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251章谷式整风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8098 2025-05-12 15:05

  刘相杰把冯庸送了出去,回来看到谷雨正在伏案写着什么,欲言又止,谷雨似乎有所察觉,但谷雨并没有说什么,他根本不需要解释。

  谷雨现在正在准备写几篇文章,用于这一次整风,没办法有些文章不写不行,这系列文章的题目很大,《促进党的政治成熟》,《革命与建设》,《整顿党的作风》!

  这系列文章指出了三个问题,现在的中国共产党很不成熟,现在的中国共产党也许逐渐成为一个不错的革命党,如何建设还是幼儿园水平,更不要说同时做到兼顾革命和建设,而且党内充斥着无数不成熟的党员,这是这一次谷雨整风的三大目的。

  相比于前世,谷雨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多,不仅仅是党员教育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如何革命的问题,还有如何建设的问题,他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学习框架。

  当然了他也不指望一次整风就能解决问题,当年毛主席解决最后一个问题都不行,更不要说他三个问题一起上,所以他准备类似的大规模学习教育运动,隔几年就来一次。

  而中央局、中央执行委员一级的小型教育,则要形成制度,定期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提升干部的素质,以应对复杂形势的变化。

  当然了,这个学习的过程,也是干部队伍不断调整,不断淘汰的过程,要坚决得把那些喜欢搞码头文化,喜欢兴风作浪,不爱学习的家伙淘汰出去。

  第一个大课题就是党的政治成熟,谷雨首先回答三个问题,什么是党的政治成熟,为什么党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党应该如何实现政治上的成熟,他的文章分别回答了三个问题。

  谷雨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是建立在无产阶级政治成熟的基础上,无产阶级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还是一个自在的阶级,直到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才成为一个自为的阶级,这是无产阶级政治上成熟的根本标志。

  而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成熟,就是指它作为无产阶级斗争的工具集中代表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当它提出了本阶级的价值目标、根本利益和最终目的时候,就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自己的历史使命、历史责任,对自己阶级的前途和命运彻底觉悟、觉醒,并坚决为之奋斗的时候。

  这时,也只有在这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变成自为的阶级,这就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政治上的成熟。显然,政治成熟才是无产阶级政党真正意义上的成熟,也是无产阶级政党成熟的最高标准。

  谷雨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也包括外国无产阶级政党的经验教训,提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成熟应该具备六个标志。

  一、提出无产阶级的价值目标-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根本利益和最终目的;

  二、在一个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导思想理论基础的政党,始终不渝的抓好党的建设;

  三、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制定出既符合时代需要,有符合本国国情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并坚决贯彻执行;

  四、无产阶级政党为实现自己的根本目的,必须具体化党的价值目标、根本利益、最终目的,善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历史时期,实事求是的提出不同的政治目的、政治要求。

  五、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有一个坚强、团结的领导核心,具有一批高素质的领导骨干和干部队伍,并始终不渝的加强学习和教育,不断提升党内干部队伍和党员的素质;

  六、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拥有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党内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坚决杜绝带有宗派主义和地域主义色彩的封建帮派文化,建立起一套民主、科学、合理的权责分配体系和职权交接程序。

  谷雨认为上述六条是一个整体,其中第一条是最根本的一条,是根源,是核心,其他五条都是派生的。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在其实践过程中,只做到其中一条或者几条,只能说明该党在这一个或者几个问题上是成熟的,在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上是成熟的。

  而在其他几条上未做到或者做的不好,往往会导致革命和建设事业失误甚至失败,这样的事例十分常见,这说明,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成熟是一个不断实现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实践中政治不成熟总会发生,问题在于这个党能不能战胜不成熟走向成熟,能够做到,就说明这个党是成熟的,否则就是不成熟的。

  谷雨接着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的诸多错误和挫折进行了分析,指出陈志同、李立三、王明、博古等人领导期间,党根本没有成熟,以上六条往往一个或多个没有做到,论据也是实实在在的,这些罪名也早已定了下来;

  接着谷雨又举苏俄革命和建设的成功,认为苏俄党过去几十年的不断成功和胜利恰恰是做到了以上六点,也就是说,苏俄党在过去一段时间是相当成熟的,或者说比我党要成熟很多,这是毫无疑问的……

  写到这里,谷雨慢慢停了下来,他这几篇文章准备用一辈子的,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谨慎,别闹出笑话。

  他的蝴蝶效应目前应该会吹不到苏俄,即便吹,对苏俄也是好事,他提前停下来整顿,让苏俄看到了整顿扩大化的巨大风险;而且这一次米高扬来到中国,关于五中全会前后的种种,他也提及了整顿扩大化的巨大风险。

  所以接下来面对那一起异常有名的突发事件,斯大林如何选择,他不清楚,也许过不了多久,老毛子就会搞出幺蛾子;也许斯大林会谨慎一些,选择权在斯大林身上,谷雨没那个本事干预。

  目前的联共布对党内民主还是比较尊重的,也非常重视党的建设,斯大林的上升也是他出色政治能力和杰出成就的必然结果,他也没怎么破坏民主集中制。

  所以他现在看到的和听到的,还是可以说得通的,至于未来,那跟他这篇文章无关,现在只是1934年三月!

  如果说苏俄历史上,有比较靠近以上六点的时期,也许就是这段时期,这段时间苏俄的高速发展一点都不偶然,当然了,谷雨知道,此时决定苏俄最终命运的伏笔之一,1932年底那个臭名昭著的乌克兰余粮征收令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但实事求是的说,这一次事件更多的是联共布的不成熟,乌克兰在苏俄革命胜利前后具有的独立性、联共布先天的防范、疯狂的工业化追求和三农政策先天的诸多不足,共同导致了这一起灾难,所以后人将这个责任归因于快速工业化,事实上并不完全合理。

  想到这里,谷雨又重新阅读了一遍措辞,终于放心吧,这段时间的苏俄比共产党肯定要成熟,所以他的措辞完全可以交代,也许以后的老毛子会死于第二条和第六条,但现在的联共布却完全不一样。

  谷雨接着对如何实现党的成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谷雨认为全党一定要学习,要随时随地学习、永远学习,做一个学习型的现代政党。

  学习要学哪些?第一是学习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揭示了客观世界内在普遍、必然性的真理,这一点不随人的主观意识而转移,只有学习好了自然科学,才能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还是封建主义,1+1只会等于2,他不可能等于3,水不管怎么进行化学反应,他都没办法变成油,这是普遍性的真理。

  要是党员干部连普遍性的真理都稀里糊涂,任何理论的学习等于建筑在沙滩上,风浪一催就一无所有……

  谷雨要求全党和根据地内的同志,一定要先扫除文盲,从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做起,首先成为一个粗通文理的小知识分子,努力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增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谷雨把自然科学的地位提升到极高的标准,也作为评判知识分子的标准,他认为这是一个正在为工业化努力的国家必须制定的评判标准,不是你拥有什么学历就是什么等级的知识分子,而是你掌握了多少自然科学知识,决定了你是什么等级的知识分子。

  在他的文章中,对知识分子进行了重新定位,以掌握多少自然科学作为知识分子的批判标准,而不是认识多少文字,或者写出多少有文采的文章,那玩意主观性太强。

  按照谷雨重新制定的知识分子标准,理工类大学以上的知识分子算作高级知识分子,完成了高中教育,相当于后世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数理水平的知识分子才算是中等知识分子;连义务教育水平都达不到,只会加减乘除的,只能算是小知识分子!

  而那些擅长舞文弄墨的作家,如果只会减加乘除,甚至还做不到,对不起你也只不过是精通文字使用的小知识分子,你的本质还是小知识分子,既然是小知识分子,党自然不会给你很高的地位。

  按照这个标准,写了著名作品《围城》,但数学只考了五分的钱钟书,顶破天就是小知识分子,对他的情况,可以用一个精通文学的小知识分子作为定位。

  至于那位著名的胡适之博士,即便他拥有几十家洋大学的名誉教授云云,在谷雨眼里,也不过如此,如果他连加减乘除都不会,约莫会吧,不管怎么说,小知识分子还是有的,但他精通什么,谷雨也说不好,也许可以用精通争第一比较合适吧!

  按照这个知识分子标准,谷雨认为中国90%以上为文盲,剩下的10%,其中95%以上也只是小知识分子,一些所谓的大作家也不过是小知识分子罢了。

  整个中国剩下的不到0.5%,才是中等或高等知识分子,这就是中国的现状,而其中算得上高级知识分子的人,屈指可数。

  谷雨对自己的评价是,通过自学完成了高中理工教育水平,算是中等知识分子,而这个水平应该是党内最好的一批同志了。

  中央局其他同志现在看来,只是小知识分子,即便是大名鼎鼎的作家瞿秋白同志,也是如此,他对客观世界的掌握顶破天就是小知识分子水平,还差得远!

  中央领导层尚且如此,下面的同志情况只会更加糟糕,所以党内同志一定要学习,也一定要尊重知识分子,尤其是中高等知识分子!

  须知他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超过我们,而对对客观世界的掌握和改造就是生产力的形成过程,也就是说,尊重中高等知识分子,也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同时一定要认清楚小知识分子中那些自以为是的家伙,他们对自然科学的掌握非常少,但可以写一手不错的文章,甚至对某些社会科学领域有一些自认为不错的研究,就以为你们是高级知识分子。

  但实际上这些人的本质还是小知识分子,跟刚刚结束扫盲,知道九九乘法表的群众差不了多少,一定要认清楚他们的本质,别被这种人的高帽子,大言不惭给骗了!

  谷雨在文章中,也给那些技术上有特长,但是学问一般的技工同志归类到高级知识分子中,他在看法中,高级和中级知识分子的区别在于,高级知识分子已经实现了从事物肤浅的表面的认识到更加高精尖的转变。

  而同样做到高精尖的技工,也属于这一范畴,他们对某一领域,甚至某一局部的认识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他们属于那种高级知识分子,这也符合当今科技高度分工的特点。

  为了达到区分的目的,谷雨要求人事和组织部门做好区分,重新认识知识分子,并重新划定标准,而被确定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同志,必须给予相应的尊重和地位,以孤立党内同志向他们学习!

  按照谷雨提出的这一理论,未来一旦这一类自以为是的小知识分子瞎折腾,搞出种种是非,自然也就牵扯不到中高知识分子;

  甚至还因为他今天的分化,互相敌视,自然也不会影响到国家的根本大局,而且给予中高知识分子更高的待遇,自然也就成了理所应当……

  虽然离题万里,但写到这里,谷雨却满脸都是笑容,今天他的灵机一动,终于找到了对于这帮子所谓精通某某社科领域的小知识分子的办法。

  从今往后可以彻底把他们的皮扒下来,而且这个定位,你们还有苦说不出,这还符合科学唯物主义,谁也不敢说他对标准的修改是错的!这就是他现在最大的权力,他有资格制定标准!

  谷雨越写越高兴,开始了第二点要求,那就是学习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品,谷雨列出了十几本必读作品,要求全党学习,认真阅读过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品,是对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

  谷雨在文章中写道,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理解、把握作者的本意,善于学习他们的科学体系,从整个思想体系去获得完整准确的理解,以把握他们理论的精神实质。

  他认为,学好自然科学,掌握一部分客观真理,只能算是打好了无产阶级思想堡垒的地基,不至于被一吹就倒;而学习马列经典作品,则是构建无产阶级的思想堡垒的过程。

  两点都做到了,我们脑海中才有会拥有一座无产阶级思想堡垒,但是这座堡垒还不巩固,怎么办,就需要第三条。

  第三要批判的学习其他非马列主义的作品,为什么要学习,须知我们的同志不仅要跟党内同志打交道,也要跟党外群众,甚至是敌人打交道,你不知道他们想什么,他们的思想是什么样子,如何和他们打交道。

  但学习的过程,必须批判的学习,要有所扬弃要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谷雨举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例子,这是资本主义国家最为经典的作品。

  要不要读,我们负责地方财经的同志一定要读,只有读了,才知道什么是经济,才知道什么是社会分工,什么是资本,什么是货币。

  虽然这本书写于十八世纪,但对于中国这样正在蹒跚现代化的农业国具有非同一般的指导意义,甚至可以说只有读了这本书,我们的干部才对怎么搞经济有一个粗浅的认识。

  但这类作品,也有其先天的不足,其中甚至有不少糟粕,一定要看清楚,但不能因噎废食,对这类作品全然不放在眼里,以为毫无学习的必要,这也是要不得的!

  而学习、借鉴其他思想的精华,摒弃糟粕,则是在不断加固我们脑海中的无产阶级思想堡垒,通过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的风吹雨打,日晒雨淋,无产阶级思想堡垒才会固若磐石,任何时候都不会倒塌。

  写到这里,谷雨警告,党内同志不能只读几本马列主义的著作,就以为自己懂马列,是马列主义理论家了,那完全是两码事,只有同时做到了以上三点,还能保持对马列主义坚定的信仰,那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现在全党同志还早着呢!读书一定要全面,不要这个不能读,那个不可读,我们宁愿要一个构筑了坚定的无产阶级思想堡垒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不要十个半吊子,对马克思主义半通不通的人。

  前者是我们党真正的精华和骨干,这样的精华和骨干多了,我党才会有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未来;而后者多了,麻烦就大了,很可能会出现一大批混入党内的机会主义者,我们必须要警惕这一点。

  当然了谷雨也提到,现在党内同志工作战斗这么繁忙,哪有精力读这么多书,怎么办?一步步来,先扫盲,提升自己的知识,通过自学,对自然科学有一定的认识,这是一切的基础。

  做好了这一点,再去做一些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品,丰富自己的思想,然后在批判的学习非马列主义的东西,这样循序渐进,花上一生的时间,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大脑,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不断进步。

  而在自己的无产阶级思想堡垒还没有建成,甚至都地基没有打好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这就是谷雨提到的第二点,要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必须坚决反对任何主观主义。

  谷雨认为现在的共产党党员干部思想中有两大问题。一个是教条主义,言必称马列,掌握了几条理论,就以为自己是理论家了,殊不知理论的价值就在于指导实践。

  任何理论只有能够指导实践才有价值,这类同志看待各种新鲜事物,总是拿着一本书,这一点符合,那一点符合,嗷,128页有个结论,用就是了。

  但是世界总是变化的,第三点不符合,与书本上不一定,他就不知道怎么办了,他们怎么办呢,错的不是书,而是世界,看不到第三点不符合,自然就堕落为主观唯心主义;

  还有一个是事务主义或者叫经验主义,这些同志资历很深,革命意志很坚定,但是革命了这么多年,天天跟群众打交道,可只会就事论事,做事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他们醉心于做事,你看他们整天都在忙碌,以为他们解决了问题,但殊不知,这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把表面擦光了,里面却又留下了下一个烂账,流于表面,看不清楚深层次的问题,甚至昏头昏脑,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脑子里根本没点数。

  在谷雨看来,教条主义容易僵硬,被理论框住了手脚,脱离了理论就不知道怎么做事了,要是现实问题与书本上写得不一样,就不知所措,总是想着削足适履;

  而经验主义,恰恰相反,他们不会回避问题,但总是想当然的凭借着自己的狭隘经验,以为这样,以为那样,殊不知经验只是对过去事物的局部感性认识,根本不是对现在事务的全面理性认识,说到底还是主观唯心主义错误。

  谷雨在文章中认为,这些问题事实上都是主观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两种表现,凡是犯了主观主义错误的人,要么是教条主义,要么是经验主义,或者两者都有……

  犯了主观主义错误的人,往往在具体工作时,也会犯有严重的宗派主义错误,在个人与党的关系上,把个人放在第一位,把党放在第二位,向党闹独立性;在组织上,任人唯亲,在同志中拉拉扯扯,把资产阶级的庸俗作风搬进党里来;

  在党内关系上,只强调局部利益,只要民主,不要集中,不遵守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无原则的派别斗争;

  在和党外人士的关系上,妄自尊大,骄傲自满,不尊重人家,不学习人家的长处,不愿和人家合作等……

  狠狠得批判了一番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宗派主义,谷雨脑海中自然想起了三个人,想起了四中全会以后党内的种种乱相,虽然他捏着鼻子忍下了不少人,但并不代表他会接受他们过去的种种,但大局为重,只能慢慢来。

  谷雨要求党内同志一切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思想上要坚决避免任何主观主义,行动上要坚决杜绝宗派主义,唯有如此,才会不断的进步……

  谷雨的前世对整风这一段并不了解,也不是很感兴趣,但大体的发展过程他还是知道的,写到这里,他才发现,很多事情确实有其客观规律,根本不可能回避,也没办法回避……

  不过对于革命和建设,谷雨想了又想,划掉了这个大课题,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只能一步步来,现在还是不提的好,要抓住主要矛盾。

  但也不能不提,看来只能控制范围,放在中央执行委员这一次干部就比较合适了,不,必须收缩到中央局委员一级的同志,有些话只能在核心层说,甚至都不能记录,更不要说写出来了。

  只要有些同志不把白区斗争那一套搞到根据地,对根据地生产力的提升没什么大的影响,他也愿意给他们留下转型的空间,他相信绝大部分同志会转变过来的,而且必然回事无缝衔接,这是人类的本性。

  他对有些事情既讨厌,又知道其必然性,很多事情麻烦就麻烦在这里,他能做的也只能是抓住主要矛盾,不可能面面俱到,不管是技术条件,还是现实都没有可能性……

  写了这么多内容,显然比较混乱,不过这是初稿,他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后面还是要修订了,再说了还有那么多秘书帮助拟定文件,也不算很难,他把要点说清楚,这些秘书的文笔还是放心的。

  谷雨放下笔,站起身,动了动手脚,舒展筋骨,这才问道,“叶剑英等五位同志到了哪里?”

  刘相杰的记忆力很好,这是他成为谷雨机要秘书的关键,他立刻回道,“五位同志已经到达了天津,接下来他们将先到达石家庄,再到达太原临时中央驻地!”

  谷雨点点头,“总政治部对他们是否已有安排?”

  刘相杰立刻汇报起来,谷雨听完,摇摇头,“何孟雄同志不了解他们,不清楚他们的能力,安排上小气了一些。

  记录一下,叶剑英同志军政全才,工作安排上,先请他担任我的特别助理,职务等级与军政委员会委员同级,剑英同志的政治能力、军事才干、统战水平都是一等一的,既可以做我的参谋长,又可以在诸多工作上发挥作用;

  聂荣臻同志为工建委委员、总装政委,与李强同志搭班子,我在军委期间,与他多有接触,知道他的能力,他绝对可以做好这项工作;左权同志为副总参谋长,任命之后先安排到总参参谋学院高干班学习,学习结束后,由他代表总参向我汇报工作;

  粟裕同志先任命为十纵参谋长,与左权仪器,前往总参参谋学院高干班学习,短期培训完成后,前往十纵,协助吉鸿昌同志工作;

  黄克诚同志任命为山西军区政治部主任,先安排到总参参谋学院后勤干部高级学习班学习,学习结束后,立刻上岗!”

  说完,谷雨笑着说道,“以上安排,你打电话咨询书记处其他五位同志,听取他们的意见,如无异议,尽快由组织部下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