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106章异常顺利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6411 2025-05-12 15:06

  这一次的朝鲜雇佣军高达二十万人,但实际上来自于朝鲜的军队也不过五万,主力来自于韩楚先领导的军队,高达十五万人,全部是经历过二战,熟悉热带作战的老兵,武器装备也都是适合热带作战的轻便武器。

  除此以外,藏南生产兵团和云南生产兵团也早就做好了准备,随时补充前方兵员的不足,而过去三年,通过蚂蚁搬家的方式,中缅两国已经在边界地区储备了大批战争物资。

  另外,有两百多架野马和四百多架蚊式战斗机被出售给了缅甸,掩护陆军进攻,若是战事胶着,谷雨也会派出更多的空军出战,反正这些战斗机也支持不了多久,还不如用在印度。

  与前世不同,在这个时代,有大批中国军队,大英帝国动员的印度军队不多,不超过130万人,战后大英自然不可能养着这么多印度士兵,大缩编之后,此时的英印军数量很有限,总共还不到三十万人,而且战斗力很一般,中朝缅三方拥有绝对优势。

  不过中朝缅三军也有一些问题,受地形限制,缅军和朝鲜雇佣军主力只能放在中路的英帕尔地区,南线进攻吉大港的军队只有三个师;北线的“朝鲜”雇佣军同样遇到困难,只能轻装前进,幸运的是狭长的藏南地区能够提供不少物资。

  不过有孟加拉人接应,缅甸人准备派部队乘坐民船偷袭吉大港,而与此同时,两路军队将沿着铁路线直扑吉大港,一旦成功,就将获得稳定的后勤基地,可以将后勤物资运到吉大港,然后通过铁路线进行输送。

  之所以总体战略变得如此大胆,原因很简单,这是印度最虚弱,也是最容易被分裂的时候,必须完成既定的战略目标,错过了这一次机会,也许就没有下一次了。

  谷雨一开始有些犹豫,不过毛泽东同志说了一句话,让他下定了决心,“狮子搏兔,尚需全力,更何况印度这样一个大国!”

  谷雨听完之后,下定了决心,干,只要搞出了大孟加拉国,印度就被彻底包围了,未来只能在周边瞎扑腾,想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国家,难比登天,就算未来印度会蜕变,甚至变成社会主义国家,也改变不了四面被困的地缘格局。

  反正都要被印度当成凝聚民族主义的对手,早一点,晚一点得罪印度人也没什么,只要重创了印度,未来中国周边就没有一个能够真正有效牵制中国的力量,一方霸主的伟业自此奠定,进可攻,退可守,就算与老美撕破脸,也得干!

  看到谷雨如此给力,吴贺温心花怒放,这下子稳了,他非常爽快的答应了中方的要求,不就是大部分战利品要给中国吗?不就是将孟加拉铁路网与中南半岛铁路网连接,一路通到加尔各答吗?当然要答应!只要这条铁路修通,未来印度人反扑,中国人只能干预,再也下不了船了!

  3月10日,缅甸突然跳出来发出最后通牒,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苏俄塔斯社立刻对外声明支持缅甸的主权声索﹐苏俄巴不得缅印战争立刻打响,以缓解苏俄在东欧遭受到的巨大压力。

  从2月底到3月初,美国和支持美国的英国、法国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国家不断出兵,此时在小小的南斯拉夫,美国操纵成立的盟军竟然有十几个国家之多。

  虽然很多国家只是装装样子,但是美国显露出来的号召力还是深深震动了苏东,苏东内部各国不断有人折腾,各种小规模的骚乱不断,搞得苏俄十分头疼。

  而到了三月初,随着美国陆战二师登陆成功,所谓的盟军已经增加到了五万多人,有了足够的兵力之后,克拉克决定夺取战略要地萨拉热窝。

  而此时南斯拉夫人民军也在萨拉热窝做好了各种准备,正面打怎么也打不过美国人,在萨拉热窝这样的城市和美国打一打巷战还是有机会的,不求击败美国,但求重创美军。

  而此时,对美国非常恼火的钢铁同志终于把第一批防御性武器提供给了铁托,这些武器都来自于战争的缴获,德国的高射炮、高射机枪,火箭筒等等,而捷克的军工厂也在加班加点生产这些德制武器。

  至于拉9、T-34还得等等,不过大批德制武器的到来,也极大的改善了铁托的困境,他对萨拉热窝重创美军更加充足了。

  虽然钢铁同志支持铁托狠狠收拾一下美国人,但钢铁同志对美苏之间巨大的力量差距,还是非常不安,这个时候中国在印度搞事,自然是帮了大忙,也不枉这段时间送给中国的那一车车技术资料。

  更重要的是,若是美国人因此打压中国,中国就算心不甘情不愿,也只能靠拢苏俄,报团取暖,高兴的钢铁同志听说中国搞出了一款喷气式飞机,钢铁同志很感兴趣,决定用苏俄最新定型的米格9和中国交换两架,看看中国的飞机搞了好些年,搞出来的飞机到底是什么样子?

  之所以使用米格9交易,原因很简单,米格9参考的是德国设计,一大堆问题,苏俄工程师想看看中国的飞机到底是怎么解决那些问题的。

  钢铁同志兴奋,英国人自然无比恼火,大英还没离开呢,缅甸折腾什么,我们私底下接触时,不是说好了,等我们离开了再折腾吗?你们现在折腾,大英岂不是很难看?

  更麻烦的是,此前种种侦察发现,缅军这一次并不是一个方向,而是从南到北,三个方向同时部署了重兵,很明显他们不仅仅要打阿萨姆,还准备跑到东孟加拉。

  熟悉印度事务的工党阁僚,很快就判断出了缅军的意图,“中缅两国应该是准备策动成立一个孟加拉人的国家!”

  “这种可能性非常大,中国人提到的印度大陆分治方案中,就有孟加拉国的成立!”

  “是东孟加拉独立,还是包括加尔各答在内的整个孟加拉地区独立,这是完全不同的,中国人拿出的方案似乎是东孟加拉独立,但是仅仅如此吗?”

  “这就需要问一问中国人了,中国大使怎么说?”

  “中国大使说,中国支持缅甸收复阿萨姆的正义举动,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说!”

  “赶紧问一问?”

  “不用问了,中国人对印度忌惮已久,肯定希望搞出一个大孟加拉国!”外交大臣贝文皱着眉头说道,“中国人绝不会放弃这个削弱印度的机会,而帝国政府受南斯拉夫和希腊战事的影响,根本无法干预!不过孟加拉人独立,对帝国也不是坏事!”

  “若是一个大孟加拉国挡在前面,中国将再无牵制!”“帝国退出马来亚是时间问题,为什么一定要牵制中国,那是美国人需要考虑的事情!”

  听完这句话,那位内阁成员愣了一会,眼睛慢慢湿润,什么时候大英帝国已经放弃了称霸世界的梦想,这才几年呀!

  “若是中国把共产主义传播到印度怎么办?”

  “中国人连家门口的缅甸都没有传播共产主义,怎么可能在印度传播!”

  几句话一讨论,本来有些紧张的工党内阁也不着急了,现在缅甸折腾,大英溃败也就是面子上难看一些,其他也没什么,反而可能因为孟加拉人的独立,更好的分化印度人,甚至还可以乘着混乱的机会,多埋一些地雷,多动员一些富人投资大英,这反而是好事。

  艾德礼默默听着,过了一会,他才说道,“把我们的判断告知美国,同时告诉他们,大英帝国没有能力阻拦缅甸军队的进攻,他们愿意干预,就让他们干预吧!

  另外通电蒙巴顿子爵,要求他在十五天之内,出台印巴分治方案,同时把阿萨姆和整个孟加拉地区移交给尼赫鲁和真纳,让他们自行商量解决!”

  大英帝国果断甩锅,而被甩锅的对象美国人事实上也早有察觉,不过美国人同样不是太在意,美国希望白象牵制狮子,白象和狮子必须结仇,不打仗怎么结仇?

  若是真出现了大孟加拉国,反而可能是好事,未来的印度会受到严重的牵制,而中国的西南方也又出现了一个体量较大的缅甸,也会牵制中国。

  而缅甸北方的土邦又和中国有这样那样的关系,只要美国下下功夫,中缅关系未来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个空还是可以钻的。

  再说了,美国已经开启了南斯拉夫战争,不可能再开辟一个战场,所以权衡一番之后,美国决定坐观其变,先不着急。

  当然了,若是中国人想赖着不走,或者深入到印度腹地,把印度撕得四分五裂,美国肯定是要干预的,必然让中印结仇,同时又不能太过削弱印度,这个度必须把握好。

  苏俄鼓励,美国旁观,大英帝国甩锅,此时印度政府副总理尼赫鲁和MSL联盟的领导人真纳,还有那位神奇的甘地立刻就坐蜡了。

  知道缅甸人的声明后,印度人如五雷轰顶,他们不是不知道缅甸在折腾,但是他们想的是尽可能的拖延时间,先把英国人赶走,敲定印巴分治,再对付缅甸人和躲在缅甸人背后的中国人不迟。

  谁能想到缅甸人这个时候就要动手!缅甸人疯了吗?他们难不倒不知道大英还没走吗?不过只要一想起缅甸人背后的中国人,印度人就沉默了,这肯定是中国人捣得鬼,乘着印巴分治案没有出来,咬下一块,就算有问题,那也是英缅这样的事情,跟印度无关。

  不行,必须让英国人出面,阻挡住缅甸人,真要是大英让步,把阿萨姆割让给了缅甸,印度再想要回来,连法理都未必有。

  就在三位印度大佬找到蒙巴顿时,蒙巴顿很遗憾的告诉他们,伦敦发来了电报,要求把阿萨姆和孟加拉地区的防御权交给印度政府,而未来的印巴分治案也不包括这些地区。

  “子爵阁下,现在印度军队的指挥权还在贵国手中!”“我已经命令阿萨姆和孟加拉地区的英军叫指挥权移交给印军指挥官,祝你们好运!”

  尼赫鲁当时就着急了,“子爵阁下,大英帝国内阁的做法太不负责了! ”

  蒙巴顿无奈的耸耸肩,“贾瓦哈拉尔,您知道的,帝国的军队正在南斯拉夫和希腊战斗,不可能在开辟一个战场,帝国的国力有限!”

  “印度军队愿意在大英帝国的指挥下,为保卫孟加拉和阿萨姆而战!”

  蒙巴顿笑着摇摇头,“你们不是一直在争取印度独立吗?既然选择了独立,就要面对独立后所要承担的国防义务,现在为印度的独立和自由而战的是诸位,而不是大英帝国!”

  蒙巴顿油盐不进,尼赫鲁等人懵逼,现在英国人撂挑子﹐撤走了英国过来的高级指挥官,剩下那些印度参谋怎么可能指挥的对军队……

  在仔细调查了一番阿萨姆和东孟加拉地区的武备后,三人都意识到丢失阿萨姆和东孟加拉几乎是必然的,但若是缅甸人得寸进尺,席卷整个孟加拉地区怎么办,没有了广大的孟加拉地区,没有了加尔各答,没有了泰戈尔,印度还是那个现代印度吗?

  尼赫鲁和甘地坚决不能接受这样的结局,所以必须立刻备战,甘地此时也没办法说什么非暴力不抵抗,无论如何也不允许孟加拉独立。

  两人的主张也得到了真纳的支持,真纳虽然对有可能失去孟加拉地区非常失望,但他的基本盘是巴基斯坦,若是真出现一个信仰NSL的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互为盟友,他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真纳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认为印度的事情只能是印度人民解决,绝不希望走了英国人,又冒出了缅甸干预印度,什么时候缅甸有资格干预印度了,必须打退缅甸人的进攻。

  真纳是一个非常奇葩的政治家,他虽然是MSL,但却穿西装,吃猪肉,要论教义,他甚至还不如甘地知道得多。

  真纳一开始只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希望印度以一个整体独立,但是随着印度民族运动的开展,真纳发现印度大陆的印度教徒不可能与MSL平等相处,所以他迅速改变了立场,坚决要求穆斯林独立。

  只要穆斯林得到了独立和自由,至于是一个国家,还是两个国家,真纳事实上并不完全在意,此时的真纳已经是肺结核晚期,虽然在接受链霉素治疗,但身体每况愈下,能挺几年他自己都不知道,所谓无欲则刚,他的想法就显得很单纯。

  真纳虽然支持尼赫鲁和甘地,但他还是要求干净敲定印巴分治案,越拖问题越大,今天缅甸人干预,明天中国人会不会从喜马拉雅山上跑下来干预……

  而尼赫鲁和甘地的想法则不同,若是真出现了一场战争,或许印度教徒和NSL会融为一体,到时候出现一个完整的印度也未必没有可能。

  权衡一番之后,尼赫鲁提出,干脆和缅甸谈判,尽可能的拖延时间;甘地则又说了一串世界和平的话,非暴力不合作。

  两人都知道,要想阻拦缅甸,要么是中国,要么是美国﹐所以两人连忙布置,让印度驻联合国代表提议安理会紧急讨论印缅两国的阿萨姆之争,请求联合国的介入,联合国调查需要时间,而印军也可以乘机准备一番。

  同时印度驻联合国代表又寻找中美两国代表出面,阻拦缅甸动武,促成缅印谈判,在谈判之前,最好不要动武,对世界和平不利……

  中美两国代表都在大谈和平,都表示希望两国谈判解决,但中国托词这是缅甸和印度的事情,你们两家面谈比较好,至于阻拦缅甸动武,呵呵呵!而美国虽然表示愿意促成谈判,但对于阻拦缅甸动武,嗷嗷嗷,知道了!

  就在印度驻联合国代表想法设法拖延时间之际,对自己的魅力比较自信的甘地连续给谷雨和吴贺温发电,大谈和平的道理……

  三人一直商量到晚间,等真纳回到NSL联盟时,他又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坏消息,多位孟加拉代表早就等在那里,他们告诉真纳,他们准备返回达卡,接应缅甸人,为建立一个孟加拉人的国家而战。

  真纳自然不同意,他想挽留,不过一个孟加拉人告诉他,尼赫鲁要求将孟加拉一分为二的方案太过分了,完全忽视了孟加拉民族的利益,孟加拉人有理由寻求独立。

  真纳反问道,“你们宁愿相信缅甸那帮异教徒,也不愿意相信我吗?”

  “缅甸不可能吞并孟加拉,但印度却可能吞并孟加拉,孟加拉人屈服于大英帝国几百年还不够,还要再屈服于印度人吗?”

  夜已经黑了,真纳夜不能寐,他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这个世界真是太奇妙了,缅甸人帮助孟加拉人独立,多么荒诞,但却有可能成真!

  此时同样夜不能寐的还有尼赫鲁和甘地,一连串争取都没有任何消息,速度无数人都在等着印度四分五裂,不,不﹐绝不,印度绝不应该是这个结局!

  1947年3月11日,缅印战争爆发,缅军会同朝鲜雇佣军分兵三路,进攻东孟加拉和阿萨姆,整个战争的过程空前的顺利。

  在卡瓦贾·纳兹穆丁的接应下,缅军顺利夺取吉大港,闻讯之后,南线的印度军队全面溃败,根本就没有任何战斗的意愿。

  卡瓦贾·纳兹穆丁对外宣布成立孟加拉独立军,并自认总司令,同时号召所有的孟加拉人为建立一个孟加拉人的国家而战,

  而此时在北线和中线,缅军主力和朝鲜雇佣军也越过临时边界线,而当面的印度军人同样也只是稍作抵抗就后撤,缅军分兵两路,一路向达卡挺进,一路控制南北铁路。

  而在北线,“朝鲜”雇佣军则分兵两路,一路在布拉马普特拉河北侧,一路在南侧,两路人马都沿着铁路线前进。

  “司令员,印度人也太奇葩了,他们撤退的时候,连铁路、桥梁都没有破坏,甚至于连列车都丢在铁路上,这样的仗,我这辈子都没有见过!”

  “这哪里是打仗,简直就是行军!”

  韩楚先笑着说道,“没想到印度这么好打,命令各部放弃一切不必要的物资,轻装前进,猛追猛冲猛打,不能给印度军人任何喘息的机会,尽快抵达迪斯布尔,完成第一阶段战斗目标!”

  “司令员,我们不是缴获了一些列车,我们就开着列车沿着铁路往前冲,能冲多远,就是多远,以现在印军的状态我们的战果很可能会很大!”

  “可我们没有火车师傅呀!”

  “可以用运输机从后方调嘛,一天时间就够了!”“司令员,我看伞兵可以上了,直接空投迪斯布尔,夺取这一带的铁路桥,若是这里拿下了,第一阶段的任务肯定可以完成!”

  韩楚先呵呵笑着说道,“这几个方案都可以上,尽快制定计划,向后方报告!还有告诉部队,进军途中一定要严格执行纪律,等到了驱逐印度人阶段,什么都会有,现在都不要着急!”

  一份又一份电报到了中央军委值班室,段德昌看完之后,一边把电报交给粟裕,一边有些担心的问道,“这也太顺利了,印度人会不会在收缩兵力?”

  “应该不是,各种报告我都看过了,应该不是,印军确实没有战心!”

  段德昌想了想,“那就让空二旅上阵吧!”

  1947年3月16日,缅印战争爆发仅仅第五天,“朝鲜”雇佣军空投夺取了阿萨姆首府迪斯布尔,并顺利夺取这一铁路枢纽多座铁路桥,并缴获了无数机车和物资,而逃跑不及的印度军队则一个接着一个投降,至此阿萨姆之争再无悬念…

  消息传出,举世震惊,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将军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印度人在二战后期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怎么打成这样子了?难道中国军队的威慑力真得这么强大吗?”

  马歇尔将军感到奇怪,不过此时他并不知道,就在3月15日,首批乘坐着各种车辆,冲入萨拉热窝的美国士兵,在不到一天的战斗中就阵亡了两百多人,美军在进攻萨拉热窝的战斗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挫折,愤怒的克拉克下令猛烈空袭萨拉热窝,南斯拉夫战争至此进入到了一个小高潮……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