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道源率部西进衡阳,一路慢慢悠悠,蒋介石就有些不太高兴了,不断给下面各部发号施令,不过22军这一回打定主意坐山观虎斗,不断报告共产党骚扰的消息,有没有,当然有,在湘赣地区剩下来的游击队不断骚扰是事实……
而就在这段时间,白崇禧的部队已经拿下了临湘,冲到了岳阳,而在南线,粤军已经拿下了郴州,桂军也拿下了永州,两军离衡阳越来越近,一旦衡阳岳阳丢弃,何键就必然完蛋。
到了这一步,何键也着急了,他不断的调兵遣将试图堵住两头,试图开始不断升级地主武装,要拼命了,刚刚占领的湘赣根据地自然只剩下一些地主武装,这就给一方面军的西进创造了机遇。
看到这样的局面,蒋介石愤怒无比,两广系这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简直不可理喻,他们当国民政府是什么?胆大包天!
如果真要干预,蒋介石能动员的兵力不仅仅只有谭道源的22军,他完全可以从北线调兵,大举增援湖南,保住何键的统治地位并没有太大的问题。问题是何键又不是蒋介石的亲爹,就算亲爹,蒋介石也不愿意为何键火中取栗呀!
再说了,蒋介石的重点是共产党,是红军,又不是桂军,此时他不愿意打军阀内战,给共产党机会,左思右想,蒋介石无奈之下,只能调解湖南事变,而不是军事镇压。
和陈济棠看到的一样,桂系出现在湖南,相当于挡住了共产党主力东进的道路,有人愿意挡在前面,他为什么要拒绝呢?桂军都比湘军能打,作为老对手,蒋介石再清楚不过了!
再说了,这几年何键利用剿灭共产党的机会,旗下湘军部队规模已经发展到十万多人,蒋介石非常不满意,何不乘着这个机会,逼何键下台,一举拿下湘军,这可是十几万与共产党有血仇的湘军呀,可以派上不小的用场。
而何键这个罪魁祸首调到了中央,你们两广系自然也就没办法闹了,湖南事变也算是解决了,接下来就可以集中注意力消灭共产党了。
必须对两广系有所限制,想拿湖南,问过我了吗?所以蒋介石命令在22军北方的湘军16军军长李韫珩率部西进萍乡,离株洲只有一步之遥,株洲和湘潭是长沙的南大门,16军出现了,两广系想拿下长沙,赶何键下台自然很难。
蒋介石又让人给两广系开出了条件,就地停火,桂系粤系拿下的地盘以后的财政收入就归他们,由他们派兵驻守,不需要再交给湖南了。
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各种有色金属矿产量很大,桂系控制区内有一个大型铅锌矿,桂系应该可以满意。
何键调到中央任职,何键部湘军主力调到江西负责西线剿灭共产党,而半中央化的谭道源和李韫珩两部入湘,并负责剿灭湘赣根据地残余共产党游击队。
在人事安排上,长期赋闲的国民党元老程潜担任湖南省主席,负责湖南行政,与此同时,蒋介石也要安抚何键,所以何键的女婿李觉被任命为湖南保安司令,负责湖南军事。
与此同时,蒋介石决定成立武汉绥靖公署,以白崇禧为主任,统一指挥湖南湖北两省剿灭共产党的相关工作,这也给了桂系机会,让他们负责起湖南的军事,这一系列提议,把蒋介石在政治上的权谋完全显露出来了。
国民政府时期的湘军分成几大派系,一是谭延闿下属湘军,已经逐渐半中央系,谭延闿死后,所部主要由谭道源统领;二是程潜所部湘军,随着程潜被桂系软禁,该部湘军被蒋介石联合桂系缴械,现在的程潜已经是光杆司令;
三是赵恒惕-唐生智-何键一系湘军,唐生智是赵恒惕下属的师长,何键是唐生智下属的军长,一个个以下犯上,赶走了老长官,城头变幻大王旗,变成了湖南老大,而这只势力长期在湖南,属于湘军的主流。
这三路湘军相互之间矛盾很大,仇恨很深,所以蒋介石用人,也是这么用的,光杆司令,但资历很深的程潜担任省主席,负责行政,却不给程潜兵权;属于赵唐何一系的李觉担任保安司令,控制地方武装,但是何键第四路军主力却调往江西。
而谭道源所部已经半中央化,蒋介石可以信任,让他们回到湖南,可以代表中央坐镇,可以与李觉互相平衡,而在具体军事指挥上则交给了白崇禧,这样白崇禧应该也能满意。
但即便如此,两广系还是有些不满意,合着我们打了半天,白折腾了,让你蒋介石吃大头?但权衡再三,他们还是决定按照蒋介石的提议进行谈判。
陈济棠告诉李宗仁的代表,他已经基本同意了,他找的理由是胡汉民有意见,找他说了好些次,而且蒋介石提议拿下何键,两广系没有继续动手的理由。
当然深层次的原因是,陈济棠觉得这个条件对他有利,桂系费劲了心思,并没有拿下湖南核心地区,但却背上了湖南的包袱,正好可以作为挡箭牌,符合粤系的利益。
陈济棠力主,李白两人也只能让步,李白两人退让也有原因,相比于狡猾的何键,李白两人认为程潜和谭道源更好对付一些,经济上有收获不说,军事上对湘军也有一定的调动权,已经基本达到了出兵的目的。
除了内部尔虞我诈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此时打内战,两广系承受着不小的压力,民间舆论压力也就罢了,一大批国民党元老致电他们要求团结。
共产党的联合政府都要成立了,咱们这边还是乱哄哄的,这怎么行,差不多就够了,别折腾了!蒋介石如此容忍,已经给了梯子,就梯子下吧!
问题是蒋介石和两广系合谋,最倒霉的是何键,何键去了中央,第四路军交给了他的副手,而众所周知,湘军的下级对上级具有悠久的叛变史,何键根本不敢相信他的副手。
一旦第四路军被调到江西,肯定会被蒋介石一步步消化,眼看着苦心经营的湘军就将半中央化,何键如何舍得?
不甘心的何键在听说常桂粤合谋让他下课,愤恨无比,授意猛将刘建绪集中兵力,对粤军发动了一轮猛攻,一来是粤系此次作战决心不大,二来就是余汉谋不怎么能打……
何键相当狡猾,一边虚以委蛇,与常桂粤讲条件,尽可能争取最好的条件,同时调整军中不太放心的将领,尽可能保证控制。
一边秘密准备反击,何键给自己的铁杆将领说得很清楚,就算我们要归属中央,也要拿出成绩来,要不然人家瞧不起,为此何键把刚刚拿到手的晋造山炮团加强给了刘建绪!
蒋介石见到何键愿意谈条件,心情很好,总算稳住两广系和湘军,等湖南事变解决后,就可以集中精力解决一方面军了,但就在这个时候,共产党一方面军主力出现在赣州。
同时一部红军渡过赣江,对着正在作孽的地主武装一阵猛攻,迅速恢复了湘赣根据地,还有所发展,听说再一次围攻赣州,蒋介石不怒反喜!
红军竟然又一次头铁要打赣州,先让他们碰个头破血流,然后再重兵将他们围剿在赣江两岸,这样一来,他最头疼的江西环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所以蒋介石一边急急忙忙,加紧调解湖南事变,一边开始不断调兵遣将,试图一举消灭一方面军,不知不觉间,蒋介石就改变了他此前坚持了将近一年的步步推进战术,变得急躁起来……
当然了,蒋介石不急躁也不行,北线,他的好学生陈赓在郑县汇集兵力,不断整训,大举进攻就在眼前,要是被好学生拿下了徐州,南京可就保不住了,他在徐淮一线的兵力不够呀!得尽快解决了赣闽红军!
但是蒋介石并不知道,围绕着这一次赣州之战,一方面军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所有的火炮都集中起来,同时准备了不少炸药包,用于这一战,同时,还就此次攻坚作战,按照步兵战术要求,进行了大量的演练,彭德怀同志发誓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
而在围城的一开始,三军团和配属部队就开始了大挖战壕,这是四路军多次攻坚的经验总结,三军团自然要拿来使用。
而与此同时,名义上渡过赣江向西发展的红一军团,此时主力却在根据地某处秘密潜伏着,这是一方面军进行的最后一搏,希望可以调动中央军,乘机打掉蒋介石一部,从而获得一定的补给,并打退这一次围剿。
就在南线几路势力偷偷憋大招之际,四路军汉中兵团成功占领了四川北方门户广元,并向剑阁和江油进攻;寻淮洲所部更加凶悍,相继攻占泸州、内江,并逼近自贡这个产盐重地,切断了成渝之间的水路、陆路联系,而在重庆周边,川陕兵团主力有条不紊的步步推进,压制重庆的刘湘主力。
而在川南地区,云贵兵团获得了部分装备和弹药补给之后,在长江以南,不断攻城略地,与滇军和黔军周旋,武器装备得到提升之后,云贵兵团并不畏惧,连续几战以后,湘川黔根据地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
到了此时,四川的形势已经越来越清晰,共产党汉中兵团十万大军南下之后,在四川的共产党总兵力就将达到近三十万人,川军的末日就要到了,眼看着形势越来越恶劣,川军将领们不得不考虑后路了。
成为杨虎城第二主动投降,虽然没有了兵权,但最起码还有一些江湖地位;要是变成了阎锡山,日子可就不好过了,阎锡山有算账的本事,大家伙可没用,总不能去扫大街吧……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第一次会议结束,会议选举孙夫人为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杨虎城、范旭东、沈端先等六人为副主任。
会议一致通过《政协筹备会组织条例》。选举出筹备会常务委员二十一人,在常务委员会下设6个小组,分别负责拟定参加政协会议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
起草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条例巨额共同纲领;起草抗日联合政府方案;起草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拟定国旗、国徽、国歌等工作……
而随着六个小组正式开展活动,抗日联合政府的组建进入到倒计时,谷雨这一次敲定了时间表,决定按照孙夫人的提议,在1935年1月30日成立抗日联合政府。
11年前,也就是1924年1月30日,国民党一大闭幕,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大会通过了共产党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选择在这一天成立抗日联合政府,意图很明显,就是表明继承孙先生政治路线的是抗日联合政府,而不是南京蒋介石那个伪政府。
在筹备会第一次会议结束之后,新华之声对外公开了相关新闻,北平,新任河北省主席兼29军军长宋哲元正在默默听着新闻。
宋哲元听完,有些奇怪的问道,“谷百生竟然不在筹委会名单当中?”
萧振瀛笑着说道,“据说这个抗日联合政府实行的是内阁制,谷百生的职务已经定下来了,是内阁总理,将由他负责组建战时内阁!”
“战时内阁?共产党就这么想和日本打仗吗?”
“日本政变之后,大举增加了军费开支,增加了三倍以上,肯定要打了,只是什么时候打,还不知道!”
宋哲元咽了咽口水,失望的说道,“和平真得无望吗?”
“难,非常难!”
“我集团占据平津也就半年有余,现在也不过六万之众,如何打得了?还是镇定处之,相机应付更好一些!”
萧振瀛微微摇头,打不打不是你宋哲元决定的,而是日本人和共产党决定的,两家现在磨刀霍霍,都在准备,夹在中间的29军有什么办法?只能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宋哲元自然看出了萧振瀛的不以为然,这才说道,“萧大哥,我听说财政部正在安排华北几家银行的银元南运?”
萧振瀛点点头,“确有此事!”
“有多少钱?”
“具体多少我不知道,总数应该不少,就算没有上亿,也有几千万!”
宋哲元点点头,接着问道,“日本人盯上了这笔钱?”
萧振瀛长叹了一口气,“鬼子确实盯住了这笔钱,不仅仅鬼子,共产党也盯上了,共产党的特种部队指挥员,那个大名鼎鼎的黄万年,写了好几封信给中中交三大行,绝不允许他们走私银元或者卖给鬼子,这三家支行行长现在出行都很小心!”
宋哲元沉默了一会,这才咬着牙说道,“我们能不能查封这些银元?”
萧振瀛大吃了一惊,“中中交三大行都隶属财政部,我们要是动了,蒋介石绝对饶不了我们,而且我们也没有理由呀!”
“理由总可以找的!”宋哲元想了想说道,“你不是说过,三大行行长都在偷偷走私银元吗?咱们以此为理由查封这三家银行,我要求不高,弄个三四千万就够了!”
萧振瀛的咽喉剧烈的抖动着,“万一泄露出来,我们可就彻底没了平津的民心……”
“民心?民心能当饭吗?若是在平时,我肯定要讲一讲的,但是现在行吗?日本人不断增兵,华北驻屯军已经超过了一万人,磨刀霍霍,一门心思想把平津变成沈阳;
而共产党呢,听说他们纵队的番号已经到了24个,还有好些个兵团,没有一百万,也有八十万人,咱们呢,只有六万,再不发展,我们还有活路吗?”
说到这里,焦急如焚的宋哲元扯开了风纪扣,愤怒的说道,“日本人逼我,共产党逼我,他们在我们周边,我惹不起,就算心里有气,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蒋介石的中央军一路打败仗,都退到淮河边了,两广系制造湖南事变,他连屁都不敢放,都怂成这个样子了,还对着我们指手画脚,要我们这样,要我们那样,他娘的,还以为是两三年前,我呸!
萧大哥,我们西北军吃了多少苦,才有了今天,不容易呀!有了这笔钱,我们就可以扩军到十万以上,就算未来扛不住日本人,重新招兵买马也有机会!”
萧振瀛想了想说道,“此事一旦爆出,很容易引起三大行挤兑,一个不小心就会搞出大事情!”
“那是蒋介石和孔祥熙应该考虑的事情,与我们无关!储户可以带着存款单去南京要钱嘛,我们绝不拦着!”
见宋哲元这么说,萧振瀛沉默了一会,想了想说道,“若是查封了三家银行,蒋介石必然恨我等入骨,以后只能和共产党交好,我们绝不可能投靠日本人的!”
宋哲元点点头,“萧大哥,麻烦你去一趟太原,把我们的诚意说一通,同时跟他们购买军械,能买多少,卖多少,自己强大才是最重要的!”
宋哲元点点头,“那些钱,我已经想好了,分成三份,其中一份,兑换成人民币,各级将领和士兵按照级别和年限分配,苦了这么久,也该给兄弟们分一点钱,这些年,太不容易了!
第二份,用来扩军,武器从各家洋行和共产党手里购买,我们要尽快扩军;
第三份交给后勤部,以备未来!”
“这样也好,我们与共产党的渊源很深,也没什么深仇大恨,我们拿出这么多钱,正好可以当作投名状……”
“你说话客气一些,就说为这些年的龌龊赔罪,原来增加的税收都还给共产党,只要拿下银行,我们也不缺那份钱!”
“如此甚好!”
面对两广系的挑战,蒋介石较为软弱的做法,完全暴露出他虚弱的一面,宋哲元自然起了小心思,凭什么要听南京的,蒋介石连近在咫尺的何键都不支援,更不要说29军了。
29军压力太大,宋哲元自然想扩军,可是扩军没钱呀,就在这个时候,他的部下给他出了几条主意,我们没钱,不代表国府没钱呀!
国府在平津地区有银行,有税务机构,把他们给查封了,不就来钱了吗?查封税务机构,当年韩复榘就做过,韩复榘能做,我们凭什么不能做?蒋介石有本事飞过来呀!
这位部下甚至还给宋哲元出了一个更绝的主意,那就是拿下天津海关,我们自己收税,当年孙先生怎么没收的广东海关,咱们就怎么做。
天津海关一年上亿的收入,宋哲元相当红眼,不过天津靠海,他怕惹来了英国的军舰,再说了,就算拿到了天津海关,日本人问他要海关控制权,怎么办?转手交给日本人,国人还不得吃了他!
所以思前想后,宋哲元就没有打天津海关的主意,也不准备查封税务机关,这些做法都太过赤裸裸了,现在韩复榘日子不好过,跟他在山东期间太嚣张有很大的关系。
宋哲元就想到了银行,以调查走私的名义查封银行金库,三大行金库如果有五千万,他乘机拿走三千万,留下两千万,蒋介石就算知道了,也只能干瞪眼。
他是在执行财政部的命令,发现问题了,清点一下银元,不是应该的吗?这样也不会彻底撕破脸,大家面子上都能挂得住。
当然了,宋哲元也知道,做了这件事之后,29军只能靠拢共产党,这也是必然的。29军主力在平津,未来一旦日本人打进来了,津浦线肯定会被切断,其他能走的路都要经过共产党的地盘,不靠拢共产党,29军靠拢谁?
宋哲元非常想当军阀,但是他并不傻,国内现在的形势虽然说不上大局已定,但蒋介石干不过共产党是明晃晃的现实,西北军和蒋介石仇怨又很多,他怎么也不可能投奔蒋介石,既然要投奔共产党,总要做些投名状。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西北军太穷了,根本见不得钱,听说三大行竟然有那么多大洋,宋哲元终于忍不住了,既能卖共产党好,又能大捞一把,何乐而不为?
在获得萧振瀛的默认后,宋哲元于当天夜间,银行关门后,突然动手,戒严并查封了北平和天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这三大国有银行的支行,抓捕了三大行的负责人,并以对账为名,打开了金库。
29军动手时,三大行毫无准备,面对荷枪实弹的西北军,以及河北省政府的查封令,三大行谁也不敢说什么,被西北军官兵赶到了几个房间,然后西北军官兵开始了大搬家……
西北军搬了整整一夜,佛晓前,见抢得差不多了,宋哲元才满意的打道回府,而与此同时,各种流言蜚语已经传遍了平津地区。
次日一早,宋哲元给南京财政部发送了一封电报,并通电全国,得到举报三大行走私银行,他不得不立刻决断,搜查银行,经过连夜对账,发现银行库存银元缺少四千余万,并向南京请示如何处置。
宋哲元这封电报,轰动了整个中国,蒋介石闻讯之后,差点没被气死,宋哲元这是在造反呀,他抢了三大行不说,还敢倒打一耙,还不等蒋介石做些什么,一场席卷整个中国的银行界大挤兑开始了。
中中交三大行“监守自盗”,把储户的银元走私到美国,牟取暴利的消息,流传出来,是真是假,老百姓不关心,但银行金库被西北军查了一圈,意味着什么,天津民众清楚得很,存在银行的钱不安全了!
次日一早,无数天津士绅开始了挤兑,连国有银行都靠不住了,那么民营银行怎么样?鬼知道西北军会不会再来一个“检查”,自然也不安全,赶紧把钱提出来!
而此时流言纷飞,也连累到了外资银行,虽然不用担心西北军检查,但共产党可以袭击正金银行,会不会袭击其他外资银行,谁也不知道呀,还是把钱提出来吧!
天津国有三大行被挤兑,迅速延伸到上海,上海各大银行立刻遇到了挤兑,而此时整个中国各大银行不管是外资银行,还是华资银行,亦或是国有银行,事实上都存在着严重的银元走私,这里面的利益实在太大了,由不得银行不贪婪!
面对中国银行界的大混乱,日本人同样也看到了机会,他们也拿着一个个存单,前往各家银行提款,各家银行哪有什么钱,自然只能破产。
这下子更乱了,由天津而起的挤兑,迅速延伸到上海,然后是整个中国,一家又一家银行破产了,整个民国的金融业顷刻间乱成了一团!
更要命的是,无数天津储户拿不到钱,自然拿着存单跑到济南,青岛、南京、上海取钱,自然也引得当地老百姓挤兑,只用了几天,整个国统区到处都是谣言,到处都是挤兑,蒋介石立刻就是焦头烂额!
此时蒋介石哪里还顾不得上发行什么新钞,他责令孔祥熙和宋子文赶紧想办法,把这股挤兑潮挡住,可孔宋两人也被目前的严重混乱搞得头皮发麻,都不知道怎么处置。
宋哲元瞠目结舌的看着这一幕,他知道自己这个祸闯得太大了,等到蒋介石反应过来,还不得跟他算总账。
惊慌之下,宋哲元自然要毁灭证据,所以一把火烧了起来,三大行查封的银行账本被烧掉了,然后知道三大行知道银行有多少存款的知情人,也相继毙命,而这几乎是不打自招,但即便如此,宋哲元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在拼命擦屁股的同时,宋哲元立刻给29军六万将士发了几百万银元,安抚军心,苦惯了的29军从上到下都拥护无比,当然了,宋哲元也把现在的困境说清楚了,咱们把蒋介石得罪透了,以后要想过得好,大家伙只能抱成一团,要不然以后就完蛋了……
与此同时,萧振瀛带着两千多万大洋,来到了共产党地盘,这笔钱被迅速兑换成人民币,宋哲元交出来的这个投名状实在太大了,共产党当然十分惊喜,没说了,武器弹药当然给。
不过惊喜之余,共产党也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宋哲元这个篓子捅得太大了,很可能会牵连到共产党,不过谷雨无所谓,“自古成大事者,必然誉谤集于一身,不要想那么多了,赶紧与西北军谈判吧!”
与此同时,谷雨也开始了布置,这么一番挤兑之后,民间肯定多了不少银元,我们得想办法加大人民币的兑换和流通,要求国统区的地下党员要加大宣传的力度,这样的机会实在太难得了,到底怎么做,已经有了相应的预案……
而就在这个时候,彭德怀同志领导的三军团的战壕终于迫近了赣州城池,在四路军出身的方面军副参谋长指导下,这一次三军团没有平均用兵,而是按照一点两面的要求,开始了攻城……
彭德怀司令员拿着望远镜十分紧张的看着赣州城头,城墙又高又厚,上一次用棺材装满黑火药爆破就没有取得效果,这一次研究过好些几次,消耗了不少炸药做试验,应该没有问题吧!
突然间轰的一声,火光冲天,炸裂声撼动了整个赣州,大地也随着颤抖,灰尘漫天,赣州城墙终于被炸开了一个缺口,秦司令员兴奋得拍了拍战壕,“好,好!”
而与此同时,这个方面的炮兵也出动了,一个又一个突击队员,抱着厚厚的炸药包,继续爆破,惊慌失措的湘军在城头不断用机枪扫射,一个突击队员牺牲了,紧接着一个战士匍匐前进,从烈士的手里接过了炸药包,继续往前冲。
三军团的装备很差,炮兵很少,他们能用的只能是不断的爆破,牺牲自然不可避免,但不管怎么说,在一轮又一轮冲锋之后,城墙的缺口越来越大了,赣州破城只在眼前。
连续爆破成功后,七连指导员抡起驳壳枪高喊,“同志们,跟我冲呀!”便领先带队冲了上去,但就在敌人,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他的胸部。
热血染红了大地,如同溪水般流淌,受伤的战士有的疼痛难忍,双手猛抠地面,十指深深得插入泥土中;有的突击队员挣扎着爬起来,刚站起来又中弹沉重得到了下去……
有了战壕的依托,冲锋的距离不算很远,所以更多的突击队远门冲到了城墙,一张张扶梯搭了起来,敌人近在眼前,在缺口处,枪战中又掺杂着肉搏战,手榴弹的爆炸声、枪声、喊杀声和武器的撞击声搅在一起,战斗达到了白热化程度。
三连连长张志坚端着冲锋枪,一个敌人侧面刺来一刀,他的右臂被击中,浑身一震,手中的冲锋枪跌落在石头上,他也随之倒地,但立刻用左手分离抽出压在身下的冲锋枪,用胸膛抵住枪托,咬紧牙关又一次扫射起来,鲜血顺着他的右臂不断留下来,不断洒落在地上。
旁边的战士黄恩宝见状,先是向敌群扔了一颗手榴弹,一声巨响,敌人被炸倒一片,班长乐长福抢过了张志坚手中的冲锋枪,疯了一样向敌人横扫,子弹火龙般的翻卷着,一时压过了敌人。
但就在这个时候,对面的湘军又丢来了几枚手榴弹,爆炸声中,张志坚、黄恩宝、乐长福被淹没在爆炸声中……烟雾散尽,又有多名红军冲到了缺口附近,激烈的肉搏战又一次开始了……
就在这个缺口处,激战不断,城内湘军不断增援的时候,又一次巨大的爆炸声响了起来,又一次突破口被炸开,这才是真正的突破口,潜伏在战壕中的一方面军炮兵主力开始了抵近射击,而突击队员们则携带着一个又一个炸药包,迅速冲了过来。
随着突破口迅速扩大,无数红军冲击了城,被红军打得晕头转向的湘军到了这一步,终于知道赣州守不住了。
不过不管是湘军,还是城内的地主武装,都是红军的死敌,即便赣州破了,但敌人的抵抗非常激烈,但不管怎么抵抗,胜利者最终还是属于英勇的红军。
枪声慢慢平息下来,赣州被解放了,彭德怀同志站在突破口,沉默着看着年轻的英雄们,有的战士手中的手榴弹还深深得砸在了敌人的脑壳里;有的还紧握着刺刀穿着敌人身体;有的至死仍咬住敌人沾满鲜血的手;有的怒目圆睁死死的卡主敌人的脖子……他们就这样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彭德怀同志擦了擦眼泪交代道,“两次赣州战役,牺牲烈士的遗体都要找到,要把他们好好安葬!”
说完,彭德怀同志慢慢得进入到赣州城,而随着赣州的解放,一方面军缴获了大量物资,同时获得了相当大的战略空间,接下来他们可以支撑得更久。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这一天,被常桂粤三家逼得没办法的湘军,对粤军发动了一轮猛烈的进攻,正在等待湖南事变结束的粤军被打得措手不及,一路败退,损兵折将。
大胜之后,何键得意洋洋的通报蒋介石,湘军已经打败了粤军,接下来将会和桂军决战,同时表明他绝不会离开湖南的态度!
同样也在这一天,西线的四路军在川陕兵团的配合下,一举攻占剑阁;在东线,陈赓率领的华东野战兵团分兵数路南下,沿着涡河南下,直指亳州,而近在咫尺的东北军何柱国似乎什么都没有看见。
而在南线,共产党鄂豫皖兵团从金寨,商城两县向北进攻,很明显,鄂豫皖兵团策应陈赓所部,对淮河一线的中央军发起了进攻。
一连接到了多个不幸的消息,蒋介石筋疲力尽,现在各家银行遭到了大量挤兑,他必须拿出一大笔钱来稳定金融。
偏偏共产党在这个时候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而本来以为可以获得解决的湖南事变竟然又生变数,湘桂大战看来是不可避免了……
蒋介石深深吸了一口气,慢慢站起身,一向十分坚韧的蒋介石坚信自己能够挺过这一关,肯定能够挺过这一关!他相信共产党绝不可能打倒他!
蒋介石猜得没错,就在这一天晚上,对中国现状异常不安的英国政府终于坐不住了,英国内阁讨论决定向南京政府提供新一轮贷款,用于货币改革,但前提是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要与英镑挂钩,接受英国派员监管等多个条件。
次日一早,得到英国方面的蒋介石兴奋无比,立刻致电同意,并再次向英国政府提出武器援助,蒋介石愿意以上海关税和两淮盐税作为抵押,这也是蒋介石目前唯一靠谱的食盐来源了。
就在蒋介石接受英国贷款的次日,恼火的美国政府做出了决定,一方面要坚决破坏南京政府发行与英镑挂钩的纸币,中国的银元走得不够多,这个时候蒋介石发什么新币,不行!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允许给中国共产党购买美国商品提供专项信用贷款,同时要求中国共产党允许美国花旗银行在太原成立分支机构,以专门处理两国贸易。
美国允许,共产党用控制区内的桐油、羊毛、猪鬃、生丝等特色农产品和煤炭等矿产品作为抵押,购买一亿美元的美国商品……
为了保证这一亿美元的商品能够顺利进口,美国决定向中国的天津增派两艘军舰,以此表明美国的决心,谁也不能阻挡合众国做生意,这是美国最大的原则!
而就在这一天,在苏俄的列宁格勒,联共布中央局委员基洛夫走进了一条窄窄的走廊,他的贴身卫士鲍士索夫平时紧跟着他,可这时却不知为什么离他很远。就在这时,列昂尼德·尼古拉耶夫突然窜了出来,对准基洛夫后脑勺一枪,基洛夫当即倒在血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