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559章随机应变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11435 2025-05-12 15:06

  两份电报放在案头,谷雨掂量了很久,英国人现在就算给再多,也没什么意思,因为他已经选择了方向,一旦选择﹖就不可能轻易改变,墙头草是没有好下场的!

  再说了,中国要想拿什么,自己会去夺取,还用不着英国人假惺惺的,婆罗洲是好,但就是因为好,才不能要,再说了,英国真想给,去年干什么去了!

  反倒是美国的三亿美元物资一定要拿稳了,既然未来一段时间要吃美国的饭,就一定要和美国保持融洽的关系,换地可以,但没必要换东南亚的地,目前这样两头堵住已经足够了……

  想了想,谷雨按下了两份电报,并没有立刻回复,而是要求前线的同志接触,同时给苏丹的同志发了一封电报,询问情况。

  目前在苏丹的三个师由驻北非集群政治部主任谷景生少将率领,不过此时谷景生已经率领解放军所部离开了喀土穆市区,搬到了喀土穆郊外,司令部就放在喀土穆火车站。

  城内目前除了解放军派来维持治安的部队,其他人都已经撤离,喀土穆的管理完全交给了苏丹民族党。

  各种仓库解放军拿走了相当部分,其余部分交给了苏丹议会阿扎里那些人,至于阿扎里会不会监守自盗,那跟解放军没关系,反正这些仓库既不是中国人民的,也不是苏丹人民的,大家很愉快的打起了英国人的土豪……

  未来等到英国人回来了,账本什么的肯定没有了,英国人询问,中国可以推给土著,土著可以推给中国人,反正没了就是没了,大英帝国又能怎么样……

  不过这只是对英国的统治者,解放军很有分寸,除了广播电台和医院被军管以外,喀土穆主要银行商店,解放军并没有碰。

  友好的解放军不仅没有碰,还拉了警戒线,保护这些商店的安全,避免遭到不必要的破坏。

  当然了那些信仰伊斯兰的印度商人,中国人也搞不清楚与苏丹人有什么区别,自然也没有管他们的死活……

  城内的英国人,想离开的,放他们离开;不想离开的,解放军也没有为难他们,只要待在住处,不要乱跑就行,解放军会保护他们。

  不过除了少部分看守这些店面的英国人,大部分英国人已经拖家带口离开,解放军也没有难为他们,也没有检查他们的财务,而是派出部队,一路把他们护送到埃及,同时希望在事情解决后,尽快回来……

  这些英国人逃走前,解放军与他们通过友好协商,租借了一些种植小麦和棉花的农场,至于租借费什么,英国人看到解放军好说话,竟然谈起了价码。

  解放军同志则统一端起枪,然后笑着说道,等你们回来了,我们再商量,这些英国人才老实了,知道世道变了……

  至于其他的农场,跟解放军没有关系,英国人不在,那就交给苏丹议会,让阿扎里这帮人治理,至于怎么治理,跟中国人没办法。

  解放军接管这些种植园,开始安排生产,作为南下的基地,加起来好几万人,总不能坐吃山空,吃穿住行的问题必须解决……

  未来进入南苏丹的中国人也许有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必须有一个中转站,喀土穆是最合适的地点,必须建立基地。

  解放军在接管这些种植园的同时,也占领了喀土穆以南解放军曾经的一个大军营,解放军计划将一个军营打造成基地,征收的无数物资、车辆、农用机械等等,还有苏丹征收到的建材,全部运到了那些地区。

  目前这个庞大的军营,各种物资已经堆积如山,而且其他物资也还不断运过来,足够这三个师的解放军长期支持。

  同时,解放军计划在白尼罗河边升坚一制的中但四,主要种植小麦等农作物,阿扎里已经用苏丹议会的名义批准

  了,并划分了一大块地区,反正是英国人还没有来得及开发的地方,给谁不是给……

  阿扎里这帮人巴不得中国人在苏丹待得越久越好,有中国人罩着,他们的统治才会巩固,而短短几天时间,阿扎里这帮人已经肥的流油了……就这样,中国人和阿扎里这帮人打得火热,一起愉快的酶英国人的羊毛……

  至于英国派往各地的那些警察和行政官员们,具体情况解放军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反正跟中国人没有任何关系﹐据说苏丹议会已经派人过去联系了。

  阿扎里派出的人,应该比较顺利,英国的殖民地非常依赖与殖民地中上层的合作,现在喀土穆和苏丹港被控制,英国殖民统治核心没有了,地方那些零散的英国人,根本形成不了合力,很多人已经开始了逃跑……

  某种意义上,此时英国在苏丹的殖民统治已经崩溃,在解放军的保护下,土著高高兴兴的开始了治理,至于他们能不能治理的好,跟解放军没关系。

  未来就算解放军撤走,已经尝到了甜头的土著,还会不会继续配合声望大跌的英国人,很难说得准,已经有人大喊着独立,载歌载舞,唱些什么,解放军也听不懂,不过看他们的表情,对给他们自由的解放军,应该很有好感。

  此时的解放军控制了铁路港口,拿下了部分仓库和种植园,已经有了足够的物资,现在关心的是如何南下……

  整个苏丹分为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区,中苏丹及南苏丹则是山地、森林,其中喀土穆属于气候相对宜居的中苏丹。

  从北苏丹到南苏丹,英国人修建了一条铁路通向南苏丹西部,另外还修建了几条简易公路,更重要的是,解放军在尼罗河边收集到大批船只,可以通过水路,直接到达南苏丹的腹地,道路是没问题的,但目前中央还没有指示南下。

  一个是需要给另外两路人马留出时间清理,另外一个就是卫生问题,热带地区黄热病流行,死亡率非常高,中国虽然引进了黄热病疫苗,但目前的产量很低,分配给驻苏丹部队的数量并不大。

  解放军拿下喀土穆,第一时间就接管了喀土穆英国人的医院,这些医院中有大批黄热病疫苗和抗疟药物,然后开始注射黄热病疫苗。

  除了已经注射了几千只黄热病疫苗疫苗外,还征收了大量抗疟药物,再加上国内带过来的少量黄热病疫苗和无数青蒿素片,保证四千骑兵组成的先遣部队南下已经没有问题。

  根据预先的安排,267师师长何兴亚大校作为前敌总指挥率部南下,在誓师大会即将召开前,谷景生带着这些即将南下的师团级干部,来到了驻地外眺望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

  喀土穆是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交汇地,水源充沛,英国在这一地区引水灌溉,搞了无数种植园,种植棉花等各种经济作物,所以喀土穆在整个苏丹尤其的富裕,老百姓的收入比中国国内高了十几倍。

  谷景生望着巨大的尼罗河绕城而过,无比感慨,“同志们,这一次南下的意义,我就不说了,你们都知道!

  喀土穆老百姓的生活,你们也看过了,账应该也算过,这些殖民地土著的日子,比咱们国内的老乡过得好多了!”

  说到这里,谷景生胸口起伏,其他指挥员们同样满脸的不服气,凭什么呀!微微沉吟,谷景生继续说道,“我们要去的南苏丹虽然收入远远比不上喀土穆,但却是一个非常广袤的大盆地,盆地内部都是大平原,白尼罗河横穿盆地,土地肥沃,水草丰美。

  虽然跟天南一样,高温多雨,疫病多生,但这个盆地既能放牧,又能种植各种农产品,沼泽区搞一搞水利,排水之后,还可以种植水稻!

  这么好的地方,不管是放牧,还是开垦,都可以产生无数财富,我们一定要拿下,绝不能让前线同志白白牺牲!”

  负责军事指挥的25集团军副司令员文庆祥准将哈哈大笑,“老顾,你就放心了,就算为了国家分配的土地,战士们也会拼命的!

  党中央,谷书记非常大方,给咱们一个人150亩地,只要开垦出来,各个都是大地主呀!出国一趟,混成了大地主,谁不乐意?同志们,你们说是不是呀!”

  出身很贫寒的指挥员们七嘴八舌回答起来,大家都喜气洋洋的,见状,谷景生松了一口气,“同志们,你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殖民地开发很不容易,需要拿命来换!

  咱们虽然注射了黄热病疫苗,又带了不少抗疟药,但热带地区各种传染病还有很多,我们只能预防一部分,还有很多预防不到,最起码一点,水土不服是挡不住的!

  兴亚同志,你们一路过去,一定要注意卫生,要尽可能喝热水,迫不得已喝生水,也要记得净水片,不要舍不得,我们已经有了净水片的生产技术,国内正在大量生产,下个月就会运一批过来……”

  谷景生絮絮叨叨叮嘱着,他是真不放心,这四千同志要是出现了重大伤亡,就有四千个家庭痛苦不堪,能少牺牲一些也是好的……

  文庆祥准将则浑不在意,已经有两颗星的谷景生今年才刚过三十,怎么跟个婆婆一样?他有些不太习惯,红军的政委可不是这样,各个敢打敢拼,哪来这么多废话!

  文庆祥是老红军,经历过无数生死,对生死看得很轻,他非常清楚战士们的想法,在国外可以合法占有150亩地,山林和草场面积更大,国家给了这么多好处,足够卖命了,有什么好担心的!

  就算死在了这异国他乡,又有什么大不了的,要怕死还当什么兵!再说了,这一次挑出来的先遣团同志,家家都有父母兄弟姐妹,他们也可以继承,大家伙不仅仅为自己拼命﹖也是为家人在拼命,绝对没有害怕牺牲的!

  文庆祥低着头,瞅了瞅地面,然后弯下腰,抓了一把土﹐转移话题,说道,“我十四岁就出来帮别人做工、种田、挑土筑堤,对种地有些经验,别看这些土干巴巴的,只要水—浇就是好地!

  可惜呀,这么好的地白白被糟蹋了,要是在我们湖南老乡,早就开挖水渠,搞成水浇地,这些地虽然种不了水稻,但种植小麦棉花肯定没问题!

  这帮子黑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守着这么好的地,既不开荒,又不挖渠,一天到晚坐在一起,吹牛打屁,到处游荡﹐真是不知所谓!”

  文庆祥说完,何兴亚哈哈笑了起来,“副司令员,您这就不知道了,这黑人呀,脑袋简单的很,他们一个星期发一次工资,钱一到手,就见不着人影!

  等没钱了,他们会跑出来到英国人的种植园干活!英国人对这帮黑人头疼的很,可又没有办法!”

  谷景生对文庆祥转移话题虽然不满,但对这个老资格的红军战士,也不好说什么,他笑着说道,“确实是这样,我们三年前过来的时候,战士们也不理解那些黑人为什么这么过日子,简直是没心没肝!

  只要辛苦干几年,就可以积攒不少钱,用这些钱,不管是买地,还是盖房子,还是给孩子读书,都是好事呀,可他们就是不做!

  英国人给的工资很高,咱们部队的同志知道后,羡慕得不得了,我跟余司令员商量后,找到普拉特将军,提出我们派一些民兵过来打工,一旦前线部队缺人了,这些民兵也可以上战场……

  双方达成协议后,我们从国内先后调了三批八千多民兵过来,这些民兵在这边帮着种棉花,有些人已经学会使用这些车辆和农具,有些甚至已经开始租地,自己开荒了,这才几年呀!”

  “还是咱们老百姓好,现在咱们有他们帮忙,我们不仅可以继续种植棉花、小麦,还可以开垦一些新农场,以后呀,有了这么些农场,我们吃喝住行都不愁了!”

  “哈哈,咱们应该从英国人哪里再租借一些农庄!”听到这里,文庆祥少将哈哈笑着说道,“他娘的,当年老子14岁给人帮佣,饱一顿,饥一顿,吃的是剩饭剩菜,受尽了欺侮与剥削。

  听人说红军不欺负人,这才赌命,跑出来当兵,这些年南征北战,去过不少好地方,看到的老百姓都是苦兮兮的,围着一亩三分地整天扒食,一年忙到头,连顿大米饭都吃不上,没想到国外这么好的地,竟然就荒在这里!

  顾主任,我们也别遮遮掩掩的,要我说呀,那些英国人阿拉伯人统统轰走,以后这里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地盘……”

  “哈哈,老文,你呀,就喜欢开玩笑!我们这一路过来﹐做了一个月的船,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个地方离咱们国家太远了,偏偏咱们又没有海军,跟英国真闹翻了,我们国内老百姓怎么运过来!

  没有人,难不成我们赶着黑人种地?那样的话,我们就真成了地主,也就违反了中央的本意!”

  文庆祥不以为然的说道,“在国内当地主当然不行,但在国外当地主也没什么不好的?剥削的又不是咱们中国人!

  一百五十亩地,我们单个人得种到什么时候,不雇人怎么行,我们得让黑人当长工,不听话偷懒,就用鞭子抽!”

  何兴亚同志笑着说道,“老文,你的觉悟有问题呀!我们要搞得的是社会主义集体农庄,可以用机械种地的,就跟喀土穆那些英国人的农庄一样!”

  “机械种地?说得好听,机械坏了,是你会修,还是我会修?那些英国的机器我都看过了,好东西确实是好东西,就是太吃油,咱们这些油料用完了,谁有这个油料钱?不要说买油,连油铺大门朝哪开,我们都不知道!”

  文庆祥少将这番话一问,把同志们都问愣住了,大家面面相觑,谷景生笑着说道,“老文说得既对也不对!

  我们现在确实开垦不了太多的土地,但我们不能拿黑人当长工,这是原则问题,中央不允许出现封建地主经济,我们只能搞集体农庄。

  长远来说,我们必须实现机械化,但短期来说,我们光靠自己,确实没有大规模机械化开垦的条件,不过我们为什么要开垦,放牧不行吗?

  开罗总部已经研究过了,未来一段时间,我们的重点,不是开荒,而是放牧,放牧并不需要多少人,我们自己就可以嘛……”

  “放牧?”

  “是呀,我们可以养牛!我们现在收回了天南,那边土地肥沃,很多地方可以开垦为水稻田,据说能开出几千万亩一年三熟的好地,只要开垦出来,国内就不怎么缺乏粮食。

  可开垦土地需要耕牛,这南苏丹土著就养着几百万头牛,咱们的任务是学他们放牧养牛,然后把这些牛通过铁路和船运回国,至于种地,不是重点,我们开垦一些土地,能够养活我们自己就够了……”

  “这样好!”何兴亚笑着说道,“要真是搞来一堆黑人当长工,我总觉得不太对劲!倒不是黑人不能当长工,而是咱们的地盘,搞一堆黑人是怎么回事?咱们中国人那么多,缺的是地,又不是人!”

  “顾主任,我们不管种地还是放牧,都需要黑人腾地方,是不是要赶他们走?”一个团政委有些犹豫的问道,“只是这样一来,战士们的思想工作可不好做呀!”

  “南苏丹的黑人多为游牧民族,我们的地盘他们没办法放牧,他们可以去别的地方放牧嘛,英国人的地盘那么大,他们哪里去不得!”

  谷景生笑着摇摇头,“我们是革命队伍,有些事确实不太方便做,不过和你们一起南下的除了北苏丹人,还有在南方接应你们的埃塞俄比亚人,他们会听从你们的命令,有什么事情,让他们出面,我们尽量不要与南苏丹的黑人直接接触!”

  在场的指挥员们猛然间明白过来,为什么谷景生同志要拉着大家到外面谈,为什么埃塞俄比亚军队会突然跑到南苏丹折腾,为什么谷景生同志听到消息后,慢慢悠悠的,不愿意太早把人派过去,原来如此……

  “兴亚同志,先遣队第一个任务是侦察,你们必须把尼罗河上游盆地的情况彻底摸清楚,绘制出完整的地图。

  路上如果遇到什么麻烦,不要犹豫,该果断的时候一定要果断,记住你们现在是为中国人民可以活得更好而战!”

  何兴亚立刻敬礼,“是,保证完成任务!”

  ……

  聊了一会,众人回到指挥部,分头休息,文庆祥找到了谷景生同志,“顾主任,我们在苏丹,反正也没什么仗要打,还是我带队南下吧!”

  “老文,人选不是定了吗?你怎么想一出,是一出?”

  文庆祥低声说道,“金声,你虽然是领导,但我比痴长八九岁,我就没上没下一回,你也不要生气!

  我问你,中央把埃塞俄比亚,还有那个什么苏丹自由军﹐是不是想让他们把南苏丹的黑人赶走,为咱们国内过来的人腾地方?”

  谷景生点点头,“是!”

  “你就不怕他们鸠占鹊巢,占着不走?我听人说,埃塞俄比亚人骄傲的很,从来不把他们自己当成是黑人。

  这帮人还号称是什么所罗门王的后人,和英国佬美国佬一样都信仰上帝,要是他们赖着不走,英美站在他们一边,我们怎么办?咱们得防着一手呀!”

  谷景生微微点点头,“老文,不瞒你说,我也有些担心!”

  “那我就更要去一趟了!”文庆祥准将脸上露出了一丝狞笑,“这帮人跑到我们的地盘,肯定有人想赖着不走,那不就是侵略?我们以打击侵略者的名义做思想动员,思想工作就好做了!

  埃塞俄比亚人号称是白人,可他们都长得黑不溜秋的,我们也搞不清楚他们与南苏丹人有什么区别!

  到时候,管他们是南苏丹人,还是埃塞俄比亚人,只要跟我们长得不一样的,都当是埃塞俄比亚人,全部赶走,就黑人的战斗力,我们先遣队四千人足够破敌!”

  “老文,你不要乱来,南苏丹据说有两百万土著,面积比四川还要大,你带着四千骑兵能干什么!”

  “你别瞧不起人,四千骑兵,以战养战,不断骚扰袭击·再把俘虏的壮汉编入军中,让他们动手足以赶走大部分土著,还可以抢夺无数牲畜!”文庆祥骄傲地说道,“我们把黑人的大头赶走,大部队再跟上剿匪。

  不要多久,只要一年,南苏丹的土著都被赶走了,我们再把南方的几个山口一封,南苏丹不就稳了吗?干嘛把这么好的地方,割出两块让给黑人,他们也配!”

  谷景生想了一会,摇摇头,“这么干有些冒险了,我们毕竟不是在国内,人生地不熟的,万一被打了一个伏击……”

  “打仗哪有不冒险的!怕什么,我们有好几万人呢!”文庆祥晃晃脑袋说道,“金声,我带队过去,你也别管,由着我行动,如果顺利,那大部队,等到旱季再跟上,如果不顺利,咱们再执行原来的战略!”

  谷景生盯着地图,看了一会,他想起了一件事,谷雨在安排他南下时,曾经指示过,必须在战争之前解决掉南苏丹问题。

  战争期间,英美有求于中国人,有些过分的事情,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如果等待战后,他们搞不好就要操纵舆论,搞出一大堆事情。

  老文的办法虽然有些过,但却是最好的办法,能够快刀斩乱麻,想到这里,谷景生说道,“出发之前,中央有交代,我们对南苏丹形势不了解,可以随机应变。

  老文,你是军事负责人,军事工作你有决定权,你想南下,我无权阻拦,不过我们不能一口吃个胖子!

  我们先按照中央的指示,先清理这些地区的黑人,至于其他地区先不着急,一步步来……”

  “也不能太拘泥中央的命令,我们必须随机应变!”文庆祥看了一会地图,想了想,“我看这样,等我们在这个地方站住脚之后,第二批同志过来剿匪,细细搜索,我再带着骑兵去其他地方赶人!”

  “第二批?我们打过疫苗的同志都过去了呀!”

  “没有打疫苗的同志,雨季虽然不方便过去;但旱季气温非常高,蚊子少,我们还是可以过去的;再说了,有几个月时间,应该能搞来不少疫苗!”

  谷景生想了想说道,“好,我现在就给开罗发电!”

  谷景生将文庆祥的请求,还有对中央询问的回复一起发给了开罗,陈赓看完之后,摇了摇头,“这帮家伙,胆子越来越大了!”

  刘兴昌去不了莫桑比克,被中央安排为驻北非集群副参谋长,协助陈赓、粟裕整训前线的部队,并负责北非司令员日常工作,是陈赓事实上的参谋长。

  刘兴昌笑着说道,“部队连续打胜仗,有些傲气不奇怪,让他们去吧,以我们的战斗力,在南苏丹应该吃不了什么大亏!”

  陈赓点点头,“文庆祥那一套说辞,也能说得过去,让他试试也好,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立威!”

  “要不要报告中央?”

  “不必了,我是北非集群司令员,这点自主权还是有的!”

  刘兴昌听完,有些敬佩的看者司令员,有些事情大家心知肚明,要是上报了,中央搞不好有争论,还是放在下面更好一些,就算未来出了一些事情,王司令员主动背锅,以谷书记的脾气,只会对他更好……

  随着陈赓的批示,文庆祥带着部队南下,此时已经是四月中旬,苏丹的三四月份是旱季、雨季交替的时候,而在雨季来临前的这段时间,天气显得格外闷热,等到南苏丹不久,就下起了大雨。

  这里的雨水不是细雨蒙蒙,多是暴雨瓢泼,来得都很突然,前秒还是风和日丽,转瞬之间乌云满天、狂风大作,接着就是暴雨倾盆,让人毫无准备。

  而十几分钟过后,雨水说停就停,之前啪啪作响的雨滴—瞬间都没了影踪。而原先的燥热也随之消失,空气中夹杂着泥土、树叶的味道,清新湿润,为炎热的天气带来了久违的凉意。

  劈头盖脸被浇了无数盆水,文庆祥骂了两句,“他娘的﹐这个鬼地方怎么这么热,比我们湖南老家热多了!”

  “何止是热,这地方邪门的很!”

  何兴亚是陕西人,他多少有些吃不消南苏丹的炎热,他又是知识分子,一路上都在观察,他苦笑着说道,“老文,我的方向感是比较好的,在国内,即使在陌生地方也能很快辨认方向,但是在这里,辨认方向不太容易……”

  “嗷,还有这么一说,你说说看!”

  “我们国内的房子大门大多是朝南的,只要你看到大门,基本就可以确定这是朝南的方向了。

  但是这个地方,这些茅草屋房门的朝向是不确定的,每个方向都有,看到你觉得应该是这个方向朝南,但看到那个茅草屋,立即又推翻了自己的判断,这就让你找不着东西南北了。”

  文庆祥想了想,点点头,“好像是这样!”

  何兴亚笑着说道,“我琢磨过原因,咱们中国地处北半球,自古以来,人们是追逐着阳光的,“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这是白居易的一首诗,写的是冬日里暖阳下一个惬意的场景。

  中国的老百姓几天不见太阳就觉得缺了点什么,尤其到了梅雨季节,连续的阴雨甚至会让人们诱发抑郁。

  人们买房子时一定要看看前面的建筑挡不挡阳光,冬天晒不到太阳的房子价格肯定不会高。

  然而在苏丹,人们是躲避着阳光,旱季时强烈的光线会让你睁不开眼睛,即使是雨季,也常常是半天下雨半天晴,人们需要的反而是一处阴凉地。大树下一杯茶,朋友们聊聊天,是苏丹人民的最爱。

  还有呀,这个地方地处赤道附近,太阳总是在头顶上,身影就在脚下,不像国内拖的那么长,所以也不好通过阴影的方位辨认方向。

  小时候上地理课,老师告诉我们,树木枝叶繁茂的一方朝南,稀疏的一方朝北,这是在野外生存时辨别方向的一个重要方法。

  然而在苏丹,树木的生长没有朝向性,完全是向四周发散,没有繁茂稀疏的区别,所以想靠树木来辨别方向也是指望不上的。”

  “嘿,行呀,兴亚,你这观察够敏锐呀!”文庆祥高兴的说道,“怪不得王司令员会点名让你指挥先遣支队!”

  “我做过参谋长,心细一些是应该的!”

  “还是你们参谋长出身的干部好呀,不向我这样的大老粗,知识水平不够,想指挥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就有些跟不上了!”

  文庆祥感慨了几句,立刻要求战士们检查随身物品,同时要求后勤队和卫生队仔细看―看随身的物品,看看随身携带的肉干和抗疟药片有没有被淋湿,这些可都是命根子。

  出来时间不长,但已经有不少人中招了,每个人症状都不一样,但总体会有发冷,有的没过两天就开始寒颤,打摆子。

  有的发热,甚至高热,热退后往往会出汗,甚至是大汗淋漓;普遍赶到肌肉酸痛,甚至还有吐泻、腹痛、头痛,整个人相当乏力、无力……幸亏带了不少药片,要不然麻烦就大了……

  因为抗疟药太过重要,卫生队也很小心,每一个玻璃瓶,都用油布包裹好,用绳子包扎结实,就是怕磕磕碰碰被砸碎了……

  很快各单位的汇报传了过来,文庆祥很满意,笑着说道,“兴亚,你准备得够充分,以后这些事,我就不问了!”

  不过文庆祥高兴没有多久,就听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他的通讯员不小心被一条毒蛇咬伤,已经不行了。

  文庆祥听完,二话不说,快马加鞭,来到了通讯员牺牲的地方,看到那条被打死的三米多长的毒蛇,“这是什么毒蛇?”

  “黑曼巴,非洲最毒的蛇!”

  文庆祥咬着牙问道,“小王,撑了多久?”“一个小时!”

  文庆祥脸色铁青,现场的气氛十分凝重,文庆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顺手也擦了擦眼角,他骑上马,“同志们,我们此次不仅要和埃塞俄比亚侵略者作斗争,也要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牺牲在所难免,把小王埋了,前进!”

  就在文庆祥率领着战士们,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同时,马来亚战役取得了重大突破。

  养精蓄锐多时,第五兵团进展非常顺利,在突破日军防线后,分兵两路,向日军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猛烈进攻。

  日军虽然拼命抵抗,试图保住这个南洋最富裕的殖民地﹐但恰恰因为马来亚比较富裕,英国人为了更好地掠夺,在马来亚修建了多条铁路公路,良好的道路,对于装备水平得到很大提升的解放军加快行军速度是巨大的帮助。

  日军虽然拥有第五师团这样的精锐部队,但他们本质上还是一只一战部队,并不熟悉二战战术,日军早就知道他们的兵力不足,所以后退的日军,妄图利用铁路沿线的据点死守。

  可是解放军根本不和日本人打阵地战,而是以以装甲部队为前驱,用美援卡车拉着机械化步兵和炮兵,紧随其后,组成了几只快速纵队,在空军的支持下,连续快速突击,凶狠穿插!

  林彪给前线的电台发报要求,必须以坚决执行三猛战术,全力穿插,即便途中油料不足,坦克抛锚,林彪也绝不允许停下来,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前进,直到最有一辆坦克·装甲车和卡车跑不动为止!

  不仅仅装甲兵如此,解放军各步兵师在华人游击队的支持,不断从热带雨林中和橡胶园中,寻找道路,林彪甚至要求前线的部队,就算师长找不到团长,团长找不到营长,也不要紧,全力往南冲!

  一旦碰到日军的顽固据点,不要进攻,留给后续的部队,全速往前突,我们绝不能让日军主力回到新加坡要塞!

  随着林彪的命令,几个快速纵队,十几个步兵师,五十多个团全速往前冲,铺成了一张网,迅速覆盖了日军,随着一只又一只解放军蛮不讲理,迂回到日军后方,日军被彻底打懵了!

  山下奉文看到到处都是敌情报告,怎么也搞不清楚,对面的中国人到底会不会打仗?哪有这么打仗的?简直蛮不讲理!

  可是他却有些悲哀的发现,面对中国的蛮不讲理,日军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山下奉文也组织过几次反击,但是很快他就发现,反击没什么效果。

  兵力多了,很容易被天上的美国飞机空袭,兵力少了,面对庞大的中国军队,往往会被合围!

  无奈之下,山下奉文只能十分窝囊的后退,但他一路上沿着铁路修了不少要塞呀,又舍不得放弃。

  日军三心二意,解放军全力穿插,而且日军只能靠两条腿,解放军此时却有大批坦克,随着解放军抢占战略要地怡保得手,日军主力甚至都来不及跑到吉隆坡,包括山下奉文在内六万多日军团团合围在太平!

  而随着马来日军治理被合围,马来战役大局已定,解放军一边围攻日军,一边全力南下,准备用最快的速度夺取吉隆坡和新加坡,避免被日军破坏太过严重。

  谷雨得到报告,连声感慨,“漂亮,打得漂亮!”

  心情大好的谷雨,下令授予林彪同志陆军上将军衔,要求他再接再厉,尽快全歼山下奉文所部!

  而这封电报同时要求,黄苏两同志,必须找到山下奉文﹐活着,拉到新加坡受审,然后在万人坑前处决;死了,把尸体刨出来,拉到新加坡公开火化!

  然后把骨灰散在新加坡的地面上,让他世世代代被新加坡人民踩在脚下,永世不得翻身!

  同时他要求曾经参加过攻击新加坡的日军俘虏找出来,解放军不杀俘,但这帮子日本禽兽绝不能让他们好过,必须让他们去新加坡受审!

  其余日军除技术人员以外,也不能让他们好过,要让他们做最苦最累的活,日后缅甸和泰国之间的铁路,就让这帮鬼子去修!

  谷雨狠狠得下达了这条命令,同时他下令将战报和他的命令告知陈嘉庚先生,不过听说陈先生不在北京,而是去了太原考察恒美汽车公司,谷雨点点头,笑着说道,“发电报给陈先生!”

  两个小时后,陈嘉庚先生收到了谷雨这份特别的礼物,正在考察恒美汽车的老爷子激动得双手颤抖,“老夫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老爷子擦了擦眼泪,又抓着山西省委书记陈原道感激了一番,然后很郑重的告诉陪同考察的山西和太原的主要负责同志,他会立刻返回马来亚,想办法集资,尽快筹集一部分钱,支援国内建设。

  陈原道则安慰道,“陈老,现在国家统一了,经过几年建设,已经有了一些家底,而海外华侨迭遭重创,损失惨重,您不要着急,还是先休养生息,更好一些!”

  陈嘉庚先生笑着说道,“我知道,我这一次筹钱,是为了双嬴!老夫想把汽车厂早日办起来,让谷书记可以坐上中国人自己生产的恒美小轿车!”

  “谷书记早就等这一天了!”

  两人哈哈大笑,陈嘉庚先生心情大好,回到宾馆,到了晚上七点,他习惯性的打开了收音机,听起了广播。

  本来,陈先生以为今天第一个消息肯定是马来亚大捷,没想到却是另外一个大捷的消息,瓜岛大捷,三万多日军被消灭。

  老爷子掰着手指算了算,这灭了三万,又围住了六万,这就是将近十万了,而且还都是精锐部队呀,看来日本人的末日不远了!好,真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