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107章血色之冬军工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5884 2025-05-12 15:05

  谷雨的想法获得了北方局高层和军中高层的一致认可,有这么强大的力量,大家早就想打下去了,只不过一困于没有合适的名义,思想工作不好做;二困于刚刚拿下热河,基础还没有打扎实。

  但一旦根据地得到了巩固,扛住了日军的大规模进攻,自然就需要考虑进一步问题,如何发展了,我们在东部已经发展得不错,但日本的国力和日军的战斗力摆在那里,继续向东阻力太大。

  大家也都知道抗战是持久战,非一朝一夕,故而往东发展,以目前四路军的实力不是最佳之路,必须寻找一个巩固的核心根据地,这也是谷雨同志关于抗日战争根据地建设最重要的结论之一。

  向北都是大草原,我们正在开展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草原上才多少蒙族人,地方大,但根本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四路军的发展,所以向北根本不可能。

  这样一来,只有向西和向南,谷雨选择了向西,而一些比较激进的同志,比如殷鉴同志,比如马辉之同志,比如杨尚昆同志,他们甚至想直接越过长城,攻打河北和平津这样的特大型城市。

  他们的理由也很实在,东北军装备好,战斗力弱,而且我们的兵运工作做得那么好,已经实际上掌握了一些部队,消灭东北军的条件太好了。

  不过他们的想法被谷雨否决了,四路军和东北军的关系摆在那里,我们没必要把东北军逼到绝路,逼到绝路,东北军是会不会拼死一搏谁也不知道,他们的武器装备摆在那里,进攻不行,背靠城市防守还是可以的。

  再说了,那样对我们未来的统战不利,对动员部队也不是很有利,四路军和东北军上下打断骨头连着筋,我们对东北军动手很容易被人看成是同室操戈。

  更重要的是,河北是大平原,平津地区意义非同一般,列强也都有驻军,我们打下来必然会引起极大的反弹,很容易迫使内外敌人团结一起围攻我们,我们就算拿下了平津地区,也站不住脚。

  但是山西就不一样了,三面都是大山,本身就非常适合我们立足,我们居高临下,敌人想进攻,短时间内也攻不进来,我们就可以安心地在山西发展。

  阎锡山又打下了非常良好的基础,我们还可以通过张库大道从苏俄哪里交换各种物资机械,不存在被封锁的问题。

  只需要几年时间,我们就可以拉起几十万大军和几十万有能力管理地方的同志,有了这样的人力物力军力,我们完全可以横扫北方,也足以抵抗日本的进一步侵略。

  这个时候就算内外敌人勾结起来,一起攻打我们,我们也能扛得住;就算扛不住,我们也可以退到山区,过上一两年再次组织进攻,却不用担心根据地受到伤害。

  这比和张学良翻脸要好得多,毕竟张学良有恩于我们,没有足够的理由,我们不方便攻打东北军,虽然我们共产党不讲这些,但也要注意国内各界的看法。

  当然了,不打鬼子,该打内战,最大的问题还是部队思想转弯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攻打阎锡山的好处,阎锡山属于亲日派,与日本人勾勾搭搭,这一点早就不是什么新闻。

  阎锡山能够东山再起,回到山西,走得也是日本人的关系,他甚至还是日本军人护送回山西了,这一点举国皆知。

  我们打汤玉麟除了他治理热河十分糟糕以外,还有一个关键原因,他和日本人勾勾搭搭,甚至还派人去了伪满洲国,这给了我们足够的口实,故而国内民意才能够接受。

  我们这一次同样以攻打亲日派汉奸为借口,攻打阎锡山,也很容易做通部队的思想工作;另外我们发展得这么迅速,蒋介石肯定坐不住,他肯定会想出种种伎俩,压制我们,到时候部队的思想转向自然也好做。

  我们以抗日反蒋救国为宗旨,组建北方抗日联军,红24军和陕甘游击队也可以顺利成章的加入抗日联军,这样一步步向真正的革命军队转型。

  而一旦我们在山西站稳脚跟,旗下又有红军,国民党反动派肯定会围剿我们,我们可以顺理成章的进行土改,毕竟掌握土地的人基本都是阎锡山的支持者,不把他们的根给挖了,我们就无法在山西站住脚。

  再说了,我们部队的主干是东北人,在山西搞土改,东北军上下没有切身之痛,也非常容易统一思想,阻力较小,而一旦到了这一步我们的转型就基本完成。

  我们也根本不需要称为工农红军,抗日这杆大旗在北方更容易吸纳各路人才,也是整个中国的大义所在,这个大义目前就掌握在我们四路军手中。

  我们抗日的功劳摆在那里,全国人民都听过、看过,国民党反动派围剿我们,自然就站全国人民的对立面,这样很容易争取民众和各路反蒋军阀力量的支持。

  用北方抗日联军为名义,我们可以很方便的分化东北军,让他们发动起义,加入四路军;即便分化不了,东北军与我们的关系摆在那里,他们同样不可能拼尽全力,顶多是做做样子。

  同时也方便与盘踞在绥察一带的西北军做好统战工作,绥察一代的两路西北军加起来七八万人,虽然实力不强,但人多咬死象;我们要是和他们纠缠不轻,很可能影响到大军进入山西的进程,到时候阎锡山有所准备,对我们的攻击就不是很有利了,毕竟山西的地形 摆在那里,对防守十分有利。

  西北军与阎锡山恩怨夹杂,他们肯定乐意看阎锡山的笑话,即便迫于蒋介石的命令攻击我们,他们也不太可能拼尽全力,这也有利于我们分化敌人。

  西北军东北军这两股力量,三十多万人不掺和进来,或者只有部分力量掺和进来,一开始我们的对手只有阎锡山在山西的六个师,不过四五万人,我们的兵力优势两三倍于敌人,这要是拿不下山西的大部分地盘,我们就是无能之辈。

  谷雨的说法非常实在,也是十分稳妥的办法,自然得到了高层的完全认可,同时大家也很有默契的达成了一致意见,在没有发动之前,不向中央和国际报告,道理很简单,大家十分担心苏俄同志不同意,到时候我们是执行,还是不执行呢?

  当然了,大家伙之所以这么想,也跟谷雨画的大饼有很大的关系,一旦占据山西,回过头再收拾了绥察一带的西北军,后又向西攻入陕甘宁;四路军就将拥有东满,辽北,冀热辽,晋绥察,陕甘宁五大块根据地,在八个省拥有或部分拥有根据地,这是什么,这是中 国革命的历史性突破呀!

  也许过不了几年革命就能彻底成功了!

  这样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谁也无法忍受诱惑!

  在这个节骨眼上,万一苏俄同志指示,留在热河不西进,和鬼子硬拼,怎么可能,我们是中国共产党人,又不是苏俄的傀儡!

  所以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大家都很有默契,这件事先不要提,等我们动手前再向上汇报,不管他们同意不同意,我们已经动手了,到时候他们还能硬拦着不同意?

  当然了,之所以这么做也跟北方中央局现在的地位有关,什么是中央局,自然就是代表中央指导北方广大地区革命工作的核心机关,本来就有足够的自主权,要是事事都向中央汇报,那还要我们这个中央局做什么!

  形成了这样的一致意见后,北方中央局这一次热河抗战的宗旨也就出现了,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以练兵为主,用日寇来磨练四路军,尽可能的壮大革命力量。

  当然了,也不能够让日寇太好过,为了日后游击战争的顺利,四路军将破除热河山区地区所有的城墙,尽可能破坏公路;这样一来,日军的机械化优势在山区自然没办法发挥出来,我方又有火箭筒、平射炮这样的直射武器,日军又没办法构筑堡垒,这也就保证了山 区一直控制在四路军手中。

  换句话说,日军顶破天实现点和线的控制,想控制面根本不可能,就让他们占据承德、热河这样的大城市吧,只要城外是四路军的天下就足够了!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要保证火箭筒和平射炮的生产,故而这一次来到丰宁,谷雨除了和毛泽民同志谈一谈神药磺胺以外,接下来就是考察兵工厂的建设。

  这段时间,四路军与冯庸打得火热,通过他的关系,谷雨梦寐以求的五小工业获得了重大突破,小型火力发电装置,小型机械厂,小煤矿都有相应的设备,目前都在热西动了起来;小化肥厂有了设备,正在招揽人才,过不了两年也会动起来。

  至于小钢铁厂,谷雨目前还做不到,不过山西不是有一些吗?

  再说了,以后也可以想办法从老毛子哪里买,老毛子支不支援不重要,我用卖药的钱从你们那里采购总可以吧。

  故而四路军真正的重点放在了小化肥厂上,一套实验性的小化肥厂不过几十万大洋,一套怎么够,多买几套,宁愿设备等人,也不能错过这最后的时机。

  甚至可以尝试购买一套小型合成氨厂,先把设备买回来,放在那里,人总会有办法的。

  事实上,对于军工生产而言,合成氨厂不是必须的,可以通过堆肥、厕所刮硝等等办法收集火硝,当然这样收集的产量不算很大,目前四路军也没有被封锁,故而火硝还可以直接对外采购。

  而随着对热河控制的加深,火硝产量肯定可以提升,东三省富裕没办法,热河老百姓可不富裕,只要做好了宣传,他们还是很乐意熬一熬火硝的,草原上的蒙古同胞同样也可以堆肥,关键是需要有人教他们,这些都是对基层的控制,需要一步步来。

  随着几百万大洋投入,各种设备开始不断流入,从八月份大规模增加投资,到现在,又增加了一大批设备,四路军兵工厂的规模吹气球一样的发展起来,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安心生产,生产能力肯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各种设备现在还在不断流入,谷雨咬紧牙关,下定决心到明年四五月份,将兵工厂各类机床,再增加两三倍,总投资达到千万大洋以上,必须利用好这最后的时间窗口,尽可能购买各种设备物资,是四路军的当务之急。

  人手不够,设备买了一时用不上不要紧,人可以逐渐培养,以老带新,但是设备却不一定买得到,虽然未来也许有希望从老毛子那里得到设备,但谁也不清楚老毛子到底会是什么态度,靠人不如靠自己。

  对于已经完全进入战时体制的四路军而言,除了维持基本的民生以外,尽可能把其他所有的物资都用在军事上,兵工厂的大规模投资自然毫不奇怪,四路军不是蒋介石,打死他,他也做不到前方打仗,后方钢铁厂破产。

  兵工厂十月初完成搬迁,体积较小、对精度要求不高的设备已经可以生产,大中型设备也正在寻找合适的隐藏地点,还没有投产,自然产能也没有上来。

  现在的四路军的兵工厂主要以弹药和简单的兵器为主,硝酸、硫酸、硝化甘油、硝铵等化工品产量正在一步步攀升,炸药产量不断增加,自然也会推动炸药包、复装子弹和小型炮弹产量的迅速增加。

  另外75mm火炮的炮弹也开始尝试生产,现在的产量不大,但总会提升的,这也是谷雨为什么敢于大练兵的根本原因,底气就在这里,他已经有了一定的生产能力。

  兵工厂的兵器生产目前主要为手榴弹,产量很大,随着大量无缝钢管陆续到货,四路军的平射炮、掷弹筒和迫击炮等产量也会得到迅速提升,这些装备都是轻便武器,要尽可能为留守的游击部队多装备一些。

  另外同样被大规模生产的还有火箭筒,这玩意真正论起来绝对一言难尽,在谷雨看来,甚至算不上成功。

  四路军搞出来的火箭筒,并没有成型装药和精铸药罩,这两样技术难度相当大,妥妥的高科技,目前根本做不到,故而四路军火箭筒并不追求破甲能力,而是想办法提升弹头击中目标后的爆炸能力。

  还有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固体火箭燃料,技术要求很高,四路军兵工厂同样也做不到,所以四路军用技术难度相对比较低的黑火药作为推进剂。

  从技术上说,火箭筒更类似于前世的RPG-2,实质是一种轻型无后坐力炮,也没有火箭发动机,完全依靠惯性飞向目标。

  这样一来,火箭筒实际上就是一个不伦不类的东西,射程自然大为下降,也只有几十米,但相对于射程更远的平射炮而言,火箭筒单兵就可以携带,非常方便,毕竟现在的平射炮不可能如人一样机动灵活。

  相对于射程更远的掷弹筒而言,火箭筒火力更猛,可以威胁日军的装甲车和碉堡威胁很大,故而部队相当欢迎,所以四路军兵工厂自然也开始了大规模生产。

  按照计划,未来主力部队一个排除了拥有三个步兵班以外,还会仿效日军搞一个两挺轻机枪,两门掷弹筒和一个火箭筒组成的火力班,这样一来步兵排的火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故而对掷弹筒的需求量自然也就大了许多。

  随着设备和人员的不断增加,四路军兵工厂再也藏不住了,必然也会成为日军飞机空袭的重点目标,所以四路军目前只能躲藏在山区,并部署了不少机枪,但到底有多大用处,他也不知道,只能慢慢来了。

  谷雨这一次过来,除了视察基本情况以外,还看了看没良心炮,这玩意缺陷很多,防御作战也用不着,但有一个好处,一旦把敌人团团围住,需要慢慢攻坚时,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这玩意说白了就是就是一个个超大型的飞雷,丢到敌人的阵地上,可以打击敌堡垒、铁丝网、鹿砦等主、副防御设施,对运动中的步兵则基本不能对付。

  而一旦被击中,敌人不是被炸死,也会被震死,自然会提高歼灭战的速度和效果。

  谷雨摸了摸大铁桶,感慨地说道,“好家伙,这么大口径,鬼子绝对不好受!

  日后把鬼子围住了,丢几个过去,鬼子不是被炸死,就会被震得七窍流血!”

  研发这款武器的韩教授笑着摇摇头,“这种武器实在太土了,用处也很有限,只有在缺少火炮支援时,才会派上用场!”

  “有,总比没有好,能够用这样的方式攻坚,总比爆破敢死队勇猛牺牲,来逐次爆破攻坚来得好!”

  说到这里,谷雨想起了一些报告,眼睛里出现了一丝泪花,大家都有些沉默。

  过了一会,谷雨才笑着说道,“自然科学院的同志们,要多跑跑部队,了解部队的需要,咱们炮兵不多,那就多想想土办法,只能能消灭什么,不管是土办法,还是洋办法,都是好办法!”

  韩教授、李教授等人纷纷点头,谷雨想了想,又开始询问他们其他武器的研究情况。

  为了让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授发挥作用,四路军搞了一个自然研究院,把水平相对比较高的专家和技工集合起来,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顺便也解决一些上面布置下来的研究课题。

  没良心炮就是谷雨布置的课题,这玩意难度不大,搞出来容易,但有的就不那么容易了,比如把迫击炮改造为平迫跑,从而具有平射能力;又比如谷雨布置他们研究的简易火箭弹和火箭炮,对他们的要求就非常高。

  前者是根据记忆中八路军的做法,谷雨交代出来的任务,现在虽然不着急,但也有研发的必要,后者则是为了未来考虑,这款游击神器搞出来,那就更不得了,当然现在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这个时代欧美很多科学家都在研究火箭,谷雨估计四路军这些人也搞不出喀秋莎,而且就算搞出来,四路军也装备不起,不过不要紧,可以预研,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

  遇到问题,再想办法解决就是,国内条件不够,那就想办法从国外引进材料设备,科学研究不就是这么一步步提升得嘛!

  时间还长,谷雨等得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