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雍正年间,清王朝和苏俄签订了《恰克图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两国以恰克图河为界,河北恰克图划归俄国·清朝于河南建新市镇阿勒坦布拉格,作为中俄贸易地,汉名“买卖城”。
从此之后,恰克图和买卖城的贸易日益繁盛,嘉庆、道光以来,中国从恰克图输往俄国的商品是以茶叶为大宗,其业务皆为晋商所垄断。
此外,中国还向俄国出口丝绸、棉布、水果、瓷器、大米、蜡烛、大黄、姜、麝香等,而俄国向中国出口毛皮、纺织品、成衣、生革、皮革、工具、牛等货品。
20世纪初,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全线通车和中东铁路的修建使中俄贸易的重心转移到黑龙江,对恰克图互市产生了致命的影响。
不过随着东三省沦陷,中国共产党崛起,这条传统通道又一次繁荣起来,一开始的交易地点在二连,而随着解放军进军外蒙,转了一个圈之后,恰克图再次成为了两国的边贸核心城市。
中国国有供销社集团,组织起数之不尽的援苏物资,在恰克图交给苏俄,而苏俄也会将中国需要的铬镍、成品油等缺乏的物资发给中国。
除了国与国之间的大宗货物以外,中国的中小商人,尤其是晋商想尽办法,搞到了一些车皮,万里迢迢从国内运来一些并没有被归入国家管制的商品,甚至于连刚刚解放的天南出产的咖啡、腰果都有……
而对面的俄国商人,有的是苏俄政府组织的,有的则干脆是黑商,各种不知道哪里搞来的产品充斥在恰克图和买卖城,显得非常的繁荣,但却是一种相对比较畸形的繁荣。
当然这也不奇怪,中国解放外蒙时间太短,中苏两国高层都想不到买卖城都这么红火了,晋商的战斗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在两国领导人确定要会面后,两国迅速迅速整顿了一番,这种繁荣立刻变得荡然无存,一大堆不知死活的家伙被苏俄抓了起来。
中国这边公安部和社会部对买卖城的混乱相当震惊,虽然抓人不多,但买卖城的商家都被认真盘查了一番,这段时间自然交易不起来……
谷雨到达库伦后,听说斯大林摆谱还没有到恰克图,也不着急,而是留在库伦,听说了买卖城的整顿后,他不是很满意,苏俄整顿他们的,我们整顿什么,商人做生意不是合法的吗?你管他们怎么来的,我们又没有禁止走商。
谷雨要求外蒙书记乌兰夫和商业部长南汉宸两同志,这一次会面结束之后,立刻恢复互市,并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同时要多盖一些门面和仓库租给商人,一定要把中苏的边贸搞起来,越大越好……苏俄过来的人,不要管他们的身份,跟我们无关……
同时他告诉两人,与斯大林的会面结束后,他将首先在买卖城接见一些商人代表,你们可以准备起来,我要和他们好好谈一谈,听一听他们的心声。
他又叮嘱叶剑英,不要因噎废食,苏俄的特务机构就算有些渗透,也不要害怕,特务手段的作用很有限,根本翻不了天。
他要求工建委科技情报局通过这个市场,秘密求购一些我们想得到,但是苏俄不提供的高端工业品。国家方面走不通,这一块未必走不通……
斯大林时代,这条路也许走不通,但只要这一条秘密通道打开了,等到了后钢铁时代,尤其是古拉格的黑帮被放出来之后,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得到……越往后,得到的好东西越多……
未来不仅仅恰克图,两万里中苏边界,谷雨都要想办法建立一个个合法互市点,老毛子那边不允许,那就在中国这边开口子,对苏东的边贸意义深远,必须从一开始就布局。
叶剑英同志也是久历风雨的同志,立刻就听明白了谷雨的思路,连连点头,表示会配合地方做好相应的同志,既要充分利用好互市,又要保护好外蒙的安全。
接着谷雨开始听取乌兰夫同志的汇报,外蒙面积太过巨大,要想完全控制难度还是不小的,尤其是还要抓捕大批反动分子,又要组织移民,外蒙这半年可谓混乱不堪,这也是乌兰夫实在不放心,整顿买卖城的原因……谷书记绝不能出事。
不过这半年时间,确实收获很大,解放军所到之处,通过蒙族纵队的战士做联络,立刻摧毁各地的集体牧场,将所有的马牛羊分给外蒙牧民,并在各个喇嘛寺附近建立供销点。
而到了秋天,各个供销社通过以货易货的方式低价出售了一大批粮食、纺织品、盐等,从牧民手中交换了不少马牛羊,有力的支援了解放军的战斗。
解放军各部配合国安委的同志第一时间抓捕外蒙那个傀儡党和下属团组织成员,并进行了公开审判,凡是被指控有血债的一律枪毙,家属内迁。
罪犯家人直接分散安置在南方各个省份,由当地监管安排工作,罪行严重的直接流放到天南,老挝一带也有山区牧场……同时罪犯和直系家人的牧场自然也会被没收。
1942年根据中央计划,还留在唐努乌梁海的原住民全部迁走,换成内地过去的蒙汉退伍战士和牧民,当地原住民愿意前往苏俄的并不阻拦……
从1943年一直到1946年,外蒙地区开始移民,每年需迁徙十万人,最终完成外蒙五十万人的迁徙。牧民们可以带着马牛羊内迁,或是去新疆北疆,或是去内蒙甘肃青海,甚至是西藏,未来东北解放后,也会安排一些外蒙牧民。
外蒙省委将坚决执行中央的决策,保证完成迁徙任务,为保障内迁牧民权益,国家民委和各地供销社会拨出一大批物资,让这些牧民感受到国家的温暖安心迁徙,反正哪里放牧都是放牧……当然了,如果不愿意主动迁徙,蒙古军区只能镇压,并用火车把他们运到南方……
在枪毙反动分子,安排内迁牧民的同时,国家将收回的牧场重新分配给内蒙迁过来的蒙汉退伍战士、内蒙甘肃一带的汉族牧民,还有一批被调换到外蒙的王公贵族,而在这一轮调换中,这些王公贵族在内蒙的牧场被收回了大部分,代之以外蒙牧场。
而且外蒙牧场也被分成了好多块,这样一来,这些王公贵族名下的牧场就被分成了很多块,东西南北都有,王公贵族的狗腿子又被消灭光了,自然没办法管理。
所以王公贵族和家属平日住在北平即可,他们的牧场会由内外蒙几省安排地方代管,每年会分配给固定的收益,旱涝保收,就算遇到了白灾也不会有任何变化,保证王公贵族和家属们衣食无忧。
中央民委每年会安排王公贵族们和大大小小的活佛带着各种旗号仪仗,前往外蒙牧民所在地的黄教寺庙,广泛宣扬党的草原政策和宗教政策,告诉牧民们一定要爱党爱国爱教,让牧民们感受一番血脉高贵的同时,可以放心经营……
当然了,所有同志都知道,这是临时措施,等到这些外蒙牧民人人会说中文,普遍接受教授,这样的宣传将会逐渐减少,直到有一天取消……
当然了,要想办成如此大规模的迁徙,自然要求党对外蒙有非常强的控制能力,尤其是还要面对北方那头北极熊,即便北极熊被德国虎咬得不轻,但他们还是对外蒙虎视眈眈。
所以在外蒙目前沿着铁路线驻扎着第11、12两个集团军,三个骑兵纵队十五个骑兵旅,目前有12个驻扎在都在外蒙……其中唐努乌梁海驻扎着两个师和四个骑兵旅,这也有效的保证了党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彻底稳定了外蒙形势,各种匪患虽然还有一些,但已经基本解决。
不过这么多人驻扎在外蒙,尤其是现在天寒地冻,动辄暴雪成灾,气温低至零下几十度,所以过去几个月已经运送了不少物资,但能不能满足需要,还是不敢肯定,天气太糟糕了……
当然了,除了政治上的成就以外,在经济上也有不错的成就,在接管库伦后,外蒙省委根据缴获的各种矿产资料,立刻派同志前往各矿山视察,有些东西真是难以置信,外蒙竟然有那么多煤矿,还有很多很多国内缺少的大铜矿,甚至还有一个储量最起码几亿吨的富铁矿…….
这些已经开采的矿产,目前已经恢复了生产,目前外蒙省委正在和工建委商议加大生产力度……另外还有铁路勘探,不过现在气温太低,勘探不得不结束,不过从掌握的各种资料来看,从外蒙往新疆北疆修路,反而要容易不少……
谷雨点点头,说了一番鼓励的话,并对他们过去的贡献表示感谢,同时也告诉他们,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一定要乘着苏德战争这几年,完成外蒙的大整顿,这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而在主要干部离开后,警卫秘书王尚仁陪同着中央民工委外蒙特别专员夏曦同志过来汇报,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对这位犯下大错,但在外蒙又表现不错的干部,谷雨默默听完了汇报。
这才说道,“夏曦同志,你做得很好,比我想象得要好……外蒙问题差不多了,你可以收尾了!”
夏曦一愣,怎么会这么快?对这位看人眼神都有些与众不同,甚至有些让人疹得慌的同志,谷雨很坦率,“夏曦同志,只要有光明,就有黑暗,即便是我党治理天下,同样也有阴暗的地方,有些事情,不可避免,党也需要有人来做!
但这些事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必须因时因势而动,随时进行必要的调整,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服从三个有利于的衡量标准,这个道理我相信你现在应该明白了!
现在我们要和英美合作,争取他们的支援,就必须争取他们的好感,有些事就必须停下来,所以中央大规模减少了劳改营,广播报纸也开放了许多!而在边疆,我们也尊重黄教,甚至还认可了部分爱国王公的地位!
你消灭了外蒙的伪傀儡党和其各个分支机构,劳苦功高,但必须到此为止,普通牧民内迁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再抓人了!”
解释完之后,谷雨接着说道,“你们的工作性质非常特殊,接下来需要清理干净,外蒙工作期间产生的所有档案、记录和物品一律上交,不得有任何私留!
这件事你亲自主抓,记住,我不是要你处理人,是要做好收尾工作,把一些不该留下的东西收走,虽说雁过留声,有些东西留下不可避免,但该销毁的必须销毁!
接下来我会安排安全委的同志进行一次严格的复查,有些客观上难以避免的错误可以接受,但我绝不能接受你们故意犯错!”
说到这里,谷雨冷森森的说道,“夏曦同志,我必须提醒你,你和你下面的同志每天面对的都是各种阴暗面,一定要对党忠诚,这是你们的立身之本!
今天召见你,该说的不该说的,我都说了,希望你牢记于心,尤其是你,夏曦,你比谁都清楚,盯着你的人不少﹐你没有犯第三次错误的机会!”
夏曦,不,应该是夏曦微微出了一口气,谷雨说得严厉,但跟康生同志待久了,他也逐渐成熟了一些,心里很清楚,做他这一行的,怕得就是领导客客气气,那就麻烦了,说得严厉,恰恰是信任的表现。
他郑重的表态了一番,“是,谷书记,我一定牢记于心,认真做好收尾工作……”
“我们是同学,老毛和你关系也不错,你好好做,其他事情不用太在意……”
谈话结束,夏曦慢慢跟着秘书一起离开了,谷雨看着他的背影,多少有些头疼,有些事不得不做,但做了又有一屁股屎,怎么擦干净不仅是一个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天大的问题……
身处这个时代,很多事情的底线非常低,他不得不入乡随俗,有些做法简单粗暴了许多,但他很清楚,人民的底线是在不断提升的。
他并不是怕人知道,但是有些事情能擦干净,还是擦干净的好,就算擦不干净,也要有人来背,这个锅只能个人背,绝不能让党来背!
而且这个锅别人也背不了,只能他来背,反正他是债多不愁,未来等他退休前的讲话总结自己时,三七开一定要说上,也要说“为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了一些不得已的事情,请同志们原谅”这样的话。
这番话需要公开见报,就会给后来者留下一些政策调整的空间……这是很有必要的,任何一个政治家,但凡长期执政,必然会累积很多问题,他肯定也不例外……
谷雨莫名想起了赵藩《武侯祠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想到这里,他有些无奈的摇摇头,“攻心”哪有那么容易,毛主席攻了一辈子心,是什么结局?反倒是肉体消灭来得快,但这样干后遗症也大,一定要把握住分寸,绝不能上瘾﹐否决后患无穷,马上要见到的那位伟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恰克图是一个只有一万多人的小镇子,可以说毫不起眼﹐像样点的建筑物是两座东正教教堂,谷雨和斯大林会面的地方就在一座教堂之中。
今天34岁的谷雨穿着―身没有领章的解放军黄色棉布军装,不过天气太冷,他又在外面穿了一件深蓝色的呢子大衣﹐谷雨并没有留胡子,头发是板寸,根根竖起,显得比较年轻。
但谷雨身高一米八,加之东北游击期间经历过游击战争的锻炼,还经常和战士们拼刺刀,长期锻炼之下,已经一改过去有些柔和的形象,脸色微黑,显得高大威猛,气场十足,走起路来更是健步如飞,虎虎生风,一眼看过去就是一个硬汉,这也是谷雨有意构建的形象。
这个时代的中国,有太多人需要补钙,他到处派兵,本人又是一副武人的模样,就是要给外界这种刚健有力的形象,只有用铁和血重铸国魂,中国才能告别过去百年的蝇营狗苟!
而斯大林呢,个人形象并不好,完全可以用貌不惊人来形容,他身高一般,不超过一米六五,头发略带红色,已经有一些斑白,满脸的麻子,而且还有疤斑,右手还有些残疾,明显比左手瘦削,所以他总是藏着右手。
所以站在教堂门口的斯大林居高临下,看到谷雨在一群共产党同志的簇拥下,大步走了过来,见到谷雨是这样的形象,他的眉毛微蹙,见谷雨快要走到台阶前,他就刻意站着不动,而是看了一眼苏俄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莫洛托夫立刻走下台阶迎接……
谷雨见状,立刻停下不走,我就这么上去,岂不是在向你汇报工作,叶剑英同志立刻迎了上前,拦住了莫洛托夫同志,微笑着与他寒暄,但就是不让他来迎接谷雨。
斯大林居高临下,本来就有一些过分了,现在还站着不动,让谷雨走上前,这也太过分了一些……事实上,叶剑英同志并没有意识到,或者说意识到了,但并不想回忆,曾几何时,共产党的书记处书记见到莫洛托夫同志都要无比的恭敬……
见到谷雨如此,斯大林心中不快,不过他也知道当年使劲拍马屁的小弟已经今非昔比,而且现在的形势也确实不由人,要不然他也不会大冬天跑到恰克图这个边境小镇子,与谷雨会面。
斯大林只好无奈得缓慢的走了下来,而谷雨也放慢步子,慢慢走上台阶……两人一个从高处往下走,一个从低处往上走,在很多旁观者眼里,恰如过去十多年两国两党的命运……
终于两人站在教堂台阶中央,面对面,谷雨主动伸出手,—边伸手,一边笑着用俄语说道,“斯大林,很高兴能够再次见到您,看到您如此健康,我真心为苏俄人民高兴!”
斯大林一边端详着这个生机勃勃的年轻人,一边露出了一丝笑容,缓缓伸出了手,与身材高大的谷雨握在了一起,斯大林这才说道,“你们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您对中国人民的贡献很大,您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我们真诚地祝您健康!”
两人握手结束,一起走进了这个东正教教堂,两国其他党政高层则簇拥在周围,教堂内已经布置了一番,长长的办公桌两侧,谷雨和斯大林的椅子都比较大,可以坐得比较舒服,但其他人的作为就差一些了……
谷雨和斯大林相继坐下,其他同志也跟着坐了下来,开始了正式会谈,谷雨首先对苏俄在莫斯科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德国表示了恭喜,希望苏俄人民能够早日打败德国法西斯。
斯大林则同样对中国取得的胜利表示祝贺,并对解放军在苏德战场上的贡献表示了由衷的谢意,也希望中国早日击败日本法西斯,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更大的贡献云云。
互相说了两句客套话,谷雨这才用俄语说道,“为了更准确的表达清楚我说得每一句话,我需要说中文,我的俄文秘书徐齐邦同志翻译,如果翻译有什么问题,您的中文翻译也可以进行纠正!”
斯大林显然有些想不到,委婉得表示了不满,“您的俄语说的很出色……”
谷雨笑着说道,“很长一段时间不说了,已经忘记了太多的词汇……”
两人打了两句机锋,开始了正题,谷雨开门见山的开始了第一个话题,他告诉斯大林,他十分吃惊于苏德战场上三个中国集团军目前遭受到的惨重损失,有必要进行休整。
谷雨要求把损失极其严重,已经基本失去战斗力,正在就地休整的第7集团军立刻调回国,同时也将第7集团军的战斗经验,传授给国内的各个解放军,这对于提升解放军的战斗力非常重要。考虑到苏俄目前存在着数量巨大的的伤病员﹐相当一部分中国伤病员也有必要回国疗养……
另外两个集团军等到苏俄这一波反击结束后,先行调回后方休整,并根据两部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决定是就地休整,还是回国休整。
斯大林显然有些想不到谷雨第一个问题竟然是中国军队的休整问题,这三个中国集团军,尤其是担负图拉方向防守任务的第7集团军打到最后,一个师能剩下一个团就算是很不错了,中国人要求调回国休整,并向国内的部队传授对德作战经验,理由光明正大,他没有任何理由反驳谷雨。
想了想,斯大林很爽快的表示了赞同,并告诉谷雨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安排列车,将第七集团军这一批保卫共产主义的革命志士送回中国休整。
说完之后,斯大林又试探的问起了中国什么时候增派新的集团军,谷雨想了想说道,“通过这一次图拉方向的战役,我们发现解放军各部还存在着不小的缺陷,要想更好的帮助苏俄同志,各部需要进行三到六个月的专项训练,并对原来的装备和建制进行必要的调整!
另外未来半年,我们要在北线和南线对日军发动一连串攻势,以减缓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加之按照美方的要求,需要向澳大利亚派出多个集团军……”
谷雨的意思很清楚,接下来的半年中国军队需要向美国增兵,又要进攻东北和中南半岛,加之各部要进行调整,所以半年之内他不准备增兵,增兵也要等到半年之后。
斯大林多么聪明的人,立刻明白过来,谷雨派兵的重点不是苏俄,甚至他看到解放军损失很大,十分心疼,就找了一个理由把兵调回来,当然了他也没有把话说绝,增兵也要在半年后,但鬼知道到底是什么时候。
对此斯大林当然非常不爽,他过来是想让中国出兵的﹐结果不仅不出兵,还想把兵调回去……虽然斯大林的理智告诉他,如果他是谷雨,他也会这样选择,毕竟英美的租借物资太香了,毕竟进攻中南地区的殖民地完全可以获得更多的好处……
但斯大林现在必须让中国出兵,正在进行的莫斯科大反击,与前世不同,德军虽然确实快不行了,但还有一口气﹐凭借着这口气,德军虽然被打退了,但并没有和前世那样差点崩溃,换句话说,德军确实在退,但这种退相对有节奏。
事实上,苏军原来计划再等半个月到一个月,那个时候德军就会彻底攻不动,不过也许是尝到了秋天雨季那一次休整的好处,德军发现在寒冷的俄罗斯冬天,攻击越来越困难时,前线德军将领们又想再休整一段时间,等待补给上来……
为了让希特勒同意,前线德军将领在一番诉苦后,根据中国集团军增援的速度,告诉希特勒拥有庞大人力的中国,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把一个个集团军送到莫斯科,他们的防御能力相当不错,咱们还是缓一缓,歇口气,绝不能心急。
也许是蝴蝶效应,希特勒选择了同意,碰到这种稳扎稳打的对手,苏军也是头疼无比,只能下令提前进攻,要是等德军人休整一番,稳定住战线,苏军的麻烦更大。
再说了,苏军能够调动的部队已经差不多了,百万大军每一天的消耗巨大,再不反击要等到什么时候?所以苏军无奈得选择了进攻,而过去一个月的进攻,苏军虽然打退了德军,并消灭了不少德军,但苏军的损失同样巨大。
此时苏军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见好就收,谨慎一些,我们已经把德国人打退了一百多公里,差不多了,不能再进攻了,该休整了;一种是胆子比较大,认为只要有更多的力量猛攻,德军必须会重演当年法军的崩溃!
斯大林更多的是持有第二个观点,他未必认为德军会立刻崩溃,但莫斯科的寒冬还没有结束,完全可以加大攻势﹖给德国人更多大的压力。
这种判断不算有错,确实有不少前线德军出现了混乱,希特勒虽然没有和前世一样一口气撤销几十位将军的职务,但也撤销了不少人的职务,包括一直打不动图拉的古德里安。
问题是此时的苏军力量也很有限,这也是他屈尊与谷雨会面的原因,希望可以获得更多的中国集团军,当然他也知道运输能力有限,但他的如意算盘是搞来更多的中国集团军,三个太少,最起码也要有8-10个,毕竟中国有40个集团军,而一旦中国出兵较多,就相当于被套牢了,他们只会不断增兵……
所以他强忍着怒气告诉谷雨德军离丽渍已经个选了,只要再加把劲,就能获得胜利,让德国人重演拿破仑当年的天败……-他乐观的告诉谷雨,只要再有一年时同,找1流与以打到柏林,你不是要设备和技术人员吗,到时候我会给你一大块地区,随你怎么折腾!
谷雨耐心的听完,见斯大林只是拿出空头筹码,还一点实在的东西都不提,谷雨自然更下定了决心要撤车,1他3刻摇摇头,他直言不讳的说道,“钢铁问态,打北1心o1风现实,拥有大半个欧洲的德军还很强大,绝非手故巴2u,他们现在即便一时失败了,但败而不溃,还有非常强大的力
量,这是我党最杰出的将军之一彭德怀同志的判断,我相信他!”
说到这里,谷雨很“耿直”的劝说道,“斯大林,我们是政治家,并不是出色的军人!我们应该做的是指出一个目标,然后提供最好的工作环境给最出色的将军,而不是代替他们指挥,这是我过去十年最大的成功心得之一!”
虽然对谷雨不满,但听到谷雨的耿直之言后,斯大林却慢慢冷静下来,过去半年这一类的教训太多了,他不得不冷静,而对面这个年轻中国人也确实有资格忠告他,“谷雨同志,您也认为目前的反攻差不多了吗?”
“乘着严寒,或许可以再攻击一段时间,但您必须注意到德军的补给线缩短了,增援更快了,而您这一边,恰恰相反,更危险的是,您的手中已经没有足够的有生力量,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说到这里,谷雨半解释半是劝说道,“只有准备好了,才能获得更大的胜利!您已经有了一批靠谱的将军,也已经有了无数英勇的将士,三个五年计划的成功,让您拥有比德军更多更好的现代装备,您的军队现在真正缺少的只是磨合的时间,您完全可以耐心一些!”
这是谷雨的真心话,苏德战场中斯大林的指挥,除了初期一连串微操失败后,后来他的错误,基本都是因为太急﹖莫斯科战役最后阶段太急,结果毁掉了几个集团军,还造就了一个著名的叛徒;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都是因为太急……
等到斯大林终于憋住气了,苏军一路高歌猛进,十次打击,一年多一点时间就冲到了柏林……虽然这么说有些过分,有些错误不是斯大林自己犯得,但如果不是他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手下的将军也不会被逼成那样!当然这也不能太怪他,德国人在苏俄的土地上做得太过分了,他着急也不奇怪!
斯大林沉默了一会,这才微微有些沙哑的问道,“谷雨同志,如果您是我,您会怎么做?”
“如果我是您,我会把战争交给前线最值得信任的将军指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督促后勤生产等比较熟悉的领域!”
斯大林想了想,摇摇头,“谷同志,我不是您,苏俄也不是中国,有些事我不得不管!”
谷雨点点头,“我完全可以理解您的苦衷!”
此时完全冷静下来的斯大林,也知道有些事难以挽回,微笑着说道,“您可以分阶段从前线撤走您的军队完成必要的休整,至于什么时候增加新的援军,由您决定。
无论任何,苏俄人民都非常感谢中国人民在关键时刻的无私帮助;无论如何,伟大的苏俄人民都绝对可以击败残暴的德国法西斯!不管有没有外援!”
斯大林最后一句话多少有些怨气,不过喜怒不形于色的他能够当面说出来,反而有些诚意,所以谷雨的态度也很诚恳,
“斯大林,我在苏俄学习和成长,我非常了解苏俄人民的勇气,我也坚定的相信伟大的苏俄在您的领导下,必将战胜德国法西斯!这一点我从来都没有怀疑过!”
谷雨微微顿了顿,接着说道,“《二十六国宣言》说得非常清楚,各国将使用全部战争资源共同打败德、日、意轴心国及其仆从国,决不单独与敌国媾和,作为签字国之一,中国也将全力遵守宣言!
所以您完全不用担心我国协助贵国抗击德国法西斯的诚意,但中国军队必须得到更多的加强,增加足够的现代装备﹐并加以训练,这一点也请您理解……”
谷雨根本不在意斯大林爽不爽,中国这一次出兵,主要还是救急,怕德国人真得推到了莫斯科,同时增大筹码,尽快促成中苏工业联营,这两个大目标已经实现,自然要把兵撤回来休整!
苏德战争还有的打,而且到了第二年苏军的战略和战术也还不是很成熟,就算是学习,也不是时候,这会增兵,一不小心就被德军合围,上半年还是缩回来休整比较好。
至于第二轮派兵,他也确实没有晃点斯大林,该派的兵还是要派的,他不知道这个位面会不会出现斯大林格勒大会战,但不管怎么说到了下半年,苏俄大概率又是风声鹤唳,那会出兵,才是雪中送炭,也方便开条件不是……
就在谷雨侃侃而谈之际,一直对他的发言十分留心的莫洛托夫同志注意到,自始至终,谷雨的谈话中没有一句提到“共产主义友谊”、“国际主义精神”等等,这意味着什么﹐莫洛托夫同志很清楚。
再联系上会谈前谷雨的举动,很明显在中国同志眼里,中苏关系,与中美关系,中英关系是一样的,中国的派兵、中苏工业合作等等,一切都是利益往来!
外交上讲究对等,所以谷雨才非常在意对等,中国如此﹐苏俄自当如此,莫洛托夫同志反而觉得心里轻松了许多,他对处理这种关系比较熟悉,完全可以锱铢必较!还是这样好,比以前那种模式好处理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