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阵又一阵无比热烈的掌声,谷雨缓缓走了出来,对着下面的国内外记者挥手,先接受拍照,然后在记者们或长或短的话筒前,谷雨拿起话筒缓缓说道,“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同各位记者朋友见面!
昨天,中国环太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胜利闭幕了,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在这一次会议上,中国环太党完成了党的最高领导层的权力交接,包括我在内,一大批同志退出了中央委员会。
就在刚才,我受新一届中央委员会邀请,列席参加了中国环太党第十二届一中全会,而在这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以顾金声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顾金声同志!”
说完,谷雨开始鼓掌,记者们也跟着握手,然后顾金声同志缓缓走了出来,然后快步上前,向谷雨问好,然后两人的手紧紧的握在一起,握手完毕后,谷雨拿起话筒,笑着说道,“属于我的时代已经结束,新的时代就从这一枚话筒的交接开始吧!”
谷雨把话筒递给了顾金声同志,顾金声同志深吸了一口气,接过了话筒,谷雨寻即转身离开舞台中央,从预先准备好的通道离开,顾金声则送行到通道门口,而在两人的身后,镁光灯闪耀不停。
等到从通道中消失,顾金声同志这才转过身,来到舞台中央,缓缓拿起话筒,开始讲话,他首先感谢了国内外朋友对中国环太党这一次党代会的关心,也感激了党内老同志的关心。
紧接着,顾金声同志开始介绍起十二届一中全会,他告诉与会的记者,在这一次会议上,谷雨同志被全票推选为中国环太党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而他则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枢机,同时还有五位同志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
在他介绍完毕后,五位新当选的中央局常委依次走了出来,不断挥手,向记者们示意,虽然这些同志都做了很多年的领导干部,但多多少少有些紧张。
这倒也不奇怪,以前他们可能站在某个省市的舞台中央,但现在不同了,他们站在整个国家的舞台中央,这五位同志都是第一次,每个人的第一次总是不太一样。
就在顾金声同志做解释的时候,刚刚离开舞台中央的谷雨,也通过电视观看现场直播,他笑着对身边的李多才同志说道,“都一本正经,十分严肃,感觉不够活泼!”
李多才现在还是总理,要等到明年三月份的人大会议才会卸任,这中间是一段几个月交接期,不过交接肯定不需要那么久,现在他大部分工作也已经交接出去了,自然也很轻松。
李多才同志知道谷雨是说笑,不过心态轻松的他还是看了看电视,然后笑着说道,“谷枢机,你看运璇同志就没那么紧张嘛,我们这个总理真选对了,形象非常好,我呀,真是自愧不如!”
说起形象,谷雨又看了看,“几个人中,老马看起来,最为朴实!”
“几个人中,他也最不好过,将近两百中委,他的得票数排在倒数前三!”
“这恰恰说明我们用对了人,有些事一把手不好做,副手就要勇敢的站出来,不怕得罪人,哪像一些人,总想着做好人!”
李多才没有回应,他当然知道谷雨这句话针对的谁,谷雨抱怨了一句,然后摇摇头说道,“不说这些了,都过去了,你我也都退休了,恩恩怨怨说太多没意思,不过这一次南下,责任不小,有些事要果断一些,我这么一退,已经有人跳出来。
他们叽叽歪歪,我也懒得计较,但凑在一起,搞起了小组织,还想利用陈JG先生的身后名为他们背书,那就不能客气,必须敲打一番!
终身教授确实不能被学校轻易解雇、教职不能被取消,但协议中也说的很清楚,若是有不可抗拒的原因除外。
现在是经济危机,香港去年的财政收入下降了一些,华侨集团这一类捐赠的企业情况也不是非常好,香港政府和各家集团大规模减少投入也是应该的,各个大学没钱了,根据形势的需要做一些必要的调整,取消一些终身教职,撤销一些没用的研究机构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个调整有些大,肯定会有一些人叫唤!”
“捅了鸟窝,叫唤几声避免不了,随他们去!老李,你一定要记住,在不同的地方,玩法一定要调整,我们要因地制宜!
香港搞的是资本主义,那就要严格按照资本主义的方式来做事,什么是资本主义的方式,优胜劣汰,有用的吃肉,没用的饿肚子,评价一个教授有没有本事,看的是能不能给资本创造价值。
陈国庆请他们给陈JG先生树碑立传,他们倒好,想借用陈JG先生的电影形象,骂我们党,这是吃人饭,砸人锅,陈家不满意,给大学压力不是应该的吗?也要让那帮人享受一把资本主义的铁拳!”
说到这里,谷雨冷笑道,“我们国内有一些知识分子很愚蠢,他们自己没本事,却盯着资本主义最有钱的那一批人,那我们一定要遂他们的愿望,让他们去享受资本主义的铁拳。
吴冠生同志搞弱势统战,搞情报工作是把好手,但做这一类事情不擅长,你来试一试,你要是做不好,那就我去做!”
谷雨这么说,李多才知道他已经非常愤怒,心里自然相当的感慨,传统那一套早已经被事实证明不行,可那些人就是不死心,总想着反攻倒算。
要说起来,谷枢机还是过于宽厚了,对这等人就应该铁拳收拾,可他就是不同意,希望这一次资本主义铁拳有些效果……他很郑重的说道,“谷枢机放心,我一定做好这件事,不会让您失望!”
谷雨继续说道,“你在香港也要与熟悉美国的知识分子打交道,多研究美国的统治方式,不管是九州日本,还是朝鲜,亦或是南洋各国,和我们的制度有着明显的不同。
我们不干涉他们的内政,但我们也绝不能容忍美国人干涉他们的内政,这就要求我们对美国那一套玩法必须足够的理解。
吴冠生同志在这些事情下了一些功夫,但还不够深入,却你接手之后,继续推动做一些工作,我们必须建立起一批熟悉美国的专家队伍,必须是真正的专家,不是胡适之那种只会跪着的人!”
“这件事关系未来,我一定会做好!”李多才同志想了想建议道,“虽然我们现在还有不少同志熟悉苏俄,但随着中苏交往的缩减,对苏俄的研究也要加强,顾金声这一批同志对苏俄的了解就远不如我们!”
“你也可以在香港搞一些研究所,安排一些同志过去搞一搞研究,我现在退下来了,也打算匿名写一些有关苏俄的东西!”
“嗷,谷枢机准备写什么?”
“现在是苏俄的强盛时期,美国人看起来相当紧张,咱们得给他们打打气,我准备搞出一本《苏俄崩溃论》,从多个角度分析苏俄体制的问题。”
谷雨说到这里,想了想说道,“我需要在香港找到这样一个年青人,四十岁上下,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能言善辩,有相当出色的语言天赋,精通英语和俄语。
此人曾经作为留学生去过英国或者美国,后来又曾经去过苏俄一段时间,因发表过一些不适当的言论,在党内待不住,不得不转去香港撰写评论,写了《苏俄崩溃论》后,在香港又待不住,转而去美国,然后到处宣扬这套说辞!”
李多才若有所思,“您是想?”
“写完了《苏俄崩溃论》,到了八十年代,我们经济上来时,当然要写一本《中国崩溃论》,有前面一本书在,下一本书肯定会大受欢迎!
油价上涨,极大的掩盖了苏俄现在的问题,他们不会改革,等到油价下跌,这些问题会暴露出来,如无意外,八十年代的苏俄不会好过,而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很可能会引起美国的不安!”
“办法倒是不错,但就怕很难骗的住!”
“美国人一向自诩为天命之国,咱们只是迎接他们的民意,能成,固然好;不能成,花费也不多,就当是你我退休后玩一个小把戏!”
“我明白了,我会立刻挑选这样一位同志!”
就在两人交谈时,顾金声等中央局常委的媒体见面会正式结束,顾金声带着他们过来,见到他们过来,谷雨、李多才停止了交谈,笑着迎了上去,谷雨笑着说道,“担子给你们了,我和老李就要去享受美好的退休生活!”
顾金声同志笑着说道,“谷枢机,我们离不开您的指导呀!”
“别,可不要耽误我和老李钓鱼!”
谷雨这么说,几位新常委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一行人一边交谈,然后转到中央全会的会场,看到谷雨一行人过来了,同志们都站起来鼓掌。
谷雨挥挥手,等掌声停歇后,他开始了最后一次公开讲话,“同志们,现在是午饭时间,我就快刀斩乱麻,交代几句:一、顾金声同志是我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他办事,我很放心,希望你们向拥护我一样,拥护他。
二、党内外、国内外目前有一些压力,也有一些问题,并不可怕,要相信你们自己能够解决,包括我在内所有的老同志更多的只是顾问,有顾才有问,没顾就少问,不要问。
三、党和国家的运转要讲科学和民主,要坚持三个有利于,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心中,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顺应时代潮流,实事求是的面对各种问题,积极应变、求变,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蒸蒸日上!”
谷雨这番话表明了三点,一是顾金声同志是他认可的核心,你们不要妄图挑战他;二是老同志们给你们放权,大胆的干;三是对新一代班子的要求,屁股别歪了,做事要将讲规矩,要不然老子给你们的,也能收回来!
顿了顿,谷雨说出了最后一段话,“最后是我个人的事情,也当众交代一下,省得以后有什么争议,乘这个机会说清楚。
我这些年发表了一些文章,国内外都有出版,以后或许也会写一些文字,这些文字稿费也有不少,现在已经有一两千万,这些年支出了一些,都有相应的账册,剩下还有不少,我死之后,全部上交党费。
我的夫人已经退休,有一份退休金,三个孩子自己挺争气,我这些人不顾脸皮,也给了一些照顾,这些年他们搞得不错,在各自的领域也算是佼佼者,有这么好的条件,也不需要组织上有什么照顾,让他们自由发展,能行就行,不能行拉倒,总饿不死他们。
我们党不能搞世家,我要起带头作用,我们家第二代承德算是从政,但第三代孩子不得从政,请同志们做个见证,若是未来哪一个孩子违反了,请你们和未来的中央领导同志要出来阻拦,这个制度一定要维护好!
最后交代一下我死后遗体的安排,我们中国有中国的文化,不要学习苏俄,把我内脏掏了,最后只剩下一个躯壳,孤零零的放在水晶棺泡着,那不是我希望的!
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逆转了国家和民族的运气,收回了不少地方,还开疆拓土,把中国的地盘增加了不少,这是我最骄傲的事情!
我死之后,遗体火化,分成几块,北京八宝山我和夫人的骨灰合葬,另外在热河、蒙古、广南三省、藏南、昆仑、天方和南洋等地,各寻一个地方作为骨灰安葬的地方。
若是有同志坚持要搞一个纪念场所,我也不反对,也别乱花钱,我在中南海附近的四合院,我死之后,中央收回来,整修一下,放上一些我用过的东西,写过的文章什么的,就当是纪念馆了!”
说到这里,谷雨笑着说道,“絮絮叨叨,说了这么说,该交代的都交代了,我现在全身轻松,同志们,鼓个掌吧!”
顷刻间,会场上响起了长时间雷鸣般的掌声,就在这掌声中,谷雨离开了会场,坐车从地下通道返回中南海,谷雨躺在椅背上,默默思忖着,能做的,他都已经做了,接下来,就要看党、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努力了!
也就在谷雨返回住处时,中国外事系统收到了美国人送来了东西,中央枢机处得到报告后,很快递交给新任总枢机顾金声,顾金声看着报告,也相当吃惊,这个行动相当的隐秘,美国人竟然都知道了?
美国人嘴上支持,还送来了印度在该地区中南部军事部署的详细信息,看起来是支持,但即便如此,顾金声同志还是相当犹豫,苏俄会不会也已经知情,然后告诉了印度?
顾金声同志想起了谷雨那一次接见空军同志的讲话,他的心也慢慢平静下来,既然要用这样的方式示威,哪怕失败了,也可以表明决心,他想了想,批示按计划行事,要求搞清楚行动被美国人知晓的原因。
这件事谷雨知情,而且目前谷雨还是国家军委主席,又是他关心的外交和军事问题,顾金声同志批示后,自然要送给谷雨同志,请他顾问一番。
谷雨看完之后,微微有些皱眉,这个尼克松做梦就想中苏打起来,而在自己的前世,他虽然访问了中国,但中美两国光光建交谈判就用了七年,这等老奸巨猾的家伙真不好打交道,也不知道这一世卡特同志能不能当选总统,他要淳朴多了!
越是这个时候,越要镇静,绝不能着急,谷雨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写上了自己的批示……
海德拉巴基地,解放军空军上校张道平同志正在研究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印度核反应堆相关资料,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苏俄这款刚刚服役没有多久的萨姆6导弹名气大噪,而印度人也若获至宝,战后迅速从苏俄引进。
这款苏俄研发的机动式全天候中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在苏军内部有着“立方体”的别称,其射程和射高分别达到了3.7千米至24千米和0.06千米至10千米,拥有宽广的防御范围,主要用于师级野战防空,能有效打击中、低空亚音速和超音速飞机。
该导弹采用履带式底盘,发射时借助火箭助推达到超音速,随后启动冲压式发动机。在制导方式上,萨姆-6结合了无线电指令制导和飞行末段的半主动雷达制导,确保了导弹的精确打击。此外,其三联装发射架安装在履带底盘上,赋予了导弹出色的机动性和战场生存能力。
萨姆-6导弹的制导雷达采用多波段多频率工作方式,使其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导弹采用的固-冲组合发动机具有较高的比冲,也有效提升了导弹的性能。
由于其出口型号的性能相对保守,苏俄对其保密性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中国凭借与埃及的良好关系,战后迅速搞到了一台,并对萨姆6导弹进行了全方面的评估。
萨姆-6导弹的很多长处非常值得学习,不过其缺点也非常明显,制导系统使用了大量电子管,导致体积庞大、耗电量大且维护困难,比中国以晶体管和小型集成电路为主的制导系统还要落后。
也是由于其制导系统的问题,该型导弹的制导车、发射车、电源车分开,车辆数较多,容易暴露,一旦雷达车被炸毁,这款导弹就会失去作用……
而根据侦察,孟买郊区的核反应堆周围,印度人部署着2个SA-6导弹连和2个SA-2/3地对空导弹连,还部署了大量ZSU-23-4自行高射炮和SA-7便携式防空导弹,在核反应堆周围形成了包括50枚导弹和40余门高射炮的绵密防空网。
除此之外,孟买的军用机场,印度人还部署了一个米格21中队,拥有24架战斗机,以及其他各种杂牌的飞机30多架,以保护孟买和核反应堆。
印度人的防空网看起来固若金汤,但缺陷实际上很明显,其部署的苏制预警雷达的缺点反应速度太慢,其应对对手的袭击,尤其是连续攻击往往力不从心。
所以这一次的攻击总共分成了三个梯次,第一梯队来自于更靠近孟买的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空军首先出发,攻击孟买,消耗该地区的米格21,并消耗一部分导弹。
第二梯队同样来自于巴基斯坦空军,目标也是类似,消耗米格21,并消耗该地区的防空导弹,同时也是让印军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巴基斯坦方向。
第三梯队则是特别行动大队,其同样分成了两个批次,第一批次六架飞机的任务就是使用反辐射导弹攻击印度防空导弹的雷达车,哪怕没办法击中敌雷达车,也要让敌人产生惊恐,逼着他们紧急关机,方便第二批次八架携带激光炸弹和常规炸弹飞机空袭。
而要想成功的完成突袭任务,必须实行超低空飞行,以尽可能躲避雷达,等到临近目的地,迅速爬升,等到敌军雷达发现,一边尽可能干扰,通过飞机携带的电子装置欺骗敌既,一边迅速发起攻击。
而超低空飞行的风险非常大,在一百米以下的超低空最常见的就是鸟类,比如麻雀、大雁、喜鹊等等,这些鸟类一旦撞上战斗机引擎,瞬间就会让战斗机失去动力机毁人亡。
即便没有飞鸟干扰的地区,也同样十分危险,因为在地面有高楼有各种人造飞行物影响飞行员判断,一旦出现干扰,哪怕是一片树叶贴在战斗机座舱罩上,飞行员以分心战机就会陷入失控……
而在第一批次空袭的同时,第二批次才会上阵,由于此时的激光炸弹制导比较费事,需要不断照耀目标,解放军不得不做两手准备,四架战斗机两两配对,使用激光制导炸弹攻击,而另外四架战斗机则使用常规炸弹攻击。
所以为了这一次空袭的成功,解放军进行了大量针对性的训练,包括建设一个反应堆模型,进行投弹训练,以尽可能一击成功,毕竟那么大一个反应堆,目标还是比较大的!
张道平同志对巴基斯坦空军能够发挥多少作用,不敢抱有太大的希望,能有作用更好,没有作用也没什么,解放军从来只靠自己,并不依靠别人。
但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空军的战斗机一架又一架被萨姆6导弹击毁,损失惨重的先例摆在那里,这一次攻击大队到底能不能完成任务,又会产生多大的损失,谁也不知道,这是一个赌博,但为了稳固西部边陲不得不为……
1970年12月6日一早,通过一系列协调,经过精心准备,孟加拉国、海德拉巴和巴基斯坦三国的空军以及地面部队在几条战线同时发起了进攻。
三国空军主力倾巢而出,总共动员了200多架飞机分成多个梯次向印度空军进攻,印度空军同样毫不示弱,凭借着数量优势和米格21的高空高速优势,迎接三国空军在多条战线的袭击。
广袤的印度上空,双方无数飞机不断穿梭往来,以超音速的速度互相追逐,恰如一场“车轮战”,机炮不断射击,发出种种怒吼,各种导弹不时地从飞机的机翼下发射出来。
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导弹的吼叫声、飞机中弹的爆炸声混在一起,使人弄不清飞机在哪里飞以及飞往哪里去,再加上飞机的导弹施放的白烟,空中乱成一团,无法辨认谁在攻击谁。
也就在前线的四国空军大PK之际,第一梯队的巴基斯坦空军战斗机已经出现在孟买上空,不过孟买机场的米格21迅速起飞拦截。
但就在第一梯队之后不久,巴基斯坦空军的第二梯队又冒了出来……雷达车换了一个位置停下来,雷达天线仰望着东部的天空,印度士兵背着枪警惕的看着周围的天空。
在苏俄培训过的防空导弹连连长辛格也在防空雷达屏幕面前,注视着天空中的情况,自当上导弹连的指挥员以来,出在锡克族的辛格不是很满意。
辛格感觉嘴里总是这些口令,根本不能发挥军人的智慧,更谈不上考验什么毅力,无非就是靠对武器的熟练度提高武器的杀伤力。
辛格只需要考虑用那辆发射车上的导弹攻击那些目标,然后由雷达车把目标信息迅速传递给发射车,发射车上的火控雷达自行跟踪目标直到导弹命中目标,自己每次都在看不到敌人的地方开打,谈不上有什么战斗的乐趣。
还不如指挥高射炮部队,至少高射炮可以看到真真切切的敌人和敌机,在后方防空导弹阵地上连飞机的声音都听不到。
“准备,发射!”
辛格最终下达了发射命令。
“轰隆!”
一声巨响之后,萨姆防空导弹,象一条火龙,从导弹发射车上腾空而起,直向上空的敌方战斗机飞去。
此时导弹报警器还是非常罕见的东西,所以巴军飞行员压根没注意导弹的来袭,等到他反应过来,一条火龙已经飞到了他的飞机跟前,然后一声巨响,这架巴军先进的二代战斗机已经被防空导弹炸成了两截了。
“好,一发命中!”屏幕上敌人的飞机信号一下子消失了,显然是被击中,本来还嫌弃地空导弹兵没意思的辛格却高兴的一下子就叫了起来,然后得意洋洋了扭起了印度的传统舞蹈,或许这就是战争的刺激!
也就在此时,张道平同志指挥的第一梯队正在通过印度西高止山脉,这几年,张道平多次前往巴孟海三国,以他的经验,印度的远程搜索雷达效率不会很高,稍微降低一点儿高度就能躲开。
“看来还得再下降一点高度!”张道平说完,继续下降高度。
“副师长,这一带有印军的高射炮和萨姆7导弹,我建议你不要飞得太低。”一个飞行员的声音直接出线在电台里,解释了他的想法,以示没有私心。
“突然性才是飞行员最好的朋友!”
在张道平的指挥下,机群依托山脉走势,以低于山峰高度隐蔽航行,躲避敌雷达搜索,因为飞机高度低、山谷地形复杂,飞机若出现故障或判断失误,留给飞行员处置的时间很少,很容易出现事故。
而地面物体扑面而来的压迫感,加上不可预知的建筑物、鸟群、山间紊乱气流等危及飞行安全因素的综合影响,飞行员的心理压力更大,又很容易造成飞行员不由自主的带杆拉起。
所以这一段飞行,所有的飞行员精神都高度集中,此次出动的都是精英飞行员,都有极其丰富的飞行经验,也都有高超的飞行技艺,他们也终于顺利通过了这最后一段,也是最困难的一段航程。
张道平低头看了看导航,已经飞过了倒数第二个导航点,飞行路线与预设没有区别,这次计划到目前为止是成功的,印度人一如既往反应迟钝。
负责第一波攻击的孙云亮和自己的僚机从超低空状态往上飞起,机载雷达系统迅速开始了扫描,孙云亮立刻兴奋起来,“是萨姆6的搜索雷达,哈哈,印度人果然如我们猜想的那样,和我们导引头记录的信号一样!”
僚机的声音传了出来,“团长,我同样测量到了12厘米短波辐射源头的位置,70公里外机动部署的萨姆6导弹,还没有发现他们的制导雷达开机。”
通过国内的一系列训练,孙云亮已经相当熟悉萨姆6型导弹的飞行包线,自己只要以低空接近,就可以在对方的射程外发射反辐射导弹,很可能比攻击高炮阵地还要安全。
孙云亮按下导弹电源,引导头开始工作,这是一个不短的过程,导弹灵敏的导引头需要分析和记忆辐射源地连续波特性和方位角……
而与此同时,在指挥车旁边,辛格又一次望着湛蓝的天空怔怔出神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忽然一个小兵来报:“连长,发现不明机队。”
“嗯?”辛格全身一紧,立刻钻回指挥车里,在其中各种仪器设备正在运转,“一,两架,天呀,离我们这么近,从哪里冒出来的!!”
辛格只觉得头皮都在发麻,实在太近了,只是七十公里,如果是对方是超音速状态,几十秒就冲过来,自己躲都躲不开!
“快,先行锁定,开启火控雷达,导弹准备!”辛格再也没有了悠闲,他着急喝道。
此时的防空导弹还是比较落后,只能一架一架的打,效率并不是很高,雷达兵也十分着急,手忙脚乱起来。
反辐射导弹允许发射的标识亮起的同时,萨姆导弹制导雷达开始照射到了歼6上,歼6导弹警报器迅速响了起来,孙云亮知道对方应该不会迅速发射,不过己方的反辐射导弹攻击的效率,一言难尽,只能看运气了!
“老马,你来攻击目标照射雷达。”
“明白!”
“我们得再近一些!”
“倒数10秒发射导弹!”张道平说道,他预计10秒后与敌人阵地的距离会缩减到15公里左右,那样就可以进入了这种导弹在低空区域的最大射程。
“发射!”
2架飞机各自发射了一枚反辐射导弹,然后转向迅速脱离,果然,印军的制导雷达一直照射着2架飞机但是没有发射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