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248章阅兵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7952 2025-05-12 15:05

  如果说中国革命是中国的进步人士在深思熟虑,其他路都已经走不通的情况下,主动选择共产主义的话,那么苏俄革命则恰恰相反,是共产主义选择了苏俄。

  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加之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初期,对国内外的疯狂掠夺,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诞生了第二国际,但一战的爆发,改变了一切。

  第二国际出现了大分裂,社会民主党人选择与帝国主义国家合作,剩下的那些坚决不愿意与帝国主义合作的国际共产主义者则意外的在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虽然苏俄的建立是列宁同志率领的俄国革命者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是欧洲的国际共产主义者也同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一战结束,俄国内战大局已定之后,在这些国际共产主义者的促使下,苏俄向欧洲发动了进军,但众所周知的是,他们在华沙战役中失败了,国家共产主义者赤化整个欧洲的梦想破灭了。

  苏俄正式成立后,围绕着共产主义如何继续发展,联共布出现了两大政治集团,一个是斯大林为首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派;

  另外一派就是以托洛茨基为首的一批人,他们并不认为落后的俄国能单独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想大发展,就必须大规模的输出革命。

  还有一大批人处在中间立场,他们不喜欢托洛茨基,支持在苏俄建设社会主义,但他们同样也支持输出革命,共产国际内部就有大批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国际派。

  国际派的形成有很强大的思想根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就是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苏俄那么落后,就算想建成社会主义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在现实中,国际派也需要争取联共布的政治地位,也需要吃喝拉撒,争取更多的经费,自然也需要输出革命,搞出更多的业绩。

  而从苏俄的国家利益来说,通过输出革命,迫使资本主义国家解除封锁,承认苏俄,所以国际派输出革命也得到了斯大林的认可,但他的认可必须有一个前提,输出革命不是纯粹的输出革命,首先是为苏俄国家利益服务。

  斯大林通过种种出色的政治手段,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功,成功击败了托派,巩固了党内的领导地位,但是托派的思想不可能彻底消除,更麻烦的是,还有一个处在中间立场的国际派。

  时间到了三十年代中期,苏俄的国际环境有了非常大的好转,已经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强国建交,而要与欧美强国缓和关系,再输出革命的意义已经不是很大。

  而且苏俄花了那么多钱,输出革命有什么效果呢,命中的死对头纳粹德国上台了,虽然在东方有了中国的重大突破,但中国共产党变得越来越独立,他们也不完全为苏俄国家利益服务。

  这样一来,国际派存在的价值已经越来越低,但恰好这个时候,一大帮欧洲共产主义在德国、奥地利等德国传统势力圈待不住了,他们带着拥护者和同情者,跑到了苏俄,人数众多。

  这批人天然会支持国际派,希望苏俄加大输出革命打回老家去!可他们忘记了输出革命是需要钱的,这些钱都是苏俄人民的民脂民膏!

  更不要说,他们这些人灰溜溜的跑到苏俄,还在要求这个,要求那个,抱怨这个,抱怨那个,谁让苏俄不如德国先进呢,甚至还和党内的反对派有所勾结,掺和到联共布内部的斗争,所以拥护斯大林的联共布党内主流派,自然看这些人不惯。

  我们支援你们的那么多钱,结果就收获了这些人?他们有什么用?喂狗了,狗还可以看家护院,他们呢,反而一个个成了祖宗,这谁受得了!

  未来苏俄大整顿期间,这帮子欧洲共产主义者被搞得那么惨,无数人脑袋落地,无数人被赶到了古拉格,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些人的资历太深了,他们不可能为苏俄的国家利益服务,那还不如干掉他们,然后提拔一批符合苏俄利益的年轻人上台……

  虽然手段确实粗糙了一些,也留下了一大堆后遗症,比如南斯拉夫为什么死活要和老毛子保持距离,跟铁托侥幸没有被杀有很大的关系。

  但也不能说毫无效果,苏俄留下的那帮子年轻人,后来成为了东欧一系列卫星国的领导人,而他们自然对苏俄服服帖帖,要是那帮子老家伙在,可就完全不同了,季米特洛夫,铁托这样的要是各国都有一大堆,斯大林想控制在手,绝非易事……

  但此时还是1934年初,斯大林虽然不是很满意,但还没有起杀心,所以谷雨这个时候的提议,绝对符合苏俄斯大林派同志的意志,你们不是喊着要输出革命吗,去中国吧,那里需要你们!

  米高扬同志甚至想得更远,党内还有一些讨厌的家伙,另外科学界还有一批让人生厌的人,也可以丢到中国吃吃苦头,享受一把被各种虫子叮咬的滋味,米高扬同志有些怪趣味的想道。

  看到米高扬有些专注的神情,谷雨意识到这件事实现的可能性很大,要是真成了,共产党急需的技术人才问题真能解决大部分。

  这个时候流入苏联的国际共产主义者成百上千呀,里面的人才实在太多了,各行各业都有,即便不是最顶尖的专家,但也绝对符合中国的需要,最起码担任各大学院的老师也好呀!

  要不然也不会出现西班牙的国际纵队,让这些得到良好教育的人,来到中国不是很香吗?不管怎么算,都比他们死在古拉格好。

  等到这些人知道战友们死在古拉格,必然会安心留在根据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而战;他们享受了中国人民的礼遇,未来回到东欧时,必然会促进中国与东欧国家的友好关系,别的不说,光光东德和捷克就有着太多的好东西。

  想到这里,谷雨决定加大驻国际代表团的人员投入,瞿秋白和王若飞两同志一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一块,能搞来一些人也是好的。

  当然了引进人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把人才送到苏俄留学,对于这个要求,米高扬当即就同意了,加强对共产党的影响符合苏俄的国家利益。

  见米高扬心情不错,谷雨提到了国际经济交流史上,必然有一笔的哈默先生,此时这位新晋亿万富翁已经离开了苏俄,回到美国卖酒养牛,但他和苏俄的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

  谷雨希望通过米高扬的关系和哈默搭上线,他希望哈默来中国开采矿产,最好是建立一个大型的钢铁联合体,他想做什么都可以;

  共产党一穷二白,我们连国内的资本家都在下大力气拉拢,更不要说哈默这样得到列宁同志认可的美国资本家,我们不设立任何限制。

  米高扬再一次深深得看了一眼谷雨,通过这几天的不断交流,他发现这个已经领导一党,甚至未来有很大可能领导中国的年轻人,意志极其坚定,眼光极其深远,思想也非常活跃,有着非常强的创造力。

  为了发展壮大,他勇敢的追逐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想法设法争取发展的机会,考虑到他的年龄,米高扬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个古老而落后的国度,可能真的要复兴了!

  米高扬也搞不清楚这种感觉来自于什么地方,可能是谷雨的坦诚,也可能是谷雨的极度自信,也可能是谷雨对中国国内外局势的分析,或者是其他种种,也许每一样都有一些,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对谷雨的信任!

  谷雨和米高扬一边走,一边聊着,谷雨借着提到哈默的机会,谈到了共产党对资本家的政策,谷雨将中国正在进行的革命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依据是斯大林在1917年前后关于中国革命性质的相关著作。

  按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要求,党对民族资本采取的是保护,甚至是鼓励发展的态度,这是因为中国太落后了,90%以上是小农经济,剩下的10%相当一部分还是需要被打倒的买办和官僚资本主义,民族资本太过弱小。

  保护和鼓励他们的发展,恰恰是因为我们有信心控制住他们,我们正在进行的国有经济体建设,投资远远超过他们,我们还掌握着政权,所以我们理应不应畏惧民族资本主义的挑战,我们肯定可以在这场竞争中,战而胜之!

  对民族资本的这种态度,也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中日战争,必须尽可能的形成一个强大的统一战线,发挥全民族的力量与日本人抗衡,带有一定革命性的民族资本,天然就是共产党的同盟军。

  甚至于土改政策,也不得不进行了一些宽松的调整,放松了对富农的限制,尽量不触犯、少触犯富农的利益,给地主阶级也留下一部分土地,让他们可以自力更生,目标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减轻土改的阻力,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并有所提升。

  为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在被日本严重威胁的地区,土改可以暂时停下来,改以减租减息,要尽可能团结地主阶级和富农阶层中的爱国人士,米高扬对此表示了认可,他告诉谷雨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是正确的,因为中国相比于日本,太过弱小了。

  事实上,谷雨也知道,苏俄在统一战线,在土改政策,在对待民族资本的态度上,远比王明那帮人清醒的多,也实用多了,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支持他的北方特殊论,但他必须提起,为什么,就是说给身边的周恩来和王稼祥等同志听得,老毛子支持我这一套!

  党内的左派思潮,党内的平均主义思想太为深厚,王明能搞得那么大,支持者绝对众多,党内对谷雨的土改政策,工商政策叽叽歪歪的干部多如牛毛,怎么办,整风是一方面,但老毛子也要用上了,不用不行!

  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或者说自诩的实用主义者,谷雨同志并不介意有些事情上挟洋自重,只要能办成事,减轻阻力,他并没有太多的忌讳,所以米高扬的表态,自然也就帮谷雨扫除了不少障碍。

  两人的交流很顺畅,谷雨告诉米高扬,中国革命和建设缺乏资金,我们能够想到的资金来源除了自己的积累,苏俄同志的增援,还有海外广大华侨的支援。

  谷雨举陈嘉庚先生为例,这位中国著名的华侨领袖是一位爱国人士,他曾经多次捐赠共产党的抗日战争,但如如果中国共产党实行激进的工商政策,很可能会把这样有重大影响力的海外华侨推到反动阵营当中,这很不利。

  米高扬听到陈嘉庚,脸上微微露出了一丝笑容,如果说中国共产党对苏俄有贡献的话,最大的贡献就是打通了苏俄进口橡胶能热带农产品的道路。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寒冷的国家,俄国缺乏各种热带产品,比如天然橡胶,比如蔗糖,比如咖啡可可,其他也就罢了,天然橡胶这个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苏俄必须进口,虽然可以搞人工合成,但有些地方必须使用天然橡胶。

  比如苏俄坦克漏油的问题在二战期间非常严重,很显然苏俄并没有解决天然橡胶和金属的连接问题,这就不奇怪中国一建国,斯大林就连不迭的要求中国增加天然橡胶的生产,甚至还想在海南岛租一大块地种植天然橡胶。

  现在是经济危机期间,苏俄当然可以轻松的进口到,但是未来呢,帝国主义侵略苏俄呢,所以打通了这条路,未来就有无数办法可以获得急缺的橡胶制品。

  所以米高扬立刻说道,“苏俄正处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关键时刻,现在也同样缺乏建设资金,共产党人如果可以获得中国华侨的援助,做出适当的妥协,是有必要的!”

  想了想,米高扬又增加了一句,“斯大林认为,橡胶的生产非常重要,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谷雨眼睛一亮,笑着说道,“共产党明年就有机会打到云南,而云南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天然橡胶,到时候我们可以和苏俄同志合作,在云南种植橡胶树!”

  米高扬很满意的点点头,“这是一个好消息,祝你们早日拿下云南!”

  作为内外贸人民委员,米高扬自然想起了中国其他特色商品,比如钨矿石,比如桐油,比如猪鬃,比如丝绸,这些都是珍贵的战争物资。

  谷雨一一予以回复,他告诉米高扬共产党控制区内已经有了一些钨矿,比如河北迁安的鹦鹉山钨矿,又比如豫西一带的钨矿,都在共产党的控制区内,我们正在加大开采的力度,可以提供给苏俄同志。

  至于丝绸,山西就有剿丝厂,我们正在想办法鼓励农民养蚕,这一块可以不断增加供给,产量也会越来越多。

  桐油和猪鬃,最大的产地就是四川,而按照共产党的计划,下一步就是向西攻入陕西和四川,按照计划,明年上半年就可以拿下四川,到时候,这两大战争物资就可以向苏俄同志提供。

  目前共产党的湘黔根据地本身就是桐油的重要产地,共产党正在想办法建立桐油进出口通道,尽可能增加桐油的出口,我们会想办法满足苏俄同志的需求。

  米高扬同志听完十分满意,看来这个小兄弟并不仅仅是索求,也能提供不少物资,这就足够了,这样俄国的贷款也就不用担心收不回来。

  看到这里,不管是谷雨,还是周恩来,心里都过了一遍,有所求就好,接下来新一轮贷款要求也就比较好办了。

  宾主尽欢,当天下午,谷雨等共产党中央领导干部,就到了太原机场阅兵,不过米高扬以保密为由,拒绝出现在阅兵现场,不过他表示很希望看到阅兵的相关影视资料,并带给斯大林观看。

  2月22日下午3时,随着4颗璀璨夺目的信号弹在太原机场上空升起,盛大的阅兵式拉开了雄伟壮观的帷幕。

  在这之前,谷雨等共产党中央四大书记,十三名中央局委员和候补委员分别乘坐汽车从中央驻地出发,来到太原机场。

  在讨论谷雨乘什么车检阅时,乔殿森老爷子提议将自己坐的一辆高档轿车作为谷雨的检阅车,也有同志建议谷雨乘坐缴获的阎锡山的御用轿车阅兵。

  争来争去,谷雨都没有同意,他笑了笑风趣地说:“用我们缴获的战利品,税警总团的汽车检阅部队,岂不更有意义吗?”

  当谷雨等人出现在太原机场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工人、农民、学生等各界代表三千多人,立即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此时雄壮的《团结就是力量》恰好响了起来,在场很多人也跟着欢声高唱,现场的气氛进入到高潮。

  这么安排也是必须的,别的歌曲还好,《松花江上》多少有些煞风景,总不能阅兵场上哀声一片吧,所以阅兵指挥部对歌曲的奏鸣时间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什么时候放那一首歌都算过,既要起到刺激民意的作用,又不能影响到阅兵的雄壮。

  随着18门焕然一新的75mm山炮发射的照明弹“礼炮”,天空顿时一片灿烂,人们欢声雷动,热烈感人。

  谷雨从美式大卡车上下来,微笑着伸出大手与各界代表一一握手,大家都激动地紧紧握着他的手不放,面对各界代表相当激动的面孔,谷雨也同样十分激动。

  一位农村同志紧握着谷雨的手,不断喃喃道,“谷书记,你是我们的救星!大救星呀!”

  谷雨突然间想起了那个真正的救星,脑袋中猛地清醒起来,他笑着说道,“真正的救星不是我,是你们自己,是每一个觉醒的中国人!”谷雨这句话说得很真诚,但那位农民同志恍然未知,还在不断的重复着他那句话……

  阅兵开始了,“立──正!”阅兵总指挥邓萍同志向部队发出了受阅的口令。站在队列前的各分队指挥员举手向党的领袖们敬礼。身着灰布军大衣的领袖们站立在缓缓行驶的吉普车上,威严庄重地举起右手,向指战员们还礼。

  谷雨在邓萍等同志陪同下,乘那辆缴获的美式大卡车在一行行、一列列威武的人民解放军队列中缓缓穿行,这些战士看到谷雨时,都行注目礼,眼神异常坚定。

  面对这些从枪林弹雨中冲杀出来的士兵,面对这些为中国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士们,无论是谷雨、陈云还是周恩来等,心情都不免有些激动。

  身材高大的谷雨站立在大卡车上,频频向排着整齐的队伍,戴着头盔,手持暂新的毛瑟步枪步枪、捷克轻机枪、背着掷弹筒和火箭筒的战士们挥动手臂致意,刘伯承司令员举手向指战员们还礼,久久没有放下。

  检阅中,谷雨发现了随风飘扬的“阜新英雄一团”战旗,紧接着是“阜新英雄二团”,“阜新英雄三团”两面英雄的战旗,有些感慨地说了一声:“这就是阜新战役歼灭两个日军大队的三个团呀!”

  车慢慢地停下,陪同检阅的邓萍介绍了这三个英雄团和三面战旗的由来,邓萍告诉谷雨,这三个英雄团已经被分在三个纵队中,是三个纵队的尖刀团,英雄团,这是对他们一年以来,第一次将这三面红旗聚在一起!

  因为这三个英雄团每战必先,当年参加过阜新战役的英雄们已经不多了,大部分牺牲在阜新城,剩下的同志很多人牺牲在过去一年的几场战役中,但烈士们离开了,但他们的精神还在,他们的鲜血铸就了这三面红旗!

  谷雨凝视眼前这三面血染的战旗和战旗下伫立着的英雄部队,举起手向这些英勇的战士们深情地敬礼。这时,邓萍看见谷雨的眼角闪烁着晶莹的泪珠。一时间,指挥千军万马走向胜利的最高统帅的心,和战火中冲锋陷阵的一线指战员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缴获的几辆维克斯两栖战车重机枪上红旗猎猎,坦克手昂首挺胸,目光炯炯,向自己的领袖们敬礼;这些缴获于敌手,重新修复后,焕然一新的欧立根防空机炮二十门排成整齐的行列,防空营战士也个个精神抖擞,雄姿英武。

  最后出现的是雄壮的炮兵队伍,首先是三个晋造75mm山炮团108门大炮,然后是缴获的德造75mm野炮两个团72门,最后压轴出场的是东北军150mm野炮32门大炮,总共两百多门大炮,气势宏伟!

  这一门大炮,一半来自于自己的生产,一半来自于缴获,意义深远,现在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不仅仅是小米加步枪,他们同样有很多大炮,而且已经可以自产,绝不亚于敌人!

  谷雨站在车上挥手高喊:“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啦!”战士们则高喊,“首长好!”“为人民服务!”

  而在围观的队伍中此起彼伏地响起雷鸣般的口号声:“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四路军万岁!”

  这时摄影师按动了快门,给历史留下了一个个永恒的画面,选择这一天阅兵,是谷雨精心挑选的,这也是谷雨前世儿子的生日。

  在他的人生逐渐进入巅峰的时刻,选择是这个时候阅兵,也在向他的过去告别,他已经融入到这个时代,彻底融入到这个铁和血的英雄时代。

  既然这个时代的人民选择了他,他将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前世的种种已经过去,思想中的种种苟且贪婪也已经荡然无存;

  现在的他可以自豪的说,他已经是一名真正的革命者,一名充满了革命理想并为之而献身的人!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在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战,将会用自己的一生来践行他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这一次阅兵因为时间仓促,并没有安排分列式,但谷雨相信这一次阅兵足以震撼整个中国,大炮是最好的教育武器,谷雨相信这样的一部纪录片出现在中国亿万人民的眼中,必然会大大鼓舞中国人民的士气,也必然会严重打击反动派的信心,中国革命的辉煌时代即将到来!

  阅兵结束,谷雨等中央书记处五位同志,在南汉宸、柯庆施的陪同下,与前来欢迎的山西各救国会、在根据地内的民主人士、爱国商人等亲切会面。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谷雨发表了简短的演说:

  “先生们,朋友们,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同志们:我们已经获得了中国革命的重大胜利,已经逼迫南京政府频繁的发出和谈的信号,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

  今天我们之所以选择在这个大喜的日子奏响《松花江上》,就是为了提醒我们,时时刻刻要记住九一八,记住沦陷区内东北人民的苦难……

  我们的意见是,国民党必须答应我们提出的和谈先决条件,那就是取消攘外必先安内等一切不利于抗战的反动政策和行动;

  彻底解除各种抗日宣传禁令;

  停止对宣传抗日的爱国师生的残酷镇压;

  释放被关押的爱国进步人士;

  惩罚亲日汉奸、卖国贼和贪腐分子;

  召开包括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左派,第三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社会各个爱国阶层代表,海外爱国华侨、华人和侨胞代表在内的政治协商会议。

  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六个要求一点都过不过分,任何一个真正热爱国家和民族的政府,都会做到这些最基本的条件,国民党必须做到,他们必须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他们真心抗战,真心和谈,而不是假和谈,真备战!”

  “不管是和也好,打也好,我们今后的主要任务,都是为组建一个代表全中国的抗日联合政府而努力!

  蒋介石要是继续顽固不化,那我们就一并消灭他,反常抗日一切做,我们有这个决心,也有这个信心,更有这个实力!

  各位老先生和我们肝胆相照,风雨同舟。今后,中国共产党还将和以前一样,同诸位一起,大败日本帝国主义,建设一个独立、自由和民主的新中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