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127章麦克阿瑟的麻烦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5993 2025-05-12 15:06

  如果是后世,麦克阿瑟那些罪名屁都不是,不过在1947年的美国,清教徒思想还很浓厚,美国社会民风保守,麦克阿瑟又是离婚,又是吸毒,就过于特立独行了,自然引起了极大的非议,再加上又有亲共嫌疑,麦天皇的总统梦想,还没有开始就遭到了重创。

  麦克阿瑟立刻急眼了,他无法忍受被人攻击,这是对战争英雄的污蔑,麦克阿瑟自然开始了反击,而在攻击的同时,他也在调查,到底是哪个王八蛋干得,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

  就在这样的纷纷扰扰中,一篇重量级文章出来了,文章非常详细的刊登了日本战役期间,中国获得的工厂位置,具体经营项目,规模等等,这些原始数据来自于中国工建委披露出来的内部保密文件,出版于1946年初。

  中国方面不可能无中生有,而作者在通过内部关系搞到这份保密文件后,进行了分析,麦克阿瑟的做法严重超出了盟国商量的工厂数字。

  至此,麦克阿瑟给了中国那么多日本工厂,变成了不争的事实,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什么给这么多,是通共,还是他和中国有私下的交易,麦克阿瑟需要对广大美国选民解释一下。

  接着这名作者又连续发表了两篇文章,分析日本的土改和现行的经济政策,认为日本政府用货币贬值的方式,间接剥夺地主的土地,严重损害了美国的立国之本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是不能接受的,日本政府需要予以保值。

  后者则是明明白白的推行计划经济,这更加让人担心,如果美国的五星上将都是计划经济的拥趸,那美国如何说服全世界,资本主义制度是好的?

  如果说之前对麦克阿瑟的攻击,只是小打小闹,更多的是宣泄情绪的话,那么此时证据确凿,麦克阿瑟的问题就变得很严重了,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分析,有相应的数据,非常有说服力。

  而麦克阿瑟看到报道后,也相当头疼,因为对方摆事实,讲道理,他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问题是他拿了中国那么多黄金,这种事情是绝不能坦白的,要么认亲CP,要么认贪污,麦克阿瑟陷入了两难选择当中。

  权衡了一番之后,麦克阿瑟进行了澄清,给中国设备工厂那也是没办法,中国军队占据了,美军没办法赶走,美军的地面部队太少了,而为了赶走中国人,他不得不做了一些必要的让步。

  至于日本的经济政策,麦克阿瑟自然做了一番解释,前者是为了打击军国主义,摧毁军国主义的土壤;后者则是加快日本的战后恢复云云。

  不过即便麦克阿瑟做了解释,很多美国人也不太相信,骄横无比,老子天下第一的麦克阿瑟会没办法,你说出来谁信呀!

  当然了,绝大部分美国人也不相信麦克阿瑟通共,但是麦克阿瑟收了中国人黑钱,肯定跑不掉的,而这样收中国人钱的人根本没资格竞选总统。

  麦克阿瑟气的要命,他甚至怀疑中国故意捣的鬼,他们拿到日本的工厂设备干嘛搞统计,但想想也不太像,中国人统计是对内报告,这非常合理,而且是1946年初,那会他和中国人的关系还算不错,中国人应该想不到会有今天的事情。

  杜鲁门看到报道之后,立刻找到FBI询问情况,局长胡佛请不动,但是胡佛派来了助手报告杜鲁门,此事做不得假,这份中国政府的保密文件来自于中国国内的民主人士,然后又传到了英属华人邦,再然后流传到美国,而写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反环民族主义者。

  这位名叫Stone Wu的反环民族主义者,曾经留学日本,对日本军队十分了解,又做过常凯申的参谋长,常凯申政权覆灭后,他随同宋子文兄妹来到美国,撰写了中国和日本的大量文章,其基本立场是反日又反环,反日更在反环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Stone Wu作为著名的中日问题专家,获得了美国方面的邀请,作为陆军部的顾问做了不少工作,自然接触了不少秘密文件,也因此拿到了美国绿卡。

  战后,Stone Wu离开陆军部,作为东亚问题专家撰写文章,他对中国共产党在南亚的扩张非常不安,提出美国应该增加在南洋的军事投入,并尽可能驱逐共产党的影响力。

  他也对麦克阿瑟对日本的治理十分不满,认为他

  的—系列亲CP做法,必然会助长日本国内的亲CP力量抬头,时间一长,很可能会引发日本革命,再加上

  菲律宾的CP游击队到现在还在活动,若是美国不干涉,美国在东北亚两个极其重要的战略据点就很可能丢失。

  他更不能容忍的是麦克阿瑟与中国各种秘密勾兑,把那么多日本工厂交给了中国人,迅速助长了中国的实力,麦克阿瑟不仅仅是亲CP那么简单,还严重贪污,据传战争期间和战后初期,中国提供给麦克阿瑟的黄金以吨计量。

  这样一个人现在到处传说他与中国还有很多矛盾,Stone Wu认为很可能是与中国的双簧,故意演戏给美国看的,如果留他在日本,必然会进一步损害日本的国家利益。

  杜鲁门听完,眉头紧锁,“Stone Wu为什么如此仇恨中国共产党?甚至于不顾及中国的国家利益?“

  “总统先生,这些逃到美国的中国人,很多人都是这样,那位曾经的第一夫人还希望美国往中国丢原子弹..….”

  杜鲁门听完,对这样的背叛者很是不屑,他想了想,不以为然的问道,“除了解除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的职务以外,Stone Wu还认为应该怎么做?”

  "Stone Wu认为必须把日本建成防范共产主义最为坚固的堡垒,为达此目的,日本应该认真学习各种美国制度,而不是继续原来那一套,最起码也要搞两党制,绝不让小党,尤其是日共有登上政治舞台的可能性。

  麦克阿瑟将军搞土改、打击财阀、提供美援,获得日本民心也是对的,但也必须督促日本政府保护日本地主的权益,而不是通过通货膨胀,间接剥夺他们的财产,这不符合美国的立国之本,同时也绝不能允许日本搞计划经济那一套东西,这简直是打自由世界的脸。

  在美国如此输血的情况下,日本经济必然会有发展,美国的钱绝不能白花,必须对日本有所控制,日本的金融业必须对美国开放,日本经营较好的企业也需要对美国开放,接受美国企业的入股..…”

  杜鲁门听完,赞叹的点点头,虽然这是一个很无耻的家伙,但他提出的三点,还真没有说错,尤其是在如此反对麦克阿瑟的同时,还认可了他的贡献,这是一个无耻反CP,却又就事论事的人,值得信任。

  不过杜鲁门对撤销麦克阿瑟的职务多少有些犹豫,虽然麦克阿瑟从一开始就对他充满了轻视,而二战胜利后美军的参谋长联席会议里,三军参谋长都是麦克阿瑟的晚生或后辈,无形中更加重了麦克阿瑟的优越感。

  对这样一个威望非常高,影响非常大,甚至有希望竞选总统的人,杜鲁门很忌惮,但越是忌惮,越是不能轻举妄动,所以看到麦克阿瑟一大堆麻烦,总统梦想泡汤,少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力,杜鲁门很满意,但撤销他的职务,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与民众的看法一样,对麦克阿瑟亲CP,杜鲁门是不相信的,这个镇压过老兵抗议的家伙,可以有无数毛病,但绝不可能亲CP。

  不过这个老家伙手脚不干净是肯定的,而且Stone Wu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美国确实需要加强对日本的控制,要不然没办法对美国各界解释为什么给与日本那么大的投入。

  也要督促日本政府保护私人财产不受侵犯,同时要约束日本政府在渡过难关后,立刻撤销类计划管理机构,否则会影响到欧美的制度自信...

  不过杜鲁门也有些头疼,麦克阿瑟不听话呀,就算他这个总统给出了指示,他也未必听取,怎么办呢﹖或许应该和那位将军好好谈一谈。

  1946年的中期选举,民主党大败特败,众议院的席位丢了65个,一年又过去了,美国各界都认为自1933年以来,长达四个1士共P一句号了,杜鲁门也就是一届的命运。

  不过杜鲁门却不服输,他还是想再干一届,现在麦克阿瑟没办法竞选总统,但是他的影响力还在,跟他好好谈谈,若是能够获得他的支持,总统选举的胜算也大一些。

  带着这样的思考,杜鲁门先是召开内阁会议,讨论了一番日本问题,Stone Wu的意见得到了不少认可,美国给了那么多钱,加强对日本的控制,驱逐共产主义的影响力,总是应该的,麦克阿瑟确实做了不少事情,但还不够好。

  会议之后,杜鲁门给麦克阿瑟发了一封电报约他见面,此前杜鲁门从未与麦克阿瑟见过面,他都干了好几年了,自然觉得有必要见一下自己这位远东总司令,增进了解,同时也交换一下对日本问题的看法,消除彼此的疑虑。

  按照常规,杜鲁门是总统,麦克阿瑟是他属下的军官,不管这个军官职务多高,驻扎在哪里,总统要召见,他就必须分秒不差地来到总统办公室向总统敬礼。

  但是,麦克阿瑟不是个普通的美国军官,他已有七八年没回美国,他是不会回美国去见杜鲁门的,所以召回麦克阿瑟的建议被麦克阿瑟否定了。

  此时梦想破灭的麦克阿瑟,心情非常糟糕,杜鲁门算个屁,他怎么可能跑回国,向杜鲁门汇报,杜鲁门来见他还差不多。

  杜鲁门非常不舒服,麦克阿瑟太拿他这个总统不当回事了,不过考虑到麦克阿瑟家族世代三公,杜鲁门这个小瘪三惹不起,所以能屈能伸的杜鲁门询问幕僚后,提出了一个新的办法,两人在夏威夷。

  从华盛顿和东京到夏威夷的飞行距离几乎相等,这看上去是个公平的建议,照顾到了大家的面子,但电报发出后石沉大海,麦克阿瑟迟迟没有应答。

  麦克阿瑟此举太过分了,不仅仅杜鲁门无比生气,他的幕僚们也都忍无可忍,其亲信副国务卿艾奇逊更是火冒三丈,他直接让人找到了Stone Wu,询问他你还收集到了哪些麦克阿瑟的猛料,给我发!

  有了艾奇逊的认可,Stone Wu犹豫再三,拿出了一个新猛料,但他死活不愿意以自己的名义发表,艾奇逊看到后,找人发表。

  这篇文章提到了日本的金百合计划,菲律宾战役最后投降的日本指挥官就是执行人,此人被迅速处决,但这个人在菲律宾不断屠杀,掠夺的黄金却不知所踪

  同时Stone Wu又引用了中国战争末期出版的一份内部刊物,其中提到日本在中国和南洋掠夺的黄金据估计多达几千吨,但解放军在战争中和战后不断寻找,只找到了几十吨黄金,剩余的黄金要么还在日本人手中。

  这份内部刊物建议中国政府派出专门的搜索队,审问日本高层,寻找金百合计划中被掠夺的黄金,一定要把中国的民脂民膏找回来,要防止被美国军队抢走。

  而在1945年底,中国的央行胜利银行向财经委的报告中,第一次披露了从日本获得了黄金数量,只有寥寥无几的三十多吨,还是到处搜索才发现的,报告认为美占区肯定还有不少黄金被日本人掩埋,希望军队不要太早撤出,必须加大搜索力度。

  此文一出,全美哗然,这片文章揭开了一个众所周知,但是没多少人真正提及的事情,就是美国将军和大兵们在这场战争中到底捞了多少,美国人民也眼红呀!

  日本那些黄金美国人同样没有见到,中国人死活不愿意撤军,除了搬厂以外,肯定还想到日本的宝藏,那么麦克阿瑟有没有找到呢?大家认为可能性很大,最起码菲律宾的黄金,他肯定知道,但是被私吞了!

  所以很快对麦克阿瑟的种种质疑出来,老麦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家里有钱大家都知道,但如果多到千吨黄金这么多,那就太过了!

  面对这样半真半假的文章,麦克阿瑟头疼无比,不管他怎么解释,他都解释不清楚,而就在此时,年轻的参议员麦卡锡也得到了授意,他需要利用这一次机会,进一步推动反CP运动,Deep State甚至允许麦卡锡攻击麦克阿瑟.....

  了解一点中国古代历史都知道,文武之争是个古老的话题,打了胜仗,立下大功的将领往往功高震主,如果皇帝不能有效钳制他们,一旦握有兵权的将领产生异心,皇帝的龙椅就很可能坐不住。

  历史上一旦出现军人干政了,那么这个王朝基本上就好不了了,就意味着政府失去控制力。比如明末的时候派出去领兵的督师已无法有效控制手下的总兵,所以连吃败仗;清末的隆裕太后、摄政王载沣无法控制袁世凯,大清也就这么亡了。

  当然美国没这么夸张,官员们在政策上出现点分歧也是常事,关键是谁听谁的,美国是文人政府,文人领兵是传统,但在经过二战的长期战争后,军队内部鹰派人物迅速崛起,开始在有关战争决策等领域谋求更大的权力,这对文武关系带来了挑战。

  麦克阿瑟又以骄横出名,还公开挑战杜鲁门的权威,这已经触及到了美国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有可能动摇美国国本,必须要狠狠的敲打一番,让这个大军头知道,你只是一个美国将军,不是天皇,更不要想着当总统。

  当然了,Deep State也知道战争结束后,军人威望非常高,在敲打一番后,自然也要让那些他们认可的,出身一般的将军登堂入室,但绝不是麦克阿瑟,这位老公子哥现在有些过了!

  所以这段时间越来越多的质疑文章,本身就有Deep State的推波助澜,要不然,光凭Stone Wang一个中国人,有什么资格质疑美国的五星上将。

  1947年11月美国感恩节那一天,由于行为不检点和进行大豆期货投机交易、赌博和酗酒等等乱七八糟的事情,很不被人看好的参议员麦卡锡在着急上台的共和党组织下,爆了一个超级猛料。

  不仅仅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涉嫌通共,麦卡锡还声称在他手中,有"一份205人的名单",“这些人全都是CP和间谍网的成员"、“国务卿知道名单上这些人都是CP,但这些人至今仍在草拟和制定国务院的政策。”

  麦卡锡的讲话犹如一枚重磅炸弹,炮打国务院,瞬间调动起人们的情绪,让参议院麦卡锡先生成为全国政治明星。

  毕竟,几乎对阴谋论没有任何免疫能力的普通人,即使明知是危言耸听,也无法容忍自己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已经被赤化的事实。

  此次演说,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效果,麦卡锡一鼓作气、再接再厉,又相继飞往犹他州的盐湖城和内华达州的雷诺市,重复他的演讲。略有不同的是,此时的他手中还挥舞着一张小纸片,声称这就是所谓的“间谍名单"。

  麦卡锡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所谓的“揭露和清查美国政府中的CP活动的浪潮",他不断攻击杜鲁门政府有人暗中“私通苏俄"、“帮了共产主义的忙",将民主党执政的14年称为“叛国14年”,并将锋芒直指杜鲁门政府。

  1947年12月11日,得意忘形的麦卡锡,甚至还特地打电话给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要求他们对他的演讲公开表态,杜鲁门勃然大怒,“这个狗娘养的,他以为自己是谁?”

  大骂之后,杜鲁门坐上了前往威克岛的飞机,面对麦克阿瑟的无礼,杜鲁门不得不做出让步,与前世—模一样,他把会面地点定在威克岛。

  这个太平洋上的小岛离东京1900英里,离华盛顿4700英里,这回麦克阿瑟迅速回答同意,这件事让不少政府官员愤怒,因为杜鲁门的让步太大了,副国务卿艾奇逊愤怒地说:“这简直就是谋杀!就是对一条狗也不能这样!”

  不过坐在飞机上的杜鲁门,并没有特别生气,作为一个标准的政客,杜鲁门从来不在乎面子,在这么大的争议下,麦克阿瑟还如此招摇,只会让人同情他这个总统。

  更重要的是,他对外发出了明显的信号,麦克阿瑟我都能忍,美国统治阶级的要求,我又怎么可能不满足呢?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明年的总统选举.......

  而与此同时在东京的麦克阿瑟,此时通过各种关系,加之本人的政治嗅觉,也觉察到一些不对劲,他当然知道这样对待杜鲁门太过分了,不过麦天皇做了就做了,从不后悔,谁又能把他怎么样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