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一见面就恭维杜鲁门坐的是人类最重要的位置,虽然杜鲁门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在拥有原子弹的大英帝国面前,第一次出现在外交舞台上的杜鲁门的底气多少有些不足,谷雨这么一说,他自然很舒服。
杜鲁门微笑着表示感谢,同时也说了一番祝福中美关系的话,两人寒暄了一番,杜鲁门多少有些耐不住性子,询问谷雨访问俄国的感受。
谷雨的眼睛中露出了一丝笑意,他很坦然的告诉杜鲁门,“总统先生,这一次访问苏俄是钢铁大元帅的多次邀请,在访问苏俄期间,中苏两国达成了一系列友好的协议,当然了,鉴于战争结束,中苏军工联营也就此结束,苏俄专家将陆续返回国内!”
同样一件事,强调的角度给外界的感受自然不同,当谷雨告诉杜鲁门,中苏结束工业联营,似乎就是就在告诉杜鲁门,他心里很不舒服.
杜鲁门或许不那么清楚,但是国务卿伯恩斯很了解,中国的战时工业体系非常依赖苏俄的技术支持,现在苏俄迅速撤走,必然给中国带来不小的麻烦。
听到谷雨这么一说,作为助手的伯恩斯迅速写了一张条子递给杜鲁门,杜鲁门稍稍瞥了一眼,这位读书不多,以粗鲁和坦率闻名的总统,竟然当着谷雨的面抱怨起苏俄的蜜汁自信,他认为苏俄太过在意自己的利益,毫不在意他国的感受!
似乎为了说明自己的不满是有理由的,杜鲁门提到美国给予苏俄巨额贷款,让苏俄打赢了这场战争,但苏俄的态度让人很难接受…….
不能说杜鲁门的想法不对,谁的钱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善财难舍呀!二战期间美国给了中美巨额贷款,两国都超过了一百亿美元,大部分都用于军事开支,但也相当部分用于提升所在国的经济实力。
作为一个商人国度,美国虽然大方,但这是一百亿美元,按照黄金来说,这近乎是上万吨黄金,这么巨额的投资,绝不是白给的,必须有回报,而且是非常大的回报。
按照美国的想法,他们就是用这笔钱来交换中苏对德日作战,同时赎买中苏对美国霸权的支持,但这两笔钱下去,与美国在中国的收益相比,在苏俄的收益就显得微乎其微,亏大发了
中国确实死要钱,但是中国军队能打仗,吃苦耐劳,减少了美军大量的伤亡,快速结束了战争,据评估,如果没有中国陆军的善战,美国打败日本需要延长至少一年时间,这意味着几百亿美元的军费。
同时谷雨也一直拍马屁,帮着罗斯福当吹鼓手;在战后利益分配上,中国也相对较为谨慎,并没有触碰到美国的底线,顶破天在日本问题上有些不和谐,但中国也把新天皇让给了美国,总体来说,美国人觉得给中国的那笔钱花得很值。
等到战争一结束,谷雨再次提出六亿美元贷款,但这一次,他并没有空口白牙,只凭一张脸要钱,而是老老实实把一百吨黄金送到了美国,践行提供五百吨黄金贸易保证金的承诺。
同时中国国内也确实在开放,在关税总协定谈判中,中国虽然不愿意太早开放,但中国香港特区作为独立关税区首批加入关贸总协定已成定局。
看到中国人这么上道,美国人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最终很爽快的提供了六亿美元贷款,因为有了这一百吨黄金作为准备金,美国可以多发好几亿美元,换句话说,这笔贷款,美国事实上已经拿回来了……
6
双方也在谈判新一轮战后恢复贷款,美国的如意算盘是把贷款作为谈判手段,让中国加快开放速度,同时让中国继续为美国的战略利益服务。
当然了,知道战后会发生什么的谷雨,自然也不亏,用美国人的钱迅速购买一批工业设备,抢在美国可能的技术封锁前,多购买一些技术设备,尽可能的弥补各种不足,同时加快石化、电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相比于工业化,这么点借款算什么,同时借钱多了,战后美国人想要中国归还,唯一的办法就是扩大对华轻工业的进口,这同样也有利于中国打入国际市场。
某种意义上,中美之间互相利用,可以说是双赢,但与中国相比,苏俄就显得不那么上道了,在美国看来,苏俄的胃口似乎被撑大了。
苏俄在二战中受创严重,想向美国借一笔长期低息贷款,1944年,米高扬带着试探的口气询问美国大使,能不能在战后借10亿美元,期限是25年,财政部长摩根索听到消息后,直接说不如贷他50-100亿,还免息!真是大手笔。
有便宜不占是傻瓜,所以1945年初,苏俄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正式向美国大使哈里曼提出关于借款的方案∶额度60亿,期限30年,战后第9年开始偿还,而且还要求对战时的订单打8 折。
哈里曼顿时傻了眼,认为这是生平遇到的最奇特的要求,那么荒诞无稽,美国国务院闻讯之后,也是气得直跳脚,坚决不同意给予苏俄任何资金上的承诺。
而此时美苏两国在东欧问题上,在日本问题上也是矛盾重重,美国人对苏俄越来越不信任,开始把借钱当然谈判筹码,美国人告诉苏俄,只有撤出在东欧的军队,保证言论、迁徙自由后,方可谈判……
事实上,就算钢铁同粟裕意,除非苏俄彻底让出东欧的地盘,跟中国一样,对美国门户开放,否则,美国也不会给这60亿美元。
谷雨对美苏间的巨额贷款有所耳闻,但杜鲁门如此赤裸裸的抱怨,还是让谷雨十分吃惊, 他意识到杜鲁门此举, 已经不仅仅是试探, 甚至是带有某种要求, 我对老毛子很不满意,你老兄要选边站,别再骑墙了!
连罗斯福都不敢说这样的话,你杜鲁门一个新瓜蛋子就敢这么干,你是真把自己当盘菜呀,问题是谷雨现在惹不起,但是再惹不起,谷雨也不可能站在美国的立场。
-
谷雨很清楚,只要中国一直保持开放姿态,中美关系就算差,也差不到哪里去,美国人顶破天就是遏制,限制技术交流,但那又怎么样?
中国现在要做的是初步工业化,搞来那么多德日技术人员,他们完全可以帮助解决问题,美国的作用并不算那么大,说到底目前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只是锦上添花问题。
但中苏关系搞不好,那就是国家安全问题,影响到政权稳定性的问题,孰轻孰重,谷雨很清楚,他怎么可能因为杜鲁门一番话,就与苏俄搞僵关系。
再说了,此时的美国,还没有搞定英国呢,你杜鲁门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拿大,现在是你要拿钱哄着我办事……
谷雨心里很不舒服,但混了这么多年,谷雨自然不可能翻脸,所以他的办法就是不予置评,而是选择了转移话题,他淡淡的说道,战后的恢复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这一路过来看到战争的场景,真是触目惊心呀,柏林这样伟大的城市,竟然被炸成那样…
杜鲁门见谷雨转移话题,虽然有些失望,但他也不可能强迫谷雨,而是接着应和,说了一番伟光正的话,表示美孟雄在考虑对欧洲和亚洲提供更多的战后贷款,让受伤的国家迅速恢复过来。
谷雨立刻顺杆往上爬,反应很是到位,先是吹捧了美国一番,然后又痛斥日本一番,表示中国同样受创严重。希望获得美国的战后恢复贷款。
同时他也告诉杜鲁门,中国工人吃苦耐劳,愿意为战后欧洲各国的恢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希望可以获得美方的支持。
杜鲁门对谷雨的反应很满意,除了表示愿意支持中国尽快完成战后恢复以外,也欢迎中国为欧洲多做一些贡献……
谷雨接着告诉杜鲁门,中国将很快更改国名,并以新国名加入联合国,并且他计划出席联合国的成立仪式。
这句话事实上就是告诉杜鲁门,他准备访问北美,杜鲁门自然只能回应,邀请谷雨访问美国,谷雨很愉快的回答,新中国成立后,能够第一个访问美国,好好看一看美国的繁荣,正是他的夙愿。
当然了,谷雨也对杜鲁门提出了访问的邀请,谷雨希望杜鲁门能够出席1946年中国香港特区的成立仪式,杜鲁门看了一眼国务卿,伯恩斯点点头,杜鲁门也答应了……
就这样,在谷雨对美国或明或暗的吹捧中,谷雨和杜鲁门结束了第一次见面交谈,会谈气氛相当良好,不过通过这一次交谈,谷雨对杜鲁门有了一定了解,这就是一个对国际形势不是非常了解的菜鸟。
但问题是这个菜鸟掌握着巨大的力量,一力破百巧,对这样的蛮牛,绝不能硬扛,而应该以柔克刚,与他不断周旋,所以他再次肯定中国现行政策是正确的,绝不能在这个政策转变期跳出来,被老大老二揪着一顿打……
带着这样的思考,谷雨又拜会了丘吉尔,这半年以来,咸鱼大翻身的丘吉尔在中英已经达成一系列协议的当下,也没有多少找中国麻烦的想法,毕竟他的重点还是在欧洲,毕竟欧洲才是世界的中心。
两人的交谈还算友好,面对丘吉尔的各种询问,谷雨在欧洲问题上继续坚持咸鱼立场,你们斗你们的,别拉上我,丘吉尔表示可以接受。
不过提到亚洲问题,谷雨并不轻易让步,谷雨对英国暂时是防守,印度东北部没有任何动作,马来亚已经撤军,不再掺和。
但对荷兰,谷雨采取的是攻势,驻扎在苏门答腊的三个师,以防御爪哇乱来为由,根本没动,同时加紧训练苏门答腊国防军。
而在华人邦的四个师,也占据了荷属婆罗洲的大部分,与荷兰人对峙,而这只部队未来做做样子,换上衣服成为华人邦国防军....
对中国在荷属东印度扩张,已经在马六甲占了一块的美国人并没有太着急,因为头疼的不是美国,而是英国。
当然了,这也跟谷雨的承诺有关,中国绝不会驻军,保证不干预两个自治领的内政,未来也坚持门户开放政策,但华人在南洋长期面临着生存危机,为了地区和平着想,各方必须签署和平协议,把边界划清楚,中国才能撤军……
此时中美合作还算愉快,也就接受了他的说法,事实上,老美并不在意华人邦和苏门答腊占据多大的地盘,他们在意的是这种相互牵制的局面能够维持下去……
问题是美国可以接受,丘吉尔不能接受,现在中国在南洋的优势太大了,不能这么继续下去,中国必须撤军。
所以这一次会谈,丘吉尔提到了这些,要求中国退回去,谷雨则提到了兰芳共和国被荷兰吞并的历史,要求荷兰给予补偿,言而总之,总而言之,就是不退。
不过谷雨也做出了让步, 靠近马六甲的西婆罗洲可以让, 但是必须在东婆罗洲给予补偿, 婆罗洲本来就是分治的局面, 只是各自地盘多少的问题, 扯皮了一番, 丘吉尔也只好无奈的答应补偿, 谷雨同意敲定边界线后六个月内, 中国再撤军。
婆罗洲谈妥,接着是苏门答腊,丘吉尔可以接受美国人出现在棉兰,就是不愿意接受中国赖在苏门答腊不走。
最后两人讨价还价一番,中英联合承诺支持苏门答腊自治邦的独立,苏门答腊自治邦作为战胜国首批加入联合国,以换取中国撤军,必须在1946年底前完成撤军,而这个时间表足够训练出一只军队了……
连续两个问题谈妥,到了印度东北部就不行了,丘吉尔要求缅甸撤军,谷雨绝不让步,他表示绝不会与未来独立后的印度,在藏南地区做邻居,你们要是这么干,我们可以采取任何办法,包括直接下场。
丘吉尔大怒,“大英帝国绝不会让印度独立”
谷雨不客气地说道,“首相先生,或许在您的任期内可以做到印度不独立,但您能保证未来工党上台后,会继续坚您的殖民地政策吗?”
丘吉尔默然,受战争的影响,英国人民生活艰难,工党的支持率大为上升,而工党历来主张印度独立!
虽然作为战时首相,丘吉尔自认为可以连任成功,但他毕竟是七十岁的老翁,他退下来后,艾登领导的保守党真的能长期执政吗?不可能的!
谷雨见善谈的丘吉尔不说话,他更加不客气了,“首相先生,中国绝不允许贵国在未来中印边界问题上埋雷,我们宁愿通过一场战争解决这个问题,也绝不接受和印度人无休止的纠缠”
丘吉尔权衡了一番,含糊得表示会考虑中国的利益,两人较量一番后,丘吉尔告诉谷雨戴高乐因为镇压中东殖民地的起义,引起美国不满,没有出现这一次波茨坦会议。
谷雨早就知道英法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幺蛾子,但跟他有什么关系呢,他根本没有表态,而是告诉他将在建国后,立刻访问美加,参加联合国的成立仪式。
丘吉尔立刻明白谷雨不准备掺和殖民地问题,松了一口气的他立刻邀请谷雨,两人很快达成了互访决定,谷雨在访问美加之后,再访问英国,丘吉尔不管会不会继任首相,都将参加1946年香港特区的成立仪式……
就这样,谷雨在波茨坦会议上最主要的任务完成,接下来他就开始了打酱油,不过会议第一天就遇到了麻烦。
确定会议议程后,准备接受记者采访,并给他们拍照的机会,四个人座位,中间的两个人属于C位,此前的会议,丘吉尔还算客气,一直是按照谷雨,罗斯福,钢铁同志,丘吉尔这样的排位拍照的。
不过到了波茨坦,丘吉尔认为他应该和钢铁同志换个位置,这是大英帝国应有的位置,钢铁同志当然不干。
两人争论不下,而杜鲁门则站在一旁看热闹,也没有劝说的意思,谷雨见不是个事,干脆站起身,让三人拍照,说自己年轻,站在一边就行了。
很明显,三人都不可能让谷雨站着,现在中国的江湖地位也不允许,最后杜鲁门以会议主席的身份妥协,按照前两次会议的坐法……
这看起来是一个小事,但在场的四人都知道,丘吉尔是故意这么做的,他想证明大英还是很有话语权的。
果然,到了跌二天正式会议上,初出茅庐的杜鲁门会同丘吉尔一起对钢铁同志毫不客气,逼着钢铁同志妥协。
英美在对德赔款问题上非常强硬,硬是把两百亿美元的确定金额,变成了实物赔偿,而且划归苏联人名下的赔偿资产连德国西部地区可用工业设备的15%都不到,大概三千家不到的工厂,当然了,这已经不容易了,这毕竟不是苏俄占领区的地盘…
与对苏俄的强硬不同,英美对中国相对宽和,除了已经控制在手,正在搬迁的中占区五千多家工厂以外,或许是为了拉拢中国,或许是为了让中国早一点搬家滚蛋,中国竟然还从英美的控制区内获得了七百多家工厂。
同时还在会议上与英美达成了收购协议,可以用黄金或者美元、英镑购买其他的工厂,估计接下来搞到几百家工厂的设备是最起码的,英国人控制的鲁尔区好东西太多了!
当然了,对德只提供物资赔偿,对日也同样如此,不过谷雨并不在乎,中国已经控制了日本国内75%以上的工厂,核心工厂基本都控制在手,现在这些工厂正在搬迁,这也就意味着日本七十年工业革命的成果绝大部分便宜了中国。
当然了,拿到这么多工厂,并不是没有代价,为了收买英美前线军官让出工厂,谷雨竟然一口气批准了五十多吨黄金,美元两千多万,英镑两百多万用于各种贿赂,其中麦克阿瑟所得高达一百万美元以上,但又怎么样,真正的财富从来都不是黄金…….
再加上从日本、波兰获得了各种设备,这一场战争,中国光光现代工厂就可以增加1500 0多家,在无比欣喜之后,也给中国的一五计划带来了巨大的麻烦,设备太多了,但是配套投资远远跟不上….
而在解放军进军途中,总共找到了四十多万德国技术人员,还有数之不尽的各种工业资料,涉及到各行各业,其中不乏顶尖人才和资料,比如德国的核武领域、火箭领域、涡桨发动机领域的专家和资料,中国都搞到了一些,这些都是花钱都买不到的战略财富。
而此战也极大的增加了中国的国民财富,其中收音机获得了三十多万台,钢琴四万多架,其他还有家具首饰衣物等等,数之不尽。
这些收音机保证了中国各个村庄都至少有一台收音机,而四万多架钢琴则让中国的小学开始普及音乐教育,从小开始陶冶情操。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钢琴都配发到基层,一些高档钢琴肯定会被留下来,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拥有两女一子的谷雨,应该会被组织配发一架钢琴,正好可以作为二女儿的生日礼物……
据估计,中国在德日战场的七百万解放军,还有伤残退伍以及英烈家庭,大概有一千多万家,在战后,应该会有相当不错的积累,这相当于中国总人口的10%左右,用德日跌倒,中国吃饱完全说得过去……
中国吃到这么多东西,英美苏三家都有打压的念头,不过谁让这三家在波茨坦会议上争论不休呢,面对一个不断说好话,不断打酱油的和事佬,就算要动手,也没有足够的理由。
在德日赔偿问题上压了钢铁同志一头以外, 英美联手迫使钢铁同志退出了日本本州岛东北部地区,又迫使苏俄让出了奥地利不少地区,英美根本无视之前关于占领区达成的协议……
苏俄也不得不让出了阿尔巴尼亚和希腊东部,放弃了觊觎地中海,甚至于连南斯拉夫的分区,也过于让步,铁托领导的南共将近一半的控制区被划给了南斯拉夫王国。
在做出这个让步时,熟悉钢铁同志的谷雨,明显看出钢铁同志眼睛中的怪异,谷雨心中了得,他在有意识的埋雷,接下来的巴尔干看起来确实要较量一番。
只要打起来,苏俄就有百利而无一害,南斯拉夫国王那帮小丑也不可能是铁托的对象,一旦铁托赢了,英美不下场,国际共运饮马地中海。
美英忍不住下场,可以消耗美英,而铁托力量不足,不得不向苏俄求援,苏俄也可以加强对南斯拉夫的控制……
不过在这些让步的同时,在杜鲁门提出英美苏按照战争中的协议,同时撤出波斯时,钢铁同志以岘港会议结论为由,坚决不撤军,而诡异的是,丘吉尔并没有反对!
这也让杜鲁门恼火无比,最后三家勉强达成了一致,承认波斯属于一个国家,把争论交给安理会讨论,问题是苏俄在安理会拥有否决权,钢铁同志并不担心,而杜鲁门则觉得此举有利于树立美国的形象……
钢铁同志保持隐忍,核心目标是保证对东欧的控制,他可以在奥地利,也可以在日本问题上让步,但在东欧,尤其是波兰问题上绝不让步,而英美也拿这些地区没办法,最终只好捏着鼻子承认了苏俄在东欧的利益。
而这也意味着两个超级大国集团被人为创造了,战后和平的第一朵阴云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不过此时的谷雨压根不在意这些,老子搞了这么多宝贝,现在最重要的是消化,哪有时间管你们那些狗屁倒灶的东西。
波茨坦会议一结束,谷雨并没有从苏俄回去,而是乘坐空军飞机前往维也纳,他准备去维也纳慰问一下,然后乘船回国。
而一路上,谷雨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全,因为他有航母了,大英帝国把历史上卖给法国的巨人号航母租借给了中国,除了航母以外,中国还从德国和意大利搞到了二十多艘大小军舰,再加上各种运输船只也有八十多条。
谷雨准备率领巨人号航母在内的八艘军舰,协同二十多条装满人和物资的运输船回国,当然了,这么多船只,肯定需要等一等,不过谷雨并不着急,他准备好好慰问一番,同时仔细倾听战士们的心声。
而此时此刻,在中国国内,作为建国仪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正在全国各地进行当中,选举结束后,第一届全国人大将于1945年9月15日-9月30日召开,从而确定新中国的各项基本工作。
而在此期间,两场规模空前的阅兵式正在准备当中,其中一场为胜利大阅兵,计划于19 45年9月18日举行,阅兵总指挥为陆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上将!
第二场则是建国大阅兵,计划于建国庆典时举行,阅兵总指挥为另外一位陆军副总司令旷继勋上将,而参加阅兵的战士们大部分已经回国,还有一小部分即将回国。
而为了保证相关的后勤安排,中央秘书处、中央政法委和北方局、北京市也正在全力准备当中,务必要把这一次建国仪式搞得漂漂亮亮,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