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并不知道尼赫鲁要给他一份国庆大礼,他还在按部就班的访问,因为缅甸内战,谷雨的船队经过缅甸外海时并没有前往仰光,不过谷雨还是感慨了一番。
这一波的缅甸内战现在已经陷入到僵持中,尽管有歼5和044C坦克等中国最先进的武器,但缅甸政府军还是拿不下英帕尔,两只缅军战斗力差距不大,西军有地形优势,挺过了一开始的混乱,政府军就有些打不动了。
丹威控制的缅甸政府军虽然实力更强
,但他需要几面用兵,吴丁伦要压制,北
面和东面的少数民族武装要压制,还要留
守大片地区,能够用在英帕尔方向的兵力
也就一半左右,兵力优势并不是很大。
更重要的是,因为阿萨姆驱逐了大批印度人和孟加拉人,阿萨姆地区空出了大批土地,又因为战争,缅人通过英帕尔的
大规模移民被中止,吴强为了稳固军心,把这些土地分配给了西军,战死战伤的西军也多有抚恤,西军自然士气大振。
阿萨姆地区本来就非常富裕,阿萨姆
油田分红、阿萨姆的茶叶都是硬通货,就算中国不卖武器,孟加拉国也愿意出售武器,吴强所部也不缺乏后勤物资。
品尝了大缅族主义后,阿萨姆的土邦
们也都不傻,他们纷纷支持吴强内斗,同时不断乘机加强武装,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王国,至此阿萨姆时间上就变成了一个大军阀带上几个土邦的割据局面,自然很难被轻易突破。
丹威不服气,连续发动了好几轮进攻,鏖战大半年之后见还是攻不开阿萨姆,此时吴丁伦又死灰复燃,自若开邦东进,眼看着局面日益恶劣,丹威只好停止了英帕尔方向的进攻,先压制公开挑旗的吴丁伦。
就这样,在不断的战斗中,缅甸的国力一步步被耗尽,经济发展也慢慢停滞,丹威折腾好几年,还是没有压制各路诸侯,内忧外患,压力巨大,信心不足的他一方面杀伐严厉,另一方面开始了更加严厉的国有化,而国有化的过程中自然出现了这样那样的贪腐......
至此,缅甸就彻底变成了一个小民国,这也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意愿,美国可以一边扶持那些信仰基督教的少数民族,
一边赖在安达曼群岛不走,中国则舒舒服服的输送弹药,整合那些少数民族邦,不断的获取缅甸的资源!
所有这一切,既有必然,也有偶然,谷雨感慨之后,问道若是吴贺温还在,会发生什么?然后让身边的同志一一回答。
周恩来同志的说法是吴贺温是缅甸民
族英雄,威望很高,他若是还在,不至于有后面的一连串战争,缅甸中央权威日盛,与外界的关系也会处得不错。
王若飞同志虽然赞同周恩来同志所说
,但他认为吴贺温很难解决内部的少数民族问题,缅甸和阿萨姆的铁路没有修通之前,想完全控制住阿萨姆难度同样很大!
第三个是陈毅同志,他想了想说道,"吴贺温意外死亡未必是坏事,此前他只有贡献,并没有多少过错,若是他长期执政,后面可就不一定了!"
谷雨听完,深深看了他一眼,而周恩来和王若飞两同志先是一愣,然后静气凝
神,目不斜视,也就是在此时,谷雨笑着说道,"看来吴贺温死得很及时嘛!"
陈毅同志此时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
话,脸上有些尴尬,谷雨扫了一眼三人,并没有就题发挥,而是接着说道,"这些年我搞移民,党内外、国内外说怪话的人不再少数,可你们看看缅甸发生的一切,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微微停顿,谷雨接着说道,"苏俄用共
产主义凝聚人心,短时间内很有效果,全世界进步力量都把苏俄当成是理想国,但共产主义跟咱们古代的大同思想同出辙,调子定得太高了,不接地气!
苏俄这一套做法到底能不能长期坚持,真得很让人怀疑,尤其是现在,苏俄外表虽然还是共产主义,内里沙俄那一套东西影响却越来越深,未来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阎锡山说共产党要求人人都做圣人,这句话说的很对,我们这一代人尚且很难做到,我们的后人会怎么样呢?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或许只能靠不断的自我革命,但革命别人容易,革命自己很困难,自古以来,凡是队伍内部的革命大多转变成了激烈的内斗,这是我绝不希望的!
我们搞一搞三反,尚且对生产会有影响,不断的自我革命肯定会严重影响生产,破坏我们追赶世界先进的进程,这也是我不希望看到的!
所以我必须考虑长久,万一我们在海外省和边疆地区的宣传失败了怎么办?万一受外部影响,这些地区宗教势力抬头,少数民族的独立分子在敌对势力的支持下,不断捣乱怎么办?
考虑别的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乘着开国人心凝聚之时,进行大规模的移民是最好的办法,汉人占据绝大多数,未来就算想闹也闹不起来!
但这一招可以对内外蒙使,可以对西
域使,可以对西北回民使,却不能对乌斯藏使,那里的环境实在太恶劣了,高原反应短时间内根本解决不了,汉人上不去!
我为什么盯着印度不放,跟这一点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控制乌斯藏,可以居高临下俯视印度,这就如同幽云十六州之与北宋一般的战略优势。
印度人绝对不会接受,他们肯定要不断折腾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手就是利用与乌斯藏少数民族的宗教关系搞分裂,我们不得不防!
乌斯藏的地形摆在那里,我们没办法安排很多人,只能搞以攻代守,只有印度不断被压制,乌斯藏才不会有什么问题,等到未来我们有了家底,把通往乌斯藏的铁路修通了,我们才能真正高枕无忧,现在还早着呢!"
谷雨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盯着在场的三人说道,"知我罪我,唯有春秋,现在你们不管赞同不赞同,执行就好,不要多说什么!"
说完,谷雨返回到船舱内,其他几位同志面面相觑,王若飞同志微微叹了一口气,"冠生、世俊,谷书记在这些问题上承受了极大的压力,我们都要体谅他!"
王若飞同志顿了顿,又看了看周恩来
同志,"谷书记说得在理,我们现在谨慎一些,未来哪怕......边疆也丢不掉,我每每想起当年苏俄在外蒙和西域的所作所为,我都有些不寒而栗!"
陈毅同志点点头,很爽朗的说道,"以后哪个昏了头,我一定会骂他们一顿!"
周恩来同志则有些无可奈何,"我早就
知道谷书记的想法,也是很支持的,只是这种事好做不好听,谷书记非要背这个名,以后的宣传工作也不好做呀!"
王若飞同志看了看船舱,"谷书记的思路更现代,他一向讲实事求是,不在意的
"大丈夫敢作敢为,有什么大不了的,当年在苏区,死在你我手里的人也不是各个都该杀,形势所迫,不得不为罢了!"
周恩来同志猛然间想起了1931年,心里多少有些唏嘘,而王若飞同志稍稍沉默,"宣传实际上没什么问题,谷书记的贡献摆在那里,压根也没有什么人能够挑战他
冠生,你以后要注意,不要什么事情都说情,饶漱石、彭德怀等同志做恶人,可不是为了你,你做了好人,置谷书记于何地?"
陈毅同志不得不插话,"王主席,你这么说有些过了,吴主席的劝说都是很有道理的,谷书记现在威望那么高,没个人劝说也不行呀!"
王若飞同志直言不讳,"就算要劝说,也有那么多老同志在!"
周恩来同志缓缓点点头,他完全明白
了王若飞同志的好意,"运生同志,我明白了,以后一定会在意!".
船舱中的谷雨此时并没有注意到外面三同志的评论,事实上也不是太在乎,不管其他同志是否理解,或者他的身后名如何如何,他都会做,他不是为了名不顾一切的人。
他之所以借缅甸事情说事,主要是捅破那层窗户纸,打打预防针,未来苏俄这样那样的破事一定会让党内同志大为震惊的,到时候党内自然也会想到自身......
船队继续东进,经过苏门答腊时,谷雨并没有过去,这会的苏门答腊事实上已经控制在华人手中,不管是国内,还是马来华人都在不断移民,而随着这些华人的到来,苏门答腊的平原地区也在迅速开发当中。
至于未来如何演变,他也在等着美国人出招,不管是文攻还是武斗,他都有相应的准备,美国越是强盛,中国越是要敢于拔枪,还是那句话,哪怕要收缩,也要在战火中收缩,绝不能无原则的退让!
船队一路东进,经过勿里洞岛海域,婆罗洲大起义时,该地华人矿工也同时夺取了锡矿山,白崇禧受命,亲自率领一部迅速增援,抢在美国人干预之前登陆成功,虽然美国人对此非常不满,但也没有轻举妄动。
目前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锡矿之一属于兰芳共和国的财富,但并没有得到国际承认,谷雨也不是很在乎,时间长了,什么
问题自然都没有了。
这个大型锡矿的矿砂挖出来之后,基本都会运往国内,其生产出来的锡大部分对外出口,其中还有很多会北运苏俄。
虽然苏俄在远东地区发现了不少锡矿
,但那些锡矿非常难以开发,基本上都从中国购买,属于中苏原材料交易的一大部分。
因为存在争议,谷雨也不方便亲自上岛,但谷雨还是把白崇禧请上了军舰,算是酬功,白崇禧虽然老了,但傲劲一直消散,他虽然支持谷雨退出爪哇,但对谷雨放弃马来亚相当不满,不管是战略位置,还是经济价值,马来亚都十分珍贵,谷雨实在太大方了!
白崇禧自荐想去马来亚拼杀一番,他认为自己回教徒的身份应该会起到一些作用,谷雨听完则摇了摇头,"健生兄,和你同龄的毛泽东同志已经退休了......"
白崇禧不服气,"将军虽老,但虎威尚
在!"
谷雨想了想说道,"你若是真有此心,可以从南迁的回民中招募一只队伍,武器弹药先提供一些,未来人想要多少都可以,枪则需要用农矿产品交换!"
白崇禧对谷雨的回民政策事实上也很不满意,虽然西北回民不安分,但绝大部分回民是好的,谷雨的做法太苛刻了,为什么一定要想尽办法把人打散呢!
不过广西的少数民族众多,他对付起来也相当费劲,自然也能够理解谷雨的做法,谷雨这是为后世扫清障碍,这是历朝历代开国之君都必须做的!
所以听到谷雨松口,白崇禧自然满意,他立刻说道,"一言既出!"
谷雨笑着说道,"驷马难追!"
说定了此事之后,谷雨又问了问兰芳
的事情,现在国内群众、华人不断涌入,原来的 MSL 土著不断迁走,华人占据大多数,都在想办法开发,不过婆罗洲的开发难度实在太大,也只能慢慢来。
谷雨让人拿来了婆罗洲的地图,询问起来,现在婆罗洲当地的 MSL 土著正在被搜寻,凡是信仰 MSL 的全部送到马来亚编组进入种植园工作,信仰土著神灵的则被
认为是达雅人,可以留在当地。
因为 MSL 土著大多在沿海地区,那些信仰土著神灵的达雅人数量并不多,也就
形成不了威胁,完全可以搞一搞怀柔。
未来达雅地区的煤炭资源和石油资源
接下来都会大力开发,有这些资源,躲在大山深处的达雅人可以很快过上美好的现代生活,不用再去猎头了!
为了让土著更好的理解现代文明,一批来自于乌斯藏和蒙古地区的黄教喇嘛们也在向他们传授着汉语版的黄教,封面的菩萨像怎么看怎么像谷雨!
对于谷雨这种不要脸的做法,白崇禧也是膛目结舌,幸好他平时朗诵的汉语版古兰经没有谷雨的头像,要不然他都不知道怎么读下去......0
兰芳类似于第二个华人邦(南华),他压根不管内政,不过还是做了一些平衡,两家联合之争,当地华侨领袖做主席,但国内过去的人做总理,掌握实权,第一
任总理由第三党出身的章 BJ 担任。
国内过去的和当地华侨天然搞不到一
块去,中央驻南洋特别代表正好做一些协调,总原则就是只能文斗,不能武斗,所以白崇禧这样的不安定分子先是被丢到了勿里洞岛,他想去马来亚打拼,谷雨也由着他......
李宗仁、白崇禧对谷雨的伎俩现在已经摸得很清楚了,所以李宗仁压根不出头,相比于在政府里面受夹板气,还不如一边在人民议会指手画脚,一边管着自己的农庄,优哉游哉的享受后半辈子。
相比于李宗仁,白崇禧就有些耐不住性子,所以他待在中美斗争的最前沿,现在又请命去马来亚,想着就是当一方土皇
帝总比当农场主舒服!
谷雨问完了兰芳的事情,然后指着南部广大平原沼泽地区询问起来,这一广大地区虽然属于达雅共和国的地盘,但实际
上整个达雅都控制在生产兵团手中。
不过婆罗洲的开发难度非常大,婆罗洲更类似于亚马逊,年均降雨量高达3800毫米,最少的地区也有1600毫米。
雨水太多,淋溶作用强烈,基盐如 Ca 、 Na 、 K 、 Mg 被淋溶冲走,土壤为砖红壤,呈弱酸至酸性,颜色呈红棕或红黄色,土壤养分低,特别缺磷、钾,不适合耕种,这是非常大的硬伤。
在谷雨的前世,印尼曾提出要在婆罗洲南部的沼泽开发100万公顷的良田,结果急于求成,放火焚烧森林,偏偏该地区婆罗洲南部密布泥炭沼泽,一旦燃烧火势很难控制。
而且森林被砍伐之后,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肥力进一步下降,几乎无法种植粮食,所以经过专家们的分析研究,最终的解决办法是在土壤没有完成改良前,目前不适合种植粮食,改为种植棕榈树和橡胶
树这两种高附加值的热带树木。
要想开发好,首先自然就是砍树修路,其中珍贵的树木会被利用,其他树木则制成木排,用于沼泽的开发。
沼泽首先排水,表面的腐质挖出来覆盖到土壤表面,然后再加一层泥炭,泥炭的致密性可以保护土壤肥力不至于被大雨冲走,如此一来,土壤可以逐渐改良。
沼泽更下面的泥炭资源,完全可以挖出来,然后再制成一块块泥炭砖,运到国
内,用于北方农村冬天取暖。
一系列清理完之后,这些沼泽就会变成一个个鱼塘,养殖热带鱼类,而鱼塘两边则可以种树,也可以种植一些农作物,如此就可以做到综合利用,也不至于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使用这样的办法,也就意味着对南部
沼泽平原地区的开发将是漫长的,等到未来工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巨大的人口压力缓解,对沼泽地区的开发肯定会慢慢停下来,最后甚至是恢复生态环境,不过这会只能这么干,因为现在的人口形势比中央估计的还要严重!
建国已经十年,十年一个周期,去年年底在完成了抗洪救灾工作后,根据部署,全国第一次农业大普查,摸清楚农业家底,为三五期间全国取消所有票据做准备
整整半年时间,无数工作人员普查员按照事先划分的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在规定的时间内,逐一直接访问普查对象,现场询问和填报普查表。
除了了解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土地利用、农村劳动力及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民生活,以及乡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环境
等情况以外,也顺便查了查农村人口。
就在八月初,除了边疆和偏远地区的相关信息没有报上来,全国人口密集地区基本都报告上来,所有数据一整合,再加上国家更容易控制的城镇人口,总人口也基本摸清楚了。
谷雨得到报告时,吓了一大跳,原来中央估计过去五年平均每年人口净增长1300万,事实上估计得相当不准确,农村的出生率远超想象,此时每年新增人口竟然是1700万,过不了两年,就会年均增长到
2000万......
每年增加2000万,意味着五年人口新增一个亿,这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农产品需求,以这样的速度增长,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吃得消。
所以哪怕他明知道开发热带雨林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必须上,此时此刻的谷雨并不知道,一个更让人头疼的事情也同时出现了!
也就在谷雨考察南洋之际,就在中国十年国庆前夕,在湖北省某中专学校,因为对国家的分配不满,这群中专生举行了一次散步运动,当地政府上报中央后,李强同志立刻意识到谷雨早就提醒过的一个发展转折点终于出现了!
快速发展的工业除了会吞噬无数资金以外,还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逼迫国家下大力气普及教育,尤其是发展中等专业和技术教育,大批量培养技术工可教育的培养速度远远超过工业需求,所以一开始必然是技术工人数量不够,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变成技术工人过剩,一旦到了这一步,麻烦就大了!
学校会源源不断的培养人,可工厂又没办法吸纳那么多技术工人,能够提供的岗位只会越来越差,不满情绪自然会不断累积,一个不小心,国内矛盾就会迅速激化,有太多太多的国家躺在了这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