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91章变化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5600 2025-05-12 15:06

  谷雨这个人念旧,对于老朋友总是如此,他最终还是没让阿尔希波夫难做,给了他一个好消息,虽然这是早就计划好的事情,但他一过来就得到消息,钢铁同志对他的看法肯定会好一些。

  吃完了饭,送走了阿尔希波夫之后,谷雨心情很好,笑着对周恩来同志说道,“老吴,耀庆,接下来谈判的时候,不要让阿尔希波夫同志太过为难,我们能有今天,他率领的顾问团起了不少作用!”

  周恩来同志无奈的摇摇头,“即便我们做了一些让步,钢铁同志也不会满意的!”

  “等时间一长,钢铁同志就会知道我们处在中立,对他们的帮助比靠边站更有利!都到这一步了,还想拴住我们,我又不傻,怎么可能上当!”

  说完,谷雨把手握紧了,然后松开,“苏俄的做法是拴得紧紧的,以为这样,什么都能抓住,但有一利,必有一弊﹐拴得紧紧的也容易被牵连,有什么破事还会被牵扯到!

  他这么做我也能理解,我们敢放飞不管,是有底气的,不管怎么放飞,都会有一根线连着,这根线由很多根丝组成,这些丝是中国在周边两千年的积威,是无数华人华侨,是横扫周边的武功,是占尽周边战略要地的地缘优势……

  钢铁同志没有我们那么多条丝,他不得不拴得紧紧的,但怎么拴是有讲究的,有的地方必须拴紧,有的地方就应该松,有的地方甚至不应该拴……”

  周恩来叹了一口气,“这一次,钢铁同志多少有些无奈﹐他对南共的控制力如果强一些,反而没这么多问题!”

  “南斯拉夫除了贝尔格莱德是苏俄解放的,其他地区都是南共解放的,他凭什么控制南共,既然没有控制力,就要防范被牵连,他本来就不应该拴住南共!

  南共一直在扩军备战,他又不是不知道,如果他一开始撇清关系,又何来今天的被动,说到底还是太贪了,得陇望蜀,既想控制南共,又想扩大地盘,结果反而被铁托利用了!

  现在好了,美国一巴掌抽过来了,他上又不敢上,可又不能让南共失败,接下来够他忙得,一不小心,虎皮被掀翻了,整个东欧就要出问题!”

  “不会这么严重吧!”

  “这一关不好过的,手里没有原子弹,没有底气呀!”

  谷雨摇摇头,“就算有了核武器,他也不敢动的,苏俄哪里还敢再死人!

  别看铁托现在进展迅速,但他就那么点实力,美国人只要舍得投入,他被打回去,甚至变成流亡政府,不过是几个月的事情。

  幸运的是,南斯拉夫南北到处都是山地,打一打游击战还是可以拖很久的,接下来就看铁托的本事了,他如果有本事拖上一两年,还有转圜的希望! ”

  “铁托的能力还是不错的,挺上一两年应该还是可以的!”

  “南斯拉夫内部各种矛盾不小,他能压制住,还有希望;压制不住,就难了!”说完,谷雨晃晃脑袋,“我也希望他能挺过去,拖得时间越长越好,美国太强了,要是不放放血,我们的日子不好过呀!”

  “谷书记,缅甸那边是不是再考虑一下?”

  “老吴,有时候该动手就一定要动手,错过了,就没有第二次机会了,就算为此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你放心吧,一旦美国被南斯拉夫牵制住,肯定会有很多事情,到时候我们在印度搞得那些事,不会很显眼的,就像印尼一样,现在还有几个人提?”

  “话虽如此,还是小心一些好!最好还是等到美国陆军出现在南斯拉夫比较好!”

  谷雨点点头,“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说到这里,谷雨呵呵笑了起来,“南斯拉夫能撑多久,那是钢铁同志考虑的内容,跟我们无关,以他的能力,就算南斯拉夫丢了,他也能稳住东欧,我们还是想想其他的!

  这打起了仗,欧洲成了热点,找1I上了以文心人1,而且这粮食、橡胶、各种战略物资总该涨涨价吧,咱们可以

  乘机多出一些,好好补一补财政上的窟窿……”

  顿了顿,谷雨又敲了敲脑袋,“等到美国银行家过来了﹐跟他们商议一下,一些美军需要的军事物资,也可以问我们买嘛,绝对比美国自己的便宜,只要能换来美元,亏本我们也卖!

  还有钢铁同志那边,美国人过来了,短时间内不敢裁军,国内建设需要人,咱们再从国内给他们送一两百万人过去﹐就算赚得少一些,这么多人,也能换到不少东西,谈判的时候,这一点一定要提到,咱们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是太多了﹐得想办法组织出去赚外快!”

  谷雨刚刚还在担心钢铁同志,转眼就在算小账,周恩来同志多少有些无语,不过他也理解这两年谷雨的压力,内有一五计划的种种不顺,外有美国人的步步紧逼,现在形势好转了,能不松一口气吗?

  同样松一口气的还有中国的老冤家高卢雄鸡,整个40年代简直是法国人的灾难,被德国人欺负也就算了,现在竟然沦落到被中国欺负,甚至还被中国抢劫了多处法国的核心企业,那种痛是外人难以理解的。

  巨大的羞辱感让法国人抓狂,一边欺负国内那些与德国人有染的妇女,重振雄风;一边则把一肚子火发泄到殖民地头上,宁愿冒着得罪英美的风险,也要打下去!

  这两年中国一直嘀嘀咕咕,美国人则乘机不断叽歪,搞得法国人毫无办法,现在好了,美国人在南斯拉夫动手了,巴尔干是什么地方,法国人能不清楚吗?美国人踩进来,想再拔出来那是难比登天!

  所以法国人一面积极响应美国联合出兵的号召,答应首批派出一千多人,组成一个法国营参战,以讨好美国人。

  一面则向美国提出了条件,雄鸡现在日子不好过呀,你们的军事订单多给一些呀,让工厂赶紧复工!工人有了工作,法共想闹腾,力量也是有限!

  美国很慷慨的答应了,一边告诉法国人,我们正准备给你们支援,你们放心快了;然后迅速给了法国的雷诺汽车五千辆卡车的订单,用于就近支援南斯拉夫。

  法国的位置非常棒,从马赛出来的货物可以通过地中海﹐直接运到南斯拉夫和希腊,美国人不用头疼,从国内运输

  甚至于殖民地问题,美国也不再逼迫,只是要求法国人在稳定住局势后,要成立一个法国主导的自治政府,要给予美国企业同等的机会!

  美国人这样想,也是借鉴印尼的做法,谷雨对印尼民族政府未来做法的判断,引起了美国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如果一个个殖民地独立之后,为了驱逐殖民者,转而投奔苏俄的怀抱,那这样的独立还不如不独立!

  随着美国人让步,美法关系迅速走近,同样走近的还有美国和意大利的关系,美国和瑞士的关系,美国决定减轻对意大利和瑞士的惩罚,让意大利和瑞士为美国提供军事物资……

  相比于那些可以发战争财的国家,大英帝国是既喜悦又悲伤,喜悦的是,美国人终于上阵了,大英不用独立支撑巴尔干,可以有效地消耗美国人,为大英的恢复争取时间。

  悲伤的是,为了让美国人上阵,英国不得不同意美国海军已经进驻克里特岛的苏扎湾,就这样,大英帝国开始向美国移交霸权,放弃了东地中海和巴尔干,沦为了配角,而随着克里特岛逐渐转手,美国贪婪的目光又看向了埃及!

  而此时的埃及形势也不是很乐观,埃及CP的力量似乎突然间强大起来,不断对外发出一连串激进主张,还时不时袭击驻扎在运河区的英国军队。

  埃及CP以前还支持犹太人,到了1946年下半年,改成主张和平,共同驱逐帝国主义,时间一长,埃及人对苏俄和CP的支持越来越多。

  看到这—幕,不要说英国人发慌,夫国人也伺有己,英美谈判时,美国人提到了几句,要英国人注意,不要后院

  起火,要是埃及出了问题,这个仗就不好打了,美国人看起来是提醒,但英国知道,如果埃及真得爆发了革命,英国就真得不好办了。

  此时此刻,捉襟见肘的大英帝国越发觉得给埃及人找点事情是很有必要的,虽然碍于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英国人没办法支持犹太人,但两面三刀的英国人找到了犹太复国组织,表示大英已经想清楚了,不再阻拦了,可以给你们一些支持……

  在二战中受创严重的犹太人非常幸福,也已经为犹太国的建立做了不少的准备,在战争中,上万名在华的犹太人接受了军事训练,还成立了两个犹太团,配合中国人在非洲和欧洲作战,虽然有一些人牺牲,但犹太人却乘机建立起了自己的武装力量。

  而在东线,—大批经历过残酷苏德战争的犹太人,也已经退役,前往巴勒斯坦,这些人又提供了犹太人急需的指挥官,至此犹太军队的训练步入正轨。

  虽然犹太人还没有足够的武器,但这么多国家,等到犹太国成立,总有愿意出售武器的,犹太人倒也不是很担心。

  要想建国除了有军队,还要有钱,此时的犹太复国组织还是很有钱的,美国就有不少人愿意捐赠,而随着英国人的态度转变,二战四大国全部支持,而法国在叙利亚大打出手又得罪了阿拉伯人,换句话说,五大国都支持犹太人。

  所以犹太人以满腔的热情等待着联合国的仲裁,他们知道这一次建国的希望终于有可能实现了,此时围绕着巴勒斯坦有三个方案,一是巴勒斯坦分割案,即巴以分别建国;二是巴勒斯坦联邦法案,即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联合建立一个联邦国家;三就是中国和沙特提出的换地法案,即阿拉伯人搬家,大英给块地盘。

  三个方案中,犹太人最喜欢的是第三个方案,阿拉伯人搬家这样他们可以有更多的地盘,他们支持第一法案,但拒绝第二法案。

  大英对第三方案倒没有坚决反对,大英的殖民地多得很,搞一群阿拉伯人去非洲也不是什么坏事,不过阿拉伯人则对这三个法案都不满意。

  巴勒斯坦是阿拉伯人的地盘,怎么能跟以色列人分享,怎么能搬家呢,要搬家也是犹太人,为此提议的中国和沙特都被骂得不清,尤其是沙特,你是阿拉伯兄弟吗?竟然出这样的嫂主意!

  塞萨尔亲王费力不讨好,仔细解释一番,才没有伤和气,不过他却非常高兴,正好可以以此为理由,不掺和巴勒斯坦的事情,我已经尽力了,以后不能什么破事都找我了吧……

  既然第三方案不行,第二方案又不现实,那么只能是第一方案,所以1946年下半年,联合国派出了一个实地调查委员会,调查了几个月,恰好在1947年初拿出了方案。

  而就在此时,南斯拉夫战争中第一场硬碰硬开始了,此前一直处在进攻状态,打得王国军队不断溃退的南共人民军遭受到了挫折。

  随着美军赤裸裸的干预,甚至于连续轰炸南共武装,铁托很清楚,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开始连续发动猛攻。

  不过这一次铁托并没有实现战略目的,原因很简单,南斯拉夫的地形很特别,北方是平原,南方是高地,只有沿海有很少的平原。

  南共在战争中贡献大,控制了北方所有的平原还有平原周围的山地,人口众多,实力远强于王国政府,王国军队虽然混乱,但还是构建了不少堡垒,以保卫沿海核心区,而南共要想进攻,就那么几条通道。

  一开始,王国政府的那些军阀们看不到希望,不断溃败﹐南共甚至没费多少代价,就拿下了萨拉热窝这样的战略要

  地,但美国人出马之后,形势陡变,土国以府P的牛队到会了,又有美国源源不断运过来的物资,这帮人胆量大了一

  些,开始利用这些堡垒,不断抵抗。

  南共在二战中,虽然表现很好,但以游击作战为主的南共缺乏大兵团作战经验,虽然有规模不小的炮兵,但攻坚经验很一般,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进展速度慢了下来,越慢越着急,人民军的一个错误接着一个错误。

  不仅没有迅速迅速打到斯普利特,反而被美国人丢下的一颗又一颗炸弹炸得损失惨重,多门苏俄买到的坦克、大炮被炸毁不说,萨拉热窝的后勤仓库也被美国飞机端了,铁托心疼得不得了。

  而从克罗地亚沿海公路方向的进攻,又被美国飞机轰炸,无法进行,随着两路南军主力进攻速度的缓慢,美国人的信心更足,轰炸更加频繁。

  眼看着一天天损失变大,铁托再一次向苏俄提出空军掩护,不过钢铁同志并没有理睬他,此时苏美两国已经开始了秘密联系,苏俄答应会想办法阻挡南共,但美国不得侵入南共的地盘。

  钢铁同志想得很好,但他忘记了能战方能和,铁托在战场上的表现不是很好,美国人对南共变得非常轻视,虽然倒不至于瞧不起苏军,但是美国人对自己的空地一体化的自信又加深了一层。

  虽然此时的美国政府制定的目标是保卫王国政府,并不愿意北上,担心惹出了苏俄,真打起来又不好收场,但美国人又需要渲染紧张气氛,整合西欧各国,所以美国人在谈判桌上,就不那么着急,拖着就是,着急的又不是美国人。

  而与此同时,随着一支支西方军队集中在斯普利特,王国政府已经确定不会崩溃,此时前线美军指挥官克拉克上将就有些想法了。

  作为美国陆军无能的典范,克拉克在意大利战役中每天龟步前进,还被中国元帅徐达三抢在前面夺取了罗马,可谓丢人现眼。

  不过谁让他和马歇尔关系不错,而且在外交上还算有点本事,所以这一次又得到了机会,让他担任地面部队的司令官,虽然此时的地面部队加起来还不到一万人,但对面的南共也不行呀,狠狠揍一顿南共,大涨士气,扫一扫过去的臭名多好呀!

  所以就在1月下旬,克拉克组织了一个七千人的混合支队,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向北发动了进攻,与人民军连续激烈交战,这场正面厮杀,战斗力相对有限的南共没有挡住。

  铁托不是某个愣头青,倒没有硬撑着继续进攻,而是改变了策略,他不再着急攻打斯普利特,而是以夺取广大的山地为主,而在正面战场上,铁托也是节节后退,不与美军硬扛,甚至做好了放弃萨拉热窝的准备。

  也就是说,南共改变了原来急攻的方案,改为打擅长的游击战、运动战和消耗战了,就当是南斯拉夫人民反德战争再打几年。

  美国人对此,倒没有什么感觉,他们还在向萨拉热窝进攻,克拉克大败南共,大涨了威风,又是召开记者招待会,又是到前线视察,出尽了威风,这下子钢铁同志不爽了!

  美国人到底什么意思,竟然一边和我谈判,一边派兵进攻南共,美国人当苏俄是什么?真当苏俄能有今天,是天上掉下来了!

  钢铁同志也改变了想法,既然美国人没有诚意,那就在南斯拉夫好好较量一番,他还就不信了,美国人还真能在巴尔干占据优势。

  钢铁同志不仅仅决定增援南共,他还想起了希腊,反正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赶,已经到了这一步,不碰一碰是不行了!

  随着钢铁同志改变主意,他开始增加对南共的支援,拉沃契金设计局的得意产品拉-9战斗机被送到了南斯拉夫,以提升南斯拉夫空军的战斗力。

  与此同时,他也迅速答应了中国方面的要求,帮助中国实现对图4的完成国产化,以交换共同开发尼恩发动机,就算亏大了,钢铁同志也答应下来!无论如何,苏俄红军必须尽快制造出能够实战的喷气飞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