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406章反扑上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7673 2025-05-12 15:06

  “柯德尔,有些事只能慢慢来,着急不得的...…”“总统先生,国务院得到消息,中英两国的边界谈判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我们原来寄希望的中英边界冲突恐怕有些困难.....” 

  “柯德尔,不是有日本人嘛,不要着急!”

  短暂的交流之后,赫尔国务卿只好悻悻而归,罗斯福总统同样希望与中国建交,不过美国有着浓厚的孤立主义传统,各方面并没有做好接受一个共产党中国的准备,他又被骂成是粉红总统,很显然有些事不能着急的,还是先等等看.......

  不过不承认共产党中国,并不代表美国不会与共产党中国接触,现在对方的国会主席过来了,正好让他好好看一看伟大的美利坚,看完之后,自然就知道如何取舍了。

  此时罗斯福真正在意的并不是远东,而是美国的经济,该死的经济衰退又一次出现了,现在唯一摆脱经济衰退的现在就是世界大战迅速打起来。

  罗斯福和张伯伦的想法一样,适当的加强中国的实力,有了实力,中国人肯定忍不住会收复国土,到时候谁强就支援另一家,让他们打得你死我活,精疲力尽,便宜的自然就是美利坚。

  罗斯福是这么想得,也的这么做得,在他的督促下,美国出口共产党的两百多架战斗机和配套的修理厂只用了一年不到,就完成了交货。

  与此同时美国再一次按照中国方面的要求,派出专家帮助中国解决高射炮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只用了半年不到,和苏俄专家一起,帮助共产党20mm小口径高射炮的生产难题,该型火炮的生产数量迅速提升。

  有了这么多新锐战斗机,共产党方面果然忍不住了,就在毛泽东同志访问美国时,共产党在准备了七个月之后,终于发动了南京战役,目标是将日本人驱逐出长三角,彻底解决关内问题。

  为了这一仗,解放军动员了一百多万大军,在南方,寻淮洲指挥五个集团军,12-15,21五个集团军进攻,长江以北,顾慎为指挥第2和第3集团军,再加上张发奎、冯治安、傅作义、孙连仲、戴安澜所部,进攻南京。

  另外根据中央的决定,刘明荣部四个集团军南下,作为总预备队,并做好参加上海战役的准备,毕竟上海不好打,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解放军又一次动用了一半的主力,虽然有五部起义部队,看起来很有影响,但五部起义部队经过一年多的改造,战斗力有了不少的改善,这一仗同样也有锻炼他

  们的意思。

  而日军方面,南京和江北浦口滁州—线的守军,共有四个师团,上海和周边地区是六个师团,总共十个师团,从这个兵力配置上,就可以看出日本人防守长三角的决心,这是二十多万精锐日军呀!

  随着解放军大兵团开始不断集合,日军也嗅到了大战来临的气氛,日军相继撤出多个中小据点,收缩兵力

  ,日本航空兵也频繁出动,袭击不断出现的解放军。

  这一次解放军并不示弱,空军战斗机部队也不断出战,与日军连续发生空战,双方互有损失,这也严重限制了日本陆航轰炸机部队的发挥,使之不敢再肆无忌惮的轰炸。

  即便日军轰炸机部队出动,面对为数不少的共产党高射部队,日本飞机的轰炸效果也不明显,借着空军的掩护,解放军将重炮集团,尤其是从法国那里购买的第一批到货的80门155mm重炮推到了前线。

  这批重炮今年三月份运到缅甸,历时两个月才从缅甸运到了重庆,然后乘船一路东进,来到了前线,这批重炮的目的就是封锁住长江,让日军没办法从水上撤走南京驻军,这就为解放军全歼南京日军创造了机会。

  各方面准备妥当后,1938年6月9日,抗日联合政府总理、国防委员会主席谷雨签发了向《向南京和上海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和其他抗日联军百万大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南京和上海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日伪军,解放长三角地区。

  命令各部奋勇前进,逮捕一切怙恶不俊的战争罪犯,不管他们逃至何处,均须缉拿归案,依法惩办,特别

  注意缉拿有史以来第—大反动派、汉奸、国贼蒋介石。

  同时命令中指出,为尽可能减少伤亡,任何伪军愿意主动起义或投诚,人民解放军愿意给他们最后一次反

  正的机会......

  随着浓浓的炮声,百万大军在数百里战线同时发动进攻,这一仗准备了七个月,又有四个主力集团军放在后面,谷雨根本不担心打不下来,只是消灭多少敌人的问题。

  所以在全面进攻开始后,谷雨则奋笔疾书,九评蒋介石出炉,给蒋介石来一个盖棺定论,最后得出了结论蒋介石是一个被时代推到鼎峰的历史幸运儿。

  革命的投机者,阴谋家,法西斯,刽子手,帝国主义的白手套和买办,黑社会,流氓,恶霸,青帮,吸血鬼,独裁者等等于一身。

  是中国封建反反动制度最坚定、也是最强有力的维护者,这也注定了他被时代大潮所淘汰的命运......

  写完了这篇文章后,谷雨慢慢站起身,走出了办公室,眺望远处的长江,历史上这一天,不断打败仗的国民党军队为了阻止日军的进攻,掘开了花园口黄河大堤,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远的灾难。

  当时直接淹死和饿死的群众多达八十九万人,河南安徽、江苏共计44县市被淹,受灾面积290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000万以上,冲毁140万民房、淹没近2000万亩耕地。黄水所到之处,房倒屋塌,饥民遍野。

  想到这里,谷雨多少有些感慨,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遭受到的巨大苦难,在他的手中,已经减轻了很多

  很多,过去的他绝对是成功的,他相信通过他的治理未来的中国必然也是成功的。

  不过成功之路,注定十分艰难,对外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步,各重要的是把五亿中国人民整合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这些年他在舆论宣传上,在组织上,在内务清理上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各项工作还在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他还是很不满意,现在的社会现状与他心目中那个中国差距太远了,必须加大力度,进一步摧毁各种反动势力。

  也就在谷雨下达进军令的同时,康生同志亲自坐镇北平,指挥公安部队对北平宰相胡同进行了查封,上千名公安部队战士查封了无数珍贵的文物,还有数量高达几百万人民币的金银,另外还有那一封证明中国对藏南主权的历史原件。

  所有的珍贵文物装了好些辆卡车,还没有运完,中国传统大家族的豪富,让所有的同志都震惊不已,这帮家伙不比孔家差多少!

  明白了这些之后,同志们也更加愤怒,如果不是疯狂的掠夺人民,这帮子家伙哪来这么多的财富!这里面甚至还有不少被康生同志确定为故宫的馆藏文件,李家在监守自盗!

  康生看完了这一份历史原件,冷冷一笑,“中央一直在找这份档案的原件,为得就是和英国谈判边界问题,你们李家明明知道,却藏着不交出来,想干什么,等着霸占了藏南的大英帝国来救你们?“

  张家当代的家主看着无数珍藏被运走,本来就害怕无比,现在听说康生这么一说,更是吓得腿一软,就跪倒在地,连连磕头,然后拼命辩解他不知道有这回事...

  康生冷笑连连,也不废话,抓人,一家子都抓走,接下来公安部要好好让李家人好好回忆一下,哪些人

  知道李家藏着这些东西,知道一个,查封一个,这么重要的文件,知道不上报,不是反动分子是什么?

  康生搞出的大动作,查处无数金银珍宝,尤其是查到那份重要档案,柯庆施同志闻讯后,脸色很难看,他把这样的人推荐为平津政协委员,这不是打中央的脸吗?谷书记会不会对他有看法?

  心里很是不安,柯庆施想了想,觉得必须弥补,让中央满意。他一边给中央打电报检讨,一边约康生吃了一顿饭,请教了一番,甭管心里怎么想,想在的康生正在风头上,得罪不起。

  吃饭时,柯庆施不断自责,这一年来,为了两市的稳定和发展,费劲了心思,没有太注意上级的想法,竟然不知不觉间犯了这么大的错误。

  康生也知道柯庆施是北方系的核心人物,同样招惹不起,康生自然把中央的一些部署告诉了康生,这才刚刚开始了,你老兄可不能只顾一头,经济发展是重要,但是扫清封建遗毒同样重要......

  饭后,柯庆施决定立刻想办法弥补,如何弥补,当天晚上,柯庆施就召开了紧急会议,部署下一步批蒋批孔,反四旧,树新风等活动,力度一定要大。

  一些很有些影响力的人,本来他还想再等一等,乘着这一次机会好好收拾一顿,现在看来,不收拾确实不行了.......

  与此同时,柯庆施也下了狠心,加大赶人的力度,以防范间谍为名,将一大批混迹在北平地区的八旗子弟赶走。

  这帮家伙终日游手好闲,总是搞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得把他们分散到全国各地,不是喜欢吹拉弹唱吗?

  让他们为人民服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

  这一块任务,谷雨已经交代过,不过也告诉不要太着急,潜移默化的做好搬迁工作,就那么几十万人,用个几年时间,一步步完成迁徙。

  现在边疆地区人少,让他们去西北更好一些,一路送到宝鸡,然后安排在陕甘等地,两省都只有不到千万人,太少了,必须增加人口......

  去年下半年,乘着战争期间抓了一部分人,华北局已经抓走了一部分人,柯庆施本来短时间内差不多了,但现在看来还是不够。

  当然了,搞这种活,注定骂名不少,不过柯庆施也没有选择,他正在做的各项工作,注定要背负各种骂名。

  谷雨已经明确告诉过他,未来的中国首都会放在北平,天津将成为直辖市,北平将作为政治中心和科技中心,天津将作为经济中心和教育中心,他必须利用战争完成清理,左右他都会得罪人。

  按照谷书记的交代,为了尽量保证党政高层的纯洁性,要把这帮子八旗子弟和那些服务于王公责族的家伙赶走,这帮人盘踞北平很久,乱七八糟的事情很多,败坏风气,很容易腐蚀我们的干部,正好乘着战争赶走,安排在各地。

  而且理由也是杠杠的,谁知道这里面有没有间谍,他们的皇帝还在长春呢,把人赶走,然后好好鉴别一番,如果发现没有问题,再重新安排也来得及的,现在是战争期间,有些做法属于不得不为.......

  按照谷雨的交代,未来的北平各项工作必须服务于中央,服从于政治,必然会越来越膨胀的中央机关和一些国字头企业、研究机构为主。

  除了中国科技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三所国字头高校以外,原则上不再安排其他大学,只会安排多所纪律性强的军事院校和最顶尖的研究机构。

  作为首都,北平也个云北计o版P5功机兰下作人只能发展规划一些轻污染的企业,安排兄歧机大上1F人员的家属就业,以此限制北平的总人口。

  而北方的大学则安排在天津,也可以安排在天津周边靠近铁路的县城,这些地方交通方便,大学没有必要都挤在大城市,学生们,还是吃点苦更好一些。

  当然了,还有一层意思,谷雨没说,但柯庆施大概猜出来了,共产党就是搞工、学两运起家的,核心地区并不希望有太多的工人和学生,国民党的教训自然要好好吸纳......

  所以谷雨就把这些学校赶到大津,土女上业一则同样分布于天津和铁路沿线,有搞电子的,有搞1化子的,有搞机械的等等,专业学校和工业区距离个远,区忏产业研合作也方便。

  兹事体大,这一年来,柯庆施和醉雨林个酊词研关规划,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确定好相应规划,随着北方战事停歇,一些天津非军工企业乂想回云,柯庆施又得安排相应的搬迁,忙得不得了......

  不过柯庆施知道,中央看的是成绩,不是忙碌,谷书记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他必须亡羊补牢,尽快出成绩

  柯庆施能力是出了名的强,思想多少有些左,他这么—急眼,平津地区就热闹了,不断有人被抄家,越来越多的人以疏散的名义整家送走。

  按照当时民间的说法,向南向东的火车肯定要运枪炮弹药、各种辎重的;向西向北的火车肯定是运人的,一车车都是被运走的人,有满人,也有在满清民国很有影响力的家族。

  兔死狐悲,各种流言蜚语自然不断出现,搞得平津地区议论纷纷,甚至已经出现了一些恐慌,不断有满族群众拖家带口逃跑,生怕被抓起来送到西北,去了可不一定回来了.......

  老百姓并不怎么同情,鬼子太坏了,把冀东糟蹋的不成样子,满人的皇帝还在东北给鬼子当傀儡,北平城有没有间谍,谁也不知道,把他们发配看起来,也是为他们好......

  当然这些消息,报纸和广播根本不会登,报纸和广播除了登载共产党和抗日联合政府的各种政令以外,就是战争胜利、地方支前、各种生产和建设的故事,各种革命英雄等等,根本看不到这些.....

  虽然报纸上看不到,但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种种消息已经传到了武汉,自然有一些老先生在开会遇到谷雨时,劝说他求治不要太急。

  谷雨不会与他们争辩,只是笑一笑,并不在意;遇到说情的,也会写一个条子,让这些人找康生问一问,至于能不能放出来,要看公安部的决定,工作有分工,我不管这些细节。

  他相信柯庆施有能力处理好这些事,再说了不还有康生嘛,有这样的狠人在,他根本不担心内务上会出大问题。

  只要不出大问题,就没什么大不了,有些事不乘着战争期间解决,等到和平时期反而就不好做了,再说了一些人不抓行吗?竟然到现在还藏着那么多东西,不让他们享受人民民主专政的铁拳,这帮人不知道厉害。

  一来二去,大家也都知道是他的想法,看他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样了,十分畏惧,很多人说话也变得小心翼翼,唯恐被牵连,就这样,谷雨慢慢和孤家寡人画上了等号.....

  当面不说话,私底下目然也月"什创P1rH5二版一然一些人觉得自己已经非常小心了,但还是被人捅给了

  谷雨,谷雨也并不在意。

  把鸟窝捅了,鸟还要叫道喧1克机一由人的家,把这么多人赶到外地,能有好名声才见了鬼,

  当然了,一大批人已经酝酿离开,谷雨也不阻拦,好走不送.....

  如此严厉的高压治理自然带来了不少问题,警卫局负责同志十分担心谷雨的安全,这几年这样那样的刺杀越来越多,虽然公安部破坏了不少特务破坏案,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

  对此谷雨不以为然,该怎么做心一欧心一u上排考察各地的水利建设,这也定汉5’o多了。

  随着夏天的到来,中国每牛大老有12-c害在各地频繁出现,今年比较严重,六月中旬开始,长

  江一线雨下得没完没了,一连下了好些天,谷雨就有些坐不住了。

  武汉又是出了名的容易内涝,再加上千里荆江堤防,关系到粮食生产,他自然非常在意,虽说下面汇报情况还好,但不亲眼看一看,他根本不放心。

  除了要看看南方水利以外,谷雨还想河南看一看,在北方,除了水旱灾害以外,耕地还有非常严重的土地盐碱化,而盐碱地连草都长不出来。

  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一个办法想法设法的修建水利工程,共产党掌握地方一开始就开始搞水利,

  可要做的活太多了,只能一个工程一个工程来。

  前世整整修了三十年水利,到了这个时代,谷雨估计最起码要修到六十年代,就这样还未必够,水库和防洪渠道建设还好一点,盐碱地改造绝不是一朝一夕的活

  而在缺乏机械化的当下,要想整修水利,唯一的办法就是靠人力硬挖,这就需要国家拥有极强的组织能力,所以谷雨才要搞出五千万民兵,战时为兵,和平时期就需要安排起来整修水利,只有动员全民族的力量,才可能完成各种水利工程。

  问题是光靠发动人力不行,水利必须科学修建,认真规划,而要做到这一点,黄河、长江、淮河的水利专家们总要见一见的,听听他们的呼声,必须走一走,看一看。

  同时这样的考察也有利于看到地方的问题,农村土改和减租减息之后,各地报上来的情况似乎都不错,但是真不错,还是假不错,谷雨同样要打一个问题,前世那些事太坑爹了,他不得不防。

  此时水利部长李仪祉先生已经积劳成疾不幸离世,根据中央的安排,杨虎城将军兼任水利部长,让他来做这个活,也是因为整修水利跟打仗没什么区别,而且他做过屯垦,修过水利,对很多问题,他比较理解,也方便上手。

  所以这一次考察,谷雨准备叫上杨虎城一起看看,顺便也和他好好聊一聊,安抚一下,同时为保证黄河、长江和各主要产粮区的汛期安全,谷雨不得不调动部队,筹集各种物资,这种情况下,南京就不适合长时间的打下去了,必须加快速度。

  六月十六日,谷雨给前线的寻淮洲发报,要求他不必在意歼敌,尽快拿下南京,战役结束后,不着急向上海进攻,先帮助长江下游老百姓防汛减灾,尽量减少老百姓的损失。

  连连大雨,谷雨焦头烂额,寻淮洲反而要轻松一些,降雨量增加,长江水位不断上升,虽然对解放军行军有些不便,但日本的飞机没办法出来,解放军炮兵对长江的封锁更有效果,解放军给日军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经过一周的战斗,江北日军两个师团不得不放弃了滁州-浦口一线,退守江南,依靠长江防御,而在江南,日军在南京外围依靠山势虽然修建了不少坚固工事,但在共产党东南军区炮兵猛烈炮击和步兵悍不畏死的进攻下,日军的损失同样也不少。

  随着一块又一块外围阵地被解放军夺取,日本人也着急了,日军虽然无心防守南京,但他们很清楚,南京这样的大城市就算丢,也不能没打几天就丢,为了士气也得扛住。

  日军一边收缩兵力,一边不断向南部山区增援,阻挡住解放军的突破,这样一来,南部山区的战斗比较胶着,双方的伤亡也很大。

  在接到中央指示前,寻淮洲将南京和上海战役放在一起考虑,希望南京这边打得狠一些,逼迫上海日军主力援助,尽可能在南京这边多消耗一些日军,而不是硬啃上海,毕竟上海是大城市,打烂了谁也舍不得。

  所以寻淮洲一直没有攻击镇江-江阴一线,截断南京和上海的联系,但在接到这样电报后,寻淮洲考虑一番后,决定发动渡江战线,截断南京和上海的陆路联系。

  寻淮洲此举也是不得己而为之,南京这边打得这么激烈,上海的鬼子并没有出来,看来想把他们逼出来没那么容易;而中央又着急解决南京问题,他只能优先攻城了。

  六月十七日,在炮兵的掩护下,解放军东线的第二集团军和傅作义、张发奎两部三十万人,从镇江和江阴一线登上长江东岸,先头部队登陆之后,迅速向南前进,准备与东南军区各部会师。

  看到中国军队终于登上了南岸,在上海的日军指挥官畑俊六大将不仅没有担心南京日军的安全,反而认为战机已经成熟,可以与中国军队来一场大决战了。

  日军一直想获得一场胜利,恢复士气,问题是东南军区各部同样比较谨慎,日军小部队出去被吃,大兵团出来,他们会且战且退,不愿意与日军正面决战,日军一直没有获得很好地战机。

  既然没有战机,那就等着中国人犯错误,畑俊六很有耐心,果然让他等到了机会,共产党军队在镇江和江阴一线登陆截断了日军的陆路联系没错,但同时也处在了东西日军十个师团的对击之中。

  日本人更高兴的是傅作义、张发奎两部战斗力一般,日军又是半渡而击,又有兵力优势,怎么算日本人都赢定了。

  就在六月十九日,在南京的日军凑齐两个师团,沿着长江一线从西往东打,在上海的日军出动了四个师团从东向西打,至此关内日军最大规模的一次反扑开始了,处在最东面的傅作义立刻遇到了巨大的压力,一个又一个告急电话打到傅作义的指挥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