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数门大炮怒吼,解放军经过三十多个小时的激战,一举攻占玉田城,彻底消灭日军第一师团,至此人民解放军在华北前线先后全歼日军三个师团,先后毙伤日军十万人以上,中国人民的反帝战争,取得了从未有过的伟大胜利。
就在玉田总攻顺利完成之际,北线解放军增援东三省的骑兵部队也乘着日军一片混乱之际,成功的突破了日军的封锁线,从通辽转头向南,直扑南满铁路,青纱帐季节即将到来,数千挑选出来的精锐部队完全可以突破南满铁路,进入东满山区。
而在战败之后,日军胆寒无比,不得不全军转攻为守,撤出天津市区,全线后撤,依托海军的支持,在渤海湾一带与解放军对峙。
而就在北线围歼战刚刚结束,胜利捷报发出的同时,南线几十万解放军向长三角地区发起了猛烈进攻,一举合围了南京。
两个师团和数万伪军团团围在了南京城内,以此同时,几路大军还迅速向上海周边挺进,与日军在上海周边对峙。
一个又一个胜利捷报传出,一个又一个城市被光复,连首都都要恢复,举国欣喜若狂,无数人民群众以各种方式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
武汉大街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一个人在前面大喊着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解放军万岁!”、“谷总理万岁!”后面的人群高举着旗帜,紧跟着跟着喊着起来,场面一下子热闹起来!
人群在呐喊,队伍后面一个个鼓手鱼贯而出,围成了一个半圆形的鼓阵,只见一个身高一米八几的彪形大汉光着膀子站在半圆的中心,他的前面摆着一面大鼓,鼓手们跟随着打鼓的节奏,大喊着“哈、哈、哈!”
那气势犹如排山倒海,一阵阵声浪从围观人群的耳边滚过,好似黄河滔滔江水,轰隆隆响彻大街内外,使人感到汹涌澎湃,热血沸腾。
喊声和鼓声交织成一片惊心动魄的大舞台,所有人都融入到这气势磅礴的游行中,哗!鼓声一下停了下来,时间就像凝固了一样,把无数人从喧嚣中拉了回来。
“捷报,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一个异常激动的声音,经过了喇叭的扩音之后,显得激昂雄浑,等到这个人说完,人群中又是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鼓掌声,欢呼声……
而就在各种庆祝仪式欢欢喜喜进行的同时,刚刚取得国战重大胜利,政权得到极大巩固的共产党对亲日势力的大清洗在迅速展开。
无数群众自发起来,用各种方式揭发和打击日本间谍和经营日本商品的商贩,日本各种在华势力迅速土崩瓦解,而与此同时,共产党的大抓捕开始了。
刚刚来到根据地不久,共产党曾经的一大代表,南京政府前实业部长陈公博租借的公寓,出现了多位共产党工作人员,向他出示了拘留审查令。
陈公博被捕的理由是陈公博追随已经毙命的前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汪精卫,签署卖国条约,多次发表消极抗战言论,需要拘留审查……
陈公博难以置信,他高喊着说道,“我一贯坚持抗日,反对妥协,我不是汉奸,我要找何夫人,她是知道我的……”
带队的同志根本不理睬陈公博,“陈先生,您是大名人,对您的拘留,我们不可能搞错,请您签字吧,不要让我们为难!”
陈公博颤抖着手,想签字,却怎么也签不好,看到带队同志有些鄙视的眼光,他咬着牙,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陈公博签字之后,被戴上手铐和妻儿被关在一个房间里,首先接受现场审问,重点是他有没有与日本人的书信往来,在日本银行有没有存款。
陈公博脸色大变,带队同志冷冷的说道,“陈先生,您最好实话实说,要不然下场会很严重!”
陈公博全身都在哆嗦,“有,有一些日本银行存款!”
带队的同志眼中更是鄙视,狗日的一边在日本银行有存款,一边整天抗日口号不离嘴,这种投机革命的伪君子、王八蛋不抓行吗?
陈公博见状,连忙辩驳,“不,在日本银行有存款的,不是我一个,还有很多,大家都这么干!”
带队同志眼睛一亮,“还有哪些人?大家又都是谁?”
陈公博更加慌张了,他猛然间打了一个寒颤,很明显共产党要兴大狱,完了,彻底完了,他怎么就猪油蒙了心,跑到共产党的地盘呢?为什么不躲在香港呢?
不管陈公博怎么想,他这一次跟头栽定了,共产党工作人员对家产丰厚的陈公博的查抄有了重大战果。
在他的文章书信中发现了一些质疑抗日胜利的话,同时也查到了陈家不少财产,黄金大洋、金银首饰、在各地的房产地产证明,国外的银行存款等等。
银行存款中,不仅仅有美国的、英国的,还有日本的、法国的,而把大笔资金存在日本银行,本身就是汉奸资敌行为,他怎么也跑不掉了。
而随着事情性质的变化,随行的共产党胜利银行工作人员,当场将所有的金银首饰、黄金大洋等等价物品全部查封,同时按照规定,给了陈家母子五十元人民币和相应的罚收凭据,这一切都有相应的法律支持……
陈公博妻子李励庄看着无数家产被查封,虽然害怕的要命,但并没有吵闹,而是伪做平静的问道,“共产党把这么多东西拿走了,我和两个孩子怎么活?”
陈公博立刻也连连求情,一个留着短头发的女同志鄙视道,“给你们留下了50元还不满意?这笔钱够活几个月了,有这个时间,找到一份活计一点都不难!”
陈公博低声说道,“我夫人是大家闺秀!”
“大家闺秀怎么了?大家闺秀就不应该劳动吗?”
带队的同志瞪着那位同志一眼,让她不用说话,他看过陈公博的档案,知道李励庄曾经是党早期的妇女领导人之一,对她稍微客气了一些,告诉李励庄,“李女士,以您的文化水平可以做毛主席,您可以向武汉教育部门报道,获取一份教育的岗位!”
李励庄点点头,又询问如何探望陈公博等等问题,为首的同志一一做了回答,最后李励庄看着丈夫说道,“公博投机革命有之,但并无汉奸行径,请贵党秉公执法!”
为首同志摇摇头,“事实胜于雄辩!”
就这样陈公博被捕,陈公博到了拘留所,换好衣服、检查一番,感受一番底层生活后,比谁都老实,很快就把他知道谁谁谁有日本银行存款都说了出来,以换取公安同志一个比较良好的待遇。
陈公博很快被发配到劳改营,因为他是大学教授出身,文笔好,能说会道,又曾经是党的一大代表,这个资历让劳改营的同志们多少有些震惊,加之上级又交代,所以陈公博并不需要劳动,而是开始了写写画画,做一些思想宣传工作,而这正好发挥了他的特长。
在劳改营中,陈公博出人意料的见到了一大期间,和他多次争吵,导致他怀疑共产党,迅速选择退党的张国焘,而此时的张国焘头发花白,昔日的黑胖子现在已经相当消瘦……
被定性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叛徒,张国焘的日子自然很难过,虽然他并不需要做太多的劳动,也勉强可以吃得饱,当然了牦牛干肯定吃不上了,不过也肯定饿不死,他遭受的主要是心理上的煎熬。
他需要不断写这样那样的文章,时不时就要接受这一组那一组人马的询问,有关部门恨不得把他所有的事情都要挖出来。
张国焘也是四十多岁的人,怎么可能什么都记得,几年过去了,该说的都说出来了,不记得的事情,怎么逼迫他也想不起来。
除了写文章非常头疼以外,张国焘还有一个大麻烦,他在鄂豫皖期间得罪人太多了,现在他落难了,鄂豫皖的老伙计自然要找他好好谈谈。
整风期间,各种涉及到鄂豫皖的批判会,他一场不落,每次都被骂得狗血淋头。比如徐向前要问问他,为什么要动他老婆;比如共产党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天桢要问问他,为什么要对王家下毒手……
大人物,有点素质的干部就算心里再怎么恨他,也不至于动手打人,一些素质不高的工农干部,又是年轻气盛,也许是为了向党表现忠诚,自然对张国焘很不客气。
张国焘就挨过一个少林寺出来的武林高手的耳光,又被踢过很多脚,除了没有吃枪子,该受的苦,张国焘事实上并不少。
几年下来,张国焘老多了,现在的他连希望都没有,跟行尸走肉没什么区别。而这样的重量级人物,谷雨绝对要让他好好活下去的,所以有过指示,提升过待遇,该有的身体检查定期进行,甚至于生活待遇也提高了不少。
要论起来,现在的张国焘待遇比王明还要好一些,王明夫妻现在被安排到西双版纳种起了橡胶树,发挥他的特长,为苏俄的橡胶事业工作……
看到张国焘的惨状,又听说了张国焘经受的种种后,陈公博被吓得心惊肉跳,原来那个年轻人谷百生这么狠呀!
自此之后,陈公博更加老实了,积极听共产党教育人员的话,老老实实的接受改造,思想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陈公博的理论水平很高,写得很多文章连劳改营领导都赞叹不已,加之又懂英语,还做过国民政府的实业部长,是难得的人才,不断有人帮着他说情,毕竟他那点事也算不得什么,不过也不知道为什么,上面就是不批准。
陈公博的妻子李励庄是大学生,文化程度很高,又是大家闺秀,气质很好,倒是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她被安排为中国科技大学(武汉)附属第二中学担任英文毛主席,负责教授一群从全国挑选出来的天才少年英语。
陈公博被捕,并被流放到劳改营,李励庄并没有立刻和他离婚,而是不断向上申诉,不过李励庄也知道这样的申诉并不会成功。
被捕的人实在太多了,比陈公博问题还轻的人都有很多,更不要说陈公博还是共产党的叛徒,什么时候出来,根本不是证据能够决定的……
李励庄的判断并没有错,陈公博只是时代大潮淹没的微不足道的小沙子而已,这一轮被捕的非常多。
不仅仅在武汉,在北平,在太原,在西安,在广州,在长沙,在南昌……,在共产党控制的中国大地,各种各样的查抄闪电般的迅猛进行。
不管是下野军阀、政客、学者,还是大资本家,大商人,凡是有可能与日本有接触的,都被调查了一番。
公安部长、谷雨的前秘书杨毅本来毫无名气,不过在大规模抓捕后,不到十天时间内传遍了整个中国,足可止小儿夜啼。
除了对亲日派的大清理以外,换太党在新占领区也正在进行大清理,一时间各种监狱根本就放不下,公安部不得不开辟了无数个临时看守所用来关押犯人。
到最后看抓得人实在太多了,不得不放出了那些问题不严重的,但即便如此,也有几十万亲日派或者说疑似亲日派被抓。
中国传统旧势力与日本的接触实在太频繁了,几乎没有人能逃得过去,而在查抄候审时,这些人过去接下的种种冤仇很快都被揭发出来。
一个又一个问题相继暴露,违反贵金属法令持有黄金白银的甚至都算不得什么;更多的是过往的一些血债,自然也会被另罪处置。
虽然谷雨说过一个不杀,大部不抓,但一旦涉及到陈年旧账,特别是血债,性质又变了,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其他罪名被处死或者劳改。
这样的大抓捕,自然把一些人吓得魂飞魄散,尤其是一些刚刚投降或者起义的将领,惊恐之余,有人甚至想制造兵变,不过被迅速镇压下去,不仅仅起义战士们坚决不认可,就是他们的手下都不会认可。
解放军那是什么?那是打败了几十万日本兵,消灭了十万鬼子的天兵天将呀,鬼子的惨状都在报纸上登着呢,死人堆积如山的照片我们都看到了,你搞兵变,你想死,我们可不想死!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被抓捕,一些有识之士感受到了极度的不安,刚刚上任的副总理翁文灏自然不例外,他认为谷雨不在武汉,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必须让他知道,赶紧制止住目前的混乱。
正好他和钱昌照上任之后,要去山西考察,他就和钱昌照提到了这些,钱昌照叹了一口气,“文灏兄,你真是书生意气!”
翁文灏愣住了,“这是何意?”
钱昌照摇摇头,“这是共产党处心积虑,计划多时的大整顿,谷百生故意躲在太原不过来,就是为了矫枉过正,让手下多抓一些人,等他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他自然要出来做好人,没有雷霆之威,哪有谷百生的雨露之恩!这种事,你掺和什么呀!”
翁文灏张大了嘴巴,“啊?还可以这么做?”
“从公事来说,日本在中国经营多年,与日本有关系的人实在太多了,如果不能雷霆手段,如何断绝日人的渗透;
而从私事来说,凭借着战争的胜利,共产党也需要让人敬畏……”
“这一点,我当然知道,可不能什么人都抓呀!”
“也不是什么人都抓呀!”钱昌照摇摇头,“周作民被抓了吗?他这个中国最大的民营银行总经理还不是好好的吗?
周作民在日本留过学,在天津办银行,前些天还一直在上海沦陷区,他跟日本人能脱得了关系?
还有金城银行大股东倪嗣冲家族和谷百生还有私仇,而周作民又是倪嗣冲一手栽培出来的,这几条随便哪一条拿出来,周作民都没有好下场!
可周作民不仅没事,反而被任命为财政部副部长、中国银行业协会副会长,可以参与机要,还被授权重组盐业、金城、中南、大陆、联合这北方五大银行,担任新组建的中国实业银行总经理,无比信重。
而吴鼎昌呢,贵为国府财政委员、北方金融集团首脑、中交两大行的总办,手里又有舆论影响极大的《大公报》。
过去几年,他在天津与共产党多有配合,帮着共产党出售各种债券,对共产党的发展绝对有大功;
他又是陈公博之后的实业部长,南昌大战后,又从香港回到武汉,主动靠拢共产党,结果呢?抓捕的名单中,他排名第一,抄家判刑,一点颜面都不讲!”
翁文灏顿时愣住了,只听钱昌照笑了笑,“总不能说周作民和周恩来是同乡吧,甚至有可能是亲戚关系吧?”
“是什么原因?愿闻其详!”
“共产党和国民政府都在节制资本,都认为银行必须受国家节制,银行必须把重心都放在支持实业发展上,但在选人用人上,却有天壤之别!
吴鼎昌喜欢购买公债和外币债券,搞各种钱生钱的游戏,并不喜欢支持民族工业,故而不管他怎么靠拢共产党,甚至对共产党有功劳,谷百生也一定要把他打倒,打臭,不给他一丝翻身的机会!
而周作民非常喜欢培育民族产业,把投资工商业视作天职,所以谷百生控制了北四行,把这个合并之后,全国排名前几的大银行交给周作民经营,财政部安心做一个大股东!
吴鼎昌之衰亡,周作民之崛起,看起来非常奇怪,但恰恰说明了谷百生治国的理念,而从两人用人的喜好来说,重实不重名的谷百生明显更胜一筹!
既然谷百生比谁都明白,谁有用,谁没用!咱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文灏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别杞人忧天了!”
“有用?没用?”
翁文灏若有所思,钱昌照点点头,“对共产党有用,共产党不仅不会碰,还会惜才、爱才,给他们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比如你我,又比如周作民、卢作孚等等。
但若是对共产党没用,还不安分,偏偏头上一大堆小辫子,比如吴鼎昌、陈公博,都没有好下场,身败名裂,甚至有可能永世不得翻身呀!”
说到这里,钱昌照有些感慨,“谷百生与蒋介石不同,如何得天下,如何坐天下,他心里跟明镜一样,这种人别看年青,谁也别想糊弄,更不要想着浑水摸鱼,看不清楚这一点的人,注定要倒大霉的!”
翁文灏倒吸了一口气,有些胆寒,“若是有朝一日,你我也没用了怎么办?”
“文灏兄,你担任抗日联合政府副总理;我,担任工建委副主任,是为了共产党吗?不是的,是为了国家,是为了抗日大业!
只要我们不恋权,不爱权,一心为公,又有什么好担心的?未来合则来,不合则去,谷百生能得天下,总不至于连你我都不放过,这点心胸,他肯定是有的!”
翁文灏站起身,很郑重的给钱昌照施了一礼,“谨受教!”
钱昌照连忙站起身,扶住翁文灏,然后叹了一口气,说道,“文灏兄,还有一个原因,你设身处地为谷百生想一想,就知道他为什么迫不及待这么做了!
共产党需要养几百万虎狼之师与日人生死相搏,虽然重创日人,但己方伤亡肯定不在少数,各种战争消耗,抚恤必然耗尽府库。
现在又要建立抗日联合政府,治理民政,与他国交往,还要搞那么多工程项目,肯定入不敷出,赤字严重,但人民币关乎粮价,又不能随便印刷,肆意贬值,他们事实上很难很难!”
翁文灏叹了一口气,“共产党上上下下,全部十分节俭,即便是谷百生周恩来这样的党内领袖,每月花销也不到十元,可以说克制花费到了极点。
你说的这个原因,你不说,我也知道,但光靠打土豪,分田地,可以济一时之用,不能济一世呀!”
“共产党的打算肯定是辛苦熬几年,要把工业搞起来,有了大量的工业产出,日子自然就好过了!”
说到这里,钱昌照微笑着说道,“你我虽然都是豪富出身,但若想一展所长,一定要融入共产党,过去为人处世一些不合时宜之处,一定要注意改正!”
翁文灏点点头,对钱昌照十分佩服,决定以后遇事要多和钱昌照商量,这一次幸亏和他聊了一下,要不然就真要犯错了……
相比于翁文灏钱昌照的理解,有些人并不是很理解,比如张学良,北方的一连串伟大的胜利让张学良对共产党佩服的五体投地,身为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空军司令员,张学良也起到了不少作用。
虽然张学良并没有太多空军指挥才干,但他毕竟开过飞机,对空军的情况了解很深,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建议,后来又专门负责地勤工作,各项工作也处理得有条不紊,可以说为这一战的胜利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很好的洗刷了他不抵抗将军的恶名。
可就在胜利之后,共产党立刻启动了大规模清理,虽然张学良也知道清理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共产党的果决和狠辣让张学良惊骇不已。
来自东北的老人,还有他的东北军旧部被抓的不在少数,共产党不是说过既往不咎的吗?怎么能出尔反尔?
张学良心里很不高兴,刘伯承看了出来,特意找他聊了一会,又把他一些旧部与日本人藕断丝连的行为告诉他,张学良顿觉有些羞愧……
刘伯承告诉张学良,随着国内形势逐渐好转,建国之后的各项安排也要准备起来,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有规矩,不能再跟国民党那会一样,乱糟糟的,一些不讲规矩、不守规矩,喜欢折腾,心怀不轨的人,先杀一杀威风,没看谷书记一直在太原,没回去嘛!
张学良这才终于明白过来,原来还有这么一层意思,我说呢,谷百生原来是担心这么多人不老实,先收拾一番,然后再平反,这是帝王心术吧!
张学良心情好了不少,刘伯承见状给他安排了一个任务,既然联合政府要越来越正规,自然要众望所归,也要讲一讲五族共和。
蒙族王爷们已经去了武汉,解放军很快要出兵进入新疆,解放军也已经控制了西北的回族控制区,回族也有靠拢过来的代表人物,现在最头疼的就是西藏,幸运的是靠拢祖国的九世大主持正在青海。
听说张学良与九世大主持关系不错,希望他去一趟青海,把九世大主持接回来,听说九世大主持身体不好,把他请回武汉,好好治一治病,顺便参加新一届政协会议的筹备工作。
同时刘伯承也告诉张学良,抗日战争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事情,不仅仅要把九世大主持请过来,也要从青海形式上调几个藏兵过来,在前线走一走,这个象征意义很重要。
张学良听完,很爽快的答应了,表示会立刻开飞机回太原,听取指示后,再去青海,妥善的接回九世大主持。
刘伯承很满意,与他握手离开,还是谷书记考虑的周到,张学良这样的二愣子性格,还是把他调开比较好……
对不同人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这一次共产党的清理表面疯狂,实则有条不紊,游刃有余,与共产党相比,日本人听到天津前线大败的消息后,顿时疯狂了,这是真疯,而不是假装疯狂。
第一师团的兵源地在东京,所以看到第一师团情况越来越不妙,日本军部拼死支撑,想把第一师团残部接应回来,就是怕东京师团被消灭,没办法收拾,但没想到却被共产党拼死挡住,最后也没能救出东京师团。
东京师团被消灭之后,后果太过严重,日军高层顿时神情恍惚,这件事比10/12两个精锐师团被消灭的影响还要严重,思前想后,陆军不得不主动出击,不能被海军所制。
一边在陆军内部广泛宣传矶谷集团的英勇和决死冲锋,把矶谷打造成第二个乃木希典,当然了,矶谷廉介差了一些,并没有取得胜利,但毕竟战死了,死人怎么夸都没有问题。
同时又不断制造在高层制造舆论,把战败的责任推给政府官员不配合,出兵数量不多,以至于以少打多,前线的中国人都已经有一百万军队了,帝国才只有二十来万,等等。
面对陆军的耍无赖行为,此时因为战争的缘故,还在台上的傀儡首相广田弘毅吓得魂飞魄散,第一时间就提出辞职,死活不干了,我都当起军部傀儡了,你们还不放过我,还要我背锅,这也太过了。
而海军此时也对陆军非常鄙视,不过海陆军在加强军部影响力这个问题上,立场一致,海军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执政,中国那么大的烂摊子,海军也没办法收拾。
日本此时唯一的元老西园寺公望在这个极其混乱的时刻,不得不站出来说话,说了一番要团结的话,同时希望威望比较高的近卫文磨组阁,不过近卫对陆军的蛮横和无能也是头疼不已,万一陆军再打了败仗怎么办?难不成他再给陆军背锅?
在确定要坚决封锁失败的消息,同时要举国动员,全力武装,与中国共产党殊死决战之后,几派势力达成了一致,由一位陆军大将来负责组阁,陆军搞出的大麻烦,陆军自己擦。
西园寺公望非常希望资历深厚的稳健派大将宇垣一成担任首相,不过陆军并不希望搞过裁军的大将执政,宇垣会裁军,可不一定会扩军,再加上昭和天皇又非常不喜欢这位反对让皇族掌握实权的大将出任首相,所以宇垣没有希望了。
最后几派势力达成一致,由宇垣派的大将阿部信行担任首相,这个人头脑慎密,性格平稳,和天皇亲信、内大臣木户幸一是姻亲,和海军不扩大派的井上成美是义兄弟,他能控制住陆军同时和海军搞好关系,解决中国事变。
阿部信行担任首相后,就轮到对关东军的处置,冈村宁次是天皇亲信,而且他此次的战略本身就是日军计划很久的方针,岗村只是执行战略而已,所以冈村宁次得到的处置是被放到台湾,担任驻扎台湾的师团长避避风头,主要责任由关东军司令官承担……
日军高层心里非常清楚,这一次的大失败归根到底还是轻敌了,太过冒险,只看到了成功的巨大好处,对失败的风险估计不足,而此前陆军在热河的失败已经清楚的表明了共产党的强大战斗力,不应该如此冒险的……
此时连续的失败把日本高层敲打的不轻,到了这一步,都知道不能再蛮干了,虽然都知道绝不能丢失中国,必须和共产党决一死战,但怎么打是有讲究的,若是昏了头,再盲目进攻,再一次失败,那日本真得要彻底失去中国了。
对于目前南线的战事,日本人小心了很多,他们非常清楚四个师团的力量不足以守备中国的长江三角洲,不得不主动收缩。
把兵力集中在上海外围、南京、杭州和宁波四地,即便如此,日军也觉得力量有些空虚,不断加强海空军,同时一船又一船的日军被送到上海和南京,必须要保住这两个关键城市,要是再丢,蒋介石的傀儡政府连开张的地方都没有了。
而与此同时,日军也在加强山东的力量,前线日军不着急进攻济南,同时从天津前线抽调部队增援山东,首先攻陷胶东半岛,绝不能让中国人利用胶东半岛轰炸日本本土。
这样一来,渤海湾的日军兵力更少,而共产党北线大兵团也正在分路南下,为了避免满洲出现问题,渤海湾和冀东地区的日军则向东撤退,三个师团被消灭,满洲兵力出现短缺,先补充满洲再说。
当然了,日本人并没有放弃渤海湾一带,而是重点经营塘沽和唐山,塘沽有海军,日军并不害怕,唐山日军则堆了两个师团,又加强了炮兵,共产党想迅速拿下并不容易……
当然了,日军的收缩只是暂时的,日本高层的想法是准备,准备,再准备,然后发动全力一击,只取共产党最重要的后勤中心太原,就算不能击败中国,也要逼迫共产党谈判。
但问题是日本高层想谨慎,想准备,共产党也不会给日本人机会,这一次日军的失败规模实在太大了,即便日本高层想法设法封锁,但也不那么好瞒,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这是三个师团,十万人的死亡,光光中国过来的各种信件突然间减少,就值得怀疑。
而且这样的大败之后,日本必须大规模增税,又大规模销售各种债券,直接从工资中扣除战争款项,不断增加调用各种民用物资,甚至发布工资统制令,物价飞涨之余,却禁止工资上涨,日本老百姓的压力立刻增加了无数,生活越来越艰难。
更要命的是,中国大胜之后,随即掀起了对日本在华势力的大清理,而此时日本在关内只剩下一些据点城市,这些城市虽然是消费性城市,但人口总归有限,对日本工业品的吸纳顶多只有原来的10%,甚至更少。
原来巨大的中国销售市场,突然间没有了,面向中国的相关工厂立刻倒了大霉,不得不大量裁员,再加上种种传闻,日本国内的混乱就开始酝酿起来。
看到情况不妙,新上任的阿部信行首相不得不按照日本的惯常做法,进行了一番歪曲宣传,前线部队被残暴而狡猾的共产党部队在平津地区突然袭击,遇到了一些损失,但造成了共产党巨大的损失,共产党死伤四十多万人,主力丧尽。
当然了,日军也损失了一些,尤其是那三个师团损失不小,指挥官矶谷廉介化为军神,不过日本人坚决否认三个师团被歼灭的消息,还煞有其事的让三个师团的官兵接受采访……
同时阿部信行首相对变成军神矶谷廉介和死难官兵进行了公开祭奠,当然了日本人绝不可能派人前往察北,接受死难官兵尸体,似乎那些日本兵并不存在一样。
日本各个报纸、广播在日本政府的强令和严格控制下,再一次成功展示了日本独有的洗脑神功,终于把这件事暂时混了过去。
对于不断出现的失业,日本政府的办法就是继续扩军备战,一边吸纳失业男子,一边开始拆除一些不必要的民用设备,既然不再可能有中国庞大的市场,搞那么多纺织企业根本没用,还不如拆卸,用来制造武器……
当然光光这样还不够,日本人又一次盯上了满洲,既然国内养不了这么多人,只能增加满洲开拓团的数量,夺取中国人的土地,用于养活日本人;同时改变对满洲的怀柔政策,加大掠夺,即便日本人知道这是饮鸩止渴,但也顾不上了。
也就在日本十分困难之际,美国政府向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苏俄等当今世界主要国家提出重启海军条约谈判的要求。
而这一次美国政府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美国5,英国4,日本2.5,意大利、德国、苏俄、法国各1.5,消息传到日本,日本人立刻就疯狂了,美国这是乘火打劫,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