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8260 吐槽:31 更新日期:2023/03/06 20:01:27
纳吉的脑海中不由得1953年6月,钢铁同志病逝9个月,由于东柏林发生了要求改善生活的群众游行示威事件。为了稳住东欧国家,苏联新领导人要求东欧国家的领导人在对内政策上进行适当的调整。
这种背景下,苏共领导邀请拉科西赴莫斯科进行访问。除拉科西外,但是还名不见经传的纳吉也在莫斯科开出的邀请名单里。
参加这次秘密会晤的苏俄领导人很多,几乎是大半个中央主席团,会晤时的气氛极为紧张,马林科夫冷淡地问候了匈牙利人后,就严厉地对拉科西说:“你们那里的情况很糟。据我了解,你们几个工业中心都发生了骚乱。”
拉科西进行了辩解,但米高扬立刻打断他的话:“您想用数字封住我们的嘴!”
对于如此抢白,拉科西脸色苍白。
赫鲁晓夫对他喊了起来:“您极大地损害了你们的人民!您罪行累累!长此以往,人们将用粪杈把您赶出这个国家。”
贝利亚也帮腔说:“您想当什么?想当犹太人的皇帝吗?”
马林科夫较镇静地继续说下去:“拉科西同志,您是运动的老战士,您必须理解时局。您必须分权,把权力分配给在领导班子中精通事务的同志。对此,您有什么想法?”
此时的拉科西面如土色,对苏俄的指责只有听着,而赫鲁晓夫建议他选一位能操持国家大事的人。经过长久的沉默后,马林科夫提示道:“您认为纳吉·伊姆雷怎么样?”
纳吉记得拉科西震惊看了他一眼,就像第一次认识这位副总理,苏俄人接着说道:“我们自革命以来就了解纳吉·伊姆雷。当1918年匈牙利CP根本还不存在的时候,他就是布尔什维克党的党员了……他是一位CP领导中德高望重的专家。
再说,他又是你们政治局委员。他农民出身,本人也当过农民,又是教授。我们信任纳吉·伊姆雷同志。他可以和您一起来改善你们国家的状况。”
一切都太突然了,纳吉已经忘记当时自己说了什么,只是记得在极度的兴奋和不安中,他似乎先说了一番感谢的话,然后又简单地谈了一下新的领导班子的任务:结束警察恐怖;合理的投资政策、发展轻工业以及给农民更多的自由等。
也就在此时,莫洛托夫打断他的话说:“不仅是更多的自由,而是完全的自由!”
纳吉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想着给人民完全的自由,可是贝利亚死了,马林科夫被降职了,然后他被拉科西解除了职务,他表示坚决反抗并要求到克里姆林宫去进行裁决。
克里姆林官那些把他扶上台的人,一夜之间就翻了脸,告诉他,他已经被开除出中央局和中央委员会,并罢免了他的总理职务,撤销了他的一切学术头衔。
一切同样发生得很突然,就像当年被任命一样,纳吉束手无策,心脏病发作,被送进医院,他先是被开除出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并免除总理职务,等到了年底,他被开除出党,命在朝夕。
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纳吉想了很久很久,30年代被他出卖的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的同事的影子在他的脑海中晃动,绞刑架上的拉伊西也在他的脑海中晃动。
最后他又想起了在中国的见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谷雨也是苏俄培养上来的,但等他掌握了政权,就毫不犹豫的清洗党内亲苏势力,退出共产国际。
当时他和很多援助中国的同志都感到不可思议,同样感到茫然,为什么国际共运会变成这样?为什么苏俄同志会策划分裂、控制中国的领土,屠戮中国人,而不是在中国革命胜利后,把蒙古归还给中国?
他还记得负责向他们传达的中国同志的说法,中国同志很严肃,很坚定的说道,“我党信仰共产主义,但中国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先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一寸都不能少!
过去反动派欺辱中国人民,苏俄同志帮助外蒙古人民摆脱帝国主义的干扰,我党十分感激,但是现在我党已经获得了革命的胜利,我们收回自己的国土天经地义,对苏俄同志的帮助,我们很感激,也愿意给予一定的补偿,但不能占着不走!
现在苏俄同志不愿意退,我党不愿意兄弟相残,为避免冲突,没有立刻进入外蒙,但这件事道理在中国,而共产国际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者共同的领导者,理应对各个党一视同仁,但他们却站在苏俄一边,这是我党不能容忍的,所以我党不得不退出共产国际……”
也就在那个时候开始,他开始思考过往的一切,他开始想办法获得中国共产党的文件,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革命不能输出,亦不能输入,而只能由每个民族内部的发展所引起……
在这件事后大概一年,他返回苏俄,再然后卫国战争爆发,共产国际被撤销,而共产国际被解散时,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也说“革命不能输出,亦不能输入,而只能由每个民族内部的发展所引起”,很明显中国同志是正确的!
再后来,他跟随着中国军队返回匈牙利,担任农业部长,由于坚决反对没收富农土地,他免职,又然后被苏俄选中担任总理,一年多之后,他又被解除一切职务,开除出党……
大起大落,纳吉也大彻大悟,他终于明白匈牙利人民必须独立自主,所以他成立了裴多菲俱乐部,不断引导人民,向党中央提出“十点要求”,要求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党的新领导;要求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要求吸收纳吉参加最高领导……
他成功了,人民被彻底鼓动起来,推倒了钢铁同志的巨型铜像,数十万人聚集在议会广场呼喊他们的政治家,“我们要纳吉!”、“我们相信纳吉!”、“格罗下台!”
几十万民众齐声呼喊一位政治家,那场面真是既壮观又可怕,他被朋友们拉到议会广场,广场上原来呼声震天,他一出现在阳台上,几十万人顿时鸦雀无声。
他神情亢奋,他都可以想象自己像钢铁同志那样接受无数群众红场欢呼的场景了,这是他的真正梦想,可是,他刚喊了一声“同志们!”就被人群打断了!
人群里传来有节奏的呼声:“我们不是同志,我们不是同志!”
他吃惊了,他咬着胡子,不知该怎么办了,毕竟他只想让群众推他做领袖,反党?他想都没想过,毕竟他也有40年运用这个称呼的习惯了。
他结结巴巴的要求人民要有耐心,要相信党能把一切安排就绪……显然,这样的讲话不能满足民粹的愿望,人民总是性急的,总希望在一夜之间得到一个新的世界。
所以即便今天晚上的任命,并不如他的预想,但是他还是无条件的接受了,他有一种感觉,强烈的感觉,群众似乎并不是那么好操纵,必须尽快平息下来,尽快!
但接受命令后,围绕在纳吉身边的助手们却并不满意,他们希望纳吉重新担任总理,甚至是第一书记兼总理,可现在只是一个国会副主席,连中央局委员都不是,这是什么鬼,他们还是在漠视人民的呼声!
面对叽叽喳喳的争吵声,十分疲惫的纳吉想了想说道,“卡达尔总比格罗好,还是先把形势稳定下来!”
“这么好的机会……”
“明天苏俄代表团会过来,他们肯定会知道群众不喜欢安德拉什!”
安德拉什·赫格居什是目前的匈牙利总理,这位后来改正错误的著名经济学者,此时却是亲苏派的核心人物之一,所以纳吉对担任总理还是很有信心的。
这一次匈牙利事件突然闹大,根本原因还是莫斯科派的分裂,现在格罗一派已经失败,纳吉自然认为自己这一派重新获得认可的可能性很大,相比于长期在国内战斗,有浓厚中修色彩,才刚刚被释放不到一年的卡达尔,莫斯科肯定更信任他。
只是为什么只是让他做国会副主席,纳吉怀疑是驻匈大使安德烈波夫起了作用,不过幸好苏俄代表团就要过来,这几天只要表现好,他取代赫格居什肯定很容易!
但此时一个问题却让纳吉破防,“匈牙利为什么要听俄国人的?”
纳吉哑口无言,他不得不勉强说道,“苏军的坦克部队就在布达佩斯西南的巴拉顿湖边,距首都只有一小时的路程!”
“这是一个好机会呀,正好可以把俄国人赶走,全部赶走!”
“我们要独立!”
“我们要自由!”
“我们要变成第二个奥地利……”
看着有些疯狂的助手,纳吉又一次感到害怕,好好得,为什么一个个如此疯狂?在苏俄多年,纳吉并不真正了解匈牙利,当他把火点着了,还想控制火势,哪有那么容易?
纳吉的悲剧正在于此,他依赖苏俄的支持上位,却在实际行动中背弃了苏俄,但又没有真正赢得人民的心,属于三不沾的夹心饼干,此时纳吉本能得感觉到不妙,但还是比较自信,他觉得自己的威望应该可以劝说群众离开吧!
但纳吉都不知道,为了维持秩序,匈牙利国防部派来制止骚乱、保护中央的各只部队并没有准时到位,甚至于一支陆军摩托车队被人群包围了,人民要求士兵把枪给他们,以便对传说中的保安部队残杀进行自卫。
这些士兵大多是来自农村的刚入伍农民子弟,他们没多加考虑就交出了自己的枪,他们不会明白人民中也混杂着箭十字党徒和各种其他反动分子,一位士兵交出了自己的枪,其它人也学着他的样子交出了自己的枪,匈牙利已经濒临内战的深渊!
苏俄情报机构凌晨时已经得到更加恶劣的消息,匈牙利维护首都安全的军队并没有立刻到位,甚至有部分部队被缴械,多只枪支流失,而守备党政机关和重要部门的安全部队也与示威者发生械斗……
赫鲁晓夫看到之后,可谓无比震惊,仅仅一天时间就变成这个样子,匈牙利党的脆弱简直匪夷所思,他又一次想到出兵,但再一次被他按住了,现在的局面恰好说明中国同志的判断是正确的,既然必定要出兵,必须有充分的出兵理由。
赫鲁晓夫又有些信心不足,他又担心匈牙利完全乱套了,想收拾也难,就在此时苏俄驻匈牙利大使安东罗波夫发来了一份新电报,就在今天凌晨,刚刚上任的匈党第一书记,安东罗波夫奉命与忐忑不安的卡达尔进行了一番交流。
卡达尔家境贫寒,长期在匈牙利闹革命,因为是本土派二把手,前几年被判了无期徒刑,才放出了一年时间,这一次交流某种意义上也是一次考察。
安德罗波夫电报中说卡达尔的牙齿已经掉光,可能是监狱中的酷刑,导致他失去生育能力,整个人显得很憔悴。
电报中说,卡达尔对现在的形势感到非常不安,他认为现在最重要的维持秩序,他认为纳吉和他那个小团体裴多菲俱乐部的劝说未必会成功,里面有太多的激进分子。
卡达尔认为匈牙利军队不久前还站在希特勒一边战斗,指挥官们没有任何战争的经验,很多人能成为军官,有着很大的偶然性,他十分担心军队倒戈。
但卡达尔又说,此时的布达佩斯街头的治安秩序并没有混乱,农民们运来一车车蔬菜、水果、忌惮和咸肉、去了毛的鸭子,免费分给广场上的市民和大学生。
有些珠宝店橱窗玻璃被砸碎,群众自动的站在旁边,不许任何人染指,为寡妇和孤儿们募集捐款的盆子放在路旁,里面放满了钞票,一福林也没有被偷0
据此,卡达尔认为局势还有挽回的可能,他希望苏俄支持他立足改组政府,让人民看到国家的改变,必要时可以任命纳吉为总理,并建议让非CP党人进入内阁,以安抚民意。
卡达尔同时表示他将率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立刻前往总参谋部,坐镇领导,加强对军队和武器弹药的控制,并希望苏军顾问团协助指挥匈牙利军队,同时他也请求驻匈苏军在必要时,支持他的领导。
安德罗波夫电报中认可卡达尔的诚意,对他的建议表示认可,也对他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不过也对卡达尔没有立刻邀请苏军干预,多少有些失望,这位未来的大特务头子认为现在苏军干预还是很有必要的……
赫鲁晓夫看完,稍稍松了一口气,形势看来没到哪一步,没有立刻出兵是正确的,现在就需要看一看米高扬代表团的考察情况,也要看一看苏军对匈军的控制结果,还可以再稍等等。
赫鲁晓夫放下电报,然后询问道,“中国同志今天是什么安排?”
十月的莫斯科气温只有个位数,需要穿着保暖衣物,谷雨还是和往常一样,天蒙蒙亮就起来锻炼,然后洗澡吃饭,吃完之后,来到临时办公室,开始阅读简报,看完了苏共中央关于匈牙利事件的通报后,谷雨的脸色很严峻。
“我知道匈牙利党内国内矛盾很大,但一天之间就有二十万人聚会实在想不到!这么多人,整整占据布达佩斯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基本每一家都有人出来了,这些年匈牙利党到底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才会搞成这样!”
陈毅同志摇摇头,“现在看来,对钢铁同志的严厉批判也是没办法嗷!”
周恩来同志难以压抑自己的震惊,“应该有不少盲从的群众吧!”
黄道同志脸色同样很难看,“哪怕有很多群众盲从,也说明匈牙利党的基层完全失控,我们知道匈牙利党缺乏群众基础,但如此脆弱,难以置信呀!”
“匈牙利如此,其他东欧国家是不是?”
“波兰问题目前已经缓解,应该不至于再捅出大篓子!”
“罗马尼亚党的领导层调整后,现在的领导者大都本土派干部,据说比较团结!”
“保加利亚党与苏俄同志关系最为亲密,日夫科夫同志也有战争经验,应该也会好一些!”
“东德才闹腾没两年,应该不至于再闹腾吧!”
“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增长很快,人民日子过得相当不错的!”
“好了,不用猜了!”谷雨站起身,很严肃的看向周恩来、黄道等同志,“还是要想想自己,北京现在有六百多万人,如果出现类似的事情,我们怎么应对?”
周恩来同志难以压抑自己的震惊,喃喃说道,“我党执政为民,不会出这样的事情吧!”
黄道同志则缓缓摇摇头,“新民主主义事业是一个新鲜事物,不可能不犯错,再加上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影响,或许谷书记领导下没什么问题,未来可就不一定了,有些未雨绸缪是必须的!”
“军队,关键是军队,我党现在对军队的控制是很到位的,未来怎么样呢?我看也要打一个大问号,现在很多人在我耳边说都什么修文偃武这样的话,说白了,就是对我现在大规模使用退伍的军队同志不满意,这是绝对不行的!
必须让全党全国上下都知道,党和人民军队永远站在一起,任何试图分化党和军队的动作都必须高度警惕,我们必须照顾好退伍将士,我们也必须让那些杰出的军队同志为党和国家做出最大的贡献,若是哪一天出将入相的路子被堵住了,危险就不远了!”
谷雨的意思很清楚,感情上党和军队必须密不可分,利益上把党和军队捆绑在一起,要给优秀退伍军官足够的上升渠道,这三条关乎根本。
谷雨接着说道,“现在看来,要对各种集会、散步和示威制定相应的法律,这一类活动必须提前报备,并得到批准,一旦出现违法现象,立刻处理,要防微杜渐,也要成立相应的防暴警察部队以防万一,关键时刻用警察,比用部队好,但负责这一类活动的警察部队只能由军委领导!”
谷雨把事情看得这么严重,陈毅同志回道,“我看需要立刻向我国驻匈牙利大使发电报,要求他们收集各种信息,必要时,我过去一趟,这一次匈牙利也算是试点四点方案,其中的经验教训,我党需要好好总结!”
黄道同志补充道,“中央广播电台和观众越来越多的电视台也必须加强保护,反动分子要想乱折腾,对广播、电视台的争夺必然是关键!”
周恩来同志接着补充道,“中央领导机关驻地必须修建完善的地下通道,必要时可以离开北京,这件事虽然早有议程,但只是修了三防设施,这还远远不够,现在看来需要加紧修建!”
一个又一个应对措施被说了出来,中国人民历经百年才走回正轨,中国共产党历经无数厮杀才有今天的红色江山,大家的危机感都非常强,一个又一个方案提了出来……
最后,谷雨指示让秘书整理好,也给苏俄同志一份,建议苏俄同志也考虑一下,老毛子听不听那是他们的事情,希望他们可以续命到21世纪再解体才是最棒的!
忙完了这些,谷雨按照计划,本来想前往明斯克考察著名的MAZ玛兹厂,中国和苏俄经过一年谈判,终于敲定引进该厂的MAZ—525矿山自卸车和MAZ—528轮式拖拉机。
MAZ—525矿山自卸车可以卸下25吨的货物,而MAZ—528轮式拖拉机非常酷,可穿越沼泽,爬上陡峭的斜坡,它配备了不同的外挂,可以砍树、挖沟、铲土或拖曳重物等。
不管是矿山开发,大型设备运送,还是海外省,亦或是北大荒的开垦,这两种具有强大越野能力的拖拉机非常有价值,更重要的是,这种特种卡车底盘具有灵活的拓展能力,可以向重型军卡和导弹载车前进,这是未来发展所必须的。
此时中国的汽车工业还比较稚嫩,想从零开始研发必然耗时耗力,即便二战期间获得了德国的重卡和坦克拖车,也开始摸索这一类重型车辆的研发,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时这两种车辆更多的是民用需求,著名的MAZ—537的8X8轮式牵引车还没有考虑研发,该厂也才刚刚引起苏俄军队的注意,所以苏俄对中国引进这两款车倒也没在意,还答应派出工程师团队指导生产,他们也清楚中国那些热带海外省开发得越快,对苏俄还是很有帮助的。
此时来自于洛车集团的一批技术人员正在学习,谷雨准备考察慰问一番,同时按照惯例,从国内带来的送给该厂整整两车皮的礼物,烟酒茶叶、咖啡、巧克力、热水壶都是在苏俄卖得挺好的产品,也要经过谷雨的手送给该厂。
这一世中苏之间所谓国际主义友谊,到了1945年后,双方都不怎么讲了,要想老毛子认认真真教东西,该花的钱一定要花,总理上半年访问,谷雨下半年访问,每次过来,都会带整整一列火车的礼品。
贵,当然挺贵,但想让轻工业品占据苏东市场,这个钱必须花,简单粗暴,但却非常有效果,凡是和中国有合作的企业都非常高兴,而没有合作的企业往往羡慕的直流口水,甚至于苏俄中央部委的干部和地方政府都伸手争夺,轻工业品苏俄真是缺乏呀!
据说苏俄中央已经注意到这件事,赫鲁晓夫对下面的丢人表现十分生气,据说下了命令,被送礼的工厂收到之后不允许自己分配,要等到中央统一分配,同时不得不增加中国产品的进口!
但谷雨还没有出发,赫鲁晓夫又过来了,他友好的建议谷雨这几天留在莫斯科附近,至于明斯克可以让其他同志过去,谷雨听完,自然皱眉,“匈牙利的情况真得那么严重吗?”
赫鲁晓夫连忙否定,他告诉谷雨新上任的第一书记卡达尔同志现在还是很有信心的,只是波兰同志还没有让步,所以他留在莫斯科更方便商议。
谷雨点点头,想了想说道,“我这个人好动不好静,希望可以多走走!”
赫鲁晓夫自然表示同意,询问谷雨的想法,谷雨表示他想看一看巴拉诺夫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所,中国的航空发动机研发一直非常不顺利,想去和苏俄的科学家们交流一番,看看有什么问题……
赫鲁晓夫也知道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一直不怎么样,其西南航发完全是德国人在操盘,中国人自己搞得中航发到现在只有一款教练机发动机,谷雨着急也不奇怪。
赫鲁晓夫也管过军工,对发动机工业有所了解,他直言不讳的说道,“谷同志,我不得不提醒您,你们军工领域的投入太少了!”
谷雨想了想说道,“赫鲁晓夫同志,我也想多投入一些,但中国人口太多,发展的压力太大,而东欧发生的种种又提醒我们,必须迅速提升民生,只能有选择的重点发展一些领域!”
“武器研发需要系统化,中国同志这样操作会出现一个个漏洞,并不好!”
“我也知道不好,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之奈何?”谷雨想了想,立刻拿出了早就计划好的方案,“贵我两国或许可以做一些合作!”
“合作,怎么合作?”
“贵我两国面临的国防形势有很大的区别,我国陆上压力并不大,主要的压力来自于海空压力,所以并不是很重视陆军装备的研发,而贵国因为欧洲战场的特殊形势,一直重点发展陆空力量,并不是很重视水面舰队!
贵我两国这一块的研发完全可以做一些整合,类似于原来图4的研发模式,贵我两国各承担一部分,技术共享,等未来武器研发成功后,承担责任比较少的一方,未来分期就向承担责任比较多的一方,提供一定的专利费!
比如航空母舰的研发,中国俘获的那些日本工程师战时经验丰富,但因为中国财力不够,我们一直没有研发,但若是你我两家合作,各自分担一部分研发经费,压力自然小了许多,我们也可以把技术比较先进的东德、捷克也拉进来,四家一起研发,压力也会进一步减轻!”
赫鲁晓夫听完,心花怒放,他做梦都想将中苏两国的军工体系整合在一起,一步步把中国军工系统变成苏俄的子系统,只是中国过去太过强调自主研发,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没想到中国同志竟然主动提议,这样的机会怎么也不能错过呀!
而另外一头的谷雨,看到赫鲁晓夫一闪而过的喜悦,他自然知道老毛子的鬼心眼,只是谷雨也确实没办法,现在军工投入不足,又要维持庞大的研发系统,怎么办?
除了想办法扩大出口,就是与老毛子合作,联合研发,既可以摸一摸老毛子的技术,还可以让技术人员有锻炼的机会,至于能不能成倒是次要的,维持并锻炼队伍才是最关键的……
当然了,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中国目前在晶体管,乃至于集成电路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而苏俄并不重视,这一块必然是以中国为主,苏俄的技术人员自然会被中国所用。
在这个苏俄的黄金时代,苏俄有太多太多的奇思妙想,他们只是没有市场验证的机会,比如苏俄第一款移动电话,引进到中国来,两家合作不断研发,或许BB机六十年代就可以拿出来!
如此不仅可以启动更多的项目,大幅度提升实力,还可以直接提高老毛子的实力,老毛子强一些,冷战支撑得更久一些,就会给中国更多的发展时间,壮大老毛子就是壮大自己呀!
也就在这一天早上,谷雨和赫鲁晓夫达成了一份影响深远的口头协议,两国将进一步加大军工和前沿领域的合作,双方决定成立高级别的中苏科技合作委员会。
中方主任为周恩来(兼),副主任为荣瑞华;苏方主任为布尔加宁(兼),副主任为军工部长乌斯季诺夫,两家会定期会晤。
而第一个项目,赫鲁晓夫直接就提议谷雨看过的S—1项目(苏—7),苏俄同志提供图纸,让中国同志生产一款样机,并进行试飞改造,既然要拉住中国,首先就要给甜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