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574章 瞩目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9349 2025-05-12 15:06

  左洋子回到自己的位置,想了想,先给父亲左信介打了一个电话,把今天的事情告诉他,左信介笑着说道,“你和女婿,还有那位李君夫妻正在可以出去散散心!”。

   “父亲,现在中美形势紧张,你不觉得不妥当吗?”

   左信介笑着问道,“中美有什么事情?左洋子猛然间大悟,确实没什么事情,中国不可能改变逐步开放的国策,美国不可能改变分化中苏的国策,大方向不可能改变,小的利益之争一点都不奇怪,两个国家斗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打完电话,左洋子并没有立刻工作,而是想着心事,她有些纳闷,她和丁承德在一起很久了,对丁承德很了解,丁承德给黄文秋放假,让她和黄文秋两家四口人去北戴河或者岘港度假,这是有可能的。

   但直接跑到谷雨那边求情,让李锡文成为赴美代表团一员,还给她们几人飞机票,去美国一边考察,一边度假,这绝不是丁承德的风格,反常的背后必然有原因。丁承德十分聪明,又被谷雨不断培养,不管是待人接物,还是御下之道都是很不错的,虽然出身显赫,但却毫不骄矜,待人真诚,对丈夫又非常体贴,与丈夫一家人都处得不错。

   所以丁承德在中科大口碑很好,滥用权力,公私不分这些容易被人诟病的事情,她肯定不会去做,也不屑去做,即便是她那个以离经叛道出名的妹妹,事实上也只是经商,并无其他出格的事情,可见谷雨管束之严,为什么她会这么说呢?

   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原因,有人让她这么说,那个人是谁,根本不用猜,为什么那位会这么做?不可能是因为自己夫妻,也不可能是因为黄文秋,那就只有李锡文,一个恰好比那一位小十岁的省委常委、日南市委书记,甚至有望在今明两年成为省长,真是前途远大呀!

  左洋子怦然心动,她关心政治,甚至可以说喜欢权力,但她毕竟是女性,又是日本人,父亲还有血债,身份所限,她的子女也没办法接收王帅的政治遗产,未来更多的不过是做中日和善的吉祥物,想有实权根本不可能,不过幸运的是,她成为了丁承德的助手,而丁承德则是谷雨选定的下一代政治代言人。

   不过若是李锡文真有机会接替谷雨的位置,她只要提前布局,那就完全不一样了,父亲和公公都说过,未来不管谁接班,都将面对一个庞大的元老集团,很不好做。

   这也意味着李锡文要想坐稳位置,只能拉一派,打一派,自己和他的夫人同事多年,自己的丈夫又是王帅的长子,他肯定要拉拢,未来自己的子女就不一样了!

   当然了,若是李锡文不是那一位看中的人不,肯定是,就算现在还没有下决心,也十之八九,那一位看到苏联的斯大林同志元帅下场,他的接班人必须知根知底,还有比李锡文更知根知底的吗?

   黄文秋都在丁承德身边好些年了,李锡文是什么样的人,不管是她,还是丁承德都非常清楚,都见过本人,也都通过黄文秋的言谈有所了解,丁承德清楚了,背后的谷雨能不清楚吗?

   若是李锡文上位,丁承德作为推荐人,功劳极大,谷雨后人自然也不用担心,未来还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如此公私两便,那一位推动去做很有可能。

   左洋子起了这样的心思,也跟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有关,当日薄一波托人找到她,让她帮着游说丁承德,她相当吃惊,她想不到鼎鼎大名的薄一波竟然会找到她说情,她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了?她根本不敢做主,回去就告知了公公和父亲公公听完,十分愤怒,“我还没死呢,就算计到我的身后了!”

   公公发怒之后,告诉她明天把薄一波委托一五一十如实告诉丁承德,让她转告谷书记即可,其他事就当没发生,她有些担心未来,公公冷笑道,“薄一波如此利欲熏心,哪有什么未来!

   只要你跟在丁承德身边,安分守己,忠心耿耿的为她出谋划策,不要说薄一波,哪怕是陈云加上薄一波,都奈何不了你!”

   而自己的父亲与公公的说法相似,还偷偷告诉她,那一位解决了党内未来走向分歧后,现在最大的心事已经不是发展,而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未来接班人。

   鉴于苏联的教训,他一定要选一个人品靠得住,又能扶得起的接班人,同时也会一步步清理党内的不安分分子,为接班人扫清障碍,薄一波搞出这样的事情,未来不会好过,不,现在就不会好过了!

   这件事并没有怎么影响到左洋子,但却提醒了她,她现在已经不一样了,作为一个日本人,左洋子从小自然听过不少日本战国时期诸位英豪的故事,她发现现在中国发生的种种比丰臣秀吉时代不知道精彩多少倍!

   她有机会参与其中,而且丁黄两人的政治野心都不是太大,她只要做得巧妙,完全有望成为当然的春日局,不管中国,还是日本,都瞧不上女人,但殊不知,女人同样可以成为左右朝局的大人物!

   左洋子默默得隐藏了自己的野望,而另外一边黄文秋压根想不到这么多,她非常兴奋,夫妻一起前往繁荣富饶的美国考察三个月,她做梦都想呀!

   黄文秋在心中规划着可以购买的东西,想了一会,才想起来还没有给丈夫打电话,此时中国的电话还没有普及,但黄文秋级别较高,自然配了电话,不过要想拨通与李锡文的联系还需要等待,北京与日南的距离实在太遥远了,电话联系不是很畅通,电话费又贵,她几乎不怎么打。

   等了好长一会,她才真正拨通了电话虽然声音不是太清楚,但确实是丈夫的声音,黄文秋说完后,李锡文根本就不信,怎么可能有这种事情?丁承德哪有这么大的能量?

   李锡文对自己有可能成为代表团一员并不奇怪,战争期间他就是中美两军的联络人,认识很多美军将领,战后虽然搞企业、从政,但外事活动也是有一些的,比如前一段时间去了苏联一段时间。李锡文心中一动,难不成中央打算让他搞外事工作?而不是原来他设想的跟随军委副主席邓少章同志前往总政干部部或者是军委办公厅工作?

   若是去外事系统,虽然不是不可以,但李锡文多少有些遗憾,耍弄嘴皮子,根本没有主政一方的那种特殊的感觉,尤其是这几年,看着交州一步步迅猛发展起来,李锡文心中的自豪感也越来越强!李锡文站起身,走到窗前,此时在他的周边数公里之内都是广南汽车厂的厂房,而这样的工业区交州还有很多,短短十余年间,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城市已经出现在刚刚收复的南疆国土上!

   随着广南汽车厂步入正轨,也随着十大的临近,李锡文也同样非常关心自己的未来,此时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两位佼佼者王景云同志最近被任命为广西省省长,徐树华则被调到了工业部担任副部长,主持冶金工业,以他们的任职,两人在十大上应该会成为中央委员。

   徐树华同志隔得远,几乎没什么接触,但广西省会南宁与交州比较近,王景云同志调到广西后,没过几天,就跑到交州考察了一番,又看了看广南汽车的大工地,交谈时,李锡文就发现王景云有些不足之感,这也不奇怪。

   武汉是中国的战时首都、工业重镇,大中型企业有几十家之多,这些年非公有制企业也有很多投资,武汉工业门类非常齐全,工业实力也就比上海、天津这样的传统重镇差一些,能够主政这样的大城市,王景云的眼界自然很高。

   偏偏广西的工业比较少,除了南方船业集团在钦州、梧州等地的造船企业、港口以及配套的机械企业,国家重点建设的企业基本都在交通枢纽柳州,比如二四期间建设的柳州钢铁厂、化工厂、柴油机厂、机械厂等等,这些企业规模也不是很大,这些年已经陆续都划给了广西国资委。

   而包括省会南宁、重要城市桂林在内的其他地区,主要就是采矿、有色金属、水泥、化工和制糖等基础企业,此时整个广西的工业产值加起来,不仅比不上武汉,甚至于比不上其南方邻居日南省。

   在武汉吃惯了肉,现在跑到广西啃起了红薯,王景云自然不习惯,偏偏他的隔壁日南省在国家的重点扶持下,以一种迅猛的速度发展起来,已经一步步超过了广西。

   日南辖区内的好企业确实非常多,广南煤业下属的鸿基煤矿,是全国独有的超大型邻海露天煤矿,前三个五年计划中,该煤矿和其他靠海的中小煤矿拿到了能源部最多的投资。

   现在广南煤业已经达到了年产3500万吨的空前规模,而且还在扩张,是国内排名第一的超级煤矿,光光广南煤业下面的职工就三十多万人。

   煤炭产量巨大,对广南电力事业帮助巨大,交州发电量迅猛提升,此时不仅红河平原地区已经通电,甚至周边山区都已经陆续通电,很多很多日南人民看到电灯亮起时,第一件事就是载歌载舞!

   交州电力的大发展也带动了广南电解铝工业的高速发展,广南拥有全国三分之二的铝土矿储量,在连续三个五年计划的不断投资下,广南铝厂规模全国第一。

   而广南橡胶厂国内排名第一,是中国最大、最齐全的轮胎和橡胶制品厂;广南钢铁厂、广南化工厂都是同行业排名前六的超大型国企;广南汽车厂刚刚建设,但又是国内少有的重车厂;而水泥、石化、电力设备等等也都在迅猛发展。

   这还仅仅是重工业,广南的轻工业这几年在他的领导下,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广南独有的香水不仅畅销国内,香水原料还大量出口法国,带来的外汇越来越多;广南水稻、热带农渔产品产量巨大,食品工业迅猛发展,同样大量出口苏联,带来了广南汽车厂。

   连续三个五年计划,大规模的投资之下,广南地区,尤其是李锡文主政的交州地区发展迅猛,工商业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早就把南越甩到万里之外。

   本地群众几乎家家都有被招工的,很多人一边种地,一边跑到各个厂区做这样那样的小生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或许有个别人曾经想过南越,但随着广南和南越的生活水平差距越来越大,有想法的人几乎没有了,这几年李锡文压根没听说有这样的傻瓜,反倒是南越不断有人逃过来此时交州已经一步步跻身为全国几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在国家政治和经济

  版图中的地位已经赶上和超过了昆明,广西境内的几个城市更是被远远拉开了距离每每想到这里,李锡文心情就会很愉快,对自己前途未卜的担心也减少了许多,王景云升官是升官了,但却调到了一个边疆农业省,等于重头再来,自己虽然没有升官,但在交州却干得非常舒心,可以看着交州一天天发展壮大,如果只能二选一,还是留在交州好了,再干一届也很不错,或许可以和严书记说一说,大家都是军人,这段时间的交流还是比较畅快的!

   李锡文畅想了一番后,秘书敲门,“李书记,刘市长刚刚打来了电话,李思明同志带着英国客人乘坐的游轮已经到港!”

   “好,我现在就过江!”

   游轮即将进港,李思明指着隔壁货运码头上一堆堆集装箱,对身边黄埔船坞英方总经理说道,“保罗,这些货物产地只有一部分来自于日南,还有很多来自于云南、贵州等西南内地省份,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这些内陆省份出口也将会急剧增加,这也会带来越来越多的船只需求!”

   英方总经理操着有些怪异的声音问道,“云南省的货物出口为什么不走缅甸?中国和缅甸的关系不是很好吗?”

   “军政府上台后不断发动内战,横征暴敛不断,缅甸国内又有较强的民族主义思想,采取了一连串国有化措施,已经收回了中国华侨经营的港口和内河航运企业。

   缅甸人经营的港口、航运各种费用太多,效率很低,而且因为美国的制裁,内地出口欧美的货物根本走不了缅甸,现在缅甸线已经日益萧条!”

   保罗有些奇怪,“中国政府为什么不干预缅甸政府的做法?你们明明有足够的力量!”

   李思明笑着摇摇头,“明明是两家互惠互利的事情,缅甸人非要吃独食,对这种愚蠢的行为,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等到缅甸觉得不划算了,自然会重新找上门。

   “李,你的想法非常独特,不过我们英国人不是这样,有力量时一定会踢走挡路的石头!”

   “踢走石头的过程也要消耗不少气力的,一不小心,就会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得不偿失,贵国现在不断退缩,我看就是有力量时,这样的想法做法太多了!

   国家和人一样,不会一直十分顺利,时不时会遇到这个那个问题,有些需要立刻解决,有些不是那么急迫,还不如观望一段时间,等待最合适的机会,以前我不知道这个道理,还抱怨过,但最近看到一些事情,才突然明白这样做才是对得!”

   说起这个的时候,李思明就想起了刚果,谷书记在刚果问题上的做法真是巧妙呀,机会不成熟,则低调积累力量,等机会成熟了,则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破局,相信他在缅甸问题上,也是同样的思路,自己确实应该好好学学!

   保罗听完,有些奇怪的问道,“或许你说得对,但你为什么笃信缅甸人不会找别的国家呢?比如苏联?又比如他们与美国缓和关系,获得美国的投资?”

   “缅甸是中国的邻居,这一点谁也改变不了,反正时间在中国一边,又为什么要着急呢?”

   “你很自信!”

   “如果易地而处,您也一定会自信!”

   “恰恰相反,我并没有任何自信!”

   “为什么?”

   “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很难在同一件事情上,长期保持同一态度!”保罗笑着说道“贵国现在确实可以,但未来可就说不准了!”

   “我相信中国肯定能找到保持连贯性的办法!”

   “我就喜欢你这种自信,和你交流很愉快!”

   保罗笑着点点头,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又有些失落,大英离开了缅甸,再也回不来了,现在缅甸是中国和美苏竞技的舞台了!

   中国可以默默等待机会,但大英帝国却没有第二次机会了,甚至于只能看着中国一步步增强国际影响力,也许过不了多久,大英帝国就会被中国追了上来!保罗按捺住自己的复杂心情,抬头看了看,“我们要看的造船厂在哪个方向?”

   “红河的出海口在那个方向,沿着出海口向上一段距离就是广南造船厂,法据时期,只是一个小型的船舶修理厂,这些年发展下来,不仅可以制造河运船只,还能够维修海轮,发展得也算中规中矩!”。

   造船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美英等传统海上强国,现在虽然还保持着相当强的造船能力,但造船成本过高,其相关造船企业面对中日的激烈竞争,多少有些喘不过气。

   既然本土造船业成本太高,那只能把一些低端产能转移到东方,一开始大英选择的是香港,但香港经济发展迅猛,黄埔船坞的相对成本也越来越高,而且香港的土地也比较珍贵,所以英方投资者就想让黄埔船坞在国内选择第二造船基地。

   一开始,英国人习惯性的去广州附近看一看,不过看到南船集团的钢铁森林后,英国人觉得凑在一起不好,担心不被重视,英国人不愿意去广州,作为合资方的南船集团也不太在意,不去广州,其他地方也都可以,只要是南船集团和英国人合作的黄埔船坞第二造船基地就行,哪个地方的条件好就去哪里。

   南船集团并没有推荐广东省内另外一个开放城市珠海,原因很简单,南船集团觉得广东省太大,相对强势,要想获得更多的好处,反而是广西比较好,南船推荐的是广西的开放城市北海,不过北海也有一个问题,广西的钢铁基地在柳州,不过北海和日南比较近,可以从日南购入钢材不过英国人也有其他想法,他们觉得福建厦门也是不错的选择,厦门华侨钢铁

  厂可以提供钢材,各种配套虽然不多,但大英和南洋的华侨打了不少交道,彼此还是比较了解的,只要造船厂过去了,自然可以带动配套商搬过去。

   李思明得知后,本来不怎么干预企业经营的他找到英国人,建议可以去日南看一看,那边配套也相当不错,而且中央投资很大,各种优惠条件也有很多。

   英国人了解一番后,也来了兴趣,广南这些年发展下来,重工业基础确实不错,造船所需钢材等物运输成本同样很低,比南船推荐的北海似乎更好一些,而且也几乎没什么竞争对手,不过英国人又对日南的特殊历史有些不安,若是未来日南出现骚乱什么的,那就不好了!

   李锡文当然知道造船业的上下游配套意义太大了,所以闻讯后,立刻向严耀庆做了汇报,认为这是关系到广南发展的大事,严耀庆刚刚上任,也需要政绩,两人一拍即合,李锡文坐飞机跑了好几次香港,终于说服英国人首先来广南考察。

   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新任广西省长王景云同志听说李思明已经带着英国人去了交州,王景云鼻子差点没被气歪,他抓起电话打给北海市的党政干部一阵臭骂,南船集团推荐北海,你们就干等着英国人上门?你们革命时期的主动精神哪里去了,现在好了,日南截胡了!

   如果说前几年,各个省市对外资不是太重视,只有一些胆子大的地方干部才冒险尝试,但到了此时此刻,凡是看到香港和出口加工区高速发展的人,都深刻的意识到招商引资的重要性,要想高速发展,光靠自己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

   广西是一个穷省,境内多山,贫困人口众多,工业不发达,要想发展好,招商引资本应该更重要,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广西干部似乎一点不着急,不仅不重视招商引资,也没有大力培养本地企业,得过且过的心理相当严重,这把王景云急坏了去了一趟日南后,见识到国家大投资的手笔后,王景云迅速意识到广西再不努力,迟早要被广东和日南甩得远远地,广

  东不用说,本来就非常富裕,现在又是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热土,经济发展一日千里。

   日南则因为特殊的政治局势和地理位置,获得了国家的重点关照,偏偏境内资源众多,国家会不断的投入,再投入,好和南越拉开距离。

   如此一来,夹在中间的广西就惨了,国家根本不重视,地方再不努力,那不是等死?广西等死没关系,他王景云前途远大,可别被拖累了!

   若是英国人选择李锡文领导的交州,而不是他领导的广西,消息传到中央,中央领导会怎么想,现在他是稍稍进步了一些,是全国最年轻的省长,但李锡文的老婆和谷书记的女儿在一起工作很多年了,要论熟悉,谷书记肯定更熟悉李锡文。

   王景云想了想,觉得有必要和老领导打一个电话,下面不努力,中央层面或许可以找找关系,王景云抗战期间在山东工作,他能进步,除了自身的努力以外,刘天章同志的欣赏也有一定的关系,这层关系也让他从抚顺市长一举被提拔为江西副省长,这是他仕途非常关键的一步。等搞清楚王景云电话的来意后,刘天章同志有些哭笑不得,“景云,你们省怎么

  发展经济,你找我这个退休的老同志干什么?你得自己想办法呀!”

   “刘老,日南的同志不按常理出牌,来了一手截胡,让我们省现在非常被动,要是都这么干,岂不是变成恶性竞争了..”

   “你们工作没做到位,还怪日南的同志?中央对各省市招商引资的态度是一贯的,只要不违规,乱许诺减税免税什么的,其他的中央都不管,你们要想拿下黄埔船坞第二基地那就得自己努力!”

   王景云自然清楚这一点,不过叫叫苦是必须叫的,叫苦了,就算这一次没机会,还有下一次机会,最起码对他争夺四五期间新增的大钢铁和大石化项目有好处。

   按照他的说法,广西有着不错的造船工业基础,但为什么黄埔船坞犹豫,就是因为广西没有像样的钢铁厂,柳州钢铁厂规模偏小,又处在北方,这对广西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刘天章耐心听完,摇摇头,“景云,四五计划相关竞争非常厉害,据我所知,你们省的方案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认可,国家要重点发展日南钢铁基地,十五年中长期规划要达到一千万吨,你是知道的,钢铁厂你们省肯定没分!大石化估计也难,你们离湛江石化基地太近了!”

  王景云只觉得脑袋嗡嗡的,这两个大项目竟然都没戏?这也太欺负人了,“刘老,中央什么项目都不给,把我这个搞了多年工业的干部放到广西干什么呀?”。

   “景云,你要明白,中央对你们这一代干部寄予众望,很重视你们的综合培养,广西贫困人口众多,民族情况复杂,虽然移民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各种社会矛盾不在少数,你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不要只关注发展,这些问题解决得不错,也是加分!”

   “刘老,我明白了!”。王景云知道想靠国家的力量已经不现实,那就只能靠招商引资,看来必须去一趟北海仔细考察一番,北海的班子要是不给力,就得想办法调整,就在此时,刘天章询问道,“你前段时间去了一趟交州,你觉得李锡文同志怎么样?”

   “锡文同志很不错,他很能吃苦,在广南汽车厂的工地上睡了两年多,考虑问题又很周到,在群众中的威望很高,交州党政班子非常团结,这几年发展的很好,比广西几个城市都要强!”

   刘天章同志点点头,“季筱泉同志要访问美国,参加杜勒斯的葬礼,谷书记把他列入到代表团成员名单中,这也引起了不少老同志的注意!”

   “李锡文同志要被调到外事系统?”

   “他是香馍馍,好几个系统都要他,目前还定不下来,他的妻子和丁承德在一起工作,谷书记肯定对他比较了解,他的安排应该和你,和徐树华同志一样,由谷书记亲自定!”

   王景云心中一动,此前他就听说过他们这一批干部谷书记非常在意,他还不太相信,现在才发现是真得,自己的安排竟然是谷书记亲自定下来的!

   他一直有些奇怪,为什么把徐树华同志调到中央,担任副部长?他在工业口的时间比自己还长,没必要再去部委呀!现在听刘老提及李锡文,他突然有些感悟,是不是徐树华同志的顺位不知不觉间已经退后了,而李锡文走到前面来了?这里面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就在此时,刘天章同志说道,“景云,你们这一批干部现在被太多人盯着,工作很不好开展,你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但有一点我是知道的,心思一定要正!”

   王景云愈发判断自己的猜测没错,他们这一代干部不仅仅邓桂源出了事,搞不好还有人出了事,现在刘老又这么说,他的压力当然更大了。

   放下电话,刘天章同志微微摇头,王景云和徐树华两人被架在火上烤,徐树华没扛过去,不管邓桂源的事和他有没有关系,其他那些被举报的事情,一旦被核实,徐树华这辈子也就到头了!

   王景云的情况好了不少,但也不好过,唉,谷书记此举如同养蛊,最后谁能杀出头,真心说不准,李锡文?肯定不是他,光凭他和丁承德走得太近,就有无数阻力,就算他口碑不错,能力也不错,党内也绝容不下裙带关系,要不然还不乱了套不过高层是怎么想的,也就在两天之后,获得越来越多瞩目的李锡文奉命前往上海,与前往美国的代表团汇合,然后乘

  坐飞机经过连续中转后,到达美国,开始了美国之行。

   通过外交通道进入美国后,黄文秋四处看了看,然后低声对身边的李锡文说道,“锡文,美国的机场修的真大呀,咱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这么大的机场?”

   “应该过不了多久,我们的钢铁和水泥产量正在迅速追赶美国,哪怕现在还有不少差距,十年后肯定会拉近不少,有了足够的钢筋混凝土,这样的大机场就能盖起来!"。

   “那飞机呢?”黄文秋指着跑道上一架波音707飞机问道,“我们什么时候会有?“这我就不清楚了,不过我们轮船汽车能够搞出来,飞机肯定也可以搞出来!”

   左洋子的丈夫目前在中央标准和质量委员会任职,对工业很了解,听到黄文秋问起,“嫂子,我们和德国合作的飞机,已经首飞了,虽然没有波音707的大,但过不了多久,也会赶上来的!”

   “原来我们都有了呀,这也太快了!”

   “虽然解决了有无问题,但要想达到美国的水准还有很长的路,我们这一次考察就要好好学习美国的长处,比如我负责的工业管理这一块,我们就有很多不足”。

   左信介和左洋子站在一旁,微笑着听着,左洋子就不太明白了,自己公公那真是人精中的人精,自己的丈夫却是这样的性子,不过这样的性格倒是挺省心的,要是两个人都是人精,日子就过不下去了,幸好两个儿子不随他!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