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白菜的苦逼 数字:7083 吐槽:94 更新日期:2022-08-30 18:46:39
不过想想中国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引进了氯乙烯生产装置,有些事还真不能着急,但五六十年代的大石化时代就要到来,也要做好准备,发展大石化一定离不开压缩机和风机,也一定离不开压力容器,而这一块又和航天航空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中央专委的工作就变得异常重要,军工相关行业起来了,再通过军转民,必然会带回民用领域的突破,现在只能一步步来,先进行相关研究,打下一定基础,一旦国外有重大突破,立刻加大投入,增加引进的筹码,然后一步步消化吸收……
谷雨在陕西的考察时间不长,考察中航之后,就直接西行来到了宝鸡,慰问了宝成铁路一线的修建队伍,还是老办法,先一起干活,然后再慰问讲话。
此时战略意义重大的宝成铁路已经进入到最后的攻坚阶段,这条铁路总长度也不过650公里,相比于漫长的蒙古横贯线根本算不得什么,但宝成铁路施工难度却非常大。
蜀道难,难以上青天,可不是白说了,宝成一路上经过无数大山,需要打穿上百座大山,通过数以百计的深谷,光勘探,思考如何修建就用了很多年,而到了修建的时候,有些路段又不得不重新改变线路,还要考虑恶劣气候的影响。
尤其是秦岭这一段,从杨家湾到秦岭隧道的路程只有短短的六千米,但是这里的海拔落差有六百五十多米。为了克服巨大的海拔落差,此时打洞技术不怎么样的铁路工作者们只能让铁路路线盘旋而上。
谷雨听取汇报时,发现该段线路87.3%为隧道,洞口与桥涵紧接,线路重叠三层,当火车向上行驶的时候,需要很大的动力才能爬上秦岭站;而向下的时候,为了不因为速度太快而发生事故,所以需要一直刹车。
后世宝成铁路第一个进行电气化改造,就是因为这一段动力不足,必须使用三辆电力机车前拉后推方可驶上秦岭站,而使用蒸汽列车就明显有些功率不够,不得不大幅度降低运输能力……
此时虽然已经有了不少工程机械,但这条路实在太难修了,不得不动员了大量的人力进行修建这条大动脉,而川陕两省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出行的方便,也踊跃应招,参与到建设当中。
谷雨一一慰问了一番,然后听取了建设相关汇报,这条铁路计划在1950年10月1日前开通,目前各项进展较为顺利,不过谷雨还是老习惯,开始了婆婆嘴,不要为了献礼,就忽视了工程安全,宁愿慢,也要把工作做踏实……
考察完宝鸡之后,谷雨这才进入到甘肃境内。他的第一站是兰州,与历史上差不多,兰州主要发展石化相关产业,但受玉门油田产量限制,兰州石化的规模并不算很大。
此时玉门油田即便采用了苏俄的加水技术,年产量也才勉强上了一百万吨,而这一百万吨也没有保持多久,根据估算,用不了多久,玉门油田的产量就会缩水到六十万吨左右。
不过就算不大,那也是中国石化产业的发源地,无数个第一个都来自于玉门油田和兰州石化,第一批国产汽油、煤油和柴油,第一批乙烯,第一批合格的人造橡胶,第一批国产石化机械,第一批国产催化剂,当然还有最重要的,第一批石化人……
而到了1948年,中国的石化人,从玉门出发,不仅遍布大江南北、昆仑和天方两省,还出现在南洋、中东、非洲中石油总公司的规模也迅速扩张,目前各种军转、退伍同志就有十多万人。
而随着卡塔尔、大庆两个大型油田的不断开发,中国石化工人的总数还在迅猛增加,所以考察了一番,看到兰州石化的发展,谷雨原来的些许郁闷慢慢消除了,发展需要时间,有些事情不能太着急。
不过在讲话的时候,他还是提到了比较在意的合成树脂和化学纤维产业的发展,他告诉中石化的同志们,欧美这一领域的进步是飞速的。
我们除了要尽快吸收已有的成果以外,必须注意到这一领域的迅猛进步,能引进的引进,不能引进的要想办法研发,必须有足够的人造丝,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服装的需求,同时也要为外贸的高速发展奠定基础……
兰州石化年仅35岁的总工程师顾森同志在发言中,提到中国已经从德国引进了纤维性质类似于棉花的煤基维纶相关设备和技术,虽然该厂规模不大,年产维纶只有两千吨,但只要加大研究力度,同时改成石化维纶,未来达到1万吨的年产量完全做得到。
顾森同志告诉谷雨,生产1万吨维纶就可以顶20万担棉花,而中国目前的棉花产量很低,还不到两千万担,这个数量不仅满足不了国内需求,更没法大规模开展外贸。
他认为国家大规模种植棉花,提升棉花单产,争取将棉花产量翻倍的同时,也要想尽办法增加维纶的产量,如果维纶产量达到100万吨,就相当于目前的棉花产量,而做到这一切只需要增加煤炭和石油产量,这两块比种地所需要的时间要短。
谷雨点头,请他继续,顾森接着提出更改管理层次,维纶生产属于化工,不管是基于煤炭生产,还是基于石化生产,都不适合交给纺织局管理。
纺织局没有相关基础,重视程度不够,他提出立刻依托德日专家,建立相关学校和研究机构,培养人才,并建立化纤机械厂,这是当务之急。
谷雨听完,点点头,表示会考虑,而在晚间,他把顾森叫到了自己的住处,继续与他交流,知道他出身江苏无锡,父辈是同盟会老会员,1936年,他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化学系,然后就业于上海植物油厂。
抗战初期,顾森先是随同植物油厂内迁,兰州石化筹建时,他作为当时国内少有的化工大学生,被抽调进入到兰州石化项目组。
一四计划期间,顾森和许多同学一起被送往苏俄学习,他深入道乌克兰的化工厂、氮肥厂、炼化厂和合成橡胶厂等车间,工段以及有关科研机构考察、访问,调查了解工艺技术、企业管理、科研开发等情况。
从苏俄回国后,又过了两年,顾森又被送到了美国考察,此后的日子,顾森一直在兰州石化工作,一直到二四计划期间和战友们一起完成了兰州石化一期工程的建设,实现了国产油料,国产橡胶,国产氮肥的生产。
1945年战争结束,顾森被抽调考察德国,看到了德国合成树脂和化学纤维产业的高速发展,他最关注的就是维纶,而不是尼龙,因为中国实在太缺乏棉……
战后一五计划启动,这批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土专家被分散到各地,在德日专家的带领下,启动多个炼化基地的建设。
顾森并没有调走,而是继续留在兰州石化总工程师,这段时间,他更加关注关注维纶的生产,发现纺织工业局把维纶厂搬回来,只是当作人造丝,并没有太过重视,这才有今天的发言。
谷雨接着对兰州石化执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的情况,顾森又报告了一番,谷雨听完,十分满意,笑着说道,“咱们的国产土专家历练出来了!”
谷雨告诉顾森,他早就想好了,一五是基础,二五就是深化,并有重点的发展,其中民用工业的重点就是合成氨和化纤产业,既然你们兰州石化对此感兴趣,那就在你们兰州石化多搞几个项目……
顾森听完,十分高兴,谷雨与他继续交谈了一番,这才送走了他,同时拿出了一个笔记本,记录下了这位同志的名字,石化相关产业接下来的十几年将会高速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他每次考察都会面试这些年轻干部……
甘肃除了石化产业以外,黄河以北,后世因为一连串凶杀案闻名的白银市,此时还没有建市,但已经是此时中国最重要的铜矿产地之一。
就在刚刚过去的1947年,为了实行对白银铜矿的露天开采,中国的技术人员进行了一次空前规模的大爆破,震撼了海内外。
技术人员使用两万吨炸药,一口气炸掉了连绵数百里的折腰山、火焰山、庙庙山、羚羊山、凤凰山、家鸽山、棹子山等七个山头,山头整体被削低了50多米,爆破面积40万平方米,爆破岩石906万立方米……
这一次爆破之后,对白银铜矿的开发进入到新的阶段,不过在白银铜矿大开发的同时,白银铜矿已经不是中国最大的铜矿。
中国的地质勘探人员深入南洋省考察时,发现了一个规模远比白银铜矿还要巨大的世界级铜矿,这个铜矿早在1928年已经发现,但谁也想不到规模会那么巨大。
而随着这个铜矿发现,解放军立刻加大了对南洋省热带雨林深处的搜寻力度,发誓要把更多的土著逼出来,即便牺牲再大也在所不惜。
地质人员分析南洋省的成矿规律,认为是地质运动将地壳深处的铜矿喷到了地面,这也意味着这个岛其他的大山皆定还有大铜矿,而这些铜矿往往又伴生金矿,只要想到这里,兵团的同志都一身劲……
不过即便是发现了南洋铜矿,目前中央也没有开发的想法,开采的难度实在太大了,目前南洋省还是以农业种植园为主,种植橡胶,种植棕榈树为主,有些事也不能着急。
甘肃省除了白银铜矿以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矿山金昌镍矿,这个镍矿从三十年代后期发现,到现在已经开发了十年,目前已经进入到大规模开发阶段。
虽然在南洋省和荷属华人邦发现了规模惊人的红土镍矿,同时中国还拥有新喀里多利亚大概一千平方公里的红土镍矿开采权,但目前能够开发的还是金昌硫化镍矿,毕竟这个矿山开发的难度远比红土镍矿容易得多。
不过谷雨还是要求加强红土镍矿的开发研究,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本土的镍矿太少,除了金昌和越北镍矿以外,国内其他的镍矿都比较小。
目前中国控制的镍矿,更多的是红土镍矿,而红土镍矿的开发,非常有利于与华人邦加强经济联系,这是谷雨一贯的态度,只有加强了经济联系,南洋才算是中国的南洋,若是南洋的进出口主要对欧美进行,中国对南洋的影响力只会进一步下降。
既然白银和金昌现在如此重要,谷雨还是去看了看,他先去了白银,然后又去酒泉,玉门油田和金昌,中间还去了酒泉核反应堆看了看反应堆,这一路考察下来,谷雨对甘肃自然环境的恶劣相当震惊,风沙太大了!
到处都是戈壁,土地稀少,自然注定了甘肃的极端贫穷,而极端贫穷也必然会给极端宗教势力的扩张提供土壤,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必须加大贫困地区的移民,以减少生存压力。
不仅仅甘肃如此,甘肃周边的宁夏、陕西和青海同样如此,带着这样的思考,谷雨来到了后世中国最大的癌症之一临夏考察。
解放战争中,甘肃的战斗打得极其艰苦,整整打了三年多,大批马家军的支持者或是逃亡西域,大部死在路上,剩余部分则在解放军进军西域的途中被消灭,只有个别头目逃到了阿富汗或者印度,可以说马家军被连根拔起。
而在甘肃,剩余的马家军拥护者们在战后的清算中被严厉镇压,但即便如此,谷雨也不安心,他秉持着一劳永逸的想法,下令迁徙临夏、平凉等回民聚居区的群众,这又造成了第二波叛乱,然后又是一场长达两年的平叛战斗。
等到第二波叛乱被镇压后,回民终于消停了,彻底被打服气了,但消停之后的临夏也打成了一片废墟,人口十不存一,其中的青壮年和儿童沿着西兰公路,被押送到西安后,再沿着铁路,被分配到全国各地,一般每一个村庄只允许安插一到两户。
回民被迁走之后,大批汉族群众,还有在战斗中贡献比较大的蒙族骑兵,其家人也被迁徙到临夏一带,后来又有数万蒙古省群众被迁到了临夏,这几年又有一些藏民被迁徙过来.
到了1948年,这一片水草丰美的陇西牧场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日这一地区高达二十万的回民,此时只有几千人,而且大部分是老人。而整个甘肃信仰回教的汉族群众总数加起来还不到四万人,只占千万人口的甘肃0.4%还不到。
至此,长达四百年回民盘踞西北、时叛时附的时代被谷雨彻底摧毁,虽然这个过程中,解放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谷雨还是认为很值,甘肃不稳。西北就不稳,西域就没有后方,为了几百万疆土的长治久安,百万人的伤亡根本算不得什么。
谷雨来到临夏,考察了一座喇嘛庙,谢安治告诉他,这座喇嘛庙由天龙寺改造而成,谷雨满意得点了点头,他信步走进喇嘛庙,看到喇嘛庙中供奉着自己的画像,正中的菩萨形象跟他本人有些相似……
喇嘛庙中,一群喇嘛先是对着那些塑像还有谷雨的画像跪拜,然后在一个年轻喇嘛的带领下,十分虔诚的用汉语念经,这些喇嘛大多比较年轻,甚至还有不少孩子。
谷雨在哭笑不得之余,看着那些孩子心里微微一动,想了想说道,“过去边疆不稳,我们不得不行雷霆手段,有些做法也比较极端。现在形势已经好转,有些政策要调整,尤其要加强蒙族孩子们的教育,这么小就送到喇嘛庙,与我党的宗旨不符!”
谢安治当然知道谷雨的意思,“谷书记,蒙族儿童的入学率不高,孩子们在喇嘛庙中反而可以学会汉语,所以各地蒙族聚居区不得不用这样的方式。提升汉语的普及率!”
谷雨点点头,接着说道,“这是权宜之计,不能长久,除了要加强民族地区的各种教育以外,也要想办法让喇嘛们自食其力,整天诵经太舒服了,人也太容易堕落。
一定要记住,宗教信仰自由有信仰的自由,也有不信仰的自由,喇嘛岁数大了,想成家就让他们成家嘛,要鼓励汉蒙联姻,不管是汉女嫁蒙男,还是汉男娶蒙女,后人都是汉人,我们有信仰基督,信仰回教的汉人,也应该有信仰喇嘛教的汉人……”
这一趟对甘肃的考察,谷雨比较满意,对蔡永皓的态度又有了一些变化,这家伙在西北期间干得不错,又比较年轻,不能一棍子打死,毕竟才四十出头,还能再使用二十年。
谷雨的专列离开甘肃,此时已经是五月初,第一次中央工作会议在吵吵闹闹了半个多月后终于结束,两百多位领导干部忐忑不安的离开了北京。
在蔡永皓下场,谷雨明确态度后,周恩来同志做了一个反个人崇拜,严肃党的组织纪律的讲话,能够让周恩来同志说这样的话,只能是远在甘肃的谷雨……
这番话一出,大佬们陆续发言,刘少奇、蔡永皓两人的日子立刻就不好过了,在这个关系命运的关键时刻,两人都有些坐不住了,我们啥时候里应外合,饭可以多吃,话不能乱说。
刘少奇咬紧牙关坚持他提倡个人崇拜,只是因为看到了党内的乱象和苏俄的成果,认为有必要这么做,他个人并无任何政治野心,再说了,他回国才几天,怎么可能与不熟悉的蔡永皓搞什么里应外合。
蔡永皓更加慌张,他承认自己对饶漱石同志不满,但他和刘少奇同志没有任何联系,会议期间,一些红四同志的发言也与他无关,他并没有任何示意。
激烈的争论就这么一直持续着,而在争论过程中,蔡永皓此时已经知道中央在张国焘离开前后的事情,本来就心病重重的他,连续几晚睡不着觉,终于扛不住了!
四月下旬,蔡永皓揭发柯庆施曾经和他谈过饶漱石同志的一些问题,这本来是一个爆炸性的事件,但谁也想不到,蔡永皓刚刚说话,康生同志大怒,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你这是倒打一把!”
康生同志有声有色的检举,蔡永皓跟他沟通,说他已经联系了柯庆施同志,可以搬倒饶漱石,再也不受饶漱石的气!
康生对他所说一直疑虑重重,并没有如他所愿,在会议上出来说话,但现在看来,蔡永皓同志确实野心膨胀了!
这段时间,一直心里不安的柯庆施,听到康生这么说,心领神会,也表示是蔡永皓主动找的地,又说他长期在北方工作,更得谷书记的信任,他一时脚涂,上了当……
蔡永皓差一点没气死,不过还没等蔡永皓缓过来,最致命的一击出现了,出席会议的徐向前揭发蔡永皓在得到中央电报后,一直犹豫重重,对党不忠诚。
这番话一出,蔡永皓的脸色变得惨白,整个人都在发抖,他转过头看着一脸苦相的徐向前同志。眼睛中有无数个问题,你说我对党不忠诚,但当时你没有犹豫吗?你真觉得这个锅我背下了,你就过关了?
看到他这样,出席会议的周恩来同志知道他被攻破了,说了一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话,然后是眼睛中有些笑意的廖德华同志……
而此时何孟雄同志也出来说话,他说蔡永皓同志虽然有些犹豫,但毕竟服从了中央,这些年在西北和公安部都做得不错,中央又说过七大之前的事情不会追究,只要蔡永皓同志做一番深刻的检付,把问题说清楚就好,不需要太追究。
就这样,蔡永皓同志开始了自我批评,承认了自己最大的心病,也承认他对饶漱石大规模清理红四出身的干部心怀不满,但他还是坚决不承认触犯了组织路线错误,他没有联系柯庆施和刘少奇两同志。
但此时已经没有同志相信地了,搞出这么大的风波,牵扯到这么多人,你现在跟我说没有串联,这怎么可能?
但到底是谁串联的谁,那可就说不准了,每一个同志的看法各不相同,但这件事必须收场,只能蔡永皓承担责任,谁让他以红四的代言人自居,不收拾你,收拾谁?
蔡永皓被攻破了大半,摇摇欲坠,而刘少奇此时同样说不清楚了,你说没有联系,那怎么就配合得那么好呢?论迹不论心,你必须给一个交代。
事实上,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柯庆施,他也同样上了贼船,只不过他的身份特殊。大家都在够着谷雨回来给一个说法,暂时没有人提及他……
在回去的列车上,谷雨坐在窗口,长时间沉默不语,他突然发现这件事与前世建国初期的那件事有些相像,那么接下来会不会死人呢?必须小心,他绝不希望党内大员意外死亡,这个人少年得意,万一出事了可就不好了。
想到这里,谷雨喊了一声,“给容强同志发一份电报,让她带上蕾蕾,邀请蔡永皓同志夫人和他们家那两个学习很好的大学生一起吃饭,可以跟他们聊一聊我和蔡永皓同志在苏俄留学的住事,再谈一谈孩子们留学的事情!”
胡鼎有些不太明白,“谷书记,是不是重新考虑一下?”
“蔡永皓同志过去的功劳很大,瑕不掩瑜,就算犯了一些错误,也要给改过的机会,只不过他这个人外表刚强,内心软弱,偏偏少年得意,万一想不开就麻烦了,让容强同志安慰一下家人,蔡永皓有希望了,就不容易出事!”
说到这里,谷雨微微叹了一口气,“咱们党内人才辈出,高段位的同志很多,我这个人胆子小,宁愿防范于未燃,也不想搞出大事,现在这样恰恰好!”
胡鼎听完之后,不再说话,立刻发起了电报,而当天晚间,蔡永皓同志从夫人的电话中听到容强的邀请后,激动得一跃而起,在房间里转来转去,他连连说道,“我就知道谷书记心里有我!他心里有我!”
说完了这番话,蔡永皓拿出了纸笔,开始撰写新一份忏悔材料,既然谷书记给了下台的机会,那就不能再顽抗了,要不然谷雨同样可以收回来,到那个时候,新账老账一起算,日子就不好过了!
写完之后,蔡永皓同志又认认真真的阅读了几遍,脑海中又想起了一些人,牙齿咬得格格响,这帮子阴损的家伙,走着瞧!
不过就在蔡永皓写忏悔信的同时,消息灵通的薄一波同志也把谷雨给容强的电报告诉了饶漱石的秘书,饶漱石听完汇报后,微微一愣,顿了顿,缓缓点点头,谷书记做得没错,蔡永皓留着确实比不留好!,要是没有蔡永皓这一出,他还不知道党内竟然有这么多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