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钢铁同志刻意选择的一个人畜无害、滑稽可笑的平衡角色,阴差阳错之下,竟然成为了苏共最高领导人,虽然现在还是集体领导,但赫鲁晓夫外有苏军的支持,内控制了安全部门,又有中央和地方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位置已经基本坐稳了……
这一年来,赫鲁晓夫和马林科夫的不断碰撞中,莫洛托夫也在不断观察赫鲁晓夫做一把手的表现,他发现赫鲁晓夫拥有他和卡冈诺维奇、米高扬这些钢铁同志的近卫军所没有的胆略和决断。
表面看起来,赫鲁晓夫滑稽可笑,没有任何领袖气质,但这个人除了拥有非凡的执行力以外,还敢作敢当,串联主席团成员和军队元帅对付贝利亚的是他;力排众议在中亚开荒的是他;冒险给中国巨额援助的也是他。
相比于赫鲁晓夫,不管是马林科夫,还是他自己,亦或是其他人,都缺乏那种大胆做事的魄力,做事总是犹犹豫豫。
莫洛托夫知道,他们这些人在中央待得太久了,只能围绕着钢铁同志做事,时间一长,决断力大为下降,而赫鲁晓夫长期在乌克兰,除了锻炼出了极强的执行力以外,也必须有坚定的决断力,要不然压不住那么大的乌克兰。
所以赫鲁晓夫的上位看起来是偶然,但却有一定的必然性,莫洛托夫看明白了这一点,自然也支持赫鲁晓夫的领导,但与此同时,莫洛托夫又十分担心的发现这个人十分缺乏那个位置所必须的沉稳,不仅莽撞,而且善变。
一个莽撞善变的最高领导人,每每想起来,莫洛托夫就揪心,谁都能善变,最高领导人绝不能善变,他都不知道在赫鲁晓夫的率领下,苏俄这条大船会驶向何方?时代大浪不断颠簸,苏俄这条大船可不能乱了航向呀!
虽然莫洛托夫充满着担忧,但在赫鲁晓夫表现不错的当下,他也不能做什么,他忍不住拿赫鲁晓夫和来访的谷雨比较,对面那个家伙不仅才华出众、狡猾如狐,而且意志坚定、宽容大度,这样的人若是出现在苏俄该有多好呀!
不过转瞬间,莫洛托夫就摇摇头,想这些东西毫无意义,还是仔细考虑接下来如何与谷雨谈判吧,不过在赶到克里姆林宫之后,赫鲁晓夫却把今天上午对谷雨的侦听内容交给了他。
虽然谢罗夫保证谷雨不会知道有侦听,但莫洛托夫还是觉得谷雨所说种种有些刻意,他什么地方不好说,为什么在俄罗斯期间说那么多,他很可能在会谈前刻意说这些,苏俄听到了,他自然赚到了;听不到,他也就浪费一些口水。
事实上,赫鲁晓夫也是这样的看法,但在他看来,谷雨刻意的目的是想把不方便公开说的话,通过这种方式说出来,而不是回避问题,这恰恰说明他对发展中苏关系的诚意。
虽说他坚定的认为苏俄是正统,中国是修正主义,马列主义是普世价值,但有些东西骗人可以,却骗不了自己,赫鲁晓夫很清楚谷雨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苏俄在意识形态上的很多说法,确实是内部问题引发的,而且传到国外也确实水土不服。
但水土不服又怎么样?苏俄是世界革命的中心,而且是唯一的中心,各国CP必须围绕着苏俄转,不愿意的就要收拾,但偏偏中国的实力摆在那里,苏共根本压不住,这也让苏共如鲠在喉。
幸亏这些年中国明晃晃的搞资本主义,对外搞殖民那一套东西,又坚决不输出革命,不仅镇压控制范围内的CP,还压根不鸟其他CP,苏俄意识形态上受到的冲击才没有那么大。
所以赫鲁晓夫觉得压根没必要再和中国逼逼意识形态,现在这样挺好,只要中国不掺和各国CP,苏俄也不掺和太多的东亚事务,为此赫鲁晓夫准备告诉谷雨一件他不知道的事情。
下午两点,谈判再次开始,首先就是与帝国主义的缓和问题,尽管在英美支持下,伊朗清理了苏俄的影响力;尽管南斯拉夫谈判迟迟没有结果;尽管西德被重新武装,但苏俄还是在谈和平。
上半年赫鲁晓夫会见记者说:“苏联政府认为,在目前国际形势中,没有任何争端是不能以和平方式解决的。”
同年4月,他又说得更加详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和平共处是可能的,既然存在着两种制度,那就必须加强它们之间的事务联系,而不应该挑起互相间的敌视和仇恨”。
而就在谷雨访问前,赫鲁晓夫在接见一批美国记者时谈到:“改变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的力量是会有的,健康的理智是会占优势的”。
所以这一次与谷雨会面,赫鲁晓夫对苏俄对外战略理论观点的变化进行了集中的扼要的表述,首要一条就是战争并不是不可避免。
因为导致战争爆发的两个国际条件都已不复存在:(1)帝国主义是无所不包的世界体系。(2)对战争不感兴趣的社会和政治力量都是软弱的,组织得不好的,因而不能使帝国主义者放弃战争。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使用原子武器的战争中将没有胜利者,无比恐怖的核武器甚至有可能摧毁世界文明。
所以苏俄高层认为,情况已根本改变,国际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了,反对战争的各国人民也在今天成了一支巨大的力量,这也是对钢铁同志战争不可避免论的最大修正。
由第一条,就引申到第二条,苏俄认为两个阵营间的和平条约和协议对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这将有助于消除国际关系中现存的猜疑和不信任,并且有助于促进国际局势的正常化,而在若干重大国际问题上,大国立场有可能接近,这与以往两个阵营矛盾不可调和的观点是不同的。
既然要讲和平,这就不可避免的提到第三条,主张和平共处,主张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进行经济竞赛,强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和平取得政权,这就是著名的三和路线。
但问题是苏东社会主义阵营,哪怕加上中国这个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拥有的资源也是有限的,资源不足,自然搞不起经济竞赛。
所以这就不可避免提到第四条,苏俄需要承认广大不发达国家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战争的巨大国际力量,能够给予帝国主义战争势力以有力打击。
同样的,苏俄内部也要调整,这就是第五条,调整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既然苏俄已经不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再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自然也不需要拼命搞重工业……这就有可能腾出大量的资金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同时也要调整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关系,这就是第六条,在理论上承认社会主义各国间的平等关系,即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是它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完全独立自主。
但与此同时,赫鲁晓夫又把三和路线作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的总路线,这事实上,就是要求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服从苏俄的国家利益0
听完了一二三四五六,谷雨自然很清楚,苏俄以“战争可以避免”论和“和平共处”论为理论纲领,目的是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和平国际环境,用和平运动、和平渗透方式扩大苏联在世界各地的影响。
所以对帝国主义以积极对话来谋取苏俄对外战略的进展,变少接触为多会谈;调整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各国的关系,变高压政策为允许一定程度的各存己见;同时逐步开始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援助和军事援助,变不重视为积极介入。
谷雨猜得没错,此时苏俄高层已经决定了一系列外交战略,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申请加入北约被拒绝后,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同时宣布愿意接纳任何国家加入,并再次倡议建立欧洲集体安全条约。
同时苏俄要想尽办法争取大国首脑会议的召开,启动赫鲁晓夫所希望的首脑会晤外交,开启战后与西方大国的真正对话。同时苏俄还计划呼吁裁军,限制核武器……
在赫鲁晓夫和苏共中央主席团看来,中国肯定支持苏俄这些观点,因为他们这些年也一直走在前面,现在苏俄跟上来了,中国应该更高兴才是。
殊不知,此时的谷雨却在苦笑,本来大家伙各有赛道,苏俄搞社会主义革命,中国混亚非拉不发达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大家嘴上骂骂咧咧,但合作得相当愉快。
但现在呢,苏俄直接就飞过来了,赤裸裸得抢夺中国的赛道,偏偏老毛子家底丰厚,中国压根抢不过,而且也给了中国好处,拿人手短,也只能退避三舍了……
谷雨笑着说道,“赫鲁晓夫同志,看来我们是走到一块去了,作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我个人原则上支持贵国外交战略上的调整,我们现在确实需要和平,不需要军事冲突。
虽然中国正处在新民主主义阶段,离社会主义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自然也不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但我相信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日益发达,中国迟早会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有些意见,我还是要说的,也有责任说!
苏俄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心国家,一举一动都对各国CP有巨大的影响力,各种说法必须要考虑周全……”
谷雨表达了他对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极度不安,列举了种种事例,他认为追求“三和”没错,但不能因为追求“三和”,就忘记了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毕竟社会主义阵营的先天不足,资源有限,比宝压根比不过,所以谷雨很贴心的提出,“反和平演变”,并上升到整个社会主义阵容的高度,以此作为补充,更容易为各国那些坚定的反帝CP同志所接受。
同时谷雨也认为苏俄对社会主义阵营的说法是有矛盾的,前面说政治和经济独立,后面又说三和路线是社会主义阵营外交的总战略,很容易让人误解为要求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围绕着苏俄转,这是不妥当的,而且也不符合实际。
谷雨提到了南共、希共和阿共,他们现在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你让他们不反美,搞和平共处,帝国主义跟你搞和平共处吗?你考虑过他们的感受吗?
所以应该要一分为二,那些已经巩固并得到国际认可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在苏俄同志的领导下,搞三和路线,但是那些还处在革命斗争或者不被资本主义阵营接受的,他们有资格要求继续革命,苏俄同志总不能拦着吧?
谷雨这番话对苏俄外交战略是很善意的提醒,分析得也很有道理,赫鲁晓夫对谷雨增加的两条还是相当认可的,但谷雨开宗明义表明中国不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言下之意是不受苏俄的影响,虽然他也这么认为,但谷雨一点漏洞都不给钻,赫鲁晓夫当然很不爽。
可再不爽,也必须面对现实,中国早已经自立门户,也有资格自立门户,他如果还想和二十多年前那样,那就是自取其辱,也不符合苏俄和中国缓和关系的本意。
不过谷雨“中国不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中国迟早会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苏俄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心国家”这三个定位,也有利于苏俄解决最棘手的意识形态问题。
在不能再骂中国修正主义的当下,谷雨的说法只要公开,中苏两党谁高谁低自然一目了然,一个不够格,一个是中心,苏俄自然是无可争议的老大,自然是明明白白的正统,两国的意识形态之争自然也就消停了!
甚至于苏俄在意识形态上也可以不断的影响中国,既然中国迟早会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而社会主义的中心是苏俄,苏俄对中国指手画脚不是应该的吗?
当然了,这种干扰也是相互的,既然中国迟早会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党又信仰马克思主义,实力那么强大,自然也可以对社会主义阵营指手画脚。
不过这种指手画脚也很容易被社会主义阵营一句话砸回去,你现在又不是我们的一员,你有什么资格叽叽歪歪,这样中国想干预,也不好干预……
赫鲁晓夫又想起了谷雨今天早上所说的种种,他觉得这一块没啥好发愁的,毕竟这么多年以来,中国也确实对欧洲没啥兴趣。
中国实在太大了,实力又太强了,若承认他们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反而不好办,苏俄难不成要和中国平起平坐吗?这是绝不可能的!
想来想去,赫鲁晓夫还是觉得这样好,虽然不能光明正大的指手画脚,但藕断丝连,有些牵扯,也很符合各自的立场,要不然他吃饱着撑着和中国协调外交政策。
只是可惜了,按照这样的定位,他就不好打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共同利益,光明正大的要求中国在日本问题上让步了,只能私下劝说,要不然谷雨来一句中国不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就可以打回去……
事实上,赫鲁晓夫并没有完全听明白谷雨这番话的深意,表面看起来,谷雨给出了一个有些矮人一等的定位,但实际上谷雨也是有退路的。
中苏极其敏感的意识形态问题横亘在前,必须面对,他想多薅羊毛,总要让一些东西的,既然在国家利益上给不了多少,那只能在意识形态上做一些让步。
问题是意识形态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谷雨又怎么可能为了一些经济利益,做出无原则的让步。
这两年党内高层多次研究,又听取了很多理论工作者的意见,谷雨最终拿出了这样一个定位,有些同志非常不满意。
不过谷雨的解释是中国追求的社会主义,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苏东目前还没有实现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自然也就不是中国要成为的那种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阵营很明显,国际公认是苏东这些号称社会主义的国家,但社会主义国家则是两种意思,虽然有些绕,但党内那些不满意的同志一听,也就明白过来,再联想到两党两国的现状,也大多可以接受,既然可以很好地对国内解释,也就够了。
说到底,中国目前的实力还不够,还处在防御阶段,这不仅仅是国家各种战略利益的防御,也是意识形态的防御,对帝国主义就是反和平演变,对苏俄就是社会主义各表……
这就和前世的九二共识比较类似,都是一个中国,但彼此对一个中国的定义并不相同,多少有些模糊,而这种模糊则恰恰是刻意的,这就是政治!
赫鲁晓夫没有完全听明白,苏俄理论专家苏斯洛夫却听出来了,但听出来之后,他想到的只能是感慨中国人的聪明,中国人竟然利用两党对社会主义理解的不同,成功得钻了空子。
即便他告诉赫鲁晓夫,中国到底是怎么钻得空子,急于拉拢中国的赫鲁晓夫也会装作不知道,毕竟中国此举对苏俄意识形态的宣传是非常有利的……
明白的不会说破,不明白的就算知道了,也不会点破,在中苏两国意识形态冲突得到有效解决,自觉占了一个大便宜之后,赫鲁晓夫立刻就开始了投桃报李。
除了表明尊重中国同志在东亚的特殊利益以外,他又告诉谷雨苏俄与印度的交往会事先和中国同志商量,争取中国同志的理解。
谷雨满意得点点头,虽说他压根不相信赫鲁晓夫所说的,但态度还不错,自然要给面子,他重申了过去对苏俄的承诺,只要你不破我们的底线,我们不反对苏俄给一些援助。
不过谷雨还是忍不住告诉苏俄,印度和英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印度又非常不讲诚信,你们给归给,但给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成本核算,都是苏俄人民的民脂民膏呀!
赫鲁晓夫立刻听明白了,谷雨虽然不反对苏俄给印度援助,但心里毕竟不舒服,所以才说什么成本核算的话,感觉酸溜溜的!这样好,若是未来中国不老实,完全可以用印度刺激中国嘛!
赫鲁晓夫感谢了两句,然后告诉谷雨,缅甸政府总理丹威派员到莫斯科,说了一通缅甸希望走社会主义,希望获得苏俄支持的话,苏俄同志觉得有必要将此事通知中国同志。
谷雨脸上没有任何反应,他很平淡的说道,“缅甸是一个独立国家,他们想和苏俄同志交往完全没有问题,中国政府不会有任何阻拦的行为!”
赫鲁晓夫也不知道谷雨说的是真还是假,不过他必须澄清苏俄对缅甸没有兴趣,承认缅甸是中国的势力范围,绝不会插手缅甸。
老毛子又不傻,中美两国一个与缅甸有陆上边界,一个占着缅甸的军事基地,在缅甸明争暗斗,把缅甸搞得四分五裂,可见斗争之残酷。
老毛子插进去,除了同时得罪中美,可以说一点好处都没有,老毛子怎么可能火中取栗?还不如把缅甸卖了,换取中国的好感……
不过老毛子不愿意插手缅甸,谷雨却希望他们插手爪哇岛,爪哇的战火怎么能停呢?最好是四十年代打到八九十年代,那样才有意思嘛!
他告诉苏俄同志,在这几年爪哇战争中,不仅仅有中国派出的志愿者,爪哇岛本身也有不少共产主义者,这些人组织的印尼共,原来也是共产国际的一员,莫斯科肯定有代表还在。
现在中美不得不做一些缓和,中国不得不撤出了华侨,但还是有一些土著革命者在爪哇岛战斗,这些人应该与苏俄同志接触过,如果可以的话,苏俄同志也做一些支援,爪哇岛上如果能多牵制一些美军,对中美两国都是很有利的。
为了取信老毛子,让老毛子知道爪哇的复杂,谷雨把华人和爪哇人之间数百年的恩怨说了出来,他告诉赫鲁晓夫颠覆印尼民族政府除了清理法西斯的影响力之外,也是要报复爪哇人对华人的欺辱。
后来中国在爪哇搞各种活动,就是为了以攻代守,把美国人的注意力吸引到爪哇,这也有利于巩固其他地区,压根不是为了获得爪哇。
但现在形势变了,中国人已经全面退出爪哇,对爪哇也没什么影响,但如果放任美国人一统爪哇,将爪哇建立成为反CP基地,不管是对社会主义阵营,还是对中国都不是好事。
爪哇那些共产主义分子不会相信中国,但他们肯定愿意相信苏俄,所以谷雨希望苏俄做一些援助,中国虽然限于与美国的协议,不方便上阵,但也提供各种必要的协助,让爪哇的CP运动和民族解放大火继续燃烧下去!
说到这里,谷雨目光冷峻的说道,“赫鲁晓夫同志,想和帝国主义搞三和,一味退让是不行的,他们一定会得寸进尺,不断挑衅贵国的底线,贵国不让,没办法真正和平;让了,党内、国内矛盾大,您的权威也会受损。
所以我们需要一边谈和平,一边想法设法,在各种边缘地带,通过游击战等等方式牵制和消耗美国,这几年我们在爪哇岛的尝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目前我们两国的力量加起来只有美国的一半,但在这些边缘,我们花一块钱,西方国家就要花十块钱,一百块钱,这样的消耗战对我们有利!
看看阿尔及利亚的民族斗争吧,法国人都增兵到五十万人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贵国不能在欧洲搞,难道还不能在非洲、亚洲搞吗?”
赫鲁晓夫要三和,但他们对美国的高要价一直头疼无比,谷雨的评价一点没错,他们也非常顾虑,一直犹犹豫豫。
但赫鲁晓夫的三和,说到底是在欧洲的三和,那些离苏俄老远的亚非拉地区,苏俄巴不得打得越热闹越好,所以苏俄一直支持中国在南洋与美国的撕逼,现在事实上相当头疼中美在南洋的缓和。
现在发现,谷雨竟然还想在爪哇斗下去?而且还邀请苏俄到爪哇折腾,这是好事情呀,绝对的好事情!
爪哇战火不停,中美关系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如此不仅可以加深中苏关系,还可以继续消耗美国,甚至还可以名正言顺的增强在中国影响区的影响力!就算失败了也没什么,顶多是消耗三瓜两枣,连皮毛之伤都算不上!
赫鲁晓夫看了看身边的同志,布尔加宁微微点头,莫洛托夫也微微点头,既然意见一致,赫鲁晓夫很高兴得说道, “既然中国同志邀请,我们会做一些必要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