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末开始,内蒙三省开始了大规模屯垦,随着屯垦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内蒙各地水草丰美之地,都有汉族农人活动,这自然也激起了蒙族同胞强烈的不满。
自共产党控制内蒙之后,谷雨对屯屋问题非常重视,他调整了相关政策,原来四处开花的盲目屯屋被限制到绥远河套地区,其他地区的屯星被限制,甚至有些屯屋地被废除,恢复成牧场之所以这么做,最大的考虑就是内蒙大草原事实上并不适合屯垦,大量屯星的土地没过几年就沙漠化,科尔沁大沙漠虽然有气候原因,但跟屯垦有很大关系。
当然也有政治上的考虑,那就是争取蒙族同胞,汉人少星一亩地,蒙人就多一亩牧场,限制了屯屋,内蒙地区的社会矛盾就少了一大截!
这一政策的调整,伴随的是晋商债务的大规模清理,无数普通蒙族同胞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高利贷被取消,牧民债务没有了,最害怕的汉人屯垦被控制了,再加上共产党供销部公道的价格,草原的人心被迅速收揽随着草原人心靠拢共产觉,依掌牧民的支持建立了三个蒙族旅,草原上的多个盐湖相继得到了开发,也发现了一些矿产,共产党在草原各地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一步步加深起来上半年,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在热河的侵略,以德王为首的一批王爷就有些不太安分安分,谷雨本来还相等他冒出头,然后一举消灭,消除这个草原最大的隐患,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四虎王爷竟然忍住了,所以谷雨除了严厉打击一些公然冒出头的蒙奸,没收牧场牲盲以外,就没有再动手。
反正时间在自己一边,谷雨也不着急,再说了,牧区的民主改革也没办法应用土改那一套经验,原因很简单,土地是生产资料,而牲畜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它有很大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如果照搬农村斗地主、分土地的办法,将牲畜全部分掉,就容易造成损失,影响富牧业生产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所以稍加试点,发现牧主恐慌,大量屠宰性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后,谷雨就下令停了下来。
对于牧区的民主改革,谷雨同学乌兰夫同志提出了一套方案,那就是废除封建特权,适当提高牧工工资,改善放牧制度;除罪大恶极的蒙奸恶霸经盟以上政府批准可以没收其性畜财产由政府处理外般大牧主一律不斗不分;实行民主改革,有步骤地建立民主政权,发展游牧区经济。
应该说乌兰夫同志的意见很正确,也很符合实际,但党内不少同志有意见,认为这一套对牧主太过有利,不符合原则。
既然存在争议,谷雨干脆停了下来,并没有立刻启动牧区的大规模民主改革,而是对不同方案进行试点,试图找到一条比较稳妥的改革模式。
这样做一是为了尽可能团结所有爱国人士,蒙族王爷只要不叛国,共产党就不方便立刻动手,关内和关外是不一样的,最起码要等这些人冒出头,而且草原面积巨大,没有一个稳妥的方案,最好维持现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曾经活跃在内蒙地区的某个国际支部,谷雨对他们极端警惕,他宁愿留着四房王爷这帮子封建王爷,也不愿意这个国际支部利用其特殊的民族身份,钻共产党的空子。
因为共产党在热河地区的崛起,内蒙地区革命环境好转,本来应该消亡的某支部,竟然又有死灰复燃的迹象,这些人在东蒙各地频繁活动,这t也让谷雨恼火无比。
这个支部情况极端复杂,各路派系都有,甚至还有人与日本人勾勾搭搭,谷雨绝不能忍,他需要等待机会,抓到勾结日本人的铁证,然后进行一次大清理,彻底解决这一批人。
而在此之前,这些封建王爷还是可以起到一些作用的,所以谷雨宁愿等一等,这一点耐心他还是有干部的;当然这段等待的时间,也可以培养一批爱国蒙族干部,乌兰夫确实可以用,但只有一个乌兰夫不行,他不想草原遍地乌云。
这样一来,端纳和斯诺看到的内蒙草原,除了治安得到很大改善以外,并没有多少变化,王爷和牧主们可以继续潇洒自在的享受人生。
这一点与山西地区轰轰烈烈的土改大不相同,这也引起了端纳的好奇,共产党在关内关外的正策竟然差异这么大?
端纳先生和斯诺先生的旅行先是去了宣化的龙烟铁矿,这里正在安装大批生产设备,看起来当地的赤铁矿很快就要被大规模开采。
可端纳先生又发现,宣化并没有大型的铁厂,虽然共产党正在搞一些土铁厂,土高炉,当然了这样的土高炉产量肯定很小,这就奇怪啦!
今年下半年,共产觉先是偷偷得搬运北平石景山龙烟铁厂的高炉设备,到了石家庄战役之后,就公开的大规模的拆迁高炉。
这件事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本来端纳先生以为这个完工了80%的高炉和相关铁厂设备会被搬到了宣化,一打听才知道,那些设备竟然被搬到了包头端纳和斯诺的消息很灵通,他们也知道共产党从美国购买了一个钢铁厂,据说这个钢铁厂第一批设备也已经运到了山西。
端纳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搬得这么远,而不是就近留在宣化呢,铁厂不应该靠近铁矿呢,这里既有煤矿又有铁矿呀?
接待他们的共产党官员姓李,他的说法是宣化离热河太近了……
端纳先生秒懂,很显然共产党在备战,他们在准备和日本更大规模的战争,而到了战时,离北平很近的宣化显然很不安全。
端纳猜得没错,共产党把新铁厂搬到包头,但白云鄂博与包头之间长达150公里的山路,一路自然环境也很恶劣,必须修建铁路专线,短时间内没办法使用这个白云鄂博的铁矿石。
为了铁厂迅速投建,石景山高炉搬迁之后,使用的还是宣化的赤铁矿,办法也是现成的,将铁矿石直接拉到包头,虽然距离远了一些,成本高了一些,但这个250立方的高炉产量也不算很大,这点小代价还是吃得消的。
当然了,到白云鄂博的150公里铁路短时间内修不起来,不过到石拐煤矿的43公里铁路,还有宣化到庞家堡五十多公里的支线,就必须修起来,要不然矿石运输就要了命。
此时共产党还没有实现钢轨的自产,不过这两条支线,主要用来运送矿石,速度不需要太快,用木轨甚至包铁木轨就可以了,慢一点就慢一点吧,只要跑得了火车就可以。
般来说,冶炼一顿钢需要1.3吨铁矿粉,0.6吨煤炭,所以最好是靠近煤矿铁矿聚集地,所以从节约成本考虑,美国搬过来的钢铁厂设备最后被放到了五台县,这里既是闻锡山的老家,同时也是徐子华、薄一波两同志的老家。
具体地点就是淳沱河边的东治镇,这个镇名字就带了一个治,可见当地钢铁业的发达,东治镇附近铁矿、煤矿都有,又可以利用淳沱河的河水,十分便利。
同时在军事上考虑,附近的山区可以部署防空高炮阵地,这样鬼子的飞机自然不敢随便丢炸弹,之所以放在两个地方,也是为了安全考虑,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万一这个被鬼子炸掉了,另外一个钢铁厂还能起到作用。
当然了,即便如此,谷雨也必须加强防空,创建一支像样的空军成了必然,虽说做好了这样的准备,但抗战前连种地都这么艰难,也是让谷雨伤透了脑筋,自然也更深刻的认识到工业化的艰难。
这些内幕端纳先生不知道,不过并不妨碍他的理解,他自然对共产党的雄心壮志有些佩服,相比国民党,共产党表现出来的雄心状态让人惊叹,他们立足未稳,竟然就干了起来吃惊之后,两位老外的考察还在继续,很快他们就看到了正在整修铁路路基的劳改队。
不仅仅在宣化,在包头,同样也有无数劳改队员,冒着严寒,正在修建铁路路基、水利工程巨大的工作量,虚弱的身体素质,一些人颤颤巍巍,自然倒在工地上,然后被迅速运走,而其他的那些劳政队员有些木讷,似乎毫无反应,也许他们早就麻木了。
询问一番之后,两位老外才知道,共产党的劳改队员大部分是鸦片吸食者,为了迫使他们戒毒,共产党给他们制定了严厉的劳动量,让他们在劳动之余根本想不起吸食鸦片。
一般来说,一段时间的强制劳动后,往往就会戒毒成功,当然这个过程肯定有人扛不住,毕竟长期吸食鸦片的人身体肯定被掏空了……
共产党对于吸毒贩毒的强硬态度,天下皆知,不管是在热河,还在绥察两省,亦或是山西,共产党占据之后,立刻开始了暴风骤雨的整顿。
凡是贩毒售毒的人,基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没想到连吸毒的人都不放过,是不是太暴虐了一些,不过端纳先生没有说出口,他也没有资格说,不仅他没有,身边的斯诺也没有资格说,中国的毒品现象如此严重,英国是罪魁祸首,美国则是最大的帮凶随行的女翻译小左想了想,解释了一下,这些人都违反了共产党的禁烟法,他们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吸食,或者偷偷吸食,被举报之后,自然会被强制禁毒,而绝大部分老百姓对此是欢迎的……
端纳想了想问道,"劳改队还有哪些人?"左翻译又掰着手指说了起来,罪行不严重的贪官污吏,黑社会流氓分子,反动会道门分子,一些日本战俘也在里面,另外这一次有一批在大别山区血债累累的别动队员和国民党特务被俘虏之后,一律被安排到劳改营,等待甄别。
国民党反动派在大别山区的大屠杀举国皆知,外国传教士也有不少揭露的文字,这些西方记者自然知道,端纳先生沉默了一会,然后问道,“一旦被甄别清楚,贵党会如何处理这些别动队员?”
左翻译咬着牙说道,"这些禽兽所到之处,到处杀人放火,欺辱妇女,罪行累累,中央有指示,所有的国民党别动队员,不属于战俘,并不享受任何优待,他们都会被安排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活!
笔到鄂豫皖苏区解放之后,他们会被送到当地,接受群众公审,然后判处极刑!
"端纳点点头,并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和斯诺默默的离开,他们在中国待得时间很长,中国社会各种黑暗面自然很清楚,共产党将根据地内各种神仙一扫而光,这些过去鱼肉百姓的神仙没有好下场自然也不奇怪。
相比于中国其他地区,乱糟糟的现状,共产党控制区内社会治安好了很多,甚至有些地方可以用路不拾遗来形容,而奠定这一基础的,自然就是严厉,甚至可以说严酷的劳改制度对于共产党的劳改制度,确实有不少中国的知识分子痛骂,指责他们是暴秦之治,不过也有知识分子为共产党说话,认为乱世用重典,非如此不能扭转中国的混乱局面。
时间一长,中国知识分子对共产党的劳改营变得习以为常,也不再讨论了,毕竟旧中国残酷的事情多了去,相比于蒋介石在苏区疯狂的杀人放火,搞得苏区千里没有人烟,共产党的做法已经宽厚了很多,对普通人的影响也很少。
这也就不奇怪共产党毫不掩饰他们的劳改营,也不在意外界观看,但端纳和斯诺多少有些膈应,脑海里野蛮这个词总是挥之不去……
当然了整修路基的队伍不仅仅是劳改营,同样还有一些民兵等二线部队,这些组织起来的军事化组织,端纳先生倒是不奇怪,中国的军阀张学良,阎锡山都在这么操作。
但等到端纳先生在包头看到无数移民冒着严寒进行军事化训练,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时,不由得惊骇无比。
端纳先生吃惊的询问翻译,“这些人在军人吗?”
翻译是一位年轻的女同志姓左,她笑着说道,"不是呀,您看他们的穿着就知道,他们都是移民!
现在天冷了,没办法开垦,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正好可以训练一番!
“他们都在练什么?”
左翻译比较年轻,也很活泼,“那组人在训练对列,笑死人了,很多人连左右都分不清楚,迈哪条腿都不知道,端纳先生,您看到没,他们左边的袖子和裤腿都露出一截,为得就是让这些人早日分清左右!”“那些人又做什么?
他们好像是在练习拼刺?”
“是呀,他们练得就是拼刺!
按照武装部的要求,这些移民熟悉对列之后,会依次练习拼刺,投弹、捆绑炸药包、挖工事和射击这五项技能,练习合格了,就会加入到民兵,表现出色的还会加入独立团!
"“大冬天训练,他们不怕冷吗?”
提到冷,这位年轻姑娘哆嗦了一下,不由得紧了紧衣服,"冷,当然冷!
可武装部每天会提供一顿免费中饭,每天节省一顿饭,几个月下来就能节省上百斤粮食,甚至更多,到了明年春黄不接的时候,这些粮食可以救命的!
要是训练成绩好,还会获得额外的奖励,同时可以加入了独立团,就是脱产战士,不仅可以吃饱饭,每个月还有五块钱津贴拿,家里人也会成为军属,日子立刻就不一样了!
"战士,“当了兵,上了战场,一不小心,就会受伤,甚至会战死!”
左翻译奇怪的看了一眼端纳,“当兵不就这样嘛,怕死还当什么兵!
四路军待遇好着呢,在部队人打几仗,表现好,就会被提拔为连长排长,未来成为第二个徐达三都有可能,那可是一纵的司令员两年前也就是东北军的普通士兵,和大家一样要是中途受伤,没办法再当兵,会被四路军安排到村里当干部;万一不幸牺牲了,家属除拿到抚恤金以外,还会成为烈属,得到特别的照顾,逢年过节也会有人来看望,很值呀!
"端纳先生无语,中国的老百姓真的太容易满足了,不过转而一想,一点也不奇怪,中国老百姓太苦了,遭受的苦难太多了,对生死看得并不重,所以共产党对他们稍微好一点,他们都很满意,也都很拥护!
斯诺先生想了想问道,“其他地方有没有这样的训练?”
“据我所知,关外三省和山西中北部很多农村都在训练,为此财政部还给各地拨了不少钱和粮食,专门用于各村、各屯垦点的免费中饭,怎么也有上百万人在训练吧……
端纳和斯诺两人互相看了一眼,眼中满是吃惊,这个女翻译言语之间的意思很明显,共产党的控制已经达到了乡村,现在又开始了大规模训练,而这意味着什么,太清楚不过了!
考虑到北方根据地已经有了1500万人,如果加上新占领区,就有四千万人,这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潜在的兵员!
即便只有一部分,那也非常恐怖,不过是未来的对日战争还是正在进行的中国国内战争,四路军都将拥有数之不尽,经过初步训练的兵员,这个优势太大了!
两个老外猜得没错,这些训练确实是为了战争的需要,另外一点也是想借此将老百姓充分组织起来,只有组织起来的老百姓才有足够的能力开垦土地,兴修水利,整修道路等基础建设!
这是建国前三十年中国崛起的最大秘诀!
乘着冬天进行训练,虽然会付出不小的代价,但不管现在,还是未来都是值得的,当然了,这也跟这段时间在石家庄的胜利有很大关系发生在秋收期间的大规模胜利,让四路军在这个冬天缴获了数量惊人的粮食,拿出一部分用来加强后备兵员的训练,以后新兵的素质会有很大的提升,功课做在前面,民间形成了习惯之后,这样的训练就会不断自发的进行下去……
在回去的路上,端纳若有所思的问道,“埃德加,你还记得赫德先生对义和团的评价吗?”
“端纳先生,在中国的每一名记者都知道赫德先生的评价!”
端纳先生想了想,背诵起来,今天的这一事件不是没有意义的,它是一个要发生变革的世纪的序幕,是远东未来历史的基调:
200年的中国将大大不同于1900年的中国1……
五十年以后,就将有千百万团民排成密集队形,穿戴全副签甲,听候中国政府的号召,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
如果中国政府继续存在下去,它将鼓励支持并发展这个中华民族运动;这个运动对世界其余各国将是不祥之兆,但是中国有权这样做,中国将贯彻她的民族计划!”
背诵之后,端纳先生感慨地说道,“今天是1933年11月22日,离义和团,才过去了三十三年,比赫德先生的猜测提前了整整十七年,现在我完全断定,列强在中国作威作福的日子已经不长了,肯定不长了!”
“也许您不需要如此悲观,中国共产党只是共产国际的支部之一,他还需要接受苏俄的指导!”
“不,你对中国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中国人有着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自豪,俄国人控制不了他们,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