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151章蒋介石的决心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6639 2025-05-12 15:05

  侨界领袖陈嘉庚先生有些晦涩难懂的闽南口音和谷雨清晰无比的北方口音,相继通过电波传到了焦头烂额的张学良耳中,张学良站起身,有些烦躁的走来走去。

  今天白天在山海关,东北军一个团据险而守,与日军打了好几个小时,该团抵抗的意志非常坚定,但战斗的结果再一次打碎了张学良的幻想,东北军不是四路军,还是打不过,差距太大了!

  现在的东北军已经不是两年前,河北平津再好,也没有东北老家好,东北老家有各种各样的资源,还有大豆这样可以大量出口的硬通货。

  没有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补充,东北军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部队打掉了,很难补充的上,甚至于和四路军的交易获得的那些钱和四路安,购买的相当一部分武器装备,转手又被卖给了四路军,换来了一堆老式装备,中间的差价都被中高级军官们吃掉了。

  张学良心里很清楚,几个老部队空饷腐败情况极其严重,部队主官的心思只在捞钱,一些部队不仅仅战斗力下降,武器装备也缩水了不少,这样下去,这些部队只会慢慢消亡。

  当然也有一些部队巩固和提高了战斗力,比如黄显声的骑三师,发给他们的武器装备都用上了,而且共产党人也根本没有离开。

  他甚至还接纳了四路军一个教导队帮着训练,战斗力确实有很大的提升,问题是这样的部队,是他张学良的,还是四路军的,张学良自己都搞不清楚。

  手下军队如此混乱,中高级军官之间矛盾重重,互相之间不断指责,张学良现在非常矛盾,索性管都不管,下面爱怎么折腾,随他们的便,但是河北的地盘要保住呀,要不然这么一大堆人吃什么,喝什么。

  既然大部分东北军指望不上,那就指望外人吧,西北军已经进来了三个旅,晋绥军也来了一个师,等到傅作义过来了,西北军还可以再进来三个旅,这样长城一线应该会稳妥不少。

  心里虽然是这么想的,但日本人真得打过来了,张学良又心虚得不得了,虽说日本人要首先拿下热河,保证后路无忧,才会进攻长城一线,但山海关被攻占,日本人随时可以进攻平津地区,他又如何可以安心。

  而在河北南部地区,中央军先头部队已经进驻石家庄,下车之后,87师一部立刻换车向娘子关进军,准备与防守娘子关的晋绥军会师,保住这个重要的关隘不被四路军控制。

  四路军那边的战报还不清楚,不过他们应该还没有拿下太原,即便在正太线上有部队,也相当有限,他们的速度不太可能比依赖铁路的中央军快,故而围绕着娘子关和正太铁路,四路军和中央军肯定要大打一场。

  现在四路军呼吁停战,但条件却是围绕着现有战线停战,中央军和四路军分头增援,看起来这个条件合情合理,但张学良不用猜就知道,蒋介石不可能答应。

  蒋介石绝不可能让四路军待在太原周边,而四路军这么快打到太原周边,怎么可能拒绝得了太原的诱惑,这可是北方最大的城市之一呀!

  还有那么大的兵工厂在,谷雨这一两年以来,为了有一定的武器生产能力,费了多少心思,他绝不可能放过太原!

  不要说谷雨,即便任何人处在他的位置,都不可能放弃进攻,所以四路军此举更多的是外交攻势,偏偏华侨领袖陈嘉庚又搞不清楚情况,他这么一站出来,肯定有无数人支持,蒋介石会屈服吗?

  恐怕很难!

  也许恼羞成怒的蒋介石,会增加力量与四路军决战,要是四路军和中央军在山西打得不可开交,他张学良岂不是一点增援都得不到了,四路军有往日的大功在,就算热河丢了,只要他们一直在热河和鬼子打,谁也不会指责他们。

  问题是东北军负责的长城防线怎么办,去年连续大败,张学良完全可以肯定鬼子现在一股子邪火,等着发泄,四路军不怕,他的东北军害怕呀!

  要是在长城一线打光了,东北军这个团体就要崩溃了!

  所以张学良自然非常烦躁,想来想去,只能赶紧让傅作义和西北军入关,把他们放在长城一线,打得好,最起码也算有个帮手呀!

  西北军那帮子狼崽子还好说,问题是傅作义那边却卡住了,傅作义不愿意把两个炮兵团都让给四路军,他坚决要留下一个团,而四路军却志在必得,绝不同意傅作义带走一个炮团,今天双方谈了一天都没有谈拢。

  张学良知道,得想办法妥协,尽快让西北军入关,但是他又舍不得给傅作义一个炮兵团,毕竟东北军目前也只有三个炮兵旅,六个炮兵团。

  而此前与四路军的交易,炮11团的36门辽造14式75山炮已经给了四路军,换装了从德国那里偷偷买来的36门75野炮。

  第二轮交易,炮15团,那36门辽13式75野炮也将卖给四路军,换取傅作义入关,对这个炮兵团,张学良也准备换装成德造75mm野炮。

  这种情况下,到底如何平衡呢,想来想去,张学良咬咬牙,决定把重炮旅下辖的17团16门150mm重型榴弹炮和配属的炮弹,卖给四路军,并且扣除掉32门晋造75mm山炮的费用,换取傅作义带着一个炮兵团尽快入关。

  四路军肯定忍受不住150mm重型榴弹炮的诱惑,相比于东北军150mm火炮的大射程,晋造火炮六万多米的射程简直就是垃圾,这样的条件,四路军应该可以接受。

  至于17团,番号也必须保住,可以仿照晋绥军,从其他四个炮兵团各调四门炮,这样就有16门火炮,再凑钱给他们买16门火炮,凑成一个八个连的75mm野炮团,也就差不多了。

  张学良很清楚,以目前东北军的状态,旗下这些重炮的价值并不大。

  以东北军的战斗力,打鬼子铁定指望不上,一不小心反而便宜了鬼子。

  还不如交给四路军,他们更有用,另外还可以获得一些人情,以后四路军攻打坚城也比较好办,就当是为以后留一条后路吧,连老牌华侨领袖都靠向了共产党,他怎么也得给东北军这个团体找一条后路。

  又想了想,张学良还是摇了摇头,不行,这150mm重型榴弹炮,整个中国只有东北军,一旦被捅出来,他根本没办法向蒋介石解释,这件事暂时不能考虑。

  又考虑了一会,张学良就想到了炮12团,那36门德造75mm野炮,干脆自己吃点亏,从炮12团抽调16门德造75mm野炮交给四路军,让傅作义可以带上半个炮兵团离开,应该差不多了。

  未来这炮12团就配合傅作义的部队作战,只好打好了,挡住日军,日后炮12团划给傅作义也不成问题,现在得尽快把他从大同给搞出来。

  张学良下定决心之后,立刻开始了安排,并下令立刻通电支持陈嘉庚先生,停战谈判,一致对外,就算蒋介石不愿意,张学良也得逼迫一下蒋介石,要是石家庄的中央军过来了,他的压力就小很多了。

  张学良猜得没错,蒋介石在听说陈嘉庚跑到了共产党控制的热河,不由得勃然大怒,大骂娘希匹,对负责侨务的政府官员们责骂不已。

  虽然这几年,国民政府拥有了江浙富饶之地,对华侨的援助已经不那么需要,但侨汇还是国民政府外汇来源的重要手段。

  在这个节骨眼上,陈嘉庚这样的南洋华侨领袖跑到热河,有多大的危害,蒋介石再清楚不过了,要是被共产党拉拢,有了足够的经济来源,那共产党还了得!

  越想蒋介石越是愤怒,陈嘉庚这样的大人物前往热河,他竟然没有得到汇报,必须查,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必须彻查到底,一定要把那个党国败类找出来。

  暴跳如雷之后,蒋介石也不得不面对陈嘉庚广播讲话带来的巨大冲击,陈嘉庚之后,肯定有无数人冒出来,要求与共产党谈判停战,一旦这件事处理不好,国民政府必然会遇到巨大的麻烦。

  但是现在绝不可能停战,四路军已经占据了半个山西,又打到了太原边上,若不乘着他们立足未稳之际,将他们驱逐出去,让他们在山西站稳脚跟,背靠苏俄支持,凭借山西的有利地形抗衡中央,再想剿灭他们,那就太难了!

  蒋介石头疼不已,他一时半会也拿不定主意,不过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阎锡山却看到了千载难逢的喘息机会,他立刻对外通电支持停战,四路军不进攻,蒋介石不进山西,要是拖上几个月,他的新兵可就练成了。

  就算拖不了那么久,有这段时间,他也可以加强太原和晋南的防御,故而阎锡山一边继续从太原搬家,一边则下令娘子关、晋城和运城三地的保安部队封锁关口,不让中央军入晋,理由就是日寇入侵华北,晋军要停战谈判。

  同时阎锡山下令留守太原的孙楚,赶紧联系四路军让他们不要动,一定要保住城北的兵工厂,不要被四路军占领。

  不仅仅阎锡山通电支持陈嘉庚先生,当天晚上,冯玉祥和他那个草台班子热察联合政府也冒出来,西北军29军和其他各路西北军豪杰联名通电全国,也通电支持陈嘉庚先生。

  紧接着自然就是被老蒋硬拉着准上山西的韩复榘和杨虎城,他们也表态支持停战谈判,老蒋屁股一撅,他们自然知道老蒋想干什么,当然不能如他的愿望,现在这么多人支持停止内战,反正跟着说也没什么,法不加众嘛。

  两人不仅仅表态支持停战谈判,也把下属部队控制起来,不让他们与中央军汇合去山西。

  这样一来,蒋介石真正能够动员的部队事实上只有中央军十万大军和刘茂恩的15军,而且17军目前还在徐州没有上车。

  而到了三月二十一日,在福建的19路军蔡廷锴,还有广东的陈济棠,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又冒出来通电全国,蒋介石现在遇到了大难题,当然要给他找一找麻烦,不管怎么说,日本攻占山海关,直接威胁内地十八省,那么抗日就是大义。

  一路路军阀冒出来支持,各路知识分子自然也不例外,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呼吁停止内战,最起码也要暂时停战,怎么也不能让鬼子打到关内了,那咱们的祖宗之地可就真得危险了。

  即便各方都在呼吁停战,但事实上,蒋介石的部队还在不断进驻石家庄,其先头部队也在三月二十一日下午到达娘子关,不过却被护路军阻拦,只好先停在关外,并向蒋介石汇报。

  当然了,蒋介石不断调兵增援山西,四路军也不可能闲着,只要还没有公开停战,先尽可能的扩大战果,其他事情以后再说。

  三月二十日晚,随着石岭关被突破,四路军先头骑兵部队已经冲到了太原北面,并在当天晚上轻松驱逐了孙楚的守军,控制了城北多家工厂,包括太原兵工厂。

  对于阎锡山派出的使者,四路军很明确的拒绝,我们要谈判的是南京政府,不是你们,除非南京政府同意停战,否则四路军将会继续进攻。

  防守太原的孙楚部知道太原兵工厂守不住,故而一边继续和四路军联络,争取停战,一边干脆撤出城北工厂,封锁城门,做出防守太原的姿态。

  孙楚这么做,也有留后路的意思,他并不认为太原能够守得住,他现在手中名义上有是三个炮兵团,可除了炮垒大队,其他两个炮兵团都是新兵,炮都没打几次,根本派不上用场。

  更麻烦的是,晋绥军的炮兵大部分都归了四路军,听说四路军的炮兵纵队现在都有两三百门75mm大炮,炮兵差距这么大,他这个太原还守个屁。

  与其这样,还不如效仿傅作义,以抗日为名,把部队拉到河北,或者买路南下,反正没有必要在内战战场上消耗殆尽。

  既然要留后路,自然没有必要搞什么坚壁清野,被山西民众唾骂,到那个时候,阎锡山未必会救他一码,何苦来哉。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孙楚把精力放在对城内三个新兵旅的操练上,以护路军两个旅加上三个新兵旅,又一个炮兵团两个新编炮兵团,就有六个旅,近三万人马,未来不管去哪里,都有他的一席之地。

  孙楚这样的铁杆亲信都起了异心,事实上并不奇怪,四路军连续几仗,把晋绥军的底裤都扒了,晋绥军一败涂地,见到四路军都闻风丧胆。

  上下人心惶惶,都知道跟着老西没前程了,再说了老西都跑到临汾去了,却把他们留在太原,他们吃饱着撑着为老西效命。

  别的不说,西现在发的还是晋钞,这玩意已经不值钱了,跟废纸一样,老鬼才和老西继续干下去……

  这样一来,意义重大的太原兵工厂已经完全被四路军控制,除一部分精小机床,电机,武器半成品,一部分原料以外,其他绝大部分设备物资,可以说99%以上,都被四路军控制。

  到了二十一日,四路军第六纵队全面展开,以一部监视太原,主力沿着正太路向东,前期赶到的四纵骑兵却转而向南,攻略整个太原盆地,并准备进入鼠雀谷,攻占韩信岭,封锁太原敌军南逃路线。

  而大同南下的四路军四个旅,除一个旅沿着汾河河谷继续追赶两万晋绥军,其他三个旅会同红24军三个旅不断攻占晋北吕梁、太行、恒山、五台四大山区的广大县城。

  这六个旅已经全面展开,消灭各地的保安团和地主武装,并协助四路军各个工作队控制地方。

  同时也在三月二十一日晚间,四路军和傅作义部、东北军张学良的代表达成协议,傅作义交出了四十八门大炮之后,剩余一个师又一旅,和只有十六门大炮的两个炮兵团,乘坐火车,沿着平绥线进入北平,并被放到滦东一带防守。

  而监视傅作义的两个旅和一个骑兵旅,在傅作义离开后,除一个旅留守大同,其他两个旅在傅部进入北平后,迅速赶赴绥远,控制面积广大的绥远地区。

  十分凑巧的是,同样也是三月二十一日,江西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战役中,最为辉煌的一战,围歼中央军嫡系十一师的战役打响,经过一天激战,十一师基本全军覆没。

  陈诚听说自己的基本部队被消灭,当时就急得吐血,不得不下令中央军各部全线撤退,至此江西红军第四次反围剿获得了胜利。

  仅仅两天之内,南京国民政府就遭到了巨大的打击。

  在军事上,东北日军全线进攻热河,并攻占山海关;山西战场,四路军杀入太原盆地,占据太原兵工厂,基本合围太原;而在南方,第四次围剿江西红军,竟然被消灭了三个中央嫡系师。

  而在政治上,华侨领袖陈嘉庚跑到了共产党的地盘,与共产党互相呼应,呼吁全国停战,一致抗日;各路军阀和各界名流也纷纷要求停止内战,这样一来,南京国民政府空前孤立,陷入到巨大的被动当中。

  政治和军事上的同时失败,让蒋介石忍无可忍,跌足大骂陈诚无能。

  不过大骂之后,蒋介石也终于明确了思路,就算要谈判,也绝不能在连续失败之后谈判,只能在胜利之后谈判。

  对江西红军的围剿失败已成定局,那么现在能做的就是在北线挽回面子,无论如何,也得把四路军从太原打走,绝不能让他们拿下太原,那会严重动摇国民政府的统治。

  故而在三月二十一下午五点,蒋介石给第87师师长王敬久下令,命令他们立刻打通入晋通道,对晋绥军宣读国民政府命令,一旦晋绥军抵抗,立刻消灭之,一定抢在四路军之前拿下娘子关,并与后续陆续入晋的88师、税警总团、第17军十万嫡系中央军组成一个兵团。

  蒋介石本来想成立纵队,不过为了区分四路军的纵队,蒋介石决定成立第一兵团,兵团司令最合适的人选,本来应该是张治中,但张治中不愿意打内战,推辞不愿意北上,而且他又是合肥人,与谷雨是同乡,故而兵团司令只能由刘峙担任。

  而在晋西南方向,起家部队第一军五个旅作为偏师入晋,晋东南则放着唯一愿意入晋的刘茂恩15军,让他们入晋。

  蒋介石还给阎锡山和孙楚下了一道严令,中央援军将至,必须坚守太原,绝不允许后撤半步,违者军法论处。

  除此以外,输红了眼的蒋介石,决定从南方再抽调十万中央军增援北方,无论如何也要获得一场胜利,最起码也不能让四路军占领太原,要不然他没办法收场,一不小心就要下野。

  当然连续的失败也让蒋介石意识到,剿灭共产党非一时之功,故而他给刘峙的电报中说得很清楚,沿着正太路解决太原之危,驱逐四路军即可,各路部队千万不要冒进,以免为四路军所乘。

  而在政治上,蒋介石也在当天晚上发表一番老生常谈,要攘外必先安内,大谈了一番共产党匪徒的危害;但与此同时,蒋介石也不得不做出了所谓的让步,国民政府可以与共产党匪徒谈判,不过也有条件,南方几省的红军和四路军必须撤到长城以北。

  同时,蒋介石的御用文人,也开始全面发力,不断攻击共产党,鼓吹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并严格禁止各种呼应停战的舆论宣传,甚至私下放出话,谁再敢折腾,谁就是第二个史量才!

  与此同时,蒋介石也再次与日本人联系,要求他们遵守圣诞节密约,不要入侵华北,而把精力放在剿灭四路军上。

  三月二十二日,日本首相了解到蒋介石的困境后,明确表态日本人协助满洲国军队,攻占山海关只是为了堵住张学良的侵扰,不会进入华北,这也给蒋介石打内战,创造了足够的机会。

  同时十多万日伪军继续全线进攻四路军,并围剿东满地区的四路军,一定要乘着四路军主力在山西的机会,尽可能巩固东北的统治。

  也就在日本首相的发言刚刚结束,时任参谋本部整备局动员课少将课长的东条英机,悄悄地来到了锦州,并见到了一夕会的老朋友板垣征四郎,现在的机会实在太好了,我们绝不能错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