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白菜的苦逼 数字:8484 吐槽:86 更新日期:2022-09-18 23:31:01
布置完毕之后,罗荣桓同志又把杨毅同志请到自己的办公室,两人就公安部的问题交流了很长一段时间,杨毅是公安部的创建人之一,无比熟悉,答得非常流利,罗荣桓同志很是满意。
等交谈的差不多了,罗荣桓同志有些好奇的问道,“杨毅同志,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要让这两路人马同时看我们的火箭发射?”
“罗部长,您刚刚上任可能不清楚,我们的火箭技术目前处在世界领先水平,我国正在和两国谈判出售我们的火箭技术,交换我国急需的其他技术!”
罗荣桓同志大吃了一惊,“我们的火箭技术处在世界领先?”
“罗书记,我们虽然总体落后,但在谷书记的英明领导下,我们在一些高精尖领域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而且现在我们有突破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这一块有非常严格的保密要求,除了国务院办公厅二局在做以外,我们公安部也承担了很大一块责任,老王现在的精力有一半放在这一块,一大堆带数字的实验室需要他保护……”
“真是想不到,这才几年呀!”
“说奇怪,也不算奇怪,我们毕竟搞了十来年工业,国内已经培养了一些专家,前几年又搞来了那么多德日技术人员和资料,其中很多是国际知名专家。
有这么多人在,我们当然可以做出一些东西,我陪同考察看过一些,有些东西很神奇的,过不了多久,您就知道了!”
罗荣桓同志笑着说道,“我和吴书记交接时,他虽然没有你说得这么细致,但也说过陪同谷书记考察,会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看来以后我要陪着谷书记多走走!”
“是要多走走,走多了感情就深了!”
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杨毅有些不放心的交代道,“谷书记现在的注意力三分之一是放在国家安全和军队事务上,三分之一是放在国内各项事务上,另外三分之一就放在这一块,他非常重视的,隔三差五就要出外考察一番。
谷书记的贴身安全是中办警卫局在做,外围安全是我们公安部在做,这一块现在我负责,等到完成交接后,我就可以放心得交给您和谢安治同志了。”
罗荣桓同志郑重得点点头,“杨毅同志,您放心,我一定努力做好谷书记的安全工作,只不过现在还很不熟悉。你可要多指导呀!”
“罗部长,您这句话我可不敢当,是您指导我才对,我只是陪伴谷书记时间有些长,略微有些心得罢了……”
杨毅相当热情,罗荣桓心情不错,看起来立足不是太难,不过想想也不奇怪,杨毅毕竟要离开了,他完全没有必要和自己过不去。
对于谷雨的用人,罗荣桓同志也觉得有些奇怪,一般来说,领导身边负责安全的同志不会轻易换的,而且用得都是最熟悉的同志。
杨毅同志是谷雨同志在北方局期间的军委秘书,长期在他身边工作,干了这么久,按说他会一直做下去,甚至于干一辈子都有可能。
可出人意料的是,来自红四的谢安治同志却得到了他的重用,由他负责安全工作,而杨毅同志却被安排到中石油担任董事长,虽然说中石油很重要,但怎么也比不上谷雨同志的安全吧……
罗荣桓同志不清楚,杨毅同志自己一开始也不是很清楚谷书记为什么会安排他离开,虽然说谷书记的安排对他的未来发展很有好处,留在谷书记身边负责安全是好,但现在的职务差不多已经到头了,不可能再有进步。
但如果离开谷书记身边,前往中石油就不一样了,谷书记告诉他中石油是准军事化单位,他完全可以适应,而且中石油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集团,涉及到方方面面,政治、军事、经济、安全,在中石油做好了,下地方担任一把手基本没什么问题。
而一旦做好了地方一把手,下一步就能进入中央局,成为党的决策层一员,从这个角度来说,谷书记给他铺设了一条阳光大道,杨毅自然相当满意。
但长期从事安全工作,心细如发的杨毅觉得不是那么简单,因为这几年,谷书记身边的同志被安排外放的不是一个两个,而且要么是表现出色的年轻干部,要么是长期在谷书记身边的同志,这应该是有非常有目的行为。
他在公安部期间,与康生同志搭班子,两人一起负责抗战初期的大清理,关系非常不错,就与他做了一些交流。
康生同志告诉他,长期在领导身边的人,对领导太了解,虽然这有利于工作,但也会产生很强烈的优越感。
这种优越感不仅是对下面同志,时间一长,很容易在下面的逢迎中,也是对领导,毕竟领导的一举一动都在眼皮子底下,根本没有神秘感。时间一长就容易产生松解。
把他们换掉,领导既可以保持神秘感,而新人更加谨慎,也不至于产生松解,而且他们这些在领导身边待久的人下放,也方便领导把握下面的一举一动,未来表现好了,也方便领导提拔……
康生同志又建议他好好读一读《霍光传》,看完之后,他慢慢有所体悟,霍光在汉武帝身边干了二十年,无比谨慎,宫门下车落脚点能保持十年不变,二十年几乎没犯下明显的错误。
霍光的可靠和能干被汉武帝看在眼中,托付后事,可结果呢,霍光专权废帝,妻子毒害皇后,搞得皇帝芒刺在背,他是安享晚年,但结果呢,人一死就被灭族了,连累无数!
看完之后,杨毅多少有些感悟,总结自身,发现远远比不上霍光,自此之后,就变得更加小心翼翼,以前在领导身边,就算得罪了人,别人也不敢怎么样,但现在离开了,过去得罪的人可就未必客气了!
杨毅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抓起电话打给谷办,得到同意后,杨毅来到了谷雨在中南海的家中,容强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跟着不断哼哼着。
看到杨毅进来和她打招呼,容强站起身,笑着说道,“杨毅同志,老谷在洗澡,你坐下来,先看一会电视,电视上今天播放的是全福班的《牡丹亭》!”
杨毅笑着说道,“全福班的昆曲,那我得好好看看!”
1947年底,南京电子厂在德国专家的指导下,批量生产出中国第一批黑白电视机,同时中国也从美国购买的一批比较先进的电视台播放器材也已经陆续到货,至此中国电视事业开始起步。
经中宣部批准,在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武汉、重庆和太原创办首批七个电视台,为此中央从电影厂、电台、戏剧学院选派了一批年轻人学习电视演播技术,以培养电视人才。
对电视节目,谷雨的要求是寓教于乐,政治宣传不要太多,更多的是娱乐节目,必须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
既要有宣传,比如各个电视台每天都要有新闻播报,也要播放先进生产者的讲话、新闻纪录片、科教影片等,但更多的应该是娱乐,中外各种电影、歌舞戏剧、相声小品,这样那样的地方剧都可以播放。
同时在指示中,谷雨鼓励企业在电视上播放广告,不过电视台播放广告需要收费,而且费用不低,毕竟这会电视台都是国家亏本经营,而此时的广告受众又质量极高。
此时能够看到电视的都是中国的精英阶层,比如第一批电视机全部被国家采购,配发给大型企事业单位和中外科学家以及一些领导干部家中。
谷雨作为中国第一人,家中自然配发了电视机,当然了,不是白配发的,跟钢琴一样,被配发的高层都要交钱。
虽然钱不骂,每个月工资中扣一丢丢,甚至可以说是形式,但这个形式必须有,国家允许有一些特权,但不能白给,不管是住房,还是各种配发的东西,乃至于公费医疗都不能白给,必须让干部们知道国家为了养他们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你得认真看货……
也就是说,此时某个中小企业若是冒险在电视上打了一次广告,可能谷雨都能够看到,下一次很可能就会视察,价值这么高的广告,不收费,不高收费,谷雨还不得哭死。
电视机搬回家中后,谷雨事务繁忙,看的不多,但容强就不一样了,虽然她没有生活秘书这一类的职务,但她毕竟要照顾谷雨,平时工作并不忙,现在三个孩子中,两个大的已经住校,小的也慢慢懂事,她已经不像前几年那么忙碌。
谷雨的围棋水平不错,但他更喜欢运动,闲下来时会看看书,偶然会看看美国电影,听听相声歌曲,对京剧、评剧、昆曲这一类传统的东西,他嫌弃节奏太慢,敬谢不敏。
而容强恰恰相反,她从小就喜欢昆曲,造诣甚至相当高,以前大多听一听唱片,有时候也会邀请张丁两家擅长昆曲的亲人到家里交流一番,顺便联络感情。
有了电视之后,她更加喜欢了,到了播放戏剧的时间,她总会看一看,甚至跟着学一学,她这个爱好相当有名,以至于北京电视台每天在同一个时间点播放昆曲,当然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容强爱好,而是谷雨这个奇葩的家伙,曾经说过他在夫人的影响下非常喜欢昆曲……
容强曾经问他为什么要这么说,谷雨耸耸肩,我是中国领导人,我必须喜欢一门中国戏剧,要不然这一块的爱好者会有意见的,你我夫妻一体,你喜欢,就是我喜欢,没什么区别。
容强白了谷雨一眼,信你个鬼,她又不傻,当然知道谷雨这是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爱好,至于为什么不愿意,看看北京电视台的做法就知道了,谷雨若是暴露太多,估计什么破事都会发生,现在这样放放昆曲,她正好可以多听听,也不算浪费……
与谷雨不同,杨毅倒是真正喜欢昆曲,他工作十分繁忙,感觉劳累了,就会听一听昆曲,他又是公安部常务副部长,消息灵通,所以他坐下来之后,和容强一边听,一边很热切得聊了起来。
民国时期的昆曲虽然已经衰落,但还是全国性的大剧种,出现了不少名家,尤其是南京,那是昆曲的大本营,溥仪的堂兄溥侗名气很大,不过这位贝勒爷在抗战时有些不安分,不过岁数大了,共产党虽然没杀他,但还是把他一家迁徙到了云南。
杨毅告诉容强,溥侗在瑞丽搞了一个昆曲社,在云南各地表演,还出了一些唱片,容强惊喜得说道,“你怎么不早说?下次你去云南,帮我买一些唱片带回来,我少年时去过南京,可迷侗五爷呢!”
就在此时,谷雨换了睡衣走了出来,一边擦着头,一边笑着说道,“蓉蓉,这个侗五爷成分不好,你听他的唱片,传出去可不好听。”
容强哼了一声,“你都给地反坏摘帽了,还这么歧视人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我听这个侗五爷的昆曲,正好可以为你的政策背书,你应该感谢我才对!”
“哎呀,政治水准见涨!” 谷雨呵呵笑了笑,告诉杨毅,“这八旗子弟有不少人搞艺术,对传统文化的推广是好事,但这帮人自民国以来,都不怎么安分,一些人逃到国外,还很有家底,杨毅,你查一查看看宣传系统中这一类人多不多,乘着这一次清理的机会调到其他部门,咱们得防止内外勾结,别几十年后,冒出了一大堆歌颂清王朝的清宫剧,那就是笑话了!”
杨毅听完答应了一声,谷雨还想说下去,容强不高兴了,“谈工作到书房去,别影响我看电视!”
杨毅闭着嘴似乎什么都没看到,谷雨也不在乎,笑着说道,“走,去书房里谈!”
一边走,谷雨一边说:“这几年昆曲有些红火,冒出了不少大家,得让老李好好查查,看看有没有人漏税!”
容强听到,哭笑不得,“老谷,你不喜欢昆曲,也别折腾昆曲社呀,这些搞戏剧的,都被吓得请组织派人做党委书记了,你还想怎么样?”
“我不是撤回党委书记了吗?”
“知道你对文艺很宽松,大家很满意,赶紧谈你的工作去吧!”
谷雨对戏剧这一类东西并不在意,在他看来,这些到了工业时代,都是注定要淘汰的东西,所以这一类的文艺谷雨压根就没在意。
不过谷雨不在意,宣传系统还是很在意的,一方面是传统戏曲爱好者众多,另一方面是这一块这样那样的封建传统多如牛毛,文艺工作者社会地位低,不仅被外部的反动分子压迫,也会被内部压迫。
抗战初期,内忧外患,反封建任务艰巨,毛泽东同志对曲艺相当重视,各种动作比较大,各路戏曲社反封建工作做得相当好,自然也引得一些人惊慌无比,向党组织请求派出党委书记就发生在那段时间。
随着一大帮党委书记出现,各种事情出来不少,很快就有人认为曲艺社唱得都是什么东西,不是帝王将相,就是才子佳人,工农群众在哪里……
这个时候,已经是1940年以后,谷雨要和美国人搞好关系了,谷雨就问这些东西老百姓是不是爱看?答案是爱看,要不是爱看,我们也不会想着管一管,都是腐朽的思想,吧啦吧啦!
谷雨说,既然老百姓爱看,你管那么多干嘛,要教育人民,靠的是潜移默化,不是靠大棒打压,这个不允许,那个不让,那是懒办法。
你要想群众接受,就要想办法创造出好东西,让老百姓愿意去听去唱,你搞得好,唱出了老百姓的心声,老百姓自然就转变过来……
虽然不怎么管,但是谷雨又对这些戏曲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到前线劳军,到工地上慰问群众,不断下乡,这些都是义务,必须要做。毛泽东同志觉得谷雨的说法不错,开始搞起了现代京剧,迅速搞出了一些很不错的作品,谷雨看过一些,想起了后世那些样板戏。
事实上样板戏的质量很高,但不能禁止其他作品,几个样板剧天天听、天天看,是人也会厌烦,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凭借自己的本领,从竞争中杀出来。
等到周恩来同志主持宣传,他秉持谷雨的意志进行了一些调整,放得更宽了,同时进行了一轮改革,除继续保持义务下乡以外,又调回了安排在各类曲艺社的党委书记,减少管理,让各类曲艺社自负盈亏,剧作的审查被放到了文化部门。
不仅国家不断减少管理,谷雨也不愿意在这些领域投入,唱得好、说得好、写得好的可以纳入到文联曲协当中,这叫国家收编。
不过除了作协比较特殊,有相应的编制和比较多的经费以外,其他的群体由宣传系统派人兼管工作,中央和省两级财政此时虽然也给一些经费,但微乎具微。
按照谷雨的计划,到二五计划期间,这些社会群体的经费再减少三分之一;三五计划期间再减少三分之一,分阶段断奶。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社会群体的存在必须经过市场的考验,不能靠国家养,即便是作协,谷雨也不准备养太长时间,等整顿之后,也会按照同样的模式处理……
前世养了一大堆圆圆圈圈,给他们级别,给他们别墅,然后他们不断唱反调,谷雨没那么大方,全部给我自谋生路去。
按照谷雨的计划,赶走了那些不太服从的左翼作家后,那些御用作家接着会占据他们的地盘,担任编辑,由他们引导社会舆论。
同时这些报刊杂志也会进行一些改革,不再完全以政治导问为主,而是逐渐向自负盈亏方问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报刊杂志也是企业吗,搞得好就活下来,搞得不好,死掉再搞新的嘛!
只要政权强大,国家就根本不用担心未来没有御用作家,不能为太平,不断的收买这个,收买那个,前世的苏俄养了几十万作家,天天和苏共唱对台戏,嫌弃房子不够大,那好呀,靠自己的本事赚钱去。
谷雨准备一步步学习欧美,国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各个平台,用审核权作为威慑,用经济手段作为诱导,再时不时查查税,扫黄抓毒,自然就老实了,搞一堆人说一堆狠话,就想让人服气,怎么可能吧,前世那些人,有哪个服气了?
两个人走进书房,杨毅汇报了交接了情况,谷雨比较满意夸奖了两句,然后又交代苏俄代表团在明,英国人在暗,一定要做好英国代表团的保密工作,短时间内不要让苏俄知道英国代表团的存在。
杨毅有些担心,“谷书记,我们这边可以保证不泄密,但英国那边可就不一定了,他们连核武器那样的大杀器都泄密了!”
“这种私下的技术交流,是常有的事情,只要不是当面碰上就行,就算英国那边泄密了,我们也可以否定,反正苏俄就算知道了,也没办法!”
微微顿了顿,谷雨交代道,“法国那边也会派人过来,不要因为法国曾经是敌国,要慢待了他们,保密工作不仅要做好,也要细致!”
“是!” 杨毅先答应,然后又问道,“谷书记,这苏俄、法国和英国都有射程一千多公里的火箭,若是火箭中都放上了原子弹,会不会打起来?”
谷雨呵呵笑了起来,“你现在就可以推演一番嘛!”
杨毅想了想说道,“原子弹威力很大,一枚下去一个城市就差不多了,若是他们都有,互相顶着,应该不敢轻易用,谁也吃不消玉石俱焚的下场。”
“你不要忘了苏俄的国土面积大,英法的面积很小!”
杨毅猛然间明白过来。“也就是说,这样的对峙,国土面积小的国家天然吃亏,这对苏俄、中美这样国土面积辽阔的国家天然有利,以后我们的国家地位岂不是要比英国人还要高?”
谷雨笑着补充道,“两次世界大战美国人都摘了桃子,这样的好事多了,美国人必然会形成路径依赖,时不时煽风点火,到处捣乱。
咱们绝不能让美国人那么得意,有了射程一千多公里的火前,英法只要再发展发展,核武器就可以丢到纽约毕盛顿,美国就没办法再过度逼迫英法,英法的独立性就会增强!
美国现在的实力太强,我们最重要的是搞一搞平衡,让美国不至于一家独大,这样我们的日子会好过不少,对你找石油也有好处。”
杨毅点头称是,谷雨教导道,“咱们虽然在国内找到了一些不错的油田,但随着我们的不断发展,未来我们这么点石油储量是不够的,中石油必须提前走出去,走出去不可避免要和美英法打交道。
现在石油的战略意义越来越重要,各大国在石油领域的斗法也必然会越来越厉害,你要记住我今天说的话,一定要学会纵横捭阖,多钻钻美英法的空子!”
杨毅连连点头,谷雨接着说道,“柏林危机闹到现在这样,过不了多久,苏俄就要妥协,时间如果拖得太久,美国人付出的代价太大,苏俄吃不消报复。
一旦苏俄妥协,德国分治就成了必然,我们要利用这个机会,完成日本三分,同时迅速启动香港经济合作组织的运转。
要想做好这件事,不仅仅中央社会部、总参二部、边疆委调查局、中联部调查局要做好准备,你们公安部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要注意华人邦那些人在国内的资金流动。
首批进入的对象是九州岛、柬埔寨和华人邦,前两家我们都不用担心,但华人邦不同,一些反动分子肯定要折腾,一旦需要动手,内外必须配合好,这件事意义深远,必须成功!”
杨毅站起身,敬礼道,“是,保证完成任务!”
谷雨点点头,让他坐下来,杨毅想了想问道,“朝鲜和南越,我们也控制得不错,首批不让他们参加进来?”
“这两个国家人口加起来将近四千万,很不好消化,而且对我们防范的意识也很重,太早拉他们进来,他们反而不乐意。
再说了,美国人也会比较警惕,搞不好还会直接出面阻拦,所以先把我们好控制的拿到手,其他的先放一边,反正他们也搬不走。
等我们发展好了,实力增加了好几倍,九州、柬埔寨和华人邦日子好过了,不用我们拉,朝鲜、南越,乃至于暹罗、缅甸也会主动加入进来,到那个时候,就算美国想拦,也拦不住!”
杨毅恍然大悟,想了想也是,此时谷雨站起身,稍稍停顿,这才说道,“你马上要独当一面,一定要记住,遇到复杂的事情,开头一定要注意,选择好突破口,开了一个好头,成功就有了一半。
开好头之后,不要着急,一定要学会慢,学会循序渐进,不要妄图一口气吃成胖子,反而容易消化不良……明天我们要去中影参观,看看我是怎么给宣传系统开的头!”
民国期间中国的电影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很大,这样那样的艺术家不少,后世继承了中国电影大批从业人员的香港电影称霸东亚地区几十年,作为后世来客的谷雨自然很重视,不愿意再有前世的坎坷。
在这个时代,谷雨成立了电影局,由盛忠亮负责,谷雨吸收前世的经验,规定电影院不允许私有,同时对上映电影进行审核,大剪刀挥舞,一开始还有些严厉,有些不合适的电影不让放。
不过抗战初期,中国的电影大多以抗战宣传为主,问题并不大,而到了建国后,就开始有一些争议了,比如《武训传》在1947年就已经出现了!
不过此时此刻,连美国电影都过来了,国产电影自然不方便管得太严,只要不公开反党反国,不管是儿女情长,还是鸳鸯蝴蝶都能上映,谷雨为了表示他在意识形态上的开放态度,还特意指示美国电影中的亲吻镜头不要删除,以至于一些胆大的电影人也敢拍亲叨戏了……
对于谷雨对意识形态极其缺乏敏感的做法,很多同志有意见,甚至说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越来越严重,不过谷雨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你不高兴,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拍主旋律作品,各地的电影院可以多播放一些,但是你不能想着把别的作品批臭批烂,只放你的作品。
要想办法凭作品杀出来,潜移默化的教育群众,而不是跟大家长一样,这个不允许,那个不让,动不动批判这个,批判那个,这玩意根本没效果……
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谷雨启动了《蜀山剑侠传》系列电影的拍摄,在这部电影中,电影工作者们第一次尝试了吊威亚,必须让李英琼飞来飞击,才是仙女嘛!
这部电影拍摄好之后,谷雨计划不仅在内地上映,也要在苏东、南洋和欧美上映,按照中美协议,中国接纳好莱坞电影,美国也要接纳中国电影,搞别的谷雨没办法,但是搞武侠仙侠这一套东西,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搞不好还可以赚到一些票房!
谷雨让剧组放了一些飞来飞去的镜头,给陪同的薄一波和刘伯坚两同志观看,两人都相当吃惊,拍摄的时候没发现有什么特别的,怎么放出来竟然可以飞?中外好像都没有做到!
谷雨指着这些镜头说道,“这样的电影拍出来之后,我敢说,群众肯定会喜欢看,通过这样吸引人的电影,把我们希望的一些美好品德传播出去,潜移默化的影响群众,寓教于乐,才可能真正改变人!”
谷雨又转头看着刘伯坚,“老刘,革命时期,你是兵运专家,你做西北军士兵的思想工作,靠的是什么?是这个不让,那个不行吗?不可能的,你肯定是现身说法,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让士兵们对你产生好感,进而开展工作,对不对?”
刘伯坚同志点点头,“确实如此!”
谷雨又看向薄一波,“你当年在晋绥军和东北军中做兵运,是不是也一样?”
薄一波也点头称是,谷雨这才说道,“搞宣传也是改变别人的思想,跟搞兵运一个道理,以这部电影起头,让李英琼为我们说话,比批判这个,批判那个要管用得多!
是,文艺战线一些同志与我们想法不一样,确实要清理掉一些人,但不能挥舞着意识形态大棒,搞一大堆人批判,这是不行的,人家口服,未必心服!记住,只有作品才能真正说服人!”
说到这里,谷雨想起了张光人那帮人,这些人如果不是野心太大,想着领导文艺界,又直接或间接控制着一部分新闻媒体,他也不会使出那样的手段。所以谷雨接着说道,“若是事情着急了,没有好的作品,那就要想办法控制平台。
电影院是平台,报刊杂志出版社是平台,这些平台完全掌握住了,就可以用审核来限制,再加上经济手段,如此双管齐下,宣传工作就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