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327章进逼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8619 2025-05-12 15:06

  汉阳铁厂,靳树梁副总工旧地重回,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他带领的一个专家组秘密来到了汉阳铁厂,仔细调研一番,同时做好搬迁的相关方案。

  按照这样的指示,汉阳铁厂将会在适当时机,整体搬迁到株洲,在株洲,国民党有一个兵工厂,也规划了一个钢铁厂,汉阳铁厂的设备搬过去,总比留在武汉,这个极端显眼的地方,被鬼子炸来得好。

  除了汉阳铁厂,将被搬迁以外,汉阳兵工厂按照计划,未来也将搬迁到株洲,这个厂的产量还算不错,是国民党最重要的兵工厂之一。

  汉厂每天可生产步枪200支、子弹15万发、无烟火药450公斤,每月可生产重机枪52挺、手枪200支、山炮2门、37毫米平射炮8门、迫击炮20门、迫击炮弹1200发、各式航空炸弹500枚。

  因为管理和原料等等原因,国民党各个兵工厂的产能并不能被很好的利用,多培养一些熟练工人,把生产流程梳理好,再加上三班倒生产,产能翻倍,甚至翻上几倍,并不算非常困难。

  按照计划,未来汉厂搬迁之后,再与株洲兵工厂的,炮弹厂、造炮厂和枪弹厂等整合一番,增加一批设备,未来南方各部的作战,汉厂可以承担相当重要的角色。

  不过那是未来的规划,此时的靳树梁走在汉阳铁厂的高炉车间,看着锈迹斑斑的工厂,痛恨不已,被日本人折腾了几十年,这个曾经的东亚第一大厂早已经破败不堪,高炉平炉停产,买办官僚害人呀!

  不仅仅勒树梁如此,张学良也十分难过,他怎么也想不通汉厂变成了现在这副鬼样子,中国每年要进口无数钢铁,结果中国最大的钢铁厂竟然不生产了,什么是讽刺,这就是赤裸裸的讽刺!

  沉默了一会,张学良咬着牙说道,“张先生,也别拖延了,你们现在就开始搬,先从平炉开始,早日搬迁,早日投产,能多产一些钢轨铺路也是好的!”

  带动的工建委重工业局副局长张荣,是东北大学肄业生,想了想说道,“这样做,校长会不会为难?临来之前,中央交代得很清楚,要我们考虑校长的难处!”

  张学良挥挥手,“没事,反正汉厂已经停工了,要是有人敢于咋呼,我正好可以问问他们,为什么早不说,晚不说,现在才说!”

  “校长说得是!”

  张学良想了想说道,“汉阳兵工厂比较敏感,贵党如何考虑?”

  “校长,其他几厂我党都无所谓,甚至炮厂大部分设备,我党也不需要,我们真正需要的只有炮厂那台两千吨的水压机,我们整个根据地只有两台,实在太少了!”

  张学良苦笑着摇摇头,“没有水压机,大炮还怎么造?”

  “有了水压机,汉厂也没有造几门炮!一个月两门落后的山炮,一年连一个炮兵团都造不了,能做什么!就这样,所需的原材料还都需要进口,一旦到了战时被封锁……”

  张学良打断道,“晋厂现在产能如何?”

  “晋厂产能需要保密,不过校长询问,理当告知!”说完,张荣凑近张学良耳中,说了一段话,张学良吃惊无比,“此言当真?”

  “骗谁也不会骗校长!”

  张学良愣了愣,眼睛看向远方,感慨了摇摇头,“不能比,实在不能比,合该贵党有天下!”

  说完之后,张学良长出了一口气,“你们想搬什么,就搬吧,有什么事情我担着!”

  “多谢副司令体谅!我党会按照事先的约定……”

  “东北军战力一般,这些装备给我们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装备抗日一线的部队!你回去见到了黄显声,跟他说一声,咱们东北军,不能再丢人了!”

  张荣微微一愣,想了想说道,“我一定会把校长的想法告知显声同志!”

  张学良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有些落寞的离开,看到他的身影,出身于东北大学的张荣并没有说话,自己这位老校长虽然有一些家国情结,但归根到底,还是军阀,也确实该退场了,他能有这样的自觉对他,对国家都是好事。

  不过如果汉阳两厂提前搬迁,原来搬到株洲的计划需要重新规划,是搬到洛阳还是重庆,需要中央指示。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说,汉阳铁厂确实有必要提前搬迁,初步判断,这家铁厂已经停工了十年多,大部分机器炉座已经陈旧甚至被腐蚀,零件缺损问题尤其突出。

  更头疼的是,汉阳铁厂的机械设备都是进口的,安装时都是外国工程师一手完成,少数参与此项工作的中国人已经找不到了。

  这也意味着,汉厂的变迁必然是比预计的时间要长,提前很有必要,但是张学良真得能够挡得住各方势力的影响吗?

  接到张荣的电报后,谷雨立刻调整了部署,部署在鄂豫皖北麓的第四兵团秘密南下,集中在宣化店、黄安一带。

  一旦日军在武汉附近搞什么武力威胁,那就以保护武汉的名义,前出到长江北岸,把沿江几个县拿到手。

  蒋介石可以在武汉以东的长江以南地区放一个兵团,我们在长江以北地区也放一个兵团,这样大家才公平嘛!

  要不然未来联合政府成立了,蒋介石命令钱大钧折腾,共产党如何保卫民主?政协会议,只有公平公正了,两党才能联合抗日嘛!

  谷雨如此无赖的做法,让毛泽东同志多少有些吃惊,他多少有些不好意思,“谷雨同志,这样做,恩来同志的压力可不小呀!”

  “老毛,现在我们比国民党强,作为强者,就应该有强者的自觉!我们需要抗日,需要把鬼子的侵略打回去,这个理由光明正大,蒋介石不抵抗,还不允许我们抵抗?我军前出过程中,若是国民党军队敢于阻拦,一律以汉奸部队消灭之!”

  毛泽东同志哈哈大笑,笑着说道,“是我想差了,就应该这么干!”

  两人达成了一致,接下来自然就要安排四兵团行动,四兵团此次南下,很可能要和日本或者英国的军舰发生冲突,这就需要派出重炮兵,想了想,能够调动的只有重炮旅,这就需要和东北军协商运输……

  谷雨倒不担心东北军会拒绝,张学良既然愿意让共产党提前拆迁汉阳两厂,自然不可能阻挡四路军炮兵南下,再说了,这些炮和主要官兵都来自于东北军,他们打得好,张学良脸上也有光。

  不过从这件事可以看过,重炮虽然运输困难,但还是有不少用处的,需要想办法装备一批,问题是重炮还是太贵了,想了想,谷雨还是摇摇头,不能给德国人开这个口子,要不然这帮子纳粹肯定不乐意拿出好东西。

  这段时间,共产党与德国人的接触还算成功,蒋介石表演了一番之后,纳粹似乎也想开了,愿意与共产党交往,不过他们还是不愿意拿出好东西,只是愿意用兵器交换,甚至运输机也可以,你们不是需求量很大嘛!

  不过共产党态度很坚决,首先是合成氨,然后是精密仪器,我们要求不高,并没有要你们最新的技术,你们为啥不愿意?我们两家又够不着,你们买一些设备技术又怎么了?难不成你们还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同时共产党也把自己最新的探矿结果告诉了德国人,我们在贵州的遵义地区发现了一个大锰矿,我们在甘肃地区发现了一个储量很大的镍矿,我们在河南栾川一带发现了一个潜力巨大的钨钼矿,另外我们不仅仅有黑钨矿,还有白钨矿,嗷,对了,湖南又发现了一些锑矿,可以大规模提升产量……

  诱惑,巨大的诱惑,正在进行备战,并不清楚什么时候发动战争的德国人终于忍不住了,他们已经初步答应派出一批探矿工程师和相应的钻探设备,前往这些矿产地点,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是真的,那中国就能解决德国除了铬以外的绝大部分矿产,更重要的是,还不需要花费真金白银购买……

  德国人做出让步是必然的,即便不让步,谷雨也不着急,等到苏德联合瓜分大波波之后,德国人就再无任何顾忌了。

  谷雨默默想了一会,就在这个时候,谷办副主任刘相杰快步走了进来,报告了一件让谷雨啼笑无比,哭笑不得的事情,负责审干的干部,与被审查干部的老婆滚到了一起,谷雨摇摇头,“这种事情自有纪律处理!”

  “谷书记,这段时间以来,各单位审干出现了不少问题,您还是去看一看!”

  谷雨微微皱眉,“发生什么事情了?”

  “王实味事件后,审干的动作似乎越来越过火!”

  谷雨放下文件,指着座位说道,“让你派人放在各个单位,就是帮我盯着的,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组织部制定的审干程序是以党小组为单位,每一学员都要报告个人的经历,再由小组全体学员背著报告人,进行分析研究,寻找疑点,然后在小组会上向报告人提出质疑。

  如此反复多次才有可能得出结论,这样一来,经历简单的怎么也要一个星期才能过关,经历复杂些的,至少要半个月,认定有问题的,半年一年也未必能够结束。

  在白区、敌占区和国统区从事过地下工作的同志顺理成章地成了这次审干的重点,相当一部分,从东北沦陷区过来的同志,因为找不到佐证资料,成为了重点审查对象。

  有一位女同志,她听了报告之后,感到党组织对她的党员身份都怀疑了,十分绝望。就在动员会后的一个夜里,在床上用裤带勒住脖子自杀,幸好她的宿舍外面有人站岗,听到异响后发现了,才抬到医院抢救了过来,但已七窍流血,满面污秽,枕头床单也红了一大片。

  虽然这位女同志被救回来,但从此以后,有些自暴自弃,精神也有些失常,乱骂领导,乱谈恋爱,并嚷嚷著要脱党。

  她常跑到男宿舍去和她的男朋友睡在一起,弄得同房间的男同志很尴尬,对批评她也满不在乎,说什么我命不要了,党籍不要了,还怕什么?我愿怎样就怎样!

  还有一位同志,才二十三四岁,在家叫他小李,小李报告了自己经历后,大家马上对他采取攻心战术,鼓励他尽量多交待,然后就夜以继日地轮番向他进攻,不让他睡觉,逼他坦白,只要他“坦白”一些,就给他煮面条,加以鼓励。

  这种“恩威并施”的车轮战术整得小李晕头转向了,他开始胡说,却又不能自圆其说,一追问便矛盾百出。

  这样搞了一个多月,直到他承认在东北某地曾加入了日本特务组织,才认为差不多了,对他的审查方告一段落。

  小李成为“解放战士”后,又参加了对他人的审查,他变得分外积极,加倍发狠地整别人,希望立功赎罪……

  这些案例都是下面的同志报告上来的典型案例,类似这样的事情出现了不少起,已经有一些干部心理压力过大,选择了自杀,而对重点甄别对象的拷打非常普遍。

  谷雨听完之后,没有做声,过了一会,这才问道,“中央各单位审干第一轮是否已经结束?”

  “已经结束!”

  “在一部分,应该说大部分单位,已经出现逼供信?”

  “可以这么说,甚至于几乎所有单位都有类似的问题!”

  “被确定没有历史问题的干部,是否可信?”

  “100%可信不敢说,但95%,不,98%以上应该可信,但凡有一丝嫌疑,得不到证实的干部,都逃不过同支部其他同志的眼睛!”

  “好,我明白了!”谷雨站起身,“通知毛泽东同志,一起去看看!”

  一个小时以后,天色已经漆黑,谷雨和毛泽东来到了太原抗战学院,这里是发现日本特务和国民党特务最多的地方。

  天气很黑,但现场的气氛相当热烈,谷雨发现草坪上搭起了台子,架著好几盏汽灯,正好在开控诉会议,有一个徐姓女青年正在说自己的事情。

  这个女孩子,大约还不到20岁,她说自己加入了日本特务组织,也是打进革命队伍来搞破坏的,她边讲边哭,并大喊大叫说要挖掉日本特务的眼睛,要剥他们的皮,抽他们的筋,喝他们的血。

  谷雨默默得听这个女孩子说完,他和毛泽东两人对视了一眼,都有些无奈,想了想,谷雨交过了警卫员,“把台上那个徐曼秋叫过来,我要当面问她!”

  过了一会,这个女孩子小心翼翼的来到了一间办公室,看到谷雨一愣,擦了擦眼睛,甚至都不敢相信。

  还没等她说话,只听谷雨说道,“我是中央第一书记谷雨,我旁边的是中央书记毛泽东同志,当着我们两人的的面,就一些问题,对你进行质询!第一个问题,名片和特务证有什么关系?”

  徐曼秋嗷一嗓子就哭了起来,“谷书记,您得相信我,我舅舅是汉奸,可我不是日本特务,我过来是抗日的……”

  听着这个女孩子又哭又闹的说完了自己的遭遇,这位女孩子被怀疑,一来是身份特殊;二来,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拿出了名片,负责的军队同志不了解这世上还是名片这个东西,硬说名片是特务证,当场就把人抓起来……

  这就不奇怪这个女孩子的自供那么奇葩,明眼人一听就有问题,谷雨知道到这一步,差不多了,再搞下去就要捅篓子了。

  他考虑了一会,干脆了当的说道,“相杰同志,安排一下,将徐曼秋同志调入谷办!”

  “是,我立刻安排!”

  抗战学院的党委书记显然不甘心,“谷书记,即便徐曼秋同志没有问题,她的叔叔也是汉奸……”

  谷雨看了他一眼,“我也是大地主家庭出身!革命看的是表现,不是出身!”

  谷雨也不多话,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对这位女同志的信任,然后直接就推门离开,一边走,一边跟身边的毛泽东同志说道,“老毛,我们现在去重点审干对象所在的临时党支部……”

  次日一早,谷雨召开了中央局会议,发表了一个惩前毖後,治病救人的讲话,告诉党内同志,党的风气整顿运动,目标是为了加强党内团结,提升革命队伍的战斗力,不是为了斗争同志,绝不允许王明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这一套极左的东西重新出现在党内。

  谷雨重申审查干部必须强调要调查研究,分清是非,重真凭实据,不搞逼供信,同时决定调整审干工作程序,中央部委发现的所有特嫌干部,一律由中央监委接手,进行重新审查。

  谷雨建议成立中央专门小组,由中央监委副书记刘天章担任组长,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王天桢同志担任副组长,刘相杰为秘书长,重新审查特嫌干部。

  中央专门小组的组成人员,谷雨要求不限部门,以经历丰富的老同志和一批调查的德才兼备的同志为主,组成一个个五人小组,然后投票决定接下来的处理。

  谷雨特别指出,五人小组只要有一人反对,就不得视为特务,可以保留特嫌帽子,降级、限制使用,但原来核定的级别经济待遇不变……

  同时专门小组将向各大区派出德才兼备的干部,多以经历丰富的老同志为主,他们将接手各地特嫌干部,予以详细核查,同时对中央和地方违反“一个不杀,大部不抓”原则的干部予以严厉处罚。

  就这样,在1936年1月,共产党在中央和地方的审干基本告一段落,共产党这一轮整风运动进入到最重要的阶段,那就是对《建党十五年》的全面学习,必须让全党上下都认真学习和充分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路线,这才是谷雨的重中之重。

  至于干部审查,做好第一轮普查就够了,接下来就是大规模平反,现在基层那么缺人,把这些干部保留级别待遇放下去,未来核实没有问题了,可以立刻几级升迁使用。

  之所以让刘相杰担任秘书长,就是保证这批干部大名单掌握在他的手中,建国之后他会立刻启动复查,未来有需要,也可以升迁这一批干部做一些事情,这是典型的权谋,但谷雨知道,他不得不为,政治上必须留一手……

  就在谷雨忙碌于党内事务时,日本人也终于反应过来,发生在丰台的战斗,对日本军部的冲击异常巨大。

  自清末以来,日本人都有相当自大,他们一直认为同等兵力下,中国军队绝不可能是日军的对手,即便是中国战斗力最强的共产党军队也不例外。

  过去共产党对付日军,总是集中五倍以上,甚至十倍以上的兵力,重兵围攻日军,日军虽然吃了不少次亏,但每次都造成了共产党更大的伤亡,所以日军一直认为,一个联队的日军,绝对可以击败共产党一个师的兵力。

  但是这一次丰台不一样,共产党只出了一个团,而且各种情报显示,事出仓促,共产党并没有进行加强,换言之,共产党以常备军击败了几乎同等兵力的日军,虽然日军有轻敌大意,虽然有部分西北军参战,但两千多日军据镇而守,挡不住共产党一个团的进攻是事实。

  共产党军队表现出来的凶悍战斗力,彻底震撼了多田骏,以至于他率领的增援日军进驻到丰台一线时,只是和共产党第七师对峙,并没有主动进攻,他不敢……

  此战虽然吃亏,但最起码丰台没丢,向上汇报时,还是可以打一打马虎眼,可万一近万人对攻,打不过同等兵力的共产党军队,那真要出大事了。

  多田骏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办好,共产党已经有了百万大军,而且他们的控制区据说有将近两亿人口,他们能够动员的军队数量是无穷无尽的,这意味着什么,多田骏能不清楚吗,本来还有一丝渺茫的希望,现在已经彻底没有了指望!

  而在丰台之战中被打得魂飞魄散的森田联队长,同样是出身于陆大的昭和参谋出身,亲身经历此战的他,甚至比多田骏还要绝望,帝国几十年的梦想破灭了,怎么会这样,森田绝不能接受。

  所以得到一个大队增援之后,在多田骏默许之下,森田在丰台对峙后的第六天发起了又一次进攻,试图将得到一个营增援的19团挤出丰台。

  当然了19团也有增援,毕竟丰台就这么点大,双方互相增援多少,事实上都知道,这又是一次兵力相当的厮杀。

  而丰台镇外的日军并没有进攻,共产党第七师也没有主动进攻,双方很有默契的等待着丰台镇内的战斗结果。

  日军攻打了整整一个白天,拼尽全力,甚至再一次使出了肉弹进攻,但负责防守的20团第一营,还是顽强得守住了大部分阵地;而到了当天晚上,由19团剩余的战士,发动反攻,把战线又一次推了回去,甚至又一次压缩了日军阵地。

  到了第七天,多田骏终于认清事实,防守南口的四路军部队绝对是不亚于帝国陆军常备师团的精兵,帝国要想击败共产党,必须大规模增加技术兵器,以现在双方相当的装备,想击败共产党太难了,他向帝国政府提议,接受美国领事的提议,撤出了已经基本化为废墟的丰台……

  不过多田骏的请求没有被批准,原因很简单,此时中日双方围绕着汉冶萍的搏杀进入到关键时刻,日本政府绝不容许多田骏在这个时候服软,他必须对峙下去。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也对外宣布,鉴于华北形势极端恶化,日军将继续向华北增兵,话虽如此,但日军增援部队并没有出发,而日本关东军也没有动员。

  在重新评估共产党军队的战斗力之前,日本不适合增兵,这是所有人的共识,不管是稳妥派还是激进派,态度都一致,虽然大家都不说,但很有默契的找到了种种理由,没有往华北增兵……

  这样一来,多田骏就被架在火上烤了,共产党的在保定一带的部队已经挺进到涿县,而据报,共产党在郑县一带驻防的一个机动兵团已经出现在石家庄,共产党新华之声,还对外公开对兵团司令员徐达三的采访声音。

  万一,共产党不讲武德,进攻平津地区,多田骏此时并无信心守住日军已有的地盘,不过多田骏显然多虑了,共产党虽然向北挺进,但到了卢沟桥就停了下来……

  就这样,北平暂时恢复了平静,此时真正的热点在武汉,闻听汉冶萍被无耻的张学良霸占,大冶铁矿发生大罢工之后,大冶高品位矿石不再输出后,日本海军着急了。

  就在丰台事变爆发后的第十天,日本长江舰队炮击了大冶矿石码头的工人宿舍,造成多人死伤,但防守该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并没有反击日军。

  还没等蒋介石表态,在三天之后,正在武汉的共产党中央书记周恩来宣布,为有效打击长江上游荡的日军舰队,共产党第四兵团自即日起,挺进到长江沿线,保护长江江防。

  事实上,在两天前,在四路军重炮旅已经秘密抵达汉阳,完成部署之后,周恩来才对外宣布,而东北军以保护汉阳兵工厂为由,迅速接管了汉阳兵工厂,驱逐了国民党兵工署的官员。

  消息一出,蒋介石勃然大怒,共产党竟然敢公开撕毁停战协议,还有那个小六子,谁给他的狗胆?愤怒的蒋介石一方面严厉指责张学良,一方面下令停止给东北军发放军饷,虽然本来就没有多少。

  张学良的应对很简单,他接管了国民党湖北省政府设在长江以北的各个税务机关,你不给我钱,我不能自己接收吗?我三面都是共产党,一面长江,我怕你个鬼呀!

  当然了,张学良的应对是后话,此时着急上火的蒋介石又下令张群找一些民主人士,一起找共产党,逼着共产党撤军。

  此时周恩来同志去了江北,和张学良面谈,而共产党代表团副团长南汉宸同志在会见他们时,很强硬的质问道,“日本舰队在长江上胡作非为,横行直撞,造成多人伤亡,蒋介石不敢打鬼子舰队,还不让我们打鬼子,这是什么道理?

  我党愿意接受谈判,愿意和国民党和第三方组建联合政府,是为了举国一致,联合抗日打鬼子,不是为联合而联合的,你们还跑过来质疑,质疑什么?你们也好意思质疑!一些人没有骨气,还不允许别人有骨气吗?”

  被南汉宸同志硬生生噎回去,张群等人涨红了脸,勉强辩论,但怎么辩论,都不能改变一个事实,蒋介石不敢抵抗,共产党敢于抵抗,还能占据一定的优势。

  即便共产党有些过分,民主人士也不好说的太重,还要依靠共产党打击日本人呢,但是此时有些敏感的民主人士,已经意识到情况不妙。

  共产党和国民党攻守易势,共产党这一次占到便宜后,未来肯定会不断蚕食国民党,现在是抗日作为名义,未来可以是别的原因。

  国民党太强,他们需要拉着共产党搞平衡,但是共产党太强,他们却没办法拉着国民党平衡,原因很简单,蒋介石得罪人太多了,没有人喜欢他,这样下去,两党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这可怎么办?

  看着张群和这些民主人士悻悻而归,叶剑英突然间哈哈大笑,“老南,多少年了,我才第一次感受到搞统战的快乐!”

  “哈哈,我也是呀!”

  两人又一次相对哈哈大笑,而就在此时,一阵阵低沉的炮声传了过来,叶剑英同志看了一眼南汉宸同志,问道,“日本人?”

  “应该是!”

  “这帮子小鬼子,太猖獗了,幸亏我们早有准备!”

  “这下子我们可以光明正大的搬迁汉厂了!谁敢多嘴,谁就是汉奸!”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