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人延迟召开是—件大事,中央书记处做出决议还不算,中央局也要讨论通过,虽然大家也都知道是一个流程,但这个流程必须做,
也必须解释清楚,让中央局委员们乐意接受,中央局委员们不是牵线木偶,他们同样有着不小的发言权。
中央局委员、政法委书记柯庆施同志听完之后,微微皱眉,咬着牙说道,“推迟,原来是打这样的主意,某些人机关算尽太聪明,迟早没有好下场!“
去年彭真事件爆发后,柯庆施同志就陷入到极人的被动中,本来希望很大的中央书记之路顷刻之间化为乌有,而各种各样的流言也让他有口难辩。
幸好谷书记相信他的操守,告诉他不要争不要吵,把事情做好才是最重要的,该是你的,跑都跑不掉,谷书记这番话之后,他才慢慢冷静下来,把精力放到政法工作当中。
在这个时代,政法委名义上虽然是一个协调部门,但却拥有两名中央局委员,一名副秘书长,其主要责任是负责对内维稳和保卫国家安全,与其相反,国安委负责对外,而不对内。
政法委委员由最高法、总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人民警察部队、中央民工委、解放军政法委等部委负责人组成。
其具体运转过程中,政法委书记和唯一的副书记、最高法院院长都是中央局委员,两人平起平坐,政法委书记的任何命令,都要得到最高法院院长的副署。
若是存在最高法院院长认为其作为违反,完全有理由拒绝副署,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后世康师傅这一类人的出现,同时也提升了最高法的权威。
而总检察长不仅仅是政法委委员,同时也是中央监委副书记,其不仅仅是负责监督政法系统的执法过程,负责起诉,也可以监督和侦办政法系统工作人员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说白了,他们是政法委中的监委。
而此时的公安部则是大公安部,不仅仅需要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负责中央领导的安保,同时其旗下还拥有遍布全国的情报系统,属于真正的超级大部,所以公安部长同时也是副秘书长,以重其权。
司法部主要是负责立法,负责法律工作人员的招考,管理监狱和戒毒所等,与前世一致;而中央民工委主要是保障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维护宗教信仰自由。
在谷雨看来,任何时候做事都应该是奶油加大棒,前世只注意给奶油了,大棒却忘记拿出来了,而这一世则不同,他虽然也愿意给一些奶油,但重点还是在大棒上。
各民族、各宗教逐渐融入中国,强调同的一面,至于异的一面,在具体工作中要尊重,但决不能强调异的一面,这是要出问题的.....
某种意义上,政法委就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的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的混合体,非常有中国特色,但也确实符合中国实际。
即便各个部门都有分工,但领导这样的超级部委,同样也是在负责全局工作,其得到的锻炼非常强,非能吏不得为,非中央第一书记信任的同志不得不为,柯庆施两者兼具,自然是中央书记的有力竞争者。
而建国前后,各种规章制度并不健全,自然各种破事不少,而反动派也还没有死心,政法委作为负责内部维稳和镇压的力量,必然是首当其冲。
政法委特殊的工作性质,自然就注定了柯庆施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的命运,一旦他出现了问题,就必然会遭到非常大的攻击。
而刘少奇也是同样的原因,他做过政法委书记的三年,正是共产党初得政权的三年,各种镇压非常严厉,刘少奇同志自然让无数人敬畏,等到1940年形势好转,谷雨立刻调整刘少奇和康生的位置,根源也在于此。
所以当刘少奇被安排为第一任中央物税委员会主任时,自然也想着借助他的威名,震慑民族资本家,以方便收税,毕竟偷税漏税是民族资本家的本能,所以刘少奇同样也是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刘少奇、柯庆施两同志这段时间,不约而同的受到各种攻击,有真有假,在外人看来,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排名前列的中央书记候选人,也跟他们得罪了很多人有很大的关系,他们自己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
但接下来的一系列调查发现,事情并不如他们想象得那么简单,有人在刻意推波助澜,搞得满城风雨,这个人是谁,他到底想干什么。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任何事只要做了,就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两人一个是前任,一个是现任的政法委书记,手里都有人,而且公安部长吴焕先也在调查,几路人马明察暗访,经过几个月的查访,还是什么都查不到。
但什么都查不到,本身就不正常,柯庆施感觉很奇怪,他考虑了很久,突然想到了北京市,会不会被人玩了灯下黑?
不管是不是真的,他必须查一查,作为前北京市委书记,柯庆施在北京市委很有影响力,自然也有极强的人脉,他很快就发现北京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胡浩然同志这段时间有些不太对劲,对具体的公安工作做了三次干预,而被他干预的都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
虽然政法委书记权力很大,但主要是协调,具体的公安执法工作,是公安部门的事情,政法委书记不应该干涉,除非有足够的理由。
当然了,制度如此,并不代表具体做事也是如此,如果政法委书记不管公安,政法委书记的权力哪里来?光协调有什么用?
中央讲究制衡,不允许一家独大,柯庆施不可能压制住公安部长吴焕先同志,但到地方就不一样了,一般来说,地方政法委书记总会想发设法干预地方公安工作,而公安局长虽然非常不满,但公安局长不入常,自然压不过政法委书记。
不过好在政法委书记属于党务干部,公安局长属于业务干部,党务干部可以指挥业务干部,但毕竟不熟悉具体业务,所以公安局长同样也有足够的话语权。
表面上看,胡浩然同志的三次干预很正常,但北京市不一样,天子脚下的公安局长,类似于清朝的九门提督,虽然名义上只是一个厅级干部,但权力极大,一般都是公安部直接任命的,北京市委只是奉命提名而已。
比如现任的公安局长郑竞雄同志,出身于中央警卫局,是公安部常务副部长兼中央警卫局政委杨毅同志的老部下,而杨毅同志的外号是大警卫员,长期负责谷雨同志的警卫工作,这样的人管辖的一亩三分地,不要说胡浩然,就算是武怀让同志都不会轻易插手.....
所以胡浩然同志干预北京市公安局的具体工作,看起来正常,却相当不正常,进一步调查发现,被他干预的几个小人物,其中就有一个似乎,也许,可能与近段时间的风波有一定的联系,但又相当含糊,不知道真假。
再找这个人,这个人竟然已经不在北京,去哪里了不太清楚,通过北京铁路局的关系,也没有找到这个人购买火车票的记录,调查到此又陷入到了死胡同。
不过注意到胡浩然同志后,柯庆施立刻就有些麻爪,胡浩然比谷雨同志还小一岁,但却是1927年就入党的资深党员。
他是陕西人,与党内赫赫有名的陕北系很多干部是同学,但他的跟脚并不在陕西,他长期在华北工作,负责地下交通,是党内主导力量北方局的二线干部。
九一八后,在谷雨的营救下,和陈原道同志一起被释放,一起在其岳父家修养,然后又成了刘少白同志的二女婿。
因为胡浩然博闻强识,他恢复之后,被安排到北方局组织部工作,在饶漱石同志的领导下工作,担任过中组部局长、副部长,后来又平调到北京市担任组织部长、市委副书记,一直在副部级的位置转来转去......
胡浩然总是上不去,自然也有原因,他的连襟陈原道同志是党内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是谷雨的同学兼同乡,也正在他在苏俄的不断斡旋,谷雨同志才顺利得成为中央第一书记,这是一个可以吃一辈子的功劳。
而陈原道同志的妻子是妇联二把手,谷雨同志的妻子荣强同志长期在其领导下工作,关系非常好,有这样两层关系在,陈原道同志从来不用担心职务问题。
陈原道同志总是被安排在核心部门,一会监委、一会政法委,一会山西省委书记,虽然在山西搞得不算好,但回到北京后,被安排的却是最高法院的二把手。
而最高法院院长董老已经年过花甲,按照初步确定的副国级干部退休标准,他除非升迁为中央书记,否则将退居二线,改到人大或者政协工作,陈原道同志更进一步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有这样一位连襟在,胡浩然就算资历深厚,但毕竟没有独当过一面,只好无可奈何的转来转去,但被安排的都是关键位置,不亚于普通的正部级干部。
这样一个人被牵连进来,立刻引起了柯庆施同志的高度注意,如果他有问题,后面是谁﹖他第一反应就是同为陕西人的中央局委员、组织部长刘天章同志。
不过他很快就排除了刘天章同志,这绝不是刘天章同志的风格,他和郑植槐同志比较类似,属于那种个人能力不算非常强,但为人宽厚,善于协调,作风沉稳,不重视个人名利的干部,他绝不会搞这种下三滥的阴谋诡计。
按理说,刘天章同志是代替郑植槐同志最好的人选,不过刘天章同志自己不是很乐意,他私下里对人说过,作为党员一定要忍辱负重,他可以接受做饶漱石同志的下级;但绝不愿意做饶漱石同志的上级,那样会少活五年以上....
党内几位有影响力的中央书记都对饶漱石并不满意,都希望安排一位作风有些强势的同志牵制饶漱石,刘天章同志对此也心知肚明,根本没有争取中央书记的想法。
不是刘天章同志,自然也不可能是陈原道同志,他只是中央局委员的候选人,又不是中央书记的候选人,他掺和中央书记的竞争干什么,对他并无直接好处。
虽然他立下了巨大的功劳,但陈原道同志一向非常低调,对当年在苏俄的所作所为守口如瓶,实在没办法必须说,只是说做了一个共产党普通党员应该做的事情,从来不透露细节。
这是一个绝顶聪明人,他非常清楚谷雨不是帝王,胜似帝王,不管对帝王有多大的恩,都绝不能放在明面上来说,更决不能邀功,看看刘邦怎么对待丁固的,就知道挟恩图报是一件多么让帝王讨厌的事情。
而谷雨率领中国共产党走上正轨后,苏俄越走越远,最关键的原因是谷雨对苏俄干涉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深恶痛绝,他对被苏俄指定为第一书记不仅没有感觉到高兴,反而无比警惕,今天可以指定他,明天就可以指定别人!
陈原道同志很清楚,他越是从来不提过去的功劳,谷雨越会器重他,中央局委员的位置十拿九稳,未来中央书记也是有希望的,他根本就不需要争,既然不用争,自然也就不需要搞乱七八糟的事情。
刘天章、陈原道同志都被排除了,那么一个巨大的身影自然冒了出来,饶漱石,只能是饶漱石,他有足够的动机阻击他和刘少奇,他也一定对胡浩然许诺了什么,让他操作此事。
饶漱石长期负责组织工作,党内大员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各种谣言半真半假,有那么多细节也就不奇怪了,就算被人发现了,被怀疑的首先是刘天章,然后是陈原道,怎么也牵扯不到他。
原因很简单,胡浩然虽然长期在中组部工作,但他和饶漱石关系很一般,饶漱石性格古板,不与人交往,整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一点情趣都没有。
而胡浩然则恰恰相反,做过地下交通工作的他,需要与各路人马打交道,为人活络,各种交际不少,他还有一桩很有意思的爱好,他很喜欢给人做媒,他又处在核心位置,所以这样那样的朋友不再少数.......
以胡浩然的资历,在早年中央各种人事制度不完善的时代,他完全可以外放出任省委书记,可他却一直留在中组部,白白错过了很多机会,这里面饶漱石扮演了什么角色,绝对引人深思。
而能够让胡浩然忘记往日的仇怨,冒险干这样的事情,饶漱石必然对胡浩然许诺了极高的筹码,到底是什么样的筹码才会让胡浩然如此冒险呢?这必然是涉及到中央高层布局的重大安排!
而要想进行这样的重大布局安排,肯定需要时间,所以当饶漱石提议八大延迟召开时,柯庆施立刻就断定是他是幕后主使,绝对错不了!
虽然这一切都只是猜测,但这是政治,不是强调证据的司法案件,有些东西论迹不论心,只要有些蛛丝马迹,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但即便知道,这个哑巴亏他也吃定了,八大进入中央书记处基本没希望了,下一次是什么时候或者还有没有指望,柯庆施也不知道。
不仅仅他如此,刘少奇也被搞得七荤八素,树大招风的他,也被各种攻击搞得头大如麻,甚至于有人认为他是品德不好,搞逢迎拍马。
证据也是实实在在的,他担任政法委书记期间,和康生搞了不少冤案,抓人太过,显得很左;但担任物税委员会主任,却说了一连串有利于资本家的话,又显得很右。
一会左,一会右,完全符合同时期谷雨的想法,看起来很正常,但却引起了一些人的担心,他是不是在有意迎合谷雨同志?中央书记必须是党内精英中的精英,怎么能让一个马屁精进来?
这种说法明显是诛心之言,难不成与第一书记保持一致就是拍马屁,那党内绝大部分同志都在拍马屁,说白了,就是一些干部不服气他更进一步。
为什么不服气?归根到底是刘少奇同志与各路势力都有接触,但也仅仅是接触,他一直
没有自己的人马,这也注定了他只是一个平衡角色,即便他资历很深,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想到这里,柯庆施同志觉得有必要和刘少奇同志好好谈一谈了,既然一些人首先玩阴招,那也怨不得他和刘少奇同志联手起来反击了!
至于此事要不要汇报给谷雨同志,柯庆施同志多少有些犹豫,没有抓到真凭实据,怎么向谷书记汇报,虽然谷书记对饶漱石的信任不如以前,但他一向非常认可饶漱石的操守。
而三反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让饶漱石的声望高了一大截,很多同志都认为饶漱石的严厉是有道理的,他这么严厉,还出现了这么多问题,要是松懈一些,党还不垮掉了?
而随着饶漱石的声望提升,饶漱石转正成为中央书记,也慢慢得到了不少同志的认可,而八大推迟,饶漱石就有足够的时间去操作,进行相应的交换......
只要一想起这些,柯庆施同志就恨得牙痒痒,这家伙太狡猾了,先是故意请辞,让人忽视他的存在,然后又背后耍阴招,泼脏水,再通过三反树立威望,这三板斧一出,他竟然又死灰复燃了!
不过饶漱石忘记了一点,阴谋总有败露的时候,若是让谷雨同志发现是他所为,谷书记对他的看法必然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巨变,他就彻底完蛋了!
而就在此时,刚刚基本忙完了印缅战争一摊子事情,也把公安部长吴焕先同志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询问年初那些谣言调查的进展。
听完了吴焕先同志的汇报后,谷雨眉头紧锁,他考虑了一会,这才说道,“书记处已经决定八大延迟,你还有时间,慢慢查,不着急!
有些事只要做了,就必然会留下痕迹,你再重新组织力量,核实每一个细节,旁观者清,或许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吴焕先同志先是答应了一声,然后他有些担心的问道,“谷书记,能够把事情做的如此精细,背后操纵的人肯定不一般!”
“你是担心牵扯到哪━位中央局委员,引发政坛大地震?“
“可能没有那么严重,但不怕一万,就怕万—!”
“我曾经和任弼时同志说过,我会严格防范党内非组织活动,虽然我反对上纲上线,动辄给人戴帽子,不让人说话,但若是出现了这样的人,也必须严肃处理,你放手去查,不管牵扯到谁,我都要处理!”
吴焕先同志再次答应了一声,然后告辞离开,谷雨看着他的身影,默默思考起来,公安部组织力量查了这么长时间,既然查不到什么东西,就算现在的技术力量不足,也不至于毫无进展。
这里面肯定有问题,要么在公安部,要么在北京市,吴焕先的能力数一数二,公安部那边不至于出问题,问题会不会出现在北京市,有人刻意隐瞒。
自古以来,京兆尹就难做,要是能力太强,针插不进,水泼不入,谁能受不了;但若是能力不够,震慑不住,各路人马各行其是,那也同样不行,看来需要派一个强有力的干部过去,但到底用谁呢?这段时间谷雨一直在考虑。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中办主任薄一波中选,他在中办干了好几年,中办应有的格局出来了,再留在中办反而不合适,难道让他建立独立王朝吗?
让他再进一步,去北京市委他应该很满意,至于新的中办主任,谷雨慢慢想到了段少章,做过总长,管过后勤,负责铁路,负责中办容易得很,对这样能力出众,做事细致,为人正直的人,谷雨还是很放心的!
至于目前负责安保工作的杨毅同志,谷雨也准备放他出去工作,他在自己身边干了这么多年,总不能让人家干一辈子呀,一定要给他发展的机会,去中石油担任董事长就是不错的安排。
这个系统现在的规模不算很大,董事长为一位转业中将,总经理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奠基人孙毓麒先生,中石油是半军事化机构,杨毅适应起来相对容易。
未来发展的潜力巨大,而且跟国外、地方都有一定的接触,也需要了解经济和各项专业工作,做得好,就是成功的转型,未来地方过渡一番,就可以登堂入室了。
至于谁来接替杨毅同志的职务,说来也巧,谷雨脑海中的两个候选对象,前世都权势滔天,也都非常有能力,也都是很有野心的干部。
至于他们的忠诚,并无讨论的必要,在他们上升的关键时刻,不用担心他的忠诚,但决不能让他们在核心位置长期干下去,这一类的干部最好的用处,是用来冲击现在的政治格局...
考虑了一会,谷雨见外面的声音小了起来,知道事情应该办好了,这才站起身,推开门,“逸文同志,你在外面干什么,大呼小叫的?”
薄一波同志这才说道,“谷书记,刚才声音大了一些,惊扰到您了,是这样的,我刚刚审核了最新的《中央办公厅文件》样稿,发现了好几处错误..…”"
“处理好了吗?”
“处理好了!”
“那就进来吧,我有事跟你商量! ”
薄一波跟了起来,谷雨关上门,把刚才吴焕先同志的汇报告诉了他,然后皱着眉头说道,“这件事太过蹊跷,必须查清楚,从明天开始,你每周抽出三天时间,前往北京市委,以帮助工作为由,把有可能牵扯的部门一一过一遍! ”
薄一波脸上的惊喜一闪而过,他迅速问道,“中办的工作怎么办?”
“国安办副主任谢安治同志这一次表现很好,对我们对印度方向的迅速胜利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他是中办副主任非常合适的人选,你不在中办期间,可以把工作交给他!”
“谢安治同志?他能挑得起中办这副担子吧? ”
“能不能挑得起,不试试怎么行?”
谷雨又把杨毅叫了过来,跟他商量了一番,告诉他为什么选择他去搞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
石油工业远远满足不了国民经济的需要,现在多个重大项目都在开工建设;甚至于石油还不是量的问题,石油工业的质量也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象征,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而其研发成果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
推荐他去中石油担任董事长,就是衣明合雨对石油工业的重视,为的是想法设法把石油
工业发展起来,对他是非常严峻的考虑。
而对他个人而言,谷雨也把自己的考虑说了一遍,公安系统又一定的局限性,通过这一
次转型,得到了全面锻炼,未来不管是进入工建委,还是下地方都是很大的空间.......
杨毅虽然对离开谷雨有些舍不得,但谷雨的安排考虑的相当周到,杨毅也有些心动,当
然了,谷雨身边的安保工作不是一天两天能调整好的,他还需要在职至少半年以上,以帮助
谢安治同志熟悉环境,绝不能在交接的时候出事。
另外杨縠也对谢安治有些许不安,谢安冶毕竟出身于红四,又是张国焘提拔的,谷雨笑
着说道,“就是因此,才要让他负责安保,他比谁都会珍重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次日根据谷雨的建议,中央通过了相关决议,薄一波同志兼任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参加北京市委工作,协助市委书记武怀让同志工作。
国安办副主任谢安治同志调任中办副主任兼中央警卫局政治部主任,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任命,这意味着谢安治有资格直接接触中央最高层的安保工作。
这两项任命都没有对外公开,只有党内高层才知晓,而北京市委得到通知之后,主要领导干部脸色都变了,很明显这是中央对北京市的工作不满意.......
当然了,也怨不得中央发怒,年初的谣言传得沸沸扬扬,结果到现在还没有查出来,牵扯那么广,如果没有一个交代,中央岂能善罢甘休?
而柯庆施同志闻讯之后,欣喜不已,这下子好了,有些事就好办了,不过在高兴之余,他又有一些紧迫,和谷雨同志同龄的薄一波,很可能要进中央局,真有阻挡,后有追兵,根本没有任何松懈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