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163章 冠军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8234 2025-05-12 15:06

  谷雨并没有指望在此时此刻搞什么中英美合作,不过俄法德的欧洲大陆合作也才刚刚起步,甚至连雏形都没有,他现在提及这个,有两个目的,第一个自然是提醒英美,中英美二战时期是盟友,这些年斗而不破,相比较而言,俄法德之间打了多少回了,他们能合作,我们为什么不能合作?

  接着他又点出中国和苏俄的经济联系非常薄弱,你们不要放在一起搞,相反我们三家的经济联系未来必然会越来越深,不要因为政治影响了经济,这也是他一直在做的事情。第二个目的自然是提醒英美,同时也是英美最怕的事情,欧洲大陆越来越密切的合作,现在欧洲大陆刚刚恢复,不过只是有一丢丢雏形,法国就这么得瑟,这要是有了雏形,法国该跳多高,你们不担心吗?

  戴高乐是英雄,应该说是西欧大陆最后一个想顶天立地的汉子,但他跳得太早又太高,他所做的一切注定会失败,谷雨揣测他也应该知道很难自己很难扛得住反扑,不过戴高乐今年已经76岁,他老了,彻底老了,他必须在有生之年把想做的事都做一遍,哪怕失败也要给法国留下反抗的种子。

  戴高乐这样干,谷雨乐见其成,不过尊重法国,不代表中国要帮助法国,相反落井下石的事情谷雨还是很乐意做的,英国工业第一个衰落,法国第二个衰落,德国成为欧洲中心,但这个半殖民地,没有枪杆子维护的欧洲中心注定无法持久,衰落是必然的。

  欧洲工业一步步衰落,能够接盘的自然就是中国,这一世中国的体量更大,工业实力提升更快,对国际市场的需求自然更大,欧洲各国衰落越快越好,至于多元化社会,中美俄三国演义已经差不多了,其他国家作为配角就够了。

  按照谷雨的记忆,接下来戴高乐会犯错,允许法郎和黄金按照固定比例兑换,谷雨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根据他的命令,中国官方已经大规模收集法郎,只要戴高乐一宣布法郎和黄金按照固定汇率兑换,中国注册在欧洲的公司,就会拿着法郎换黄金,美国人为了收拾法国,只会乐见其成。

  如此一来,隔着一道,黄金既可以从美国运回来,又不至于招惹美国,这件事就算法国人知道了,谷雨也毫不担心,法国的体量有限,想维持独立性,与中苏一定的合作是必然,说到底,戴高乐妄想效仿美国人,纯属自己犯傻,怨不得别人摘桃子..

  一旦黄金危机爆发,这个动荡期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前一世尚且到了四三计划的三十多亿美元,这一世的中国自然可以搞到更多,这会增加七十年代中国工业大爆发的资本。

  ::

  更重要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国就需要搞黄金美元,即便这一世中国在海湾有个省,与沙特连接在一起,但海上实力有限,很难阻挡美元石油的出现,而且谷雨也没有任何阻拦的意思,相反他还要协助,游说美国用中国庞大的低价轻工业品缓解国内的经济困难。

  想搞美元石油,美元就必须大量流出作为各国的储备货币,美国出现贸易逆差就是必然,美国搞美元潮汐也是必然,如此一来,华尔街金融体系必然成为美国的中心,美国去品成了必然。

  而去工业化的美国,就一定要找一个生产国,家门口的拉美还在搞左派革命,老百姓又松散;这一世日本的体量更小,东南亚都受到中国的影响;西欧的成本比较高,印度四分五裂,中东一天五礼拜,连水都没有;美国没有选择,只能是中国!

  而一旦开启了这条路,谷雨相信只需要三十年,中国就将完成工业化,而与前世不同,这一世中国工业的门类更齐全,技术水准更高,等到了新世纪,就由不得美国了!通过金融可以赚大钱不假,但金融业是藤萝,后世美国仅仅一两代人就把两百年工业化的成果丢了大半,这一世就算好一些,谷雨也不怕,双方的差距明显缩短了!

  前世的中国几乎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等来了机会,整个过程相当的被动,也留下了一大堆后遗症,而这一世的中国就不同了,一切都是主动行为,谷雨各项准备也条不紊,各种后遗症也会少一大截,他相信中国发展的持久力将大不一样。

  而一旦中国崛起,必然意味着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这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谷雨搞出的这个中国,或许不算太高尚,但最起码不是英美这等作风,那帮子洋鬼子造的孽实在太多7

  谷雨对面的威尔逊根本想不到对面的中国领导人会盘算得那么远,他想得自然是眼前的事情,虽然因为冷战,东西方界限分明,但仔细一想,谷雨的说法还真没错。

  法德都缺少资源,苏俄这些年输送欧洲的石油价格都非常低,出口的石油又换成了西欧的工业品,而就在1964年,串联整个苏东的友气管路开始动工,总接近上万公里,若是未来和法德一连上,再想断就没那么容易了,必须有所预防。

  大英帝国必须想办法捣乱,若是欧洲大陆通过那条石油管道连接在一起,大英帝国在欧洲咖来的话语权,当然了,乱也要让美国乱,英国还是要加入欧共体的!

  威尔逊自然也琢磨谷雨这番话的用意,中国一直想加入关贸总协定,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不过美国一直要求中国按照发达国家标准加入,中国觉得太亏,双方始终谈不拢。

  但即便如此,这些年中国价格低廉,质量一股的中低端工业品还是大量对外出口,其中相当部分出口苏东,大批中国的轻工业品,还有食品、水果、蔬菜这些,源源不断的运到苏东,然后换成东德和捷克的人才和技术设备,而苏俄前些年还能出口工业设备,但这些年,工业原料和资源性产品已经变成大头。

  利于中国,苏俄一直不是太乐意,时不时搞一些事情,科兹洛夫这两年就取消了中苏一些合作,根据情报显示,中国一直希望苏俄修通到达北京的油气管路,但苏俄迟迟没有动工,还在价格问题上与中国争论不休,这应该是谷雨拼命拆台的重要原因。

  谷雨这样的态度和想法,自然有利于威尔逊提条件,他立刻表示赞同谷雨的说法,不过接下来又对中国大肆挑剔,中国的总体关税水平较高,中国的法律体系不完善,政府和银行体系效率不高,管理相当原始,执法机构知法犯法的事情很多,各种地方主义保护多如牛毛,吧啦吧啦。

  地方非常大的进步,才能赢得西方企业的信任,这对于中国的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他还举了一些英国企业的抱怨.。

  谷雨耐心的听着,等他说完,笑着说道,"首相先生,您说的这些东西,我都知道,很多外国企业家也抱怨过,但您应该清楚,我国建立的时间很短,建国至今才二十年,到底如何建设一个国家,我国还处在摸索阶段,确实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我身边有不少国和日本顾问,他们这些年给我提了不少意见,香港特区的建设获得了贵国和美国的帮助;争取马歇尔贷款时,中国相关财经部门也获得了美国不少帮助。

  但进入到五十年代之后,随着东西方冷战的加剧,这种行政和管理上的交流确实少了很多,现在您既然提出了这些问题,贵我两国完全可以扩大相关领域的交流,这也是我们一直所希望的!

  香港经合组织成立后,我们成立了香港论坛,每年邀请亚洲和其他地区政商学界人士共同参与,就大家关心的国内外经济问题进行讨论,旨在推动亚洲以及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

  这年出席坛来越多,若是您有此心,我希望邀请您明年春天参加这个论坛会议,到时候你我一起听取政商学各界人士对中和香港经合各国发展的意见!"

  威尔逊又询问了一番细节,爽快的表示了赞同,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又表示愿意与中国扩大相应的交流,通过制度影响中国是西方一直以来的想法,谷雨愿意开口子,他自然要抓住。

  在表态接受邀请的同时,威尔逊再次就刚才英国企业遇到的问题询问谷雨,谷雨挥挥手,"首相先生,我今天一开始就说过了,我们只谈大方向问题,不谈具体细节问题,您要谈找孙副总理!"

  "主席先生,我曾经多次访问苏俄,也与不少东欧国家有接触,我注意到与东方国家的交谈,很多事情能不能迅速解决,往往取决于最高领导人!"

  "您说得很对,确实有这些倾向,但在中国,经济问题一直都是国务院在管,中国环太党中央局常委会只负责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而具体到我本人,我过去三分之一的时间放在党务工作,三分之一放在军队,三分之一放在外事,您刚才提到的那些具体问题,我不清楚情况,您提到了,我可以注意,但不能随便插手,这是我们的制度……"

  威尔逊自然不好继续,他笑着说道,"您的时间安排非常有意思,您说的是过去,那现在呢?"

  "我担任国家领导人已经长达二十一年,若是加上抗战时期,那就是将近三十年;如果以党的领导人计算,已经超过了三十年。

  我的执政已经超过了已故的苏俄领导人钢铁元帅,这个时间太过漫长了,自从一战皇帝时代结束到现在,我应该是执政时间最长的领导人,哪怕不是第一,也是排名前几。

  国外很多人说我搞独裁,这是高看我了,我的威望是有一些,但中国实在太大了,各种利益关系纠缠,我可没那个本事一言九鼎,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党也很早就建立起了领导干部退休制度,哪有独裁者给自己画一条退休线的?

  在中国环太党内,李润石和吴冠生两位同志的威望都很高,他们两位都在六十岁之后退休,所以我也计划效仿他们退休,把舞台一步步让给党的年轻一代。

  现在我已经把党务工作移交给中央第二枢机顾金声同志,相当一部分军队工作也移交给他,目前我一半时间在休息,剩下的一半大部分时间处理外交问题,还有一小部分处理关键的军事问题,换句话说,我已经处在半退休状态,离退休已经不远了!"

  虽然谷雨撇清自己,但威尔逊还是比较吃惊,"真难以置信,您还这样年轻,您现在处在政治家的黄金年龄,戴高乐总统已经76岁,但他还是法国总统;温斯顿﹣丘吉尔77岁还再次当选首相,还有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他73岁担任总理,1963年退休,那一年他已经87岁,您完全可以做那么久!"

  谷雨听完哈哈大笑,"87岁,那太遥远了,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能活那么久,这领导人做得太久了,亏欠家人太多,而且身边都是安保人员,很多好风景都看不到,退休之后,就可以带着夫人走一走,看一看了,这也是我的夙愿!"

  "您在中国威望这么高,中国人民不会赞同您退休的!"

  "中国有句谚语,叫当家三年猫狗都嫌,这在位久了,下面的人都嫌你碍眼,做各种决断,处理的不好,大家表面不说,但肯定厌倦了,疲惫了,虽然贵我两国的体制有一些差异,但政治的本质是一样的,我早点退休,安心养老,实际上是好事!

  现在西方应该有不少人知道了我的决定,很多人怀疑中国会发生变化,这完全不需要担心,中国环太党的任何决策都是集体意志,不是哪一个人的进退能够决定的!"

  威尔逊想了想,十分干脆的问道,"谁会是您的继承人?我要做一做战略观察!"

  "谁也继承人,早就定下来了,中央第二枢机顾金声同志,既是国家副主席,也是军委第一副主席,现在我是正的,他是副的,过几年他都是正的!

  二战的时候,顾金声同志就在北非,他是北非解放军的二把手,与贵军接触很多,贵国上下认识和了解他的人很多,何须做战略观察?!"

  "我知道顾,他只比您小五岁,严格地讲,他是你的同辈战友,不能算接班人!"

  谷雨又一次笑了起来,他笑着说道,"首相先生,您这句话对一半,顾金声同志确实只比我小五岁,但他不算是我的同辈战友。

  我的情况比较特殊,我虽然和顾金声同志这一代干部年龄比较接近,但我的资历职务比他们高很多,如果不看年龄,我的同辈战友应该是李润石同志,吴冠生同志,而这些同志大部分已经退休,只剩下我和李总理!

  早在建国之初,我党就推行干部梯队建设,在我看来,所谓的接班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完整梯队的干部,他们在战争期间,大多负责执行工作,战后逐渐担任重要领导干部,顾金声同志是第一代干部的佼佼者。

  这一点中外也比较类似,比如美国,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就属于二战时期的政治家,他们和我属于一代政治家;而尼克松、肯尼迪和约翰逊属于二战时期的小字辈,经过战争的历练,在战后迅速崛起,他们、顾金声同志、苏俄的马祖罗夫是一代,嗯,这一代人也包括首相先生您在内!"

  谷雨这么说,多少有些倚老卖老,不过也是实事求是,谷雨出名的时候,威尔逊还只是一个小职员,谷雨完全有资格拉架子,而威尔逊也并不反对谷雨拉架子,他笑着说道,"这么一说,西方还是走在东方的前面,我已经是首相了!"

  "各国国情和制度不太一样,同一代人出头的时间不一样,这并不奇怪!"

  不过威尔逊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他继续试探,提到苏俄的中央局委员谢列平是1918年出生,但中国没有这样的干部,谷雨点点头,"谢列平虽然没有参加过二战,但战争期间,他已经在苏俄负责青年干部工作,他和您、顾金声和马祖罗夫实际上是一代政治家!"

  "那么这一代之后的中国政治家应该是什么年梯队?"

  谷雨再一次笑了起来,"您这个问题相当的敏感,不过我可以回答,在我看来,中国环太党下一个干部梯队应该是1920年后出生的一代人。

  这些人亲眼见证了中国这么多年的巨大变化,对中国环太党有着极大的信任;这些人经历过旧时代的痛苦,经历过战争的锤炼,能吃苦,意志坚定;这些人接受过现代教育,有丰富的工农业工作经验,很多人都出国留学过,眼光和经验兼具。

  这些年中国的高速发展证明他们是值得信任的,这些年我们党不断的培养和锻炼他们,接下来他们将一步步迈入到舞台中央,我相信他们会带领中国走得更好!"

  说到这里,谷雨话锋一转,"在中国如此,在西方也同样如此,这一代人很多都已经承担重任了,但在苏俄,这一代人却十分不幸,他们有太多太多早早的倒在卫国战争的血泊当中,而更年轻的一代在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刻,又遇到了苏俄政坛巨变.

  似乎觉得自己说得有些多,谷雨立刻转移话题,"当然了,西方现在也有这个问题,现在美国社会喧嚣不断,嬉皮士运动越来越厉害,乱*交、吸*毒在年青人之间十分流行,这同样也是问题!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竞争,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追求,这会产生不同的精神面貌,我们这些台上的人,必须了解年青人的想法,做到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若是总觉得一成不变,那是的!"

  拜赫鲁晓夫所赐,苏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崩溃,苏俄的民族危机迟早要爆发,到时候苏俄会走向何方,谁也不知道,但不管怎么样,苏俄的衰落是必然的。

  谷雨最希望的是老毛子挡风遮雨,然后在中国羽翼丰满后,俄白乌三家组成一个国家,其他都甩出去;若是实现不了,变成一个僵尸也非常不错;最差的就是一分十五,那样的俄国对西方的威胁太小,不管后世的普沙皇如何折腾,后世俄国的人口摆在那里,已经不可能成为一流大国。

  一旦俄国认清楚现状,一旦法德看明白这一点,俄法德不断靠拢就是大趋势,哪怕外界势力怎么折腾,都不能阻拦他们的靠拢,这是经济规律决定的。

  所以一直以来,谷雨都非常想提醒老毛子注意他们三零一代干部的不靠谱,但这番话又不好直接说,他选择当着英国首相的面说,可以认为是在提醒西方,让他们知道这是苏俄的致命缺陷。

  西方就算不相信,也会将信将疑,西方的情报组织只要留心,戈尔巴乔夫这一代人的思想混乱,根本用不了多久就会暴露出来。

  至于谷雨为什么提醒,那还用说吗?中苏的地缘矛盾摆在那里;谷雨这个 CP 大叛徒怎么可能希望苏俄好,苏俄越坏,谷雨越高兴。

  但事实上,谷雨真正的用意是提醒老毛子,他相信这一次的交谈纪要很快会被苏俄高层了解,到时候苏俄就一定会注意,就算不注意,看到西方情报组织折腾,苏俄高层想不注意都难,而一旦留意,很多事情就不一定了!

  通过这种弯弯提醒,不仅拿不到一点好处,还会被老毛子骂,谷雨觉得自己实在太难了,为老毛子操碎了心,可那帮家伙呢,不仅不感激,还时不时折腾,太不知道感恩了….

  就在翻译不断口译时,谷雨脑海中胡思乱想着,他并不知道对面的威尔逊此时则在想着大英帝国的未来,如果说中国的下一代干部是值得信任的,美苏的下一代都不够靠谱,那么大英帝国的下一代就是一群更不靠谱的货色!

  如果以谷雨的划分为标志,英国的下一代就是福利一代,崩溃一代,他们一个个萎靡不振,指望他们带领大英帝国走向未来那完全是扯犊子,估计他们会进一步对美国服软,削减经费,然后增加福利,今朝有酒今朝醉,至于未来,谁会在意呢?

  虽然无比排斥这种种乱象,但威尔逊心中却又相当的自嘲,自己现在做的不就是败家子的事情吗?哪里有资格嘲笑后人,现在他就是一颗裱糊匠,想尽一切办法粉饰,等到实在没办法粉饰了就辞职让贤..

  威尔逊的心情不好,他也不想再和谷雨纠缠什么接班人问题,他转而和谷雨谈起了核问题,威尔逊希望中国加入《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谷雨则重申中国的态度,那些准核国家必须加入。

  谷雨再一次指出,以色列和印度现在很不安分,私下的核交流不断,他相当的关心,他再一次重申立场,若是这两家拥有核武器,穆斯林国家也需要拥有核武器以为战略平衡..

  尽管中国一直施压,甚至还搞过空袭,但谷雨只能推迟,却不能从根本上阻断印度和以色列的核武进程,这两家现在都有铀矿,都有一定的技术人员,西方也给不少支持,他们想搞出原子弹并不难,这一块的技术没有拿到无法突破的地步。

  ::

  随着中国的核武器水准越来越高,随着洲际导弹和核潜艇技术的突破,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谷雨对印度拥有核武器也不那么在意,未来中国在青藏高原部署大功率反导雷达,可以监视印度的一举一动,然后在上升段拦截印度的核武器,让印度自食其果……

  而以色列拥有核武器,自然会成为阿拉伯国家心中永远的刺,对中国同样不是坏事,中国在天方省相当的孤独,以色列若是不行了,下一各就是中国了。

  自始至终,谷雨也没真正在乎这两家的核武器问题,他不过是以两国拥有核武器,哪来讨价还价罢了,而威尔逊也知道这一点,不过提还是一定要提的,这会让英国占据道义的上风。讨论核武器问题,不可避免要交换两国对各种外交问题的看法,现在中国周边的局面很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对外也比较安分,以消化既得利益为主,所以谷雨要么看在一边看,不干预,只要不影响中国做生意,怎么都行;要么站在道义的制高点,指指点点..

  两人你来我往,这一次会谈结束,而在当天晚上,两人又坐在同一个包厢,观看中国和英格兰的世界杯冠军争夺战,而比赛的结果则让谷雨大为惊喜,威尔逊则相当失望。

  足球在中国一开始是部队训练的消遣,指挥员们通过足球训练提高士兵之间的默契,后来又发现这种训练有利于战士们对各种步兵战术的理解,这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足球热。

  所以中国足球队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战术,这也使得中国队引导了战后世界足球的第一次战术改革,到了五十年代后,随着各国足球战术日益严谨,没有了战术加成,个子相对矮小的中国队碰到欧洲球员时不时吃瘪。

  亏吃多了,慢慢也摸索出了应对经验,再加上很多人在收入更高的欧洲踢球,对欧洲更加了解,还有谷雨、黄容彪等人的提点,所以现在这只中国队已经变成了一只非常典型的现代球队。

  注重跑动,注重传接球配合,中后卫和后腰靠后组织,非常强调一脚长传打身后,两个边后卫时不时带球突破传中,两个个子矮子的边前腰在高大的欧洲防守球员身边灵活的跑来跑去,中锋则不断回撤拉扯,前腰反而不断插上,不断换位、补位,踢法极其灵活……

  不过这一套搞法需要有非常好的体力,五十年代的世界杯连换人都没有,自然不可能玩这套;也需要有足够的保护,要不然你这边跑,对方一脚背后铲球,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在规则上,为了这一届世界杯,中国推动了世界杯规则的调整,开始了三次换人和红黄牌,本届世界杯又加强了对球员的保护,而太多太多国家,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规则的改革会带来战术的调整,他们还是老一套。

  凭借着这一套全新的打法,凭借着每场必有的调整,中国队在本届世界杯掀起了一轮整体足球风暴,哪怕中国人本质上和意大利一样,搞的是防守反击,但看起来赏心悦目,可以说中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战术打法。

  而这个时代的英格兰队与英国这个国家比较类似,相当保守,这一届世界杯因为前锋问题,不得不改成442,已经是难得的大改动了。但等碰到打法灵活机动的中国队,英国人那一套就不行了。

  博比查尔顿等英国球星们发现这帮中国人怎么在场上乱窜,盯防对象一会上,一会下,一会左,一会右,哪怕看过录像,知道中国搞的是整体足球,但真正面对面踢球,还是晕菜...

  从比赛一开始,英格兰队就陷入到被动中,然后中国队上下半场各搞进去一个,2:0完胜英格兰队获得了这一场主场世界杯决赛的胜利。

  当比赛结束时,全场掌声雷动,谷雨一边鼓掌,一边则侧过身,对威尔逊说道,"中国队单个球员的实力不算出色,但整体非常好,灵活机动,他们代表着未来!"

  威尔逊则很给面子,他先是鼓掌,然后笑着拿起了一杯酒,"为未来干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