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374章大进军中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11538 2025-05-12 15:06

  谷雨并不抽烟,但是一旦心情不好,都会跑出去考察,这一次也不例外,会议结束后,他来到了处在绝密中的抗生素工厂。

  但抗生素生产走到了中试这一段之后,离成功就是时间问题,而现在连续两次大罐发酵都取得了成功。

  虽然发酵液的效价不是非常理想,还需要优化,同时需要通过辐射、照射等办法,诱变寻找新一代高产菌株,但走到这一步,共产党的抗生素研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抗生素迅速取得突破,谷雨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了,根据地内中美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们的努力也是不可缺少的,谷雨并没有在发酵厂待过,理论变成工程实践非常困难,他们做到了,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不仅仅抗生素取得了突破,另外一款战略药物链霉素也取得突破,而这两款药物除了给共产党带来巨大的价值以外,还可以交换到大量关键技术。

  马上要爆发世界大战了,有了抗生素可以让多少伤兵免于术后感染,数都数不尽,在见识到效果后,不管是美英法苏,还是德意都非常积极,为了换取抗生素整套技术,各国不得不拿出相当珍贵的技术用于交换。

  谷雨的要求并不过分,我不求非常先进,先解决有无问题,要求是达到日本同等水平,这总可以吧,当然了要求不高的前提,也意味着需求的各种技术数量比较多,但即便如此,相应的技术谈判还是比较顺利的……

  而随着抗生素产量的大规模增加,抗生素的价格开始下降,而市场需求量也将直线上升,共产党的收益当然会不断增加,一四计划的缺口被大量增加的抗生素,青蒿素,不断上涨的私有金属价格所填补,已经出现盈余。

  盈余的部分除了扩产以外,谷雨准备提前启动拖拉机厂的建设,二战期间最先进技术的结晶并不是飞机,而是坦克,谷雨准备在苏俄战争前把架子搭起来,等到苏德战争一爆发,苏俄困难重重自己,他准备和苏俄搞联营生产。

  到那个时候,斯大林就算心不甘情不愿,也要拉上中国,毕竟中国多生产一辆坦克,苏俄就可以增加一份战斗力,而一旦T-34在中国生产,这堂课自然也就补上差不多了。

  现在无论都苦,都必须要利用好这场世界大战,完成工业化基础建设,技术上差一些不要紧,战后可以从德日搞到不少东西,只要挺到五十年代,基本解决生存问题的中国,必然是国际政治的一路豪强。

  想到这里,谷雨的心绪慢慢平和起来,有什么好生气的,自己才29岁,自己手下的省委书记省长部长们普遍都是三四十岁,大家都这么年轻,着急想早一点取得革命的成功,想早一点建成社会主义有什么奇怪的,年轻人呀,不激进那还是年轻人嘛!

  激进是把双刃剑,工作的热情很高,学习的干劲也很大,这么多建设项目如此迅速的铺开,这么多条道路水利工程迅速修好,不都是激进的功劳吗?

  既然享受到了激进的好处,自然就要承担激进的不足,做事求急求快,莽撞,这才是年轻人呀,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说到底根子还是他呀,他那么着急,一边打仗,一边搞建设,又是原子弹又是导弹,摊子铺得这么大,下面的压力那么大,能不急吗?

  想通之后,谷雨索性又一次来到了中航发,他前段时间所说的蜡模精密铸造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连续多个异形体不仅可以顺便生产,成本还大为较低。

  这样一来,不仅仅螺旋桨发动机多个零部件可以生产,甚至于连燃气涡轮叶片也可以加工,看到共产党竟然取得了如此重大突破,而且成本非常低,美苏德派来的技术人员都大吃了一惊,你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怎么做到的,当然不能说,想知道的话,那就交换一些我们做不到的东西,到了这一步,美苏德等只能做出让步,毕竟土办法也是有价值的,而且有着巨大的价值。

  众所周知,异形体加工是一个国际大难题,任何一点突破都是极其珍贵的,更何况还是成本极低的技术突破,所以交流立刻开始了。

  而随着技术的交流,共产党在发动机领域多个重点课题迅速取得了突破,比如气门的中空充钠,这种技术并不复杂,但是制造比较麻烦,需要先完成气门锻造,然后钻孔充钠,制造的难度非常大。

  以前美苏不愿意提供相关制造技术和专用设备,现在不提供也不行了,随着一个个技术得到引进,R1820发动机的全面突破和完全国产化进程迅速加快,一系列新加工技术的到来,也带来了共产党工业实力的迅猛增长。

  R1820系列发动机是很多飞机的标配动力,衍生的版本还安装在皮亚塞茨基的H21直升机上,更为夸张的是,R1820还衍生出了坦克装甲车使用的版本,900马力的G200安装在M6重型坦克上,卡特彼勒公司改进的柴油版D200则是谢尔曼M4A6坦克的动力。

  这一款发动机只要吃透了,未来的坦克装甲车,直升机发动机自然学习美国人,照葫芦画瓢,从仿制开始,因此中航发的同志们现在斗志昂扬,发誓要尽快搞定这款发动机,并以此为基础推动中国发动机工业的大发展。

  而这一轮技术交流中,苏俄已经答应给出一款技术相当不错的双螺旋机械增压装置制造技术和图纸,而有了这个,就可以仿制美国相应的发动机,有希望达到1000马力,对付日本人够了。

  同时苏俄也提供了他们第一代涡轮增压器TK-1,苏俄技术不够完善,产品也不稳定,但有总比没有好,涡轮增压器搞得好不好,本质上是基础工业的问题,不管是加工工艺,还是耐高温合金水平都不够,这玩意根本没办法,只能靠不断积累。

  共产党空军对涡轮增压器的需求并不大,日本空军和共产党空军一样都有心脏病,鬼子飞不高,共产党空军自然不需要飞得多高,有一级机械增压装置就够用了。

  这一款涡轮增压器主要还是为了火箭和喷气发动机的发展,正在研发的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自然有了技术参考,流体力学研究所对火箭发动机的研究也迅速步入正轨。

  科罗廖夫来到共产党根据地,首先做的是复制他在苏俄的成就,OP-2型发动机被制造出来,该型发动机使用液氧和汽油作燃料的试验,设计推力为50公斤。

  而采用OP-2型发动机的轻型液体火箭被发射,该型火箭只有18公斤,发射目测高度为400米,早期火箭的难度不大,这款火箭更类似于玩具,科罗廖夫迅速取得了成功,也帮助共产党解决了不少难题。

  科罗廖夫还想重复他搞火箭飞机那一条技术路线,不过这一条方案被谷雨毫不留情的否决,你老兄被判处死刑就是因为这一条路线,到我的地盘,我是不会让你再走下去的。

  科罗廖夫OP-2发动机,谷雨事实上也不看好,不过共产党在超低温技术上还有一些缺口,需要科罗廖夫帮忙解决。

  普通的超冷合金和相应生产技术倒不是非常难,毕竟这是19世纪就搞出来的技术,但要想把液氧搞成白菜价,那就是一个大难题了。

  苏俄和德国超冷领域和空分技术的研究世界领先,而这一领域也是谷雨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赶上的重点领域,因为这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这一领域突破了,不仅火箭燃料解决了,合成氨便宜制气解决了,未来炼钢氧气顶吹也解决了,而苏俄提供给共产党的80个工业项目中,虽然有制氧机的制造,但老毛子扣扣索索惯了,提供的制氧机技术比较落后,但总算开始解决有无问题。

  国内在这一领域完全空白,现在老老实实跟着苏俄走下去也不坏,总有机会搞来新一代技术的,而OP-2发动机搞出来之后,诸多超低温问题也就顺便得到了技术,这些技术可以迅速扩展到其他领域。

  谷雨也知道,将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和涡轮增压器连接起来,这就是苏俄第一代涡喷发动机的原型,再加上一个涡轮驱动的螺旋桨,那就是涡桨发动机,有了涡喷,涡桨,涡扇自然也不远了。

  而喷气发动机,此时欧美都有不少研究,论文也有不少,流体力学研究所本身就有这方面的跟踪,谷雨的要求很简单,让年轻人多开开诸葛亮会,大家一边学习,一边摸索,不要求你们搞出来,多尝试就好。

  目前流体力学研究所分成了两大块,一个在搞涡喷和涡桨,这一块多以年轻人为主,说白了还是锻炼,以增加技术积累为目的。

  而科罗廖夫这样的大神,则被谷雨强制要求,把重点放在酒精-液氧发动机上,搞出大功率火箭发动机,这才是德国人验证可以搞出大功率火箭发动机的道路。。

  除了这一条路线以外,当然还有其他路线,比如煤油-液氧发动机,液氢-液氧发动机等等,但谷雨的家底有限,没那么多钱折腾这些,科罗廖夫可以做一些先期研究,但我制定的路线,你们必须走,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这一块的相应技术准备,谷雨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包括无水酒精的生产,液氧的生产,现在涡轮增压装置也已经有了,虽然不稳定;而通过活塞发动机的引进和研制,已经有了一些高温合金,虽然能耐的高温有限,但这些都是基础。

  这时候,就出现了三大技术难点,一引擎因高温产生的爆炸,二飞行的航向的稳定性,三就是涡轮泵的研究,对这三个问题,谷雨都知道V2的路线,他做一些大方向的指导还是可以的。

  引擎吃不消2500多度的高温,容易爆炸,你们可以搞双层外壳的引擎,反正引擎是一次性的,又不需要重复使用;为了降低引擎外壳温度,可以把温度较低的酒精及液态氧燃料通过导管注入夹层作为冷却液,从而维持引擎的运作。

  至于第二条,自然就是惯性制导系统,用陀螺仪确定方向和角速度,用加速度计测试加速度,然后通过数学计算,就可以算出飞弹飞行的距离和路线,再控制飞行姿态,争取让导弹落到想去的地方。

  陀螺仪是船用仪表和飞行仪表的核心,苏俄既然要给共产党制造飞机的相关仪表,陀螺仪相关制造技术当然也会提供,不过能够给共产党的陀螺仪精度肯定不够先进,事实上苏俄自己的也不怎么样,但对谷雨而言,目前已经足够了。

  至于第三条涡轮泵,谷雨提供了两条思路,一是V2火箭的思路,在蒸汽发生器中利用双氧水快速分解产生高温高压蒸汽,来驱动涡轮带动燃料泵和液氧泵,将推进剂从贮箱里泵出。

  另外还有一条思路,那就是利用现代液体火箭的做法,使用燃气发生器,这样一来,涡轮泵的动力还是来自火箭本身的燃料。

  燃气发生器中填充炸药,火箭点火后,炸药被点燃;炸药爆炸产生高压燃气推动涡轮;涡轮带动两个泵,分别给储箱流下来的燃料和氧化剂增压;

  燃料、氧化剂增压后大部分进入了燃烧室,还有小部分进入燃气发生器;燃气发生器重新获得燃料后便开始持续燃烧,推动涡轮,这样涡轮泵也开始了持续工作。

  燃料一部分给了发动机,一部分进入燃气发生器,给涡轮提供动力。但燃气推完涡轮后,又由管路引入喷管,最终还是形成推力,并没有浪费。

  这和汽车的涡轮增压类似。这里的涡轮相当于汽车发动机出气口的涡轮,两个泵分别相当于汽车发动机进气口的压气机和油箱里的汽油泵。

  在科学研发中,最重要的就是思路,谷雨提供的资料来自于哪里,科学家不知道,但他们很简单的分析,都知道谷雨拿出的那些手写资料价值无穷。

  但思路仅仅是思路,要想搞出导弹,工程问题还是很多很多,共产党的技术家底太差了,人才太少了,只能一边研究,一边加快人才的培养。

  同时随着相关研究的加深,各方面投入也在增大,首先必须搞一个火箭研究基地,这就涉及到火力发电厂,各种研究所需的化学工厂以及一个成本极高的高超音速风洞,和一些自给自足的设施。

  其次,就是每一个火箭发射,都是巨大的投入。在当时的科技,没有电脑模拟,没有发射时火箭内部工作的反馈影像,没有全程跟踪拍摄的高倍摄影机。要知道研究是否成功,只有不停地进行实射。

  而且发射场还必须精心挑选,必须隐蔽而且广阔,便于观察火箭发射情况,放在东部人口密集地区肯定不行。

  能选择的只能是人口稀少的西北地区或者是内蒙地区,不过两地条件都很艰苦,交通也不方便,铁路必须修通,所以这个课题组只能去包头,那里相对条件要好一些。

  为了保障研究人员不被炸死,发射前得准备几周的安全防护工作,而每次失败,都会炸毁无数个造价高昂的零件,研究人员必须逐一清点残留的可供研究的坏损零件。

  涉及到如此巨大的投入,谷雨必须说服陈云,而要说服他,就必须让他看到希望,谷雨准备等火箭下一次发射时,带着陈云同志一起观看新一代探空火箭的发射。

  然后告诉他,我们的目标是射程达到1000公里,到时候就让日本的本土丢另外一颗大炸弹,这样未来谁想欺负咱们,在我们国土1000公里以内都没门。

  什么是真正的国家安全,什么是真正的国家独立,这就是,这一块的所有投入都是值得的,你相信我的眼光,谷雨会坚定的盯着陈云的眼睛,逼着他加大这一块的投入……

  谷雨相信陈云同志会投入的,因为另外一边,共产党原子研究所的技术人员,用中子继续轰击铀,已经确定发现了微量94号元素,原子量也符合理论计算结果239,这意味着一种容易裂变的稳定的人造元素被发现。

  这款元素被发现之后,谷雨把这种元素命名为淦,以表彰王淦昌在原子核物理领域取得的巨大贡献,而随着淦239被发现,接下来就要想办法研究一个能够制造淦239的反应堆,这又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投入巨大,其中光金属铀就需要很多很多。

  搞这两个大项目,除了确实攸关国家安全以外,谷雨也有准备作为筹码,和苏俄、法国进行更大规模的技术交换。

  现在是1937年初,如果在二战结束前,共产党取得重大突破,哪怕是其中一部分取得突破,就有足够的筹码,让苏俄拿出更多的好东西。

  如果在二战结束前,搞出了大卫星,真得拿出了可以打到日本的导弹、原子弹,甚至于实现了两弹结合,谷雨的底气就更足了,到时候全世界什么技术都可以交换,国际地位更是嗖嗖嗖往上升,这是决定战略平衡的武器,越早突破越好。

  而且现在下大力气研究,很多必要的技术还是有可能搞到手的,现在用钱买得到,未来用钱都未必买得到。

  当然了,梦想是好的,困难也是现成的,钚就算反应堆获得了,这玩意也非常难加工,这条路能不能走通,目前除了谷雨以外,谁也不知道,但铀弹却是实实在在可以走的,不过投入是空前的。

  目前铀浓缩的相关技术探索还在继续,谷雨现在只能耐着性子等待,什么时候能解决他也不知道,不过他已经在做多个大型发电厂的规划。

  水电时间太长,初期投入太大,他目前玩不起,只能搞火电厂,山西暂时搞不了,贵州煤多,现在的火力发电机组不大,用卡车拖着就可以,在贵州多搞一些发电厂组网发电,还是有可能的,可以搞铀浓缩,也可以搞电解铝,一举双得。

  总之一句话,革命前途无限光明,但通向光明前途的道路充满着艰难险阻,甩开膀子下大力气干吧,没什么好说的。

  想到这里,谷雨又想起了一些同志的激进,激进就激进吧,只要在大的问题上不捣乱,小问题就随他们去吧……

  心情收拾好之后,谷雨又一次回到了中央所在地,此时天色已黑,毛泽东同志正在军委值班,见到谷雨过来了,笑着问道,“想通了?”

  “我只要想到老毛你当年被开除党籍,我还有什么想不开的,我们的干部不仅年轻,而且素质不够,我必须有足够的耐心!”

  “哈哈说得对,下面急,咱们不着急就可以了嘛,宁右勿左,咱们私下可以说,当面不能说,会引起思想混乱的!”

  “是我有些口不择言了,明天我会做一个自我批评!”

  谷雨点点头,他也知道自己说得有些过分,现在是革命阶段,左是必须的,要是他公开说出了这句话,鬼知道下面会搞出什么东西,所以这件事是绝不能提的,要不然他在西北、在广西还怎么玩。

  见谷雨心情恢复了,毛泽东同志也没再提,他知道谷雨比较年轻,遇到问题有些着急不奇怪,慢慢会习惯的,革命哪有可能一路坦途。

  毛泽东转移话题,告诉谷雨几件消息。第一个是第1军和第3军,他们目前向两广边界的集结引起了两广系巨大的不安,他们不断向边界增兵,但与此同时,他们又不断派人联系,试图说服共产党不要动手。

  谷雨笑着说道,“咱们也一边扯皮,一边加快增兵速度,有铁路运输,我们的仗要好打多了!”说完,谷雨考虑了一番,然后问道,“广东是政治仗,广西是军事仗,广东进展怎么样?”

  “中央外委、总参二部和社会部都报告,工作比较顺利!”

  “好!继续做工作,尽量和平解决,然后全力拔掉广西那个土匪窝子!”

  相比于第一个好消息,第二件事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第15军今天汇报,他们准备围歼当面国民党军队的计划失败。

  “截断浙闽通道,埋伏准备歼灭敌军主力,方案还是不错的,哪个方面出了问题?”

  “罗炳辉摆了一个口袋阵,被敌军识破了,被国民党牵着鼻子走,十万大军折腾了好些天,只吃了几千人,这是电报!这个王耀武还真是有两下子,不仅仅善于防守,对战机的把握同样很不错,竟然被他逃过了一劫!”

  谷雨皱着眉头接过电报,看了一会,想了想说道,“王耀武的51师,我记得参加了淞沪会战,而且还受命防守罗店,竟然已经恢复了战斗力?”

  “具体情况不了解,不过电报中说该师败而不乱,掩护撤退,没有被15军抓住机会!战后罗炳辉同志已经向中南军区请示处分!”

  “打仗哪有必胜的,处分就不必了!要总结教训,看看哪些地方做的不到位,未来可以整改嘛!”

  谷雨想了想说道,“这个王耀武,我印象中,看过他的资料,不过记得不太清楚,他是黄埔第三期的佼佼者,应该是第一个将军!兴昌,你有没有看过他的资料?”

  “谷书记,我看过,资料很详细!”在场的作战部副部长刘兴昌记性很好,他细致的说道,“王耀武是山东人,出身于普通农户,早年间曾经在天津做过杂活工人,也曾经当过店员,是工农出身。

  王耀武早年很有革命精神,违背家人的意愿,主动从天津前往广州,报考黄埔军校;入伍之后,在国民党军中表现很好,一路升迁为团长。

  宜黄之战出名后,很快被提升为直属于国民党军委会的精锐部队补充第一旅旅长,后来国民党扩编补充第一旅为51师,隶属于俞济时部,他也跟着坐上了51师师长。

  王耀武精明强干,很会做生意,开了好些工厂,但是他却并不贪腐,做生意的钱都用来打点关系,上下都打点周到,人称刀切豆腐面面光,所以升迁很快。”

  说到这里,刘兴昌笑着说道,“国民党将领中,善于做生意的不少,汤恩伯也很擅长做生意,王耀武可贵之处在于他从不贪污,他赚来的钱,甚至有不少贴补军队,为了提升战斗力,他还制定了一系列增进官兵关系的土政策……

  可以这么说,王耀武像做生意一样精心打理自己的部队,像对待客户一样处理上下左右关系,因此,得到官兵们的交口称赞和全力拥戴,他的51师战斗力比较强,不奇怪!”

  谷雨默默听完,下了评论,“此子既能指挥作战,又擅长治军,上下关系处理得很好,在传统军队中,属于典型的帅才,要想办法争取!

  这样的将领,眼光都很好,不会跟着蒋介石一条路走到黑的!连关麟征都没有走,他更不好把路走绝!

  中南军区敌工部和社会部想想办法,争取他起义!只要他愿意投诚起义,国民党给他师长,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军长,实职军长,表现好,集团军司令员也可以做!下面工作的同志,可以把我的承诺告诉他!只要愿意过来,立刻兑现!”

  谷雨说完,在电报中批示起来,毛泽东同志笑着说道,“这是千金买马骨?”

  “可以这么说,但更多的是珍惜人才!我军之中,能胜过罗炳辉同志的指挥员可不多!这样知道爱惜部下的将领,就算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是呀,国民党中确实有不少人才!”

  “这个人既然是商人作风,肯定很识时务,比那个好大喜功的胡宗南要强得多,可以树立为典型,以后也不至于变成祸害!”

  毛泽东同志想了想,点点头,同意了谷雨的决定,他接着说起了第三件事,那就是日本的动静。

  日军在热河失败之后,全军撤退,形成了一道新防线,但社会部在东北的同志汇报说,日军正在向沈阳增兵,日本人在北线新一轮攻势应该在准备当中。

  谷雨点点头,笑着说道,“老毛,鬼子的算盘都被你算中了!”

  毛泽东同志很满意,“也没有完全算中,日军在广东方向很可能会蠢蠢欲动!”

  “你不也早就算到了吗?”

  “哈哈哈!”

  毛泽东同志哈哈笑了起来,但很快就凝住了笑意,把一份很重要的电报交给谷雨,谷雨看完,叹了一口气,“这一天终于还是出现了!”

  就在今天,共产党国际代表团发来电报,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和一批将领被处决,作为政治家的谷雨和毛泽东早就知道这一天会出现,整顿了党内,必然会整顿军内,他们自然看得出来。

  毛泽东同志叹了一口气,“现在欧洲战云密布,在这个时候搞这种事情,真是让人担心呀!”

  “真要是打了很大的败仗,我们的价值就更明显了!”

  毛泽东一愣,谷雨微笑着说道,“老毛,我们从苏俄搞来的八十个项目,技术含量很低,甚至很多都是沙俄时期的技术,这样下去不行呀!若是有求于我们,我们才有希望得到更多的东西!还有外蒙问题该解决了……”

  毛泽东同志眼睛一亮,想了想说道,“接下来的察北战役一定要打好!打得越好,我们未来越主动!

  现在的问题是图哈切夫斯基出事,日本关东军再无后顾之忧!万一六十多万关东军蜂拥入关,我们的压力会很大!

  为了争取时间,我们在两广的战事要尽快,解决了敌主力后,应该可以抽调三个军北上,作为预备队,这样可以稍微放心一些!”

  “现在对粤系的分化进展较为顺利,只要粤系不出现大的抵抗,一到两个月内解决广东问题不大,不过不经过武力收复,广东未来的后遗症肯定不少!”

  “此一时,彼一时!以后要整顿,办法还是有的!”

  谷雨点点头,想了想说道,“从这一次淞沪战役来看,日军五个师团,打到后来后勤都出了问题,可见他们的海运能力是有限的!

  察北战役获胜之后,我们可以乘机对辽西走廊发动一次全面进攻,把七百里北宁线扒光,这样我们接下来的仗就好打了!”

  “这倒是不错的办法!可以一试!”

  谷雨点点头,“兴昌,作战部拿出一个方案来,先做一些准备!”

  随着总部研究决定,解放军第2军和第21军在解放武汉后,进发,会同回到株洲的第12军,再加上配属的补充旅,二十多万人,浩浩荡荡沿着铁路向南,两部加起来各型火炮上千门。

  武昌、长沙被解放时间不长,两广系在两地还有不少特务没有被清理,闻讯之后,陈济棠更加惧怕,在衡阳和宝庆的两个军都是战斗力强大的缅甸志愿军,陈济棠十分害怕,现在又来了三个军,这还怎么打。

  但再害怕,陈济棠也得打呀,他怎么也舍不得丢掉南天王的地位,想来想去,陈济棠又给主力第一军军长余汉谋发来电报,要求他一定要巩固韶关防线,绝不能丢失。

  表面憨厚的余大头看到电报后,有些烦躁的把电报丢到一边,丢他老母的,共产党在南方有上千门大炮,这可怎么防?,

  在心里,却把陈济棠祖宗十八代都操了,这是要逼死我呀,若是抵抗了,肯定会变成白崇禧第二,他可不想去修川藏公路!

  但如果不抵抗,鬼知道陈济棠会搞出什么,想来想去,余汉谋觉得该和张云逸派来的人好好谈一谈了,反正两家也已经谈过很多次了,再多一次没什么,看看对方什么出价……

  而此时在香港,在两党内拥有巨大影响力,但已经没有实力的张发奎与自己曾经的参谋长叶剑英同志正坐在一起,时隔多年未见,两人多少有些感慨。

  当年叶剑英同志把张发奎坑得很惨,以至于张发奎实力尽损,不过十年过去了,事实证明,叶剑英选择的一条光明大道。

  共产党内的高级将领在张发奎手下有太多太多,有的张发奎知道,有的张发奎不知道,听着叶剑英说出这些同志的情况,张发奎多有感慨。

  但张发奎最好奇的是率领共产党咸鱼翻身的谷百生,这个今年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到底是怎么做大到这一步的,有些事他不清楚,还是想请叶剑英说清楚。

  叶剑英同志把谷雨这些年的革命进程说了一番,张发奎感慨无比,“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了不得呀,一个比一个厉害……”

  感慨一番后,张发奎看着叶剑英,苦笑着说道,“剑英,说一句你不爱听的话,你党这个谷百生和蒋介石颇有相似之处,手腕太过厉害,我现在无兵无权,只想安稳度日,不想再招惹是非,你又何必找上门呢?”

  “向华兄,国难当头,您就坐在一边观看吗?”

  “我不过是一届莽夫,贵党向我这样的人多如牛毛,我听说希夷回到太原之后,只是被安排为工程兵副司令兼任工兵学校校长,排在一个无名小卒之后,根本带不了兵,他都带不了兵,更不要说我了!”

  “向华兄,希夷脱离我党几近十年,谷书记又没有经历过大革命,对很多事情不了解,他这样安排,还不够宽厚吗?

  至于你说的无名小卒,却是九一八之后,就奋战在抗日这一线,并在1932年初就在谷书记身边战斗的李宇明同志!”

  听叶剑英这么一说,张发奎脸色好转了一些,“原来如此!”

  见张发奎有些转变,叶剑英同志立刻发起了攻势,“你就眼睁睁看着粤军被陈济棠带到死胡同?粤军连以上军官之中,可有不少是您的旧部呀!”

  “贵党真准备让白健生去修路?白健生带兵打仗的能力,国内一流呀!贵党如此,也太不爱惜人才了!”

  “白崇禧不到黄河心不死,穷途末路,还要坚决抵抗,造成了武昌上下数千百姓死伤,不严厉惩处一番,武昌老百姓如何交代?要是人人都像他那样,一心打内战,国内如此内耗,还如何打鬼子?”

  张发奎摇摇头,“毕竟是难得的将才,略微薄惩也就够了!”

  叶剑英想了想,坦率说,“向华兄,您可能不知道谷书记的性格,他非常重制度,守信诺,说出的话一定会践行,白崇禧这条路修定了,入藏之路十分艰难,我党准备用五到十年修通,白崇禧以后五到十年,只会在川藏之间!”

  张发奎脸色稍变,有些玩味的说道,“说出的话一定会践行,那去东京阅兵呢?”

  “我党正在努力,谷书记的信心也很足!”

  张发奎抬头盯着叶剑英,叶剑英也盯着张发奎,“向华兄,想听一听,谷书记为什么会这么承诺吗?”

  “当然,我洗耳恭听!”

  叶剑英同志开始了娓娓道来,张发奎慢慢听着,本来还有些不以为然的表情,慢慢严肃起来,到了后来他瞪大了眼睛,站起身,不可思议的望着叶剑英,“剑英老弟,贵党都算得这么远了?”

  “谷书记是当代围棋国手,走一步,算五步、十步,要是他没有这样的眼光,我党也不至于有今天!九一八造成的东北混乱局面,若事先没有准备,我党绝无可能有那么大的收获!”

  张发奎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点点头,只听叶剑英同志笑着说道,“向华兄,中华复兴在即,你真得忍心坐在一边看吗?你真得不想去东京阅兵场吗?你真得愿意自己的旧部,变成国家的罪人吗?”

  张发奎的胸口激烈着起伏着,过了一会,他看着叶剑英说道,“剑英老弟,十年前,你整整骗了我三次,这一回不会再骗我了吧?”

  “向华兄,1927年是各为其主,为了共产党的革命大业,我不得不舍弃一些小义,但现在不同,为了抗日救国大业,也是为了过去粤军的袍泽,不至于走歪路,我以抗日联合政府外交部长的身份向您保证,我说得每一句话都是真的!”

  张发奎长出了一口气,“好,我就再信你一回,说吧,想让我做什么?”

  “陈济棠此人目光短浅,到这一次还想螳臂当车……,粤军投诚后,我党将把粤军整编为一个集团军,向华兄任总司令,不过按照我军惯例,粤军需有各级政委和政治部,以负责政治工作,如北伐时期一般!”

  “贵党愿意让我带兵?”

  “向华兄,谷书记心胸开阔,求贤若渴,对你的才干十分敬佩,当然想让你带兵,难道不想重现当年北伐时期的光荣吗?”

  张发奎脸上虽然有些犹豫,但对他十分了解的叶剑英同志知道,张发奎动心了,动心了就好,这样对粤军的瓦解也就容易多了!

  张发奎的资历太深,广东的粤军将领大多是他的老部下,有他出来喊话,李汉魂等人必然会靠拢我党,粤系分崩瓦解的速度必然会加快。

  至于说粤军编成一个集团军,嘿嘿,诉苦加三整三查之后,张发奎不要说拉走粤军,他能带走警卫员都不一定做得到……

  而与此同时,广东空军司令黄光锐正在阅读一封信,这是孙夫人写来的,孙夫人回忆了当年,黄光锐驾驶飞机载孙夫人上天的情景,又提到了国家的未来……

  黄光锐看着对面的陈济棠参谋长,同时又是石井兵工厂厂长何荦,何荦曾经救过很多地下党,也正在通过这层关系,孙夫人的信才传到了黄光锐手中。

  黄光锐摇摇头,“公卓兄,连你都不看好陈老总吗?”

  “外患如此严重,国内任然,对团结抗日甚为不利。现在大势已定,只有尽快解决两广事务,才可以一心抗日!

  光锐,于你个人而言,共产党爱惜人才,与海外华侨关系很好,你过去之后,必然可以大展才干,广东空军的飞行员要去的是热河、南京,不能再窝在广东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