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斯大林习惯了晚上办公,接待酒会安排得比较晚,已经是接近二十二点的时候了,守卫在门口的警卫突然挺直了身子,随后,一个响亮的声音喊道:“斯大林到!”
志愿军第二政委谢唯俊同志明显感觉到,原本喧嚣的富丽堂皇的大厅里,在一眨眼的工夫已经安静下来,而且是安静的鸦雀无声,无论男女老幼,所有人都齐刷刷的转过身去,面向门口的位置肃立、行注目礼,斯大林的铁腕与权势,在这一刻表露无遗。
刘伯承、彭德怀、谢唯俊三同志自然也跟着肃立、行注目礼,不知道为什么,谢唯俊同志将斯大林与谷雨同志进行了一番比较。
共产党虽然已经拥有了半大个中国,但很少组织宴会,更不要说什么舞会。一般党内开会,都在选择在中央办公所在地大食堂吃饭,四菜一汤,饭吃饱,有些鱼肉,主要是各类蔬菜,每位同志还要交伙食费,这是中央执行委员一级的同志统一的标准……
吃饭时,上至中央书记,下至候补委员,到了吃饭时间﹖都需要排队,跟职务无关;吃饭的时候,非常随便,谁跟谁在一起吃,并没有什么特别限制……
需要招待外宾,一般会选择在欧陆之风比较浓郁的璇宫饭店或者德明酒店,招待也比较朴素,虽然也按照西方模式设有酒会,有时候甚至还安排舞会,不过谷书记以不喝酒,不会跳舞为由,从不参加……谷书记不出席,各种酒会、舞会自然办得不多……
前段时间,中央局开会取消了中央外委,代之以国安委,谷雨同志亲自主管外交事务后,对各种宴会制定了更加严格的规矩,绝不允许浪费。
同时要求除外事活动以外,党政机关原则上,不要安排酒会和舞会,同时严厉禁止把女同志喊过来陪舞,需要有一个交流的地方,可以搞一些自助餐,一边吃饭,一边谈论工作,反正也差不多……谷书记的做法,武汉的外宾们也没多少意见,只是委屈了党内一些喜欢跳舞的同志……
一般参加宴会,谷书记都会与宋主席、毛周两同志同时露面,同志们也没有搞这么正式,肃立、注目礼这些,有去过苏俄的同志搞过一次,却被他狠狠骂了一顿,好好的搞这些东西干什么,让人饭都吃不好……久而久之,大家也都习惯了……没想到了到了苏俄,立刻就见识到了这些……
当然了,谷书记也不是没有活动,他前些年喜欢拼刺刀﹐后来听医生说这样时间长了对心脏不好,他改了爱好,喜欢踢足球,每天早上都要和警卫团的同志踢45分钟足球,然后洗澡工作。
上有所好,下面的同志也跟着附和,也不知道王稼祥和国家体委主任张学良怎么说服的谷书记,中央教工委把体育,主要是足球和篮球,纳入到各个中小学的考核中。
各个中小学迅速启动了足球运动,圈一块地,搞两个大大的木框,就可以给孩子们跑来跑去,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团结配合的作用,这甚至比篮球还好办一些……篮筐比较高,还需要用铁制造篮筐,比足球的花费大了一些……
随着足球越来越流行,不仅仅中小学有足球比赛,各部队也开始大规模推广足球赛,据说这是林彪同志的建议。
林彪在看过一场部队同志的比赛后,认为在部队中推广足球赛有利于加深部队对三三制的理解,也可以增加配合战斗小组和班两级的配合,所以西南军区和西南地区的民兵武装全面推广踢足球……
效果确实比较好,第35、36两个新集团军在北非的表现﹐很得中央的认可……自此足球有利于作战,变成了共识。
五百万野战军,还有数千万民兵都开始踢足球,各个厂矿单位作为准军事化单位,也在大力推广足球,几年之间,足球就变成了中国最风靡的运动,上至第一书记,下至普通群众,都喜欢踢一脚……
随着踢球的人越来越多,各种官方和非官方的足球赛越来越多,体委已经开始组织各省比赛,要不是战争造成了运输紧张,体委甚至准备搞全国联赛。
这些官方组织的比赛不仅仅可以卖门票,后来也开始试探着开办体育彩票,赚来的钱不仅可以组织比赛,甚至还能上交一部分,而且越来越多……花花公子张学良这么会搞事,中央也都随着他折腾,现在经费紧张,能自力更生的都是好同志……
谢唯俊胡思乱想了一两分钟,随着哒哒的脚步声传进来,斯大林的身影终于出现在大厅门口,这也是谢唯俊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斯大林本人,谢唯俊同志只觉得呼吸一窒……
即便中苏之间多有矛盾,但斯大林一直都是共产党上下非常认可的革命领袖,所以很难用一种具体的语言来形容谢唯俊同志此刻的心情,嗯,紧张,兴奋,但更多的是自豪,中国同志现在来援助苏俄了!
我们终于一步步赶了上来,现在甚至比苏俄的处境还要好!我们也已经有了自己的革命领袖,他还那么年轻,可以再指导我们几十年,未来我们只会比苏俄更好……
斯大林脸上的表情同样不太好形容,他那张大脸上带着笑容,但或许是肌肉线条太过明显的缘故,令这笑容看上去很生硬,就像是刻上去的一样。
毕竟是一代伟人,斯大林身上那份强大的气场,即便是离着很远也能感受的到。他左臂虚垂在身侧,右臂微微弯曲,斜搭在小腹处,脸上带着笑容,只是在门口一出现,雷鸣般的掌声便响彻了整个大厅。
看到这一幕,谢唯俊同志又不自觉的比较起来,也许和谷雨同志并肩战斗过很长时间,在一个锅里搅过勺,他并没有太感受到谷雨同志的气场。
不过这几年随着接触的减少,每一次见到谷雨同志,都感觉他越来越有威严,也许过不了几天,谷雨同志也会变成斯大林这样有气场吧……
谢唯俊发现,明明刚才还站在彭德怀同志左后方不远处的苏俄中央书记、组织部长马林科夫同志,已经像大变活人一般的出现在了斯大林身边。
这位小胖子微微弓着腰,但躬曲的弧度还不大,让人看不出他到底是有点驼背,还是在躬身行礼。同时,他的左手伸出去,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三根手指头的第一根指节轻轻搭在斯大林的衣袖尾端,像是搀扶又像是簇拥,就那么一边同斯大林交谈,一边引着他往里走。
然后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交通部长卡冈诺维奇两位同志也跟了上去,也不知道莫洛托夫同志和斯大林说了些什么﹔斯大林歪着头想了想,而后一边用右手的食指在空中点击着,一边说了一番话。
在这个过程中,两位同志连连点头,而跟在斯大林侧后方的马林科夫同志,则是一边点头,一边在刚刚变出来的一个小记录本上做着笔录,就在几个人交谈的过程中,苏俄中央局委员米高扬、赫鲁晓夫两位同志也先后凑了过去……
而苏俄第一元帅,曾经的军事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看上去有些可怜巴巴的待在马林科夫身后,他那一身笔挺的军礼服以及脸上那干巴巴的笑容,在谢唯俊同志的眼睛中,多少感觉刺眼。
看到这一幕,谢唯俊同志微微偏头,正好彭德怀同志也偏转了脑袋,两人对视了一眼,他发现彭德怀同志眉头紧锁,眼神中甚至有一些奇怪,是蔑视,还是嘲笑,还是惊讶,
谢唯俊同志知道,彭德怀同志跟他此时的心情差不多……
微微偏头的谢唯俊同志看到人群之中有现在的国防部长铁木辛哥,有名的骑兵元帅布琼尼,还有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元帅,这些手握重兵,在战场上挥斥方遒的元帅、将军们,系数没有上前,他们似乎被排斥在中央领导层的圈子之外……
谢唯俊同志军政全才,党内皆知,看到这一幕,他立刻敏感的意识到,中苏两党和军队同志的关系似乎大不一样!苏俄的党和军似乎有一些隔离,这是怎么回事?
但在中国共产党中,党政军事实上是一体的,党内干部担任军队职务,军队同志调任党政职务,就和吃饭喝水一样,大家都习以为常。
比如谢唯俊同志的老战友古柏同志,他曾经担任纵队政委,军区政治部主任,后来又调任宣传委担任秘书长,现在是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中央文明委秘书长,也许哪一天被调到军队任职,一点都不奇怪;
又比如邓小平同志,他做过部队的师政委、志愿军政委,省长,总工会党组书记,现在又调任工建委秘书长,这些职务的调整十分寻常。
谷雨同志一天到晚穿着军装,他现在的职务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国家总理,中央军委书记,国家国防委员会主席﹐解放军总政委,其中三样都是军队职务……他一年到头绝大部分时间都穿着军装,并以军队一员而骄傲……
这一切制度的形成都是在谷雨同志期间形成的,他也一贯宣称,党就是解放军,解放军就是党,党和军队完全一体……而在中央局委员之中,有军职的同志占有绝大部分,军委领导大部分都是中央局委员,地方大局书记也都兼任所在军区的第一政委……
而苏俄似乎不是这样,苏俄红军在党内的地位是不是太低了?低得有些匪夷所思……也许苏俄这段时间的失败,或许和苏俄红军的地位太低有很大的关系!
除此以外,谢唯俊同志也对苏俄中央领导层的关系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不要说彭德怀同志瞧不起一些人,他都有些瞧不起,苏俄党的中央局委员数量很少,至少十来人,他们的地位也许比共产党的中央书记稍低,但也差距不大。
而这些中央局委员对斯大林的态度,简直匪夷所思,他们是同僚,又不是君臣,怎么搞成这个样子?这也太丢人了!很明显,苏俄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有问题的,再联想到前几年发生的种种和现在的惨败,问题恐怕还不小!
斯大林慢慢走近,这才看到共产党高级干部,他在莫洛托夫同志的带领下,与共产党中央局委员、解放军总司令·解放军驻苏盟军总司令刘伯承同志,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解放军驻苏盟军副总司令兼第一政委彭德怀;共产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解放军驻苏盟军第二政委谢唯俊三同志一一握手。
听到刘伯承同志用俄语问好,斯大林很满意,微微点头,询问了他的经历后,很高兴的说道,“柳,你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也是一位意志坚定的猛士,伏龙芝为培养你感到荣幸!”
刘伯承同志与斯大林交流时,彭德怀同志微微皱了皱眉……虽然刘伯承是总司令,但事实上,彭德怀同志才是志愿军第一政委,前委书记,他才是志愿军真正的当家人,刘伯承同志主要在莫斯科负责联络和协调,对志愿军并无指挥权。
某种意义上,彭德怀同志领导着刘伯承同志,即便他是中央执行委员,而刘伯承同志是中央局委员,但党内职务的安排非常严谨,彭德怀是前委书记,彭德怀、谢唯俊、驻苏大使沈泽民等都是常委,谁是一把手,中央的决定说得很清楚。
彭德怀同志心里有些不名欢柳明吧同心比执e3心二刘伯承态度会过于软弱,影响到志愿军的独立性,而这一点
,在出国前,谷书记召见他时,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他也深以为然……
怪不得刘伯承同志虽然还是中央局委员,但他的老搭档谷书记却对他不是很满意,连前委书记和第一政委都没有给他,甚至还曾经召开中央局生活会帮助过他,看来不是没有原因的……
当然了,彭德怀同志并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彭德怀同志从来不觉得刘伯承同志有多出色,如果不是机遇巧合…
考虑到刘伯承同志的年龄,也许这一场战争结束,他应该会成为首批元帅,退休到二线吧……也许正是因此,刘伯承同志对这样的职务安排,显得相当淡然……
彭德怀同志的长相有些普通,穿着也很普通,而且还用中文打招呼,斯大林一开始并不是太在意,只是简单的握了握手。但是听说彭德怀同志担任过缅甸志愿军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蒙古军区司令员后,脸色微微有些变化。
很明显,能够被共产党中央下令进攻蒙古的指挥员,绝对是一等一的将领,斯大林微微点头,与彭德怀同志再一次握了握手,然后与他攀谈了几句,夸奖他在缅甸战场上的表现后,两人才停止了交流。
对于第二政委谢唯俊同志,斯大林没怎么在意,只是有些随意的握了握手,而谢唯俊同志则是很有礼貌的与他握手,然后站在一边,把舞台交给上级。
简单寒暄之后,斯大林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感谢中国同志的到来,然后是铁木辛哥元帅和刘伯承同志各自的讲话。
讲话结束后,晚宴才真正开始,斯大林对刘伯承和彭德怀两同志领章的两颗星星有些兴趣,询问这是军衔吗?
刘伯承同志做了一番介绍,斯大林笑着摇摇头,“柳,你们这一切太简陋了,很不利于军事上的指挥,这样吧,为了沟通的方便,苏维埃可以授予你苏俄大将军衔……”
这句话一出,举座皆惊,刘伯承同志自然不能接受,他是中国的军队领导,怎么能接受苏俄的军衔,再说了,他接受了,其他同志要不要接受,解放军是驻苏盟军,又不是苏俄军队,这么干肯定不行。
再说了,刘伯承同志心里也不是很舒服,我这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未来授予元帅肯定是第一元帅,我接一个苏俄的大将军衔,难不成解放军将领就比不上苏俄吗?
虽然刘伯承同志提倡学习苏军,但并不代表他就自认为不如苏军将领,他甚至认为此时的苏军将领并不比解放军将领强多少,甚至很多人都不如解放军,要不然不至于打成那个鬼样子?
相比于刘伯承,彭德怀同志心里更不痛快,老刘只是大将,难道他只是上将,甚至还是中将?这不是瞎扯淡吗?
刘伯承同志礼貌的拒绝了,神情中多少有些不以为然,斯大林则一直关注两位将领的反应,似乎早有意料,心里微微叹了口气,手下人不争气,他也没底气!看来想让中国人完全听指挥,并不那么容易!
斯大林自然没有再提议,而是继续交流,询问三个集团军什么时候能够全部入苏,刘伯承同志简单汇报了一下,他们三同志率领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和装备部提前入苏﹐进行相关协调,彭德怀同志作为战地指挥员,会到战场实地考察一番。
第七集团军各部正在加速入苏,不过只有一条铁路,各部到达苏俄也需要时间,具体时间表已经给了苏俄总参谋部﹐斯大林事实上早就知道了,他笑着点点头……
中国最终按照他的要求,提供了三个集团军,18个师和300辆坦克,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有三十万人,第一个集团军一个月内就能到达苏俄,斯大林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苏俄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连潜艇都给了两艘……
解放军的装备表,斯大林也看到了,他发现中国军队没有足够的重炮,不过斯大林倒也不太在意,苏俄一向重视炮兵,即便现在武器严重不足,但给这只齐装满员的精锐集团军装备一个炮兵旅还是可以的,先凑合着吧……
斯大林很清楚,中国军队装备也许差一点,但却是齐装满员,一个师的人数顶苏军两到三个师,装备相比于大部分前线苏军并不差,反而可能更强一些。
没办法,苏军连续失败,兵器损失太大,苏军的装备到位率也很一般,要不然也不至于要求中国提供武器弹药,必须挺过这段时间……
而论战斗力,中国军队打了十几年仗,又与日军连续苦战,战斗力比目前绝大部分苏军还要强!所以要想让中国人全心全意为苏维埃而战,该配给的东西一定要给,要不然未必有第二批了!
中苏两国虽然有共同的意识形态,但说到底是利益之交,既然是利益之交,就一定要给中国人好处,否则别想有第二次,他了解那个年轻人,那个年轻人也了解他。
战争的消耗实在太大了,连续的惨重给苏俄造成了巨大的人力伤亡,而且占领区又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斯大林多少有些吃不消,能有一些中国军队,苏俄也可以缓一缓气
所以斯大林把苏俄提供的装备也说了一下,告诉刘伯承同志,现在苏俄武器缺乏严重,只能先给集团军配属一个重炮旅,另外每个师提供了一些45mm反坦克炮和14.5mm反坦克枪,目前只能做到这一步,请中国同志原谅……未来该有的装备肯定都有的……
刘伯承表示理解,并告诉斯大林,解放军正在加班加点生产英国引进的2磅和25磅榴弹炮,新型的6磅反坦克炮和5.5英寸重型榴弹炮也可是试生产,未来两个集团军都会装备这四型火炮,尽量减轻苏俄同志的装备压力。
听到这么多奇葩的英国火炮口径,斯大林就很不满意,“柳,战争告诉我们,火炮口径越大,杀敌效果越好,你们应该生产122mm和152mm大炮,这些武器的图纸和制造工艺,已经提供给了你们!”
对于共产党把心思放在英国人的火炮,而不是122mm和152mm火炮,斯大林已经感觉不对,共产党轻武器和苏俄类似,重武器却学英国人,这是什么做法?
斯大林有一种直觉,中国同志更愿意与英美配合而作战,而不是苏俄……当然这也不奇怪,苏俄怎么比家底,怎么也比不上英美呀!
刘伯承同志事实上也比较喜欢苏制大炮,这样后勤也比较统一,可工建委却认为英制火炮质量更好,精度更高,更重要的共产党生产英制火炮,可以乘机从英国高度发达的造炮工业中获得技术支持。
比如高质量的炮钢工艺,又比如各种最新造炮工艺,这都可是大英帝国的传家宝,人家口径少了十几毫米,威力却一样,这就是差距。好不容易人家愿意拿出来,当然要赶紧学!
而这些东西又是合成氨工业未来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合成氨又关系到粮食问题,所以谷雨拍板,不再生产苏制火炮,全力生产英制火炮,就算生产速度慢一些,难度大一些,也是值得的,必须乘着这个机会搞来英国的精密制造技术
工建委的理由无可挑剔,刘伯承同志自然也被说服了,至于火炮生产数量不够,谷雨并没有说,但军委同志心里都明白,出国作战的部队只能想办法从英美或者苏俄获取,而
国内对日作战的部队,目前的火炮够用了,并不需要装备太多,东北战役的战术早就确定了,根本不准备和日军硬碰硬
刘伯承同志自然知道这些,但也不能直接和斯大林说﹐而是找了一个借口,说中国的钢铁产量有限,英制火炮比较节省材料,而且威力也差不多,自然优先选择英制火炮…
斯大林心里不太舒服,苏俄连百万吨级钢铁厂的相关设备制造技术都提供了,你们现在跟我说钢铁产量有限,但他也知道中国人没说错,他们今年的钢铁产量不过400万吨,确实没多少…….
交流了一会,斯大林觉得差不多了,举起了酒杯,酒会正式开始,斯大林亲手给刘伯承同志倒了一杯红酒,又给彭德怀同志倒了一杯,最后才给自己倒上,他一口喝干,然后有些奇怪的问道,“我听说谷不喝酒,也不跳舞,他平时都喜欢做些什么?”
刘伯承笑着说道,“谷书记工作之余,一般都和夫人、孩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他日常比较喜欢的娱乐活动,
前几年是拼刺刀,现在改成了踢足球,每天都会和战士们踢上一个半场45分钟……另外,谷书记还喜欢下棋,不过下的并不多!”
斯大林听完之后,对谷雨奇葩的爱好,显然有些想不到,他微微愣了愣,“拼刺刀?”
“是的,谷书记是一等一的白刃格斗高手!”
“嗷,他是一名出色的战士!”
刘伯承同志笑着点点头,一旁的彭德怀同志见刘伯承同志没有继续说话,想了想,站了出来,加了一句,“更是一位伟大的统帅!”
斯大林看了一眼柳秦两人,眼神中有些耐人寻味,想了想,微笑着说道,“苏维埃群众也非常喜欢足球!不过因为该死的德国鬼子,足球顶级联赛被迫取消,不过战后,苏维埃一定会重新开赛,未来贵我两国的国家队和俱乐部队,可以多交流交流!”
刘伯承笑着表示会把斯大林的提议转达给国内,相信国内的同志会非常乐意这样的体育交流……闲谈了一会,斯大林才端着酒杯离开。
而此时其他中央局委员也都走上前,与共产党客人交流,谢唯俊同志则和赫鲁晓夫同志碰了碰杯,赫鲁晓夫现在是西南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他对同样是政委的谢唯俊比较感兴趣。
他同样指了指谢唯俊同志的领章问了起来,他有些吃惊谢唯俊为什么同样有两颗星星,因为在苏俄,政委的级别比同级的指挥员要低不少,比如赫鲁晓夫贵为军事委员会委员﹐但他只是文职少将,而年轻的谢唯俊却拥有两颗星星,这太不公平了,难不成他还要向谢唯俊敬礼?
谢唯俊则告诉赫鲁晓夫,中国驻苏盟军属大军区单位,他是第二政委,属于正职,与司令员平级,按照规定自然可以佩戴两颗星星的领章。
赫鲁晓夫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两颗星星更类似于职衔﹐而不是军衔,不过赫鲁晓夫还是不太舒服,不过继续交流,他才发现中苏的军队体制差距很大,中国的政委远不是苏俄的政委可以比拟的,中国的政委竟然是军队双首长之一,与指挥员完全平级。
赫鲁晓夫愣了愣,“谢,柳是总司令,秦是副总司令兼第一政委,你是第二政委,你们的指挥关系是什么?”
“根据中央指示,柳司令员会留在莫斯科负责中苏两军的协调,秦司令员负责领导驻苏盟军各项具体工作,并分管作战,我则在秦司令员的领导下,分管政治工作!”
赫鲁晓夫一愣,他扭头看向刘伯承,“柳没有指挥权?
谢唯俊未置可否,他笑着说道,“柳司令员是总司令,指挥权自然有,但他的主要工作是作为同盟国战争会议中国代表,参加在苏俄召开的各种国际会议,并负责协调驻苏中国盟军与苏俄红军联合作战!”
“参加会议,负责协调?”赫鲁晓夫微微皱眉,想了想问道,“中国驻北非地中海战区的盟军总司令王,也是同样的职务?”
“是!”
赫鲁晓夫有些犹豫的点点头,他总觉得有些不太对劲,但哪里不对劲,他也搞不太清楚。事实上,谢唯俊同志自然知道哪里不一样,陈赓同志除了是总司令以外,还是驻北非盟军第一政委,前委书记,而刘伯承同志并不是……
即便刘伯承同志是解放军总司令……当然这些事情没必要告诉苏俄,这本来就是中央有意安排……谁让苏德战争太过残酷呢,为了避免被苏俄坑,有些事必须有人来做……
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矛盾,负责联系中央的大功率电台则由他负责,这一点谷书记和李书记跟他说得很清楚,他需要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向中央汇报在苏俄遇到的种种,甚至包括他的个人想法……今天的酒会就有不少事情可以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