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自然知道罗荣桓同志的关心中,透露出的一丝担心,毛泽东同志觉得罗荣桓同志多虑了,他和谷雨基本政治立场一致,政治上属于盟友,再说了即便谷雨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有那么多老部下在呢,他有什么好担心的。
这段时间两人的电报往来,对一些问题的分歧,思考问题的差异已经充分暴露出来,毛泽东同志在思考,他相信谷雨同志同样也在思考,从谷雨的电报中,他感觉到了谷雨正视问题,愿意解决分歧的诚意。
除了出身的原因以外,毛泽东同志本来以为,谷雨的思路和苏俄期间的所见所闻有关系,但是党内出国留学的同志非常多,毛泽东同志接触下来,却发现没有几个人如谷雨那样,不,甚至可以说没有一个人如同他那样思考,到底是怎么回事?毛泽东同志还是想不通。
谷雨电报中提倡学习,提议党内干部去国外访问,增加对工业国家的理解,说明谷雨认为问题出在这个地方,那就出国看一看吧,他也非常好奇,想知道国外到底是什么样子,前些年几次想出国都没成,乘着这个机会出去看看也好。
而到了今天,看到了这么大一架大飞机,毛泽东同志非常震惊,他就非常想知道这么大的飞机到底是怎么造出来了,为什么中国就造不出来,差距到底在哪里?
毛泽东同志这么一说,罗荣桓同志也点点头,“李主席,我也想出去看看,我也想看一看列强的坚船巨炮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
“呵呵,你们两位出去了,也要带上我,”蔡会文同志又一次四处打量了一番,“李主席,我们什么时候能造出这样的飞机呀?”
“具体时间不太清楚,但我相信外国人能造,中国人迟早也能造!”
毛泽东同志很自信,其他同志同样非常自信,他们很理所当然的点点头,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扫除建造这些先进武器的障碍吗,富国强兵是所有人的愿望。
就在几人聊天的时候,飞机终于脱离了乌云区,飞机又一次平稳飞行起来,毛泽东同志拍着胸口,长出了一口气,笑着说道,“刚才电闪雷鸣的,吓得不轻呀!”
一位随行的保卫同志脸色苍白,带着庆幸的口气问道,“李书记,刚才您又是看书,又是开怀大笑,我还以为您一点都不怕呢!”
“呵呵,我们共产党人信仰唯物主义,但也是血肉之躯,遇到这种局面,心里害怕不奇怪,但不能因为害怕,就惊慌失措,要相信机组同志能够带我们闯过这一关!”
毛泽东同志说完,其他同志都非常佩服的鼓起掌来,飞机平稳飞行,又飞了一段时间,终于飞到了西安机场,飞机开始了降落,毛泽东同志终于坐不住了,他慢慢的来到了驾驶舱,他想看一看飞机到底是怎么飞的。
他又一次出现在张振民同志后面,张振民工作已经完成,回头向他笑了笑,毛泽东也同样笑着点点头。
看到机长轻轻压杆,飞机慢慢倾斜,形成15度坡度,毛泽东同志侧头朝窗外一瞥,左机翼斜刺地面,回头再往右边一望,右机翼高高翘起,直指青天,有些奇怪的低声问道,“这是做么子事?”
张振民低声解释道,“大队长在操纵飞机转弯。”
从毛泽东同志的眼睛里,张振民知道他问的是什么,毫不犹豫地作了回答,毛泽东同志表示理解地点了点头,又继续他的观察。
着陆前,飞机必须减到适当的速度,才能保证平稳地落在跑道上,因此飞行员必须收油门,毛泽东同志看见了,忙又问:“这又是做么事?”
“减速,减小飞行速度,和汽车收油门一个道理。”毛泽东同志到了成都,自然坐过车,他听懂了,又点点头。
调导航台,校场压,调调整片……一路飞下来,每个动作他都不放过,都要问个为什么,直到弄懂。
飞机平稳降落,接下来地勤同志要检查飞机,同时要给飞机加油,毛泽东等同志走出飞机,他并没有按照葛世民同志的安排前往休息室,而是站在飞机旁,亲眼看着飞机加油。
飞机都是油老虎,运输机更加是油老虎,Ju52运输机的油箱是2450L,相当巨大,一辆油罐车加完油,基本就空了,看到一次加这么多油,毛泽东同志相当心疼,让葛世民给他算算账,他这一趟到飞太原底花了多少钱。
陕北虽然有一个产量很小的油田,共产党也进口了一套小型冶炼设备,但所得产品主要用于根据地照明和一些石蜡等产品,航空汽油、汽车用油这些需要加入添加剂的油料产品,完全依靠进口。
谷雨也想办法解决问题,不过此时西北战场还在拉锯,共产党还没有控制玉门,自然不可能有一个像样的油矿,连油都没有,自然也不存在冶炼,所以航空汽油都需要进口,此时每桶汽油,在中国的价格,大概15块大洋,航空汽油更加昂贵。
不过共产党是大批量进口油料,价格要便宜不少,但即便如此,一桶油也需要三十块人民币,加一次油大概是17桶多一些,也就是说,这一次加油,超过了五百人民币。
再加上飞机的折旧消耗,尤其是飞行一段时间后,发动机需要更换,这一趟飞行最起码消耗好几千人民币,具体多少,还真说不好。
毛泽东吃惊无比,又看了看飞机,“竟然花了这么多钱,太浪费了!”
“李书记,能够一天之内,把您从成都接到太原,至少可以为您节省两个月时间,而这两个月的时间是无价的!”
葛世民微笑着解释,然后又接着说道,“这一次飞行,我们也不仅仅是专门接送几位领导同志,主要任务,还受命运回一批货物,这才是我们此行的主要任务!”
毛泽东同志猛然间想了起来,这一批货物就是谷雨非常重视的镍,据说有了这种贵重金属,就可以自己生产能够制造大炮的炮钢。
毛泽东慢慢回想起了那份报告,会理镍矿目前已经开始了初步生产,通过人工爆破了办法,然后土法焙烧获得了一批低冰镍,将安排运回太原。
刚刚看到这份报告,毛泽东同志不知道什么是低冰镍,他还仔细问了问,才知道,生产来的就是白铜,不过工业术语为低冰镍,低冰镍不能被利用,还需要运回太原,先吹炼成含镍更高的高冰镍,然后再制成镍铁,此时获得的材料才是合格的材料。
科工委的同志告诉毛泽东,要想制造炮钢,不仅仅需要生铁,还需要镍铁,铬铁,锰铁,还有一些其他好些种非金属料等等,把这些东西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到最新的平炉或者电炉中冶炼,才可以获得炮管钢。
而要想生产一门可以打鬼子的大炮,获得炮钢才是第一步,后面同样还有很长的步骤,而且需要的不仅仅是炮管钢,还有制造瞄准镜的光学厂,还需要驻退复进机,这就需要能够自产弹簧钢,还有炸药,还有引信……
正是因为生产大炮的难度很大,此时整个民国除了太原兵工厂在苏俄同志的帮助下,逐渐实现自产以外,民国其他兵工厂都完全没有自产能力,能做的只能是来料加工,他们需要进口瞄准镜,需要进口驻退复进机,甚至连炮管钢也需要进口。
一旦全面抗战爆发,这些进口来料的通道被日本海军封锁后,国民党肯定连一门大炮都生产不出来,而我党现在要做的,就是完全实现自产。
中央要求我们用三年时间,实现从采矿到最后造出大炮,整个过程都能在中国实现,但一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完全做到,根据地缺乏铬镍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科工委同志这番话,对毛泽东同志同样触动相当大,这还只是大炮,生产都这么麻烦,那今天看到的飞机生产呢,还有罗荣桓说的军舰生产呢,估计有着太多太多的工作需要去做。
这就需要大量的钱,也许谷雨打仗从经济角度考虑问题,也是迫不得已,他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呀……
毛泽东同志对谷雨的理解加深也来自于毛泽民同志,虽然会议上吵了一架,但负责财政工作的毛泽民,会后从财政角度,仔细解释了为什么四川救灾只能靠自己。
中央每年收入多少,都是哪些地方的收入,支出多少,都用在哪些方面,都说得很详细。
现在就这么大的家底,你什么都想做,办不到的,只能有所侧重,四川现在种种问题不要说还没有暴露,就算已经暴露了,不到迫不得已,中央不可能为四川花钱。
为四川花钱了,其他更穷的地方怎么样?你四川受灾,其他地区就没有受灾吗?要是大家都给钱,中央的军工还搞不搞了,鬼子那边在积极备战,我们也根本慢不下来。
而他心中的疙瘩到了七月份,也就基本消散了了,缅甸34师送过来上千万各种金银宝石,谷雨立刻安排财政部进口了一批粮食,提供给非农领域,虽然没有明说给四川,但相对减少了四川的负担,谭秋的日子自然好过了不少。
虽然对钱的来路,毛泽东同志多少觉得有些不妥当,但作为一名成熟的革命家,毛泽东同志很现实,他很清楚困难时期必须向现实低头,更何况这一次对缅甸的攻势,打的是反帝反殖民的口号,面子里子都有,做得非常漂亮。
毛泽东同志消除了心中的疙瘩,他相信谷雨同志应该还是他想象中的那个年轻的天才革命家,两人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应该是彼此工作经历的不同,潜意识中,毛泽东同志对谷雨的想法又改变了很多……
毛泽东同志脑海中转过这些,笑着说道,“还是太贵了,如果能够自产油料,一定能节省不少,要不然飞机、汽车还有工厂各种油料消耗,中央也吃不消呀!”
“确实不便宜,但也没有办法,谁让咱们没矿呢!”葛世民摇摇头,也有些无奈,“目前西北战事没有结束,最有可能产油的玉门还没有被我们控制,没有油,就算买回冶炼设备,也没什么用!”
毛泽东同志沉默得点点头,有些事下面的同志不知道,但是毛泽东同志是知道的,中央没几天就会给中央局委员一级的同志发一封党内政情通报,西北问题这段时间屡屡成为热点。
到了1935年,共产党在西北的战事还在继续中,虽然宁夏被顺利拿下,但是向河西走廊和青海的进攻却并不顺利。
共产党各部加起来虽然有四个师,两个骑兵纵队,规模不小,但西北地域辽阔,想完全控制本来就比较困难,更多的是控制宁夏平原和西兰公路一线,没办法迅速控制到面,并开展土改,主要的问题就是西北的民情完全不同。
马家军通过宗教控制基层群众,不断制造种种破坏,又发动信徒围攻,给共产党的基层控制区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基层控制不力,吉鸿昌五兵团的进展自然不是很顺利,加之西北情况艰苦,中央又没办法大规模增兵,所以四路军和马家军开始了极其激烈而残酷的相持。
以打游击出名的共产党,竟然被马家军打了游击,地方工作队不断被袭击,而麻烦的是,甘肃土地贫瘠,目前土改的效果也不是不明显,群众也不是很积极响应土改,很显然共产党遇到了一个大麻烦。
中央书记处讨论之后,要求五兵团稳扎稳打,同时决定先巩固汉民占据大部分,条件较好的陇右和宁夏,把主要精力放在根据地建设上,对马家军则以骑兵制骑兵,打击马家军的有生力量。
陈昌浩刚刚得到中央认可,前往西北上任,就遇到了大麻烦,性格一向强势的他也发了狠,在陇右和宁夏执行镇反措施非常强硬,被枪毙和押入劳改营的人越来越多,打掉了影响土改的坏分子,土改时发动群众也就容易多了。
对于西北的祸根,数千家天龙寺,刚刚基本解决了内蒙问题的康生,亲自赶来坐镇,他和陈昌浩密切配合,开始了挖根行动,用非常严厉的手段镇压一些人,这自然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军民矛盾,一批又一批色目人向西逃跑。
吉鸿昌加入共产党时间不长,对党内很多事务不是很了解,但他发言时,认为陈昌浩是不是有些过头,在会议上与陈昌浩就有了一些冲突,陈昌浩也不喜欢吉鸿昌,认为他是大军阀,两人相处的不是很融洽。
陈昌浩向中央提议吉鸿昌同志专任西北军区司令员,负责二线部队和后勤工作,五兵团司令员请中央重新安排。
中央书记处在讨论西北形势时,也同样出现了一些争议,周恩来同志觉得陈昌浩有些过激,陈云同志事实上也是这样的想法,他们还是想尽快恢复稳定。事情很明显,只要做一些让步,西北广大群众还是好的……
不过谷雨做出了判断,自清末以来,西北这颗毒瘤已经长了几十年了,非行严刑峻法不足以解决问题,乘着战争把这些毒瘤清理一番,总比战后分不清敌我的情况下清理要容易!
而且现在整顿是最合适的,甘肃总人口也就六百万,其中色目人大概四五十万,这部分人口大部分都是马家军的铁杆拥护者,乘机严厉的整顿他们,同时在他们占据的聚居区迁入大量汉民,西北未来的稳定就不至于出现大问题,长痛不如短痛!
谷雨既然做出了这样的判断,陈云同志选择了沉默,周恩来同志见饶漱石和任弼时两同志对谷雨表示支持后,他也没有坚持。
谷雨又咬牙从留守兵团抽调了两个师,从铁路兵团抽调了三个骑兵旅,加入到西北战场,先剿灭控制区的土匪,然后再打马家军。
同时谷雨下令两个骑兵纵队不断袭击河西走廊和青海,骚扰马家军,以骑兵制骑兵,充分发挥四路军骑兵的火力优势,把马家军耗垮,逼着他们逃入新疆,另外谷雨下令放开了逃亡青海和河西的道路,随他们去吧,反正一时半会中央也不准备打新疆。
同时谷雨又建立了宁夏和甘肃两个生产建设兵团,并决定从四川和河北运人,同时他又下令将一批有些问题的蒙族,让他们带着牲口迁移到河州等聚居区……
如此大规模的动作,自然需要不少花费,当然了中央拿出的钱绝不能浪费,谷雨在给康生、陈昌浩的电报中,说得很明确,中央花的每一分钱,你们必须从西北民间给我挖出来。
西北各地的天龙寺,绝大部分关闭,用于安置搬迁过来的蒙汉两族群众,甘宁两省的天龙寺严格限制,兰州、银川不超过三座,其他每个县的天龙寺顶多只有一座。
对阿訇的身份严格审查,他们传诵的经书全部用中央统战部审定过的翻译本,不允许异族文字传播,同时执行政教分离等措施,严厉打击任何煽动行为……
而在人事调整上,谷雨全盘满足了陈昌浩的建议,调走了吉鸿昌,吉鸿昌和邓铁梅对调,邓铁梅以西北军区司令员身份兼任五兵团司令员,同时邓发同志也被谷雨启用,他被任命为宁夏省委书记……
想到谷雨这样的决断,再想到谷雨对内蒙三省的操作,熟知左宗棠故事的毛泽东同志自然知道谷雨在做什么,看来玉门油田的开发一时半会是别想完成了……
飞机又一次起飞,而在起飞前,空军向中央汇报,谷雨按照预定的时间点,来到了机场迎接,除了谷雨以外,陈云、饶漱石都出现了,周恩来有大量联合政府的事情要做,忙不过来,没有过来,而任弼时同志却去了阳泉考察。
大同和阳泉的煤矿出口是共产党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大大小小的煤矿存在不少问题,举报众多,监委处理过不少次,但还是问题多多,现在形势比较好,也该到全面清理一番的时候,顺便也给民营资本们一个惨痛的教训。
共产党给你们这么优厚的条件是让他们好好干活的,不是让你们拼命钻空子的,既然不上道,也不能给他们脸,已经给出了一定的优待,也要施加一些威慑,三反五反也该做一做,收拾一些人了!要不然还真以为党求着他们!
现在连蒋介石都主动求和,全面抗战又要到了,民族资本迟早都要搬到解放区,不过来,等抗战胜利后,他们的日子更不好过,有太多的办法收拾他们。
所以谷雨根本不担心这帮人会搞出什么幺蛾子,自然要乘机处理掉一些不老实的,当然了事情也不能做得太过了,他相信任弼时等同志能够理解他的意图。
站在机场上,谷雨想起了任弼时同志,自然还有一个原因,老罗特意今天离开,恐怕也有不愿意面对毛泽东同志的想法吧,听说当年在赣闽苏区,两人的矛盾很大,吵得很凶,即便知道毛泽东是对的,心结估计还在……
还有周恩来同志,估计内心的疙瘩也不少,不愿意过来也算正常,以周恩来同志的性格,他也许是有意保持距离,反正他们的事情和他没关系,只要这些位之间的心结不影响工作,谷雨乐见其成。
这是谷雨此生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同志,见到毛泽东同志的飞机平稳降落,谷雨长出了一口气,毕竟此时的飞机并不是非常安全。
本来谷雨觉得自己会非常激动,但等他看到毛泽东同志高大的身影后,谷雨的内心更多的反而是平静,他在心中构思见面这一幕已经很久了,也许早就激动过了,现在平静如水也是好事,不管对人对己,要是太过另眼相看,毛泽东同志反而不好开展工作了……
作为党的第一书记,亲自来机场接待,本身就是相当高的礼遇,谷雨不可能主动向毛泽东同志跑过去,那样反而显得不稳重,而且毛泽东同志也不太好办。
所以谷雨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看着越来越近的毛泽东同志,果然和传说中的一样,魁梧健壮,在此时的中国人之中,毛泽东同志的身高可以说相当高。
不过也许是长期营养不良,毛泽东同志显得十分消瘦,但他的两只眼睛闪亮,显得炯炯有神,等到毛泽东同志快速走近了,谷雨这才缓步上前。
谷雨首先伸出了手,笑着说道,“泽东同志,你好,我是谷雨,你我虽然从未谋面,甚至远隔千里,但心中早已经认识你许多年了!”
毛泽东同志同样伸出了他那双出了名的大手,和谷雨紧紧得握在一起,凝视着谷雨,同样微笑着说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谷雨同志,你好,毛泽东前来报道!”
毛泽东同志的口音比较重,但谷雨还是听得清楚,他立刻就哈哈大笑起来,“欢迎,欢迎呀!”
见谷雨笑了起来,毛泽东同志也跟着笑了起来,而此时专门叫过来的摄影师立刻将两人握手的情景拍了下来,作为永远的留念。
谷雨把身边的陈云、饶漱石,新任中办主任余泽鸿等同志意义介绍给毛泽东同志,同时毛泽东也介绍起蔡会文、罗荣桓两位同志,众人一一握手,互相问好。
寒暄几句之后,众人上了专门开来的一辆客车,谷雨笑着说道,“我们今天来机场欢迎泽东同志是一,二带着泽东同志站在高处,眺望一番我们现在的主要家底!
泽东同志是军事天才,多次击败十倍于己的国民党,我是远远不及呀!我能做到的就是以正合,不断加强我军的革命化、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这几年多少有些心得,我们就先从现代化看起,看完之后,再回晋祠!”
谷雨这番话既解释了他的治军思路,又恭维了毛泽东同志一番,毛泽东同志自然谦虚了两句,对谷雨战略上的出色和对步兵战术所做的贡献十分敬佩,然后又很是表扬了一番北方四路军部队的素质和战斗力。
对于自身的军事才干,毛泽东一直非常自信,而且谷雨也确实在军事没有什么太突出的表现,他也没有听说过,他自然也没有必要提及这个话题,这是他作为大战略家,大军事家的骄傲……
陈云同志耐心的听他说话,心中若有所思,果然毛泽东同志和传说中的那样,这才笑着说道,“谷书记,老毛,你们两位差不多了嗷,再互相吹捧,其他同志都要倒掉大牙喽!”
“哈哈哈!”谷雨和毛泽东同志都笑了起来,谷雨笑着说道,“在车上总要说些什么,老陈,你有什么意见?”
“我看这样,我们还是让蔡、罗两位同志说一说自己的大概情况,第一次见面,对这两位同志,大家都不是很熟悉!”
“呵呵,这样也好!”谷雨点点头,笑着伸出了大拇指,说道,“老毛,你培养的人才,我是知道,一个顶一个的厉害,两位同志肯定也是非比一般!”
毛泽东同志同样笑着谦虚了两句,车上的气氛非常好,谷雨想了想说道,“就从会文同志开始吧!”
蔡会文同志刚想站起来,谷雨笑着说道,“坐,坐,不要客气!”
就这样,蔡会文同志开始了汇报,从自己的革命生涯开始说起,三位书记默默听了起来,就这样毛泽东同志进入到党的核心层,开始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