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525章 胡松林。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7204 2025-05-12 15:06

  胡松林一大早起来,晃悠着身体,缓缓练了两趟军体拳,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他带着乡亲们发财了,不仅酒厂办得红红火火,有了一些家底之后,胡松林又按照老战友的张云龙的建议办了一个罐头厂。

  罐头厂的生产的苹果罐头、黄梨罐头、黄桃罐头、西瓜罐头等等一开始主要供给张云龙的贸易公司,后来随着罐头产量增多,他也雇着一群人开始天南地北的跑销售,往城里卖。

  随着两个厂子越办越大,胡松林和王文启关于赵滩未来发展之争自然也有了结果,王文启的地是种的不错,可他土里扒食,改良盐碱地增加的那么一些产量,在胡松林不断上缴的各种税收面前是那么的不值一提,县里、乡里的领导现在来到赵滩,早就不去王文启的狗屁高级社,而是他胡松林的厂子。

  随着两个厂子越来越大,胡松林的眼界也越来越高,他的注意力早就不放在小喽啰王文启身上了,这一点都不奇怪,王文启一开始瞧不上胡松林,但到了今天,王文启却要围着胡松林转,推荐他那个高级社生产的水果和高粱。

  高粱米是优质的酿造原料,水果又是罐头厂不可或缺的,作为原料,按理说,作为原料供应商没理由对胡松林低三下四,但赵滩周边四乡八邻,哪一家不产水果,哪一家不产高粱,王文启的高级社人口多,产量大,要想卖一个好价钱,他不得不对胡松林服软。

  为了让胡松林消气,王文启可是费了不少心思,不这么干不行,王文启也搞过土酒厂,但他的土酒只能卖给周边,压根买不上什么价钱,产量一大只能滞销。

  而胡松林的酒厂赚到钱之后,花钱买了新设备,出酒多不说,出来的酒还特别香醇,卖得又是老毛子,价格高不说,还时不时可以从边贸交换来化肥。

  老毛子的化肥比国产化肥质量好,王文启要种地,离不开化肥,不向胡松林低头又怎么行?胡松林倒也没怎么计较,一是眼界开了,多少有些瞧不上王文启,觉得他就是一个只会种地的土鳖,和他计较多了,他胡松林岂不是和他一个层次了。

   二是本乡本土,说到底是一个村子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王文启搞高级社那会名气很大,在四乡八邻威望很高,上面认识的人不少,他不好把事情做绝。

  再说了,赵滩王姓又是大姓,他和王文启闹得太凶,王文启把王家人发动起来,砸了他的厂子,那他的损失就大了,划不来。 

  三是王文启种田是把好手,他领导的高级社可以提供不少粮食和水果,胡松林的事业要想进一步发展,王文启可以起到一些作用,既然有用,何必闹翻,和气生财嘛!

  两人修好之后,胡松林就和王文启商量种草莓,草莓种子是老战友张云龙从苏俄搞过来的,据说是波兰的种子,草莓很好吃,而草莓罐头在苏俄很受欢迎,种好了大家都有好处,王文启根本没碰过这种异域水果,自然将信将疑,不过胡松林直接保证按照一亩地给多少粮食,赚了大家分,亏了粮食是大家的。

  胡松林都这么说了,王文启自然答应,高级社再加上胡家亲戚什么的,第一年规划了一百亩草莓,经验不足,收获不大,亩产还不到一千斤,但草莓是一种稀罕水果,哪怕运到北京和保定时坏了一些,还是狠狠赚了一笔钱。

  更让两人惊喜的是,草莓生产周期也就是三个月,种完了草莓之后,还能种上一季夏玉米,这就是一年两季,大家一算账,竟然比冬小麦和玉米联种还来钱,如果不种玉米,还可以在第一季草莓之后,再种一季草莓,那赚得更多了!

  所以两人一边总结经验,一边继续扩大草莓的种植,还想办法收集草莓种植的资料,到了第二年,草莓的亩产量就迅速上来了,已经达到了亩产1200多斤。

  因为此时草莓种的实在太少,赵滩这一季草莓又赚了不少钱,不仅仅菜贩子一下子多了,北京果蔬公司更是直接跑过来订货,同时还要求他们尝试在冬天用大棚种植草莓,保证首都市场一年四季的供应

  就这样,只用了短短三年,赵滩草莓就出了名,不仅赵滩大量种植,周边地区也大量种植,种植的草莓不仅供应北京,还大量供应胡松林的罐头厂生产草莓罐头,不管是赵滩的新鲜草莓,还是胡松林的草莓罐头都卖得很好,王文启的高级社靠着种草莓又一次出名,农民收入有了明显增长

  而胡松林的罐头厂名气同样一下子大了起来,其草莓罐头成为了大城市很受欢迎的水果罐头,随着产量的不断增长,胡松林的腰包自然鼓了起来,他也开始考虑进一步发展。

  胡松林长期做老毛子的贸易,自然知道老毛子除了喝伏特加以外,也喜欢喝葡萄酒,而在欧美葡萄酒更是主流,白酒喝得不多。

  中国虽然现在还是喝白酒为主,但谷主席却不怎么喝酒,哪怕需要喝酒,他也以喝红酒为主,有谷主席推动,国内的葡萄种植区越来越大,葡萄酒产量也不少,喝的人也越来越多。

  新上任的乡党委枢机曾经告诉他,他们这一带气候条件适宜,土地肥沃,是葡萄种植和酿酒的优良产区之一,乡里的意思是大力发展葡萄种植,而胡松林则不仅要办白酒厂,还要办红酒厂,以后红酒不仅可以出口苏俄,也可以在国内销售。

  胡松林知道乡里的意思,不过他并没有轻易答应,虽说葡萄酒看起来潜力不小,但到底能不能卖得动谁也不知道,若是收了一大堆葡萄,把酒酿出来了,却卖不动,他麻烦就大了。

  葡萄可不像高粱米、地瓜这些粮食,根本没办法长期储存,他要想上葡萄酒厂,肯定要搞一个不小的冷柜,这又是一大笔钱,胡松林就算暂时没有上这些设备的钱,也可以贷款,他现在有着稳定的销售渠道,自然不担心贷款的钱还不上。

  他毕竟是农民出身,真正担心的是种葡萄的老百姓,若是红酒厂搞得不好,老百姓花了大价钱种了一堆葡萄,却赚不到钱,到时候他们会怨恨谁?胡松林不得不多加考虑呀!

  面对胡松林的含糊其辞,乡党委枢机虽然还是笑嘻嘻的,但胡松林看出了他的不满,但他再不满,胡松林也不会轻易让步,他能有今天不容易,可不能因为你乡党委枢机一句话就乱投资,搞得好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搞得不好,党委枢机拍拍屁股走人,他胡松林早就不好过了!

   胡松林对未来的发展也是有想法的,他明白酒厂和罐头厂到处都有,他就算做得好,也有上限,而要想真正把生意做大,还得搞别的。

  这些年随着各地养殖业的发展,对饲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华北地区玉米产量的增加,也提供了足够的饲料来源,所以饲料厂越来越多,胡松林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不过他并没有打算搞饲料,他准备搞玉米的深加工,这么多人都搞饲料,他再搞也赚不到大钱,但是搞玉米深加工就不一样了,这一块做的人不多,而且与他现在的两个产业息息相关。

  玉米深加工获得的糖浆可以用在罐头上,葡萄糖可以用来制药,玉米酒精可以用来酿酒,玉米油还可以做菜,不仅用途非常广,而且原材料来源多,市场也无比巨大,他觉得前景不亚于搞饲料!

  胡松林调研这一块已经很久了,越琢磨越觉得前景广阔,不过要想搞这些,投资肯定不少,胡松林的本钱不够,他就想到了老战友张云龙。

  老战友这些年东西南北经常跑,除了搞贸易以外,在出口加工区也搞了一个塑料厂,一开始是卖塑料盆、塑料杯什么了,现在竟然从国外引进了一种塑料花,据说对外出口卖得非常好,他也真有本事,怎么想到这些的!

  老战友家底雄厚,胡松林自然高兴,他有钱,自己的小厂子也能办得更好,而老战友过几天就要过来了,原因是胡松林的娘要过六十大寿。

  胡松林搞得这么好,要是不给老太太大办一番,肯定会有人指责他抠门,加之胡松林现在的事业正处在高速上升期,他也需要借助这样的宴会搞一搞关系,所以他就准备办一场流水宴,谢一谢大家伙的照顾。

  当然了,胡松林要拉拢关系,肯定不可能让领导和主要经销商们跑到村里吃饭,他已经包下了县里的酒店,到时候他们兄弟家人会陪着亲娘去县里过大寿,村里面的流水宴这些都是小事,交给小辈操办就可以了!

  胡松林给张云龙拍了电报,又打了电话,联系上之后,张云龙不仅答应会过来一趟,还说会请一些中外朋友一起过来,当然了,吃饭是次要的,主要是商量一下未来的发展。

  就在胡松林打拳时,一个年青人走了过来,“叔,一大早,你就起来练拳呀!”

  “你叔当年打德国鬼子时不仅受了伤,也受了冻,这几年一到阴雨天身上,身上就不得劲,前些天,你婶子带我去北京大运动看病,大夫说要多运动,我就想着每天早上打两趟拳!”●

  听到声音,胡松林就知道是住在隔壁的大侄子胡世平,世平是个聪明孩子,上完初中后,虽然没有考上中专,但脑子灵活,让他去酒厂上班,胡世平从小吃过苦,干活卖力,胡松林非常喜欢。

  干了一年后,就把他调到身边,给他打下手,帮着处理一些琐事,同时有事没事指点一番,让这孩子早点成才,按照外面时髦的说法,他现在就是办公室主任或者叫董事长秘书,反正是一个意思,胡松林的想法挺简单,打虎亲兄弟,以后两个儿子大了,这个大侄子就是最好的助手……

   想到儿子,胡松林心头一阵温暖,北京盖新城,房子虽然贵,但北京的学校都非常好,北京上大学也容易,毕竟是天子脚下,领导们的孩子都要上好大学的。

   经人指点之后,胡松林一咬牙,就在北京买了一套大房子,在北京买房后,自然可以落户,胡松林就让老婆带着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在北京上学,他时不时过去看一看,他则守着孩子奶奶待在家里,这么大的摊子总要有人照应。

   胡松林的老婆是个过日子的人,三个孩子都照顾得很好,学习也很好,胡松林自然没有了后顾之忧,只不过胡松林也有烦心事,老婆孩子们在城里过惯了,都想留在北京。

  每次过去,老婆都劝他进城住,一来可以一家团聚,二来城里赚钱也容易,不管是城里买个店面,还是在郊区搞一个家具厂什么的都来钱。

  胡松林能有今天,老婆起了不少作用,他也知道现在孩子们大了,老婆闲得慌,所以两口子一合计,就在住处附近的一个新开的商场买了两个店面,又从家乡叫了几个能说会道,手脚勤快的大姑娘小媳妇,给老婆打下手,同时也帮着照顾孩子,管它搞什么,只要不亏本就行。

   一开始,胡松林只想给老婆找个事情做,没想到一段时间下来,老婆也赚了不少钱,这也让胡松林起了心思,他又买了几个门面,出租给这些帮着做事的人,每年各种分红也比把钱存在银行的好。

  同时胡松林真正开始考虑,搬到城里住,城里确实好,胡松林虽然岁数不大,但身体并不是太好,在城里面生病了什么的,去医院方便,不像现在,老婆带着孩子进了城,哪怕大哥一家和老娘都在隔壁,他也觉得孤单单的!

  仔细想想也不难,厂里也有车,来回北京一趟也就几个小时,隔三差五的回一趟赵滩,方便得很,但胡松林又实在放不下赵滩这么多家当,万一他不在厂里,有什么事情也照顾不过来。

   想来想去,胡松林自然开始考虑培养接班人,胡世平看起来不错,若是他能够管好厂子,自己就可以一心应对外面,那样的话,住在北京一点问题都没有!

   胡松林决定给这个大侄子多压一些担子,他接过了胡松林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这才缓缓说道,“叔要在县里酒店招待你张叔叔和上面的领导干部,你也跟着一起去见识见识,村里的流水宴就交给你妹子,你不要再管了!”

  “我妹子今年才二十,忙这么大摊子,不一定行呀!”

  “忙不过来,就让你妹子和对象一起帮忙,你叔我这么大的摊子,要的人越来越多,你是练出来了,你妹妹也要练出来!”

  “叔,您是好意,可我们家一个男丁不在家,就怕乡亲们不高兴呀……”

  “老子提前五天准备,到时候大鱼大肉管够,这都不高兴?若是有谁敢多嘴多舌,背地里说闲话,你就收拾他们!”

  见到胡松林有些不高兴,胡世平不敢再说,胡松林反而有些不高兴,这小子听话是听话,可就是缺了那么股狠劲,这个世道,虽然敞亮,但一股子坏水的人也不少,没点狠劲,压不住人呀!

  胡松林打好拳,晃晃脑袋离开,而此时他并不清楚所在县的县委枢机和县长刚刚从保定回来,齐县长皱着眉头说,“枢机,我记得集中行动那一天晚上,赵滩的胡松林要在县城设宴庆贺他母亲的六十大寿,怎么这么巧,凑到一块了?”

  “行动是半夜,祝寿开宴会是黄昏到天黑这段时间,我们两个过去露个面就回来,应该不会影响到行动,不过胡松林请来的那些客人一定不能被干扰了,招商局宋平顺第二天也要一个个拜访,若是有投资意向,我们再和他们见面……”

  齐县长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钱枢机想了想说道,“我们县是个穷县,老百姓要想过上好日子,自己苦干是一方面,也要想办法招揽外来投资,胡松林一个酒厂、一个罐头厂每年加起来各种税收一百多万,还直接间接让全县数万群众收益,连赵滩周边社会治安都好了一大截

  今天会议说的清楚,搞严打就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这好的社会环境是为了啥?一是让老百姓可以放心出门,二不就是让企业家们可以放心投资嘛!

   抓人什么的按照上级布置来做就可以,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搞得人心惶惶,影响了发展,那就得不偿失了,公安局上下都要有根弦,绝不能惊扰了客人,宋平顺也要向客人们解释好!”。

  “枢机,您也别太担心了,这是全国统一行动,客人们去哪里,看到的都一样!”

  钱枢机摇摇头,“老齐,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你想想看,半夜行动的时候,若是咱们的同志破门而入要求查看身份证件,打扰了客人的休息,客人们会对我们徐望有好印象吗?这些都是细节,一定要注意。

  我们不是沿海地方,除了离北京近一些,境内有京广铁路,交通稍稍便利一些,压根没什么东西,矿产没几个,特产也

  不多,就这么个平平无奇的地方,人家为什么要投资咱?

  我琢磨来,琢磨去,要想留下客人,让人家愿意投资,得靠诚意,什么是诚意?让人家觉得宾至如归,投资能赚到钱就是细节!”

  听到这里,齐县长不由得赞叹,心想这上面派下来的年青干部脑瓜子还真灵,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些呢,他不由得连连点头,表示一定会开会时督促注意。

   钱枢机点点头接着说道,“说起胡松林,有一件事我们得注意,我听说他媳妇和孩子都在北京,在北京买了房子、车子,据说还买了好几个门面,前后花了二十多万,这么多钱,都能办一个厂子了!

  不仅仅胡松林如此,县里其他有点家当的听说也有跑到北京买房子买门面的,此风不能涨呀!我们搞招商引资,是让企业家来徐望投资,带动徐望发展,作为徐望本地的企业,更要以身作则,若是一个个都学胡松林,在徐望赚钱,跑到北京花钱,那我们徐望还怎么发展?”

  “这倒是一个问题!”齐县长猛然一惊,“可是枢机,这钱在胡松林手里,他想买什么,我们也没办法拦着呀!

  “胡松林的合作社有没有确权?”

  “胡松林那个合作社建立之初就进行了确权,胡松林夫妻的股份也最多,加起来有37%多一点,他那个老战友在发展之初,给了三千块钱,胡松林坚持给他20%,占据五分之一,其他群众加起来一共是42%多一些,其中胡家亲戚还有14%左右,说是集体合作社,但本质还是私营企业!”

   “县乡两级这些年都没有入股?”。

   “县乡财政这么紧张,哪有钱入股!”

  “县内搞得好的企业,我们一点话语权都没有,这不符合中央政策,谷枢机早就说过,对于搞得好的集体企业或者私营企业,我们不仅要鼓励发展,也要想办法投资占有一定的股份,让国有资产分享这些企业发展的红利,可以保值增值!”。

  钱枢机皱着眉头考虑片刻后说道,“我们县属国企,有的搞得好的,有的搞得不怎么样,拿出两个搞得不好的,并给胡松林的合作社,折算成股份,胡松林那个老战友本事不小,咱们得抓牢了……”

  “把县属国企转为集体企业,我们保定还没有先例呀!”

  “南方这样的例子多得很,我们这么做并不出格,就算一些同志不满意也没什么,他们难道还比谷枢机有道理!”②

  齐县长虽然有些犹豫,但他也明白钱枢机说的是对的,他斟酌了一下说道,“胡松林搞的是食品,我们县里的粉丝厂这几年效益一年不如一年,连亏了三年,设备也破烂,还欠了工行、农行好几笔钱,我们可以让县工行和农行出面,提议把粉丝厂胡松林,这样搞总比县委出文件好!”

  “这倒是一个办法,只是粉丝厂亏损那么厉害,胡松林会要?”

  “粉丝厂要晒粉丝,地皮不小,也有现成的厂房仓库,虽然破了点,但还算牢固,胡松林拿过去还是有些用处的!

  我们可以告诉胡松林,只要他接下粉丝厂,不仅粉丝厂的贷款会延期,还会联系工行和农行给他多一些贷款,他既然想上新项目,肯定缺钱!”

  “粉丝厂的固定资产还是太小,占不了多少股份!”

  “钱枢机,保定以前是省会,有影响的老领导不少,我们还是一步步来更好一些,粉丝厂若是在胡松林手里起来了,我们再把别的厂给他,市里的领导同志也不好说什么!”

  “也只能这样了,现在想办点事真不容易,现在胡松林的罐头厂账上有一百多万,无论如何,一定要让他尽快变成投资,只要办了厂子,他就走不了!”

  钱枢机敲了敲车窗,考虑片刻后,接着说道,“古城乡想种葡萄酿酒,想法是好的,可就算今年种下了葡萄树,明年才能挂果,三四年后才能丰产,几年时间,鬼知道胡松林把钱投到什么地方!

  胡松林搞玉米深加工就没这个问题,我看还是支持胡松林更好一些,老齐,国家现在提倡种玉米,市委对我们县的玉米种植面积也有考核指标,胡松林这么搞完全是顺势而为……”。

  “话虽如此,但古城乡的想法也有道理,葡萄产量大,胡松林的红酒厂只要起来,群众也可以跟着赚钱,总比种粮食划算的多!”。

  “古城乡只想好的,不想坏的,若是胡松林的红酒卖不动怎么办?群众赚不到钱,总不能把葡萄当饭吃吧?到时候板子应该打谁?胡松林死活不愿意答应,我看就有这部分原因!”

   “这样一说,还是搞玉米深加工更好一些!”

   “葡萄也可以先种一些,葡萄酒酿出来若是品相好,再扩大种植也来得及嘛!”

   “这样也算是两全其美,就这么办吧!

   就在徐望县两位主要领导讨论间,县城已经到了,两人迅速召开常委会开始传达,传达之后,县公安局和人武部迅速准备起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