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集宁,北方局办公厅机要科,电报机正在滴滴滴的不断响着,集宁的大功率电报机,不断接受南方中央苏区发来的电讯信号,电报员不断记录听到的种种。
电报员记录出来的信号杂乱无章,他们接收之后,需要立刻交给办公厅机要科科长刘相杰,刘相杰拿到之后,交给掌握密码本的译电员翻译,而每一个译电员都是严格挑选出来的同志,要求非常高。
办公厅机要科是北方局最为核心的机构之一,同时领导北方局军委机要科、北方局保卫部机要科,将党、军队、秘密工作等全部机要通讯系统置于自己统一管理和严密监督下,尤其是与莫斯科的电讯交通,其他任何人都不得插手。
作为北方中央局书记,谷雨除了拥有会议召集权以外,能够保持对整个北方局的控制,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办公厅机要科的掌握。
办公厅机要科与谷雨的办公室距离不到十米,此时已经是凌晨时分,但谷雨的办公室仍然灯火通明,他还在伏案工作,这段时间,谷雨都是这么忙碌,甚至顾不上老婆孩子,每天他都会睡在办公室。
原因很简单,王若飞同志每天都会将瑞金会议的发言记录整理后发给他,他需要在第一时间掌握苏区的情况,并指示。
刘相杰轻轻敲敲门,谷雨头都不抬,“进来!”
谷雨抬起头,接过了电报,日夜操劳,谷雨的脸上黑黝黝的,不过他的精神非常好,显得很亢奋,当然这一点都不奇怪。
谷雨接过了电报,一字一句的看了起来,看完之后,不由得眉头紧蹙,中央苏区狗屁倒灶的事情就是多。
有些事情不是亲身经历,谷雨根本想不到,他知道毛泽东同志脾气不好,与同僚的关系处理的一般,但是跟他一起拼杀了好几年的老搭档,宁愿和周恩来同志搭班子,也不愿意他重出江湖,确实让人吃惊。
再加上周恩来同志的身段很软,王若飞进入苏区之后,他又非常配合,这一次瑞金会议,他的态度转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看来毛泽东同志想回到他应有的位置根本不可能,周恩来同志这一关他绕不过去。
此时此刻,谷雨隐约有些明白,为什么前世那个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会议是毛泽东同志协助周恩来同志工作,为什么一直到周恩来同志生病,毛泽东同志才真正掌握了中央军委,也许跟他的那些老搭档们有很大的关系。
恐怕不到万不得已,他们都不愿意和他合作,想到这里,谷雨忧心忡忡的站了起来,推门走了出去,他需要好好考虑一下,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现在虽然只是八月,但到了凌晨时分,天气还是有些寒冷,穿着单薄夏装的谷雨微微打了一个哆嗦,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背上多了一件衣服,回头一看,是自己的副手陈云同志,陈云同志给他披上一件衣服,然后笑着说道,“快九月了,过不了多久,塞外就要下雪了!”
谷雨点点头,抓住了衣服,然后笑着问道,“老陈,你还没睡?”
“你没睡,我也睡不着呀!”
陈云同志微笑着说道,“老谷,你的性子我知道,你一心烦,就要出门,在院子里转来转去!”
“呵呵,我的性子都被你摸透了!”
谷雨微微笑了笑,然后摇摇头,“苏区的事情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复杂,而且是复杂得多!”
陈云并没有回答,而是听着谷雨诉说,“周恩来同志,你我都在他的手下工作过很长时间,知道他的性格,长于协调,弱于决断,换句话说,他不适合做一把手,这一点从最近这几个月发生的种种来看,已经很明显了!”
陈云沉默得点点头,周恩来同志的性格弱点他也知道,要不然他也不会屈从于博古。
想想都不可思议,周恩来在党内的影响力,哪里是博古可以比拟的,他竟然就那么顺从得让出了苏区中央局书记的位置。
更不可思议的是,博古要封锁谷雨发过来的那些文章,他竟然就听之任之,还跟着一起隐瞒,是他主观支持博古,还是迫不得已,每个人的看法肯定不一样.虽然其后,周恩来同志也转向了,但那个时候,联名举报电报已经发出去了,王明败局已定,这个时候转向,是真心转向,还是被动转向,恐怕也只有他清楚。
陈云同志和谷雨接触越久,越清楚谷雨内心的敏感,虽然谷雨能力非常强,率领北方局开拓了这么大的局面,但他毕竟资历浅薄,没有经历过大革命时期,所以对于党内有威望的同志,他虽然尊重,但也非常担心指挥不动。
所以谷雨才这么喜欢定规矩,讲规矩,大家都讲规矩,谷雨的领导自然就比较顺利。
而周恩来同志如此不讲规矩,偏偏在党内人脉很深,威望很大,与他的政治对手之间又这么的不清不楚,谷雨又怎么可能放心?
今天谷雨这句话,事实上也表明了他内心的不安,不过这也没办法,周恩来同志自己犯错,别人也没办法帮他,最多是点一点他,让他主动服从领导。
也许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些,从他对王若飞同志的大力支持来看,他正在积极修补这一层关系,希望谷雨同志能够满意吧,也只能这么想了。
就在陈云同志若有所思之际,只听谷雨接着说道,“本来我的想法是让毛泽东同志重新出山,领导整个中央苏区,周恩来同志负责苏区的政府工作,朱德同志负责军事工作,王若飞同志为苏区组织部长,但现在看来,毛泽东同志没办法领导中央苏区!”
说完,谷雨把今天白天瑞金会议的内容告诉了陈云,在今天的会议上,面对巨大的压力,几天没怎么发言的周恩来做了一个长时间的自我批评。
周恩来同志认为自己长于事务工作,疏于政治工作,对中央政治路线的把握和执行很多地方做得不到位,要说错误,首先是他这个主要执行人的错误,而不是党的路线错误。
但周恩来同志也做了一些辩解,他认为实践中的某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不是由于什么一定的政治路线或政治倾向,而是在领导斗争中有时犯了策略上的错误。
这种错误不过是整个领导群众策略与群众工作方式中的某些部分错误,而不是整个领导的错误,党坚决领导斗争的的方针虽然有欠妥的地方,但大体上是正确的。
周恩来同志认为不能以每次革命斗争的成败的结果来判断革命斗争的价值,把失败的斗争看成无意义或谩骂一顿盲动主义完事,要知道每一次革命群众的革命斗争,就是结果失败了,仍然有着他的巨大的意义。
周恩来同志认为,每一斗争在胜利或失败之后,必须详细的研究其经验与教训,切不要拿简单的空洞的帽子如盲动主义、冒险主义、机会主义去代替对于最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
对党内所存在的各种不正确思想,应有确当的估计,不要夸大或缩小,或任便给同志们戴大帽子。
对于目前党内存在的两条路线的争论,周恩来同志认为两条路线本质是相通的,存在的主要争议事实上是策略上的不同。
相比于六届四中全会的决议,谷雨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在斗争策略上更加完善,更加成熟,但策略不是目标,不能以策略代替目标。
周恩来同志还举了苏俄成立初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后来执行的新经济政策之间的转变,他认为,不能因为新经济政策上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就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我们的目标都是为了进入共产主义。
周恩来同志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苏区的相关政策过于僵化,实际执行过程中也较为过火,伤害了不少群众,有必要在斗争策略上进行一定的调整,使之符合苏区发展的实际需要。
鉴于苏区工作调整的迫切需要,周恩来同志认为有必要让更了解调整的同志担负起党的领导使命,为此他建议苏区中央局以集体的名义向国际提议召开五中全会,并选举党的领导层。
而对一些军队同志提出的意见,周恩来同志表示支持,他认为有必要仿效北方局军委会的相关安排,建立健全军事领导机关,并充分尊重军事领导同志的意见,同时他也认为毛泽东同志应该参与红军的领导。
介绍到最后,谷雨笑着说道,“恩来同志说完之后,取得了与会绝大部分同志的认可和鼓掌,刘少奇同志其后也发表了一番讲话,做了一个自我批评!”
“毛泽东同志呢?”
“他没有就周恩来同志的发言发表自己的建议,但是他也表态,愿意参与红军的领导!”
陈云同志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看来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谷雨点点头,“饭要一口一口的吃,王明妄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被现实教育了一番,没办法只好弄虚作假;咱们不能学他,还是稳扎稳打的好,就这样吧!”
话虽如此,但谷雨很明显有些不自然,也有些不满意,陈云同志当然知道,周恩来同志在这个节骨眼上,选择了调和,虽然符合他个人的理解,但对于谷雨接下来的调整就很不利了。
不过有些事情确实也不能着急,只能一步步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赶走王明这样的投机派,让谷雨同志获得国际的明确认可,成为党的领导人。
而要想做好这件事,最重要的就是苏区中央局主要领导同志的支持和认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做到这一点问题应该不难,下一步就是苏区中央局联名向国际提议,这样谷雨同志的上升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国际同志再霸道,也不可能忽视两个中央局共同的声音,就算他们不认可,也只能捏着鼻子认,完成了这一步,未来的调整也就顺理成章了!
想了想,陈云同志斟酌得说道,“现在看来,苏区中央局也只能让周恩来同志接任书记,只不过这样一来,毛泽东同志就不太好安排了!
过去两年发生的种种,这些位同志之间搞不好已经起了隔阂!”
“既然不好安排,就别凑在一起了,我想让毛泽东同志率部去湘西,以他的能力肯定可以从无到有创建一个川湘黔根据地!
我看也别组建什么七军团了,干脆一军团或者五军团拿一个出来,让老毛带走,有一个主力军团在,也可以加快川湘黔根据地的建设。
老毛那个性子,强行给他安排副手,意义不大,让他挑选中意的人,只要不过头,就随他的心意;未来与湘赣红军,还有湘鄂西红军碰面了,老毛也是一把手,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党政军全部给他管,让他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干!”
“这样做似乎有些不太合适!”
“没什么不合适的,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人,非如此不能迅速改变局面!”
微微顿了顿,谷雨感慨的说道,“作为一个根据地的开创者,即便蒙受冤屈,还是坚决服从组织,让出了权力,老毛的党性无可置疑!
我们完全可以大胆的使用!”
陈云点点头,只听谷雨继续说道,“虽然拿走了一个主力军团,但还剩下两个,中央苏区应该也不至于伤筋动骨,以后这中央苏区就交给周恩来同志。
他担任书记兼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军事工作由朱德和彭德怀两位同志辅助,由三人组成军事三人团,遇事三人商议,并投票决定;只要军事上挺住了,党务和政府工作才有调整的时间与空间!”
“两位军中的同志?
合适吗?”
“我不是某些人,可以隔着几千里,指挥这个,指挥那个,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
军事上只能他们自己做主,周恩来同志既然靠不住,只能依靠指挥员了!”
陈云走了两步,然后站住,想了一会,“我看现在就可以透露给苏区的同志,红军只要稳住了,苏区就翻不了天!”
谷雨紧了紧衣服,然后点点头,“就这么办!”
“博古同志和那位李莱恩顾问,也要处理好,不看僧面看佛面,国际还是要脸的!”
“李莱恩去错了地方,他不适合南方红军,但是却比较适合我们,让他来北方根据地吧,博古也一起过来。
老陈,我知道博古,他和张闻天那个榆木脑袋不一样,他一点都不笨,就是太年轻了,经验太少,等有了经验,肯定会改过来的!
这一次犯了错,但幸运的是时间还短,没造成什么大的危害,也不是不可以原谅,只要他主动做一个自我批评,还是自己的同志嘛!
对他的使用,我还是有办法的,让他去新华社跟着李铁夫好好学一学革命策略,要论脑子,殷鉴还不如他,殷鉴能转过来,他同样能转过来,现在最重要的是团结,咱们团结了,有心人就钻不了空子……”
虽然谷雨比博古还小,但平时的做事风格,谷雨明显老成许多,根本不像一个年轻人;陈云同志同样也是少年老成,都有年龄所没有的成熟,故而两人讨论起博古,根本意识到他们和博古的年轻差不多。
两人一路走一路聊,走了一段,谷雨停下来,皱着眉头说道,“邓发、顾作霖等同志实际上都好办。
我现在最头疼的是项英,这位同志,说理论,理论不行;说执行,执行也不行;还喜欢由着自己的想法来,听不得一点劝,怪不得这么多人对他不满意。
王若飞同志说他德不配位,我看一点都没错……”
“虽然我也是工会系统出来的,但有些事不得不承认,工人出来的干部,毛病很多,项英、邓发这两位同志就比较典型。
革命意志虽然坚定,但缺点也很明显,不爱学习,对革命理论缺乏了解,独立判断力不够,一心只唯上,不管对的错的,他都一概执行,仿佛是一个执行机器……”
“我们党内这样的干部不少,我在中央团委给老关做秘书,他就是这个毛病,当时我跟他说得那么清楚了,他还是不折不扣的按照李立三的那一套,根本就不听劝。
湘鄂西根据地,夏曦是书记,他是二把手,夏曦我在中大期间就知道,他很左,非常左,这两个人凑在一起……”
说到这里,谷雨无奈的摇摇头。
“湘鄂西还没有联系上?”
“派出去的两拨人,都没有联系上,恰恰说明他们实力不济,两年前,他们的形势要比现在好,有两三万红军,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鄂豫皖怎么样?”
“我们的同志,通过东北军的掩护,费了不少劲,终于联系上了,那边红军还有几千人,不过处境非常艰难;鄂豫皖书记沈泽民同志身体很不好,患了严重的疟疾,幸亏我们的同志过去的比较及时,要不然清扬同志真就危险了!”
连续听到了两个坏消息,陈云同志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川陕呢?”
“川陕的形势是最好的,他们已经有了一块不小的根据地,五六万红军,不过张国焘同志更想南下四川,他对于北上兴趣似乎不是很大。
当然了大局为重的道理,他还是知道,最后也答应了配合,我们带过去的密码本,他虽然收下了,但话说得很清楚。
按照组织纪律,他只听苏区中央局的……”
谷雨摇摇头,“人家是党的创始人,对你我不服气,不以为然也不奇怪!”
陈云同志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安慰道,“愿意配合就好,其他事情以后再说……
同样也在这一天晚上,在漫长的会议之后,周恩来同志来到了博古同志的房间,两人相互看了一眼,先是沉默无语。
这时,周恩来同志开口了,“你觉得蒋介石这个人怎么样?”
“这个人很反动!”
“确实很反动,但也很有能力,我跟他共事过多年,很了解他的为人。
从北伐时期,就不断有人想搞垮他,但是没有一个人能成功,反而处处都被他占得先机。
他的手段很厉害,赶走许崇智,软禁胡汉民,孤立唐生智,枪毙邓演达,用大炮压垮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用官爵和金钱买通石友三、韩复榘。
多少实力远在他之上的人,都被他--压在了身下,这样的人,你觉得你能对付得了吗?”
博古同志考虑了一会,叹了一口气,“我不知道,不过即便我有这个能力,谷雨也不会给我这个机会!”
很明显博古还有一些怨气,周恩来同志摇摇头,“博古,我们共事时间虽然不长,但我已经看出来了,你跟我一样,都是做具体业务的人,不适合做统帅,成不了大事!
能成大事的人,一定擅长洞察形势,甚至还能预测未来的发展!
这样的人,做事胸有成竹,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或局部的后退而心生沮丧!
谷雨和蒋介石都是这样的人!
相比于蒋介石,谷雨不仅明晓形势,还能预测未来,比蒋介石要强得多!”
博古默然,周恩来同志接着说道,“博古,这一次王若飞同志过来,提到了谷雨同志对中央根据地未来发展的看法。
同样一个问题,你我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打破敌人的围剿和封锁,如何更好的扩大根据地,最好是尽快拿下一个大城市,然后把中华苏维埃搬过去,我说得对不对?”
“是呀!
我现在做梦都想尽快实现一省或者几省革命的胜利,可就是办不到!”
博古点点头,然后好奇的问道,“谷雨是怎么看的?”
周恩来同志把谷雨的说法告诉了博古,博古瞠目结舌,愣了半晌,最后喃喃的说道,“这一次比北方战略还要夸张!
要是成了,革命不就胜利了吗?
为什么我们这么难,他就这么容易呢!
苏俄同志支援的东西虽然不少,但也装备不了那么多人呀!”
“不是夸张,是有远见!
他提出北方战略的时候,我也以为他在吹牛,可两年不到,北方战略就已经实现了!
事实俱在,这就是差距,不服不行呀!”
说到这里,周恩来同志看着博古的眼睛,说道:
“谷雨和你我一样,都是留洋出身的,他虽然也有一些缺点,但我们要看大处,为了打败蒋介石,我们一定要摈弃前嫌,同心同德,共同辅佐谷雨,才能最终赢得革命的胜利!”
听到这里,博古站起身长出了一口气,然后说道,“老周,你放心吧,我不会挡着谷雨,再说了,我也知道,人心在他,挡也挡不住!”
十分凑巧的是,同样也就在这一天晚上,上海中央局的电台滴滴哒哒中,收到了一封关乎到中国共产党命运的重要电报。
在这份电报中,国际指示中国革命的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必要以谷雨同志为首,组建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坚定的,团结的中央领导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