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同志如同见了鬼一样文道,“给职工配股可以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处在追赶阶段, 不得不效率优先, 既然是效率优先, 搞市场竞争, 就不得不接受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残酷现实,这样下去, 资本主义的复辟就成了必然,实现共同富裕也很可能是水中月, 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
我原来对此也是无比担心,但在仔细研究了上大半导体的分配方案, 并参加了整个分配过程后, 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谷枢机早就走在了我们前面, 他找到了一条新路!”
王武穆同志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 分配关系至少涉及三个基本要素, 分配主体, 也就是谁参与分配;分配对象,分配什么;分配原则,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配。
此前一段时间,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在分配制度上重点强调和解决的主要是分配主体和分配原则,至于分配对象,马克思主义在其剩余价值理论中做过透析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论述的按劳分配、按资分配的分配对象都是劳动所创造的利润,然而此前中央在大力推行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时,从来都没有正面阐明到底分什么,也就是说中国分配理论和时间一直都在回避分配对象问题。
为什么这么干,党内事实上都明白,战争年代分给劳动者的是最低限度的劳动力补偿,企业的剩余价值都被国家集中起来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打鬼子, 规模庞大的国有资产大部分就是这样形成的, 其他的自然是战争缴获,自不待言。
等到建国之后,战争时期的那一套玩不下去了,开始在企业推行计件工资、绩效工资, 这些改革的侧重就是让劳动力价格与劳动绩效挂钩, 确实可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
但这些改革同样没有涉及到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 劳动者还是不能分享其创造的剩余价值,但海外华侨、民族资本家等企业投资者却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分享了国有控股企业的一部分利润和私营企业的全部利润, 如此两级分化才越来越严重。
很显然,长期以来,我国分配领域由于分配对象一直含糊不清, 与新的分配原则相适应的分配机制一直没有形成, 这才是中国从全民贫困化走向贫富两级分化最深层次的制度根源。
要想避免两极分化、贫富悬殊,要想实现共同富裕, 必须明晰分配对象,理顺分配关系,不仅要赋予所有为企业利润形成做出贡献的各生产要素都有参加企业利润分配的权利, 也要为这种权利的实现提供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 王武穆同志认为谷雨同志推动的职工持股和激励制度就是最好的分配方式。
王武穆根据他这些年的观察以及对中外著作的阅读, 提出应该把生产要素分为资本和劳动两种,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投资越来越大,资本和劳动需要配合共同创造财富, 缺一不可, 而且他认为资本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
最典型的就是利用美国马歇尔贷款修建的上海金山石化, 如果没有美国贷款,哪怕中国有足够的劳动力, 也有技术, 这个项目短时间内也不会起来, 无他, 缺乏资本。
但与此同时,这些美国资本如果不是投资中国, 放在美国不动,也很难分享到上海金山石化高速发展带来的利润, 很明显,这是相互配合, 相互促进的关系, 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但为什么按资分配会被马克思不断责备呢? 根源在于美欧等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实行资本雇佣劳动和资本独享利润的制度,使得经济发展的好处日益集中于少数的资本拥有者手中,如此贫富两极分化日趋突出, 这种严重的社会不公必然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各种经济危机也会不断出现。
新民主主义社会, 既想发展迅速, 又要想避免资本主义的痼疾, 不是压制资本,而是如何建立一套制度, 避免企业利润完全被资本家独占,而职工持股和奖励制度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首先是维护了产权,国资委非常担心国有资产被侵蚀, 而资本家又担心他们的参股被国有资本吞并, 甚至是直接没收,所以明晰企业产权是必经之路,你多少,我多少, 必须清清楚楚。
不管是国进民退, 还是国退民进,前提是各种交易符合资产价值,不能巧取豪夺,这就要求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加强各种监督, 如此大家没什么争议, 才可能一心一意,共同走向未来。
其次是劳动者的人力要素实现了资本化,劳动者的人力要素和资本家提供的物力要素有本质的区别, 物力要素可以脱离企业独立存在, 其价值多少也有客观统一的衡量标准。
但人力要素不同, 根本没办法脱离企业独立存在, 到底如何定价, 给少了是对劳动者的剥削, 给多了, 又会造成革命时期的错误,盲目的推行一系列激进政策,结果就是企业吃不消, 干脆关门。
员工持股和激励制度就找到了办法,他并没有一开始为人力资本定价, 是在企业利润实现时按照员工的实际贡献向职工拨付利润分成, 之后一并将其资本化,由员工持股机构统一管理,等待职工退休或者因故离开企业时,按照规定的程序发放给职工, 如此一来,就实现了人力要素的合理定价。
王科穆同志告诉彭德怀等同志,他观察过, 凡是推行了比较合理的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企业大多发展的不错,员工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实现了效率与公平并举, 那些由日本人经营的企业为啥搞得好,不仅仅是日本人会搞工业, 也跟谷枢机设计的分配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马冀在一旁听完, 插了一句,“不仅仅企业, 各地的集体合作社,凡是搞得好的, 大多在分配上做得比较好,这些企业有很多也是参考谷枢机设计的分配制度, 这绝不是偶然, 王校长的观察非常有道理!”
孙运璇接着说道,“还有一点王校长可能没有注意到, 各类资源资产化和证券化之后, 收税相对容易了很多, 目前国家征收直接税遇到了不少麻烦,除了各种逃税以外, 就是如何确定各类房产和企业股份的真正价值, 而这些是资本家财富的主要部分。
国家在大城市推动商业地产, 加块企业上市, 主要资本家控制的财富就比较明朗,到时候就可以比较方便的征收直接税, 税收征管的加强,也是实现共同致富的重要一步……”
彭德怀同志对理论和经济不擅长,不过听到这里,已经大概听明白了,他想了想问道,“那些没办法上市的企业和那些自筹资金盖起来的房子如何收税?”
孙运璇笑着说道,“秦总,物税委不可能百分之百收到所有该收的税, 但只要保证可以从规模较大的资本家收到大部分税, 就算完成了任务!”
“运璇同志说的是! ”王科穆同志笑着说道,“秦总, 谷枢机一直要求我们要从动态,而不是静态的角度理解问题, 我一开始不理解, 现在慢慢理解了。
我们的科学家拿到四十万股份, 很多普通职工没有甚至只有几千, 差距很明显, 但这种差距应不应该?我看是应该的,因为科学家获得财富靠的是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是巧取豪夺。
等到未来,科学家老了,他的下一代能力不行, 虽然可以靠父辈的余萌, 但遗产税一收, 下一代或许起点不错, 但想不劳而获已经不可能了!
而绝大部分同志是比较循规蹈矩的,他们中有初中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收入也集中在五千到三万这几档, 表现好, 就多拿一些, 表现不好, 就会少拿一些, 这比纯靠资历职务确定收入的分配要好得多!”。
孙运璇补充道,“秦总,对国家而言,最大的价值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这会提供长期稳定且越来越多的税收, 国家没必要完全控股。
百分之百的国有股和百分之八十的国有股基本没区别, 如果股份分散在职工手中, 非常分散,国家只要保证三分之一左右的控股就已经足够。
而在这个过程中,国家通过多次配股已经从职工手中过去的投资翻倍,甚至是好几倍收了回来,这些收上来的钱可以用来修桥铺路, 盖房子, 发展高新产业,盖房子,而房子也可以出售给职工, 便于国家收取直接税,如此就形成了经济循环!”
马冀长期在上海工作,不如孙运璇待在最高层身边了解的多, 不过他听完之后, 反应也非常快,“用这样的方式来推动,企业获益, 可以不断发展; 职工也获益,可以有更高的收入, 尽快住上好房子;国家看着让出来一些, 但又通过税收、房产等手段把让出去的钱收回来了, 如此岂不是三全其美?”
孙运璇笑着说道,“确实是三全其美,中央计发委推敲过很多次, 理论上并无大问题, 但有一个大前提是党和国家有足够的控制力,可以收到足够多的税, 谷枢机那么重视税收工作就是这个原因!”
“推敲过很多次?看来我有些落伍了!
“秦总,分工不同,有些东西您不了解很正常,主要是这一套做法吧, 多少有些争议, 只能分阶段执行, 谷枢机有交代不要张扬,要不是现在政策推进到这一步,今天王校长又提议,我也不方便说!”
彭德怀同志点点头, 笑着问道,“科穆同志, 你肯定没有参与, 但你却能通过实践总结出这么多东西, 果然是我党的大理论家呀!”
“秦总, 您实在太夸奖了, 很多东西理论早就有了, 关键是如何活学活用, 说到底理论应该为现实服务, 我们现在这一条路走得好, 肯定有原因,仔细分析,多看看前哲的东西, 慢慢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
王科穆同志感慨道,“这些年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不管革命, 还是建设,都不能搞教条主义,别人那里好用的东西, 我们真不一定好用,当年我们犯了不少教条主义错误, 让革命做了歪路, 现在想想, 幸亏当时有谷雨同志,要不然解决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这些年党内出现了不少争论, 我的看法是先不要争论, 谷雨同志的眼光比我们绝大部分同志看得都深, 看得都远, 一些我们看不懂的决策肯定有深意,我们不要随便说长道短, 最好是先执行,然后不断观察得失, 等了解深入了, 再和谷枢机交谈也来得及!
我和谷枢机相识可以说最早,他的为人我是知道的, 宽厚真诚, 听得进人言,也愿意给同志们试点自己理想的机会, 这样的领导哪里找去?
一些同志喜欢说长道短, 真正是辜负了谷枢机,他们如果在苏俄待过就知道谷枢机的好, 当年小小一个东方大学都乌烟瘴气……我们有今天这一切不容易呀, 一定要珍惜!”
王科穆同志有感而发,这也不奇怪,他虽然主动退出中央局, 但并不代表他是聋子瞎子,他这些年看到的听到的东西太多了, 自然明白谷雨的好, 也对一些同志感到很失望。
今天看到彭德怀同志带着审视怀疑的目光观看上大半导体的职工持股改革, 他有些担心,彭德怀同志长期带兵,他要是起了什么想法,一个不小心就会出大事,所以不得不劝一劝。
彭德怀同志当然听得懂王科穆的劝说, 这些年不知道多少人在他耳边说过,他很直接爽朗的说道,“科穆同志, 你完全可以放心, 我一直非常理解并支持谷枢机,经济上的一些东西我确实不懂, 但我们现在这条路走得挺好,我还是知道的!
今天听你这么一说, 我心里最大的疙瘩也消除了, 若是在效率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两级分化,消除三大差别, 我们未来只会越走越好!”
这一世的谷雨和彭德怀绝对是最高统帅和前线元帅相处的典范, 谷雨给予彭德怀同志在政治上发挥的空间, 对他非常信任, 让他可以搞民主试点区, 不仅用他,他的至交好友,得力部下都在大用。
而彭德怀同志则主动放弃兵权, 啃了一大堆硬骨头,然后又接受谷雨的安排主动退休, 虽然这背后有一系列政治交换的原因, 但归根到底还是两人之间相互比较信任。
谷雨政治上反对个人崇拜, 私生活上非常谨慎, 这些都是彭德怀同志极其满意的地方,所以对谷雨在政治上的一些妥协, 他更多的理解是谷雨不得不为,要不然也不会想出那么多补丁限制。
他最大的心病就是谷雨这条路走下去中国未来会不会走回头路, 不过他对毛泽东同志试点区那一套有些瞧不上, 老李那一套不就是苏俄的翻版吗?苏俄是什么情况,他老秦待了好几年能不知道?虽然发展挺快, 但一堆问题, 我老秦清楚的很!
今年上半年到西欧走了一圈之后,彭德怀同志大开眼界, 没想到西欧恢复得这么快, 没想到帝国主义竟然也搞起了国有企业和经济计划,但心中最大的疙瘩还没有完全消除,帝国主义那一套局限性也没明显,只是改良,今天听王科穆这么一说,他自然觉得找到了一条不错的道路。
当然了, 彭德怀同志也明白国有、集体企业可以这么干,做到国家、集体、企业和个人一定程度上的合理分配, 但私营企业就未必了, 资本家们怎么可能主动割肉?
虽然孙运璇那番话有一定的道理,小资本家实力有限, 可以稍稍放松,但一旦做大,企业就要上市,到时候物税委就可以收这些资本家的税, 不让他们过分做大, 这就保证了新民主主义这个过渡阶段,代表工农群众的党和国家有效得限制资本的盲目扩张。
可就这么放过中小资本, 彭德怀同志又觉得不太妥当,他在监察的系统经验告诉他, 大资本相对还正规一些, 反而是中小资本各种破事不少, 很多人甚至是肆无忌惮, 完全可以对着共同富裕的旗号,在民主试点区的私营企业中推行职工持股嘛!
不, 现在就可以做, 上海也有不少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他在上海怎么也要干上一年, 乘着这个机会也好好看一看职工持股是否真得有用, 有哪些缺陷?如何回避这些缺陷?顺便也帮着谷枢机好好观察马冀同志, 一年时间应该能够看清楚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彭德怀同志的心结少了一大半, 在细细询问上大半导体发展之后,又与王科穆同志就如何办学交流了一番,然后高高兴兴的结束了这一次考察。
当天晚间,他给老战友段德昌同志打了一个长途电话,把今天的见闻告诉了他,彭德怀同志笑着说道, “老段, 我还真想不到谷枢机早就想好了未来怎么发展,今天要不是孙运璇同志说, 我都不知道很多设想, 他十几年前都在研究了!”
段德昌同志听完, 脸上露出了笑意,也很高兴,“谷枢机早有成算, 这是大好事呀, 我们的国家未来发展才不至于出现波折, 这样我就放心了!”
“什么叫你就放心了?你是中央领导干部,你应该参与和领导这个建设过程,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我们不是早就说好了嘛!”
“老秦, 多谢你的宽慰, 可我的身体你也知道, 每况愈下……”
“老段, 你每年的体检报告, 谷枢机都会交给我看, 你身体是什么情况我知道,你压根没什么大毛病,就是忧思过度,我们都是打老了仗的军人, 接受我们的命令,牺牲在前线的同志没有一千万, 也有五百万, 我们要是天天想, 日子还过不过了?
把国家建设好, 让烈士们知道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 这才是我们现在该做的,我不允许你在乱想了,要不然我在上海也睡不安稳!”
“老秦, 你说得对,是我多想了, 你放心吧, 我不会再这样了!”
“这才差不多嘛!”
放下电话,段德昌同志默默思忖片刻,心情好了很多, 他和彭德怀同志也有一样的担心,不过今天听了老秦的电话后,他才意识到有些问题实际上谷雨同志也在尝试各种试点, 只是没成功之前,他不方便说。
现在职工持股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王科穆同志现在既然主动喊出来了,这就说明党内很多理论上有见长的同志已经被说服,加之毛泽东同志的试点失败,党内的争论应该告一段落, 也就不存在分裂了!
与很多同志理解得并不相同,段德昌同志虽然对革命时期发生在湘鄂边的悲剧不能释怀, 但这件事毕竟过去那么多年了, 革命也取得了胜利, 他虽然心中一直哀悼, 但不至于把自己炼得这么辛苦。
这些年他真正揪心不安的还是党内的各种争论, 这种种争论走下去很容易变成一场新的悲剧, 虽然谷雨同志反对个人崇拜, 提倡党内民主, 也允许做试点等等,但这也是只是缓和了争论, 若是外部形势严峻, 很可能还是会摊牌,要知道钢铁同志一开始也没想过搞大清洗!
除此之外,中国历史上根深蒂固的打击开国功臣,“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一类事情会不会也会发生在这个时代, 段德昌同志同样非常担心。
而这一切的担心在谷雨同志说出那句可能活不过60之后,变得更加厉害, 他倒不是担心自己, 他真正担心的是老战友彭德怀,党内不知道多少同志把他比喻成朱可夫。
而随着邓萍同志接任军委副主席,这种乱七八糟的说法也越来越多了, 此时段德昌同志的担心也更重了,有一句话叫作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这件事若是换一种理解, 那就非常麻烦了。
他段德昌执掌军委多年,然后谷雨同志钦点刘志丹同志主持军委, 可刘志丹同志却走了麦城, 无奈之下, 谷雨同志只好启用邓萍同志主持军委 ……
所以自从邓萍同志主持军委后,段德昌同志就下定决心,绝对不能进入常委会, 而且还必须直接退休,以缓和内外的种种压力, 绝不能让谷雨同志产生疑虑,这不仅仅是为自己, 也是为同志们着想。
若是他在常委会, 邓萍主持军委,老秦主持民主试点区, 黄克诚同志又进入中央局, 而林彪同志又和老秦关系不错, 他和老部下骆畅很可能都会进入中央局, 在加上邓萍在总参的老部下严耀庆大概率也要进中央局,党内不炸锅才怪!
今天他试探了老秦, 很明显老秦并没有看到危机, 他还是比较单纯的想着民主试点区的各项工作,还准备把职工持股在上海和试点区多一些试点, 看看效果怎么样?
可老秦到底知不知道, 不管是意识形态还是经济工作,都不是他一位军事家能够决定的,他越是兴趣浓浓,越容易引起党内高层的不安……
段德昌同志摸了摸自己的满头白发,还是找一个机会和谷雨同志好好谈一谈,表明自己的心意, 这也是为老秦留一条后路, 万一他搞过了, 谷雨同志也不至于掀起惊天大案!
既然下决心要退,段德昌同志也要在退休之前,做一些决绝的事情, 引发一些同志的强烈不安, 反对的声音大了, 谷雨同志想挽留也不好挽留!
这也是他的本心,党内军内现在确实有一些同志很不像话, 中央多次整顿, 结果却还是不行,必须用雷霆手段处理一些人了, 要不是骆畅同志跟他说, 他真不知道军中一些同志已经堕落成这个样子了!
虽然段德昌同志已经不在军队系统,但他是中央政法委枢机, 是这一次严打和党内整顿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军中将领和退伍将领的乱象他完全有资格管!
同样正在严厉整顿各种乱象的廖德华同志, 正在认真观看一封举报信, 举报信的内容来自于一位女同志,她举报自己所在单位的领导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和作风问题, 几年间提拔五位女同志担任党总支枢机, 其中一位私生活很不检点的女同志惹得上下怨声载道, 严重影响到多个国家重点项目的进程……
这一类鸡毛蒜皮的事情,廖德华同志平时也不会在意, 不过这一次不同,因为出问题的单位是山西大学, 中国三个正部级大学之一, 而被举报的人竟然是山西大学的党委枢机刘志贤, 这位同志可谓根正苗红,既是北平地下党成员, 又是是抗战学院一期生。
因为英语出色,刘志贤抗战时期随同周恩来同志前往美国, 1945年担任驻英大使, 1948年回国后, 调任上海市副市长,负责商务和外事到那个工作,在完成了马歇尔多个项目落地后,他就被调到中宣部担任副部长, 并在党的九大进入到中央候补委员的行列,是党内年青一代的佼佼者
1954年,刘志贤从中宣部副部长调任山西大学党委枢机,进入到正部级干部的行列, 这样一个今年只有44岁, 前途无量的领导同志竟然会搞出这种破事?
但写信的这位女同志贾孜同志同样也大有来头, 她的大哥贾元同志是1931年在北平入党的地下党员, 1931年冬天奉命进入热河, 参加抗战学院筹备工作, 是抗战学院最早的教师之一, 后来长期在党务和教育系统工作。
建国后, 历任教育部副部长, 江西省委组织部长, 副枢机, 现在是中央监委常委、山西省委 第二枢机兼省监委枢机, 很明显这位同志是中央监委重点培养的下一代干部, 接下来应该会入京担任中央监委副枢机,要不然不会让他兼任山西省委第二枢机。
换句话说,两位根正苗红的抗战学院系, 而且都是正部级干部竟然打了起来?但就算打起来, 也没必要让自己的妹妹冲锋陷阵吧?
廖德华同志疑惑之际,又打电话询问了一番,发现这两位同志竟然还是好友,压根没听说有什么矛盾,而且贾孜能够调入山西大学, 也是有缘故的, 贾孜的丈夫出轨,感情破裂,贾孜离婚后就找到了贾元, 调到了山西大学, 换句话说,贾孜举报了自己的恩人!
廖德华同志立刻意识到贾孜的举报很可能是真实的, 如果不是实在看不下去,这位女同志绝不可能举报刘志贤,廖德华同志又想起了那一次五中全会,刘志贤也跳得比较高……
五朵金花? 刘志贤玩得真够花的!你自己玩就行了, 还把姘头调到党支部枢机的任上, 影响到国家重点工程的进展, 这种裤腰带都管不住的人, 不是现成的靶子吗?
廖德华对谷雨很了解, 知道他的性格, 他这个人私生活相当严谨, 虽然他不太管党内高级干部的私生活,但若是谁因为私生活影响了工作, 他会老账新账一起算, 更何况被影响的还是国家重点项目的研发, 这个刘志贤这一次哪怕不死也会扒层皮!
廖德华一直对那一次五中全会耿耿于怀,他总觉得存在着串联,而在党内搞串联, 又是大忌中的大忌, 八大前夕, 柯庆施和蔡永皓两人都因为私下搞串联,都被狠狠收拾。
柯庆施至死都没有翻身,蔡永皓现在挂着一个南亚工作协调小组组长的名头,虽然权力不小, 但他的位置直接被吴焕先取代,再也进不了中央局。
若是以刘志贤为突破口,搞清楚五中全会到底发生了什么……很多同志都把抗战学院前几批当成是谷雨同志真正的嫡系, 这句话既对又不对, 对得一面是谷雨同志了解和熟悉这批绝对的下属, 不断地提拔他们,说是嫡系一点都不过。
但这些人是不是谷雨同志真正的嫡系? 还真说不准, 因为在中央核心层多年的廖德华同志很清楚谷雨同志真正上心的是那些有深厚工业背景的干部, 认为他们又红又专, 换句话说, 真正的嫡系实际上是李强为首的工建系。
廖德华冷眼旁观,谷雨很可能会让工建系出身的干部接班, 他确定李强担任自己的备胎绝不是偶然,未来若是谷雨同志身体很好, 李强同志接不了班,只要是工建系接班, 两人之间就不存在明显的矛盾。
廖德华对谷雨的安排非常认可, 这也意味着党内可以保持相当时间的稳定, 虽然他对谷雨同志的某些做法不甚满意,但维持政治稳定符合他的根本利益。
而此举也就意味着谷雨必须不断清理党内不适合的干部,不管是那些资历深厚的老同志,还是那些自认为是嫡系的抗院系, 谁跳得比较凶,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现在老一代同志陆续退了下来, 建国时期尚处在省部一级的干部陆续起来了,全党新老交替的呼声越来越大, 看到马冀异军突起, 党内也有一些人蠢蠢欲动,尤其是韩光, 他打着慰问老同志的旗号, 跑来跑去, 他在想什么, 简直是昭然如揭!
所以现在拥有整党大权的廖德华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收拾人的好机会, 他相信谷雨同志也会给他这个机会, 谷雨同志同样不会喜欢五中全会不打招呼的事情重新发生。
廖德华想了想, 叫来了秘书,“你把这封举报信的复印件送给谷办主任刘曼生同志,记住只能交给他!”
秘书答应了一声, 迅速离开了,而在一个小时之后,谷雨就看到了这样一份举报信, 看着那个有些熟悉的名字, 谷雨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 他的蝴蝶效应已经那么大了,这两个冤家竟然还能凑在一起,这也是难得!
谷雨看完之后,问了一句,“写信的贾孜是哪里人?”。
刘曼生同志早有意料谷雨有可能要了解当事人,“贾孜是贾元同志的妹妹,是河南滑县人, 他们一家在河南期间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
谷雨来了兴趣,“河南人?河南在革命时期只有一些零星火种, 一家人都为党做工作可不容易, 滑县除了贾元同志以外,还出了哪些干部?”。
刘曼生同志一时想不起来, 谷雨取笑道,“看来以后要让你到组织部待一段时间, 要不然问你有谁,你都不知道!”
一边说, 谷雨一边抓起电话, 询问中办主任郭子华, 郭子华是老组织, 谷雨这边刚刚问, 他立刻回答道,“谷枢机, 淮海省淮安市委枢机马卫道同志就是滑县人! ”
谷雨微微一愣, 喃喃说道, “马卫道?原来他是滑县人!”
“是呀, 马卫道同志就是滑县人,要说起来他的革命资历还是有一些老的, 1932年十三岁就入团, 1935年, 十六岁就入了党, 后来虽大军南下, 在淮海搞土改,治水,一步一个脚印,做过县长, 县委枢机,市长,是一个相当能干的年轻干部。
淮海省委当初向中央推荐的三名青年干部中就有他的名字, 中央组织局讨论觉得他的任职经历比较单一, 没有提拔他做副省长, 不过他已经被列入到中组部梯队干部名单中!”。
谷雨听完来了兴趣,“既然任职经历单一, 那就赶紧弥补上呀, 怎么还在淮海?”
“薛伯章同志上任后,对他挺有好感,就把他留在了淮海, 淮海省今年上半年报上来的省委秘书长人选就是他, 不过因为十大推迟, 相关人事安排还没有做好,他还在淮安枢机的任上!”。
“不要再留在淮海, 让他担任驻法公使, 做使馆的二把手,这个年龄段搞得不错的干部再调几个出来担任主要大国的使馆二把手,以三年为期,不要求锻炼出多强的外交能力, 增加一些见识就行, 三年后再调回国安排为中管干部!”。
“好的,我立刻给杜恒宁同志打电话!”
谷雨放下电话, 突然笑着摇摇头,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能人, 能主持全局工作的能人, 虽然晚节不保, 但这样的干部还是很难得的, 既然知道了下落, 那就好好锻炼一把吧, 只要不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就可以!2
放下电话,谷雨拿过了廖德华同志送过来的文件, 在上面批示起来, 廖德华的小心思他当然知道, 不愧是善于琢磨人的老廖, 那就遂了他的心愿, 有些人也确实要收拾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