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了桐柏盐碱矿之后,谷雨继续北上,为了安全着想,他乘坐的车厢挂靠在一列火车上,工作之余谷雨就会带上警卫出去走一走,虽然警卫局认为这样很不安全,但谷雨非常坚持,他也没办法。
作为党的第一书记,国家总理,谷雨的形象大家都知道,为了避免骚扰群众,随行的护士往往会给谷雨脸上抹点东西,贴上一个小胡子,简单打扮一番后,谷雨相当于老了十来岁,这样也不容易被人发现。
见到谷雨化妆之后,变了一个人,二十多岁的护士刘颖噗嗤一笑,然后又劝说道,“谷书记,您做了那么多大事,人民群众都十分感激,您又何苦..…
谷雨看着镜子,呵呵笑着说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假,但有些处于长期的政策,群众不是很能理解,我真要出现在他们面前了,他们未必敢说真话,化妆一下,交流起来,群众也没有负担,更愿意说真话!”
刘颖有些不理解,“您每天这么辛苦,克己奉公到了极点,群众怎么可能不理解?”
谷雨摇摇头,“世上的事情要都是这么简单就好了!谷雨对着身边的警卫刘元平说道,“老刘,这些天你都跟在我身边,听到看到了不少,我说得没错吧,不少群众当着我的面骂,还有咒我不得好死的,甚至骂我坏事做得太多了,怪不得生不出儿子!“
刘颖的脸色刷得就变了,恨恨的说道,“太过分了,怎么能这么骂人!“
刘元平憨厚的笑了笑,抓了抓头,“谷书记,有些群众的目光有些短浅,根本不知道...…”"
谷雨笑着摇摇头,“群众都是好群众,但咱们现在的条件太差了,老刘,你跟着我看了不少人家,大部分人家里没有几个月的粮食。
很多农民都家徒四壁,生存都成问题,哪里顾及太多,他们不是看不远,是不得不短浅呀!换位思考,我只能勉强裹腹,我的眼睛也只会看到眼前一丢丢,这是人的本性!”
说到这里,谷雨有些感慨地说道,“我们为了打仗,为了搞建设,收了那么多粮食,都是农民辛苦耕种的,被收上去能不心疼吗?骂我是应该的,不骂反而不正常!说实话,我不怕群众骂,就怕群众不敢说话,那才真正坏事了!”
刘元平微微出了一口气,“谷书记,您能这么想,真是我们国家的福气呀!”
谷雨微微叹了一口气,“现在有一些人喊什么谷总理万岁,把我捧得高高的,跟我说话,也总是顺着我说话,似乎我说一句,顶人家万万句,这都是瞎扯淡!
你们是我身边的同志,我是什么人,你们比谁都清楚,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时不时也会说错话、说傻话,我写得那些文章都要经过其他文笔好的同志润色,我能有今天,都是集体的功劳,根本没什么神奇!
你们是我身边的人,是真正的自己人,和一些人不一样,你们听到什么,都要大胆的向我反应,我要是不在,就跟容大姐反应,记住一定要说真话,我最讨厌说假话,一定要记住了!”
刘元平和刘颖两位同志连连点头,表态一定会说真话,谷雨满意的点点头,站起身,准备带着刘元平等几位警卫到前面车厢串门,准备听一听老百姓的评价。
想了想,他又弯下腰,从随身公文包中拿出了一小盒文具,笑着问道,“老刘,我记得你是洛阳周边的,马上到家了,这盒文具是你嫂子准备的,你带给我们家大侄子!”
刘元平连忙推辞,“谷书记,我怎么能收您的东西?”“我又不是给你的,是给大侄子的,收着!”
刘颖又在旁边说话,刘元平同志才激动着收了起来,谷雨笑着说道,“走吧!”
领导身边的同志非常特殊,他们天天能够看到领导,见得多了,自然知道领导都是普通人,这样的同志往往缺乏敬畏,一旦管束不严,很有可能无法无天。
谷雨虽然对关冠土P心-上竺理非常佩服,,但是对他的生活作风和对身边同志的管理非常佩服,
一直仿效周恩来同志的做法。
对调到身边的工作人员,谷雨对他们一向非常关心,平易近人。每一个同志调到谷雨身边后,他和容强夫妻俩肯定会在第一时间举行家宴招待他们,并请身边的工作人员一起作陪,大家十分平等的谈天说地,这既是对身边同志的尊重和关爱,也是打消他们的顾虑和担心。而在日常生活中,谷雨也对身边同志的生活十分关心,按照供给制,党内干部每天配2两大米,其余是粗粮,这一点谷雨和所有同志都一样,一些同志自然就很不适应。
所以谷雨总要问一问:“生活习惯吗?粗粮吃得惯吗?”一般来说,身边同志都会回答说:“谷书记吃得惯,我也吃得惯。"谷雨往往会说:“那可不一样,你刚从下面来,我们还是要实事求是嘛!”
对身边同志的家庭情况,谷雨也比较在意,刘元平家里还有年迈的父母,妻子生下二儿子后身体也不太好时,谷雨往往会提醒他给家里写信、寄钱,要是不够了,主动跟他说,他来解决,知道他文化程度低,又对他说:“有空时多学习,我让秘书来教你。”
一旦确定前往某地考察,他总会安排离得近的同志回乡探亲,也会让这些同志带点礼物回去,如果有空也会去身边同志的家里去走一走看一看,顺便了解一下情况。
刘元平的家他就去过一次,还和刘元平的家人合影留念,并且题字革命卫士,而众所周知的是,谷雨很不喜欢到处题字,但是对身边人,他十分愿意破例......
而身边工作人员过几年就会调换,谷雨一般都会满足他们的个人意愿,制度内能够照顾,都会照顾,同时要求他们多向他写信,工作、生活、家庭不管写什么都可以,要是有段时间没写,他还会让身边的同志去信问一问情况。
平易近人,备极关怀的另外一面是谷雨非常警惕,他必须尽可能了解身边人,避免一切可能的意外。有一次经常给他剃头的理发同志家里出了一点事情,谷雨闻讯后,立刻不让这个人理发,等到情况清楚了,才让这个人出现在身边,他经历过上海滩残酷的地下斗争,深知人心叵测,他不敢有任何侥幸.......
而对身边的女同志,谷雨也比较注意避嫌,一般不和她们单独相处,夫人不在身边时,除了两名护士,他都会把女同志从身边离开,一般不会见她们,而众所周知,谷雨身体很好,身边的女护士很难近他的身。
谷雨留学过苏俄,又是后世来客,可以说见多识广,对男女问题看得并不重,也不在乎那些流言蜚语,但他很清楚,这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度,在私生活上他必须注意。
她的妻子已经为他,为这个家庭付出非常多了,绝不能让她受到任何伤害,而一旦妻子受伤了,整个家庭就破碎了,两个女儿的未来很可能也受到影响。
斯大林破碎的家庭对联共布的事业,对他的子女造成的伤害有多大,再没有比谷雨更清楚了,必须为她们的未来着想,而要为他们的未来着想,最重要的是给她们一个温暖的家,家和万事兴,这句话任何时候都是对的!
同时私生活严谨,也是为身边的女同志着想,她们只是按照制度服务,都是要嫁人的,背着一个坏名声,就算嫁人了,也不会得到尊重,他可不想未来有人造谣,向首长战斗过的地方敬礼。
当然了,想法设法靠拢谷雨的人,并不仅仅是他身边的人,还有一些莺莺燕燕,不过谷雨的审美观比较特别,他更喜欢容强这样柔中带刚的传统女性,而这样的传统女性又怎么可能做下三滥的事情,这就为难一些人了,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谷雨的真正喜好。
即便谷雨在私生活上如此克制,也有人拿他私生活做文章,这是国人的天性,各种污蔑之词他也知道一些,但他在乎的是身边人,又不是那些居心叵测的人,身正不怕影子斜......
与此同时,谷雨也以身作则,绝不搞特殊化,他每一次出差,连晚上睡的被子,一直都是自带的,其他还有茶叶、水果、毛巾、牙膏等日常生活用品,尽量不给地方添麻烦,避免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到基层去,尤其到偏僻的农村搞调查研究,临近睡觉时,农村的老大爷、老大娘,或者年轻人,往往都能看到谷雨带来的很陈旧、但洗得很干净的被子,看完之后,都啧啧称奇!
谷雨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喜欢穿普通军装,但全身上下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他的衣服穿着,同我们许多老一辈的老人一样,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他的衣服破了,都是由容强负责修补的,前一段时间容强去了前线,刘元平整理衣服时发现,有一件衬衣的领子和袖口都破了,就找来针线,将这件衬衣缝补好了。
谷雨在换衣服时发现与以前补的不大一样,就问是谁补的,刘元平如实说:“是我补的!“谷雨对此很满意,还多次在其他秘书、警卫人员面前夸刘元平手艺好、肯动脑筋,还叫其他同志向刘元平学习,帮着他缝补一些衣服,嫂子太忙了.....
从太原到了武汉,进了城,待遇好了不少,身边的警卫秘书就给谷雨夫妻换了一床宾馆搬过来的席梦思,
想让他睡得舒服一些。
这是一件小事,没有人向谷雨汇报,谷雨晚上回到房间,发现床铺动过了,就问我们是怎么回事。那位警
卫秘书理直气壮地说:“换床垫是我提议、经过大家集体讨论决定的。都已经进城了,谷书记您还睡木板床,我们于心不忍。再说席梦思床垫也是饭店里换下来的,不是专门去购置的!”
谷雨没有接这位警卫秘书的话,而是以退为攻:“不换也行,那我就到饭店借房住!“说着就要往外走。刘元
平看到当时的情况,赶紧请容强出来帮忙处理这件事,幸好换下来的木板床还没有丢掉,10来分钟后,原先的木板床又被换了上去。
事后,谷雨还专门召集身边所有的工作人员开了一个会。他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讲:“我们革命是取得不小的胜利,但老百姓生活得怎么样,你们清楚不清楚?我为什么要睡这么好的床呢?
你们去看看我们的农民睡的是什么,工人睡的是什么。今后无论是谁,要为我改善生活条件,一定要经过我的同意。我不同意的,你们坚决不能搞!”
大家见谷雨神情这么严肃,语气这么坚定,一个个都低下了头。谷雨接着说:“我现在木板床睡得蛮好嘛!以前在东北打游击那会,哪来木板床啊!等老百姓生活真正改善了,我再改善也不迟!“
说到这里,谷雨斩钉截铁地说:“此事下不为例!一些同志刚过来,不晓得我家里的规矩,也要好好听听。”
为—张席梦思床垫而较真,这恐怕是白今中外伙—例吧!谷雨也知道自己这样做,有些刻意的忌忠,但谷雨更清楚,他松一口气,下面就能松五口气,十口气,最后是什么结局,两千年青史笔笔皆是!
谷雨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身边同志,也对他十分拥护,可以说做到了铁板一块,更不会出现前世那种,有人拿着他的批示给别人看这种事情发生,当然了,现在没有,不代表未来没有,到了这个位置,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搞这些东西,事实上很累,可谷雨也没有办法,他想不累,也许只能等到他真正退休才可能,现在不管多么累,他都会坚挺着,他要想避免未来的一些遗憾,必须这么做。
谷雨走得是平汉线,这趟列车上有不少人,他随机来到了一列车厢,看到有位商人身边有个空位,就走上前笑着问能不能让他走一下。
商人看谷雨一身解放军打扮,身边还带着几个人,当然很客气的让出了位子,谷雨连声道谢,然后自我介绍,他是洛阳军区后勤部的军官,叫张宇,又问商人的名字。
这位商人见谷雨一口山西话,眼睛一亮,立刻顺杆往上爬,“老乡呀,俺叫常万达,这位同志你是哪里人?”
“我祖上是祁县的,一直在朝阳经商,鬼子入侵热河那会,店被烧了,伙计也跑了,索性投了四路军,没想到当上了兵!”
常万达一直在北方混迹,自然知道鬼子入侵热河是1933年,在这个阶段加入四路军的,混得都不会很差,看张宇又带了好几位警卫,自然更加客气,甚至有些逢迎
解放军四大部,司令部负责作战,政治部负责政治工作,装备部负责各种枪炮、技术武器、车辆的维修保障等,真正与外界联系比较多的就是后勤部。
比如部队营房修建,又比如战时和平时各种民用物资、医药等等的采购,需求量巨大,虽然已经推行招标等制度,但部队后勤部的主观意愿非常重要,同等情况下,给谁不给谁,往往都是领导一句话的事情。
常万达一直在北方经商,不过这几年他的生意一直不行,前几年是天下大乱,大战频繁,经商自然不行,幸亏得了李文海的指点,低价出售了老家临汾的土地,又一直在河北,才没有戴上地主的帽子。
到了这两年,形势逐渐稳定下来了,共产党基本得了天下,但是常万达这样的传统晋商却遇到了天大的难题,他们传统的经营模式全部被共产党堵死了。
共产党对金融的管制非常严厉,随着摊子做大,共产党确定胜利银行为中央银行,专职管理大大小小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并且拥有唯一的货币发行权。
共产党又相继以山西银行,正太路银行,屯垦银行和盐业银行这四大行为基础,合并中中交农四大行的网点,成立了新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再加上以邮政储金业务为基础组建的邮政储蓄银行,此为五大全国性的国有行。
这五大国有银行,接受了胜利银行的商业业务,在全国各地设立营业网络,遍布城乡;共产党后来又相继绝对控股北五行,组建了北方联合银行,还有西南银行,中南银行等等地方性银行,这些银行往往被限定在某一个大区,短时间内不允许向其他地区发展。
为发展地方经济,共产党又允许各省和原来的私营银行、票号等成立一个个省级合作银行,并限定国有股在51%以上,至此一个遍布全国,包含央行、国有银行,国有控股银行,地方商业银行组成的金融网络遍布城乡。
在这种压倒性的国有和国有控股银行体系下,晋商各大票号自然举步维艰,共产党也不是强迫各大票号关门,而是要求他们改组为现代银行,并向央行胜利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
而一般私营中小银行的存款准备金高达30%以上,而且限定在原来区域,不得授权不允许扩张,这对于晋商票号而言是釜底抽薪,更大票号不得不重组合满足国家的规定。
这样一来,常万达只能把旗下的票号与河北合作银行合并,并争取了一丢丢股份,这一次合并,常万达并没有亏本,甚至还因为诚信很高,获得了一些溢价。传统票号经营都很困难,常万达能把票号卖到一笔好价钱,给下面的伙计一条出路,已经是很不错的选择了!
真正的问题是晋商传统的商贸业务,遇到了一个拦路猛虎,那就是遍布全国的供销社系统,米面粮油糖酒烟统统国家专营,违反者动辄劳改抄家,碰到这样霸道的政权,常万达也只能自认倒霉,各种百货粮油店肯定开不下去了,不得不主动关门......
票号和商贸业务不能玩,剩下一些小品种做还不如不做,现在真正赚钱的反而是保晋公司没有出售的那部分股票,虽然没有分红,1但区部力股小JT书,而且还在上涨,等到上市,吊力运1白'iw问题。
这个五金厂越做越大,两人花了不少心思,购买了不少机械,又专门从天津请了一批老师傅,一开始帮着国有
兵工厂加工零部件,去年竟然得到授权,成为轻机枪的指定生产商。
虽然国家给的米购价怡个同,—iIw一5却住数量大呀,眼看着利润越来越高,常万达和李文海都
坐不住了,都在想法设法的扩建工厂,李文海除了从国企淘宝以外,甚至跟着队伍一起跑到苏俄购买机床。
而常万达则到处吧,5版-0T2白十在厂子里的机械,个仪1伙化之相中名的江单,炮,甚至是火箭炮都能生产,而要想获得更多的订单,
各军区后勤部是必跑的.......
光跑订单还不够,要想生产各种武器,育才钢铁厂、乃至于各地的钢铁厂都的跑,太原、包头、重庆,还有刚刚开始出产电炉钢的株洲,他都跑了一圈联络感情,抢夺出厂的钢材。
虽然按照规定,各家工厂获得订单的同时,钢铁厂会配套相应的特钢,但特钢生产需要时间,早一天拿到手,早一天完成订单,很可能就可以赢得下一轮的订单,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还有正在筹备的股权交易中心,代县五金厂也要上市,为了得到更多的投资,常万达也需要跑一跑,找各地认识的商人请他们投资,获得的配资越多,代县五金厂可以采购的设备自然也越多....
谷雨和常万达聊了一段时间,自然清楚常万达已经从商业资本家转型为工业资本家,而这样的转型正是国家鼓励的,尤其是这个代县五金厂,更是中央有意打造的民企军工化典型。
代县五金厂从建立到现在没花国家一分钱,去年整整生产了1500挺轻机枪,而且质量上乘,很得部队的喜欢,其采用的各种设备并不先进,至少比同样生产该型武器的西北第二枪支厂的设备要差,所以总后结论是国有厂西北第二枪支厂必须改进。
按照总后制定的淘汰制,代县五金厂今年获得的订单是8000挺,翻了五倍还多,还获得了上市和优先供应原料的机会,成为该型武器最重要的生产厂之一。
与其相对应的是,西北第二枪支厂被减少订单,负责人被约谈,工建委和监委联合工作组上门,另外还有一个狠招,为了保证生产,国有厂的大部分设备和职工直接被租借给代县五金厂,国有职工更是职务派遣,由代县五金厂派人管理。
总部的处罚命令中说得很清楚,1938-1939年度,要是再没有改进,西北第二枪支厂将会被整体出售给代县五金厂,以确保该款武器的质量.......
这个处理方案是谷雨制定的,他明言告诉下面的同志,战争期间,一切以胜利为先,谁搞得好,国家就会扶持谁,不问公私。
此事一出,整个军工系统都震惊了,谁也不想成为西北第二枪支厂,不得不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谁也丢不起那个人,
常万达这段时间在外面跑,估计并不清楚总后和工建委的决定,从他们展现出来的积极主动性来看,谷雨就有些叹气,相应的国有企业才成立几年,竟然已经有了一些官僚主义毛病。
不过谷雨并没有和常万达聊这一块的话题,而是询问起了商业资本家的问题,是常万达一个人的问题,还是一大群人的问题,这件事非常重要。
聊了一会,果不其然,常万达的遭遇不是个人特殊遭遇,而是城市经商广泛遇到的问题,大家都支撑不下去了.....
谷雨听到这里,默默点头,然后说道,“国家要搞建设,只能压缩消费,消费少了,这些店面自然活不下去,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按照国家的指引,想法设法搞工业,这是民族商人唯一出头的机会!蒋先生,您的表率作用很关键呀!“
常万达苦笑,“张同志,工业可不是好办的!”“中央二中全会公报中鼓励地方创办五小工业,要论起来,贵司代县五金厂就是典型的五小工业,战时可以提升国防实力,和平时期可以转产生产各种农业器具,这样也可以增产粮食...…”
常万达眼前一亮,“原来怎么干,中央走就说了?”
“当然了,蒋先生,我党要做什么都会写得清清楚楚,您有空一定要好好钻研一下中央出版的各种报告,跟着中央走,一定能够赚到大钱!”
常万达连连点头,“一定,一定!”
共产党制定的各项政策核心内容就是压缩消费,尽可能把所有的资源用于工业化和战争,这必然会严重压制商业资本和小资产阶级的发展,这也意味着各个传统消费型城市和县城的必然衰败。
而这些城巿和县城的衰败,必然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失业,问题是相当多的人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根本不可能回到乡村,失业率高必然给共产党的城市治理带来大问题。
前世,共产党为了解决这些人的生计,不得不搞起了公私合营,说白了就是国家不顾效率,花费代价养着他们,普通的商店也就罢了,甚至于连理发店都被公私合营了。
而这样做的后果有多严重,从越来越苛刻的粮食统购统销就看得出来,说白了,就是割舍农民的利益喂养城市人口,问题是这些人并不是国家所需要的城市人口,后来实在没办法了,又搞起了上山下乡。
等到年轻人实在忍受不了上山下乡,只好又放回来,问题是这么多人就业怎么办?逼着国企接受,创办街道企业,还有就是著名的83年,一切一切都有其根源,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在这个时代,谷雨胆子小,或者说他多少有些良心,或者说他比谁都知道农村是他的基本盘,是他的下蛋金鸡,他不能对农民下狠手,那么他只能对不能创造工业财富的城市人口下手,逼着更多的人下乡,一些人不愿意下乡,硬要留在城里怎么办?
办法自然也有,过去对付农民入城的暂住证,可以给城市失业人群用!没有在党政军群机关和工商业企业任职,本身又不属于家属,一律办理暂住证,限定时间找到工作。
找不到,那就对不起,你必须离开城市,要是规定时间内没有走,国家不得不帮你找一份工作,广阔的大西北集中屯垦等着你......
就这样,在这趟列车上,谷雨又酝酿了一个被无数人骂得狗血淋头,整整骂了几十年的法规,而其起因则是与常万达的一番对话。
而就在谷雨与常万达聊天之际,在南京,日军的舰船冒着共产党炮兵和空军不断的袭击,装载着一批又一批日军离开了南京城,大部分日军顺利逃离,也有少量一些人被解放军的炮火击中,沉没在长江中。
而到了这个时候,日本人自然也不会带走那些没用的汉奸,在狠狠的抢夺了这些汉奸的财物,甚至是凌辱了汉奸的妻女后,包括周佛海、顾祝同在内的大小汉奸都被丢在了南京城。
而在日军主力撤离后,解放军迅速破城,被日本人祸害了将近两年的南京城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南京战役顺利结束。
战役结束后,解放军一边向上海外围靠拢,准备解放上海,与此同时,解放军也不断收敛被日本人祸害的同胞遗体,即便迫于共产党的压力,日本人没有搞出公开的屠戮,但各种死难者还是很多很多,一个个万人坑相继被发现......
发现这些之后,正在考察的谷雨,发来了一封电报,严厉惩处亲日汉奸,无论大小,周佛海、顾祝同等人在万人坑前被刺刀捅死,处决令下达的当天处决了上千人,然后是第二天,第三天,南京杀得人头滚滚.......
与此同时,无数人举家被发配新疆充边,南京城没过多久就空了一小半,共产党用极其坚决的态度,告诉国人,没有什么法不加众,想做汉奸,这就是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