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白菜的苦逼 数字:7813 吐槽:21 更新日期:2022-10-14 17:25:13
华人邦总理李孝式国庆前来华访问,也出现在观礼现场,谷雨很给他面子,让他站在自己一边,一边对下面挥手,谷雨一边侧着头告诉他,“李总理,那四块大飞机每一架都可以带六枚原子弹,一次轰炸就可以消灭六座城市!
二战中,我们是用命换来的四大国地位,现在我们用的是先进的武器,有了这个东西,我们中国人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李孝式是爱国华侨,自然心情很好,他很给面子,“谷主席,我们华人能有今天的一切,都是您的功劳呀!”
“李总理,谬赞了,我可不敢当呀!这是所有爱国人士共同的功劳,我们搞原子弹已经十几年了,前后投入了几十亿,你们华侨捐赠的钱很大一块都用在这里了!
所以原子弹一搞出来,我就跟同志们说,这里面有海外华人华侨的一份子,我们未来一定要保护好他们,做他们的坚实后盾!”
“多谢谷主席,有您这句话,我就彻底放心了!”
此时典礼进入到群众散步阶段,下面传来了此起彼伏的欢呼声,谷雨一边挥手,一边和李孝式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李总理,我知道有些人对我们不安,可这些人也不想想,国家这么大,每天乱七八糟的事情多如牛毛,我连国内事务都管不过来,哪有心思管你们?
让你们加入香港经合组织,不是干涉你们内部事务,是真心为你们好!一是要方便经贸往来,进出又是关税,人员流动也有这个限制,那个管理,就算不生分,也生分了!
二是找个理由把油田还给你们,都是一家人,总是白拿你们的东西不好,但如果拿不出理由,付出了巨大牺牲的部队心里也不舒服,我也得平衡嘛!
现在你们加入香港经合组织,我就放心了,大家可以互通有无,你们好好发展,以后比国内发达了,拉国内一把;国内比你们发达了,也可以拉你们一把,不是挺好的吗?”
谷雨刚刚赶陈祯禄下台,但随即大谈特谈不干涉内部事务,可以说脸皮厚到了家,不过李孝式一点都不奇怪,信口雌黄本来是政治家的本能。
而今天谷雨这番话,虽然是安抚、示好,但也是在示威,有原子弹,有东婆罗洲的生产兵团,华人邦想脱离控制,可能吗?既然没办法,那就老老实实收心,毕竟都是中国人,打断骨头连着筋呢!
海外华桥虽然支持抗日,虽然对祖国的强大,有了后盾十分开心,但与共产党多多少少有些隔阂,虽然国家允许和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虽然陈嘉庚翁婿获得了重用,虽然华侨投资相当多,但两家不是一路人。
而刚刚革命成功的共产党,理想主义色彩很浓厚,而不断的胜利,也让共产党员们牛气冲天,自信,洒脱,压根瞧不上华人邦那些对外屈膝,对内盘剥的土财主,甚至把他们当成反革命……
即便是谷雨,对华人邦的态度也很不以为然,想方设法问他们要钱,那些华侨心里能舒服吗?虽然国内投资确实能赚到钱,但我主动投资和你硬要,能一样吗?
再加上一大堆国内的反动派被赶到了华人邦,在他们的不断渲染下,华人邦对共产党的不安情绪更加严重,不过胳膊拗不过大腿,一向习惯于妥协屈服的华人邦,最终还是屈服了,不得不问现实低头。
李孝式毕竟与国内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他的心态要好很多,所以看到轰5B更多的是骄傲,再听到谷雨这番话,心情也好了很多!
事实上,即便有这样那样一些矛盾,但并不影响到根本,这场战争之后,南洋华人的地位大增,洋鬼子不敢欺负,而土著更是被解放军欺负的很惨,南洋华人的生存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多少年的期盼终于实现了,饮水思源,南洋华侨自然感激中央,不过有利也有弊,这种局面下,自然没多少人愿意离开华人聚集的马六甲沿岸,这也是正常人的心理,有好日子不过,谁愿意跑到犄角旮旯去?抛家弃产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而华人邦所在的东马在后世都不怎么样,更不要说在这个时代了,苏拉威西岛和南洋省更是无比荒凉的不毛之地,也只有国内那帮土豹子才跑到那边去开垦,南洋华人有家有业的,没几个人愿意过去。
即便很多人已经迁徙到华人邦,但也是一部分人在华人邦,一部分人在马来亚,大家都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大家的算盘打得啪啪响,但英美已经不答应了,要不然搞华人邦干什么!
而随着最后期限的来临,新加坡、槟城等地的华侨华人无比头疼,英国人要赶人,虽然第一批只赶50万人,但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偏偏国内这一次站在了洋鬼子一边,公开表示一旦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迁徙,就将丧失中国国籍。
如果在以前,失去了中国国籍也没什么,但现在不同了,解放军在南洋具有着空前的震慑力,而这几年,退役的解放军战士更是出现在各个种植园,有效得保护了南洋华侨的利益,谁也舍不得丢掉国籍。
偏偏这些人是华人邦的核心,所以马来亚华人移民问题直接关系到华人邦的核心利益,李孝式自然着急,当李孝式再次提起时,谷雨也跟他说了实话,“李总理,当年为了两个华人邦的成立,我们和英美荷是有交换的……”
听完谷雨说清楚前因后果,李孝式也傻眼了,“要想继续留有国籍,就只能走;不想走,就只能放弃国籍,只能二选一?就没有别的办法?”
“我们的海军不行呀,现在只能是自保,自然要对英美做一些让步!”
谷雨微笑着说道,“不过咱们做事不能一根筋嘛!就算放弃国籍,那也是海外华人,与祖国还是血浓于水,国籍不过是一张纸,就算现在没有,未来形势变了,完全可以重新授予!
英国人日益衰落,在南洋待不了多久,他们走了之后,马来亚的印度人不多,就剩下你们和土著,难道你们还怕土著不成?就算土著有美国人支持又如何,祖国大陆就是你们最坚定的后盾!
形势变了,华人不能再胆小怕事了,腰杆子一定要挺起来,该争就要争,我们华人开发出来的美好天地,做主的也应该是华人!
我们现在是四大国,就算比美英苏差一点,但怎么也比法国人强吧,法国人在国外是什么样子,你们完全可以有样学样嘛!就算打起来,又怎么样,你们后面有数之不尽的解放军!”
李孝式明白了,彻底明白了,不过他第一反应确实心惊胆寒,谷雨这是在公然怂恿华人以后和马来人厮杀呀,商人讲的是和气生财,他倒好,走到哪,杀到哪!
不过想到马来半岛内部那些个不断招兵买马新华商,他隐隐明白过来,或许谷雨早就有这个计划,只是身处在马来亚的华人何辜?一旦打起来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死伤?
不过李孝式很快就释然了,华人邦不过是棋子,根本决定不了大势,就算打起来,对他的影响也有限,而一旦拿下了大马,大马无数的锡矿,橡胶园,可都是华人的,那是多么巨大的财富呀,但问题是,国内也在觊觎南洋华侨的财富呀!
就在此时,谷雨笑着说道,“李总理,你要知道,我管理的是1400万疆土,上百个华人邦那么大,还要跟美英苏法这样的大国打交道,不管是马来亚,还是华人邦都只是局部罢了,只要我们的大方向保持一致,其他的都是小事,都是可以谈的!”
谷雨的意思很清楚,李孝式听完,怦然心动,谷雨笑着说道,“我们和西方的制度有着明显的不同,双方多少有些隔阂,双方的沟通需要中间人!
陈嘉庚先生领导的香港特区是一个中间人,但香港被我们完全控制,西方国家未必相信,所以你们的存在也是有价值的!
这里面的利益非常大,祖国手心里撒一些就足够你们吃饱,不要学陈祯禄那只井底之蛙,要了解华人邦的真正价值所在,种植园那么点钱算什么!”
李孝式听到这里,再次感慨谷雨的格局之大,他甚至觉得陈祯禄有些悲哀,抛弃祖宗,给洋鬼子做了一辈子奴才,结果老了老了,洋鬼子不行了,反倒是他看不起,抛弃的祖国起来了,他却怎么也转不过来……
更悲哀的是,谷雨要他串联中西方,结果他为了那么点种植园利益,与祖国对着干,怪不得谷雨要赶他下台,原来他确实是一只井底之蛙!
李孝式有些激动得说道,“是,谷主席,我明白了,华人邦绝不会做井底之蛙,一定会扮演好中间人角色!”
谷雨点点头,“世界很大,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有格局,要学习英美,做全世界的生意,那才是我们真正的未来!”
李孝式听到这里,更加激动了,南洋一隅之地,再怎么也比不上全世界,而华人邦只要跟在祖国后面,那前途根本不用说呀!
谷雨不仅仅画饼,为了让这帮子人明白投资国内的好处,谷雨又让财政部长薛雨林把南洋华侨在国内的投资情况汇报了一番。
虽然李孝式知道现在华侨在国内的投资获益匪浅,但投资钢铁、汽车这些产业竟然那么赚钱,李孝式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李总理,基础原料这些东西说到底只是初级产品,价格波动太大,欧美需求量一小,发生了战争,不少人的种植园就会破产,这样的事情可以屡见不鲜!
更不要说,现在科学家们也已经搞出了人工橡胶,虽然性能是不如天然橡胶,但技术在不断进步呀!
以前我们对外出口生丝,但现在欧美搞出了人造丝,我们的生丝卖不动了,很多地方不得不砍桑树,生丝如此,橡胶未来也是如此呀!
要想真正长久,一定要搞工业,把整条产业链打通,陈先生大萧条时期差点破产,现在呢,有种植园,又有各种橡胶制品,又有国内的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未来不管经济怎么波动,他都稳稳当当的,这才是真正的未来!”
李孝式连连点头,此时他还没到五十岁,多少可以听的进去,而且事实胜于雄辩,此时陈嘉庚翁婿的实力已经超过很多很多人了,大家不服都不行!
谷雨很满意,继续说道,“加入香港经合组织之后,由经合组织协调,你们只需要专心发展热带农产品加工和石化产业,其他产业与国内对接,大家抱成团,通过内部协调,也可以避免恶性竞争,未来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华人邦都可以稳如泰山。
你们本来有不少资金,资金不愁,人才、技术、设备国内也都有,用不了多久,就能发展起来,这比你们卖初级原料强得多……”
对于华人邦对国内的投资,李孝式比陈祯禄就聪明的多了,他表示原来的投资不变,他一定会想办法劝说南洋华人加大对祖国的投机,祖国越好,华人邦只会越好。
同时对谷雨关心的拉美华侨投资国内,李孝式也答应华人邦会帮助推动,谷雨告诉他,拉美华侨与国内不是很熟悉,对共产党有些不安也是正常的,华人邦要做好中间人的角色!
至此,经过这一次典礼,中央和华人邦的关系冰释前嫌,谷雨也是松一口气,不愿意太过凶狠的薅农民的羊毛,只能对这帮人又大又拉,给一棒子,再喂点黄油,反反复复,来来往往。
此时华侨资本与国内的民营资本关系已经很深了,李孝式也希望让国内的资本家下南洋投资,华人邦要发展,目前急需钢材水泥。
华人邦东部地区有一些铁矿石,也发现有煤矿,华侨钢铁厂准备办一个厂子,但水泥厂就需要国内帮忙了,他希望要求刘鸿生家族投资。
谷雨笑着说道,“李总理,你要好好理解香港经合组织的章程呀,经合组织内部的各项投资,等同于国内投资,国家不会管,你们自己商量!”
得到这个消息后,刘鸿生很高兴,没想到谷雨这么爽快,刘家在华人邦投资水泥厂,他竟然直接过,连审批都不用!
当年的上海滩荣氏家族专注于纺织和面粉,刘鸿生搞得东西比较杂,呢绒、水泥、火柴、煤炭、陶瓷都做,但力分则散,综合实力,几代经营的荣家要比刘家强。
不过共产党夺天下的过程中,刘家因为经营的关系,与共产党接触及较多,早早做了一些投资,目前刘鸿生的实力已经超过了荣家。
出现这样的情况,倒也不奇怪,面粉被国有企业垄断,荣氏家族的面粉厂需要从政府购买小麦,加工的面粉也只能卖给政府,说到底也就赚个加工费,荣家这一块等于废了。
荣家的纺织厂倒是不错,不过这一块的难度不大,加之国家又重点投资,还从日本搬来了一大堆纺织厂,所以荣家的竞争对手一大堆,原料的问题同样存在,纺织厂的棉花又被国家控制,进口棉花又需要大笔外汇,所以荣家虽然稳定赚钱,但并没有超额利润。
而刘鸿生家族则不然,中国基础建设投资的需求太大了,刘家的水泥业一直在高速发展,虽然也遇到了不少竞争,但现在刘家又多了两个赚大钱的行业,那就是电子元器件和航运。
刘家在北京的华京电子元器件厂于去年建成,技术、设备来自于德国,主要技术人员来自于日本,最顶尖的技术人员是从德国请来的。
目前第一批电子元器件已经生产出来,测试之后发现效果还不错,虽然都是一些基础的电子元器件,但架不住需求大呀,到处都能够用到,积少成多,虽然该厂目前还没有完全盈利,但离赚钱之日已经不远了,这么快就发展起来,刘鸿生自然是大喜过望!
而在欢喜之余,他很快发现刘家的电子元器件工厂只是整条产业链最不赚钱的部分,这立刻刺激了他的勃勃野心,不行,刘家要做就做最好的,绝不能落后于国有厂,未来还要想办法搞电视机、收音机,这些才是真正赚大钱的项目!
而在获得了国家担保后,各大航运实力迅速膨胀,刘家船队自然也不例外,而此时除了国家的巨大需求以外,欧美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需求。
刘鸿生的生意甚至还做到了巴尔干的美军那里,美国需要运输物资,报价便宜的刘家船队帮着运;美国人需要服装,刘家帮着生产质优价廉的军装……
随着刘鸿生搞到的美元越来越多,他的面子也越来越大,国情招待会他坐在很显眼的位置,他也同样出现在天安门观礼,昔日是南京政府的实业部副部长,现在是新政府的政协常委,不管风云如何变幻,他都是座上宾!但不管怎么得意洋洋,刘鸿生都慢慢老迈了,力不如前了,已经六十多岁的他,也需要考虑后事了,尤其是当他见到七十多岁,已经老态龙钟的荣德生之后。
荣德生已然老朽,而荣家的纺织厂又是七兄弟共同经营,荣德生的股份有限,而荣家后人也已经接班,即便他百年之后,需要缴纳高额的遗产税,也不至于影响荣家的基业。
但刘家就不同了,刘鸿生是第一代创业者,股份都在他手里,一旦他百年之后,遗产税他算过了差不多有一个亿,再被十几个子女一分,刘家的庞大基业铁定要散架。
刘鸿生此时相当后梅,在抗战前把他名下的股份分配给各个子女就好了,也就不会头疼这些问题了,现在怎么办呢?
他第一个念头自然是逃税,不过迅速被他打消,他太有名了,盯着的人太多了!不逃税,那就只能变卖财产要交一个亿的税呀,想想他都心疼无比!
就在刘鸿生发愁之际,国庆观礼之后,他被谷雨邀请到一家实验室,看到了一台木质外壳,带提手的小家电,应该是收音机,但这么小,有些想不到,怎么做到的,谷雨笑着说道,“刘老,这是中国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我们来听一听!”
作为电子管厂的老板,刘鸿生当然知道晶体管,美国人才发明不久,但没想到中国人竟然这么多就依托晶体管搞出了收音机。
就在他心潮澎湃之际,一段优美的唱腔传了过来,刘鸿生甚至跟着哼了两句,不过没过两分钟,收音机就出现了一阵阵噪音,一阵乱响之后,就不行了。
技术人员似乎不觉得丢人,立刻将小收音机拆开,寻找失败的原因,过会一个零部件被找了出来,测试一番,换上了一个新的,再次组装上,这一次唱得时间长一些!
刘鸿生觉得挺有意思的,虽然这个收音机质量不好,但体积小呀,体积小就是好事,天大的好事,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稳定。
谷雨笑着摇摇头,“目前国产晶体管还有些不稳定,晶体管收音机还只是实验室产品,这也是我请刘老您过来的原因!
晶体管是新兴科技,需要大量的投入,但国家现在家底有限,所以我准备成立国家电子大实验室,邀请各大电子管企业、民营、华侨和经合国家入股,提供经费支持,以后技术突破了,
你们可以获得优先的技术转让。
刘老,你搞电子管是能赚到一些钱,但零部件再多,怎么也不如收音机、黑白电视机这些东西赚钱吧?未来收音机成熟了,可以转让给你们华京厂!”
在这个时代,确实是如此,终端比零部件赚钱,所以听谷雨一说,刘鸿生立刻来了兴趣,他立刻表态会出一些资金,这是必然的,谷雨的面子摆在那里,怎么也要出一些钱,再说了,这么小的收音机,决定值这个钱!
不过他想不到的是,谷雨会有下面这么一段说辞,“刘老,投资国家面向未来的重点实验室,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用投资国家重点扶持的前沿产业以抵消遗产税。
比如说刘老您吧,家大业大,百年之后,遗产税要交不少,加之子女又多,到时候很可能要变卖一两个产业的控制权以交税,要不然很难处理。
如果您投资电子大实验室一千万元,未来的遗产税可以抵扣一千万元;如果您根据大实验室发展所需,投资一些前途未卜的前沿产业,其相关投资也不需要缴纳遗产税!”
刘鸿生年青时打拼得比较厉害,加之妻妾众量,身体不是很好,他百年之后,他的家族至少要缴纳一亿胜利币的税,这么多的税交完,然后十几个子女一分,刘鸿生一辈子经营的产业自然就付之东流。
谷雨猜都不用猜就知道刘鸿生在发愁,谷雨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把钱头投资到这种国家希望投资,但是未必很快见到成效的行业,赌一把。
前者是肯定保不住家业,但后者则是一场赌博,如果投资的大实验室未来赚大钱了,刘家第二代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即便是投资盈利不是很多,刘家也至少在新兴产业这一块保住了很大一块家底,虽然不知道这一领域未来有多大的市场,但至少留下了希望。
刘鸿生多少有些苦笑,“谷主席,您是抓到了我的软肋呀,我也只能跟着您走了,您说多少,我就投资多少!”
谷雨把小收音机提了起来,“看看块头就知道,潜力无限呀,以后家家户户总要有收音机吧,每辆车子里也要有收音机吧,这是多么大的产业!
刘老,不是谁资格跟我一起走的,您放心,跟着我走绝不会吃亏,这么多年下来,您肯定感觉到了呀!”
虽然谷雨牛气冲天,但他还真说的没错,谷雨让刘家搞电子管厂,让刘家搞航运,确实都没有吃亏,他也看到了这些,要不然即便谷雨面子再大,他也未必愿意赌。
不过谷雨一开口,却把刘鸿生吓了一大跳,“这一块的研究需要大量的资金,我需要您筹集五千万元投资电子大实验室,未来您老百年之后,您的后人免除五千万遗产税。
这不是专门针对您,国家物税委员会已经在准备相关细则,年龄超过六十岁,家产破千万的民族资本家都会被邀请投资相应的前沿科技。
你们这一块投资,除了会获得大实验室的股份以外,还将和中国电子总公司合作,创办一个高纯硅实验工厂。
这个高纯硅实验工厂,刘家负责经营管理,中电总公司提供技术支持,高纯硅这是晶体管的材料,全世界都在研究高纯工艺。
若是实验工厂获得成功,不仅可以对内销售,还可以对外出口,前途无比光明,当然了,风险也是有一些的,所以我让中电总公司和你们一起承担风险……”
刘鸿生当然不可能完全相信谷雨所说的话,不过既然被谷雨盯上了,这五千万遗产税肯定是要交的,只不过是按照谷雨要求提前上缴罢了,再说了,这一块毕竟免税,五千万怎么也不至于完全打了水漂。
就算这五千万打了水漂,能够让谷雨如此在意的项目,必然是非常重要的项目,刘家爽快出钱,能够得到谷雨的欣赏,也值了!
只是五千万元呀,刘鸿生整个人都有些恍惚,这么多钱到哪里筹集,只能变卖旗下一部分的水泥厂了,这些可都是下金蛋的鸡,他哪里舍得!
如果有选择,刘鸿生怎么可能搞这种事情,可没办法,共产党给了这么高的待遇,又让刘家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甚至于有些小问题,也都没有管,现在要钱投资了,不出钱又怎么可能?
虽然不断强笑着,但谷雨知道他不乐意,不过不管他乐不乐意,谷雨都会逼迫这些民族资本家投资前沿科技,想当土财主,搞水泥这一类基础产业赚钱,那是门都没有,必须逼着他们往前冲,这是朴卡卡的成功经验,当然要用好。
谷雨也不指望他们各个未来能够做到三星、现代的水准,但这一领域国有资产很难玩得转,而如果坐等中小科技型企业成长又需要时间,也只能让他们上了!
未来谷雨也不用担心他们成为三星那种从生管到死的企业,中国太大了,光光水泥、航运这两块赚到的钱,就足够刘家维持电子产业的发展,现在毕竟是发展的初期呀!
事实上,谷雨也不是很喜欢刘鸿生,但他和美国关系太好,竟然能够搞到美军的订单,这让谷雨很是吃惊。
虽然大方向谷雨是知道的,但美国毕竟是诞生半导体产业的国家呀,人才众多,未来肯定要想方设法从美国获得技术,也只能让刘氏家族上了!
当然了,谷雨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刘氏家族在,他又一次想起了正在搞氢弹原理的闺女,现在就让她好好锻炼一下,未来这一块的研发,也要让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