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271章缅甸乱局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8789 2025-05-12 15:06

  谷雨做完指示后,很是无奈的摇摇头,"缅甸好歹也是中国的前藩属国,怎么政治文明这么落后?那个吴素哪里是什么总统,我看连黑社会的头目不如!"

  怨不得谷雨懵逼,总统在自己的政府大厦设下埋伏,把总理、陆军司令和一大堆部长、地方行政官员一锅端,这么莽撞的做法哪有一点国家领导人的样子?连缅甸都这样,怪不得未来非洲大陆上会出现那么多仁君!

  吴素这一出之后,缅甸政府必然无比混乱,卫戍司令部参谋长丹威虽然属于缅甸高级将领,但按照缅甸的制度,想再进一步,需要先做师长,然后再做军区司令,再然后才进入到缅军的最高层,担任缅甸陆军副司令,司令。

  现在丹威一步到位,缅甸地方的大员们谁还会买他的账,缅甸本身又是一个比较松散,甚至可以说是中英硬拼凑出来的国家,出了这样的事情,未来的走向大概是一个小民国,长期混乱不堪。

  虽然谷雨希望缅甸弱一点,但乱成一团,甚至于四分五裂也不是中国所希望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希望自己的邻国混乱不堪,那非常容易被波及,虽然在缅北、缅东都有靠拢中国的少数民族武装,但前世中国不是多了一堆罗迪亚难民,嗷,不对,是罗兴亚人。

  这个在二战中大赚了一笔,目前显得欣欣向荣的国家,有着四千万人口,如果能够保持相当时间的稳定,通过贸易,中国企业肯定能获得不少利益,但现在这么一乱,中国企业在缅甸开展业务肯定比较困难。

  若是影响到缅甸石油、大米对中国的输入,那就麻烦了,虽然这种可能性不算很大,但未来缅甸方向的经营成本大大增加是肯定的。

  至于最重要的目的之一,牵制印度,搞不好也很难实现,而没有缅甸的配合,藏在背后的中国想有效干预印度局势,难度也会大很多。

  哪怕中国想赤裸裸上阵,也会面临着严重的后勤问题,横断山脉的铁路实在太难修了,光靠一条公路根本就不现实。

  无奈之下,谷雨只好下令增加藏南的军事物资仓库储备,并向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海德拉巴发出警告,加强战备,警惕印度可能的乘火打劫......

  同时谷雨决定乘机加大对缅北和阿萨姆境内各个少数民族的支持力度,过去不方便做的事情现在可以做了,这也是必然的,缅甸中央政府不行,也就怨不得中国跳开他们,和一个个少数民族接触,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

  就在谷雨根据缅甸局势迅速应变时,美英印三国也同样收到了缅甸政变的消息,美国人原先对右翼领导人吴素相当满意,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家伙会这么莽,莽就算了,他还输得一塌糊涂,美国在缅甸扶持的人竟然有多人被波及,甚至杀害。

  对于这种二货,美国人自然是瞧不上的,当然要坚决撇清关系,我们虽然曾经支持过吴素,但我们绝不可能支持吴素屠杀政府高层,这种二愣子的行为跟我们无关。

  对于缅甸临时政府领导人,美国的态度是坚持原则,那就是呼吁缅甸通过民主选举,解决内部纠纷,美国将一如既往的关注缅甸局势。

  现在上来一个丹威,是什么人,能不能站得住,美国人不知道,看起来中国人也不知道,既然都不知道,美国人的选择和中国差不多,一边静观其变,并不打算轻易表态,一边则派出外交官,频繁接触缅甸政府和军队高层。

  同时,美国人也乘机支援那些靠拢美国的基督教势力,这是美国在东亚大陆上少有的几个支点,无论如何也要支撑住。

  缅甸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西影响印度,北影响中国,南又影响印度洋和马六甲,美国人当然希望能够完全控制缅甸,但如果控制不住,不让中国控制,就是赚的!

  至于和中国人协调立场,现在美国的立场就是观察,两国应该能协调好......相比于中美两国的懵逼心理,印度总理尼赫鲁听说之后,十分兴奋,现在缅甸内乱,中国又和美国在南洋撕逼,这是一个天赐良机呀!

  这两年,尼赫鲁的身体不是很好,但作为印度首任总理,一定的控制力还是有的,他一边继续想办法集权,扩军备战。

  一边想尽办法与英美苏交好,尽可能争取支持,当然不可避免的,英国在印度的很多资产,印度人没有碰,印度人瞄准了那几百个土邦君主,他们很肥很肥......

  看到尼赫鲁乖了不少,英美自然也给他面子,不仅卖给了印度很多武器,也不再干预印度控制的两个土邦,目前那两个土邦除了有一个独立的名头以外,从内到外都被印度牢牢控制,事实上变成了印度的一部分,只等时机成熟,就可以吃下来!

  而中国雇佣军在1949年前基本撤出印度,"朝鲜雇佣军"的数量也一再减少,不断分批撤出,到了1951年,除了少量军事顾问和若干个矿山的保卫以外,印度次大陆已经没有多少中国人的身影。

  随着形势的一步步好转,尼赫鲁国内的威望也提升了一些,而印度军队也通过战争的锻炼,锻炼了战斗力,不仅装备提升了很多,士气也十分高涨,印军上下发誓要一扫前耻。

  不过尼赫鲁毕竟是吃过亏的,他并没有立刻动手,而是一边做战争准备,一边静观事态的变化,让尼赫鲁惊喜的是,新上台的缅甸政府是一帮二愣子,他们上台没多久,竟然就开始对大英动手了!

  英国人已经失去了缅甸,对缅甸政变只是当成笑话,并不怎么上心,但英国人很快就笑不出来了,作为前宗主国的英国人怎么也想不到,他们躺着也中枪。

  英国最终让出下缅甸是有条件的,保留着不少经济利益,而这些年不管是巴温,还是吴贺温都没有立刻触碰,只是通过赎买方式一步步收回,这些年缅甸家底还不错,已经完成了将近一半

  但是根基浅薄的丹威就不行了,他心里很清楚,有太多太多人现在盯着他,他必须要获得群众的支持,办法也是现成的,煽动民族主义,中美两国暂时惹不起,收拾一下被赶走的英国人还是可以的。

  而从经济利益上考虑,丹威也需要大量资金收买缅军,获得他们的支持,钱从哪里来?国库的钱大部分都是有规定用途的,能够使用的相对有限,怎么办,自然要把赎买大英资产的那部分钱拿回来!

  所以就在拿下仰光没有多久,丹威一边严厉镇压吴素同党,一边以英国公司支持吴素政变,同时英国需要赔偿殖民时期对缅甸所犯罪恶为借,宣布扣押英国在缅公司资产。

  仰光的大批缅军突然行动,多家英国在缅银行、亚细亚煤油公司、仰光轮船厂、仰光炼油厂、机器造船厂、太古轮船公司等一大批企业一日之间被接管,大批英国人哭丧着脸被赶出了缅甸,英国人在缅甸七十年经营至此一扫而光,一个时代结束了!

  被狠狠抽了一个耳光的大英帝国立刻表示了强烈抗议,坚决否定各项指控,拒不承认缅甸临时政府,并宣布扣押缅甸在英所有资产,同时要求其他欧美国家跟上配合,兄弟们,要是让殖民地这么一个个造反,麻烦就大了!

  大英很清楚,若是被缅甸得手了,接下来的连锁效应就能要了大英的命,所以英国的反应非常强硬,甚至于找到了中国,言下之意是不是你们指使的......

  中央局常委会讨论这个话题时,朱德同志开心大笑,"哈哈哈,英国人到了该还债的时候了!"

  虽然中英关系相当不错,各种合作不断,但中国对英国搞殖民一直都十分反感,所以看到英国倒霉了,大家都有些幸灾乐祸。

  就在大家伙欢快地讨论之际,谷雨一直沉默不语,就在大家伙的目光慢慢转移到他身上时,谷雨说话了,"同志们,缅甸政局不稳,新上台的临时政府为了巩固统治,发动了民族主义运动,英国人无力干预,迟早要让步。

  尝到了甜头之后,缅甸政府会怎么样?接下来自然就是我们和美国,对我们肯定要收回阿萨姆油田在内的所有资产;对美国则是收回安达曼海军基地和其他矿山!"

  几位中央常委想了想陆续点点头,只听谷雨说道,"与其被缅甸赶走,还不如我们主动向缅甸政府提议转让所有缅甸政府控制区内的中国企

  业股份,不给缅甸反华势力兴风作浪的机会。

  当然了,放弃在缅资产,不代表我们没有影响力,我们可以和缅甸政府谈判,两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缅甸向中国长期供应粮食、木材和石油;

  中国则向缅甸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帮助那些企业维持生产,同时继续向缅甸提供工业设备,并支持他们防御印度和收回安达曼美国海军基地

  至于这个谈判能不能成功,并不是很着急,关键是不能让我们成为缅甸民族主义的目标,必须做一些适当的引导!"

  "若是缅甸接受了我们的条件,环中南半岛铁路缅甸段会不会没办法修通?"

  "现在我们的标轨铁路已经一路通到了量罗曼谷,米轨铁路也早已经通到了仰光,和平时期主要靠海运,目前每年几百万吨的物资流动量应该够用了!

  等到哪一天缅甸扛不住印度人的进攻,他们自然会催促我们完成标轨化改造,必须是缅甸求我们,要不然就算修了,也起不到实际作用,一个巴掌拍不响!"

  "国内还有不少路要修,确实不必太着急!"毛泽东同志听完,立刻点点头,"我们在缅甸旁边,怎么也搬不走,而美国就不同了,被赶走之后,想再回来就难了,只要赶走了美国军事基地,就算失去了在缅资产,也是值得的!"

  "我们看到这一点,缅甸人肯定也看得到,他们会上钩吗?"

  谷雨嘿嘿笑着说道,"民族主义不是那么好煽动的,只要开了这个头,就由不得缅甸政府了,老百姓肯定要问,凭什么只赶走英国人,不赶走美国人,反正都是白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我们抢先下手,主动声明,然后再通过新闻舆论把斗争的重点转移到美国人头上,就算缅甸政府不动,也能逼着缅甸政府上套!"

  周恩来同志多少有些不放心,"通过报纸广播造势?真得可行吗?"

  "缅甸是多党制的联邦国家,政府相对松散,他们的报纸媒体影响力还是不小的,只要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就算现在赶不走,美国在缅甸也别想站得稳!"

  谷雨越说,思路越流畅,"若是缅甸把英美都得罪了,肯定会被英美封锁,他们更不敢得罪我们,又有印度这个敌人在,只能接受和我们搞货币互换,我们的工业品又多了一个较大的市场,缅甸的粮食、木材和石油还是会源源不断的流入我国......"

  "缅甸会不会与苏俄靠拢?"

  "缅甸当然希望与苏俄靠拢,但缅甸和印度有仇,又在我们的南方,苏俄接纳了缅甸,印度是什么反应,中国是什么反应?是与中国、印度的关系重要,还是与缅甸的关系重要?苏俄会想清楚的!"

  说到这里,谷雨冷冷地说道,"当然了,缅甸政府也可以选择谁都不靠,那也没关系,缅甸只是一个中等国家,又有印度这个死敌,他们绝不可能在被封锁的条件下,长期支持,时间一长,只能对我们让步!

  我们只要一直保持稳定,相比于内乱不断的缅甸,两国的力量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到时候我们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会越来越少!"

  "缅甸赶走了美国军事基地,会不会又重新请回来?"

  李强同志摇摇头,"不可能的,缅甸政府的立国之本就是大缅族主义,必须不断镇压内部的基督教少数民族势力,只要这一点不改,美缅关系就不可能真正好转!"

  刘天章同志说道,"我们在南洋反殖民主义,在缅甸方向,不能打自己的脸,主动退一步,也更有利于我们和美国的外交战!"

  廖德华同志又接了一句,"我们一直在支持中东产油国和埃及人民收复主权的努力,支持缅甸人民的正义主张,也很符合我们在中东地区的立场!"

  邓绍齐有些担心的问道,"中英关系会不会有影响?"

  李强同志笑着说道,"英国有实力了,我们想从英国搞到一些技术反而困难重重,英国不行了,他们转让技术才会更加大方!"

  谷雨笑着说道,"英国的脸面也要给,我们对外呼吁两家和平谈判解决争端的同时,暂时也不要承认缅甸临时政府,这也是筹码嘛!"

  最终中央局常委会通过决议,暂时不承认缅甸临时政府,但可以对外宣布愿意将中国在缅资产出售给缅甸临时政府,同时呼吁西方各国修改不公平不公正的国际条约,尊重亚非拉各国的领土和经济主权!

  中国不仅对外发表声明,也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与英国人争论了一番,当初英缅之间签署的协议确实是一个不平等条约,英国转让在缅资产也是应该的,只不过缅甸的做法确实莽撞了一些,但完全可以协商解决。

  中国的说法自然得到了苏俄的支持,美国人看到英国吃瘪,心里挺高兴,但表面上还是站在英国一边,建议英缅谈判解决问题,反对英国人使用武力手段......

  消息传出,丹威的威望一下子就高了起来,不仅仅收回了被英国人霸占的资产,还成功得迫使中国让步,至于暂时不被承认根本不算什么,中美两国都在秘密接触中,表明只要丹威能够控制住局面,两国未来都会承认。

  这下子,丹威底气更足了,他高高兴兴得将代理转正,不仅立刻坐上了缅甸陆军司令的宝座,还直接干了缅甸副总理、国防部长,一人兼任三个要职。

  丹威很有想法,他让一位靠拢他的文人秘书组织了一个御用政党,拨出了大批经费,又是招揽党员,又是不断对外发表鼓吹丹威的言论,把丹威打造成吴贺温的接班人,目标直指一年之后的总统选举......

  同时丹威开始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他终于拿下缅甸东南军区几万军队,至此丹威控制的军队超过了十万人,再加上缅甸经济不错,可以说家底雄厚。

  但一心借民族主义春风加强控制的丹威并没有注意到,此时缅甸的大小报纸已经开始兴高来烈的讨论起来。

  英国的资产被收回,中国的资产过不了多久也可以被收回,那被美国人占据的军事基地还有哪些资产,什么时候收回呢?在敬爱的丹威将军领导下,肯定能够成功,他是伟大的吴贺温接班

  大小报纸同时讨论,有的纯粹基于爱国热情,但更多的则是给丹威上眼药,这里面甚至还有不少倒了霉的右翼人士,他们此举自然是在拱火,美国人是那么好得罪的......

  丹威冒险得手,把缅甸其他势力雷得不清,竟然就这么轻易得收回了经济主权,这也太容易了吧?有的人只好服从领导,甚至接受丹威的命令,放弃了对军队的控制。

  但好些位高级指挥官则继续拖延时间,胆子骤然增大的他们,也立刻把目光看向自己所在辖区的外国企业,丹威做得,我们为什么做不得?

  虽然一些中国在缅矿山资产受到影响,但此时中国在缅利益主要在缅甸中北部地区,而最重要的资产阿萨姆油田又靠近中国的藏南,都处在中国的势力辐射范围内,这些刚刚诞生的军阀们并不太敢动,而且这些矿山大多都有退伍老兵,受到的影响并不大。

  而美国人就不同了,美国的资产大多在下缅甸和缅甸沿海地区,又没有多少人保卫,缅甸军阀们一试探,美国人只能撤,老美在缅甸十几年的经营泡汤了大半......

  美国人这下子火了,竟然敢在我们头上撒野,美国大使直接找到了丹威,要求他保护美国的合法资产,丹威此时才发现事情麻烦了,那些军阀们打着爱国的旗号,收回被占资产,他如果反对,他刚刚获得的声望自然大打折扣。

  可他要是不管,又会严重得罪美国人,一旦得不到美国人的承认,他的统治立刻就会不稳当,而且缅甸也有不少资产在美国,还有不少美国提供的贷款要归还。

  更麻烦的是,那帮家伙控制那些资产后,实力大增,现在已经半独立状态,以后只会更麻烦,必须要想办法压制!

  丹威只好安抚美国人,表示会想办法,希望给他一些时间,我也想管,但目前管不着呀,同时丹威召开国务会议,告诉那些军阀们,中央政府正在想办法收回中美在缅资产,必须听指挥,责令他们立刻把那些资产交出来,由中央政府管辖!

  丹威万万想不到的是,他这头召开国务会议,那一头一家报纸就登出了一篇文章,丹威副总理正在和美国协商收回安达曼海军基地,并国有化美国在缅资产,谈判取得了重大成果......

  然后一个又一个报纸纷纷拿出了种种谈判秘闻,不断得拔高缅甸人民的期望值,缅甸老百姓对丹威的勇敢十分佩服,甚至有大学生们打着丹威的头像表示支持。

  丹威在有些心慌之余,也想试一试,中国让步了,或许美国人也会让步呢,哪怕不让步,搞到一些美援,对付那些不老实的家伙也是好的!

  丹威的立场改变,美国大使更是火冒三丈,他向美国国务院汇报,认为丹威政权正在煽动民族主义,缅甸国内左翼思想越发膨胀,必将严重损害美国在缅利益......

  至此,横豆在美国和缅甸之间最为严重的军事基地问题被捅了出来,安达曼群岛的战略意义非常重大,是封堵中国印度洋存在的关键位置,若是丢失了安达曼海军基地,美国海军在印度洋的存在甚至都会出现问题。

  美国政府立刻紧张起来,在认真评估之后,还是认为绝不能放弃安达曼海军基地,所以美国政府立刻向丹威承诺,美国愿意承认丹威政府,并促成英缅谈判解决争端。

  在缅资产也可以通过谈判转让给缅甸政府,但是安达曼海军基地一定要保留,美国愿意提高租借费用,并提供援助和低息贷款!

  丹威欣喜若狂,上任没有多久,竟然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收获,他自然很满意,但丹威满意,并不代表那些对他不满的缅甸知识分子也满意,他们继续给他上眼药,对美国,要求撤出军事基地,同时取消对缅甸少数民族武装的支援。

  对中国则是要求不得继续援助中缅边界的少数民族武装,同时中缅重新谈判边界,缅甸要收回独立战争时期被迫割让给中国的土地!

  这篇文章一出,立刻获得了满堂喝彩,而一些缅甸国会议员也在国会大厦公开朗读这篇文章,对丹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缅甸地方的诸侯们,此时也同样嗅出了味道,他们也一个个不嫌弃事情大,不断鼓噪缅每政府再进一步,收回安达曼海军基地......

  到了这一步,缅甸民族主义这把火越烧越旺,美国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美国大使受国务院指令,联系中国,希望两国协商一致,压制缅甸,不过谷雨自然不会上钩。

  给缅甸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可能直接进攻中国本土,最严重的也就是冲击中国在缅企业和人员,搞一搞排华,但只要印度在,缅甸就没办法做绝。

  但美国就不同了,丢失了安达曼海军基地,美国在印度洋方向的争霸就会遭受重大挫折,而从中国的国家安全来说,没有了安达曼海军基地,中国西南军工基地受到的威胁也会少很多,所以哪怕是以本伤人,也得利用缅甸把美国人赶走

  中国的反应很简单,驻缅大使向缅甸政府抗议,中国为了缅甸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现在你们来这么一出,实在太过分了!

  同时,根据中方的指示,中国大使在缅甸主要报纸上刊登了一片文章把中缅边界问题的谈判细节说得非常清楚。

  哪些哪些地方原来是中国的,是什么时候,被英国人抢走的,我们收回天经地义;哪些哪些地方是中国和缅甸通过友好协商,完成的换地,同时也提供了相应的补偿,所以这一切都符合国际法,绝不是不平等条约!

  中国和缅甸建交,历次领导人见面都签署了联合公报,早就明确了边界划分,相应的联合公报上有缅甸前两任领导人巴温和吴贺温的签字,怎么着,你们不认巴温,也不认吴贺温吗?一些人想搅浑水哪有那么容易!

  到了这一步,丹威知道不能再继续折腾了,缅甸临时政府对外发表了一番声明,承认中缅边界,作为吴贺温的政治接班人,他必须认,要不然他在缅军中就站不稳,至于美国基地,丹威的说法是正在通过和平谈判收回安达曼海军基地...

  同时丹威也知道不能再炒作了,他此时也不再讲什么言论自由,开始对缅甸的大小报纸下手了,不允许他们发表乱七八糟的言论,同时也以言论不当为由,赶走了一批国会议员,加深了对国会的控制。

  到了这一步,缅甸国内的民族主义风暴似乎告一段落,但就在这个时候,驻守在阿萨姆地区西部军区司令吴强终于等来了机会。

  这位吴贺温、昂基手下排名前三的将军掌握着缅甸最强的军队,西部军区光野战军就有十五万人以上,还下辖着强大的前线空军、装甲部队等,是缅军的精华所在。

  不管是过去的政治地位,还是实力,吴强都远在丹威之上,而且运气也贼好,吴素召集阿萨姆问题的国际会议,他正好有事,并没有出席,保住了脑袋。

  而吴素一番骚操作,又把缅甸安排在阿萨如地区的高级官员干掉了一大半,吴强感慨命大之余,利用缅甸连续政变之机,以军管为名,控制了缅甸通往阿萨如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并实际控制了阿萨姆的内政。

  偏偏阿萨姆和缅甸本土之间交通不便,缅甸政府根本没办法干预,而众所周知的是,阿萨姆地区有红茶,有平原,有油田,还有中国援建的东北军工基地,人多也有近千万,完全可以立国

  有强兵,又有钱的吴强自然就成了丹威猜忌的对象,丹威咬咬牙,推荐他为缅甸总理,想来一个调虎离山,但吴强用种种理由拒绝,就是赖着不走。

  等听到苗昂登死讯后,吴强就以阿萨如地区出产的大量物资作为交换,秘密购买了大批中国武器,不断招兵买马,实力进一步攀升,自然想取丹威而代之,不过因为家属被控制在曼德勒,吴强又下不定决心。

  只不过丹威另辟蹊径,搞出了民族主义风暴,吴强不敢在这个时候动手,现在看到丹威软了,吴强当然要继续煽风点火。

  吴强以吴贺温、昂基的老战友,印缅战争前线缅军的指挥官等等身份,告诉丹威收复安达曼海军基地一直是缅甸最大的期望,怎么可能软弱呢?

  吴强宣布,他将竞选下一任缅甸总统,并保证在任内收回安达曼海军基地,并通过谈判与美英中解决经济主权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吴强的表态立刻把丹威逼到了墙角,吴强本来就是战争英雄,很得缅甸各界的认可,他要出来选举,得罪一大堆人的丹威肯定不是对手。

  现在丹威没有选择,要么提前拿下安达曼海军基地,占据大义多分,凭借功劳压住吴强;要么就得滚蛋;当然了,还有第三条路,那就是发动内战,消灭吴强!

  滚蛋是不可能,打内战,丹威又打不过,他虽然坐上了国防部长、陆军司令,但真正控制在手的只有曼德勒、仰光两座城市,甚至连下缅甸核心区都没有控制住,那里还有几个军区掌握重兵,一直摇摆不定,他又不敢轻易罢免职务。

  到了这一步,丹威事实上已经没有选择,他只能继续扩军备战,同时和吴强打起了口水战,不断指责吴强,并隐隐以吴强在曼德勒的家属作为威胁;吴强则盯着苗昂登之死不放,要求丹威解释。

  而到了这一步,中英美都看明白了,各自打起了小算盘,丹威虽然控制了缅甸政府,但这个家伙胆子太大,一政变就敢煽动民族主义,都不愿意支持他;

  问题是中国已经支持了实力最强的吴强,美国人怎么也不可能让中国人如意,所以美国人选择了负责镇压罗兴亚人的缅甸西南军区司令官吴丁伦,并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

  眼看着缅甸乱局已生,尼赫鲁那颗受伤的心灵又一次砰砰乱跳,这会中国就算有心干预,也因为缅甸内乱,无法抽出足够的力量,再不动手,更待何时?!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