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之所以在钱的问题上这么抠门,自然是因为这些钱,他要派上大用场,他需要用筹备到的这些资金开一个银行。
有了钱,自然就是钱生钱,而在钱生钱的上面,自然就是发行自己的货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准备金,所以这笔钱必须保留。
谷雨准备成立锦西胜利银行,发行四路军特别的人民币,只要看到了锦西胜利银行这几个字,老百姓们自然就会联想起鬼子旅团被消灭,这也会巩固四路军在热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
胜利银行要想发行货币,参照物应该就是粮食,而不是大洋,他准备按照热河特产的丰宁黄旗小米为参照物,一斤小米价值一圆钱。
四路军手中的那些大洋,就类似于外汇储备,众所周知,根据手中的外汇储备也可以对应发行相应的货币,所以这些大洋自然就可以派上用场。
四路军控制区的17个县和辽西辽北地区实行粮食价格管制,采用不同货币区别定价的原则。
你用日伪军的货币卖粮食肯定不行,但是你是大洋、东北军或者南京政府发行的货币买粮食可以,但算下来价格绝对比人民币要贵出一截。
对外就更加简单,粮食统一用人民币计价,这样一来,但凡在四路军控制区活动的人,无论如何都要储备一些人民币,人民币自然也就流通出来。
相比于其他义勇军空口白牙,搞出种种货币,四路军现在的货币因为有即将到来的秋收粮食和汤玉麟的家财作为准备金,自然就保值得多。
另外四路军通过击败汤玉麟,已经成为了热河实际上的主宰,变成了一个省的主人,自然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谷雨决定成立新华通讯社,并成立新华广播电台。
接下来必然要迎来南京国民政府的打压,谷雨决定和蒋介石好好打一打口水战,自然也必须有自己的声音。
除了新华社和广播电台以外,谷雨同时决定公开发行新华日报和新华周刊,宣扬抗日救国的道理,广泛传播四路军和其他各路义勇军抗日英雄事迹,同时抨击国民政府和日寇的种种恶心行径。
另外还有北方中央局机关报北方日报和北方周刊,也要同步发行。
电台相关设备已经买了两套,还准备了不少配套,保证发出自己的声音没有问题。
要搞自己的宣传,又要搞自己的银行货币,换句话说,北方局的草台班子终于成型了,而这个草台班子有没有行政能力,决定了北方局的未来。
所以回到朝阳之后,谷雨召开了北方局扩大会议,除北方局常委,委员以外,各县一级工作队长,军中旅一级党员干部系数参加会议。
谷雨在这一次扩大会议上,汇报了冀热辽战略成型和这一年以来的执行情况,他认为冀热辽战略获得了重大胜利。
目前四路军已经控制了辽北辽西和热河二十多个县,根据地已经初步成型,控制区内总人口突破了六百万,有七万主力部队,另外还有地方部队几万人,加起来已经有十万之众。
毫不讳言现在的共产党北方中央局已经是一股强有力的政治势力,但也面临着非常巨大的挑战。
军事上,日军正在全力围剿其他各路义勇军,对四路军和热河根据地发动大规模进攻,已经迫在眉睫;而四路军虽然实力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但敌强我弱的局面还是非常明显的,接下来的战斗将异常残酷。
北方局不仅仅需要面对日军的巨大压力,同时也要面临国民党反动派的巨大压力,甚至是直接的军事进攻,这一次汤玉麟接到的电报就是明显的证据,北方局也需要做好准备。
在根据地建设上,北方局原来的控制区不过辽北辽西热河一带,虽然控制程度逐渐加深,但规模并不大,因为种种原因,也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完整的地方行政体系,只是以工作队形式开展工作,还十分粗糙。
但现在不同了,北方局已经控制了二十多个县,还有多个蒙族旗受到我们的影响和控制,这对于北方中央局的行政管理能力,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
如何建设好根据地,将决定四路军和北方中央局的生死存亡。
能打仗只是第一步,如何能够治理好热河根据地,才是最重要的;能打而不能治理,根据地迟早会枯萎,而根据地枯萎了,四路军就变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尤其是热河,经过了汤玉麟多年的掠夺,已经十分贫瘠,到处都是鸦片田,到处都是土匪,到处都是贪官污吏,所以北方中央局必须重建热河行政管理体系,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在统一战线的建设上,北方局同样迎来了巨大的挑战。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与张学良东北军体系的关系。
四路军相当一部分官兵来自于东北军,与东北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正是借助这一层关系,四路军得到了东北军很大的支持。
但四路军毕竟是革命军队,与张学良的军阀部队,那是两回事。
如何与东北军处理好关系,既能够获得东北军的支持,又不至于受到东北军种种缺陷的影响,非常考验人。
目前四路军与南方政府并没有撕破脸,虽然南京政府限制和打压对四路军的各种宣传,但目前还没有直接封锁四路军,这也是事实。
虽然南京国民政府非常反动,但这毕竟是代表中国的中央政府,在四路军还需要公开活动,就需要与国民政府打交道,甚至敌人会找上门,这就需要与虎谋皮,这同样在考验着北方局。
另外在热河的周边,还有晋绥军,西北军和孙殿英、高桂滋这样的大小军阀,草原上也有不少蒙族势力,有不少倾向于日伪军的反动势力,也有不少爱国蒙族同胞。
如何与他们打交道,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坚持爱国统一战线,对他们有所分化,尽可能的减少革命的阻力,对北方局的生存和发展异常重要。
这三件事解决得怎么样,决定了北方中央局冀热辽根据地能不能有效的巩固、发展和壮大,并最终实现革命胜利。
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和健全各级党组织,让党的声音出现在每一个乡村,每一个街道,每一个班排,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就成功了一大半。
故而谷雨决定立刻成立北方中央局各级党团校,加大干部队伍的培养力度,提高干部队伍的水准,这一块工作属于组织工作的一部分,不过谷雨并没有交给陈云,而是交给了饶漱石。
谷雨认为陈云更适合经济工作,他准备让陈云全面负责冀热辽根据地的建设,说白了他给陈云的定位就是未来的总理角色,这也是他最为擅长的。
既然陈云负责这一块的工作,再负责组织工作,他也忙不过来,所以谷雨在这一次会议之前,和他商量了一下,陈云将主要精力放在根据地建设上,而把组织这一块的工作交给饶漱石。
谷雨此举相当于重新调整了党内分工,在此之前,他和陈云说清楚了这件事,谷雨认为陈云的性格不够杀伐果断,做不了北方局党建组织这一块的工作。
谷雨认为自己的性格比较宽厚,甚至有些心慈手软,但是革命时期,组织系统的纯洁非常重要,所以负责组织的同志,需要和谷雨的性格有所对冲。
这段时间接触下来,谷雨认为陈云不是这样的人,既然你做不了这样的活,那就要交给更擅长的同志,所以谷雨推荐了饶漱石同志。
陈云同志考虑了一会,表态他个人支持谷雨的决定,但这还需要中央的批准,谷雨见他如此配合,心里非常满意。
而就在谷雨说出这段安排时,有些同志觉得谷雨的安排有些奇怪,不过看到陈云同志脸上的表情毫无变化,大家都知道,两位书记肯定已经沟通过了。
事实上,谷雨并不知道,来到北方中央局一段时间之后,陈云同志已经有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他已经开始反思党内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自从北方特殊论得到国际的认可之后,谷雨在党内的地位获得了飞速的提升,看起来他的政治地位没有变化,但事实上党内高层都知道,谷雨与过去完全不同了,原因很简单,谷雨有了一条自己的政治路线,而且这条政治路线也获得了组织的认可。
在目前中国共产党党内,除了中央六届四中全会的城市中心论理论以外,还有毛泽东同志摸索和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理论。
虽然毛泽东同志的农村包围城市理论,不被国际和中央认可,但南方多个苏区的成功,却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大家内心都知道,这并不是城市中心论路线的成功,反而是毛泽东同志路线的成功。
也正是因此,毛泽东同志虽然被不断打压,但他的政治地位却很难撼动,因为党内都知道,他这一套理论虽然没有被充分认可,但事实证明这一套理论有着很强大的生命力。
就在这两条革命路线斗争不断的时候,北方局书记谷雨同志又根据北方革命的特点,提出了北方特殊论,也获得了巨大的实践成功,更重要的是,北方特殊论,已经成功得获得了国际的认可。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方特殊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政治观点,而是一整套越来越完整的抗日革命和建设理论,里面的内容已经非常丰富。
这一年来,谷雨先后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系统地论证了抗日战争必然是持久战,同时也相应提出了一整套建设抗日根据地、发展和壮大抗日武装力量以及建立抗日爱国统一战线的革命理论。
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当下,这一套抗日革命理论,必然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在很多同志眼里不仅仅是北方特殊,未来很可能推广到这个中国。
既然要推广到全国,那么未来谁来领导党执行和推广这一套抗日革命理论,很显然不可能是反对这一套理论的博古同志,更应该是谷雨同志。
换句话说,在党内很多高层看来,谷雨已经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了,而这一点,甚至于博古同志心里也很清楚。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资格提出理论的,而能够提出理论,还能够得到国际认可的同志,自然就是领袖人物,甚至是无可挑剔的领袖人物。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原则,谁是领袖,不是看谁的人马多,而是看谁的理论更可能成功,只有成功的理论,才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拥护者。
故而在被中央安排到北方中央局,成为谷雨的副手之后,陈云对自己的定位就非常清楚,他只是谷雨的副手。
既然如此,陈云同志自然不可能挑战谷雨的权威,他也没办法挑战,所以他不可能与谷雨的意志抗衡,更不要说谷雨的说法,无可挑剔。
谷雨本来就比较宽厚,他自己的性格自己了解,那么他自己不适合担任组织部长,负责政府工作,倒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自己对搞经济还是有一套的,他也自信能够做好和贯彻好谷雨的抗日根据地建设理论,并加以完善。
来到北方中央局之后,陈云同志并没有立刻工作,而是进行了一番调研,调研的结果告诉他,谷雨这一套革命理论,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路线,本质完全一样,属于典型的殊途同归。
这一次谷雨坚持放弃赤峰和承德,而把精力放在广大山区,表面上看主要是为了统一战线,但实质上,这不就是典型的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应用吗?
毛泽东同志在南方革命的实践中,摸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理论;而从来没有在苏区工作过的谷雨同志,在来到北方工作后,根据现实工作的需要,又单独摸索出了北方特殊论,而这两套理论的精髓完全一样。
两位党的领袖人物,在不同的工作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本质完全相同的革命理论,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这绝不可能是偶然,而是必然。
到了这一步,陈云同志不得不思考中央正在推行的六届四中全会理论的可行性。
谷雨同志说北方特殊,那么推广来说,南方是不是也很特殊?
整个中国是不是同样也很特殊?
甚至可以直接说,苏俄革命成功的理论根本就不适用于中国,要不然根本没有办法解释南北革命实践的成功。
奇葩的是,为什么谷雨同志这一套理论得到了国际的认可,而毛泽东同志那一套理论却被不断打压?
难不成国际看不到这两套理论的精髓完全是一回事吗?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政治上非常早熟的陈云同志,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开始十分自觉得认真学习毛泽东和谷雨两位同志的革命理论,并开始不断反思苏俄和国际的指示,并考虑这些指示出台的种种背景。
虽然陈云同志从来没有透露过自己的真实想法,但他在北方局的工作中,已经开始自觉地配合谷雨的领导,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就在陈云同志考虑之际,谷雨除了要成立党校团校以外,还就宣传系统的诸多大动作做了指示,这一块的负责人虽然是殷鉴,但具体负责同志是何子述,他将以宣传部秘书的名义,兼任新华社社长,负责这些电台、报纸和刊物工作。
接下来,就是根据地建设问题,这一块工作将由陈云同志负总责,而根据地的财经工作将由毛泽民同志负责,他将主持筹备银行和发行货币工作,同时所有拿到的钱都要交给他。
除了财经工作以外,谷雨重点谈到了粮食问题。
马上就要秋收了,这一次秋收对四路军意义重大,根据地要发行粮本位的货币,四路军手里必须掌握着大量的粮食,所以辽西和热河大量的粮食征收非常关键。
未来一个月,四路军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卫秋收,对鬼子以防范为主;但对抢食的土匪和蒙匪,则必须坚决打击,为此谷雨要求四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剿匪司令部,分区剿匪,务必在这个冬天,彻底扫除热河的匪患。
同时根据地要立刻整编各路民团,没收地主士绅的兵器,另外还有一条,自然就要秋收之后,对那些贩卖、储备和销售的鸦片贩子动手,同时广泛宣传毒品的危害,并彻底禁止鸦片的生产。
老百姓手里的大烟土卖掉了,当然就要动手了,谷雨已经忍了很久很久了!
PS:
关于孕少伤婴等优待问题,四路军自然有相应的制度,但并没有奶粉,当时的中国也不可能有,谷雨舍不得女儿挨饿,利用与冯庸的私交搞两罐奶粉,竟然有人上纲上线到用体制身份谋私利,这也太敏感了吧!
谷自信革命成功,成功之后,谷冯自然地位颠倒,他在符合制度的情况下,照顾一把冯和他的子女,还一还人情,这都不行?
谷作为一把手,他不可能专门为自己女儿特殊,用公款买奶粉,尤其是现在部队刚刚有了钱,人心浮动的敏感时期,他必须坚持制度。
这种情况下,难不成就看着女儿挨饿?
请冯帮一个小忙,奇怪吗?
谷冯有一定私交的,其他人至于为了几罐指定给谷雨女儿的奶粉,指责他搞特殊化?
规则外有灵活,制度外有人情,任何时代都是这样的,做人应该如此,如何在一点上不认可白菜,我也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