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去年访华期间,赫鲁晓夫和谷雨达成的协议,今年下半年,谷雨将启程访苏,不过由于中国国内大水,谷雨不得不推迟访苏,计划在11月初,以庆祝十月革命为由访问苏俄。
这段时间,中苏两国的外交人员一直
在秘密交流,敲定一些事情,不过赫鲁晓夫权衡一番后,认为没必要现在就提出,等到谷雨到达苏俄后,再提出也不迟......
苏俄事实上一直非常不喜欢谷雨,不过谷雨在中国党和国家拥有极高的威望,苏俄也不得不与他打交道,所以苏俄一直
想搞清楚谷雨的身体状况,若是发现谷雨身体不好了,就可以邀请他来苏俄疗养,加深对他的了解。
这些年谷雨只是在二战期间两次来过
苏俄,而且每一次他都待在中国大使馆,苏俄邀请他去克里姆林宫,他都婉言拒绝,说生活上有些不习惯,见鬼的不习惯,你在苏俄留学了四年多,你有什么不熟悉的。
不过谷雨不乐意,苏俄也没辙,不过这一次很奇怪,谈判中,谷雨竟然同意在莫斯科期间住在克里姆林宫, KGB 非常高兴,提出要好好分析下谷雨的排泄物,甚至还提议创造一段"艳遇"!
赫鲁晓夫认为,谷雨同意住在克里姆林宫是示好的举措, KGB 分析下谷雨的排泄物就好,搞艳遇这一套,也要看对谁,虽然与谷雨政见不同,但对谷雨私生活的严谨,赫鲁晓夫也是知道的,万一弄巧成拙就麻烦了!
事实上,赫鲁晓夫是白好意了,在湖北考察一番,慰问了最前线的抗洪队伍后,谷雨离开湖北前与杜鲁门见了一面,双方聊得挺愉快,杜鲁门对武汉人民这一次抗洪表现十分赞赏,表示回国之后,会做
一些努力,帮助中国募捐更多的物资。
谷雨感谢了一番,然后询问他接下来
的行程,杜鲁门并没有前往北京的意思,而是决定改乘江轮前往上海,准备看一看
中国第一大城市后,就返回美国。
杜鲁门觉得自己在武汉这段日子,对中国有了极深的了解,再看一看上海也就够了,可以回国了,他在中国待了太久,已经有些想念家人了。
对中国有很深的了解?谷雨都不知道怎么评价,中国的复杂程度远超想象,他这个中国领导人都不敢说对中国有很深的了解,他能做的也只是根据各种报告,再结合前世今生的种种见闻进行各种决策,对中国的改变有多大,他自己都不敢说。
不管怎么说,这一次杜鲁门的中国之行,极大的增加了美国对中国的认知,随行的美国记者发表的种种文章,有好有坏
但不管怎么样,后期对中国抗洪救灾的报道,对中国的帮助还是相当大的,让中国顺利得获得了美国的大笔粮食援助,不仅节省不少钱,对正在进行的 ODA 贷款谈判也有不小的帮助。
美国人肯定看到了中国基础建设投资领域的巨大不足,他们自然知道这样的中国还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建设,这就意味着中国不可能把注意力投到国外。
而在这段漫长的建设期,中国在经济上都将会有求于美国,老美完全可以把他们的金弹战略用到极致,这同样也是谷雨所希望的......
到了1954年,二五计划已经基本完成,虽然中间出现了中美南洋对抗和1954年的空前大水灾,但种种统计表明,二五计划的各项目标较为顺利得完成,至此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初步工业化,绝大部分都可以自己造了,而且有些领域还取得了不少突破。
一五建厂,二五消化,在德日和邀请的其他国外技术专家的支持下,中国已经初步消化了从德国和日本获得的工业企业,整体工业水平基本达到二十年代三四十年代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一些新兴领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通过原子弹、氢弹的研发,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核工业,同时随着东风系列液体导弹、歼5喷气式飞机的研发,中国的航天航空
工业也取得高速发展。
另外在新兴的半导体产业、抗生素等领域,中国同样发展的相当不错,如果说
有明显不足的地方,可能也就是石化和高
分子材料领域,这也没办法,不管是德国,还是日本,在这一领域都因为缺油,远远比不上美国。
不过随着中国的石油产量越来越大,中国石油将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在接下来的三五计划,谷雨将加大石化和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投入,这是大力发展纺织业,抢夺世界纺织品份额的关键一步。
前世越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相当不错,可是利润的大头并没有被越南拿到,和原因很简单,市场不在自己手中也就罢了,人造丝、棉花、纺织机械、染料等等都需要进口,越南光靠买苦力积累是很有限的,市场上稍稍一些风吹草动,越南好不容易赚到的钱就没有了。
目前中国的纺织机械、染料都有一定的基础,只要跟上人造丝发展的初期,再加上大规模国内大规模种植棉花,通过纺织工业完成原始积累的希望还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未来中国的前途一片光明,谷雨虽然遇到了大灾,但信心还是足足的,他和赫鲁晓夫一样,也想起了十一月初的苏俄之行。
这一次莫斯科之行,谷雨计划带上夫人容强和长女承德,既然要给赫鲁晓夫面子选择住在克里姆林宫,那也要有所防范
窃听器这些东西,谷雨压根不在乎,纸面上交谈即可,不过他对前世印尼苏加诺经历的种种还是知道的,自然不可能给苏俄机会,让妻女跟随,不仅他可以得到有效照顾,这一类的问题自然就没有了。
带上夫人是国际外交的惯例,带上女
儿承德,并不仅仅是让女儿见见世面,更是为了工作,丁承德此次访苏将携带一台计算机服务中心的003大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接受苏俄同行的考察。
老毛子对图灵研发的这款通用计算机兴趣不小,谷雨一点没有敝帚自珍的意思,他让丁承德带着计算机去苏俄,计划把这款计算机当做访问苏俄的礼物。
按照计划,丁承德将与苏俄技术人员交流一番,同时促成中苏两国的计算机合作,老毛子的数学和编程水平世界一流,谷雨有意搞来一些研究人员。
在1954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也就是著名的 IBM 已经推出了人类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而此时中国的进程并不慢。
在图灵的领导下,一台采用锗晶体管的通用计算机也搞出来,经过不断的改进,这台编号为004B的晶体管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达到了每秒两万次,看起来速度不是很快,但却符合图灵设计计算机的一贯特点,更在意稳定性和通用性。
作为国内计算机领域的开门宗师,图灵设计的汇编语言和基本架构得到了全面推广,国内中科院计算机所和山西大学、上海大学计算机中心都是他的徒子徒孙,尽可能保证国产计算机研发的统一性。
同时,中国也非常注意引进,看到中国计算机发展的不错,在参观了图灵实验
室和计算机服务中心后,美国也批准了香港清华大学引进一台美制电子管通用计算机的进口请求,虽然限制不允许军用,但这也是中国第一次接触美国的计算机,意义还是不小的。
这两年,图灵主要忙活的不是这台他早早给出框架的计算机,他已经设想了一款采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程,拥有操作系统的全晶体管计算机005A,按照他的设想,这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以提升到
10万次每秒。
不过这款计算机的研发难度还是比较大,除了技术指标比较高以外,还涉及到高级程序设计预研和操作系统的开发,从零开始的难度自然就很大。
图灵的设想得到了谷雨的大力支持,他明言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外汇给外汇,国内的半导体元器件不行,也可以进口。
谷雨如此支持并不奇怪,一款运算速度达到10万次每秒的晶体管通用计算机,在军事上的用途非常大,也可以启动真正的工业运用尝试。
更重要的是,有了这样的计算机,再加上国产光缆取得突破,空军的首都防空网方案就不再是纸面或者分系统研发,可以全面研发了!
在1954年初,谷雨下令各需要数据运
算单位,整合各自的需求,最后给中科大计算机公司下达了整整18台004B通用计算机的订单,同时还给研发中的005A下达了3台订单,总金额达到了惊人的4000万元,并给予了200万美元的外汇使用额度。
这么一大笔把总后和国防科工委吓了一大跳,他们好说歹说,硬是逼着谷雨同意让军抚中心垫付2000万元,等005A搞定后,再归还。
此举搞得谷雨相当恼火,老子控制这部分财源容易吗?一个个都在打他的主意,不仅财政部三天两头的逼逼,你们也想占便宜。
不过谷雨也有应对的办法,他决定搞一搞彩票,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都搞,与其别人搞,还不如他来搞,有生之年,军抚中心也许搞不到万亿,搞到千百亿肯定没问题!
拿到了这个订单和研发任务后,中科大计算机公司接下来有的忙活了,怎么设计计算机,那是图灵实验室的事情,但是怎么把这18台计算机造出来,就是计算机公司的事情。
中科大计算机公司是中科大校属公司,为计算机服务中心和图灵实验室负责计算机制造的工程组合并而成,由美国留学归来的电子系副主任张志浩同志担任经理,丁承德是副经理,左洋子是她的助手,两人的任务是负责外联,这是一个非常繁琐的任务。
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记忆磁芯
和阻容器件等各种配件来自于国内各个高校、研究所和工厂,其中有些部件和测试仪还是定制产品,有的是中科大研发的,有的是其他单位研发的。'
这就需要中科大计算机公司与他们高度协作,保证各种配件和测试仪器能够保质保量保时完成,这一年以来,丁承德除了要想办法扩大服务中心的生意,关注投了钱的洁净车间研发以外,还要想办法联系各家高校、研究所和工厂,整天电报、电话不断,时不时还要出差,忙得不可开交。
即便是稍微有些休息时间,丁承德也带着左洋子,还有负责财务的黄文秋等女同志参加计算机制造和测试工作,既是帮忙,也是了解各种配件的性能,配件如果不熟悉,自然没办法和各个单位打交道。
这种大型机器的测试任务非常艰巨,计算机公司要做的事情非常多,计算机公司需要完成十几种单元电路重新定型和测试。
需要测试数以千计的晶体三极管、二极管的高温老化,并进行筛选,也需要测试和挑选数十万颗记忆磁芯,并进行40块磁芯板的穿线制作,需求量实在太小,相关工厂不可能直接提供磁芯板。
另外还有上千个脉冲变压器的绕制与测试,插件板焊接,四百多块插件板的功能模拟测试,部件分调、整机联调与系统可靠性测试等大量工作。
即便计算机公司已经有一百多个人,也根本忙不过来,丁承德是行业相关人员,工作又有相关性,她当然要上阵,白天
虽然这一块的工作干得不多,但每天晚上都会加班,只有黄文秋因为要照顾孩子,才会按时下班,不过她尽量在白天帮忙干
活,晚上回家算账。
黄文秋想不到跟随丁承德之后,事情反而更多了,不过谷雨的女儿都这么拼命,她又有什么理由不拼命......
作为谷雨的女儿,丁承德并不是很看重副研究员的职称和副经理的职务,她在意的是早早拿出这18台计算机,这对中国高新武器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每每想起计算机的价值,她就会想起于研究员,老于和她的情况差不多,两人都很忙很忙,平日里大多是通信,偶然打打电话,见面的时间并不多。
两人都很年青,也约定好了,乘着年青时多做一些事情,两人甚至有一份约定,等到于研究员使用国产晶体管电脑攻克中子弹理论之后再成家。
这是一个非常淳朴的年代,不管是高级干部子女,还是高级干部家属,亦或是年轻的技术精英,无数人都在想着富国强兵,这也是上升期国家很显著的标志......
随着所有人的不断,中科大计算机公
司的进展非常迅速,丁承德也彻底得到了认可,当然这不仅仅是她肯吃苦,肯吃苦在这个时代绝对习以为常,大家早就习惯了。
虽然丁承德搞外联干得不错,但这并不被技术人员看中,她被认可是因为她的专业素质,作为图灵的研究生,丁承德也参与了004系列通用计算机的研制,对004系列计算机相当了解。
她本身的天赋也相当不错,加之在九院期间天天接触计算机,对早期计算机的
各种破毛病实在太了解了,久病成良医,更何况她本身就有功底,这一切都使得她不仅可以干活,还可以做一些研发,很多问题遇到了也很快能够拿出解决的办法。
本来大家伙多少以为她之前的发展多多少少有些侥幸,或者是父辈的功劳,但现在看到丁承德的专业水准不低,而外联工作也做得相当不错,计算机公司一些同志在吃惊之余,自然也就接受了她.......
事实上,这也是谷雨对丁承德的考验
,早期计算机完全是为了满足军事需求,所以服务中心打交道最多的自然是军队和
军工系统,这是大买方。
这一关通过她支持044系列坦克的研发算她过关,在坦克火控系统取得重大的突破后,陆军司令寻淮洲很是夸奖了一番
寻淮洲的夸奖倒也不过分,要不是她胆量大,把这件事告诉了谷雨,让他早早知道下面的研究所搞出了这么个玩意,陆军还不知道啥时期取得坦克领域的重大突破。
现在丁承德不仅需要与遍布全国的供方打交道,还需要想办法进口一些国内技术不行的配件,加之还需要参与到计算机
的制造过程,这里面需要打交道的人也不在少数,对她同样是极强的锻炼。
到了此时此刻,丁承德不仅仅得到了买方的认可,也得到了卖方和技术人员的认可,算是真正坐稳了中科大计算机公司副经理的职务,这也让谷雨十分满意,闺女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所以这一次访问苏俄,谷雨带上丁承
德,忙了这么久,闺女辛苦了,出去转一转,也轻松一些,顺便尝试看看能不能00
3电子管计算机卖到苏俄去,图灵出品,
老毛子见过后,一直很心动,应该卖得动
等谷雨的专机在北京丰台机场成功降落后,李强同志到机场迎接,同时他还告诉谷雨一个好消息。
中航发负责人今天上午向他汇报,经过了漫长的研发,并参考交换获得的俄国高温合金工艺理念应用于国产高温合金的研发,利用英国引进的设备,中航发成功研发出了一款新型合金。
这一款国产高温合金,与引进的英俄配方都有不同,因为其中掺杂了稀土元素铢,价格昂贵了许多,但涡轮进口温度却比进口的尼恩发动机提高了一些,这也证明了中国在稀土元素的应用上取得了突破
采用这款新型国产高温合金后,涡喷
2成功挺过了250小时的国家实验,涡喷1 C 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这款发动机试车时,发现推力有望达到50KN,且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也达超过西南航发正在研发的阿塔08发动机报上来的理想技术参数。
更重要的涡喷1C与仿制尼恩的涡喷2
不同,这是一款拥有苏俄基因的单转子轴流式涡喷发动机,相比于离心式涡喷发动机,代表着未来。
谷雨听完很是吃惊,"从苏俄搞来的涡喷1竟然有这么大的潜力?"
"我也不是很相信,不过中航发的同志
这一次一扫往日的沮丧,显得意气风发,应该做不得假!"
谷雨哈哈笑了起来,"被德国人压了好
几年,预定装机歼5的涡喷2又被抢了生意,这会好不容易有了突破了,自然要得意一番,不过也不能太骄傲了,这些年,要不是国家不断数学,又有卡车发动机顶着
,他们就破产了!"
李强同志根本没接茬,而是相当兴奋的说道,"谷雨同志,我认为有必要加大涡喷1C的投入,这对于新一代航空核载具
的研发具有重大意义!".
"看到苏俄的米亚﹣4出来,着急了?"
李强笑着点点头,谷雨笑着说道,"航空核载具毕竟不是我们的重点,不要那么着急嘛!"
"还是要搞得呀!"
"我记得你上次提议搞涡桨,怎么这一次又变了?"
"苏俄的进步太快了,一下子拿出了这么多架喷气式战略轰炸机,太让人震惊了
就在今年上半年,苏俄在纪念卫国战争胜利的大阅兵,拿出了一款体积巨大的战略轰炸机,还反反复复飞了很多次,把中美两国军队系统都吓了一大跳。
美国迅速启动了 B -52战略轰炸机的研
发,大英同时有三款战略轰炸机的研发,中国呢?好不容易仿制了 B -29之后就停下来,谷雨并没有搞新轰的想法,着急的人自然不少。
不过中国这会压根没有像样的航发,着急也没用,所以大家伙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架苏俄对外称呼103M的战略轰炸机,不过看过情报后,谷雨判断是苏俄正在研发的米亚﹣4战略轰炸机,这也是谷雨想搞到手的大轰。
李强同志怎么也想不到谷雨竟然打这款战略轰炸机的主意,他只知道苏俄一下子拿出了这么多架喷气战略轰炸机,防空压力太大了!
现在好不容易国内有一款可能突破的大型涡喷发动机,自然要加大投入,搞出一款自己的战略轰炸机,与他不同,谷雨更有兴趣的是涡喷﹣1C。
看起来留里卡带到中国的东西不差呀,得好好打听打听他在苏俄现在搞得怎么样,这几年光听说米库林和卡尔莫夫这两个发动机设计局,还真不知道留里卡的动作,这家伙不会搞出什么大新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