还需要建设一条高速铁路,以收集各种必要的数据。

  不过谷雨现在囊中羞涩,又有这么多技术需要吃透,短时间内不可能修建,毕竟整体经济还没到那一步,但再过十年,应该差不多了,三五计划做一些研究,1967年启动类似日本新干线的项目,一开始的速度不需要太快,达到160公里/小时,应该还是很有希望的。

  带着这样的思考,谷雨结束了第一天的考察,而在晚间,他就得到了一份汇报,刘少奇同志拒绝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反个人崇拜的讲话,饶漱石很不爽,在电报中把刘少奇近段时间的种种作为罗列出来,认为他在有意对抗组织,必须严肃处理。

  谷雨看完电报后,笑着摇摇头,老同志有些脾气一点都不奇怪,不可能人人都顺从,这样也好,正好顺理成章得赶人下台,你思想上不与我保持一致,我自然没必要把他列为候选人,这也完全说得过去……

  至于一些同志可能会逼逼一些东西,谷雨并不在意,只是谷雨想不到的是,这一次中央工作会议,并不完全按照他的思路进行,连续出现了不少出乎他意料的事情,当然这也不奇怪,党内民主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