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255章更大的影响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5827 2025-05-12 15:06

  中国一步步减少在苏俄的劳工,这些劳工中的大部分和许三多一样,最后去了昆仑省,甚至于有很多单位,压根就没有询问下面的劳工,直接上报去了昆仑省。

  虽然有很多人,无可奈何,并不是很乐意,但动员一番后,人心也慢慢稳定下来,原因很简单,昆仑省可以分150亩地,这对于普通中国农民的诱惑力实在太大太大了!

  不过要安排这么多人海运,对中国的海运能力自然提出了不小的要求,不过此时二战结束没多久,海面上各种淘汰和半淘汰的运输船只还有很多很多,而且从敖德萨到苏丹港的距离非常近,也就十来天功夫,所以运输速度明显快了很多,成本明显也低了很多。

  昆仑省对于数以百万的劳工的到来自然非常欢迎,他们最缺的就是人手,现在有机会搞来这么多人,自然巴不得,不过这么多人过来,而且又是环境极其恶劣的地区,配套的粮食、医药等等都成问题。

  这几年中国的生产力上来了不少,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还不错,国内就算暂时满足不了,也可以从周边的埃及和埃塞俄比亚购买一些。

  同时中英也达成了一致,大批中国人从蒙巴萨上岸,沿着公路浩浩荡荡的前往昆仑省,中国还从英国的东非殖民地那里购买了不少食物。

  从1949年下半年一直到1951年上半年,无数中国人涌入到了非洲,虽然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不少悲剧,但喜远远大于悲。

  虽然昆仑省的环境比较恶劣,大部分来自于北方的人感到水士不服,不过有抗生素,有青蒿素,有奎宁,有黄热病疫苗,此时开发昆仑省的死亡率还是可以接受的。

  虽然不断有牺牲的消息传了出来,但大部分移民还是义无反顾的留了下来,为自己的未来拼杀,而一旦在昆仑省站稳脚跟,他们会立刻要求家里派人过来。

  "爹,娘,俺有了150亩地,都可以搞成水浇地,现在地都荒着,只能放牛,让弟弟、妹妹过来吧,船票钱我来出,赶紧过来,赶上最后一波分地,听说明年就不会再分这么多的地了,就算有的分,地也不会太好......"

  不仅仅前往苏俄的劳工增多,淮海省与陆续与国内人口大省签署了合作条约,各国看到好处了,也开始主动帮忙迁徙劳工!

  而随着这么多精壮劳动力的到来,昆仑省的农业生产规模迅猛提升,输送到国内的农牧产品和矿产品直线增加,更惊喜的是,昆仑省规划多时的诸多水利项目和中小工业项目也可以启动了,相比于平原面积广大的东昆仑地区,西昆仑地区的移民在组织起来开荒种地的同时,也学着李思明,忙里偷闲想办法淘金,黄金真可爱,人人都喜欢......

  不过移民们很快就发现,相比于西昆仑,一河之隔的比属刚果更适合淘金,这里是比属刚果的边缘省份,森林密布,贫穷落后,交通不便,而又异常地域广阔,比利时人只是在一些矿山,还有东方省省会斯坦利维尔有大量人员,其他地区的人手微乎其微。

  所以这些移民们不断偷偷跑到比属刚果一条又一条刚果河的支流淘金,即便遇到了比利时人,比利时人似乎也没有阻挡的意思,只要象征性的交一笔钱,你们愿意淘就淘吧!

  比利时人早就知道中国人干活卖力,他们还向中国方面招募劳工,比利时人的开价相当不错,所以一些单位就开始给比利时人打工,而有些水平比较高的单位则直接和比利时人谈判,租借金矿,每年缴纳一些黄金。

  而随着西昆仑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越境的人也更加多了,很多人都想和李思明一样大发一笔横财,但也有人把目光看向了那些刚果河支流两岸的土地,可以种很多东西呀!

  相比于东昆仑和西昆仑,北昆仑的情况就不怎么样了,当地靠近沙漠,虽然安排了一些单位进驻,但大多是来自于国内的牧民,以放牧为主,主要任务是为了防范那些游牧民族,不让他们进入中国的地盘......

  虽然此时昆仑省还有无数问题,比如基础设施约等于零,比如因非洲特有的疾病或者水士不服死亡的比例还是远超国内。

  又比如男多女少的矛盾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甚至于昆仑省都专门请求国内各省要把更多得输送女民兵......

  但即便如此,接替谷景生担任昆仑省省委书记兼生产兵团政委的高岗在写给中央的报告中,还是得意洋洋的说道,"只需要再等几年,昆仑省不仅不再需要国家的补贴,还可以为国家提供大笔税收!"

  而对谷雨而言,税收什么的不重要,他在意的是这么多人转移出国,人走了,国内的种生存压力也就少了一大截。

  而这么多群众去了昆仑省,昆仑省终于拿稳了,不用再担心得而复失,或者未来被染黑,未来中国终于在非洲有了立足点。

  有了立足点,就不用再担心黑非洲折腾什么,谷雨坚信,未来的非洲必然会成为中国的发展壮大提供足够的原材料,而无数中国人的到来也会帮助非洲人民学会种地,不再过刀耕火种的日子,绝对是双赢......

  当然了,这只是谷雨的美好愿望,他并不知道,1949年下半年到1951年上半年的中国大规模人口任徙,已经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处在高原当中的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告诉他的皇太子,未来等到他执政了,一定要与中国人交好,不管有多大的诱惑,也绝不能与中国人为敌。

  英美毕竟隔着老远,就算得罪了他们,有意大利的前车之鉴,他们也不会跑到东非攻打我们,但中国人就不一样,他们就近在咫尺,也非常能打,惹不起的!

  老皇帝还特别教育皇太子,现在这个时代对咱们这样的皇家很不友好,而国内各种大贵族又很不安分,和中国人关系好了,关键时刻往中国人的地盘逃跑,运气好,可以借到兵,镇压叛乱;运气不好,也可以保住一条命!

  皇太子则担心中国人会不会跑到高原上,或者说扶持高原的反对势力,皇帝则摇摇头,中国人与英法不同,中国人想的是长期待下去,若是埃塞俄比亚出现混乱,也会影响到中国,他们更希望埃塞稳定,这一点从中国人的多次表态也能看得出来!

  经历过无数风雨的海尔.塞拉西一世尚且如此,就不用说看到那么多中国人经过的苏丹人,这帮人亲眼见到过中国人的战斗力,自然更加小心翼翼。

  原来对中国修建新的铁路、港口顾虑重重的苏丹人,到这会彻底躺平了,他们迅速在铁路、港口、矿山等问题上做出巨大让步。

  几万中国人尚且可以横扫埃塞俄比亚,现在已经突破百万,然后是两百万,三百万,而且还有恐怖的核武器,谁能打得过!既然肯定打不过,还不如抱紧大腿,毕竟中国人比英国人、埃及人都好相处太多了......

  而肯尼亚非洲人联盟主席乔莫.肯雅塔看到这么多中国人经过,一开始还挺高兴,中国信仰的是共产主义,应该是反殖民的。

  有中国人在一旁看着,英国人对茅茅运动的镇压应该会小一些吧,或许可以尝试与中国人联络,一起赶走英国人。

  可后来越来越担心,竟然有这么多中国人跑到非洲,他们真准备长期赖着不走?人口不多的西方殖民地总会离开了,中国人却不断涌向非洲,那就完全不同了!

  若是未来中国人进攻肯尼亚这个"上帝休息的地方",到时候国内种族众多的肯尼亚人又该往何处去?

  虽然那些被中国人赶到肯尼亚的南苏丹部族非常可恶,但如果不是中国人驱逐,他们也不会跑到肯尼亚,要说源头,还真是中国!

  乔莫.肯雅塔又想到了英国人的管家印度人,在肯尼亚的印度人也非常多,他们开了一个又一个店面,为什么这么多亚洲人跑到了肯尼亚?他们留在亚洲不好吗?

  当地土著如此想,英国在非洲的殖民者自然更加担忧,虽然自二战爆发以来的中英友谊还在继续,英国在中国有不少投资,但中国人越来越多,等到中国人站稳脚跟,接下来会干什么?以己度人的殖民者们坚定的认为中国人迟早会把英国人挤出去的!

  而获悉这个消息的大英前首相丘吉尔面对一些隐隐的指责,则很不以为然,若是没有让出南苏丹那个破烂地方,把中国人拖下水,中国人在印度和马来亚会那么客气吗?是印度和马来亚能够得到的利益多,还是非洲能够得到的利益多?

  中国在非洲影响力大了反而是好事呀,这些殖民地未来独立了,扛不住了,他们会找谁?还不得找宗主国!!大英就算哪一天离开了非洲,那些非洲猴子也不敢怎么过分!这就是给中国非洲腹地的好处!

  丘吉尔同时还振振有词,把责任推给了工党"我本来想在战后把一些非洲殖民地转给印度,牵制中国的,没想到选举失败,事情只忙了一半,而工党那帮笨蛋不懂外交,白白错过了机会,现在想送给印度都没机会了......"

  丘吉尔这么一说,议员们也都无语,他娘的,还真是这个道理!然后群人欢欢喜喜的大骂工党不懂外交,瞎胡乱!

  而此时的艾德礼,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左右手外交大臣贝文,自己的身体也不好,心力憔悴,对于保守党频繁捣乱头疼无比。

  他渐渐已经有了提前大选的想法,乘着工党还有些领先的机会,尽量多占据一些席位,现在这样各占一半,微弱领先,太影响效率了,什么事情都办不了!

  而就在英国人的精力都放在国内时,法国人则显得更加忧心忡忡,大英在非洲的经营更多的只是攫取经济利益,直接统治不行,改成间接统治也能接受,大英并不是太在意,心态上要平和许多。

  法国人就不同了,他们恨不得可以统治殖民地万万年,任何有可能影响法国西非殖民地稳定的行为都必然会引起法国人的过敏反应。

  所以但看到中国人从苏俄一船一船的运到非洲后,法国人表面上没有反应,但心里却格外的紧张,这么多人,可以控制很多很多地区了!法国人很有意思,在和中国 PK 一番,发现再打下去会损害殖民地稳定,法国人立刻就让出了一大块荒凉的地区,赶紧停了下来,不能因为赤道非洲的不毛之地坏了大局。

  法国人对阿尔萨斯和洛林那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死活也要拿回来,对于殖民地的心态虽然好了许多,但心里还是酸溜溜的,"那就是一块不毛之地,没什么的!"

  但让法国人想不到的是,中国人竟然如此迅速得爆炸了原子弹,至此,中国的国际地位就彻底压过了法国,甚至于有人说联合国是四大国再加上一个多不符实的拖油瓶......

  骄傲的高卢雄鸡一边对美国人让步争取更多的美国贷款和南斯拉夫的美军订单,一边则咬着牙加快核武进程,法国人绝不是什么拖油瓶!

  法国人运气倒也不错,国内有不少铀矿,西非也发现了铀矿,而法国与比利时关系特殊,都说法语,法国人也从比利时人哪里获得了一些高品位铀矿石。

  在与中国完成技术交流后,法国人于1949年下半年立刻启动了核电站项目,准备积攒足够的核材料,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法国人对于核电项目非常上心,他们把发展核电视作法国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这也是法国人十分无奈得选择。

  法国没有高品位的铁矿石,没有鲁尔区那样高品位的煤矿,除了加蓬有少量油田以外,其他地区也没有发现油田,基本能源严重缺乏。

  而法国人暗暗较劲的对象中国则不同,短短几年间中国人竟然连续发现了几个不错的油田,狗屎运爆棚的中国人竟然连那么荒凉的南苏丹都找到了一个据说有些储量的油田!

  而有了油田,就有了足够的能源、油料,可以长期支撑,现在又有了足够的人手,法国人知道中国人在非洲彻底站稳脚跟了!

  站稳脚跟的中国人虽然按照承诺没有向法国人的地盘扩张,但却把目光看向了相对富饶的比属刚果,不断有中国人窜到比属刚果淘金或者是做生意,一步步深入到比属刚果的腹地。

  法国和比利时关系密切,都是法语圈子里的国家,媒体时常称法比为"兄弟国",在法国人眼中,比属刚果和法国人自己的地盘差不了太多,所以法国人对中国人跑到比属刚果十分忌惮。不过经过了中法战争,法国人即便忌惮也不敢再做什么,而比利时人则更是小心,他们并没有直接阻拦中国人以做生意的名义渗透,还帮着中国人完成人员和物资的运输,甚至不断偷运铀矿石卖给中国,不给中国人任何口实。

  但与此同时,比利时人把重点放在了盛产铜矿、工业钻石和铀矿的加丹加省,比利时人拉拢美英,严密封锁住了加丹加省,不允许外人进出,而中国人似乎也有顾忌,并没有任何向加丹加省渗透,中比达成了一定的平衡......

  而就在法国人忧虑中国人之际,法国人并不知道他们命中的劫难开始了,阿尔及利亚人民反抗法国殖民的起义正在酝酿中。。

  相比于前世,这一次阿尔及利亚人的起义提前了好几年,这也不奇怪,与中国引发的蝴蝶效应有很大的关系。

  到了1951年,非洲不再只有埃塞俄比亚独立,已经有了好几个独立的国家,比如纳赛尔的埃及已经逐渐摆脱了英国半殖民地的身份,比如中国帮助独立的苏丹,苏丹是完全独立,国王不干预内政。

  埃及是阿拉伯世界一等一的大国,埃及逐渐摆脱英国的影响力,可以说影响深远,英国人拿埃及没办法,其他 MSL 国家自然也跃跃欲试。

  而这几年中法战争的爆发,以及中国插手叙利亚独立,造成法国人败走叙利亚都进一步削弱了法国的影响力,更让阿尔及利亚的革命力量看到了希望,独立希望很大呀!

  而此时阿尔及利亚的革命力量也有了一定的军事基础,二战期间,阿尔及利亚本土军人参与到对抗法西斯的战争中,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也有着不错的军事素质,同时更加期盼尊重与独立。

  而在叙利亚战争中,一部分阿尔及利亚老兵也参加了战争,与中国培训的那些 MSL 接触之后,他们也了解到了什么是游击战,如何打游击战,同时他们又从埃及那里学来了不少宣传和组织经验。

  等他们看到叙利亚独立了,自然认为阿尔及利亚独立的希望也很大,所以在叙利亚独立之后,阿尔及利亚革命者于当年建立了"团结与行动革命委员会",开始整合力量,建立游击队,至1950年年底已经发展到3000多人。

  到了1951年初,游击队开始在阿尔及利亚全国范围内,为发动武装起义做起了各项准备工作,起义者们还进行了舆论准备,他们在埃及设立了一个宣传机构......

  阿尔及利亚革命力量还派人前往昆仑省,与中国方面取得了联系,中国方面虽然没有答应支持,但中国人同样告诉他们,在苏丹西部的达尔富尔地区有一批经历过中法战争的 MSL 好汉,他们还有不少缴获自法国人的枪炮,至于阿尔及利亚人怎么运,跟中国人没有关系!

  就这样,在1951年5月15日凌晨,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在全国30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袭击殖民当局的驻地、哨所、宪兵队、警察局和其他军事目标。

  当日晨,起义者通过在开罗的阿尔及利亚爱国者,将起义的消息和民族解放阵线与解放军的宣言,向全世界广播。

  起义后,民族解放军首先在地中海的大卡利比山区和靠近突尼斯边境的奥雷斯山区建立根据地,并不断扩大根据地范围!

  起义者的行动给法国殖民当局造成了极大的震惊和恐慌,他们立即召集在阿的近5万人的军队进行镇压,并紧急从本士大量增兵!

  消息传到中国,谷雨乐呵呵的笑了起来,一个忙活阿尔及利亚去了,另外一个也快要忙活埃及了,两个都忙活起来了,比利时人也该把东方省的那些金矿让出来了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