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120章血色之冬家人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5704 2025-05-12 15:05

  “不至如此吧?”

  “湖南那三个孩子,老大都十岁了,他说了什么你忘了?”

  “祸不及妻孥,南京这帮人做事太没有底线了!”

   张老爷子叹了一口气,“你说得没错,确实应该接回到租界,只有放在够不着的地方,才会安全!”

  “不仅仅如此,争气一点的孩子也不能留在身边,他们去热河吧,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学道,不,谷雨,有些位置,总需要用自己人的!”

  “共产党那一套规矩,要的是圣人,孩子们不一定吃得消!”

  “给了机会,吃不消那只能怨他们没有福气!”

  丁老爷子很感慨的说道,“诗书传家这一套东西,到了今天,已经行不通了!

  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有自己一套理论,也有自己的一套人马。

  我们已经错过了国民党,不能再错过共产党了,要不然以后哪里还有我们的立身之地!

  我们丁家一门三进士,我可以碌碌无为,子孙不能再碌碌无为了!

  以前是没有机会,现在有了,绝不能错过!”

  “丁兄,没想到你还是如此雄心!”

  “唉!

  我也是为后人着想,国民党一直统治也就罢了,万一共产党统一了天下,丁家就是要被打倒的阶级敌人!

  你我就是那首歌中的一切反动派之一!

  谷雨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远见卓识,手腕能力更是数代罕见,一年之间就拉起了十万大军,消灭倭寇如探囊取物,几千年青史,这样的人物又有几个!

  这等人物眼里只有江山社稷,绝不能用普通人的感情来衡量!

  谷雨就是典型,二十不到就抛家弃业,置父母兄弟于不顾,绝非善类呀!

  若有朝一日,共产党得了天下,不管是张家,还是丁家,他都不会网开一面!

  该土改还是会被土改!

  要不然他为什么让亲家变卖家业,我估计他早就想到这么一天了!

  何其自信!”

  说到这里,老爷子叹了一口气,“我们家蓉蓉嫁给了他,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唉,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只希望他看在孙女的面子上,善待蓉蓉!”

  “丁兄,你是不是想得太多了,共产党想拿天下,恐怕没那么容易吧!

  南京那位手段还是有的,又有英美的鼎力支持,怎么可能被轻易推翻!”

  “那也看跟谁比!

  南京那一位二十多岁都在干什么呢!

  刺杀陶成章!

  这样的货色哪里是谷雨的对手!

  淞沪会战你也看到了,能比吗?”

  说完,丁老爷子比了一个六千的手势,“有这样的军力,就算不能一统天下,一方之雄也是必然的!

  你不要忘了,那是在北方,离苏俄近得很!”

  张老爷子无话可说,两位老爷子商量了一下,决定回到族内好好找一找,看看哪些孩子敢吃苦,可以派到热河去,那种吃不得的纨绔子弟,就不用想了,这两年他们接触的人都是怎么回事,他们心里多少还是知道的。

  民国从上海到安徽,可以先去南京,然后乘船前往合肥,等到张老爷子回到合肥,立马听说谷雨的兄长被抓了起来,定得是通匪的大罪,大小李氏不得不变卖田产,想办法把人赎出来。

  在这个时候的民国,家里和共产党有关系的人太多了,国民党也不可能赶尽杀绝,一般来说,顶多就是要求划清界限,而首脑人物的家人,一般都不会动,尤其是拥有强大影响力的那些首脑家人。

  何键做得那么绝,跟共产党攻打长沙,让他损失惨重有很大的关系,他属于典型的报复,但到了地方被扩大化,张家敲诈勒索一番,也是避免不了的。

  当然了,张家要是豪强,也就罢了,不过是破落户,自然要吃点苦头,但怎么说,也是士绅,国民政府也不可能把事情做绝,故而张老爷子过来花了一些代价,游说了一番,张学德就赎了出来。

  当然,这也跟此时的安徽省主席吴忠信的态度有关,吴忠信是合肥人,与蒋介石那是托妻献子的关系,老蒋当年下野,带着新婚娇妻宋美龄去日本,姨太太和二公子就托付给了吴忠信,可想两人的关系是多么的莫逆,绝对的铁哥们。

  吴忠信的政治眼光,自然不是普通人可比,他很清楚四路军那个位置太敏感,根本剿灭不了,蒋介石与四路军迟早要打交道,不能把事情做绝了。

  再说了谷雨早早就离开了张家,与家人素无联系,而谷雨的家中更是弱的弱,老的老,小的小,把他哥哥抓起来,除了自己丢人以外,什么用都没有。

  所以吴忠信很不以为然,同意放人,南京方面自然也不好说什么。

  但吴忠信怎么也没想到张学德吸食鸦片掏空了身体,在大牢整日里担惊受怕,出来没有多久,就一命鸣呼,这样一来,他的好意自然就化为乌有了。

  这一场闹剧,让国民政府很是丢脸,安徽的士绅私下笑话蒋介石气量不够,自然都知道了老张家出了人才,故而新华广播电台的听众也越来越多了。

  到了这一步,张家只剩下一些孤儿寡母,更不敢留在老家了,很快张家就把剩下的土地卖得精光,一家人随同张老爷子回到上海。

  张老爷子老家合肥还有不少地,乘着这个机会也在发卖,既然要挑选孩子前往热河,总要带一点见面礼。

  四路军打鬼子那么拼命,部队却活得那么苦,他准备捐五十万大洋,让孩子们一起带过去,共产党那一套他不认可,但这笔钱用来打鬼子,他心甘情愿。

  老毛氏被儿子连累得不轻,大儿子都被连累死了,本来多少怨气,不过听说小儿子有了大出息,在热河又消灭了一大堆鬼子,老太太就算是有天大的怨气,也消弭得干干净净。

  老毛氏甚至还想去热河看望一下儿媳孙女,不过被亲家劝阻住了,那边正在打仗,等什么安定下来,你再过去也来得及。

  就这样,谷雨这一家子就在上海租界安了家,老太太对于幼稚园那几十个孤儿很是心疼,而这一切,自然也被共产党一些干部知道,比如现在负责特科的共产党中央局常委,组织部长康生同志。

  自从顾顺章叛变之后,共产党中央在上海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此时此刻,党中央已经在考虑搬家的问题,目前有两个方案,一个是搬到中央局委员比较多的江西苏区,这样可以立刻召开中央全会,选举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局委员;另外一个方案就是搬到热 河,热河现在基本被共产党控制,除了承德和赤峰两个城市以外,其他各县都是共产党的地盘,虽然共产党的旗号还没有拿出来,但是这一天也不远了!

  更重要的是,热河并没有被反动派封锁,进出热河很方便,而且离苏联也近,有什么事联系国际也方便。

  北方革命已经取得了一个省的重大胜利,离几个省的胜利已经不远,更不要说最近消灭了那么多鬼子,新华之声播放之后,无数老百姓自发的鸣放了鞭炮,可见这一场胜利意义多么重大。

  故而上海中央局的同志基本都希望前往条件更好的热河,但是中央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更确切的说是博古同志不想去热河。

  原因嘛,康生也知道,博古和谷雨存在严重的路线分歧,而谷雨最近的电报更是趾高气扬,除了要求拿回原来北方局管辖的几个省以外,还指示中央做这做那,甚至隐隐的把河北省委出事归因于中央的城市工作路线。

  更让博古愤怒的是,这封电报竟然有北方中央局三个书记的署名,意思很明显,这是北方中央局的集体意见。

  收到这封电报,博古同志相当恼火,他在中央局会议上忍不住抱怨一些同志功劳大了,尾巴翘起来了!

  对于博古同志的抱怨,康生同志很是不屑,你才知道呀!

  上一次劝说他严厉打压谷雨,尽快劝说国际站在他一边,他没有听,犹犹豫豫,结果怎么样,人家直接联系了苏俄,最后国际下文,逼着你接受了北方特殊论。

  你就算把北方局一分为二,又能怎么样,大家都知道你在北方问题上输了,威望大丢,看看吧,陈云过去才多久,都站在谷雨一边了;就算你特意提拔的殷鉴,也站在谷雨一边,不再听你的!

  康生已经相当后悔,他知道自己犯了大错,不应该与博古靠得太近,相比于博古,谷雨明显厉害多了!

  短短一年多,北方就搞出了这么大的局面,太了不得了!

  不要说博古,就算是王明也比不得呀,这同样也是留苏一派的干部,不管是苏俄,还是目前控制中央的留苏派干部都能接受,而大部分党内干部提到热河现在的成就,也是欣喜若狂,康生自然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现在看来,北方中央局很可能会取得北方革命的重大突破,而一旦搞出了一个背靠苏俄的大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的局面就稳了!

  到时候他这个共产党中央常委,自然会有非常大的影,他参加革命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这么一天,可以更好的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多发挥一些作用吗?

  所以这段时间,政治嗅觉灵敏的康生同志已经在考虑如何转向的问题,他仔细盘点了一番,就发现他和谷雨的接触很少。

  在31年前三个月,谷雨是江南省委组织部长,他是中央组织部长,两人在一些会议上接触过,不过谷雨那个时候并不多话,沉默寡言,与他保持距离,他自然也不会热脸贴上他的冷屁股。

  后来谷雨去了北方局,他与谷雨再无接触,反而在各种会议上,对谷雨有些指责,不行,必须想想办法缓和关系,问题是怎么缓和关系,康生同志一时半会也想不好,他能做的自然也只能是在涉及到北方局的工作上,站在谷雨一边说话。

  这一次也不例外,他在发言时,认为四中全会的决议是正确的,问题是当时我们的革命没有取得这样的重大进展,对一些问题考虑不周;现在谷雨同志的提醒很好,确实应该培养一些自己的工业人才。

  既然现在日本人已经打到了河北,那新的河北省委接受北方中央局的领导也合情合理,毕竟那边的主要矛盾是抗日,有必要执行北方特殊论。

  不仅仅他这样说,连张闻天这个理论家也这样说,他觉得谷雨说得没错呀,既然鬼子来到了河北,那自然要执行北方特殊论这一套理论,这也是必须的呀,有什么好犹豫的!

  不过博古还是相当固执,他认为既然国际有了分工,那就按照估计分工来。

  在中央搬家的问题上,他还是坚持要去江西,那边中央局委员比较多,也容易召开中央全会。

  对此,卢姓常委就很不满意,明显热河条件更好嘛,为什么一定要去江西苏区。

  两人又一次产生了争议,最后没办法,只好将矛盾上交,请求国际的裁决。

  但一直到现在,国际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只是来电祝贺了四路军的胜利,要求共产党对北方中央局多加指导和支持。

  这封电报传达时,所有人都有些迷糊,国际怎么回事,一涉及到谷雨的问题,就是犹犹豫豫,也不说清楚,这让中央怎么执行。

  康生的政治嗅觉很灵敏,他意识到国际应该也有些分歧,故而在涉及到谷雨的问题上,才会犹犹豫豫,没有明确的态度。

  而能够促使国际产生这样的态度,只有一个原因,谷雨的表现太好了,国际很满意;但王明同志毕竟在国际,他肯定也可以影响到国际的态度。

  以王明同志的政治嗅觉,他肯定也看到了一些问题,也应该意识到谷雨的挑战,故而在很多问题上,国际的做法才会出现这种左右摇摆的局面。

  康生知道,这样的局面绝对维持不了多久,国际总要有一个最终裁决,到底是谁,就算不是谷雨,他也必然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到了今天,他早已经是中国共产党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了,要不然他也不会自信的唱出打倒一切反对派,建立新中国这样的话,人家有这个 底气。

  所以无论如何,都应该与谷雨保持一个非常良好的个人关系,本来康生还不知道如何是好,不过谷雨母亲的出现却让他看到了机会,看来确实有必要多关心关心那个幼稚园呢,关心一下烈士子女不是应该的嘛!

  当然了,有些事自己出面不方便,可以让妻子起到一些作用嘛,都是大家闺秀,妻子应该能够把握好老太太的心理。

  办法还是有的,她和李应臣生的那个孩子,也可以送去幼稚园,她隔三差五的去看望一番,自然就会和老太太搞好关系,嗯,就这样办。

  果不其然,很快李老太太就与一位曹姓孩子家长有了不少交往,时间一长,关系自然就好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段祺瑞受常委员长盛邀,来到了上海居住。

  对于蒋介石打得是什么主意,段祺瑞心里明明白白,不过他已经是风烛残年,早已没有了雄心装志,再说了,现在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谁能想到一年多以前,那个送上门,陪着他下棋的年轻人,竟然是如此的人杰,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段祺瑞是今年七八月间,才把谷雨和张学道联系到一起的,《论持久战》上面的内容,文章的逻辑和张学道在他家说得那些,完全是一脉相承。

  还有谷雨在告别时,对北洋丢天下,对国民党得天下,和对共产党的分析,让人耳目一新,能够跳出种种似是而非的理论,从组织架构上进行分析,这个年轻人早就超过了无数人,绝非池中之物,故而他早就怀疑这几篇提前预判日本侵略的文章来自于谷雨。

  等到《论持久战》出来之后,段祺瑞才知道,他见到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难以相信,四路军对日寇的战绩会是那么辉煌!

  再没有比战争更能检验一股势力的底色,故而在听到捷报,听到那首《团结就是力量》时,段祺瑞就知道,一个新的时代就要到来!

  共产党很可能会在北方迅速崛起!

  而很可能创造这个崭新时代的年轻人,就是他的晚辈,一个北洋的后代,知道这些之后,段祺瑞心情无比的畅快!

  畅快之后,段祺瑞却又有些无奈,这个年轻人做得是共产党那一条路线,而能够跟上他这条路线的北洋后人,可以说微乎其微!

  不过不管怎么说,在日本不断扩大侵略的当下,有一股和北洋关系密切的势力存在,而且还是一股潜力无限的新生力量,至少一些有骨气、愿意拼搏的年轻人,会有一条出路!

  虽然这几年帮着蒋介石做了一些事情,但段祺瑞并不是非常看得上蒋介石,做事太小家子气,简直就是一个流氓混混,这样人竟然也能掌控中国,只会让人小瞧了中国。

  现在终于好了,一个更加年轻,更有远见,更大气,手段能力都是一等一的年轻人横空出世,他可以肯定,蒋介石没有太好的办法!

  北方这一亩三分地,他段祺瑞还是知道的,蒋介石除了一个中央政府的名义以外,什么都没有,又怎么可能驱使东北军、西北军、晋绥军围攻四路军。

  至于日本人,段祺瑞对他们多少有些了解,这帮罗圈腿欺软怕硬,四路军表现得这么厉害,再加上四路军背后又有苏俄,日本人接下来绝对会小心翼翼,这样他们对中国的侵略自然会慢上许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