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307章国际外交上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8334 2025-05-12 15:06

  1935年9月26日,美国佐治亚州温泉“小白宫”,美国总统罗斯福正在与他的卫队长卡尔逊密切地交谈着,还有几天卡尔逊就要以美国军事观察员的身份前往中国,考察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力量。

  卡尔逊担任罗斯福总统的护卫队副官时间并不长,也就几个月时间,但两人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卡尔逊兢兢业业,令罗斯福总统感动无比,众所周知,美国总统是一个高危岗位,而罗斯福这几年干了什么,罗斯福自己很清楚。

  虽然两人身份悬殊,但罗斯福总统却和性格倔强而又浪漫的卡尔逊卫队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而且卡尔逊还与总统的长子詹姆斯结成了铁哥们关系。

  所以此刻,卡尔逊要前往中国,罗斯福总统真有些舍不得,但派别人过去,罗斯福又真得有些不放心,他非常希望让这位亲信去看一看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他们在缅甸的表现实在太出色了,太让人难以相信了!

  英国人对于英印殖民地发生的一切十分敏感,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试图告诉世界,英印军队很强大,只不过中国共产党的战术十分卑鄙,但对军人而言,不存在什么卑鄙的战术,很明显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找到了英印军队的缺点。

  再联想到中国共产党军队,面对日本人的进攻,似乎也毫不含糊,而种种迹象表明,日本人在满洲也被中国共产党的游击战术折腾的不轻,他们承诺的开放满洲市场,一直执行得不算顺利,还在不断向满洲增兵。

  一个能够让英国和日本军队都相当头疼的军队,是值得尊重的,必须认真观察他们,那个中校的看法看来非常正确,但光光他看还不够,必须派出更多的美国军人,不仅要观察中国军队,也要想办法观察英国和日本军队。

  派出军事观察团的同时,罗斯福总统近段时间也对中国事务比较上心,中国共产党在内战战场上的不断胜利,已经成功的逼迫南京政府主动求和,这意味着什么,罗斯福总统当然非常清楚。

  在中国,最起码是半个中国,一个武力比较强大的共产党政权已经不可阻挡的诞生了,其控制区至少拥有一亿五千万人口,拥有一定的武器制造能力,他们还控制着中国绝大部分战争资源,正在借此不断推进军事工业的发展。

  这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共产主义政权,与苏俄背靠背,互相支持,极大的增强共产主义的力量,其主要领导人是一个二十七岁年轻人,曾经在苏俄接受过四年的教育,对共产主义理论十分精通,他的目标是在中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他甚至还对国际政治有一定的理解,而发生在英印殖民地和法属越南发生的种种,说明这是一个超脱了主义的实用主义政治家,考虑到他的年龄,如无意外,未来的中国将被他长期统治,而这个统治期甚至有可能长达半个世纪。

  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罗斯福总统在看到中美商会会长乔治的报告后,立刻明白中国迟早会统一于中国共产党,除非列强直接武装干预,但那几乎不可能。

  原因很简单,国民党不仅军事上不是共产党的对手,即便是政治谈判,国民党也绝不是共产党的对手,看看对方拿出了什么吧,乔治的报告出来之后,国会立刻轰动了!

  在中国推广美国的民主模式和两党制,美国做梦都想呀,国会两党的领袖立刻就找到了国务卿赫尔,国会愿意派议员前往中国传播美国的成功经验,至于什么孤立主义,见鬼去吧,那是中国,中国,比美国国土还要巨大的中国,他们在积极靠拢美国!

  而对于主动提出此事的共产党,美国国会的好感直线上升,他们不仅仅大规模从美国进口机器和工业制成品,还把大量的黄金白银送来了美国,从去年到今年,中国共产党已经出售了价值一亿两千万美元的白银,这些都换成了货真价实的美国商品。

  他们还拿出了战略物资作为抵押,从美国贷款,他们还邀请美国企业跑到中国开采矿产,修建铁路,在中国建立组装线,为了保证美国汽车的销售,他们的政府还承诺保底销售量,保证让美国企业赚到钱!

  一个如此巨大的空白市场,等待着美国企业去开拓,就算这是一个共产党政权又怎么样?中国共产党再强,还能比苏俄强?我们什么东西都敢卖给苏俄,还在乎卖给中国共产党一些东西?更不要说,这还是一个公开宣称会保护和鼓励私人企业发展的非典型共产党!

  更让大家高兴的是,这个共产党政权还对着大英帝国狠狠踹了一脚,把大英帝国的脸面踩在脚底下,蹂躏了一番,太可爱了,无数从小接受痛恨英国教育,而在现实中也被帝国特惠制狠狠上了一课的美国议员恨不得抱着那位中国将军亲上几口!

  面对这样的热潮,罗斯福总统根本没办法阻拦,即便罗斯福和国会两党的领袖都知道共产党领导人是在利用美国,是在示好美国,争取更多的支持,但那又怎么样?这件事本身就是美国国际影响力的极大提升。

  当美国人,而不是英国人主持中国国内两党谈判,也就意味着美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了中国列强的领袖,这将会形成巨大的带动作用,等全世界都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美国就取代了英国,成为了世界领袖!

  美国两党很快形成了共识,一定要促使中国两党接受美国的民主制度,就算两党的谈判不成功,这也是一个巨大的轰动新闻!

  鉴于中国共产党与苏俄的显著不同,美国有必要加深中国对美国的好感,必须增加与中国共产党的经济联系,既可以促进美国商品在中国的销售,又可以在中国产生一个亲美政治集团。

  为此有必要增加接收中国留学生,而中国共产党也有这样的意愿,他们希望美国提供五百万美元低息留学贷款,专门资助中国留学生,共产党希望可以一年派出五百名,未来甚至是两千名,甚至是更多的留学生……

  美国非常清楚,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必须想法设法分化中苏两党,最起码也不能让两国亲密无间,只要想想就让人恐惧,世界岛上最大的两个国家都是共产主义政权,那将是什么后果!

  幸运的是,中国与苏俄之间有着无法化解的地缘冲突,在中国共产党已经占据中国北方的现在,苏俄仍然死死的占据着中国的固有领土外蒙,还在中国的新疆地区驻兵,他们还和共产党的死敌日本人签署了中立条约,为此大规模减少了对共产党的军事援助!

  而中国共产党人显然也很不服气,他们的领袖,那个二十七岁的年轻人,公开对美英记者声称,中国共产党人,首先是中国人,然后又是共产党人;又委婉而坚定的肯定了中国对外蒙的主权……

  只要有矛盾就有机会,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仿效苏俄,进行着工业化,他们必须需要进口大量的机器,而这些是还是进行工业化的苏俄没办法提供的,他们只能找到西方国家,使用贸易手段分离中苏关系,就成了必然选择。

  美国不像英国,需要维护庞大的在华利益,完全可以轻装上阵,与中国共产党加深合作,同时还可以让他们不断的骚扰英印殖民地,让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变成不断失血的伤口,只要想到这里,美国人就无比的激动!

  所以中国共产党需要的两千万美元贷款,五百万留学贷款,汽油、卡车和攻城器械,还有汽车组装线,卡特彼勒多种工程机械的生产线迅速得到了批准。

  共产党希望获得自产高射炮所必须的冷拉管设备,还有一款飞机发动机的生产授权,也将提供给共产党,美国的工程师也将一起前往共产党,教导共产党的工程师们按照美国标准设计飞机,让他们有机会生产出高射炮和木制战斗机!

  正在进行初步工业化的共产党,愿意按照美国工业标准来建设自己的工厂,必须得到鼓励,绝不能让他们与苏俄统一工业标准,那将是自由世界的灾难!

  而为了考察共产党军队,罗斯福总统也根据潘兴将军的提议,任命国民警卫师长马歇尔为美国首席军事观察员,罗斯福总统并不了解马歇尔,所以又把自己的警卫队长派为观察员。

  罗斯福总统对卡尔逊语重心长的说道,“你到中国之后,可以直接与我写信,及时汇报你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我们的通信要绝对保密,不能让外人知道!”

  卡尔逊迅速挺直身躯敬礼,然后恭敬的离开。卡尔逊离开后,罗斯福想了一会,又把国务卿赫尔先生叫了过来,“中国国民党政权如何看待共产党开出的条件?”

  “詹森公使报告称,国民政府并不愿意做出共产党所希望的让步,他们的主动求和,主要是为扩军争取时间,他们已经几次询问我们的贷款什么时候到账,他们着急以我们的贷款为抵押,发行纸币,以取代银元,然后用不断发纸币,用以扩充军队!”

  “明年就将举行大选,我们需要与国会缓和关系,让詹森告诉南京政府,国民党必须与共产党谈判,建立一个美国指导下的国会,并要求他要邀请美国议员访问中国!”

  “以贷款作为条件,希望很大!”

  罗斯福总统推着轮椅,滚动了几步,这才说道,“南京政府还能支撑多久?中国共产党拥有整个中国后,我们的贷款能不能收回?这是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问题!”

  “总统先生,您可能过虑了,南京政府还拥有一百万军队,这是一股很大的力量!”

  “不,柯德尔,你忘记了一点,中国人非常恐惧日本人的威胁,现在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把希望放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

  罗斯福总统又往前推了两步,“柯德尔,我曾经做过一位中国人的律师,我比较了解中国人,我的那位客户已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最坚定的支持者,嗷,还有那位东南亚的橡胶大王,他正在帮助共产党采购各种商品,他们都是有产者!”

  “但不是每个中国人都喜欢共产主义者!”

  “或许吧,但您应该很清楚,中国共产党并不是单纯的共产主义者,他们更多的是民族主义者!”

  赫尔点点头,罗斯福想了想说道,“柯德尔,有没有一种可能,承认中国共产党政权,支持中国获得外蒙,以此获得未来中国市场的完全支配权?”

  “总统先生,这非常困难!”

  “但可以尝试!有时候合众国想获得超额的收益,可以冒一些险!当然了,如果不成功也没什么,无伤大雅,不是吗?”

  赫尔先生点点头,“乔治将做一些试探!”

  罗斯福总统微笑着说道,“如果中国共产党拒绝了我们的友好提议,合众国也不要为难南京,就按照事先的约定,提供给南京政府稳定货币的基金吧,南京政府的存在还是很有价值的!

  苏俄政府的暗示确实很正确,如果存在两个中国,也许更有利于各国!但合众国也要做好接受一个共产党中国的准备,苏俄大使和斯蒂芬的交谈,可以通过某些渠道告诉中国人,中国人有理由知道真相!”

  赫尔微笑得点点头,罗斯福接着说道,“庞大的世界岛,要是一半染成了同一种红色,那将是整个自由世界的灾难!幸运的是,中国人现在打的是粉红色的旗号,不管这是不是中国人的本意,合众国都必须分化中苏两国!”

  赫尔再次点头,“总统先生,我会安排好一切!”

  罗斯福总统又推动着轮椅走动了两圈,“意大利人已经等不及了?”

  “意大利急于报复五十年前的耻辱,他们在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已经集结了三十万军队,而阿比西尼亚也开始了全国总动员,战争即将爆发!”

  罗斯福总统点点头,跳跃式的问道,“我们的英国表亲,都在忙着什么?”

  “印度很不稳定,那位很有名的甘地先生,最近又活跃起来,他提出个人文明不服从运动的建议,并指定自己门生巴韦和尼赫鲁等人,以个人身份公开发表反战演说,反对英印军前往缅甸。

  这些人全部遭到逮捕,印度已经出现了全国性的抵制抗争,在印度东北部甚至出现了反英起义,英国政府现在非常着急!”

  罗斯福总统嘴角露出了微笑,“中国人干得不错,但还不够!”

  “中国人告诉乔治,他们增援的两个师,已经做好了准备,即将发动一轮新的攻势!”

  “他们不是和国民党在和平谈判吗?应该可以派出更多的军队!”

  “新一轮增兵需要等到公路修通之后,中国人给出的时间表是明年六月,但即便如此,前往缅甸的道路,还是非常的难走!”

  “还需要九个月时间,太长了,而且九个月之后,中国也许又会出现一轮新的内战,这会极大的限制中国共产党在缅甸的投入!”

  罗斯福总统微微皱眉,“中国人需要有一只不错的空运力量,想办法教会中国人自己生产运输机,即便是木制运输机,也比没有好,一定要让印度乱起来,越乱越好!”

  看到中国共产党在英印殖民地的折腾水平,美国人即便明知道共产党在借机不断增强工业实力,美国也决定增加投入。

  目的只有一个,拼命的捅英国的要害,以此逼迫英国人让步,就算不取消帝国特惠制,也要给美国商品更多的机会,可以自由的销售在英国殖民地。

  罗斯福新政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帮助美国经济逐渐走出大萧条的恐怖时代,但罗斯福新政只是以政府干预和国家投资手段来舒缓社会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规模失业和开工不足的问题。

  要想彻底摆脱经济危机,就必须有市场,而市场怎么来,要么就是战争催生的巨大需求,要么就是英国人开放殖民地,无论那一点,美国政府都有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折腾英印殖民地的理由,打吧,打得越大越好!

  甚至于中国的工业化,对美国而言,也是巨大的机会,中国工业化进程产生的巨大需求必然会让相应的美国企业吃饱吃撑。

  当然这确实会让中国的工业有所发展,但中国的基础太差,不可能迅速发展起来,连武装苏俄美国都能接受,更不要说落后无比的中国,现在美国需要市场,有这个理由就足够了!

  就在美国政府磨刀霍霍向着大英帝国之际,英国新任保守党首相斯坦利·鲍德温现在也头疼无比,印度殖民地现在遇到的挑战越来越严重。

  面对中国共产党这个从来没有想过的对手,英国人办法都想尽了,好话也说尽了,但是中国共产党还是油盐不进,他们铁了心要挑战大英帝国!现在美国人已经下场,开始给中国共产党输血,形势变得愈发恶劣!

  为了对付共产党对缅甸的骚扰,同时防止印度局势失控,殖民事务大臣詹姆斯.托马斯和前首相丘吉尔的意思是强硬应对,必须增兵,同时向远东派出空军,轰炸共产党根据地,让中国人知道大英帝国绝不是小喽喽可以挑战的。

  鲍德温真心不想打仗,他甚至都授意外交部与共产党联系,只要中国人撤出缅甸,不再缅甸折腾,英国政府将会在中国问题上中立,不会支援国民党,甚至连贷款都可以取消,但是中国共产党的条件没有任何改变,他们摆明了要折腾!

  要是强大的敌人,大英帝国也认了,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太弱小了,又是共产主义政权,不压制住,大英帝国的招牌就要被拆了。

  事已至此,鲍德温首相在研究了一个多月之后,迫于各方压力,也只能向英印殖民地继续增兵,从本地调了一个旅增援印度,包括飞机,坦克在内的大量现代武器将被运到印度。

  此时英国陆军规模很小,只有不到二十万人,却要控制四千多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早已经捉襟见肘,但即便如此,也必须把印度人吓唬住。

  至于缅甸,当然是吓唬住印度人之后,让英国军队带着印度人打喽,打成什么样子事实上都无所谓,只要印度不受影响就没事,大英帝国的虚弱由此可见一斑。

  而与此同时,英国空军策划了一次对共产党的空袭,但是,中国实在太大了,英国此时也没有真正拿得出手的远程轰炸机,能做的只能是象征性的轰炸中国边境,但中国共产党都是穷鬼,连像样的后勤都没有,大英帝国宝贵的飞机连个目标都没有。

  研究来,研究去,英国人最终选择腾冲进行一次示威性的轰炸,要是中国人再这么纠缠下去,大英帝国就要轰炸中国腹地……

  早上九点钟,中缅边界地区的腾冲城,早市非常热闹,共产党杀入缅甸后,凭空多了几万人的消费,又有很多缅甸人带着各种物资过来交易,腾冲自然越来越繁荣,夹杂各种口音的叫喊声不断出现。

  就在这个时候,天空中突然间飞来了十几架飞机,很多人听到轰鸣声,不由得抬起了头,第一次见到铁鸟,都十分好奇的指指点点,他们并不知道一场劫难已经降落。

  一枚又一枚250公斤炸弹落了下去,此起彼伏,巨大的爆炸声,震撼了古老的小县城腾冲,火光冲天,毫无准备的腾冲百姓惊慌失措,到处逃跑,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如何逃跑,英机丢了炸弹之后,还降低高度,对着中国普通老百姓进行扫射……

  一座又一座房屋倒塌,被炸死者的断肢残躯,四处抛散,鲜血染红了街面,很多被炸死的妇女紧抱着无头缺肢的孩子。英机投掷的燃烧弹又燃起了大火,一时间烟雾弥蔓,哭声四起,满目疮痍,惨不忍睹……

  腾冲被炸的消息三个小时后传到了共产党中央,谷雨看到电报描述,沉默了一会,“恩来同志,将腾冲事件通报美苏德法,同时取消与英国人的任何接触,关闭中英商会,限令英国人立刻离开!

  既然英国人将战事扩展到中国,那我们也别客气!宣传部和总工会联手,在国统区发动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反英运动,这件事由泽东同志负责领导!

  他的文章写得很好,让他来写,除了写清楚英国人的残暴以外,还要将英日之间的勾结写清楚,让国人看清楚英国的真面目!”

  说完,谷雨就站起身,前往军委办公室,他一边走,一边说,“本来我不想拿下曼德勒,但现在看来我们折腾的还不够!”

  共产党缅甸志愿军装备很一般,随身携带的只有82mm迫击炮和120mm迫击炮,连山炮都没有,所以一开始中央给予志愿军的任务就是游击作战。

  但是打起来之后,却发现英缅军和英印军的战斗欲望很低,只要稍有挫折,就想着撤退,而且根本不敢打夜战和近战,虽然装备好,但根本没有发挥作用。

  尤其是传说印度民族运动闹腾之后,印度士兵更加不愿意作战了,甚至于到了共产党发起冲锋,英印军中印度士兵就举手投降的地步。

  几战下来志愿军竟然缴获了二十七门75mm以上身管火炮,100mm以上的重炮都有十一门,其他中小型火炮、迫击炮八十多门,轻重机枪四百多挺,各种步枪手枪一万多只,各种船只、卡车、自行车还缴获了不少,后勤运输也没什么问题。

  连续大胜之后,志愿军的装备比国内各部装备都好,而且缴获的炮弹子弹,也足够志愿军支撑很久,再加上缅甸本身属于粮食产地,志愿军并不用担心没吃的。

  还是那句话,志愿军最大的敌人是气候,是水土不服和疟疾,即便是英国飞机的轰炸,也没多大作用……

  新增援上来的两个师,专门带来了三个空手炮兵团,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用那些大炮,随着各部陆续到位,拥有三万多兵力的志愿军已经有能力打更大规模的战役。

  因此徐世淼向中央请示拿下缅甸的旧都曼德勒,不过谷雨一直有些犹豫,曼德勒的政治意义太大了,一旦拿下,这场缅甸大起义真得就要成气候了,他很难权衡这里面的得失。

  传统上,中国对曼德勒以北的上缅甸影响很大,在元、明两代也都建立起管理体系,所以周边各族也都和国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志愿军比较好交流,活动空间自然更大,就算打了败仗也可以顺利撤退。

  谷雨有意将上缅甸经营一番,让各个少数民族完全占据上缅甸,划分地盘,这也是未来约束缅甸的手段,现在这些少数民族势力还没有巩固,太早南征干什么,还不如让他们多把一些缅族赶走来得实在……

  英国在缅甸的统治核心区在以仰光为中心的沿海地区,也就是下缅甸,而下缅甸主体民族就是缅族,谷雨愿意给他们武器,教会他们怎么打游击,但志愿军光着膀子直接上,很容易把英国人彻底惹毛了。

  要是牛牛发疯可就不好办了,封锁了共产党海上交通线可就不好办了,谷雨记忆中,二战时的牛牛还是很有实力的,他们的远程轰炸机真跑到重庆成都折腾一番,谷雨就睡不着了……

  大英帝国虚弱的本质已经被捅破,日本人已经看得清清楚楚,接下来他要的是逐渐收场,等到二战后,还要见面呢,现在搞得太僵了,以后也不好见面呀!

  所以在谷雨看来,留下曼德勒不打,比打好,但是英国人这一次不上道呀,都跑到国内轰炸了,他要是不报复,没办法交代呀!

  而且美国人也非常希望他打下去,打得越大越好,为了美国答应的高射炮和运输机生产技术,就算闹腾大一点,也是值得的。

  九月二十八日,谷雨签发了曼德勒战役的命令,同时将腾冲惨案的电报转发给志愿军,要求志愿军全军传达,这一战必须打得好,谷雨还别出心裁的告诉徐世淼曾日三,宣传部会派出一个摄影团,你们的战斗英姿和英印军的惨相,中央要派下来,永作纪念。

  但与此同时,谷雨的命令中,也要求志愿军拿下曼德勒后,主力迅速撤出,把曼德勒交给缅甸联邦临时政府管理,把舞台留给缅甸人表演。

  拿下曼德勒后,志愿军主力留在曼德勒不要南下,以营连伟单位,由缅族向导,向南追击,发动缅族群众起来闹独立。

  各部沿途必须遵守群众纪律,以争取缅甸人民的好感,同时也可以释放一名重要英国俘虏,让英国人知道共产党主力停在了曼德勒。

  缅甸可以大乱,但印度绝不能大乱,印度真乱了,共产党的价值就不大了,拿下了曼德勒,证明了实力,英国人也就老实了,接下来就可以两面要价。

  时间还长着呢,着急什么,先把美国的航空发动机搞到手,在美国人的帮助下搞出一款木制飞机再说,运输机只要能够搞出来,就可以丢炸弹,扔鱼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