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白菜的苦逼 数字:5631 吐槽:0 更新日期:2022-10-22 18:27:00
在谷雨各打五十大板之后,这一次中央局会议到了下午气氛慢慢缓和起来,开始就事论事讨论起来,谷雨告诉党内同志们,目前轰5B已经装备了两个飞行团,差不多了,可以用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为节省经费,他决定降低轰5B的投入,并剔除出中央专委的项目中。
谷雨搞轰5B,三位一体只是表面原因,核心目的是为大飞机的研发做准备,他从来没有想过搞出中国版的白天鹅,学着老毛子跑到美国边境上巡航,那是瞎扯淡,中美离得太远了,有那个钱,还不如搞核潜艇和洲际导弹靠谱!
剔除之后,并不是说战略轰炸机的进一步研发不去做,航空发动机部分将继续作为中央专委直管项目,毕竟轰5B只是螺旋桨发动机,搞定了喷气发动机,到时候可以通过不断换发,提高航程,轰5可以一直搞到轰5Z嘛!
当然了,如果老毛子舍得给图95或者米亚4,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中国自然不会去发展轰5Z,会沿着这些飞机走下去,相比于图95,谷雨反而觉得可以背煤气罐的米亚4更值得引进。
这款飞机设计理念相当先进,发动机又与图16的发动机同款,用涡喷航程是不够,但如果换成了D-30KP-2这一类的涡扇发动机,等到了八九十年代,还是一条好汉。
若是那个时候,中美不对付,完全可以去夏威夷周边转一转,时不时恶心一下美国人,与这款飞机相比,图95反而比较完美,使用的涡桨发动机又比较省油,完全没必要进行大的改进。
谷雨对不能改进的飞机一向不喜欢,他之所以同意歼-51的研发,也是因为歼-51的机体大,未来不断改进,可以用很久,当然了,他也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图95引进的难度非常非常大,基本没可能的……
按照谷雨的计划,轰5B接下来由安东诺夫设计局进行改进升级,一步步实现完全的国产化,并推出相应的运输机、加油机和侦察机版本。
至于客机,谷雨压根没有打算用轰5B来改装,负责轰炸机和运输机的安东诺夫设计局还将担负一项重要使命,那就是按照协议,与英国合作研发专门用于中国市场的彗星客机。
安东诺夫设计局下属工厂还将负责彗星的组装,同时中航下属各单位也将一步步提升该型飞机的国产部件比例。
与欧洲市场不同,中国国土面积太过庞大,又有青藏高原,所以谷雨在谈判中,要求很明确,卖往中国的彗星必须有高原起降能力,而德哈维兰公司显然没有做好这个准备,自然只能按照中国人的要求重新设计。
谷雨看到彗星飞机埋藏在机翼中的发动机,很是不以为然,这玩意怎么修理检测?所以中国版彗星发动机必须吊装在机翼下,即便彗星客机的设计师认为翼下吊挂发动机是“丑陋的吊舱发动机”,也必须符合买方的需要。
不过第一代引进的彗星飞机,只能继续埋藏在机翼中,但需要通过高原测试和金属疲劳测试,该公司未来的彗星二代飞机就不行了,销售中国的飞机发动机必须吊挂在机翼下。
中国要求这么多,也是有底气的,经过一年多的谈判,中英达成了初步协议,中国愿意给予彗星系列飞机100架明确订单,再加上200~300架的远期订单,这么大的飞机订单足以保证英国人这款飞机的研发会赚到很多钱。
作为大客户,自然就有资格要求英国人为中国专门设计一款客机,并提供组装线,还要在中国境内生产一部分部件,要不然英国人哪里平摊成本去。
第一代彗星客机并不大,最多可以装56人,而即便是50年代中后期研究的后续版本,也不过可以装109人,说白了这是一款支线飞机,远远比不上五十年代后期推出市场的波音707,但也正是因为彗星客机是支线飞机,非常适合中国的学习。
同时由于英国人国力的不断衰弱,英国人为了保住在中国民航市场的地位,在技术转让上必然大方,这也有利于中国民航工业的不断发展。
按照谷雨的规划,中国国力的高速膨胀期应该是70年代,而经过此前二三十年的发展,中国航空业应该羽翼丰满,到时候启动一架大飞机的研发正是时候。
在谷雨的前世,空中客车也不过刚刚才组建,大家几乎在同一时间起步,以中国庞大的国内和海外省所带来的民用需求,足以支撑一个大型民用飞机制造公司。
根据计划,安东诺夫设计局也将改名是安东诺夫飞机制造公司,并从中航集团独立,未来将以研发民用的客机和运输机为主,这也符合安东诺夫的心愿。
随着中苏关系恶化,在中国待了十几年的安东诺夫事实上相当尴尬,回苏俄吧,担心被收拾,再说了,头上还有图波列夫、伊留申这样的大佬,被压得死死的,远不如在中国所拥有的的特殊地位;不回去吧,他多少有些难受,虽然他是乌克兰人……
谷雨亲自和他交谈,劝说他留在中国,哪怕要回国,也要等到苏俄新一届领导层上台,大规模平反科学家,那会你回去至少不会有生命之危。
谷雨甚至说,我宁愿把你硬留在中国,也不会让你现在回去,你这样的天才万一被流放到西伯利亚,那简直是世界航空业的悲剧。
谷雨建议他专门研究民用的客机和运输机,这一块的敏感度虽然也很高,但怎么也比不上轰炸机,而且中国和英国有民航客机领域的合作,未来肯定会得到一些技术扩散,安东诺夫完全可以与苏俄有一些技术交流。
谷雨这番话一说,安东诺夫就再也没办法拒绝了,而苏俄方面在得知中方的决定后,权衡一番后,也没有再征招安东诺夫回国,毕竟老毛子也知道他们在民航领域不如英美,留下这个口子,对苏俄也有好处。
安东诺夫对中国人或许是宝贝,但对苏俄可就不一定了,图波列夫和伊留申两个设计局都可以搞轰炸机、运输机和客机,像中国一样,专门给安东诺夫准备一个设计局?苏俄航空界没几个人认识他呀!
也正是因为可以与英国人合作,谷雨继续在运-5B投资太多的钱,已经不是当务之急,而按照计划,中国民航业会一步步开放,而民航所售机票的10%将作为航空发展基金,或许初期的资金不多,但未来安东诺夫飞机制造公司不需要担心资金问题。
虽然战略轰炸机项目被剔除,只留下发动机项目,但专委经费并没有减少,谷雨又增加了两个项目,一是第二代合成氨和尿素的大规模合成,争取用二十年时间,实现日产1000吨合成氨的目标。
目前合成氨的能耗实在太大了,而且合成塔的尺寸也有限制,年产量有限,四百万合成氨就要搞80个工厂,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
此时此刻的谷雨最担心的不是工厂设备,这玩意重点倾斜并不是大问题,但合格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远远不够,除了培训,也只能从深受战争灾难的两德邀请技术人员。
必须研发出更大规模的合成氨设备,同时不断降低能耗,而这一块的研发难度太大,必须倾举国之力研发,而一旦突破,得到其好处不仅仅是合成氨,同样也是潜艇、火炮……
就算二十年内,没有搞出30万吨合成氨,相关技术引进谈判也容易很多,当然还有一个原因,目前合成氨的产能已经逐渐上来了,各个合成氨厂但凡实现设计产能,都能大赚特赚,谷雨怎么能让这些厂子舒服。
合成氨被列入到国家专委中,他们自然也要承担大部分经费,同时也要承担一部分研发任务,这也有利于提升这些企业的研发能力。
而从这些单位抽取经费,同时也是为第二个新增项目,也就是乙烯的大规模合成设备的研发做准备。
目前中国只有很简单的乙烯合成装置,技术很落后,随着氯乙烯塑料的成本越来越低,随着越来越多的合成橡胶被研发出来,随着人造丝品种的不断增加,石化时代已经悄无声息的到来,中国同样需要在乙烯工业上投入更多资金……
谷雨在讲话中,把这两个新增项目的进一步发展,视作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战役,只有这两个项目取得明显突破了,中国人民才有可能世世代代摆脱吃饭穿衣问题。
他同时指出,这一次两个新增项目属于民生项目,与两弹不同,要更加重视国际合作,一边正向研发,一边不断引进吸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实现突破……
听到谷雨这么说,下面的中央局委员和列席的同志都在热烈鼓掌,谷雨之所以得到无数同志的认可,除了他能不断带来胜利以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一步步解决了困扰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吃饭穿衣问题,这是一个无比伟大,足以流传万世的丰功伟绩!
既然谷雨主动道歉,在原子弹和轰5B取得突破后,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民生上,其他同志自然也要做出改变,所以廖德华同志答应会按照谷雨的提议,派出更多的项目审核人员,对各地新增项目进行审核,而不再是一刀切。
上海和广南,以及福建、广东两省与华侨合作的项目大多会获得保留,不过黎玉、柯庆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接下来两人就要直面地方的不满,你们爽了,现在不给我们批?廖德华对他们让步,前提是严格执行压缩各地上项目。
当然了,此时此刻的两人还不清楚他们被将军了,而是高高兴兴的准备回去部署一番,尽快落实这些个新增项目……
为了严格执行中央的决策,会议在研究之后,决定推出多条宏观调控措施,堵住货币发行和信贷这两头;灵活运用利率杠杆,大力增加储蓄存款等等;若是地方新增项目出现严重问题,相关领导干部必须承担领导责任。
鉴于华侨投资确实有一定的帮助作用,鉴于外贸需求越来越大,中央决定货币发行不在100%挂靠储备物资,决定一步步增加外汇占款。
现在中国没有足够的黄金和外汇储备,胜利币完全挂靠美元想都别想,除非胜利币大贬值,但现在外贸需求没那么多,胜利币过快贬值,必然会带来国内资产的低估和通货膨胀,还不如一步步贬值,更为有利。
为了鼓励外贸发展,一步步增加外汇占款的发行额度,这也就意味着胜利币需要一步步贬值,而这同时也是战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必然。
等到这一轮通货膨胀被压制后,国家会进一步放开物价,工业券也将被废除,职工可以敞开购买,照相机、收音机、缝纫机、手表、自行车,甚至于连红糖、猪牛肉这样的基本民生物资。
这不可避免会带来涨价,自然需要发行更多的货币,需要给职工加工资,以对应这一块的价格上涨,这是很大一笔钱。
为以防万一,大米、小麦、油料、棉花、布匹、煤炭、钢铁等最基础的民生和生产物资,将会继续管控,以避免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生产遭到严重冲击,这些物资也将根据情况,在未来十年内全面开放。
同时国家也会对地方新上项目来一手釜底抽薪,一旦这些民生工业品需求量过大,国家将会要求各大国有钢铁厂优先供应原料,以压制这一类工业品过快涨价,那个地方项目自然就对不起了,只能拖延……
这一次会议决定继续增加国债和央企公司债的发行,从海外华侨和社会筹措资金,抗战期间,来自于海外华侨购买国债和各种捐赠,占据了军费的1/4,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来源,争取更多的侨汇,对于中国的发展尤为重要。
即便是无比重视经济平衡,不愿意搞太多赤字的廖德华,这两年也在不断发行国债,争取更多的侨汇,而这一次发行则以企业债为主,未来如有必要,企业债可以转为股权。
换句话说,谷雨决定拿出一部分优质央企融资,这也是国企进一步市场化,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必然,当华侨们成为国企股东时,他们自然会限制国企的瞎折腾。
不过在土地问题上,黎玉、薄一波所希望的突破被否决了,搞房地产似乎是不错的办法,但房价一旦被炒作,很容易形成严重的贫富差距,与走向社会主义的大目标不合。
即便是当下,国家要修的也应该是职工住房,而不是宾馆别墅,通过职工住房同样可以获取建设资金,一步步解决城市住房问题更为合适,并不需要对华侨开放。
至于上海和广州那边因为商业发展所需要的住房,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原租界或者豪宅区这样那样的宾馆别墅不在少数,各个大学发展需要资金,这些宾馆别墅正好对外出租,以满足海外华侨的需求。
同时会议再一次强调严禁各地方、企业以各种名义修建宾馆、别聖和疗养设施,并严控三公经费,为此中央授权监委、督巡委加大监督,必须常态化、全覆盖……
中央局常委会在这个问题上,意志一致,上海、北京的书记知道搞房地产可以解决资金问题,中央当然清楚,房地产也是要搞一搞的。
但谷雨早就下定了决心,只要他还有发言权,他就不准备把这个财源让给华侨和民营企业,要盖房地产,那也是国家搞,谁也别想和中央抢钱……
在这一次会议上,为了解决越来越严重的城市住宅问题,国家决定成立南方建筑总公司和北方建筑总公司,国家会免费划出一大堆土地,首先在军工艰苦地区和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四市进行大规模的住宅建设。
对军工艰苦地区,采取国家补贴,以建筑成本价的一半出售给企业职工;而北上天广四市的房地产,根据位置的不同,分成几个分级以建筑价格的几倍价格出售。
之所以如此定价,自然是因为艰苦地区的房价一点并不值钱,必须补贴职工;而北上天广定价较高,也是因为未来必然会有通货膨胀不涨价,自然意味着国家亏损。
到时候,以北上天广四市销售房屋的利润补贴军工艰苦地区,一旦发现效果很好,国家会加在其他城市加大投入。
而北上天广四市可以筹集资金,则需要筹集资金,入股南北两个建筑总公司的相应分公司,未来任何房地产开发,必须在建筑总公司的协调下进行。
同时鉴于这些一线城市房地产拥有非同一般的市场价值,国家规定这一类房屋在70年产权时间内的任何交易,溢价部分征收60%的增值税。
换句话说,一套1952年建成的房屋,一直到2022年,70年内不管怎么交易,中间过多少道手,每一次交易赚钱部分得交六成的税收,而这是所有税收中税率最高的。
既然这些房屋是给职工的补贴,那么未来房价上涨,职工卖房,自然要把溢价的大头交给国家,谷雨收这一块的税收心安理得,有些人想炒房,想囤房,先把税交够,增值税和房产税交到哭为止……
谷雨这一手一出,黎玉和薄一波都哭笑不得,他们这头和中央说搞房地产能赚到不少钱,中央立刻决定成立房地产总公司抢夺这一块的财源,一点都不害臊。
虽然说两个总公司和地方政府有分成,但这也太黑了吧,中央把什么钱都搂在怀里,对地方上项目又多有限制,这让地方怎么活?
问题是中央局委员们绝大部分都在中央任职,自然希望中央的财力越强越好,所以还没等两人说话,就有一大群人表态支持,两人又能说什么……
这样一来,自然需要抽出不少钢铁水泥,不过作为央企,两大房地产总公司自然会和钢铁厂、水泥厂签署长期协议,保证供应,而此时法国楼(赫鲁晓夫楼)所需要的相关技术经过几年的摸索已经成熟。
而这一手,同时也是对地方乱上项目的制约,钢铁水泥就那么多,央企优先,留给他们的数量自然就少了,盲目上项目,却没有足够的材料,等那些个项目烂尾了,到时候老账新账一起算,这就是市场经济,先给地方上一堂市场风险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