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387章 求援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6492 2025-05-12 15:06

  本来好好的心情,却在菲律宾这最后一站收了一个跳蚤,此时也已经是夏天,正好一场台风出现,谷雨不得不在菲律宾多待了两天,他也乘机与菲律宾各界人士接触了一番,其中自然就有那位著名的马科斯。

  马科斯不仅当选了参议员,还与身材高挑、模样俊俏的伊梅尔达闪婚,正是人生无比得意的阶段,谷雨对这位未来很有希望的“华裔”也是寄予了厚望,希望他和前世那样长期执政菲律宾,他最喜欢这样的10%先生……

  台风之后,为了节省时间,谷雨直接取消了香港执行,而是直接去广州,他并没有入城,而是直接坐船来到广州黄埔造船厂考察,要想未来和美国对抗,关键是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造船业至关重要。

  这些年,为了促进中国造船工业的发展,谷雨下了血本,攻入日本后,钱什么无所谓,想尽办法拆除日本的造船设备,征招日本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国内几个造船厂内日本技术人员一开始比中国人还要多。

  而在战后,谷雨更是大量购买二战英国剩余造船设备,又不断从欧洲进口先进设备,同时与英国在香港依托黄埔船坞建立了合资公司,以此引进英国的先进造船技术。

  拥有足够的设备和人才,经过一五计划的建设,到了二五计划期间,中国造船工业终于开始爆发,到1954年,当年下水船舶超过80万吨,而1955年上半年,下水船舶超过了60万吨,中国造船业的巨大产能正在一步步转化为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虽然比不上前世日本此时的发展水平,但谷雨还是很满意,船舶工业是一条长长的产业链,要想理顺整条产业链,难度还是不小的,几大造船厂能够在两个五年内达到一百万吨吨位大关,可以说非常不容易。

  而此时的日本因为主要造船基地被中国摧毁,战争中已经发展到100万吨造船能力的日本到了战后,不仅缺乏造船设备,造船人才也丢失了大部分,偏偏战后初期又被美国人限制,日本的造船业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

  虽然国家转向民生,但钢铁业和造船业一直都是国家重点扶持对象,按照发展要求,三五计划结束时,中国的造船能力需要提升到至少三百万吨,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也要积极争取国际市场,这也就意味着现有造船能力需要翻一番。

  造船业能够迅猛发展,最主要的是市场,不管是战后的全世界捕鱼,还是向海外省的大移民,亦或是推动海运企业的发展,都极大的促进了船舶工业的发展。

  而随着海外省和南洋的发展,加之与周边国家贸易发展的需求,货运需求量成倍增加,即便今年下水船舶吨位已经突破百万吨,还是不能完全满足要求。

  随着从美国买入的自由轮因为高频率使用,进入到淘汰期,光光各大航运公司自由轮的替换就够各个船公司忙乎的。

  不仅下水船舶吨位不够,下水船舶的技术水准也还有很大的差异,比如中国第一艘万吨油轮1950年下水时,其焊机和焊材大部分需要从英美进口。

  这一领域苏俄的实力同样惊人,通过消化苏俄引进的技术,再加上仿制英美的产品,二五期间,中国造船工业就迅速突破了焊接关,此时只有少数特种焊材需要从苏俄进口,其他都已经国产化,也培养了相当数量的焊工,这也为中国造船业的大突破奠定了基础。

  不过到了这个阶段,世界船运高速发展的势头已经非常明显,并开始向大吨位、更大吨位进军,但中国的造船厂目前技术积累不够,基本上是二战前后的造船水平,差距十年左右的水准。

  中日造船技术人员此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也开始循序渐进的研发大型游轮、大型油轮、大型散装船亦或是大型集装箱船,这些在未来都有不少的需求

  战时日本已经拥有超大型战列舰的研发能力,所以设计大型船舶的能力也是有的,不过也有不少需要攻坚的地方。

  而在一些高端船舶领域比如代表世界顶尖水平的邮轮,中国现在压根就没有制造,国内没有需求,国外也不可能相信中国有制造能力。

  而此时世界第一艘LNG船“甲烷先锋”号已经下水,美国人用一种兼具防震、绝缘天性的巴尔沙木解决了低温隔热难题,虽然没有用到殷瓦钢,但至少是不小的进步。

  而中国在南洋地区和天方省的石油勘探中,也确实发现了不少天然气,对LNG船同样也有需求,毕竟使用天然气制造合成氨成本相对较低,也较为环保,而谷雨又不打算在海外省制造化肥,自然就需要研发LNG。

  早期的LNG船虽然难度很大,但总不需要进行殷瓦钢的焊接,所以中船计划购买一艘LNG船,并进行拆解分析。

  当然了,中国也不完全是落后,中国激光技术取得突破后,迅速应用于造船,中船总公司继在国产潜艇工厂全面试验分段制造工艺取得成功后,已经将该技术应用于第一艘核潜艇的生产。

  虽然第一艘核潜艇的多个模块如谷雨预料的那样出现延迟,但因为采用新技术后,各模块可以做得更大,当然可以做一些测试,一系列机电设备和系统中的问题在没有下水前被排除,这事实上反而加快了实验进程。

  随着一个个问题被排除,邓小平汇报1955年底将完成主要模块生产、测试和改造任务,按照计划,1956年上半年将完成潜艇主要设备的安工,并进行系泊实验。

  谷雨自然相当满意,而苏俄代表团参观时,也非常震惊,因为中国潜艇的模块竟然造得那么大,老毛子自然难以理解,难不成中国人对分段制造工艺的理解比苏俄还要强?

  中方的解释是日本技工做事非常精细,水准很高,老毛子自然将信将疑,这强得也实在有些离谱了,竟然比苏俄的造船水准还要高……

  不管老毛子是否相信,谷雨是相信的,带着这样的好心情,谷雨又一次前往他视察过的杂交稻基地考察种子生产。

  随着杂交稻开始全面推广,杂交稻种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通过异交生产杂交种子,难度极大,不过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工化种子生产技术体系。

  整个体系的形成光光摸索就用了七八年,而到了此时已经开始进入到完善阶段,制种产量已经达到了750~1500公斤每公顷,虽然产量还可以,但还没有达到高产水准,技术人员正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离最终突破已经不远。

  此时在三系发高产制种技术研究稳定发展的同时,技术人员们又发现了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如此一来,两系法制种技术也开始发展,这一过程虽然减少了不育系繁中技术这一道工序,但制种工序仍然复杂,需要人工多,成本也高,这就需要制种技术创新。

  靠人工操作,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管理精细,可以追求优质高产,但机械化程度很低,谷雨也觉得不是很好,虽然现在不缺人,但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人工成本也会不断上升,机械化制种也要做一些研究。

  虽然提到了这一点,但谷雨一点都不着急,现在人口上升速度那么快,他巴不得制种公司多吸纳一些人,慢慢来,慢慢来……

  连续在城外跑了两站,谷雨也没进城,而是直接前往湛江,考察湛江石化,该石化公司拥有10000吨维纶和5000吨锦纶,也就是人造棉花和尼龙的生产能力。

  对目前的中国来说,维纶的生产是非常重要的,1万吨维纶可以顶替20万担棉花,中国也有足够的原油,若是拥有50万吨维纶的生产能力,就相当于中国的棉花增产了25%,自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所以战后的1947年,中国从英国引进了一套设备之后,中国一边迅速自主研发,一边与英国谈判,不仅要拿下这两个聚合物的生产授权,还要想办法拿到涤纶、锦纶、腈纶等的相关制造技术,当然了,也不仅仅和英国一家谈判,美国、德国都在谈。

  到了1955年,后世几大合成纤维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而PE、PET这两种极其重要的塑料也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大石化时代已经到来。

  人造棉花毕竟还处在发展早期,技术难度并不算很大,通过几年的努力,也已经基本吃透其上游,实现了从石化设备、中间体生产到最终产品的全贯通。

  此时三个以国产设备为主的维纶厂和配套的有机化工厂于1953年同时在山东、四川和淮海三省建设,预计1956年可以投入生产,以验证国产成套生产设备是否过关。

  相比于维纶厂的全力推动,尼龙厂就慢了一些,1955年上半年两个尼龙厂分别在南京和厦门启动建设,毕竟尼龙不是非常急迫,研发落后于维纶也不奇怪。

  但对于其他几个近几年刚刚取得突破的聚合物工业化生产设备,西方国家不愿意转让,把谷雨气得半死,狗日的,这是诚心不让中国解决穿衣问题呀!

  他还是老办法,先解决有无问题,然后再一个个想办法突破,能引进的,先引进投产,不追求迅速国有化,一边生产,一边消化技术,因为都是基础的工业原料,产量非常重要,不能因为消化技术,耽误了数量的提升。

  同时绝不放弃研发,已经突破的,要想办法提升产量;没有突破的,坚决投钱研发,必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而三五和未来十五年的远景规划,大石化都是重中之重,其中光光三五计划中的维纶厂就明确一个石化基地至少配套一个,,所需设备必须优先满足,

  在这个发展初期,必须坚决投入,这可不仅仅是穿衣问题,更是关系到轻工业品出口创汇的大事,自己不生产原料,搞来料加工,才能赚几分钱!

  所以谷雨在讲话时,把意义说的非常大,“同志们,我们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果就是鸦片战争,百年欺辱;我们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果就是日寇侵华,差点神州陆沉,虽然我党领导全国人民最终击败了日寇,但两千万军民的死伤太过惨烈!

  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石油化工化纤和原子能航空航天的发展处在同一地位,原子能航空航天的发展水准决定了是否安全,不再被人欺负;而石油化工化纤的发展则决定了我们是否可以过上好日子,吃饭穿衣不愁!

  同志们,我们现在必须跟上,一点一滴都不能松懈,若是这一次再错过了机会,我们不仅发展会大大停滞,甚至有可能亡国灭种!

  虽然我们现在的底子很薄,但经过过去十年的发展,相比于抗战时期,我们已经好太多了,不仅有了相当多的人才,也有了一定的财力,此时再不努力,更待何时!”

  在热烈的掌声中,谷雨结束了湛江石化的考察,不过就在他返回广州后的第二天早上,他吃惊得得知印度对巴基斯坦不宣而战。

  再询问战况,情况更加不妙,措不及防的巴基斯坦军队节节败退,目前离亚克尔运河边已经不远,亚克尔运河是拉合尔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此地失守,印军将直捣拉合尔并向巴腹地进,在克什米尔的巴军主力将被合围。

  谷雨身边并没有军事地图,不过方如川同志出门在外一直带着地图,谷雨在地图上看了几眼,就已经完全明白巴基斯坦现在的困难,“蠢人下棋,死不顾家,巴基斯坦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不注意后方!”

  “可能是此前的冲突都发生在克什米尔,让巴基斯坦人产生了误会!”

  “形势如此紧张,巴基斯坦应该对我们提出要求了吧?”

  “巴基斯坦已经向我们求援,同时明确向我们请求四个中队96架歼—5战斗机的援助,估计是想用空军封锁住运河,不让印军突破,此次形势异常紧张,我们要是不给,巴方很难扛过这一关!”

  “四个中队96架歼—5战斗机,胃口真是不小!美国是什么态度?”

  “美国并没有立刻表态,不过援引中立条例,停止向印巴两国出售武器!”

  “苏俄呢?”

  “苏俄站在印度一边,他们一直支持印度在克什米尔的主张!”

  谷雨稍稍沉默,缓缓说道,“这一仗并没有发生在克什米尔,对我们的边境并无影响,而我在日内瓦会议上刚刚做出承诺,言犹在耳,就直接干预,必然会严重损害我们的国际信誉!”

  “可如果巴基斯坦被印度彻底击败,南亚形势就必然大变,印度也就从此摆脱了两线作战的风险,这对我们在南亚的经营将是重大挫折!”

  “南亚的经营!”谷雨哼了哼,“如川,我问你,我们经营南亚的目的是什么?”

  “首要目的是以攻为守,保证西部边疆尤其是乌斯藏的安全;次要目的是限制印度的发展,将其势力局限于印度次大陆,不至于影响我们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执行!”

  “说的很对!”谷雨笑着问道,“那我为什么要在日内瓦会议做出那样的承诺?”

  “我们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

  “这就是了!”谷雨站起身说道,“我们上一次掺和,是因为印度人进攻乍吉山口,与其说是挑起战争,还不如说是试探我国,所以我们必须支援巴军,让印度知道这个地方不能碰。

  但现在印度好巴基斯坦大打出手,竟然想要巴基斯坦的命,那形势就不一样了,各家的孩子各家管,巴基斯坦是美国的盟国,担负着牵制印度,封堵苏俄南下的重任,巴基斯坦就算亡国了,也是美国最头疼,我们着什么急!”

  “可若是印度合围了巴军主力,迫使巴基斯坦投降,我们岂不是要和印度打交道了?以后边疆恐怕不会稳定呀!”

  “拉达克方向,我们和英国人签署的边界条约说的很清楚以印度河为界,这一段不存在任何问题,印度人若是过河,那就把他们赶走!

  至于机场安全吗?事实上也算不得什么,说到底也就是一个前进机场,我们本来就不应该部署太多的飞机,就算印度人用大炮顶着,也不要紧,我们的飞机完全可以从和田机场攻击印度首都新德里!”

  方如川怎么也想不到一向对印强硬,以牙还牙的谷雨竟然在关键时刻选择了不干预,所以他不得不提醒,“谷书记,从印度的过往来看,他们很喜欢得寸进尺,我们若是退让了,很可能会刺激他们更大的野心!

  而且若是不干预,很可能会引发连锁效应,孟加拉国和海德拉巴对我们的信心肯定会大为降低,若是再被帝国主义者钻了空子……”

  “你说的没错,但你不要忘了,巴基斯坦对我们唯一的价值就是缓冲地带,为了这么点价值,我们送出一点飞机可以,但让我们救命就实在太过了,巴方空口白牙肯定不行,总要拿出足够让我们心动的筹码!”

  谷雨说到这里,笑着说道,“如川同志,有的时候,哪怕要下场,也不能上赶着,也要端端架子,要想让人牢记,就一定要雪中送炭!”

  方如川同志这才明白过来,“那怎么回复?”

  “我们在日内瓦会议对其他四国承诺的东西,巴基斯坦肯定知道,告诉巴方,因战争目前未牵扯到中国边界安全,中方暂时不适合干预!

  同时向孟加拉国和海德拉巴通报我们的决定,同时告诉他们,中国愿意以优惠的价格提供武器装备以及其他力所能及的帮助!”

  谷雨说来说去,说了这么多,说白了,就是他不相信印度能灭掉或者实际控制住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想白嫖,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他必须搞到足够的好处,不能白给。

  说到底,现在的形势与前世的第二次印巴战争完全不同,中国在南亚次大陆的支撑点是孟加拉国,又不是巴基斯坦,谷雨才不着急呢!

  事实上,就算印度灭掉或者实际控制住巴基斯坦,谷雨也无所谓,不想和印度打交道,很简单呀,乘着巴军崩溃的机会,全取拉达克,封锁住乍吉山口即可。

  其他时间,他完全可以一边磕着瓜子,一边看美国的热闹,苏俄打通与印度的陆路联系,嘿嘿,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呀,他就不相信美国人会乐意!

  所以哪怕要下场,也必须是美国人三邀四请,拿出交换了,中国才会下场,而一旦明确要下场,那就给印度一个好看,扫除这段时间的郁闷!

  所以谷雨接着指示道,“虽然我们现在不下场,但万一巴军彻底失败,我们就很可能要下场,让空军加强训练,把轰炸鬼子的劲头拿出来,让印度人记一辈子!

  其他目标我无所谓,特朗贝原子研究中心和印度人正在建设或已经建设完成的反应堆、燃料工厂、重水工厂和其他辅助设施,都必须百分之百炸毁,彻底夷为平地!

  国安委要和孟加拉国方面做好协调,攻击的机会不会太多,一旦动手,就必须快准狠,尽可能的推迟印度爆炸原子弹的时间!”

  “是!”

  谷雨稍稍沉默问道,“我记得上一次孟加拉国传递过来的情报称,印度人正在和加拿大谈判反应堆引进,现在进展怎么样?”

  “目前没有进一步的消息!”

  “对外放出风声,巴西的核能专家正在中国进行秘密访问!”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