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268章借鸡下蛋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7756 2025-05-12 15:06

  尼克松悄无声息的保持了距离,而身在伦敦的艾森·豪威尔则饶有兴趣的看了看杜鲁门的来信,笑了笑放在一边,杜鲁门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

  1948年杜鲁门的选情不好,他竟然找到了艾森·豪威尔说你作为总统候选人,我作为副总统候选人,我们一起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搭档,艾森·豪威尔又不傻,怎么可能被他利用,当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没想到现在他又搞了这么一出!

  艾森·豪威尔虽然人在伦敦,但他认识的很多多人都不断给他发来这样那样的消息,借此他也对美国国内的种种有了极深的了解,虽然说不上了如指掌,但也相当清晰,他当然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样......

  艾森·豪威尔想了想,又拿起了另外一封来信,这是他在二战时期的老战友,中国副总理王的来信,王的来信中说战争中中美两军联合作战的友谊,二说他主持的教育系统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之间的合作,希望这种合作可以继续下去。

  虽然王的来信没有一字涉及到当前的中美关系,但艾森·豪威尔知道王是在提前和他接触,为什么提前和他接触,艾森·豪威尔自然心知肚明,中国的外交部门肯定对美国非常了解,他们应该知道自己很可能会参选!

  有些事艾森·豪威尔是知道的,虽然杜鲁门时期,中美关系并不是很好,但中国还是从杜鲁门的家乡密苏里州进口了大量农产品,所以麦卡锡的质疑也是有一些道理的,现在他们又一次故技重施......

  艾森·豪威尔虽然出身贫寒,但在战争期间,作为几百万美国的统帅,他自然也有收获,所以他自然不需要向杜鲁门那样吃相难看,但艾森·豪威尔还是很享受中国人的来信,虚荣心谁都有。

  而在虚荣心之外,这位在军队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将军,也很清楚杜鲁门已经是个政治破产者,此时经济已转入和平轨道,但杜鲁门先是发动了南斯拉夫战争,又和中国人在爪哇捉迷藏,军费不断增加,美国的经济这几年都不是很好。

  在杜鲁门的带头下,美国政府的腐败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杜鲁门在国税局就解雇了250名搞权钱交易的雇员,连司法部的副部长也被赶下了台。

  更严重的是,由于麦卡锡的折腾,美国社会已经高度分裂,虽然共产主义分子被清理了无数,但麦卡锡主义的后遗症也越来越明显,现在需要一个人收拾残局,舍他其谁!

  艾森·豪威尔默默得意了一番,艾森·豪威尔开始回信,连杜鲁门这样一个政治僵尸都敢骂一骂麦卡锡,他自然敢说话,连教会都敢招惹,骂他还会得到保守派教会的支持。

  艾森·豪威尔的回信首先是点名立场,他是坚持反 CP 的,然后又给两位老上级麦克阿瑟和马歇尔说好话,老两位都是好人,却都被人攻击是亲 CP ,实在过分,现在他听说攻击这两位的人,既然连教会都在攻击,这是不对的,吧啦吧啦

  先是杜鲁门,然后是艾森·豪威尔反击,连自己的小老弟尼克松都说助手不好,麦卡锡自知踢到了铁板,努力一番没有效果后,他只好准备认栽,说来也凑巧,也就在此时,大洋彼岸的中国又搞出了一个大新闻,中国第一枚氢弹爆炸了!

  中国第一枚氢弹的爆炸比原先预想的迟一些,主要是因为这一次中国的氢弹爆炸比较胆大,采用的是直接空投,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拿出了第一枚实战型氢弹。

  不过进行氢弹爆炸,问题也同样多了,首先就是气象问题,全当量氢弹试验杀伤破坏区域和放射性沉降范围大,气象上要求确保烟云经过可能到达的我国西北、东北、华东的10多个省区在试验期间无降水,还要注意烟云出境后不给邻国带来危害。

  偏偏1951年的降水来的比较早,一连串的气分析确定六月份东北地区可能存在较多的降水,所以正式的爆炸只能往后推。

  其次是飞机的问题,与前世不同,此时中国只有速度更加缓慢的轰5B,其在1万米高空最大平飞速度也不过是557km/小时,相当于

  154.3m/ s .

  经过科学家的评估,轰炸机在氢弹爆炸时最起码要距离爆炸中心12.5公里以上才能确保人机安全,按照计算,这也就意味着,氢弹需要丢到五六百米处才能保证飞行员的安全。

  而氢弹离地面越近,对试验场的杀伤力越大,这么点的爆炸点肯定是不行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给氢弹多安置几道降落伞,尽可能降低氢弹落地的速度,给飞行员足够的逃生时间。

  轰﹣5B为了防光辐射特意进行了白色涂装,并且在驾驶舱内壁加装了铅板用以防核辐射,另外在轰炸机比较脆弱的位置进行了加固,如机翼与机尾。

  同时科学家们还需要根据风向,给飞机设计一个最佳的转角角度,这个角度是考虑到当时的风向与轰炸机的性能,确保笨重的飞机在最短时间内转向并全力逃离现场。

  当轰炸机调好头,机尾位置正好就是向着将要发生核爆的中心,这个措施能使得轰炸机在核爆中受到的伤害最小,相当于给这次行动上了一个双保险。

  飞机安全计算小组,按照规定的飞行高度、速度、投弹条件和爆炸高度对飞行员和飞机的安全进行了仔细计算和论证,最终得出了在爆炸威力为400万吨梯恩梯当量时,飞机和人员都安全的结论。

  根据测算的结果,最终九院决定将氢弹的爆炸威力控制在300万吨 TNT 当量左右,而核试验基地根据国防科工委要求,组织有关人员对试验场区内、外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证,并借鉴前几次核试验的经验,制定了严格的安全保障方案。

  飞机改装之后,立刻进行了一系列模拟实验,试验结果证明,改装后的飞机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弹道符合设计要求,弹上的控制系统工作正常。

  至关重要的降落伞的结构、强度和开伞程序基本正常,同时对局部不合理之处做了修改和反复试验后,正式定型,并投入生产。

  这些模拟实验中,最为困难的反而是降落伞,一道降落伞不够,最后硬生生搞了三道降落伞,又试验过很多次,才真正满足了氢弹实验的要

  ,又试验过很多次,才真正满足了氢弹实验的要求。

  一系列准备妥当后,已经拖到了五月份,因为气象原因,最终中央决定将氢弹爆炸放在第三季度,这也就意味着氢弹爆炸时间大概是在中国的国庆前后,很明显这是中国核武研究部门给新中国建国六周年最好的礼物。

  中央专委的领导给前线的同志也下达了命令,利用这多出来的几个月时间,各单位重新研究,确保实验一次成功,给国庆六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1951年9月26日早晨,试验场上空,

  天气晴朗。所有人员,各就各位。一架银白色的螺旋浆轰炸机,在蔚蓝的天空,轰鸣着飞了过来,绕过靶心上空飞过一圈,指挥所的喇叭里传出口令:注意了!第二圈将要投弹。

  与前世不同,这一次飞机的投弹员在收到口令后,十分冷静的按下了投弹按钮,机身轻轻一震,一个一吨多的大家伙就晃晃悠悠掉了下来,降落伞也按照事先的设计张开。

  飞机投弹之后,飞行员迅速转向,按照事先确定的角度以最大的马力逃脱轰炸机,而此时一道又一道降落伞按照事先的程序相继张开。

  首先出现的是一顶半米长的降落伞,然后是第二顶,紧接着是第三顶,这是一个面积为400平方米的主伞。

  突然天空出现了极强的闪光,紧接着轰鸣之声响彻云霄,耀眼的闪光持续了一分多钟,在几百公里之后都清晰可见,天上似乎多了一颗太阳

  在闪光之后,是铺天盖地的火球烈焰,巨大的蘑菇云升上蓝天,巨大的轰鸣声与人们的欢呼声在这个大沙漠的天上和地下响成一片...... !

  谷雨在中南海得到汇报,他十分满意,笑着说道,"这个当量杀人放火够用了,不过我们也没必要太过刺激美国人,对外宣布我们成功爆炸了氢弹就可以了,至于空投氢弹这些细节,没必要说,给美国人一点面子!"

  即便谷雨如此,但在国庆节前夕爆炸氢弹,还是引起了举国欢腾,不过也就仅仅是欢腾而已,中国老百姓知道核武器杀伤力不小,但到底有多大,也说不上来,反正挺开心的,比苏俄、英国还要快,我们是世界第二呀!

  更惊喜的是,国家强大了,自己小日子也慢慢好过了,开心也是应该的,欢快的锣鼓敲起来,彩色的绸带飘起来,火红的小扇转呀么转起来,年轻的舞呀么舞起来......

  就在这样的热闹气氛中,李锡文率领的河南省招商代表团启程前往苏俄,但也仅限于苏俄,代表团并没有获准进入到东欧国家,这也让李锡文有些遗憾。

  心情很好的李锡文,对中央刚刚派过来的商务厅厅长章云和随口抱怨起来,"这个老毛子也真是的,把东欧看得那么紧干什么?"

  章云和长期从事中苏商贸往来,对苏俄了解很深,他虽然是厅长,但更多的是协助李锡文工作,并不会在河南长期工作,因此他名义上是李锡文的下级,但两人关系事实上比较平等。

  "李省长,您和苏俄接触不多,不知道他们的性格,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不说,还死护食,只有他们惦记别人的份,别人要是多看他们一眼,立刻就会址牙裂齿!"

  "那跟苏俄打交道不容易吧?"非常难,不过我们也慢慢掌握了规律!""什么规律,别卖关子呀!"

  "酒桌上把他们喝趴下,然后请他们抽香烟,送一些出口欧美的日用品,他们的态度就好了许多,一般这个时候,就会认真谈了!"

  李锡文哈哈大笑,"老毛子好酒我知道,没想到竟然对我们的日用品这么上心!"

  "苏俄的精力都放在重工业上,国内的日用品不仅供应不足,质量也很糟糕,咱们国家就不一样了,我们为了出口换汇,很在意轻工业品对欧美的出口,欧美有什么好东西,我们立刻想法设法仿造,加之又从德日搞来了那么多工厂,轻工业的水平比他们要好不少!

  这些年我们通过出口日用品交换了大批廉价设备,虽然不算先进,但对我们的帮助也很大,国内一大批中小企业所需的设备都是从苏俄淘来的......"

  "嗯,我们河南的地方企业也买了不少你们淘来的设备!"李锡文点点头,"老章,还有什么要注意的,你继续说嘛!"

  "和苏俄做生意,最大的麻烦倒不是谈判,而是协议的执行,要随时做好他们变卦的准备,不管是口头条款,还是书面条款都没用,有用的只有一样,时时刻刻对他们有所牵制!"

  "这样不好,我和美国人打过交道,和他们谈判很难,条款多得很,还要经过律师过目,但如果谈判结束了,美国人执行起来还是比较靠的!"

  "民族性格不同吧,苏俄太重视眼前利益了,但也正是因此,反而忽视那些看起来并不是很重要的东西......"

  李锡文若有所思,想了想说道,"老章,苏俄是一个大国,普通的日用品他们肯定可以生产,但为什么要从我们国家购买日用品吗?原因很简单,他们本国的产品不好,而我们能够出口欧美的产品,就显得质量精美了!

  我们可以拿这一点做文章,我们向苏俄同志提出搞一个专供苏俄的出口加工区如何?苏俄想要什么日用品,我们都想办法生产,弥补他们在日用品领域的不足!

  我们对苏俄的要求也很简单,苏俄需要想办法帮助河南提高各种农副产品产量,让我们省的群众先解决温饱问题。

  不管他们是派出专家,输出合成氨设备、电力设备、水利设备,还是送来拖拉机、收割机都可以,哪怕是送来一堆木材也没什么,我省平原地区非常缺乏木材,老毛子总不至于连木材都舍不得吧,若是他们人手不够,把一大块森林承包给我们,我们派人出国砍树也是可以的......"

  章云和笑着说道,"专供苏俄的出口加工区,李省长,您这个提法有些意思,只是我们省哪来的生产能力,总不能无中生有吧?"

  "我们可以告诉苏俄同志,那些出口欧美的轻工业工厂,会到我们的出口加工区生产,不过四通一平,供水、供电、还有通用设备都需要苏俄提供!

  只要能说服苏俄同志搞好四通一平、提供主要设备,上海、广州那边的企业只要投资很少一部分就能不断对苏出口赚钱,他们没理由不同意

  而只要这个出口加工区搞起来,怕苏俄和外地企业吃肉,我们省喝汤也没有问题,每年的税收都是很大一笔钱了!"

  章云和很是吃惊,"这不是借鸡下蛋吗?""确实是无中生有,借鸡下蛋,但只要苏俄信了,我们就能成功!!我们是省一级地方政府,以己度人,苏俄肯定会信的......"

  章云和长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位看起来一脸憨厚的副省长竟然想出了这么一招,但仔细一想,还真有可能......

  李锡文继续说道,"苏俄重实利,那我们就投其所好,盯着他们最喜欢的东西说话!我们是省级单位,不需要和国家一样考虑那么多,我们怎么有好处怎么来就行,要求放低一些,反而好谈判!

  还有一点,苏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们不管是地方省市,还是企业,都有很大的自主权,管理模式不一样,我们可以多强调这些,苏俄既然重视实利,又容易变卦,肯定会想着钻我们国家的空子......"

  章云和立刻听懂了,李锡文的想法还是和无中生有一样,玩弄的是信息差,"这样做会不会与国家的目标不符?"

  "老章,中央自始至终对我们没有任何要求,也没有什么限制,我们能搞来好东西固然可喜,但搞不到好东西,却可以增加河南省的生产力,国家也是乐意的,我们现在是短缺经济,能够不用花钱,搞来苏俄的设备,无论如何都是赚的

  只要开了一个好头,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苏俄的党政干部也是人,就是苏俄国家安全部的人管得严,也是有办法的......"

  章云和此时对这位副省长刮目相看,他缓缓点点头,"对,咱们先把口子撕,时间还长着呢!"

  随着一声汽笛响起,李锡文乘坐的列车呼啸北上,而与此同时,氢弹爆炸之后,所产生的的声波迅速被各国侦测到,美苏英法等国第一时间

  声波迅速被各国侦测到,美苏英法等国第一时间就知道中国搞出了氢弹,他们甚至给出了一个非常准确的测算,这是一颗爆炸威力为330万吨 TNT 当量的氢弹!

  中国人搞出了氢弹!中国人搞出了氢弹!国人搞出了氢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得到消息之后,杜鲁门本来以为去年年底中国的那次核爆"失败",怎么也要拖上个一两年,没想到中国人一年不到,就拿出了真正的氢弹!

  感慨中国迅速追赶上来之余,杜鲁门又对中国的巨大潜力感到强烈不安,他再一次审视了一番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现他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做的。在南洋封堵,在印度驱逐,经济上加大接触,科技上加强封锁,能做的也就这些了,还有什么?总不能把中国逼到和苏俄结盟吧,那对美国反而有害无益呀!

  杜鲁门晃晃脑袋,不再想中国未来会是什么样的,那是未来的总统需要考虑的,他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应对麦卡锡的反扑......

  果然获悉消息之后,麦卡锡立刻就活了,如果不是有间谍,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快?美国爆炸还没有几个月,中国人就已经追上来了!

  麦卡锡的发言引起了不小轰动,不过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也着急了,他们早就被这个王八蛋折腾惨了,绝对吃不消麦卡锡再折腾,该委员会立刻发表声明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没有华裔雇员,也声明那些曾经有中国研究生的科学家并没有掌握美国氢弹的秘密。

  而与此同时,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不得不向国会一个调查小组,公开了他们对中国核爆炸残余物的分析,告诉美国政坛那些疯子们,中国的氢弹和美国的氢弹基础设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没有泄密,是人家拿出了一套新的设计!

  美国国会议员们相当吃惊,竟然还有其他的设计,而且水平还非常高?中国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他们难道拥有了非同一般的科学家?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答回答他们并不清楚,因为中国没有公开任何相关资料,至于科学家,或许中国境内的德日科学家起到了不少作用!

  而与此同时,美国空军给了这帮老爷子一颗定心丸,中国空军不行,他们装备的中国版B29轰炸机数量很有限,根本飞不到美国,大家伙可以放宽心。

  当然了,美国空军也做了一些渲染,中国打不到美国,但苏俄打得到呀,虽然打不到东海岸,但西海岸也是不安全的......

  不过中国人肯定在研发下一代轰炸机,所以为了老爷们的安全,一定要打款,按照空军的设想,他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拿出可投掷的氢弹,同时老美还要加快研发可以拦截中苏战略轰炸机的截击机,还有核潜艇,还有核导弹,这些都需要钱钱钱!

  美国国会的老爷们总算松了一口气,但迫于国防压力,他们只好继续掏腰包,美国军工联合体们各个眉开眼笑,这样的日子真是好,可惜呀,中国人还是打不到美国,国会老爷们似乎并不是太在意,他们还是抠抠索索。

  但不要紧,苏俄离美国更近,苏俄的航空技术更先进,而且中国突破了氢弹,也就等于苏俄有了,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肯定会和苏俄交流,

  他们这么干不是一天两天了!

  就在美国人焦头烂额应对中国氢弹爆炸引发的混乱时,美国第一颗氢弹爆炸的大批技术资料早已经通过秘密渠道出现在苏俄科学家面前,苏俄科学家知道美国人爆炸的不过是一个1000万吨级的核装置。

  但就在中国核爆成功的次日,中国向苏俄通报中国第一颗实战型氢弹爆炸成功,同时告诉他们,为了人类的和平,中国愿意与友好的苏俄同志分享实战型氢弹的秘密......

  也就在此时,桌子上的电话响了,贝利亚深吸了一口气,接过了电话,电话那边传来了钢铁同志低沉的声音,"联盟绝不能落后于中国,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半年内必须爆炸氢弹!"

  还不等贝利亚解释,"啪!"电话挂断的声音传到了贝利亚的耳中,领袖用这样的动作证明了他的愤怒,贝利亚心情无比沉重,他知道必须尽快完成任务,要不然......

  此时苏俄第一枚携带热核材料的核武器正在装配中,即将爆炸,但这种使用单级热核燃料的核武器到底是不是中美那种几百万吨、甚至千万吨的大家伙,谁也不知道,权衡一下,贝利亚只能两条腿走路,先爆炸,看看是不是他们所希望的千层饼构型。

  若是爆炸不是很理想,那就只能和中国进行技术交换,无论如何,苏俄的氢弹也绝不能慢,一旦慢了,不仅没办法和美国抗衡,甚至也会严重动摇苏俄对中国的制度自信,东欧甚至可能不稳,与东欧的稳定相比,一些技术压根算不得什么。

  就在贝利亚心烦意乱之际,李锡文等人已经进入到苏俄境内,既然是招商代表团,那就没必要着急去莫斯科,每到一个地方,他就利用各种场合,宣传那个专供苏俄的出口加工区,说得天花乱坠!

  "专供苏俄的出口加工区?"等在莫斯科的柯西金对这个说辞也是第一次听说,秘书在旁边,兴奋得说道,"中国人的意思是他们已经说服国内那些专门对欧美出口轻工业产品的企业,前往河南省建厂。

  这些企业可以根据苏俄人民的需要,提供不亚于出口英美水平的商品,以弥补苏俄计划经济对一些个性需求无法有效供应的难题......"

  "看来他们对计划经济末梢领域的缺陷了解很深呀!"柯西金想了想问道,"中国的河南省可以按照苏俄的要求建立出口加工区?他们的中央部委不管?"

  "中国人说他们的体制和我们不同,他们实行的是分权管理,省一级单位有很强的自主权,我已经和外交部核实过了,确实如此!"

  柯西金接着问道,"中国人要什么?""中国人的说法很有意思,他们现在落后,希望优先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他们最希望的提高农业产出,他们希望我们派出专家,提供一些高端的比如合成氨设备、电力设备,低端的比如木材都可以用来换钱,若是苏俄没人伐木,河南省也可以派出民工前往苏俄伐林!"

  "这个河南省有多少人口,他们敢说这样的话?"

  "河南是中国的人口大省,据说有四千多万人,相当于联盟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个庞大的人口能够做很多事情了!"

  柯西金愣了半晌,兴奋得站起来,转来转去,"如果中国人能够兑现他们的承诺,我还有什么好发愁的!"

  此时的柯西金完全没有想到对面的中国代表团打的是什么主意,当然了,想不到也正常,这是中国的省一级代表团呀,谁能想到他们会信口开河!

  而在北京,得到相关汇报后,谷雨抚掌大笑,"这个李锡文,我们还真是用对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